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无机材料介电性能2
材料的介电性能PPT课件
![材料的介电性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f2844aa5e9856a5712603e.png)
28
软模理论:
在一定情况下 ,晶体结构的铁电相变是布里渊区中心 的横向光学晶格振动的”柔软化”结果。
柔软化:声子横光学振动频率接近于零。
29
Ti4+—氧八面体中心
rTi 4 0.64 A
rO2 1.32 A
>120℃,立方结构 a=4.0Ao1
O2--O2-间隙:
4.01 21.32 1.37 A dTi4 1.28 A
本征电击穿理论 从理论上可分为
“雪崩”电击穿理论
8
电子加速运动(动能)与晶格振动的相互作用,把
1.本征电击穿理论
能量传递给晶格。当其处于平衡时,介质中有稳 定的电导,若电子能量大到一定值而破坏平衡,
电导由稳定态变为非稳定态。
A表示单位时间内从电场获得的能量
A e2E2 m*
E—电场强度;—松弛时间 (与电子能量U有关)
P
aE
exp
bI 2 E
15
以碰撞电离后自由电子数倍增到一定值作为电 击穿判据。
通过估算:由阴极出发的初始电子,在其 向阳极运动的过程中,1cm内的电离次数 达到40次,介质便击穿。 “四十代理论”: 当介质很薄时,碰撞电离不足以发展到40代,电子雪 崩系列已进入阳极复合,此时介质不能击穿。因此便 定性解释了薄层介质具有较高击穿电场的原因。
1.环境因素对铁电体性质的影响
(1) 外部条件(电场,应力。温度,压力)的变化, 可以引起铁电体极化强度PS的变化
32
(2)铁电体相变按自由能变化来分,可分为两类。 即:一级相变二级相变
33
一级相变 在相变点上,PS突变到零; PS
第六章-无机材料的电导
![第六章-无机材料的电导](https://img.taocdn.com/s3/m/111cc63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6.png)
E 6kT
kT
三、离子电导率
s
ns q
N1 exp
Es q 2kT
q 2 0
6kT
exp U s kT
N1
q 2 2
6kT
0
exp
U
1 2
kT
Es
As
exp Ws
kT
Ws称电导活化能,包括缺陷形成能和 迁移能。本证离子电导率表示:
A1 exp( Ws kT) A1 exp( B1 T )
二、载流子浓度
晶格只有导带中电子或价带中空穴才参 与导电。
材料能带结构
本征半导体中载流子浓度
半导体在外界作用下,价带中电子获得 能量,跃迁到导带。导带中出现导电电 子,在价带中留下空位(空穴)。
在外电场作用下,价带中电子逆电场方 向运动到空位,本身产生新空位,相当 于空位顺电场方向运动。空穴导电
2、电子和声子、杂质、缺陷相碰撞而 散射,从而失去前进方向上速度矢量。 (金属有电阻原因)
3、发生碰撞瞬间,电子在前进方向上 平均迁移速度为0,由于电场作用,电 子被加速,获得定向速度。
设两次碰撞之间平均时间为2τ(松弛时 间),电子平均速度为
v=τeE/me 电子迁移率μ=τe/me,单位:cm2/(s.V) τ与晶格缺陷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
m*决定于晶格 对导体:m*≠me 对氧化物:m*= (2-10) me 对碱式盐: m*= 0.5me
电子和空穴有效质量大小是由半导体材 料性质决定。
不同材料半导体,电子和空穴有效质量 不同。
平均自由运动时间长短是由载流子散射 强弱决定。
散射越弱,越长,迁移率越高。掺杂浓 度和温度对迁移率影响,本质上是对载 流子散射强弱影响。
介电性能
![介电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17ffb050ad02de80d4d840b0.png)
介电性能由于无机介质材料在电场的作用下,带电质点发生短距离的位移,而不是传导电流,因此在电场中表现出特殊的性状,大量地用于电绝缘体和电容元件。
在这些应用中,涉及到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因子和介电强度等。
6.1介质的电极化通过定义电介极化强度,建立起电介质内部电介极化强度与宏观电场之间的关系,电介极化强度与作用在晶体点阵中一个原子位置上的局部电场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介电常数与质点极化率的关系。
分析讨论各种极化的微观机制及影响极化率的因素。
6.1.1 介质的极化强度6.1.1.1电偶极矩(1)基本概念一个正点电荷q 和另一个符号相反数量相等的负点电荷-q ,由于某种原因而坚固地互相束缚于不等于零的距离上,形成一个电偶极子。
若从负电荷到正电荷作一矢量l ,则这个粒子具有的电偶极矩可表示为矢量p=ql (6.1) 电偶极矩的单位为C ⋅m (库仑⋅米)(2)外电场对点偶极子的作用在外电场E 的作用下一个点电偶极子p 的位能为U=-p ⋅E (6.2)上式表明当电偶极矩的取向与外电场同向时,能量为最低,而反向时能量为最高。
点电偶极子所受外电场的作用力f 和作用力矩M 分别为⋅ f=p ·∇E (6.3)M=p ⨯E (6.4)因此力使电偶极矩向电力线密集处平移,而力矩则使电偶极矩朝外电场方向旋转。
(3)电偶极子周围的电场距离点电偶极子p 的r 处的电场为543r r o πεpr r p 2)(E(r)-⋅= (6.5)6.1.1.2极化强度(1)定义称单位体积的电偶极矩为这个小体积中物质的极化强度。
极化强度是一个具有平均意义的宏观物理量,其单位为C/m 2。
(2)介质的极化强度与宏观可测量之间的关系极化强度为P=(ε-ε0)E=ε0 (εr -1)E (6.6) 把束缚电荷和自由电荷的比例定义为电介质的相对电极化率χe有 P= ε0χe E (6.7) 式(6.10)为作用物理量E 与感应物理量P 间的关系.还可以得出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与相对电极化率χe 有以下关系εr =E PE 00εε+=1+χe (6.8)6.1.2宏观电场与局部电场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电介质发生极化,整个介质出现宏观电场,但作用在每个分子或原子上使之极化的局部电场(也叫有效场)并不包括该分子或原子自身极化所产生的电场,因而局部电场不等于宏观电场。
无机材料介电性能
![无机材料介电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ec7fe59fe2bd960591c67743.png)
❖ 极化时间:电畴转向需要一定的时间,时间适当长一点,极 化就可以充分些,即电畴定向排列更完全。
实验表明,在相同的电场强度E作用下,极化时间长的, 具有较高的极化强度,也具有较高的剩余极化强度。
❖ 极化电压:极化电压加大,电畴转向程度高,剩余极化强度 变大。
❖ 晶体结构:同一种材料,单 晶体和多晶体的电滞回线是
不同的。右图反映BaTiO3单 晶和陶瓷电滞回线的差异。 单晶体的电滞回线很接近于
矩形,Ps和Pr很接近,而且Pr 较高;陶瓷的电滞回线中Ps与 Pr相差较多,表明陶瓷多晶体 不易成为单畴,即不易定向 排列。
五、铁电体的性能及其应用
1、介电特性 ❖ BaTiO3一类的钙铁矿型铁电
2、铁电体的基本特征 ❖ (1)铁电体的基本特征:
铁电材料在电极化中存在电滞回线; 晶体中存在电畴形式的微结构 ; 在外加电场下,晶体中的电偶极矩可转变方向; 存在居里温度Tc(常称居里点)。
❖ (2)居里温度Tc 当T>Tc时,材料由铁电相转变为顺电相,极化时电滞回 线特性消失。此时,P与E一般呈现线性关系,介电常数 随温度的变化服从居里-外斯定律:
一、铁电体
1、基本概念 ❖ 线性(非线性)介质:有外加电场时,介质的极化强度与宏
观电场的关系是线性(非线性)的,称为线性(非线性)介 质。 ❖ 自发极化:在无外电场作用的时候,晶体的正负电荷中心不 重合而呈现电偶极矩的现象称为自发极化。 ❖ 通常将晶胞里存在固有电偶极矩的晶体称为极性晶体。
❖ 铁电体: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自发极化,且自发极化方向 能随外场作可逆转动的晶体称为铁电体。
这种结构也可看成是一组BO6八面体按 简立方图样排列而成,各氧八面体由公有 的氧离子联结,A正离子占据氧八面体之 间的空隙。钙钛矿原胞是立方的,也可畸 变成具有三角和四方对称性。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课后习题答案(2)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课后习题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2b00abd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16.png)
《⽆机材料物理性能》课后习题答案(2)《材料物理性能》第⼀章材料的⼒学性能1-1⼀圆杆的直径为2.5 mm 、长度为25cm 并受到4500N 的轴向拉⼒,若直径拉细⾄2.4mm ,且拉伸变形后圆杆的体积不变,求在此拉⼒下的真应⼒、真应变、名义应⼒和名义应变,并⽐较讨论这些计算结果。
解:由计算结果可知:真应⼒⼤于名义应⼒,真应变⼩于名义应变。
1-5⼀陶瓷含体积百分⽐为95%的Al 2O 3 (E = 380 GPa)和5%的玻璃相(E = 84 GPa),试计算其上限和下限弹性模量。
若该陶瓷含有5 %的⽓孔,再估算其上限和下限弹性模量。
解:令E 1=380GPa,E 2=84GPa,V 1=0.95,V 2=0.05。
则有当该陶瓷含有5%的⽓孔时,将P=0.05代⼊经验计算公式E=E 0(1-1.9P+0.9P 2)可得,其上、下限弹性模量分别变为331.3 GPa 和293.1 GPa 。
0816.04.25.2ln ln ln 22001====A A l l T ε真应变)(91710909.4450060MPa A F =?==-σ名义应⼒0851.0100=-=?=A A l l ε名义应变)(99510524.445006MPa A F T =?==-σ真应⼒)(2.36505.08495.03802211GPa V E V E E H =?+?=+=上限弹性模量)(1.323)8405.038095.0()(112211GPa E V E V E L =+=+=--下限弹性模量1-11⼀圆柱形Al 2O 3晶体受轴向拉⼒F ,若其临界抗剪强度τf 为135 MPa,求沿图中所⽰之⽅向的滑移系统产⽣滑移时需要的最⼩拉⼒值,并求滑移⾯的法向应⼒。
解:1-6试分别画出应⼒松弛和应变蠕变与时间的关系⽰意图,并算出t = 0,t = ∞ 和t = τ时的纵坐标表达式。
解:Maxwell 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应⼒松弛过程:V oigt 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应变蠕变过程:以上两种模型所描述的是最简单的情况,事实上由于材料⼒学性能的复杂性,我们会⽤到⽤多个弹簧和多个黏壶通过串并联组合⽽成的复杂模型。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教案ppt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教案ppt](https://img.taocdn.com/s3/m/bf889fff3169a4517623a3a9.png)
圆片式样体积电阻率的测量
电导的宏观参数
片状试样
电导的宏观参数
精确测定结果:
电导的宏观参数
8、表面电阻和表面电阻率
板状式样
电导的宏观参数
圆片试样
I V
r1 a r2 g
b
电导的宏观参数
直流四端电极法
适用于中高电导率的材料,能消除电 极非欧姆接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电导的宏观参数
在室温下测量电导率常采用简单的四探针法
匀材料,电流是均匀的, 电流密度J在各处是一 样的。
定义:单位面积通 过的电流,或单位时间 通过单位面积的电荷量。
表达式:
(A•cm-2)
3、电场强度 定义:单位长度上的电势差。 表达式: (V•cm-1)
4、电阻率:
ρ为电阻率, 为反映材料电阻性能的参数
5、电导率:
反映材料的电阻性能。
6、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
电导的物理特性
3、电解效应(离子电导特性) 离子的迁移伴随质量变化,离子在
电极附近发生电子得失,产生新的物 质。
法拉第电解定律:
——电解物质的量 ——电化当量
——通过的电量 ——法拉第常数
实质:类似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解。
如NaCl溶液的电解。
应用:可检验陶瓷材料是否存在离子电 导。
4、迁移率和电导率的一般表达式
载流子浓度
杂质电导:由固定较弱的离子(杂 质)的运动造成。
杂质电导中,载流子浓度取决于杂质 的数量和种类。
二、离子迁移率
❖ 离子电导的微观机构为载流子 ── 离子的扩散 。
❖ 间隙离子的扩散过程就构成了宏 观的离子“迁移”。
离子扩散机构
离子迁移率
间隙离子的势垒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实验 (2)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实验 (2)](https://img.taocdn.com/s3/m/9babc32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3.png)
实验一 测定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介电常数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无机非金属材料介电常数的操作过程二、实验原理相对介电常数通常是通过测量试样与电极组成的电容、试样厚度和电极尺寸求得。
相对介电常数(εr )测试可用三电极或二电极系统。
对于二电极试样,由于方形电容C x 的计算公式是:dYX C ⋅⋅⋅=0r x εε (1)因此,待测材料的介电常数可以表示为:YX dC ⋅⋅⋅=0x r εε (2)式2中C x 为试样电容(法),X 为电极长度(米),Y 为电极宽度(米),d 为电极板之间的距离(米),ε0=8.854 187 818× 10-12法拉/米(F/m)。
图1 电容法测量材料介电常数示意图测试中,选择电极极为重要。
常用的是接触式电极。
可用粘贴铝箔、烧银、真空镀铝等方法制作电极,但后者不能在高频下使用。
低频测量时,试样与电极应屏蔽。
在高频下可用测微电极以减小引线影响。
在某些特殊场合,可用不接触电极,例如薄膜介电性能测试和频率高于30兆赫时介电性能的测量。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课程实验指导书三、实验仪器PGM—2型数字小电容测试仪、玻璃刀、玻璃板、游标卡尺、铝质平板电极、连接导线四、实验步骤1、采取边长为100×100mm的正方型玻璃板,记录电极板的长X、宽Y以及实际玻璃板的厚度d。
2、按照图1连接仪器。
3、开启数字电容仪。
4、松开电极板紧定螺丝,将上电容板台到适当高度,在中间放入一块测量好的玻璃,使上下电容板与玻璃板相接触,然后旋紧固定螺丝。
5、读取电容数字。
6、然后重复4、5步骤,将玻璃板换成2-5块,分别测出其电容值。
7、结束实验,关闭仪器。
实验数据五、思考题1.介电常数与介电材料的厚度有什么样的关系?2.介电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实验二 热电效应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热电材料的赛贝克(seeback)定律,珀耳帖(Peltier)效应,汤姆孙效应等热电材料的特性。
2、熟练的使用万用表来测量热电效应产生的电势差。
材料物理性能及测试-作业
![材料物理性能及测试-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9c4e33b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7.png)
材料物理性能及测试-作业第一章无机材料的受力形变1 简述正应力与剪切应力的定义2 各向异性虎克定律的物理意义3 影响弹性模量的因素有哪些?4 试以两相串并联为模型推导复相材料弹性模量的上限与下限值。
5 什么是应力松弛与应变松弛?6 应力松弛时间与应变松弛时间的物理意义是什么?7 产生晶面滑移的条件是什么?并简述其原因。
8 什么是滑移系统?并举例说明。
9 比较金属与非金属晶体滑移的难易程度。
10 晶体塑性形变的机理是什么?11 试从晶体的势能曲线分析在外力作用下塑性形变的位错运动理论。
12 影响晶体应变速率的因素有哪些?13 玻璃是无序网络结构,不可能有滑移系统,呈脆性,但在高温时又能变形,为什么?14 影响塑性形变的因素有哪些?并对其进行说明。
15 为什么常温下大多数陶瓷材料不能产生塑性变形、而呈现脆性断裂?16 高温蠕变的机理有哪些?17 影响蠕变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18 粘滞流动的模型有几种?19 影响粘度的因素有哪些?第二章无机材料的脆性断裂与强度1 试比较材料的理论强度、从应力集中观点出发和能量观点出发的微裂纹强度。
2 断裂能包括哪些内容?3 举例说明裂纹的形成?4 位错运动对材料有哪两方面的作用?5 影响强度的因素有哪些?6 Griffith关于裂纹扩展的能量判据是什么?7 试比较应力与应力强度因子。
8 有一构件,实际使用应力为1.30GPa,有下列两种钢供选:甲钢:sf =1.95GPa, K1c =45Mpa·m 1\2乙钢:sf =1.56GPa, K1c =75Mpa·m 1\2试根据经典强度理论与断裂强度理论进行选择,并对结果进行说明。
9 结构不连续区域有哪些特点?10 什么是亚临界裂纹扩展?其机理有哪几种?11 介质的作用(应力腐蚀)引起裂纹的扩展、塑性效应引起裂纹的扩展、扩散过程、热激活键撕裂作用引起裂纹扩展。
12 什么是裂纹的快速扩展?13 影响断裂韧性的因素有哪些?14 材料的脆性有哪些特点?通过哪些数据可以判断材料的脆性?15 克服材料脆性和改善其强度的关键是什么?16 克服材料的脆性途径有哪些?17 影响氧化锆相变的因素有哪些?18 氧化锆颗粒粒度大小及分布对增韧材料有哪些影响?19. 比较测定静抗折强度的三点弯曲法和四点弯曲法,哪一种方法更可靠,为什么?20. 有下列一组抗折强度测定结果,计算它的weibull模数,并对该测定数据的精度做出评价。
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第2讲
![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第2讲](https://img.taocdn.com/s3/m/d6f0111852d380eb62946da1.png)
Ti4+-O2-间距大(2.005A), 故氧八面体间隙大,
因而
Ti4+离子能在氧八面体中振动。
T>120
℃, Ti4+处在各方几率相同(偏离中心的几率为
零),对称性高,顺电相。
T<120
℃ Ti4+由于热涨落,偏离一方,形成偶极矩,
按氧八面体三组方向相互传递、偶合,形成自发极化电 畴。
第六章 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
存在一个居里温度Tc(常称居里点),当T>Tc时,材料由铁电 相转变为顺电相,极化时电滞回线特性消失,P与E一般呈现 线性关系,并且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服从居里-外斯定律:
C /(T T0 ),T TC
式中C为居里-外斯常数,T0为居里-外斯温度。对连续 相变,T0=Tc;对一级相变,T0<Tc。
第六章 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
铁电存储器的应用领:
强耐辐射能力—— 空间和航天技术应用 优异的读写耐久性—— 电视频道存储器、游戏机数 字存储器、汽车里程表和复印机计数器等应用 低电压工作和低功耗——移动电话及射频识别系统中 的存储器 高速写入和编程能力、低功耗、长耐久性等——IC卡 最理想的存储器。
材料的介电性能教学课件
![材料的介电性能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74b006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d.png)
添加填料
通过向介电材料中添加填料 来提高其介电性能。
表面改性
通过改变介电材料表面的性 质来提高其介电性能。
掺杂改性
通过掺杂其他物质来改善介 电材料的性能。
现有问题及解决方案
1 介电强度降低的问
题
通过材料改良和设计优 化来提高介电强度。
2 介电损耗过高的问
题
3 改进介电性能的新
方向
通过优化材料结构和表 面处理来降低介电损耗。
材料的介电性能教学课件 PPT
本课件旨在介绍材料的介电性能,涵盖介电性能的概述、介电材料的分类、 介电应用领域、介电测试技术、性能改善以及现有问题及解决方案等主题。
介电性能概述
1 介电常数的定义
2 介电损耗的定义
介电常数是材料对电场强度的响应程度的 量度。
介电损耗是材料中电能转化为热能的程度。
3 介电强度的定义
4 介电中的极化现象
介电强度是材料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场强度。
极化是材料中正、负电荷偏离平衡位置的 过程。
介电材料分类
常用的介电材料
常见的介电材料包括陶瓷、塑料、橡胶等。
介电材料的特性比较
不同介电材料具有不同的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和介电强度。
介电应用领域
介电材料在电容器中的 应用
介电材料用于制造电容器以 存储电荷。
介电材料在电子器件中 的应用
介电材料用于制造电子器件 以实现绝缘和隔离于高压设备中的 绝缘和耐压功能。
介电测试技术
1 介电常数测试
通过实验测量材料的介电常数。
3 介电强度测试
通过实验测量材料的介电强度。
2 介电损耗测试
通过实验测量材料的介电损耗。
介电材料的性能改善
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及其机制研究
![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及其机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44a1f52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2.png)
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及其机制研究介电性能是无机材料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它涉及到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的响应和性能表现。
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不仅对于电子学器件的设计和制备具有重要意义,还在能量存储、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及其机制研究的相关内容。
一、介电性能的基本概念介电性能是指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的响应特性,主要包括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和介电强度等指标。
介电常数是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的极化程度的度量,它反映了材料对电场的响应能力。
介电损耗是指材料在电场作用下发生的能量损耗,它与材料的电导率和介电常数有关。
介电强度是指材料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场强度,它是材料的耐电击能力的指标。
二、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与其结构和组成密切相关。
常见的无机材料如氧化物、氮化物和硅酸盐等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
其中,氧化物材料如氧化铝、氧化锌等具有高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的特点,适用于电子元件中的绝缘层和电容器等部件。
氮化物材料如氮化硼、氮化铝等具有高介电强度和低介电常数的特点,适用于高压和高频电子器件。
硅酸盐材料如钛酸锶、钛酸钡等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和良好的介电强度,适用于微波器件和声表面波器件等。
三、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机制研究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机制研究是为了揭示材料的电子结构和极化行为,为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目前,研究者们通过实验和理论模拟等手段,对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实验方法方面,研究者们通过电容法、阻抗谱法和介电松弛法等手段,对材料的介电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
这些实验方法可以测量材料的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和介电强度等参数,从而揭示材料的介电特性和性能。
其次,理论模拟方面,研究者们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分子动力学模拟和量子力学计算等方法,对材料的电子结构和极化行为进行模拟和计算。
这些理论模拟方法可以揭示材料的电子能带结构、电荷分布和极化机制,为解释实验结果和指导材料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第6章 材料的介电性能
![第6章 材料的介电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0cd0d1412e3f5727a5e962f1.png)
+ +
P
rsin
rd
r
+
+
+ +
+
dq=-dS=-Pcos2r2sind
=-2r2Pcossind
dq电荷在空腔球心O点产生的电场dE—即在P方向的投影:
1 dq dE cos 40 r 2
1 P cos 2 sin d 2 0
极化机制种类
电子的极化 离子的极化 偶极子取向极化 空间电荷极化
极化形式
位移极化 松弛极化 自发极化
1.电子,离子位移极化
电子位移极化
离子位移极化
(1)电子位移极化 电子位移极化率e 加电场后 电子轨道
在电场作用下, 电子位移形式偶极矩*
O -q
Eloc 加电场前 电子轨道 M +q -q
1 1 E0 Ed PE P 3 0 3 0
E1
1 P 3 0
?
P Pcos
E1的计算
相对于极化方向夹角为处空腔 表面上的面电荷密度 =-P=-Pcos 取d角对应的微小环球面,其 环球带面积为: dS=2rsinrd =2r2sind dS面上的总束缚电荷:
0 —真空介电常数(8.85410-12 F/m)
电位移 D 电位移是为了描述电解质的高斯定理所引入的物理量,其 定义:
D 0E P
E—电场强度 P—磁场强度
对各向同性电介质,由(6-6)和(6-7) 得
D 0 E P 0 E 0 E 0 r E E
偶极矩
《材料的介电性能》课件
![《材料的介电性能》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179e4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4.png)
电容和电感的应用
电容的应用
在电子设备中,电容被广泛应用于滤 波、去耦、旁路、调谐等场合,以实抑制电磁 干扰、阻尼振荡和磁性元件等,同时 也在无线通信、电力传输等领域有广 泛应用。
电容和电感的计算方法
电容的计算方法
根据电容的定义,可以通过测量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和电压来计算电容的大小。此外,还可以通过介质常数、 电极面积和间距等参数来计算电容。
生物医学应用
介电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制备生物传感器、药物载 体和组织工程支架等。
THANKS
感谢观看
《材料的介电性能》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介电性能概述 • 介电常数 • 介质损耗 • 电容和电感 • 介电性能的应用
01
介电性能概述
介电性能的定义
介电性能是指材料在电场作用下表现 出的性质,包括电导率、介电常数、 介质损耗等。
它反映了材料对电场的响应和作用, 是材料在电气工程领域应用的重要基 础参数之一。
集成电路封装
在集成电路的封装过程中,介电材料用于绝缘和 保护内部电路,同时提供导热性能。
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1 2
绝缘子
高压输电线路中的绝缘子要求材料具有高介电强 度和良好的耐老化性能,以确保电力传输的安全 。
高压设备绝缘
在电力变压器、开关设备等高压电气设备中,介 电材料用于绝缘和支撑,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常数越大。
温度
温度对介电常数有一定影响, 温度升高,介电常数可能减小
。
压力
压力对介电常数的影响较小, 但在高压下,介电常数可能会
有所变化。
频率
在高频电磁场下,介电常数与 电磁波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
材料的介电性能
![材料的介电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3b5fd15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4.png)
不可逆;反应时间为 10-5-10-2S;随温度变化有极大值。
02
Ta极化率 ;q为离子荷电量; δ为弱离子电场作用下的迁移;
03
离子驰豫极化:
存在固有偶极矩,无外电场时,混乱排列,使总极矩=0,有外电场作用时,偶极转向,成定向排列,从而产生介质极化。
介质吸潮后,介电常数会增加,但比电导的增加要慢,由于电导损耗增大以及松驰极化损耗增加,而使tgδ增大。
01
对于极性电介质或多孔材料来说,这种影响特别突出,如,纸内水分含量从4%增加到10%时,其tgδ可增加100倍。
02
(3)湿度的影响
电离损耗
结构损耗
6.1.5 材料的介质损耗
(1)无机材料的损耗形式主要有:
与温度的关系
能量消耗
电子位移极化
一切陶瓷
直流——光频
无关
无
离子位移极化
离子结构
直流——红外
温度升高极化增强
很弱
离子松弛极化
离子不紧密的材料
直流——超高频
随温度变化有极大值
有
电子位移松弛极化
高价金属氧化物
直流——超高频
随温度变化有极大值
有
转向极化
有机
直流——超高频
随温度变化有极大值
有
空间电荷极化
结构不均匀的材料
01
不可逆;反应时间为10-9-10-2S;产生于Nb、Bi、Ti为基的氧化物陶瓷中,随温度升高变化有极大值。
02
电子驰豫极化
弱联系离子:在玻璃状态的物质、结构松散的离子晶体、晶体中的杂质或缺陷区域,离子自身能量较高,易于活化迁移,这些离子称为弱联系离子。由弱联系离子在电场和热作用下建立的极化为离子弛豫极化。
第六章材料的结构与介电性能
![第六章材料的结构与介电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dac9588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68.png)
第6章 材料的结构与介电性能“电介质”一词,概括了范围很广的材料。
具有介电常数的任何物质,都可以看作是电介质,至少在高频下是这样。
电介质系指在电场作用下,能建立极化的一切物质。
当在一个真空平行电容器的电极板间嵌入一块电介质时,如果在电极之间施加外电场,则可发现在介质表面上感应出了电荷,即正极板附件的介质表面上感应出了负电荷,负极板附近的介质表面上感应出了正电荷,这种表面电荷称为感应电荷,也称束缚电荷。
束缚电荷不会形成漏导电流。
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感应电荷的现象,称之为电介质的极化。
电路中的电容器c 包含几何的和材料的两种因素。
对以上真空平行电容器C 0=dA ε0 式中A 为面积,d 为板极间距,ε0是真空介电常数,ε0=8.85×10-12F/m (法拉/米)。
如果在真空电容器中嵌入电介质,则 C= C 0×r C εεε00= 式中ε是电介质的介电常数,εr称相对介电常数。
由以上两式不难推出,ACdC C r ⨯==001εε εr 反映了电介质极化的能力。
本章讨论无机材料最一般的介电性能,包括介质的极化、介质的损耗、介电强度,着重讨论这些参数的物理概念及其与物质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
§6.1 介质的极化一、极化现象及其物理量介质最重要的性质是在外电场作用下能够极化。
所谓极化,就是介质内质点(原子、分子、离子)正负电荷重心的分离,从而转变成偶极子。
在电场作用下,构成质点的正负电荷沿电场方向在有限范围内短程移动,组成一个偶极子(图6.1)。
设正电荷与负电荷的位移矢量为l ,则定义此偶极子的电偶极矩ql =μ,规定其方向从负电荷指向正电荷,即电偶极矩的方向与外电场E 的方向一致。
如果介质中含有极性分子,则这些极性分子都可看作偶极子。
在外电场作用下,这些极性分子发生转向,转向的结果是每一个极性轴趋于电场方向,所以每一个偶极子的电偶极矩μ应看作原极性分子偶极矩在电场方向的投影。
第六章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PPT-精品)
![第六章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PPT-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6a271bcd5727a5e9846a6158.png)
极化的频 率范围
直流—— 光频
直流—— 红外
直流—— 超高频
直流—— 超高频
直流—— 超高频
直流—— 高频
与温度的关 能量消耗 系
无关
无
温度升高极 化增强
随温度变化 有极大值
随温度变化 有极大值
随温度变化 有极大值
随温度升高 而减小
很弱 有 有 有 有
极
电子极化
化
率
离子极化
或
松弛极化
M+a= -k(x+-x-)+qEoe it M-a=-k(x- - x+)+qEoe it 得: M*=M+M-/(M++M-) 弹性振子的固有频率 : o=(k/M*)1/2 离子位移极化率: e =[1/(o2- 2)]q2/M* 0 静态极化率: i =q2/M* o2= q2 k
3. 松弛极化
克劳修斯-莫索蒂方程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分子间作用很弱的气体、非极性液体、非极性 固体、具有适当对称性的固体。
从克劳修斯-莫索蒂方程:讨论高介电常数的质点: ( r -1 )/( r +2 )= n /(3 o ) ( r -1 )/( r +2 )----- r越大其值越大
介质中质点极化率大,极化介质中极化质点数多,则介质 具有高介电常数。
6.2.3 极化机制
极化的基本形式: 第一种: 位移式极化------弹性的、瞬间完成的、不消 耗能量的极化。 第二种:该极化与热运动有关,其完成需要一定的时 间,且是非弹性的,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
1. 电子位移极化
电子位移极化和电子松弛极化 电子位移极化
无外电场作用
材料物理性能——介电性能
![材料物理性能——介电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d5bf7cceb9f3f90f76c61bdf.png)
的极化强度
P= V
(6.2)
单位为[库仑/米2](即C/m2) 。 极化强度表示了电介质极化而引起的电容器表面电荷密 度的增加。
Sunny smile 6
材料的介电性能
5.标量形式的极化强度P:
如果每一偶极子的电偶极矩具有同一方向,则 P=μn=nαEloc (6.3)
式中, n为介质单位体积中的极化质点数,μ为各质点的平均 偶极矩。
C 1 Cd r C0 0 A
εr反映了电介质极化的能力。
4 Sunny smile
材料的介电性能
第一节 介质的极化
一、极化及极化参数
介质最重要的性质是在外电场作用下能够极化。 1.极化:介质内质点(原子、分子、离子)正负电荷重心的 分离,从而转变成偶极子的过程。 2.电偶极距(偶极距):设正电荷与负 电荷的位移矢量为l,则定义偶极子的 电偶极距为 μ =ql 规定其方向从负电荷指向正电荷,即电 偶极矩的方向与外电场E的方向一致。 如果介质中含有极性分子,则这些 极性分子都可看作偶极子。
材料的介电性能
Sunny smile
材料的介电性能
材料的介电性能
几个基本概念
1.电介质:指在电场作用下, 能建立极化的一切物质。 2.感应电荷:当在一个真空平 行板电容器的电极板间嵌入 一块电介质时,如果在电极 之间施加外电场,则可发现 在介质表面上感应出了电荷, 即正极板附近的介质表面上 感应出了负电荷,负极板附 近的介质表面上感应出正电 荷,这种表面电荷称为感应 电荷,也称束缚电荷。
e 4 0 R 3
(6.17)
可见电子极化率的大小与原子(离子)半径有关。
平均感生偶极矩<μ>
若考虑同类原子的一个集合,它们所有轨道是随机取 向,如电场较低,则在电场方向上平均感生偶极矩为 <μ>=μ<cos2θ>= 1/3 所以
第六章 无机材料介电性能2
![第六章 无机材料介电性能2](https://img.taocdn.com/s3/m/a45c501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a.png)
TEM observation of domains
in BaTiO3 ceramics
铌酸钾晶体中的电畴
➢在外电场作用下,铁电畴总是要趋于与外电场方向一致,这称为电 畴的“转向”。实际上电畴运动是通过在外电场作用下新畴的出现、 发展以及畴壁的移动来实现的,而且由于转向时引起较大内应力, 这种转向不稳定。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十六分。
铁
热
压
电
电
电
电
介
体
体
体
体
电介质、压电体、热电体和铁电体的关系
热释电体主要应用于红外探测技术领域,还可用于非接触测温、
火车热轴探测、森林防火和无损探伤等方面。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十六分。
四、压电陶瓷的预极化及其性能稳定性
1. 压电陶瓷的预极化 ❖ 虽然具有压电效应的压电晶体很多,但是成为陶瓷材料以后,
一、压电效应
1、基本概念 ❖ 正压电效应:一些电介质,在受到一定方向的外力作用而变
形时,内部产生极化现象,与外力方向垂直的两端面出现等 量反号的束缚电荷,当去掉外力后,又重新回到不带电状态。 这种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 ❖ 逆压电效应:在压电体的适当方向上施加外电场会导致压电 体发生应变,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称为逆压电效应,也叫 电致伸缩效应。
❖ 铁电体的位移性理论: 自发极化主要是由晶体中某些 离子偏离平衡位置,使单位晶 胞中出现偶极矩,偶极矩之间 的相互作用使偏离平衡位置的 离子在新的位置上稳定下来, 同时晶体结构发生了畸变。
钛酸钡自发极化的机制与其晶体结构密切相关!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八点 十六分。
BaTiO3晶体在温度 变化过程中由于晶 体结构的变化,介 电系数也随着变化, 在相变温度点出现 介电系数的跃迁。 这是由于在这些温度 上产生了结构的变 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影响极化的因素:极化电场、极化温度、极化时间 ❖ 极化电场:是极化诸条件中的主要因素。极化电场越高,促
使电畴取向排列的作用越大,极化就越充分。
❖ 极化温度:在极化电场和时间一定的条件下,极化温度高, 电畴取向排列较易,极化效果好。
❖ 极化时间:极化时间长,电畴取向排列的程度高,极化效果 较好。极化初期主要是180电畴的反转,以后的变化是90电 畴的转向。90°电畴转向由于内应力的阻碍而较难进行,因 而适当延长极化时间,可提高极化程度。
C /( T T 0 ) , T T C
式中C为居里-外斯常数,T0为居里-外斯温度。对连续相 变,T0=Tc;对一级相变,T0<Tc。
知识回顾:钙钛矿结构
钙钛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构 perovskite structure
具有钙钛矿结构的铁电、压电陶瓷属 于ABO3型, 其中A为一价或二价金属离子, 而B为四价或五价金属。半径较小的B正离 子位于氧八面体中心,半径较大的A正离 子和氧离子分别位于顶角、面心。
❖ 铁电性:材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自发极化,且其自发极 化可以因外电场作用而转向,材料的这种特性称为铁电性。
❖ 铁电体一定是极性晶体,但并非所有极性晶体都具有铁电性!
铁电材料的电滞回线 因铁电体介电常数值特别的高,也称为“强介材料”或“强介体” 铁电体的标识性特征是其电极化与外电场的关系表现为电滞回线!
1、基本概念 ❖ 线性(非线性)介质:有外加电场时,介质的极化强度与宏
观电场的关系是线性(非线性)的,称为线性(非线性)介 质。 ❖ 自发极化:在无外电场作用的时候,晶体的正负电荷中心不 重合而呈现电偶极矩的现象称为自发极化。 ❖ 通常将晶胞里存在固有电偶极矩的晶体称为极性晶体。
❖ 铁电体: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自发极化,且自发极化方向 能随外场作可逆转动的晶体称为铁电体。
“压峰效应”:为了降低居里点处的介电常数的峰值, 即降低非线性。
2、铁电体的应用
6.5 压电性
❖ 压电性:某些介质在机械力作用下发生电极化或电极化的变 化,这样的性质称为压电性。具有压电性的介质称为压电体。
❖ 目前,已知压电体超过千种,可以是晶体、多晶体、聚合物、 生物体。
一、压电效应
1、基本概念 ❖ 正压电效应:一些电介质,在受到一定方向的外力作用而变
3. 压电陶瓷的稳定性 ❖ 压电陶瓷性能的时间稳定性,称为材料的老化或经时老化。
极化后,在内应力作用下,已转向的90o畴有部分复原而 释放应力。但尚有一定数量的剩余应力,电畴在剩余应 力作用下,随时间的延长复原部分逐渐增多,因此剩余 极化强度不断下降,压电性减弱。
❖ 压电陶瓷的温度稳定性:主要与晶体结构特性有关。
例如,BaTiO3在居里温度附近,电滞回线逐渐闭合为一 直线(铁电性消失)。
❖ 极化时间:电畴转向需要一定的时间,时间适当长一点,极 化就可以充分些,即电畴定向排列更完全。
实验表明,在相同的电场强度E作用下,极化时间长的, 具有较高的极化强度,也具有较高的剩余极化强度。
❖ 极化电压:极化电压加大,电畴转向程度高,剩余极化强度 变大。
导致介质两端表面内出现符号相反的束缚电荷。
压电效应机理示意图
二、压电振子及其重要参数
1、压电振子 压电振子是最基本的压电元件,是被覆激励电极的压电体。
薄片型
沿轴向振动
极 化
薄长片
轮廓振动或 径向振动
厚度振动
方 向
厚度 切变
振动
长度振动 横向效应
极化方向
❖ 伸缩振动:极化方向与电场方向平行时产生的振动,包括长 度伸缩振动、厚度伸缩振动。
改善温度稳定性主要通过改变配方成分和添加物,使材 料结构随温度变化减小到最低限度。例如,一般不取在 相界附近的组成,对于PZT瓷,其Zr与Ti的比值取在偏离 相界的四方相侧,使结构稳定。
五、压电陶瓷及其应用
❖ 压电陶瓷的压电系数比石英晶体的大得多,所以采用压电陶 瓷制作的压电式传感器的灵敏度较高。
压电效应。 ❖ 并不是没有对称中心的晶体一定具有压电性,因为压电体首
先必须是电介质(或至少具有半导体性质)。 ❖ 同时其结构必须有带正、负电荷的质点—离子或离子团存在。
具有对称中心的晶体结构
具有对称中心的晶体都不具有压电效应。因其内部均匀变形, 正、负电荷重心重合,不产生电极化,不具备压电效应。
无对称中心的晶体结构
❖ 晶体结构:同一种材料,单 晶体和多晶体的电滞回线是
不同的。右图反映BaTiO3单 晶和陶瓷电滞回线的差异。 单晶体的电滞回线很接近于
矩形,Ps和Pr很接近,而且Pr 较高;陶瓷的电滞回线中Ps与 Pr相差较多,表明陶瓷多晶体 不易成为单畴,即不易定向 排列。
五、铁电体的性能及其应用
1、介电特性 ❖ BaTiO3一类的钙铁矿型铁电
谐振时振子储存的机械能量
Q =2π m
———————————————————————
谐振每周振子损耗的机械能量
Qm的值越大,说明机械损耗越小,材料的品质越好。
3、机电耦合系数K ❖ 表征压电材料的机械能与电能之间的耦合关系,定义为:
通过逆压电效应转换的机械能 K2= ———————————————
❖ 谐振产生过程:当对一个按一定取向和形状制成的有电极的 压电体输入电讯号时,如果讯号频率与压电体的机械谐振频 率fr一致,就会使压电体由于逆压电效应而产生机械谐振, 而压电体的机械谐振又可以由于正压电效应而输出电讯号。
2、机械品质因数Qm ❖ 用来描述压电振子在谐振时的能量损耗。
❖ 压电振子谐振时,要克服内摩擦而消耗能量,造成机械损耗, Qm就是用来描述这种损耗的,它的定义是
❖ 由自发极化方向相同的晶胞所组成的小区域便称为电畴,分 隔相邻电畴的界面称为畴壁。
A-A:180°畴壁 B-B:90 °畴壁
铁电体中电畴是不能在空间任意取向的,只能沿着晶体的 某几个特定晶向取向,取决于该种铁电体原型结构的对称性。
TEM observation of domains in BaTiO3 ceramics
这种结构也可看成是一组BO6八面体按 简立方图样排列而成,各氧八面体由公有 的氧离子联结,A正离子占据氧八面体之 间的空隙。钙钛矿原胞是立方的,也可畸 变成具有三角和四方对称性。
钛酸钡、钛酸铅、锆钛酸铅和KxNa1xNbO3等铁电压电陶瓷具有钙钛矿结构。
二、钛酸钡自发极化的微观机理
❖ 铁电体的位移性理论: 自发极化主要是由晶体中某些 离子偏离平衡位置,使单位晶 胞中出现偶极矩,偶极矩之间 的相互作用使偏离平衡位置的 离子在新的位置上稳定下来, 同时晶体结构发生了畸变。
6.4 铁电性
❖ 1920年 法国人瓦拉赛克(Valasek) 发现即酒石酸钾钠 (NaKC4H4O6·4H2O)的铁电现象;
❖ 20世纪50年代以来 铁电体种类急剧增加,早年是科学家实 验室中的珍品,被当作研究结构相变的典型材料;
❖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铁电体作为一类新型功能材料而崭露头 角。
一、铁电体
储入的电能总量
通过压电效应转换的电能 K2= ———————————————
储入的机械能总量
由于压电振子的机械能与振子的形状和振动模式有关, 因此对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耦合系数。
机电偶合系数越大越好。
三、压电性与晶体结构
1、晶体的对称性和压电效应 ❖ 从晶体结构上分析,只要结构没有对称中心,就有可能产生
2、铁电体的基本特征 ❖ (1)铁电体的基本特征:
铁电材料在电极化中存在电滞回线; 晶体中存在电畴形式的微结构 ; 在外加电场下,晶体中的电偶极矩可转变方向; 存在居里温度Tc(常称居里点)。
❖ (2)居里温度Tc
当T>Tc时,材料由铁电相转变为顺电相,极化时电滞回 线特性消失。此时,P与E一般呈现线性关系,介电常数 随温度的变化服从居里-外斯定律:
❖ 同压电晶体一样,产生热释电效应的前提是自发式极化,但 压电晶体不一定具有热释电效应,而热释电晶体则一定存在 压电效应。
铁
热
压
电
电
电
电
介
体
体
体
体
电介质、压电体、热电体和铁电体的关系
热释电体主要应用于红外探测技术领域,还可用于非接触测温、 火车热轴探测、森林防火和无损探伤等方面。
四、压电陶瓷的预极化及其性能稳定性
化强度)
剩余极化强度 Pr
矫顽电 场强度
Ec
2、电滞回线的影响因素: ❖ 极化温度:极化温度的高低影响到电畴运动和转向的难易。
矫顽场强和饱和场强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极化温度较高,可以在较低的极化电压下达到同样的效
果,其电滞回线形状比较瘦长。
❖ 环境温度:环境温度的变化对材料的晶体结构有影响,从而 使内部自发极化发生改变,尤其是在相变处(晶型转变温度 点)更为显著。
铌酸钾晶体中的电畴
➢在外电场作用下,铁电畴总是要趋于与外电场方向一致,这称 为电畴的“转向”。实际上电畴运动是通过在外电场作用下新畴 的出现、发展以及畴壁的移动来实现的,而且由于转向时引起较 大内应力,这种转向不稳定。
四、电滞回线的形成
1、电滞回线是铁电畴在外电场作用下运动的宏观描述。
饱和极化强 度Ps(自发极
❖ 切变振动:极化方向与电场方向垂直时产生的振动,包括平 面切变振动、厚度切变振动。
❖ 纵向效应:弹性波传播方向与极化轴平行。 ❖ 横向效应:弹性波传播方向与极化轴垂直。 ❖ 弯曲振动:具有两种以上激励电极的振子,在极化方向与电
场方向平行而施加的方式不同时,产生的振动,包括厚度弯 曲和横向弯曲。
❖ 用压电材料制作滤器、谐振换能器和标准频率振子等器件, 主要是利用振子的谐振效应。
1. 压电陶瓷的预极化 ❖ 虽然具有压电效应的压电晶体很多,但是成为陶瓷材料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