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日出
《海上日出》可用教案(建议10篇)
![《海上日出》可用教案(建议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6f4f7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4.png)
《海上日出》优秀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的我为您带来的10篇《《海上日出》优秀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将不胜荣幸。
《海上日出》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通过理解词句,想像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有许多令人怦然心动的自然景观,既有清新明丽的,又有十分壮丽的。
前面,我们学习的《暮江吟》一首诗描写的是太阳落山时,江面上的迷人景象。
日出又将是怎样的景象呢?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巴金,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2、揭示、板书课题:海上日出。
看了课题,你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1、指名朗读课文。
讨论:课文描写了怎样的画面?(描写了哪几种天气情况下的海上日出景象?)2、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3、文中的哪一句话概括了我们的共同感受?(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奇观'是什么意思?(雄伟美丽而又少见的景象。
)这是伟大的奇观。
读读两句话。
思考: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三、细读理解,中心突破。
为什么称之为"伟大的奇观'?(一)指导学习2、3自然段。
1、学法指导:(1)读。
(自由读课文。
)(2)找。
(找到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划出来。
)(3)思。
(想一想所划句子该怎样感情朗读,并试着读一读。
)(3)谈。
(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感受或喜欢这句话的原因。
)(先小组内汇报,再集体交流。
)2、重点理解:(1)、理解"目不转睛'的意思,并说话。
清晨海上日出的唯美句子
![清晨海上日出的唯美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2aef173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73.png)
清晨海上日出的唯美句子1. 清晨的海上,太阳就像一个迟缓的孩子,慢悠悠地从海平面升起,那光芒,哇,真是美极了!就好像给大海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比如你站在海边,看着那光芒一点点蔓延,能不陶醉吗?2. 哇塞,清晨海上的日出啊,简直就像一场盛大的魔法秀,太阳一点点露出脸来,把天空和大海都染得红彤彤的,这景象,难道不让你惊叹吗?你想想,当你亲眼看到这一切,是不是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3. 清晨海上日出的时候,那太阳就像一个奋力攀爬的勇士,努力地向上冲,那光芒四射的样子,哎呀,太震撼了!好比一道希望之光直直地射进你的心里。
4. 嘿,清晨海上的日出呀,真像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一份特别礼物,太阳缓缓升起,把周围的云彩都映得五彩斑斓的,这不是很美吗?就像你收到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礼物一样开心。
5. 清晨那海上的日出啊,如同一个害羞的少女,慢慢地揭开面纱,露出美丽的脸庞,那光芒,哇哦,真的好迷人!就好像少女的微笑让人心里暖暖的。
6. 哎呀呀,清晨海上日出的时候,太阳仿佛是一个画家,用它的光芒在天空和大海上肆意挥洒着色彩,那画面,难道不令人着迷吗?你可以试着想象一下自己在这样的画面中呢。
7. 清晨的海上日出,那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盛宴啊,太阳这个主角闪亮登场,光芒万丈,这场景,不是很让人震撼吗?就如同你在看一场超级精彩的演出。
8. 哇,清晨海上的日出,就好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整个世界,那温暖的感觉,多棒呀!就像在寒冷的冬天有人给你递上了一杯热茶。
9. 清晨海上日出之际,太阳好似一个充满活力的精灵,蹦蹦跳跳地出现在天边,那欢快的样子,真让人开心!这不就像看到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在玩耍嘛。
10. 清晨的海上,日出的那一刻,太阳如同一个伟大的王者归来,光芒耀眼,这景象,难道不霸气吗?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它的掌控之下。
结论:清晨海上的日出真的是太美太神奇了,让人忍不住一次次去欣赏,去感受那独特的魅力。
《海上日出》的教案(精选5篇)
![《海上日出》的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54c22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9.png)
《海上日出》的教案《海上日出》的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海上日出》的教案(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海上日出》的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海上日出的过程和景色,体会日出时的伟大奇观。
2.通过了解作者具体描写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学习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
3.理清文章脉络,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5.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目不转睛”“灿烂”造句。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通过了解作者具体描写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学习按照事物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作者具体描写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学习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在西边落下,似乎是很平常的事,我们好像都没有去特意地注意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那一刹那间的景象,对不对?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早期的优秀散文《海上日出》,领略日出时的壮观景象。
(板书:1海上日出)(二)检查预习。
(1)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填写生字表格,认清生字的音序、音节、部首、再查几画、结构、组词和字义。
(3)或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4)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
1.填写生字表格2.读准字音,辨别字形。
课文中有几个词语是儿化音节,要注意它们的读法。
比如:“慢慢儿”,第一个“慢”仍读man,第二个“慢”和“儿”要连在一起读,读音是“m—er”(念“2”的第一声)。
“使劲儿”的“劲儿”连在一起读“j—i—nr”。
“一会儿”的“会儿”连在一起读“h—u—@r”。
以上儿化音都不要把“儿”单分出来。
“一刹那间”的“刹”,读“cha”,声母是“ch”。
巴金《海上日出》阅读训练答案【优秀3篇】
![巴金《海上日出》阅读训练答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cba61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13.png)
巴金《海上日出》阅读训练答案【优秀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巴金《海上日出》阅读训练答案【优秀3篇】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具有开放性,不是唯一的,我们要敢于辨证扬弃,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更完善。
《海上日出》课文【优秀3篇】
![《海上日出》课文【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21acf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8.png)
《海上日出》课文【优秀3篇】《海上日出》课文篇一一、说教材《海上日出》是巴金的名作,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
他记叙的是巴金在船上多次看日出的情景。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光明的追求。
文章语言平实晓畅,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典范,也是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的范本。
此文编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第一组课文的开篇,也是作为小学生进入高年级学习的开篇之作,明显基于一下考虑:1、通过此文去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2、训练学生繁体上学习运用语文的能力。
编者在本组课文的导读中提出注意在观察景物上,表达的顺序上和用词造句上的特点;学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3、《海上日出》安排在本册课文的开篇,是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一方面注意到中年级的衔接,另一方面由结合高年级的特点,更加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目标:1、训练用普通话流利的朗读课文2、训练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和方法。
3、学会观察事物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4、对生活的热爱,留心身边的事物。
重点:训练运用圈点批注方法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学会观察事物的顺序。
难点:对生活的热情,留心身边的事物。
三、说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但教材又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的例子,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用途,这个例子本身也很重点。
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将这一例子用好用得其所,另一方面,我们还得不能得而忘言,得鱼而忘荃;可以说荃忘为重点。
整体阅读,以语言训练为主是我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主要体现这一点,在处理教材时,先让学生通过听课、朗读等方式从繁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并对重要的字词进行训练;在对文章大致内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点文段阅读训练,着重训练词语的运用和关键词的理解。
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学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
初中语文《海上日出》阅读答案以及鉴赏
![初中语文《海上日出》阅读答案以及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0cda76d2eefdc8d377ee32e3.png)
初中语文《海上日出》阅读答案以及鉴赏年级:姓名:《海上日出》阅读答案以及鉴赏《海上日出》文章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展现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
文章的语言文字优美、易懂,易于学习。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参考!海上日出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
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一刹那,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
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
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
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题目以及答案1.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A】。
似的A.shìB.sì2.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B】。
一刹那A.shàB.chà3.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A】。
镶A.xiāngB.qiàn4.与“目不转睛”意思相近的成语有哪些【ABCD】?A.专心致志B.目不斜视C.聚精会神D.全神贯注5.太阳出来时,颜色经过了许多变化,先是,后来让人感到,最后是。
【C】A.红得很,却没亮光深红,发出夺目的光亮光亮的一片B.红得可爱深红,发出夺目的光亮光亮的一片C.红得很,却没亮光红的可爱深红,发出夺目的光亮D.红得可爱光亮的一片深红,发出夺目的光亮作品鉴赏1927年2月,巴金从上海踏上英国邮船“昂热号”,去伦敦留学。
海上日出教案(优秀3篇)
![海上日出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3dfd1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b.png)
海上日出教案(优秀3篇)四年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日出时的壮观景象。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3、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日出过程变化。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海上日出》,(读课题)请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绘日出景象的?(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师板书2、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与巴金爷爷一起去欣赏海上日出(师配乐范读课文)深入阅读,感悟理解学习第二自然段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在描写日出前的景象?(二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思考:日出前天空的颜色有什么变化?请用笔勾画出相关词语。
教师课件演示图1: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图2:天边出现红霞板书(浅蓝———红霞))3、课件出示“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师:作者为什么用“果然”一词,“果然”一词与第一自然中哪个词相对应?“常常早起”,“常常”说明我经常看日出,我预料太阳要从那边出来,结果真的出来了。
(预料中和事情得到了证实,所以用“果然”)是呀,巴金二十多岁时,从上海乘船去法国留学时,他随时记下了海上的见闻,写下了一路的风光,寄给他的两个哥哥看,日出时的美景深深的吸引了他,于是就写了《海上日出》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请同学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勾出描写太阳上升过程的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
”(!)读句子,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句子中哪些动作词语用得好?板书(负——纵—冲—跳)从“负、纵”这两个词体会到了什么?(太阳在上升的过过程中很费劲、很吃力的样子)朗读这句话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慢慢儿””一纵一纵”“使劲”应重读。
海上日出知识点
![海上日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87afab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9.png)
海上日出知识点海上日出是指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的景象,是一种美丽而壮观的自然景观。
海上日出是由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所引起的,同时也与大气的折射和散射有关。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海上日出的知识点。
一、海上日出的形成原理海上日出的形成原理是由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所引起的。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每天旋转一周,而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每年绕太阳公转一周。
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所以太阳在东方升起,西方落下。
而由于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所以太阳在不同的季节和地点升起的时间和位置也不同。
二、海上日出的时间和位置海上日出的时间和位置是由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所决定的。
在赤道附近的地区,太阳每天大约在早上6点升起,晚上6点落下。
而在北极和南极地区,太阳在夏季几乎整天不落,而在冬季几乎整天不升。
在其他地区,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时间和位置也会因地理位置和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三、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象海上日出是一种美丽而壮观的自然景观,它的美丽景象主要是由大气的折射和散射所引起的。
当太阳升起时,它的光线会穿过大气层,被大气层中的气体所散射和折射,形成了一种美丽的光谱效果。
在海上观赏日出时,可以看到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橙红色的光芒逐渐扩散,形成一片美丽的景象。
四、海上日出的文化意义海上日出在许多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日本,海上日出被视为一种神圣的景象,被称为“初日”。
每年的1月1日,许多日本人会前往海边观赏初日,以祈求新年的好运和幸福。
在中国,海上日出也被视为一种吉祥的象征,被称为“海上日出好”。
许多人会在海边观赏日出,以祈求好运和幸福。
海上日出是一种美丽而壮观的自然景观,它的形成原理和时间位置都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有关。
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象和文化意义也使它成为了人们喜爱的观赏对象。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关注自然,多欣赏自然的美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巴金的海上日出全文
![巴金的海上日出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5592e0b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5.png)
巴金的《海上日出》全文如下: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
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
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
一刹那间,那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
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
太阳升起来,人看不见它。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张培基英译散文《海上日出》
![张培基英译散文《海上日出》](https://img.taocdn.com/s3/m/c8864b14960590c69fc37650.png)
张培基英译散文《海上日出》本文简约而不简单,不论是原文还是译文,写得都是极美极美的注意译者在选词,结构,意境等各方面对于“美”体现。
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张培基英译散文《海上日出》,欢迎大家参考与借鉴。
张培基英译散文《海上日出》巴金Ba Jin| 译文摘自张培基《英译中国散文选二》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I would often get up early to watch the sunrise when it was not yet quite lightand all was quiet except for the droning of the ship engine.要点:本段重点在于合译,译者增用了when, and, except for几个连接词,把汉语表达的意思串联了起来,表达的逻辑之美由此而生。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
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
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The sky was pale with a bluish hue. Soon a streak of pink dawn broke over the horizon,expanding gradually and becoming brighter and brighter. Knowing that the sun was about to rise, I had my eyes fixed on the distant edge of the sea.要点:1,“还没有大亮”=be not quite light,在《看月》中,有个“没有‘断黑’”= is not yet quite dark,“大亮”“断黑”都是程度副词+形容词的结构,通常用quiet+adj结构2,“机器的响声”译为the droning of the ship engine.。
四年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教案(精选5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29e1eacc7931b764ce1549.png)
四年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教案(精选5篇)四年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教案(精选5篇)四年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教案11、知识技能(1)学会“纵”、“刹”、“痛”、“辨”、“镶“五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理解“一刹那”、“发痛”、“分辨”、“镶金边”等词语。
(2)探究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识记,小组合作,朗读实践等多种形式,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和理解课文的重难点语句。
(2)通过小组交流,听读互评等活动,让学生在读与评中理解体会,不仅理解课文,也体会到协作学习的方法,提高评价与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3)在情景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体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情参与,阳光展示,领悟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光明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点品读精彩词句,感知海上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体会海上日出的壮观。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视频与课件相结合,增强直观性,趣味性;学习环境则选择了人手一机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增强学生自主性、实效性。
五、教学方法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各种教学方法,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
通过质疑、上机自学、小组交流、分组汇报等环节完成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利用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作为学生解决的工具,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视听冲击,融入情境。
1、同学们,在大自然中有很多景色让人怦然心动,日出就是。
你见过日出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太阳从海面升起的样子,你愿意吗?(播放晴天时海上日出的视频,配音乐及朗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看完海上的日出,你有什么感受?(生畅所欲言)是呀,海上日出实在是太美了!文中的哪一句话恰好能概括我们此时共同的感受?(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奇观”是什么意思?(少有罕见的景观)为什么作者要把海上日出称之为“伟大的奇观呢?”请大家再次走进课文去细细品读吧!(二)合作探究,初读课文。
《海上日出》教案优秀6篇
![《海上日出》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8d835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a.png)
《海上日出》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整理的《海上日出》教案优秀6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篇一:《海上日出》优秀教案篇一目的要求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学会本科生自信词,运用图文对照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练习用“扩大”、“分辨”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教具学具自制幻灯片磁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住在海边,大部分同学都看过日出,水来说说日出的景象是怎样的?指名说说。
二、指导看图:1、投影图片1和图片2说说图商会了怎样的景象。
2、检查朗读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1、讲读第一段①指名读课文。
思考:“我”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日出?②指名回答2、讲读第2—3自然段。
①微机出示图片(一)说说图意。
顺序:(天空—太阳—海面)。
②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
③讨论解答:日出前天空有什么变化?重点理解词语:天水相接范围目不转睛。
太阳是怎样升起的?说说过程。
理解词语:一纵一纵一刹那夺目。
演示日出的过程欣赏壮观的景象。
④指导朗读句子(日出过程的句子)体会用词的准确。
3、讲读4—5自然段。
①微机出示图片(二)。
指导观察云—太阳。
②指名读4—5自然段。
理解词语:分辨灿烂重围光亮。
概括段意指导读句子“他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黑边……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红色。
”体会“镶、透、染”等词好在那里?4、讲读第6自然段。
齐读课文“奇观”指什么?这伟大的奇观指什么?看到这壮观的景形象,心情怎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一个什么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朗读课文。
四、作业:1练习背诵课文。
2识记生字。
第二课时一、练习背诵课文。
《海上日出》优秀教案优秀3篇
![《海上日出》优秀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e8f49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41.png)
《海上日出》优秀教案优秀3篇课文《海上日出》教学设计篇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生字词。
2.联系全文正确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学习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训练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像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感受的全过程,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
(四)美育渗透点让学生感受的壮观之美,让学生学会欣赏美的自然现象。
二、学法引导仔细观察图画,再朗读课文,想一想,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象分别是怎样的,在书中画出来,读一读有什么感受,和同学交流。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了解晴朗天气里日出的全过程,体会其壮观之美。
(二)难点凭借语言文字想像的动态过程。
(三)解决办法课文重点的突破应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把每句话读懂,体会太阳升起时的特点,同时通过图文对照,并利用不同形式的诵读体会的壮观之美,课文难点一是利用动态图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想像基础,二是利用覆盖投影片加深理解。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录像带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教师引导点拨、交待学习方法,总结学习情况。
2.学生自学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导入: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既有清新明丽的,又有十分壮丽的。
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巴金,去领略的壮丽景象。
2.谁看过?是什么样的?当时心情怎样?(联系学生生活感受与作者产生共鸣:便于理解课文内容)(二)整体感知1.说说图1、图2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学生简单描绘)2.文中哪些段落写了太阳升起的景象?指名读课文。
注意正音:一纵一纵()一刹()那镶()(三)目标完成过程及重点难点学习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文章里作者向我们交待了什么?(时间——天还没有大亮。
地点——在海上。
环境——周围很静。
事件——看日出。
“常常”说明“我”多次观察日出。
)2.小结第一自然段,写出了作者在海上看日出的时间及周围环境,点出下面是作者多次观察日出的所得。
《海上日出》优秀教学设计模板(通用7篇)
![《海上日出》优秀教学设计模板(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c590fe90c69ec3d4bb7576.png)
《海上日出》优秀教学设计模板(通用7篇)《海上日出》优秀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海上日出》是s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选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杂记》。
《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抒情的__,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
__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课文的第1自然段交代了看日出的时间、地点。
第2、3自然段写了“我”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第4、5自然段写了“我”在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
第6自然段用反问的句式总括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第2——5自然段,描写了晴天和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
以这两部分为主,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语。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课文,在脑海里构建“海上日出”美景。
3、通过学习、理解文中“伟大”、“奇观”的涵义,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感悟海上日出的动静相宜的描写。
2、体会作者观察角度的变化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随文入精境、以境促读,以情怡景。
教学难点:1、学生能感悟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
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题激趣。
1、同学们见过海上日出的情景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道去海边观看太阳从海面升起的样子,愿意吗?(板书课题:海上日出。
齐读课题)(设计意图:我们生活在内陆山区,同学们都没有见过海上日出的景观,听说老师带他们去海边看日出,自然就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在好心情和好奇心的驱动下,去学习课文,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2、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3、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让二位学生上黑板听写生字,其余学生在下面听写。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我为什么早起?四周清静说明什么?(指名学生回答问题)(设计意图:借助画面,引入课题,引领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的学习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激起学生想要看到海上日出的欲望。
小学课文海上日出原文
![小学课文海上日出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f76fefdd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b.png)
小学课文海上日出原文小学课文海上日出原文小学课文海上日出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
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小学课文海上日出原文,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小学课文海上日出原文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
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
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
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升起来,人就不能够看见。
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海上日出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帮助学生练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刹、痛、辨、镶”4个生字;掌握“一刹那、发痛、分辨、镶金边”等词语。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句,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刹、痛、辨、镶”4个生字;掌握“一刹那、发痛、分辨、镶金边”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教学重点: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整体把握课文结构教学准备:演示文稿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海上日出》巴金
![《海上日出》巴金](https://img.taocdn.com/s3/m/3defee4177232f60ddcca193.png)
海上日出
巴金
在船上,为了看日出,我特地起个大早。
那时天还没有亮,周围是很寂静的,只有机器房的声音。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
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扩大它的范围,越来越亮。
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担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
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
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
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蓝色或者红色。
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海上日出课文主要内容
![海上日出课文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45e680033687e21af45a95c.png)
海上日出课文主要内容《海上日出》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
文章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好有云时海上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展现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
文章的语言文字优美、易懂,易于学习。
以下是的海上日出课文主要内容,欢迎阅读!海上日出课文原文: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
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
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
一刹那间,那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
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
太阳升起来,人看不见它。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作品鉴赏1927年2月,巴金从上海踏上英国邮船“昂热号”,去伦敦留学。
他将沿途的见闻写成《海行的日出》一书,于1932年出版。
《海上的日出》便是其中的一篇。
文章分别描写了天气晴好、白云飘浮和薄云蔽日三种不同自然条件下的海上日出奇观,文字简洁,写的传神。
“我常常早起”,由此可以想见作者曾多次早起看日出的热切心情。
开门见山点题,干净利落。
“那时天还没大亮”,点明看日出的时间,照应“早起”。
“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用“声音”反衬看日出时色彩纯净、气氛清幽的“静”的环境,还有交代具体地点的作用。
第一段点明作者多次在海上观察日出景象的一般背景:时间、地点、气氛。
《海上日出》教案6篇
![《海上日出》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3b3c4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d0.png)
《海上日出》教案6篇《海上日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文中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课文,在脑海里构建“海上日出”美景3、通过学习、理解文中“伟大”、“奇观”的涵义,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难点:1、学生能感悟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感悟海上日出的动静相宜的描写2、体会作者观察角度的变化和拟人手法的运用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随文入精境、以境促读,以情怡景。
教学过程:一、注重情景设置,培植审美心境1、同学们见过海上日出的情景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道去海边观看太阳从海面升起的样子,愿意吗?(板书课题:海上日出,齐读课题)2、学生读课文,看作者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3、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让二位学生上黑板听写生字,其余学生在下面听写。
4、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我为什么早起?四周清静说明什么?二、随文入境,品词析句(一)、学习第二自然段1、读第二自然段后注意观察老师出示的画面,思考:天是什么颜色?转眼间又有什么变化?接着又有什么变化?我这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2、引导理解:指明学生用书中句子回答问题,“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从这个句子中你想到了什么?谁能读一读这个句子,要把这种感悟读出来(指明读、评读、齐读)(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读第三段,注意思考:“果然”一词说明了什么?接下来看见什么?我当时是怎么想的?后来的变化又怎么样?2、分组讨论:指明学生回答问题:生甲:“果然”一词说明了太阳要从天边升起的想法是正确的,我终于看见海上日出的真实情景了;生乙:接下来海边露出了红而无光的小半边脸儿;生丙:我想:在太阳升起的过程中,太阳就向背着很沉重的东西似的慢慢地努力上升,生丁:后来,太阳终于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发痛,旁边的云片也有了光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上日出一、教材分析《海上日出》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一篇非常优秀的写景散文。
它通过描写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奇伟壮观的大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体现了对光明的追求和向往。
课文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观察顺序来记叙的。
课文描绘了晴朗天气时日出和有云时日出两种景象,而有云时又分云薄和云厚两种现象进行描写。
这篇文章笔触清新,编排在四年级下册教材中,是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一方面注意到中年级的衔接,另一方面由结合高年级的特点,更加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是对语言文字训练的典范,是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的范本。
这个单元以太阳为主题组合单元。
海上日出是从自然角度选编课文的。
通过此文去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训练学生繁体上学习运用语文的能力。
编者在本组课文的导读中提出“注意在观察景物上,表达的顺序上和用词造句上的特点;学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关注学情,随文入境本文是学生积累词汇,优美句段,学习写作方法的最好佳作,本文语言朴实,情景感人,易学易记。
朗读时,要以主人翁的角色去注意情感投入和视觉变化,随文入境,以读怡情,注意体会线条型句段的描绘和画面整体的美感。
以朗读和描绘作为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的主线,引导学生随文入境,随境生情,以景促读,以读怡情。
在教学时,注意转换角色,让学生在水天相融,霞光万道的晨曦画卷中去朗读课文的句段,流放自己的感情,又在贴切生动的“线、段、面”的语言中去感受朝晖霞彩的动静之美,充分发挥以朗读、描绘代替烦琐讲解的功能,创造性地把读、想、看、问、思、说聚合交叉,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景中促读,读中看景的建构活动。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他们可以读懂文章的基本内容,这为深入学习做好了铺垫。
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朗读基础,喜欢大声朗读,愿意展示,会与合作伙伴交流,但个性化朗读还是个难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读书时也应该强调源于内心的体验和感受,不能贴标签,扣帽子,生拉硬扯去体会一些本来可能就没有的东西。
因此我确定的第三个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在自然地理解语言文字之后,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此外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和四年级学生的实际,结合新课标精神,还力图要通过本课书的教学,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以及积累语言文字的能力。
开课可让学生交流自己所收集的关于巴金的资料,借此想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
理解课文内容时,通过三幅图画,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找出三幅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太阳、海水、云霞有什么关系?在认真默读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到日出的奇观恰恰是因为海水的变换和云霞的映衬,而海水和云霞的绮丽多变又是因为太阳的出现。
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万事万物交相辉映,才使得大自然更加绚丽无比。
这一部分既是文章的重点,又是学习的难点,要放手让学生感悟,品味和积累语言,进行充分的朗读训练。
当然在放手让学生自学的同时,对于文中一些难理解的词句教师要相机进行引导、体会,例如对“一纵一纵”的理解。
让学生从多角度去谈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使学生的情感和所学文章的情感融为一体。
四年级语文教学目标要求,要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语言实践。
这样的教学安排就是要使学生在自主识字、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能大致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由此可见,在阅读的方法和形式上,都要对学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对于四年级而言,阅读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方法的掌握向阅读理解的转变了。
三、结合理念,巧设构思第二课时的任务是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掌握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同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不同天气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
2,理解作者运用了那些词语,句子把日出的过程和景像描述出来。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1,第二,三部分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描写了晴天看到海上日出和有云看到的海上日出。
2,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是教学的难点,通过阳光照亮一切奇景,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
教学构思1、注意情景设计,培植审美心境教学中,要创设了意境深远的教学情景,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环境中,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产生学习冲动。
一开始,老师可充当了“导游”的角色,带同学们去海边观看日出,由于我们内陆地区的孩子没能见过大海,去海边观看日出当然是一件新鲜事儿,这就牵动他们产生进入课文学习的好奇心,为课文的学习作好铺垫。
2、给学生创设阅读情景“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对于同学们来说是非常陌生的。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读为“主轴”,以境为“线索”,边读边想,边听边看,激发学生情感的内在动力,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随文入境,以境促读,以情怡境的阅读氛围。
在教学第2-5自然段时,运用画面辅助教学呈现出一幅天、地、人相融,水天一色,一片灿烂和光亮的壮丽景象。
此时,教师、学生、文本的沟通,油然而生地激起了学生的情感,体会到了伟大奇观的自然魅力,达到意会胜于言传的目的。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生活经验不够丰富,生活体验不够全面,在教学中,往往遇到学习困难不易解决。
只有通过听觉、触觉、视觉等器官的协调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心理内化。
才能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内化学生自己的知识储备,因此,可在教学2-5自然段时,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现了太阳升起的一幅幅壮丽的画面,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和讨论的欲望,而且使学生对“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有了深刻的了解,学生反复朗读重点句,让学生在读、议中进一步体会“海上日出”的特点,从而把整个晨观海上日出的信息转化为自己内在的知识储备的部分。
3、以情怡境,品词析句,领略语言精妙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词句是课文的基本要素,也是语文教学的着眼点。
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才能切中要害,突出重点,提高课堂效率。
课文中的“目不转睛”“镶”“伟大的奇观”等词语词组、“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努力上升”“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等语句,都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
阅读课文,不仅要知道“写什么”,还要体会“怎么写的”,“写得如何”,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对遣词造句的领悟并不要求作理性的探究,但对课文中的意境的体会,还必须对文中重点句认真品析,在阅读中认真领悟语言文字的精妙。
《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有很多地方用词比较精妙,如:“天空变成了浅蓝色,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空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扩大了它的范围”(蓝、红对比,展现画面)“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光亮”,“太阳象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努力上升,最后冲破云霞,跳出海面,颜色红得可爱”(动静描写,拟人手法,展现太阳初升状态),“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光亮,射得人眼睛发痛,同时附近的云也添上了光彩”“太阳在黑云里放射出光芒,替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突出重围,把一片片黑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等(红、黑、黄、紫颜色的综合运用,突现了太阳这个神奇而伟大的自然美术师的魅力,描绘了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
学生通过读、看、议、想、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真正感受到语言的鲜明性、生动性和形象性,体会到隐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4、结合学生实际,可采用“情景激情——想象叙述——感情朗读”的方法进行教学。
文中的“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
”这些语句是从动态描写说出了日出的缓慢。
单凭教师的讲解,很难让身处内陆很少见到海的学生们理解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更体会不到作者要抒发的情感。
所以,可采用了海上日出的一段视频,这种直观的电教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对美的熏陶,较容易突破教学难点。
在对这些内容的处理中,5、遵循突出重点的原则,适当地区分详略。
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明白了看日出的地点即可。
第二自然段开始逐步引导学生抓住日出前天空的变化,营造日出前期待的心理氛围,并在学生有了这样的感受后指导朗读。
对于课文集中展示晴天时日出过程的第三自然段,着力分析。
本段的三句话内容上衔接紧密,次序上前后承接,遣词上贴切精准,因此,带领学生将其掰开揉碎。
理出本段大的条理后,指导学生找出语句中的关键词语,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句意,并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词句所包含的情感。
在学生有一定感悟的基础上指导朗读,通过师生评议、生生评议,实现课堂资源的共享,促进学生感悟、朗读、倾听、评价等综合能力的提高。
之后,用板画演示、配乐诵读等形式以直观和想像等不同方式,展现和重现晴天日出的动态过程,强化学生的感受,进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在学习了第三自然段的基础上,学生对作者描写日出的动态过程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体验,因此在对第四、五自然段,充分借助学生已有能力,放手自读。
之后的同桌交流“有云时海上日出是怎么样的景象”为学生提供一个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复述有关内容、重现有云日出情景的平台,同时也为后面教师引导学生从析词、赏句到感悟作者情感做了铺垫。
设计的为照片起名字的环节,既扣住了课文内容,又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有意的训练,为今后学生拟小标题奠定基础。
第三自然段和第四、五自然段的处理,体现了教学重点,因此不惜笔墨,词、句、段的理解感悟朗读细致处理。
但同时,在教师引导的力度上,又体现了层次上的差别。
前者教师引的色彩鲜明,体现了方法上的细腻指导;后者教师隐于学生之后,让学生活动走向前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第六自然段着重让学生体会句式特点,并指导学生读出强烈的语气。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1.提问:“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是什么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真是伟大的奇观!2.让学生思考:尾句中“这”和“奇观”是指什么,与题目有什么联系?“这”和“奇观”都是指海上日出的景象,题目点明了“奇观”指的是什么?尾句赞美了“海上日出”。
3.谁能把题目与尾句合成一句话?(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4.“奇观”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这是伟大的奇观。
读读两句话。
思考: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句子的比较,使学生对反问句有了感性的认识。
]5、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交代了些什么?时间:天还没有亮人物:我地点:海上事情:看日出环境:周围很静(2)“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一句中的“常常”说明什么?与下文有什么联系。
说明“我”曾多次在海上看日出,下文是多次看日出看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