初三图像题专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该混合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铜不能确定
D.该混合液中含有盐酸与氯化铜
(2012金山二模)46.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实验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右图曲线表示的是()
序号
甲
乙
A
HCl溶液
NaOH溶液
B
HCl溶液
大理石
C
BaCl2溶液
Na2CO3溶液
D
H2SO4溶液
Cu片
D.b点到c点时,溶液中氯化钠的量不再增加
(2012虹口二模)46.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中各量随盐酸体积(V)的变化情况示意图正确的是()
(2012青浦二模)4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①②③④
A.①向稀盐酸中不断加水
B.②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A B C D
3.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a点表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克,由t2℃降到t1℃时
析出的晶体一样多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图像题
例5.镁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内含空气)内加热,容器内有关量随时间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课堂练习】
1.将硝酸钾不饱和溶液Wg,恒温蒸发至有一定量晶体析出。下图能正确表示该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与蒸发时间(t)的关系是……………………………………………【】
2.下列四个图像反映的变化趋势,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①在恒温的条件下,将足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一定量的水
B.②向一定质量盐酸中加入过量石灰石
C.③向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D.④向 等质量且过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等质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
(2012闵行二模)45.有等质量的两种金属,前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后者放入质量分数为20%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用相等质量的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
D.氢氧化钠溶液中加足量的水稀释
3、右图表示X、Y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X、Y都是易溶物质
B、t℃时,X、Y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例2、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现将两试管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 乙溶液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C 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 试管里甲、乙两溶液中的溶质都减少
练习:
1.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一烧杯盛有60℃时含A、B两种溶质的溶液,且杯底尚有少量A、B固体,若让其冷却到20℃,则………………………………【】
例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
(1)b、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是__________℃;
(2)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解析: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b、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即为交点的温度—— ℃;比较 ℃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可看 ℃所在虚线与图像所成交点的高低,交点由高到低的顺序即为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所以 。
C.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D.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
(2012奉贤二模)40.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一定量稀硫酸的有关性质,并绘制成如下几种图像,其中不正确的是()
(2012奉贤二模)44.右图表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对图示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把握四个点解好图像题
化学图像题在历年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机率很高。那么怎样才能解好图像题呢?我认为首先要读懂题目中有限的文字信息,弄清考查的是哪方面的化学知识,对物质的量作了哪些说明,实验进行的程度如何等等;其次要看清横纵坐标轴(也称x、y轴)所表示的具体意义;再有就是对整个函数图像进行多角度认真地分析,这是解好图像题的关键环节。解好函数图像题关键在于把握住它的四个点——起点、折点、交点、终点。下面以近几年各地中考题为例,对这四个点分别加以说明。
(2012静安二模)45.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镕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增加而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b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B.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
C.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此外,解决好图像题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并不是每个图像都有折点和交点,每个点的应用也不是孤立的,很多情况下需要综合考虑;
(2)在强调点的同时也不应忽略点间连线,有好多题目的解答都与图像的变化趋势有关;
(3)解决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可采用不同的方法,
(4)图像题中“较难”的题目往往综合性较强。如有的图像题与化学方程式计算相结合,有的与物质共存、实验的考查相结合,有的与物理学科相结合,还有的在一道题目中涉及了多种操作等。
A.溶液中A的浓度减小,B的浓度增大
B.溶液中A增多,杯底固体B减少
C.溶液中A、B都减少
D.溶液中A的浓度不变,B的浓度增大
2.某温度时,将烧杯中的XgKNO3饱和溶液恒温下蒸发部分溶剂,然后再将烧杯中的物质逐渐升温(假设升温时溶剂没有损失),能够正确表示此过程中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w)与时间(t)关系的示意图是………………………………………………【】
四Leabharlann Baidu终点
终点也是一个函数图像中必备的一个点。不过利用终点直接解题的情况几乎没有,更多情况下是利用其与起点或折点所形成的图像的趋势来解题。
例4、将室温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a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而b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b晶体,则能正确表示a、b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解析: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由室温升高温度后,a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说明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其溶解度曲线形状应为下降型;b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b晶体,说明b溶液不饱和,即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溶解度曲线形状应为上升型。从A、B、C、D四个图形看,只有C符合实际情况。
(2012静安二模)4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2012徐汇二模)46.某溶液由盐酸、碳酸钠溶液、稀硫酸、氯化铜溶液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形成,现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
A.该混合液含有硫酸B.该混合液中可能含有碳酸钠
一、起点
起点是一个函数图像中必备的一个点,它的位置可在原点、x轴或y轴上。在判断一个图像是否正确的时候,起点往往是第一个要考虑的因素。
例1、某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保持在T℃下蒸发水分,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解析: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能为零,因此溶液的起点不能在原点也不能在x轴上,单凭这一点本题正确答案已经明确,选择B。况且,不饱和溶液蒸发水分后,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达到饱和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变化,选项B整个图像与实际相符。
二、折点
顾名思义,折点是指图像在变化过程中方向发生了大的转变的那个点。它的出现往往是两个变量中某一变量单方面停止造成的。如上题选项B中,溶液达到饱和后虽然继续蒸发水分但质量分数不再变大,所以出现了折点。如果图像涉及化学反应,折点通常是该反应的结束点。对折点的分析关键在于理解该点坐标的含义。
三、交点
图像题中有意义的交点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2)表示溶液pH变化的函数图像与表示中性(pH=7)的虚线,有无通过交点或是否穿越,能够判断溶液是由酸性变成了碱性还是由碱性变成了酸性;(3)如果一个图像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最后与x轴相交,则表示该点y轴取值为零。比如,y轴如果表示的是溶液的导电性或沉淀质量,该点则表示此时刚好不导电或沉淀刚好消失。
A.金属的活动性:A>B>C B.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C>B>A
C.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A>B>C D.金属的活动性:C>B>A
(2012普陀二模)46.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入盐酸,得到如右图的曲线,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a点时溶液中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B.a点到b点溶液中盐酸的量不断增大
C.b点时,HCl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
C.③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固体
D.④分别向等质量的铝和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2012黄浦二模)46.下图是在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盐酸的曲线图,纵坐标能表示的意义是()
A.溶液温度变化B.生成氯化钠的质量
C.溶液中水的质量D.溶液中氯化氢的质量
(2012松江二模)46.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的图象是()
C、t1℃X、Y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X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比Y的多
D、当X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Y时,不能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X
4.下列四个示意图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地滴入蒸馏水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的溶液中不断滴入稀硫酸
C.向一定量的硝酸和硝酸钙的混合溶液里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
A.产生氢气物质的量相等B.金属的活泼性A>B
C.酸都反应完了,金属一定都有剩余
D.消耗的稀硫酸和盐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是1:2
(2012长宁二模)46.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向物质的量相等的铁片和锌片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
B.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6.KCl是常用的化肥,下图是KCl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a、b、c三点中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点。
(2)40℃时,150g水中最多可溶解KClg。
7.下图中,能正确地反映出CO2不断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的质量(横坐标)与生成沉淀的质量(纵坐标)关系的是()。
2012图像类易错题
(2012宝山二模)46.下列图①-④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错误的是()
D.在恒温下,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氯酸钠固体
5、小刚同学绘制了图4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A物质在温度为t2℃时的溶解度是;
温度为t1℃时,A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填“相等”或“不相等”或“不能比较”)。
(2)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你认为图4中(填字母)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A.30℃时M的溶解度小于N的溶解度
B.M、N都是难溶物质
C.P点表示t℃时M、N的溶解度相等
D.阴影处各点对应的溶液(不包含曲线上的点)是M的不饱和溶液,N的饱和溶液。
(2012奉贤二模)46.等质量的三种金属分别跟足量的盐酸反应时均生成了相同化合价的盐酸盐,其反应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K9年级化学教案
教师姓名:年级:学员姓名:课次:总课次,第次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时分至时分
课题
图像题专题
教学目标
及
重难点
1.准确理解图像的四个点的意义,解好图像题。
2.通过图像分析,能够进行必要的计算。
3、通过图像题,能够进行必要的推断。
课前检查
作业完成情况: 优□ 良□ 中□ 差□
建议:
教学步骤
(2012闸北二模)
42.镁带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其固体质量变化可用如图表示,则(M2-M1)表示的质量是
A.生成MgO的质量B.Mg的质量 C.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D.多余的O2的质量
课后反思
签 字
学科组长签字:
D.该混合液中含有盐酸与氯化铜
(2012金山二模)46.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实验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右图曲线表示的是()
序号
甲
乙
A
HCl溶液
NaOH溶液
B
HCl溶液
大理石
C
BaCl2溶液
Na2CO3溶液
D
H2SO4溶液
Cu片
D.b点到c点时,溶液中氯化钠的量不再增加
(2012虹口二模)46.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中各量随盐酸体积(V)的变化情况示意图正确的是()
(2012青浦二模)4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①②③④
A.①向稀盐酸中不断加水
B.②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A B C D
3.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a点表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克,由t2℃降到t1℃时
析出的晶体一样多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图像题
例5.镁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内含空气)内加热,容器内有关量随时间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课堂练习】
1.将硝酸钾不饱和溶液Wg,恒温蒸发至有一定量晶体析出。下图能正确表示该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与蒸发时间(t)的关系是……………………………………………【】
2.下列四个图像反映的变化趋势,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①在恒温的条件下,将足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一定量的水
B.②向一定质量盐酸中加入过量石灰石
C.③向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D.④向 等质量且过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等质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
(2012闵行二模)45.有等质量的两种金属,前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后者放入质量分数为20%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用相等质量的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
D.氢氧化钠溶液中加足量的水稀释
3、右图表示X、Y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X、Y都是易溶物质
B、t℃时,X、Y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例2、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现将两试管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 乙溶液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C 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 试管里甲、乙两溶液中的溶质都减少
练习:
1.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一烧杯盛有60℃时含A、B两种溶质的溶液,且杯底尚有少量A、B固体,若让其冷却到20℃,则………………………………【】
例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
(1)b、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是__________℃;
(2)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解析: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b、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即为交点的温度—— ℃;比较 ℃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可看 ℃所在虚线与图像所成交点的高低,交点由高到低的顺序即为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所以 。
C.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D.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
(2012奉贤二模)40.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一定量稀硫酸的有关性质,并绘制成如下几种图像,其中不正确的是()
(2012奉贤二模)44.右图表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对图示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把握四个点解好图像题
化学图像题在历年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机率很高。那么怎样才能解好图像题呢?我认为首先要读懂题目中有限的文字信息,弄清考查的是哪方面的化学知识,对物质的量作了哪些说明,实验进行的程度如何等等;其次要看清横纵坐标轴(也称x、y轴)所表示的具体意义;再有就是对整个函数图像进行多角度认真地分析,这是解好图像题的关键环节。解好函数图像题关键在于把握住它的四个点——起点、折点、交点、终点。下面以近几年各地中考题为例,对这四个点分别加以说明。
(2012静安二模)45.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镕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增加而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b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B.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
C.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此外,解决好图像题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并不是每个图像都有折点和交点,每个点的应用也不是孤立的,很多情况下需要综合考虑;
(2)在强调点的同时也不应忽略点间连线,有好多题目的解答都与图像的变化趋势有关;
(3)解决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可采用不同的方法,
(4)图像题中“较难”的题目往往综合性较强。如有的图像题与化学方程式计算相结合,有的与物质共存、实验的考查相结合,有的与物理学科相结合,还有的在一道题目中涉及了多种操作等。
A.溶液中A的浓度减小,B的浓度增大
B.溶液中A增多,杯底固体B减少
C.溶液中A、B都减少
D.溶液中A的浓度不变,B的浓度增大
2.某温度时,将烧杯中的XgKNO3饱和溶液恒温下蒸发部分溶剂,然后再将烧杯中的物质逐渐升温(假设升温时溶剂没有损失),能够正确表示此过程中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w)与时间(t)关系的示意图是………………………………………………【】
四Leabharlann Baidu终点
终点也是一个函数图像中必备的一个点。不过利用终点直接解题的情况几乎没有,更多情况下是利用其与起点或折点所形成的图像的趋势来解题。
例4、将室温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a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而b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b晶体,则能正确表示a、b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解析: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由室温升高温度后,a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说明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其溶解度曲线形状应为下降型;b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b晶体,说明b溶液不饱和,即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溶解度曲线形状应为上升型。从A、B、C、D四个图形看,只有C符合实际情况。
(2012静安二模)4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2012徐汇二模)46.某溶液由盐酸、碳酸钠溶液、稀硫酸、氯化铜溶液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形成,现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
A.该混合液含有硫酸B.该混合液中可能含有碳酸钠
一、起点
起点是一个函数图像中必备的一个点,它的位置可在原点、x轴或y轴上。在判断一个图像是否正确的时候,起点往往是第一个要考虑的因素。
例1、某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保持在T℃下蒸发水分,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解析: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能为零,因此溶液的起点不能在原点也不能在x轴上,单凭这一点本题正确答案已经明确,选择B。况且,不饱和溶液蒸发水分后,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达到饱和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变化,选项B整个图像与实际相符。
二、折点
顾名思义,折点是指图像在变化过程中方向发生了大的转变的那个点。它的出现往往是两个变量中某一变量单方面停止造成的。如上题选项B中,溶液达到饱和后虽然继续蒸发水分但质量分数不再变大,所以出现了折点。如果图像涉及化学反应,折点通常是该反应的结束点。对折点的分析关键在于理解该点坐标的含义。
三、交点
图像题中有意义的交点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2)表示溶液pH变化的函数图像与表示中性(pH=7)的虚线,有无通过交点或是否穿越,能够判断溶液是由酸性变成了碱性还是由碱性变成了酸性;(3)如果一个图像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最后与x轴相交,则表示该点y轴取值为零。比如,y轴如果表示的是溶液的导电性或沉淀质量,该点则表示此时刚好不导电或沉淀刚好消失。
A.金属的活动性:A>B>C B.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C>B>A
C.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A>B>C D.金属的活动性:C>B>A
(2012普陀二模)46.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入盐酸,得到如右图的曲线,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a点时溶液中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B.a点到b点溶液中盐酸的量不断增大
C.b点时,HCl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
C.③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固体
D.④分别向等质量的铝和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2012黄浦二模)46.下图是在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盐酸的曲线图,纵坐标能表示的意义是()
A.溶液温度变化B.生成氯化钠的质量
C.溶液中水的质量D.溶液中氯化氢的质量
(2012松江二模)46.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的图象是()
C、t1℃X、Y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X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比Y的多
D、当X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Y时,不能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X
4.下列四个示意图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地滴入蒸馏水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的溶液中不断滴入稀硫酸
C.向一定量的硝酸和硝酸钙的混合溶液里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
A.产生氢气物质的量相等B.金属的活泼性A>B
C.酸都反应完了,金属一定都有剩余
D.消耗的稀硫酸和盐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是1:2
(2012长宁二模)46.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向物质的量相等的铁片和锌片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
B.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6.KCl是常用的化肥,下图是KCl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a、b、c三点中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点。
(2)40℃时,150g水中最多可溶解KClg。
7.下图中,能正确地反映出CO2不断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的质量(横坐标)与生成沉淀的质量(纵坐标)关系的是()。
2012图像类易错题
(2012宝山二模)46.下列图①-④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错误的是()
D.在恒温下,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氯酸钠固体
5、小刚同学绘制了图4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A物质在温度为t2℃时的溶解度是;
温度为t1℃时,A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填“相等”或“不相等”或“不能比较”)。
(2)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你认为图4中(填字母)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A.30℃时M的溶解度小于N的溶解度
B.M、N都是难溶物质
C.P点表示t℃时M、N的溶解度相等
D.阴影处各点对应的溶液(不包含曲线上的点)是M的不饱和溶液,N的饱和溶液。
(2012奉贤二模)46.等质量的三种金属分别跟足量的盐酸反应时均生成了相同化合价的盐酸盐,其反应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K9年级化学教案
教师姓名:年级:学员姓名:课次:总课次,第次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时分至时分
课题
图像题专题
教学目标
及
重难点
1.准确理解图像的四个点的意义,解好图像题。
2.通过图像分析,能够进行必要的计算。
3、通过图像题,能够进行必要的推断。
课前检查
作业完成情况: 优□ 良□ 中□ 差□
建议:
教学步骤
(2012闸北二模)
42.镁带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其固体质量变化可用如图表示,则(M2-M1)表示的质量是
A.生成MgO的质量B.Mg的质量 C.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D.多余的O2的质量
课后反思
签 字
学科组长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