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储罐区系统管线连接方案优化

合集下载

输油管道改线工程油品回收系统方案优化关键分析

输油管道改线工程油品回收系统方案优化关键分析

输油管道改线工程油品回收系统方案优化关键分析摘要:根据石油管线改线工程油品回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了解油品回收系统方案的步骤,并以实际情况为基础提出油品回收系统优化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回收油品的质量,防止油品泄漏对周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在本次设计过程中的优化方案操作比较简单,安全水平相对较高,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都比较突出,适合在长线输油管道改线工程油品回收系统改进中进行应用。

关键词:输油管道改线工程;油品回收系统;优化方案前言油品回收主要指的是对所有管线工程中的液态石油产品进行收集的过程。

有效的油品回收系统可以防止油品对装置产生污染和破坏,能够减轻油品泄漏形成的事故隐患,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在回收系统优化过程中,需要明确原有回收系统存在的不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优化设计,保证油品有效回收。

1输油管道改线工程油品回收系统存在的问题在输油管道改线工程运行过程中,可以保证石油储运的安全水平,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石油本身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如果出现安全隐患会产生极大危害,特别是在石油管线运输过程中,如果出现泄漏问题,可能会与火源接触出现爆炸危害,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输油管道改线工程包含新建改线管道和新旧管道替换、退役旧管道内部油品回收等各项内容。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与管道局部换管维修作业相比,改线工程的新建管道相对较长,如果利用不停输技术完成新旧管道替换,会导致带压开孔封堵工作量上升[1]。

在输油管道改线工程油品回收过程中,主要是在管道停输泄压、上下游的连接头部位完成原管道封堵工作并断开旧管道。

借此将新建管道与原管道进行连接,并投入使用。

之后对退役旧管道内的油品进行回收。

在实际回收操作中,旧管道内的油品需要利用临时泵进行抽吸,借助油槽车将油品运输到附近油库完成处理工作。

油品回收操作对一些较长的旧管道进行操作时可能会存在问题,主要是因为旧管道的线路高程变化比较大,可能会出现油品无法有效抽出、运输量比较大等问题,并且旧管道的后续清理难度也比较高等,存在较大安全风险以及环境污染风险。

石油化工罐区自动控制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

石油化工罐区自动控制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

石油化工罐区自动控制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张华莎【摘要】介绍了石油化工储运罐区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从工程设计角度讨论了罐区特有的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库存量统计和信息管理是罐区特有的内容,从工程设计上考虑,罐区应配备相应的自动化仪表和储罐数据管理设备以实现罐容计算,提高罐区的控制和管理水平.特别介绍了储罐液位仪表和电动控制阀的通信连接方案及通信设备配置的注意事项,并给出了仪表接线的示例.阐述了罐区生产管理系统的结构、功能、各组成部分间的信号关系,列举了该系统应配备的基本硬件、软件,结合实际的罐区生产作业介绍了各软件的功能,提出了罐区自动控制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应遵循配置合理、功能齐全、层次清晰、管控兼顾的设计概念.【期刊名称】《石油化工自动化》【年(卷),期】2016(052)001【总页数】8页(P7-14)【关键词】石油化工罐区;罐区自动控制系统;储罐信号通信单元;电动阀通信单元;储罐数据管理单元;罐区生产管理系统【作者】张华莎【作者单位】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北京10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3近年来国内新建的石油化工厂储运罐区的自动化水平已经不仅局限于采用仪表测量加分散型控制系统(DCS),有些厂家还配有罐区生产管理系统。

将罐区的自动控制系统、生产管理系统与工厂信息管理系统结合起来,卓有成效地提高了储运系统的整体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实现了控制和管理的系统集成、数据共享、功能集成。

这是新建工厂储运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模式,也是老厂改造的方向。

储运罐区在自控工程设计之初就应对将来的自动控制水平、设备和技术的先进程度、生产运行的管理层次和模式等多方面充分考虑,明确定位。

本文针对工程设计的范畴,重点讨论在设计目标明确定位的基础上,如何合理配置自动化测量仪表,建立适用的测量基础,配备以DCS为核心的过程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实施罐区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和设计方法。

十几年前,国内炼油工业储运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较低,自动测量仪表较少,配备的仪表精度不高,罐区过程控制和生产操作多采用小型控制仪或工业控制机。

油品长输管道路由的选择

油品长输管道路由的选择

浅谈油品长输管道路由的选择【摘要】油品长输管道建设项目成败的关键是管道路由选择是否达到最优。

最优的长输管道路由的选择应在遵循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工程建设目的和市场需求,结合沿线城市、工矿企业、交通、电力、水利等建设的现状与远期规划,以及沿途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并充分考虑将来施工时是否顺利、建成后的巡检、使用和维护是否方便等诸多方面,综合分析后确定。

上述种种制约因素,迫使长输管道的路由必须要做出合理的避让,因此通过进行对管道路由的合理优化,进而做出可行方案的经济分析比较,确定最优路由,最终达到管道建设成本及运营成本最低的目的。

【关键词】长输管道路由选择技术现状关键要素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管道运输已经逐渐成为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运输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我国主要的五大运输方式中,管道运输与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相比,管道运输有着投资低、能耗小、建设周期短、不受气候影响等优点。

在油品运输方面,管道运输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它能够平稳且不间断输送,不受恶劣气候影响,能够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其次是管道运输相对安全,对油品而言,公路、铁路运输均存在危险性,国外称之为“移动炸弹”,管道则在地下密闭输送,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兼之管道运输过程中无“三废”排放,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三是能够保证油品的质量,管道运输在密闭状态下进行,无油品挥发,油品质量不会降低;四是管道运输相对经济,管道运输自动化程度高,人工、能耗等运营成本显著降低。

目前,我国油品长输管道建设如火如荼,并且呈现向大口径、高压力、长距离、多品种的大型管道发展的趋势。

1 路由选择的在油品管道建设项目中的地位路由选择是管道建设项目的首道程序,路由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管道本身的设计和建设难度,并会对管道沿线的城市发展及远景规划、生态环境、安全卫生防护等问题造成一定影响。

从数学角度来看,“两点间直线最短”,因此,管道的理想路由即为从首站到末站的一条直线。

油库罐区防渗漏工程方案

油库罐区防渗漏工程方案

油库罐区防渗漏工程方案油库罐区防渗漏工程是指针对油库罐区的油品储存设施进行防渗漏改造和加固的工程。

通过加强地下储罐和管道的密封性,以及优化油库罐区的排水系统,有效避免油品泄漏,保障环境安全和人员健康。

二、工程内容1. 地下储罐防渗漏改造:对地下储罐进行检修和加固,确保储罐本身的密封性能,更换老化的防渗涂层和密封材料,采取防渗漏技术措施,提高地下储罐的防渗漏能力。

2. 管道防渗漏改造:对油库罐区的输油管道进行排查和漏点修补工作,加强管道连接处的密封,提高管道的防渗漏能力,减少油品泄露的风险。

3. 排水系统优化:对油库罐区的排水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增加排水沟和渗井,提高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避免因排水不畅引发的渗漏问题。

三、工程方案1. 地下储罐防渗漏改造方案:(1)检测储罐:通过超声波检测和探伤检测技术,检测地下储罐的腐蚀状况和厚度,确定储罐的安全性能。

(2)防渗涂层更换:对老化和破损的防渗涂层进行更换,选用具有较高耐腐蚀性能的防渗涂层材料,确保地下储罐的密封性。

(3)密封材料更换:更换地下储罐的密封胶条和密封垫,增加密封材料的使用寿命,提高地下储罐的密封性能。

2. 管道防渗漏改造方案:(1)漏点排查:通过液体探伤和管道检测技术,发现并修补输油管道上的漏点,根治漏点问题。

(2)管道密封升级:对输油管道的连接处进行加固,更换老化的密封橡胶环和密封垫,提高管道连接处的密封性能。

3. 排水系统优化方案:(1)新增排水设施:增加油库罐区的排水沟和渗井,增加排水设施的数量和排水面积,提高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

(2)排水管道清理:对排水管道进行清理和疏通,确保排水管道畅通,防止因管道堵塞导致的渗漏问题。

四、施工方案1. 施工前期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查和测量,确定施工范围和施工方案,制定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

2. 施工工艺:采用防渗漏材料专业施工工艺,按照先清洁表面再粘接材料的顺序进行作业,确保密封材料的粘接牢固。

3. 施工设备:选用合适的施工设备和工具,如超声波探伤仪、液体探伤仪等,保证施工质量。

油库运营策划方案

油库运营策划方案

油库运营策划方案一、背景概述1.1油库的作用:油库作为石油产品的储存和分发中心,起到了平衡供需、保障市场供应、维护能源安全等重要作用。

1.2目标定位:通过优化运营流程和提高服务质量,实现油库运营效率的提升和客户满意度的提高。

二、运营策略2.1流程优化:通过对油库运营流程的评估和改进,优化物流分发、储存管理、质量控制等环节,提高运营效率。

2.2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地配置人力、设备和技术资源,提高运营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

2.3安全管理:加强油库安全管理,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员工和设备的安全并防范安全风险。

2.4质量管理: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原油和石油产品的质量把控,确保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

2.5环保管理:积极开展环保工作,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推动绿色发展。

三、具体措施3.1流程优化3.1.1物流分发:建立完善的物流管理系统,优化物流分配和调度,提高物流效率。

3.1.2储存管理:制定合理的储存方案和储罐容量规划,通过优化储存布局和储罐使用效率,提高存储能力。

3.1.3质量控制:加强质量把控,建立油品质量检验制度,定期对储存的油品进行抽检,确保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2资源配置3.2.1人力资源:根据业务需要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合理安排人员配备,确保足够的人手和专业能力。

3.2.2设备和技术资源: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升油库的运营自动化水平,降低操作风险。

3.3安全管理3.3.1制定安全规程:建立油库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安全职责和操作要求,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培训。

3.3.2安全设备和设施:配备完善的安全设备和设施,如消防设备、报警器材等,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风险。

3.4质量管理3.4.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4.2加强检验监测:完善产品质量检验和监测机制,对进出油库的产品进行抽检,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油气集输系统流程设计及优化

油气集输系统流程设计及优化

油气集输系统流程设计及优化发布时间:2023-06-05T02:31:02.765Z 来源:《科技潮》2023年8期作者:徐涛杨龙刘君[导读] 在油田实际生产过程中,油气集输系统节点多、线路长,涉及范围非常广泛。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输油处油房庄作业区靖安首站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750001摘要: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油田发展逐渐步入一种较为尴尬的境地,因为油气存储量相对来说是固定的,我国在油田行业发展的初期又存在对油气的大肆开采现象,因此我国国内当下的油气储存量已经出现严重短缺的情况。

针对这一现状,想要实现油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油气集输系统进行科学化的设计,同时还需要通过一系列有效的优化手段对其进行优化改进,进而可以实现我国油气开采行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关键词:油气集输系统;流程设计;优化应用探究一、油气集输系统优化的必要性在油田实际生产过程中,油气集输系统节点多、线路长,涉及范围非常广泛。

由于生产过程中所涉及信息数量非常多,且种类丰富,对这些相关数据进行科学处理,也是油田生产以及设备维护的基础内容。

以往油田生产过程中,大多利用报表的形式来查阅和记录各种数据,不仅很难直观体现数据信息,还会加大工作量,若有人为因素影响,会导致整个油气集输系统运行效率降低。

通常集输管理难度较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集输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于开发时间较长的油田来说,工作难度会随着时间不断延长而逐渐增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会加大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消耗,甚至有时开采收益要远低于生产投入。

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必须使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节约能源开采的消耗量,进一步提高油气集输系统运行效率,这些是目前油田行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因此,对油气集输系统进行科学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油气集输系统设计流程2.1设计开采方案在整个油田生产流程中,油气集输系统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集输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主要是在已经确定油气总体储备量的基础上,在正式开始进行集输系统设计之前,就需要制订完善的采油方案以及具体的施工措施。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方案优化研究_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方案优化研究_

高效节能技术应用
高效节能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成品油管 道顺序输送,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成品油管 道顺序输送将更加注重环保,减少对 环境的污染和影响。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方案优化的未来研究方向
复杂工况下的顺序输送控制策略研究
01
针对不同工况下的顺序输送过程,研究更加精准的控制策略,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方案优 化研究_
汇报人: 2024-01-09
目录
• 引言 •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基本原理 •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方案优化
方法 •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方案优化
实例分析
目录
•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方案优化 的前景与展望
• 结论
01
引言
研究背景
•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成品油的需求量 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成品油管道运输成为主要的运 输方式。然而,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 输送顺序不合理、输送效率低下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企业 的经济效益,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对成品油 管道顺序输送方案进行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油品切换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如何实现快速、准确地完成油品切换,并保证输送的稳定性和安全 性。
管道维护和清洗
由于不同油品之间可能存在残留,需要定期对管道进行清洗和维护 ,以确保管道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的关键技术问题
油品切换技术
如何快速、准确地完成油品的切换,并保证输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 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
管道内压力和流量控制
在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过程中,需要对管道内的压力和流量进行精确的控制,以确保油品 的稳定输送和安全运输。

地下储罐池沉降与内外管道连接范本

地下储罐池沉降与内外管道连接范本

地下储罐池沉降与内外管道连接范本地下储罐池沉降与内外管道连接是一个重要的工程问题,合理的连接设计能够有效预防沉降对管道的影响,保证其正常运行。

下面将以具体案例为例,探讨地下储罐池沉降与内外管道连接的范本。

案例描述:某市规划建设了一个地下储罐池,用于存储化工原料。

该储罐池位于市中心地区,周围布满了各类管道,包括给排水管道、燃气管道等。

由于地质条件不稳定,存在沉降风险,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连接设计。

一、连接设计原则1. 汇集排放:内外管道应进行合理的布置和连接,保证汇集和排放的顺畅。

在设计时要考虑各类管道的布置和连接方式,避免管道交叉,保证各个管道之间的流通畅通。

2. 弹性连接:由于地下储罐池可能会发生沉降,内外管道连接的设计应考虑到沉降的影响。

采用弹性连接件,如伸缩节、补偿器等,能够吸收沉降引起的变形,减少对管道的影响。

3. 安全稳固:连接设计应保证管道牢固连接,能够承受各类荷载和外力的作用。

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和材料,如螺栓连接和焊接,以确保连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连接设计实施1. 内外管道布置:根据储罐池和周围管道的位置,进行合理布置。

将内外管道尽量保持在同一平面上,避免交叉和纠缠,保证流通畅通。

2. 埋设深度:根据地下储罐池和管道的要求,确定嵌设深度。

在确定深度时,需要考虑地下储罐池的沉降和管道的稳定性,以确保连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弹性连接件:根据储罐池沉降的预测值,选择合适的弹性连接件。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伸缩节、补偿器等弹性连接件,将其安装在连接点上,以吸收沉降引起的变形。

4. 连接方式:内外管道连接可以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连接。

当沉降较大时,建议采用焊接连接,以确保连接的稳定性。

5. 材料选型:连接件的材料选用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对于螺栓连接,可以采用高强度钢材料,如Q235,保证连接的强度和稳定性。

对于焊接连接,可以选择进口高强度焊材。

总结:地下储罐池沉降与内外管道连接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

石油化工企业供应链优化解决方案-石化盈科

石油化工企业供应链优化解决方案-石化盈科

石油化工企业供应链优化解决方案
方案综述
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让炼化行业面临的压力持续发酵,需求增长下滑和生产成本上涨已经引发行业的急剧震荡,发展红利已经不在于规模的扩张,只有加强供应链优化,降低生产成本,才能增强炼化企业综合性竞争优势。

石化盈科依托石油化工企业领域内多年的企业实施经验,已形成多种石油化工生产企业供应链优化解决方案,其内容涵盖:炼油企业供应链优化解决方案、化工企业供应链优化解决方案和炼化一体化企业供应链优化解决方案。

方案价值
石油化工生产链条长、业务广、产品多样,原油种类多、加工路线复杂,上下游关系密切,面临着市场千变万化,只有加强创新和结构升级,做好供应链优化,才能追求更有质量的发展,提高综合性竞争优势,才有助于企业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有助于企业保持平稳生产,减少排放,利于环境保护;有助于加快企业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图1石油化工供应链示意图
燕山鲁宁,仪长镇海
中科福联
上海上海茂名齐鲁金陵
(2)化工企业供应链优化
中国石化化工生产计划优化多厂模型,建立了乙烯链、芳烃链、整体优化3个整体优化模型,按业务需要进行“事业部—区域—企业”三个层级上的“乙烯原料结构、资源配置、生产方案、产品结构”等优化测算。

浅析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特性及优化运行方案

浅析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特性及优化运行方案

浅析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特性及优化运行方案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应在保障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的基础上,尽量节约管道输送运行费用和投资费用,最大程度地减少混油的经济损失。

根据成品油管道输送特性,结合最优化理论,全面分析多种影响因素,构建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优化模型,提高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的经济效益和安全稳定性。

本文简要介绍了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的水力特征,分析了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中产生混油的原因,阐述了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优化方案,以供参考。

标签: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优化近年来,我国成品油管道输送快速发展,其顺序输送主要是按照合理顺序,在一条管道中输送不同油品,在整个成品油管道输送过程中会产生人工费用、管道维护费用、混油贬值损失、电费等,因此应加强顺序输送优化分析研究,减少成品油管道输送的经济损失。

1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的水力特征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优化应考虑到输送单一油品和不同种类油品管道顺序输送的水力特性。

在实际的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中往往需要经常更换不同种类的成品油,使得成品油管道中流体的密度和粘度发生较大变化,导致成品油管道系统形成不同的工作点,因此成品油管道设计时,应考虑到高温季节输送低粘度成品油和低温季节输送高粘度成品油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按照全年最低月平均地温度,合理设计高粘度油品管道输送,按照全年最高月平均地温度,仔细校核低粘度油品管道输送[1]。

另外,在油品交替时输送管道系统的管道特性和泵站特性会发生一些变化,管道特性随着输送油品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其需要经历很长时间,泵站特性变化主要受到泵站混油段长度和泵站位置的影响。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过程中,若管道口径较大并且输送距离很长,就需要管道必须具有非常的溶剂,并且整个管道输送线上经常有几种油品,而由于各个泵油站的成品油管道输送能力存在一定差异,输送管道最大流量受到管道输送高粘度油品能力的影响,而不同泵站之间输送低粘度油品的能力相对较强,但是会加大下一站的进站压力,若中间泵站之间的管道输送不同粘度的油品,需要及时调整泵站运行状况,将出站压力控制在输送管道强度和承载力允许范围内,进站压力控制在最低进站压力允许范围内。

油品储罐区系统管线连接方案优化

油品储罐区系统管线连接方案优化

油品储罐区系统管线连接方案优化项目背景在油品储罐区系统中,管线连接方案的设计和优化对于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和设备的性能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化管线连接方案不仅能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的维护和更换成本,还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

因此,对于油品储罐区系统管线连接方案的优化需求越来越迫切。

问题分析在当前的系统中,存在一些管线连接方案的问题,如管道长度过长、合理布局不当、连接方式不合理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系统能耗的增加、设备性能的下降以及维护成本的增加。

因此,有必要对油品储罐区系统管线连接方案进行优化。

优化目标本次优化的目标是降低系统的能耗、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减少维护成本,并设计一个更加合理的管线连接方案,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优化方案为了实现上述优化目标,我们提出以下优化方案:1. 管道长度优化通过合理规划管道的布局,减少管道的长度,从而降低管道的阻力和能耗。

具体方法包括: - 优化管道的路径选择,减少路径的弯曲和回转,降低管道的长度;- 合理设计管道的分布,在距离较远的设备之间设置更短的管道连接,减少管道的长度和压力损失。

2. 连接方式优化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可以提高管线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具体方法包括:- 使用高质量的连接件,确保连接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 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如螺纹连接、焊接连接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连接方式; - 对连接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3. 设备位置优化通过合理规划设备的位置,可以减少管道长度和压力损失,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具体方法包括: - 将设备尽可能集中放置,减少管道的长度和连接点的数量;- 将设备与储罐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缩短,减少管道长度和压力损失; - 根据设备的特点和工作要求,合理设计设备的布局,减少管道连接的数量和长度。

4. 系统监控和维护优化建立完善的系统监控和维护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问题,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石油储运系统优化问题及处理

石油储运系统优化问题及处理

石油储运系统优化问题及处理【摘要】石油储运系统在石油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其运行效率与安全性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首先概述了石油储运系统的优化需求,并对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随后,提出了四种优化处理方案,包括提升储油设施运行效率、改善输油管道设计与布局、优化运输工艺与技术以及加强储运系统安全管理。

这些处理方案旨在提高系统的效率与安全性。

总结了石油储运系统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展望了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石油储运系统的优化处理,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与安全性,促进整个石油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石油储运系统、优化、问题、解决方案、运输安全、运行效率、管道设计、安全管理、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石油储运系统优化问题及处理概述石油储运系统作为石油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石油行业的稳定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安全。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石油储运系统仍然存在着一些优化问题需要解决。

石油储运系统的优化需求主要体现在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安全性等方面。

随着石油需求的增长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石油储运系统优化已成为当前石油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石油储运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主要包括设备老化、运行效率低下、输油管道泄漏风险大、运输工艺不够先进等方面。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石油储运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需要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处理。

石油储运系统的优化问题及处理既是当前石油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石油企业持续改进和提升的重要举措。

通过对石油储运系统的优化处理,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的保护和石油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石油储运系统的优化需求1. 提高运输效率:随着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长,石油储运系统的运输效率成为关键问题。

优化系统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输成本,并提高储油设施的利用率。

2. 提升安全保障:石油储运系统的安全性关乎国家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全,因此需要优化系统来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成品油的储存和管道输送设施建设方案(二)

成品油的储存和管道输送设施建设方案(二)

成品油的储存和管道输送设施建设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全球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成品油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为了提高成品油的供应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并提高安全性,有必要进行产业结构改革,建设一套完善的成品油储存和管道输送设施。

二、工作原理本方案包括成品油储存系统和管道输送系统两大部分。

1. 成品油储存系统:采用大型油罐储存成品油,油罐配备有自动计量、温度、液位等监控设备。

油罐群通过泵组和管道连接,实现油品的输入和输出。

2. 管道输送系统:采用压力输油主管道,通过泵站加压将成品油从油罐群输送到目的地。

管道配备有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

三、实施计划步骤1. 需求分析:对当地及周边地区的成品油需求进行深入调研,确定设施的建设规模和位置。

2. 初步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设施的初步设计,包括油罐类型、数量、管道布局等。

3. 工程设计:对初步设计进行详细工程设计,明确各项技术参数,制定施工图纸。

4. 施工建设:按照施工图纸进行设施建设,包括油罐安装、管道铺设、泵站建设等。

5. 系统调试:设施建设完成后进行系统调试,确保各设备运行正常。

6. 投产运营:调试完成后,正式投入运营,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设施进行优化和调整。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各类需要大量成品油供应的场所,如大型炼油厂、石油化工企业、机场、港口等。

五、创新要点1. 智能化监控: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控系统,对油罐和管道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

2. 自动化调度:通过建立智能化调度中心,实现成品油的自动调度和优化配置,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3. 集成化管理:采用ERP(企业资源规划)管理系统,实现财务管理、采购销售、生产运行等各环节的集成化管理,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

4. 节能环保:在设备选型和系统设计时注重节能环保,降低设施运行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

5. 拓展性设计:考虑到未来市场需求的变化,设施在设计和建设时具有一定的拓展性,能够根据需求进行快速扩建和改造。

大型油品储罐进出口管线柔性设计

大型油品储罐进出口管线柔性设计

中 图 分 类 号 :TQ 0 0 3 5 . ;TE 9 2 1 7 .
文 献i h n e n u l t Pi e i e o e i l s g n t e I l t a d O te p ln f La g t r g nk r e S o a e Ta
Re qu 0 2 5 n i 6 5 2,Ch n ;2 io g Oi il o a y o ia .Jd n l ed C mp n fCNP f C,Ta g h n 0 3 0 n s a 6 2 0,Chn ) i a
Ab t a t Th e e st f f x b e d sg n t e i l t a d o te i e i e o a g t r g a k sr c : e n c s iy o l i l e i n i h n e n u l t p p l f l r e s o a e t n e n
储罐作 为储 备 库最 重 要 设 备 , 年来 随着 国 内 近
原油 、 品油储备 库 建 设 规模 的不 断 加 大 , 设计 、 成 其
式 圆 筒形钢 制储 罐主 要进 出 口管线应 安装金 属软 管
或 波 纹 补 偿 器 。此 条 款 在 G 0 4 - 2 0  ̄ 式 圆 B 53 1 0 3立
的 问题 。
对 于 大 型储 罐 , 了 防止 储罐 的沉 降 引起 的危 为
险 , 其 进 出 口一 般 均 应 当 设 置 柔 性 连 接 。根 据 在
GB 5 0 4 2 0  ̄ 油库设 计规 范 》 . . 6条规 定 , 0 7 - 0 2 石 60 1
油 品储罐 的主 要进 出 口管 道宜 采用 挠性 或柔性 连接

输油管道的优化设计

输油管道的优化设计
艺 流程和 运行两个 方面进 行优化 。
管 道 直径 、管 道及 站 间长 度 ,管线 输 送 油 品物 性及 输 油任 务 量 , 泵组 、炉子 的效 率 ,管道 及设 备的 内摩 阻 ,燃 料 油价格 等作 为 已知参 数 ;管道 沿线 沿线地温 变化 等地 理 因素也作 为已知参数 输入模 型 。 各泵 站的开 泵方 案 ,各加 热炉 、热 站 的启停 及其 匹配 方式 ,油 品进 出 站 的温 度等作 为未知 参数输入 。 2 约 束 条件的选 择 将 输送 工艺 、允 许 的出站 最高 油温 和 出站压 力 、进站 最低 压 力和 进 站油温 、管道 最 大承压 力 、泵 的最 大量程 、加 热 炉的最 大负 荷 等因 素作 为约束条 件 。
消 费和输 送 ,而油 罐 区的建 设和 经营 也会 造成 费用 的增 加 。因此 ,要 综 合考 虑油罐 区 的成本 和混 油 的损失 这两 个 因素才 能实现 输 送顺 序 的
优化。 以庆铁输 油管道 泵站 的工艺流程 改造为 例 ,改 造之 后 ,每 年节 电 ,
二、我 国和发达 国家 的差 距分析
管道 运输 作为 五大 运输 方式 之一 ,在 世界 上 已经 有 1 0 0多年 的发 展 历 史 。 目前 ,就 发 达 国 家 来 说 ,其 原 油 的 管 输 量 占 其 总 输 量 的
8 0 %,而 成品 油 的长 距离 运 输也基 本 实现 了管道 化 。 由此 可见 ,管 道 在 输 油中 的起 到 不可 代替 的作 用 。管道输 油 是原 油或 成品 油运输 的主 要 方式 ,管道在 输油 中的作 用 目 艺 ,也 出现 了按 冷热 原油顺 序或 按原 油或 成 品油顺 序输 送 的工艺 ;对 高黏性 、高 凝点 的原 油 采用 热处 理 、加 剂处 理 工艺 。多 采 用节 能高 效 的型 管道 设 备 、

油品储罐区系统管线连接方案优化

油品储罐区系统管线连接方案优化
为空地 ,不 能有 效利 用 。
物 料绝 大多数 是常 温输送 , 比工 艺装 置 内的热 油 输 送更 为安 全 ,若 能将 储罐 区 的泵也 布置 在 系统
管廊下方 ,对减少 占地、节省投资、降低能耗将
是非 常有利
法 ( 方案 一 ) 和 将 泵 布 置 在 管 廊 下 ( 案 二 ) 方 的两种 布置方 式进行 综合分 析 比较 。
1 3 投 资 .
沿 泵房 东西 向带状 地 面积 为 :
7 0 ×1 5 2=9 O OO m
根 据 以上分 析 ,对整 个罐 区两 种方 案 的投 资
统计 ,得出各罐组泵出 口至管廊二层 中部安装管
线的管 径 、根数 、长 度 、钢材 、投 资等统 计 分 析 比较见 表 I 。
3 0×1 2×9=3 4 2 0 m
沿 泵房东 西 向带状 地 面积 为 :
l 00 × 1 2 2= 1 4 4 00 m
两 者之差 为 I 10 I6 m 。
罐区 南部管腩 倾 带,泵房占地面积 总 和为:
3 ×1 0 2×6=2 6 l0 m
图 3 方 案 二 管 线 安 装 图
维普资讯
安定 字 油品储罐 区 系统管线连接方案优化
油 品储 罐 区系统 管 线 连 接 方 案优 化
安 定宇 中国石 油天然 气集 团公 司华 东勘察 设计 研究 院 青 岛 2 67 60 1
摘要 介绍油品储罐区系统管线连接方式对投资和能耗的影响,通过分析对 比,分别提出优化的管
12 管线 长度 .
拟定条件 : ①泵的进出管线为侧进上 出;② 仅计算 由泵出 口至管架二层 中部 的管线长度 ;③ 接 人 管架 高度 为 7 m。

大型油品储罐进出口管线柔性设计

大型油品储罐进出口管线柔性设计

大型油品储罐进出口管线柔性设计摘要:分析了大型储罐进出口管线柔性设计的必要性,介绍了金属软管和波纹补偿器的结构形式和功能,以及在设备选型时应考虑的因素,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储罐前的柔性安装应注意这一点。

作为近年来最重要的储罐设备,随着国内石油和成品油储罐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加,其设计和施工技术也在迅速提高。

石油装置储罐的钢材消耗量和大型储罐的占地面积均低于小容量储罐,可有效节约投资和建设用地。

因此,储罐建设的总趋势是大规模的。

关键词:油品储罐;进出口;管线;柔性设计1 储罐进出口设置柔性连接必要性储罐安装和施工后,应进行充水沉降研究,以确定基础沉降是否在设计的可接受范围内。

基础埋设稳固后,即可安装工艺管线。

然而,当使用储罐时,基础将继续下沉,尤其是大型储罐的基础。

不均匀沉积现象更严重,更难控制。

当储罐基础的不均匀放置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在罐体与进出口管道之间产生二次应力,导致管道弯曲变形。

此外,根据相关数据,当地震烈度大于或等于7度时,地质较软,储罐会相应翘曲这种动态翘曲运动将增加储罐地震的破坏程度,并在储罐底部造成过度应力。

在进出口管线的限制下,会对罐底和罐壁造成额外的损坏。

因此,在工程设计中,应尽可能采取措施,确保管道与罐壁之间的柔性连接,避免刚性连接。

2 金属软管与波纹补偿器结构及特点1.金属软管主要由波纹管、网套和接头组成,具有抗冲击、弯曲和应力吸收功能。

2.波纹管波纹管是金属软管的主体,起着柔性作用。

它是一种带有横向波纹的圆柱形薄壁涂层,它可以在轴向应力或压力下延长或缩短。

如果对其施加产生弯矩的横向力,可以沿轴向平面获得适当的位移,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和良好的温度稳定性。

1.网套网套起到加固和屏蔽的作用。

由不锈钢丝或轧制钢带按规定参数编织而成。

它是安装在压力管道中的承压轴承的主要部件。

因此,金属软管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

根据管道中的压力和编织的应用位置,可以选择一层或多层不锈钢丝或钢带[1]。

1.波纹金属软管两端的接头接头的功能是将网套和气囊作为一个整体连接起来。

润滑油站改造的施工方案

润滑油站改造的施工方案

润滑油站改造的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本次润滑油站改造工程旨在提升站内设施的安全性、效率及环保性能,优化油品调配系统,改善贮存区域环境,设计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外部环境,设计员工休息区域,并安装安全防护设备。

改造工程将全方位提升润滑油站的整体运营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和环保达标。

二、施工方案(一)设施安全性提升对现有设施进行安全检查,评估其安全性能,列出安全隐患清单。

根据隐患清单,制定设施维修加固计划,包括设备更换、管线加固、电器设备升级等。

增设监控摄像头,实现站内全覆盖,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二)设施效率提升对站内泵组、输送管道进行改造升级,提高油品输送效率。

优化油品储存系统,根据油品特性调整储罐布局,减少油品损耗。

引入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油品储存、调配、销售全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三)环保性改善更新环保设备,确保废水、废气处理达标排放。

增设油品泄漏报警装置,及时发现并处理油品泄漏事故。

建立严格的环保管理制度,规范站内环保行为。

(四)油品调配系统优化分析现有油品调配流程,找出瓶颈环节。

改进油品调配设备,提高调配精度和效率。

引入智能化调配系统,实现油品调配过程的自动化和精准化。

(五)贮存区域环境评估对贮存区域进行环境评估,识别潜在的环境风险。

制定贮存区域环境改善计划,包括地面硬化、排水系统优化等。

定期对贮存区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环境状况良好。

(六)污水处理设施设计根据站内污水产生量和处理要求,设计合理的污水处理设施。

引入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确保污水处理效果达标。

建立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制度,确保设施稳定运行。

(七)外部环境改造对站外环境进行整治,提升站点整体形象。

增设绿化带,改善站点周边环境。

优化站点照明系统,提高夜间照明效果。

(八)员工休息区域设计根据员工数量和休息需求,设计合适的员工休息区。

配置必要的休息设施,如床铺、桌椅、空调等。

设置娱乐设施,如电视、书籍等,丰富员工业余生活。

(九)安全防护设备安装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配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

智能化罐区自动化(i-TAS)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化罐区自动化(i-TAS)系统解决方案
4
库区安全(ESD & F&G):
定量装车系统(TL):
库区安全涉及设备安全、人员安全、环境安全, 是 库 区 正 常 生 产 中 的 重 中 之 重 。 i -TA S 提 供 了 满 足 SIL2(Controllogix)或SIL3(ICS AADvance & Trusted)标准 的解决方案,可以实现罐区、泵区、装卸区等全库区 的安全控制。
• 可制造执行系统 • 和商业系统连接,如ERP等 • 过程自动化、电气自动化和信息自动化的紧密结合 • 完全的端对端罐区终端自动化系统 • 专业经验和服务
7

/industries/oilgas

5
智能MCC系统:
通讯:
罗克韦尔自动化提供成套的智能MCC(2500),为罐区 电气控制提供的先进、可靠的电气控制机构。
智能变频驱动系统:
i-TAS采用完全开放的设计架构,支持标准通讯接口和 协议,非常方便企业的数据共享,你可以选择诸如串 口通讯、DeviceNet, ControlNet, EtherNet或Opc等方式 与第三方设备和ERP系统连接。
• 区域控制理念在系统应用中的体现 • 消防泵、电动阀门及消防工艺的自动控制、联锁控
制及监视 • 消防水罐的自动补水 • 稳高压系统自动控制 • 感温、感烟、火焰探测器,现场手动报警按钮,可
燃气体检测信号采集监测和报警 • 给工业电视系统输出事故报警信号 • 给紧急撤离系统发送信号
• 操作员授权管理 • 司机及车辆授权管理 • 物料清单填写、提交和处理 • 鹤位分配及状态监测 • 装车准备、执行和结束整个过程的管理 • 流量和重量信号的采集和利用 • 装车水击控制和保护 • 阀门的分段控制 • 泵、阀门的智能控制和联锁保护 • 装车过程动态画面显示 • 静电、溢流、接地、油气回收等安全保护 • 报告、账单管理和发票打印 • 数据存档及数据库管理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方案优化研究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方案优化研究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方案优化研究随着我国不断提高的经济水平和不断扩大的市场规模,成品油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成品油需求,成品油管道输送方案优化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成品油管道输送现状我国成品油主要由炼油厂经由管道输送至动力和工业企业,也包括商业性质的加油站。

由于成品油加工需要大量的原油,所以我国大部分炼油厂都是在石油生产基地,采油区附近。

这意味着成品油管道输送的跨越区域广泛,管道输送时间长,供需调控也比较复杂。

成品油供应链由炼油厂、内河水路、管道运输、铁路和公路运输组成,其中,管道运输具有优势,其安全性高,易于管理,对环境污染小等。

目前,成品油管道输送覆盖范围遍及全国各地,输油管道的总长度已达到2万公里以上。

二、成品油管道输送的优化方案1.成品油输送的优化措施(1)拓宽成品油管道,提升输送能力:建设新的成品油管道,对已有的管道进行加固升级,提高输送效率和输送能力。

(2)管道运输供需调控:成品油供需关系的变化,往往导致管道输送的供应过剩和需求不足。

因此,需要建立高效的调度系统,对供需进行监测、预测和调控,优化输送方案。

(3)革新管理模式,提高管道运输的安全性:加强对成品油管道的管轮、阀门、监测系统、隧道等设施的安全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完善管道预警系统,实现远程监测。

建立应急预案,减小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

2.成品油管道运输的优化方案(1)提高装卸效率,缩短驳船靠岸时间。

通过技术改进,装卸时间可以从原来的7小时缩短到2小时内。

(2)改进轮船航线,缩短运输时间。

调整航行路线,缩短运输时间,保证油品安全、价格合理、质量可靠。

(3)推广空间无线电通信技术,提高协同作战能力。

通过无线电通信技术,建立起沿岸和母船间的通讯路线,实现信息共享和联动作战。

三、成品油管道输送的发展前景中国是石油资源的消费大国,成品油需求量持续增长,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成品油市场将继续扩大。

由此可见,成品油管道输送将在未来保持快速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17(6)安定宇 油品储罐区系统管线连接方案优化 油品储罐区系统管线连接方案优化安定宇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 青岛 266071摘要 介绍油品储罐区系统管线连接方式对投资和能耗的影响,通过分析对比,分别提出优化的管线布置方案。

关键词 油品储罐区 系统管线 投资 能耗 在炼油厂总平面布置中,油品储罐区的泵房通常布置在储罐组防火堤与系统管廊之间。

这种布置方式对节约用地十分不利,除几座占地较少的泵房以外,泵房所处的系统管廊一侧的用地均为空地,不能有效利用。

这种布置方式不仅对节约用地不利,而且由于进出油品储罐组的管线较长,致使工程投资增加,油品输送的能耗也相应有所提高。

在工艺装置内,通常将泵布置在主管廊的下方,这种布置方式对操作、安装、检修及安全等方面均未发现任何问题,而且进出油品储罐区的物料绝大多数是常温输送,比工艺装置内的热油输送更为安全,若能将储罐区的泵也布置在系统管廊下方,对减少占地、节省投资、降低能耗将是非常有利的。

为此,以某新厂总平面布置为例,对传统做法(方案一)和将泵布置在管廊下(方案二)的两种布置方式进行综合分析比较。

1 出油管线 油品罐区平面布置见图1,并以此为方案比较基础。

图1 油品罐区平面布置图523安定宇: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

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

长期从事总图设计工作。

联系电话:(0532)83861275。

CHE M I CAL ENG I NEER I NG D ES I GN 化工设计2007,17(6)111 土地利用11111 方案一 拟定每座泵房占地长度为30m ,宽度12m;泵房至管架柱3m ,泵房至防火堤9m 。

罐区管廊南侧地带,泵房占地面积总和为: 30×12×9=3240m 2 沿泵房东西向带状地面积为: 1200×12=14400m 2 两者之差为11160m 2。

罐区南部管廊南侧地带,泵房占地面积总和为: 30×12×6=2160m 2 沿泵房东西向带状地面积为: 750×12=9000m 2 两者之差为6840m 2。

11112 方案二 若按方案二布置,则整个油罐区可节省用地: 11160+6840=18000m 2112 管线长度 拟定条件:①泵的进出管线为侧进上出;②仅计算由泵出口至管架二层中部的管线长度;③接入管架高度为7m 。

11211 方案一 方案一管线安装见图2。

图2 方案一管线安装图 由图2计算,方案一由泵出口至管架安装管线的总长度为62m 。

11212 方案二 方案二管线安装见图3。

由图3计算,方案二由泵出口至管架安装管线的总长度为2015m。

图3 方案二管线安装图113 投资 根据以上分析,对整个罐区两种方案的投资统计,得出各罐组泵出口至管廊二层中部安装管线的管径、根数、长度、钢材、投资等统计分析比较见表1。

114 能耗 油品输送能耗在此管段上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弯头之数量,方案一每根管线的弯头为8个,方案二每根管线的弯头为4个。

可见对此管段而言,方案一比方案二能耗较高。

115 比较 综合分析比较,可以得出方案二优于方案一的以下结论: (1)节约用地17376m 2。

(2)缩短管线178415m 。

(3)减少钢材7811t 。

(4)节省投资77万元。

(5)能够降低能耗。

另外,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第31514条“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的管道,不得穿越或跨越与其无关的炼油工艺装置、化工生产单元或设施;但可跨越罐区泵房(棚)。

在跨越泵房(棚)的管道上,不应设置阀门、法兰、螺纹接头和补偿器等。

”,罐区的泵可以布置在系统管廊下,故此建议推广方案二,即将罐区的泵布置在系统管廊下的平面布置和安装方式。

2 进油管线211 传统方案 由系统管廊进入油罐组的管线,传统做法是在油罐组防火堤外,由管架上下弯以管墩敷设方622007,17(6)安定宇 油品储罐区系统管线连接方案优化 表1 各罐组泵出口至管廊二层中部安装管线分析比较表(方案一/方案二)油罐组名称管径(mm)出油管线根数管线总长(m)钢材(t)投资(万元)原油罐组800162/20158163/2185816/219中间原料罐组(一)3005310/1021514158/4181415/418中间原料罐组(二)2503186/61157131/2142713/214中间原料罐组(三)2504248/829175/3122918/312中间原料罐组(四)2004248/827123/2139712/214汽油罐组3508496/16425166/81482517/815 250162/20152144/0181214/018航煤罐组350162/20153121/1106312/111 150162/20151102/0134110/013芳烃罐组150262/20151102/0134110/013 250162/20152144/0181214/018 3501124/416142/2112614/211柴油罐组4501124/419163/3119916/3123502124/416142/2112614/211 250262/20152144/0181214/018液化石油气罐组2003186/61155142/1179514/118 1503186/61153105/1101311/11合计2666/8811511617/3816116/39式(与油罐组出油管合并管墩敷设)穿过防火堤接至储罐,见图4。

图4 传统的进油罐组的管线布置方案 这种管线安装方式有如下缺点: (1)由于与出油管道同墩敷设,增加管道占地面积。

(2)由于穿防火堤的管线多,而增加了防火堤泄漏的几率。

(3)增加管线长度(与架空敷设比较)。

212 改进方案 可将管廊至油罐的进油管线采用4~5m高的管架敷设方式,到油罐处再下弯接至油罐,见图5,其优点是: (1)可减少管道占地面积,约为原同墩敷设占地面积的一半,即可减少两排油罐之间的距离,可减少油罐组占地面积。

(2)可降低管道穿防火堤造成的泄漏几率。

图5 改进的进油罐组的管线布置方案 (3)每根管道可减少约215m。

(4)有利于识别进出油管道,架空为进油,管墩为出油,避免误操作。

(5)由于低于防火堤的管线减少,可增加防火堤的有效容积。

(6)管墩与管架的投资比较相差不大。

综上分析,建议进油罐组的管线以架空敷设方式为宜。

3 结语 通过对比分析,油品储罐区系统管线连接优化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符合规范的要求。

(2)减少占地。

(3)节省投资。

(4)降低能耗。

(5)改进防火堤的安全性能。

(收稿日期2007-06-19)722007,17(6)CHE M I C AL E NGI N EER I N G DESI G NABSTRACTSEngi n eeri n g Co mpan i es Pl ay as Br i dges to Successfully Reali ze I ndustr i a li zati on of M odern Sc i ence and TechnologyYuan J ingy ong (East China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Shanghai Co m pany,Shanghai200233) I n p r ocess of p racticing industrializati 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and technol ogy transi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rganizati ons,engineering co mpanies p lay i m portant r ole as bridge,and their achieve ment should be recognized and highlighted by scientific and technol ogy lndustrializati on and technol ogy transit devel opment depart2 ments.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industrializati on technol ogy transit engineering co mpany p lay r ole as bridgeO pti m i za ti on Tacti cs Based on Effecti ve Energy L oadD istr i buti on M ethodGuo Zhibin,et al (Che m ical College,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12) Effective energy means useful porti on in the energy,and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 energy can reveal innate character of energy used in pr ocess.The effective l oad distributi on method is related t o overall effi2 ciency of effective energy of whole syste m and each subsidiary syste m s, but not related t o constructi on of the syste m.The effective energy effi2 ciency-l oading diagra m gives nor mal method f or treating any p r ocess. The said method is used t o carry out pr ocess co mprehensi on f or syste m of manufacturing ethylene fr o m ethanol,and it make the efficiency of the effective energy of the syste m had been raised by28.8%s o as t o reduce needed effective energy by21.6%. Key words effective energy l oad distributi on method efficiency of effective energy pr ocess co mp rehensi on ethyleneCr iti cal Process Technology Analysis for Syn theti c Aceti c Ac i d Based on Cel anese’sM ethanol L ow Pressure Carbonyl ProcessTang Xiaoliang,et al (J iangsu Sopo Corporation(Group)L td.,Zhenjiang212006) Su mmarize devel opment hist ory of synthetic acetic acid pr ocess tech2 nol ogy based on methanol l ow p ressure carbonyl p r ocess,analyze Celan2 ese’s relevant patents app licati on for synthetic acetic acid in recent20 years,intr oduce in detail pr ocess fl o w sheet and technol ogy features of AO Plus of Celanese,and pr opose do mestic acetic acid technol ogy de2 vel opment.Key words acetic acid carbonyl p r ocess p r ocess fl o w sheet tech2 nol ogy featuresProcess O pti m i za ti on of N-Butyl Isocyana teJ iang Yutian,et al (J iangsu Anpon Electroche m ical Co.,L td.,Huaian223002) Study i m pact fact ors of l o w and high te mperature phosgenati on reac2 ti on thr ough orthog onal test,decide best conditi ons thr ough stable test, opti m ize phosgenati on and distillati on p r ocesses s o as t o reach p r oduct purity of above99.9%. Key words is ocyanate phosgene phosgenati on op ti m izati onProbe on P i pi n g Ma ter i a l Selecti on of A t mospheri c and Vacuu mD istill ati on Un it Processi n g H i gh Ac i d i c Crude O ilL iu Hongling (S I NO PEC Luoyang Petroche m ical Engineering Corporation,Luoy2 ang471003) Analyze features of corr osi on of pi peline for high acidic crude oil of at m os pheric and vacuum distillati on unit,pr obe maj or princi p le for se2 lecti on of p i p ing material. Key words at m os pheric and vacuu m distillati on unit high acidic crude oil selecti on of pi ping materialMa lfuncti on Analysis and Trea t men t forJacket Tubes of Benzo i c Anhydr i deCao Jun (Shandong Q ilu Plasticizers Co.,L td.,Z ibo255411) Jacket tubes are widely used in che m ical industries.Malfuncti on rati2 o is co mparatively high due t o transferring s pecial media.Analyze rea2 s ons of the malfuncti on and p r opose measures of p reventi on. Key words jacket tubes malfuncti on benzoic anhydride treat2 ment methodO pti m i za ti on of P i peli n e Connecti on of O il Product Tank YardAn D ingyu (CN PC EastChina Design Institute,Q ingdao266071) I ntr oduce i m pact on energy consu mp ti on and invest m ent for pi peline connecti on ways of the oil p r oduct tank yard.Pr opose op ti m ized p i pe2 line arrange ment separately after analysis and co mparis on. Key words oil p r oduct tank yard syste m pi peline invest m ent energy consu mp ti onD eter m i n a ti on of Fuzzy St a ti c Strength of the Fl a tR i bbon-wound Pressure VesselsL iu Xiaoning (W uhan Polytechnic College of Soft w are and Engineering,W uhan 430205) Analyze fuzzy static strength of the flat ribbon-wound pressure ves2 sels thr ough mathe matic statistics.It is verified thr ough calculati on of actual case.The accuracy of f or mula given in this article is quite high, and it can be referenced in the engineering design by relevant engi2 neers. Key words flat ribbon-wound p ressure vessel fuzzy static strength calculati on for mulaEng i n eer i n g D esi gn for O xygen-f illi n g Syste mW ang Hanyi (Zhejiang Tianzheng Design&Engineering Co.,L td.,Hangzhou 310012) I ntr oduce p r ocess design,pl ot plan and equi pment arrange ment,p i p2 ing design,installati on and accep tance,as well as electrical and aut o2 matic contr ol etc.for oxygen-filling syste m. Key words oxygen filling designCo mpar ison and Selecti on of D esi gn Sche mes for N itrogen Supply Syste m of L NG Rece i v i n g Ter m i n a lLv Zhir ong,et al (A ir Che m ical Product(Fujian)Co.,L td.,COONC,Putian 351100) I ntr oduce t w o kinds of existing design sche mes for nitr ogen supp ly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