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沈英森积聚
中医内科学沈英森痹病
推拿按摩手法介绍
推拿按摩原理
推拿按摩通过手法作用于患者体 表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 病理状况,达到治疗痹病的目的 。
常用手法
推拿按摩常用手法包括按、摩、 推、拿、揉、捏、颤、打等,需 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 手法组合。
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
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利用罐内负压,吸附于 患者体表特定部位,以达到通经 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
阴冷的环境中。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痹病的概念、分类及发病原因
痹病的辨证施治
详细阐述了痹病的定义、分类,以及风、 寒、湿等外邪和正气不足在痹病发病中的 作用。
重点讲解了痹病的辨证方法,包括辨病位 、辨病性、辨虚实等,以及相应的施治原 则和方法。
经典方剂的学习与应用
强调医患沟通,关注患者的心 理需求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
的治疗信心和满意度。
03 痹病辨证施治原则及方法
辨证施治原则
辨病位
根据痹病所在部位,如 五体痹、五脏痹等进行
辨证施治。
辨病性
分清风寒湿痹与热痹的 不同,针对病因进行治
疗。
辨虚实
辨气血
辨别痹病的虚实属性, 实者宜祛邪,虚者宜扶
正。
根据气血运行状况,调 整气血平衡,以通为治。
加强体育锻炼
适当进行运动,如太极拳、 八段锦等,以增强体质, 提高抗病能力。
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气 血畅通,预防痹病。
康复锻炼建议
关节功能锻炼
按摩与针灸
针对痹病所在的关节,进行适当的功 能锻炼,如屈伸、旋转等,以增强关 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关节的灵活性。
中医内科学沈英森痹病汇编PPT课件
可编辑
26
风、寒、湿、热之邪得以内侵于 肌肉、筋骨、关节之间,致使邪 气留恋,或壅滞于经,或郁塞于 络,气血凝滞,脉络痹阻而成。
可编辑
27
2.病机:
正气不足和风寒湿邪乘虚伤人是 致病的内外因素。
经络闭塞,气血不通,脉络绌急 是肢节痹病的病机所在。
可编辑
23
2.药物所伤
治疗不当,或久服祛风燥湿、散 寒清热之剂,既伤于中,又伤津 耗血,在病理上便形成痰瘀相结 不散,经络痹阻,疼痛不已而成 病疾。
可编辑
24
更有误治或久治不愈,致使血虚 津亏,内风遂起,或久病入络, 瘀血痰浊,阻痹经络,亦成痛痹、 虚痹顽疾。
可编辑
25
二、病机
1.发病: 本病的发生,系由机体正气不足,
可编辑
7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历节” 即本病,并创桂枝芍 药知母汤和乌头汤治之。
可编辑
8
后世言痹,或从白虎历节,如《金 匮要略》、《济生方》或痹证,如 《儒门事亲》、《景岳全书》、 《金匮翼》、《时方妙用》等;
或痹病如《证治百门》、《医宗金 鉴》、《诸病源候论》、《杂病广 要》等。
可编辑
9
《干金要方》、《外台秘要》
收载了较多治痹方剂,至今仍常 用的独活寄生汤即首载于《干金 要方·诸风》。
可编辑
10
《症因脉治·痹症论》不仅对风、 寒、湿痹,而且对热痹之病因、 症状、治疗均予以论述,完善了 痹病的诊治内容。
可编辑
11
《医宗必读》
主张分清主次,采用祛风、除湿、 散寒治疗。
实验室和X线等检查常有助于痹 病诊断。
沈英森教授治疗肾病水肿的经验
沈英森教授治疗肾病水肿的经验沈英森教授为广东省名中医及全国第三、四批师带徒老中医药专家之一,他出生于中医世家,幼秉家学,及长就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从医50载,精研医理、德高学深,擅治中医内科疑难杂病。
笔者有幸跟沈老师学习数载,受益良多,现将其治疗肾病水肿的经验总结如下。
1 宣降肺气以散水梁某,男,24岁,农工。
患者因浮肿尿少一年多,伴腰痛,于1986年8月16日住本院中医科。
患者自诉于1995年7月在湖南做工时,反复“感冒”,继则头面及双下肢浮肿、尿少、头晕、纳呆等,在当地就医时查尿规:蛋白++++,服西药(不详)效果不显,中医辨证:水肿(上实下虚型),治法以上宣肺热,下温脾肾,兼以利水、上宣肺热用银翘解毒丸,按常规,即早、晚各服一丸;中药用自拟“肾炎一方”加减,药物有:牛膝10g,车前子30g,茯苓12g,淮山15g,泽泻10g,熟附片10g,白术10g,杜仲15g,寄生15g,生地30g,茅根30g,益母草30g,山萸肉10g。
用药过程曾根据症状变化,或加入苍术10g,黄柏10g,蝉衣6g,知母10g,黄芩10g中之一、二味,根据病人的不同表现,亦可酌加桑叶、麻黄之类,取轻而散之之意,而减去原方的泽泻、寄生、杜仲,每日1剂,复渣再煎分2次,早晚服用。
此后患者定期前来复查并坚持门诊半年,均按上述中药治疗,至今未出现反复。
按:水肿多由肺脾肾三脏所引起,肺为水之上源,肺气不宣,则水道不利,初起时,多以肺失宣降为主,表现也多以颜面及表皮为主,此时宜以宣降肺气之法,因势利导,宣发肺气,促使卫气充肤温分肉以卫其外,熏肤泽毛以散其邪,如麻黄、荆芥、苏叶、蝉衣之类,以宣肺气,使其上通下调,水有出路,临证一定要详加辨证,随势应变,不可强攻硬夺,必致偾事。
有时对生症风水,重在调理肺脾,宣达三焦,扶正祛邪,促其气化,此法临证效验良多。
2 运脾化湿以制水张某,男,54岁,工人。
患者因患高血压病6年、伴双下肢浮肿10个多月,蛋白尿2个月,于1987年10月5日至1987年11月28日在本院内科住院,诊断为:慢性肾炎(高血压型);病情稳定出院,出院后病情反复发作,于1988年3月23日前来中医门诊,症见眼睑及双下肢轻度浮肿,头晕、纳呆、大便烂,偶有腰痛,夜间口干,血压158/104mmHg,尿规: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舌淡胖大边有齿印,苔白,脉弦,中医辨证:水肿(脾虚挟湿型),治以温阳健脾,化气利水。
中医内科学沈英森内伤发热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对于湿郁发热
历代医家多有论及,而以清代薛雪、吴鞠通贡 献最大。
薛雪 《湿热条辨》指出其病位在脾、胃、三焦 与肝,并从湿重于热,热重于湿,湿热并重诸 方面辨证用药,对后世治湿郁内伤发热颇有启 示。
吴鞠通之《温病条辨》虽以冶外感病为中心, 然其所创三仁汤等诸方及藿香正气散加减诸法, 对内伤湿郁发热作出重要贡献。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内伤发热病因病机示意图
忧思过度
劳倦过度一脾胃气虚
饮食不节
气脏
久病失血
血腑
脾虚化生乏源 -血虚失养 阴 功
热病、郁病伤阴一阴虚内热 阳 能
房劳过度一阴亏阳衰
亏失
情志不遂一肝失条达
虚调
跌仆损伤一瘀血内结
脾虚失运
饮食不节 - 痰湿内停
气虚发热— 中气下陷 虚火内生
血虚发热-阴血亏虚 无以敛阳
临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也可以是高热, 亦有少数患者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而体 温并不升高。
发热的同时,分别伴有气郁、血瘀、湿郁 或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症状。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肝经郁热 2.瘀血阻滞 3.内湿停聚 4.中气不足 5.血虚失养 6.阴精亏耗 7·阳气虚衰
性的治法。 属实者,宜以解郁、活血、除湿为主,适当配
伍清热。 属虚者,则应益气、养血、滋阴、温阳,除阴
虚发热可适当配伍清退虚热的药物外,其余均 应以补为主。 对虚实夹杂者,则宜兼顾之。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三、分证论治
1.气郁发热 症状:发热多为低热或潮热,热势常随情
沈英森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
关键 词 : 脾胃病; 名医经验; 沈英森
中图分类号:263 文献标识码: R54 1 0 0 1 0
沈英森为广东省 名中医。出身于 中医世 家, 幼秉家学 , 后出 宜清暑利湿 。在用药 方面 , 沈教授主张用药 勿杂 , 用量宜轻 , 温脾 科班 。至今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 三十余 年。具有 丰富 的临床经 阳防其 燥 , 补脾气 防其 壅滞 , 宜结合通 法并用 , 使补而不滞 , 中病 验 和很高的理论造诣 , 善治 中医 内科疑难 杂症。对肿瘤 、 消化系 即 止 。 统疾病 、 呼吸系统疾病 、 泌尿系统疾病 的治疗都有独到之处 。脾 12 治 胃宜 清热养 阴, . 消食 化浊 胃为 “ 谷之 海 ” 胃喜 润恶 水 , 胃病是 临床的多发病 , 包括发 生在食道 、 胃、 脾 肠道 的功能障碍。 燥 , 主受纳腐熟 , 胃气 降则 和” 其 腐熟 功能全 赖 胃阳之温 煦鼓 “ , 笔者有幸跟随沈多教授 门诊 , 现将其在脾 胃病临证 中的治疗经验 动 , 其通 降功能又赖胃阴之濡润 滋养 , 因此 胃中阴阳必须 协调平 衡 , 能维 持其 正 常的生 理功 能。沈教 授认 为 胃为多气 多血 之 才 作一介绍。
1 动 静 相 宜 。 降并 用 升 腑, 其病 多为实证 , 热证。临床上 胃病又表现 出胃阴不足 , 可见饥 脾胃共处 中焦 , 功能各异 。脾主运化水谷 , 胃主受 纳腐熟 , 脾 不欲食 , 口于唇燥 , 呕呃逆 , 于 大便 于燥 等症 。若食滞 胃肠 则可 见 嗳腐吞酸 , 恶心呕 吐 , 气味臭 秽 , 大便不爽 等症 。若 胃 主升清, 胃主降 浊, 一纳一化 , 一升一降 , 同完成饮食物 的消化 脘腹胀满 , 共 吸收 与分布 。而脾病多虚 , 有脾气虚 , 脾阳虚 , 脾易被湿困而失健 火炽盛 , 可有 口苦 , 口渴引饮 , 大便 秘结或恶 心 , 吐酸苦黄水等 呕 沈教 授认为治 胃宜清 胃不忘通腑 , 通 运; 胃病多实, 常为寒 热 , 饮食所 伤 , 易化燥伤 阴。沈教授 认为脾 症状 。结合 胃的生理特点 ,
中医内科学积聚
由柴胡、香附、陈皮、枳壳、芍药、 甘草等中药组成,具有疏肝解郁、 理气活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肝气 郁结所致的积聚。
注意事项
中药使用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辨 证施治,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中药和方剂使用过程中需注意观察病 情变化和药物反应,如有异常应及 减用药,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04
积聚预防与调护
预防措施
饮食调理
情志调护
饮食宜清淡,多食用具有软坚散结功效的 食物,如海带、紫菜、山楂等。同时,避 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避免过度 劳累。
运动锻炼
定期检查
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等 ,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 的疾病。
注意事项
遵医嘱治疗
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按时 服药和进行其他治疗。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 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
注意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如出现 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避免过度劳累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以 免加重病情。
05
积聚典型病例分析
病例一:气滞血瘀型积聚
症状
积聚形成较快,部位固定,质地较硬,刺痛或胀痛,痛有定处, 夜间加重,便干尿黄,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或涩。
整体观念
预防为主
对于积聚的预防,要注意饮食调理、 情志调节等,以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 展。
治疗积聚时,要注重整体调理,兼顾 其他脏腑的功能。
03
积聚常用中药与方剂
常用中药
柴胡
具有疏肝解郁、和解退 热、升举阳气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肝气郁结所
致的积聚。
中医内科学课件-积聚
4.他病转归
中医内科学
黄疸、胁痛病后,或黄疸经久不退,湿邪留恋,阻滞气血;或久疟 不愈,湿痰凝滞,脉络痹阻;或感染血吸虫,虫阻脉道,肝脾气血 不畅,脉络瘀阻;或久泻、久痢之后,脾气虚弱,营血运行涩滞, 均可转归演变为积聚。
中医内科学
积聚的病机主要是肝脾功能失调,气滞血瘀。病位主要在肝、脾两 脏。肝主疏泄,主藏血;脾主运化,主统血。肝失疏泄,脾失健运, 肝脾失调,气血涩滞,壅塞不通,则可在腹部形成结块,发生积聚。
中医内科学
1.临床特征腹内可扪及包块,或软或硬,常伴腹部胀闷或疼痛不适 等症状。
2.病史常有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感受寒湿或黄疸、虫毒、久疟等 病史。
3.相关检查腹部B超、CT、MRI、病理组织活检及肝功能、血常规 等检查有助于进一步诊断。
(二)病证鉴别
1.积聚与痞满
中医内科学
两者均可出现腹部胀满之症。痞满是自觉脘腹部痞塞胀满,外无形 证可见,亦无包块可及,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胃;积聚除胀满外,腹 内有包块可及,病位在肝、胆。
2.积聚与鼓胀
中医内科学
两者病变部位可同在肝脾,出现腹部胀满、疼痛,腹内有包块等临 床表现。鼓胀以腹部胀大如鼓,腹内有水液停聚为特征;积聚,腹 内无水液停聚,肚腹一般不胀大。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积聚聚证
中医内科学
病在气分,病程较短,病情较轻,腹内无明显积块,腹中胀气时聚 时散,发有休止,痛无定处,相对治疗较易;积证病在血分,病程 较长,病情较重,腹内有明显积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治疗较 难。
缓解期宜服逍遥丸,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以防聚证复发。
(2)食滞痰阻证
中医内科学
证候:腹胀或痛,便秘,纳呆,时有如条状物聚在腹部,重按则胀 痛更甚,舌苔腻,脉弦。
中医内科学——积聚
舌象:舌苔腻, 脉象:脉弦滑等。
治法:理气化痰,导滞散结。 代表方:六磨汤加减。 常用药:大黄、槟榔、枳实、沉香、木香、乌药。
积证
(1)气滞血阻证
主症:腹部积块质软不坚,固定不移,胀痛不适, 舌象:舌苔薄, 脉象:脉弦等。
治法:理气消积,活血散瘀。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青皮、川楝子、丹参、延胡索、蒲黄、五灵脂。
三棱、莪术、阿魏、瓦楞子、五灵脂、香附、槟榔。
05 临证加减
聚证之食滞痰阻证,若因蛔虫结聚,阻于肠道所致者,可加入鹤 虱、雷丸、使君子等驱蛔药物;
若痰湿较重,兼有食滞,腑气虽通,苔腻不化者,可用平胃散加 山楂、六曲。
06 转归预后
积证的转归 积疗以行气散结为主。
分证论治
聚证
积证
聚证
(1)肝气郁结证
主症:腹中结块柔软,时聚时散,攻窜胀痛,脘胁胀闷不适, 舌象:苔薄, 脉象: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代表方:逍遥散、木香顺气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当归、白芍、甘草、生姜、薄荷、香附、青皮、
枳壳、郁金、台乌药。
(2)食滞痰阻证
3.范围
凡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脾肿大、增生型肠结核、腹腔肿瘤等,多 属“积”之范畴; 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原因所致的包块,则与“聚” 关系密切。
02 病因病机
病因
内因:情志失调,饮食所伤,病后所致(黄疸、久疟、感染虫毒、 久泻、久痢)。
外因:感受寒邪。
病位病机病性
积聚的病位主要在于肝脾。 基本病机为气机阻滞,瘀血内结。聚证以气滞为主,积证以血瘀
(2)瘀血内结证
主症:腹部积块明显,质地较硬,固定不移,隐痛或刺痛, 兼症:形体消瘦,纳谷减少,面色晦暗黧黑,面颈胸臂或有血痣
中医内科学_沈英森_腰痛共70页文档
中医内科学_沈英森_腰痛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沈英森治疗眩晕的临床经验介绍
握患者的双足踝部 向上牵引 , 使腰部呈波浪式抖动
3— 5次 。
222 侧卧位 ( ) .. 1 腰部斜 扳法 : 患者侧卧位 , 右 侧躯体在下 , 左侧躯体在上 , 右下肢伸直 , 左下肢屈 曲, 术者 立 于 患 者 背 侧 , 手 掌 放 在 患 者 左 肩 的前 右 缘, 左手掌放在左髂骨的后外缘 , 双手作相反方 向的 斜 扳 , 时施 于 对 侧 , 右 各 1次 。 ( ) 腿 后 伸 同 左 2 单
有扩张血管, 减少血小板及红细胞凝集性 , 降低血液 粘稠度 , 善血管 通透性 及循 环 消除炎 症 , 善局 部 改 改 营养状况 , 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 有利于骨关节及周 围软组 织 、 神经 的恢 复 。
腰 椎 间 隙 的最 长牵 引距 离 平 均 可达 3— m。 5m 故腰部 牵抖 法可 解决 容 积 问 题 , 善椎 管 内和 椎 间 改
l 2 0— 0次 。
孔内的血液循环 , 使脊柱周 围组织和马尾神经的血 液循环得以恢复 , 有利于神经、 肉组织水肿和炎症 肌 的吸收。震颤按压 , 后伸摇腰, 可使椎间盘外压力增 加, 促使突出物还纳或改变其与神经根的位置 ; 屈腰 抬臀可使脊柱屈曲旋转位时 , 使处在曲线 凸面的椎 间盘在 纵 向压力 和旋 转 力 的 作 用下 变 位 ; 部 斜 扳 腰
沈英森治疗眩晕的临床经验介绍
★ 胡志成
徐 云生 ( 暨南 大学 医学 院 中医系 广州 50 3 ) 162
摘要 : 沈英森教授从 事 中医临床几十年 , 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治疗眩晕 紧扣病机 , 积 严谨组方 , 灵活用药, 故临床疗效显著。 临
证 常以酸枣仁 汤为主 养血调肝 治疗虚 劳眩晕, 以龙胆 泻肝 汤为主清泻肝胆 治疗肝 火眩晕, 以半夏 白术天麻 汤为主化痰熄风 治
沈英森临证配伍运用钩藤经验
中医药通报2017年8月第16卷第4期沈英森临证配伍运用钩藤经验'鲁黄嘉伟李綺雯李秋露孙立▲摘要本文通过介绍肺系疾病、眩晕及痹证等验案,探析沈英森教授临证配伍运用钩藤的经验,阐释其对钩藤药性、治病机理、配伍运用原则及运用规律等方面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钓藤肺系疾病眩晕痹证沈英森沈英森教授为广东省名中医,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 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 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项目专 家。
沈教授临证长于内科杂病,邃 晓中药药性、治病机理及药物配伍 等,门诊求学者踵趾相接,余有幸 侍诊于侧,憬然有悟,现将沈教授 临证配伍中药钩藤经验整理如下,与同道共飨。
1肺系疾病案1- 1感冒案腾某,女,29岁。
2016年7月28日初诊。
诉不慎受 凉感冒后发热3天,曾自行服用布 洛芬缓释胶囊罔效,来诊时畏寒,鼻塞,双侧耳痛,头疼不适,舌红苔 薄黄,脉细数。
中医诊断:感冒。
证属风热犯肺。
治宜疏风清热。
方予自拟经验方疏散解热汤加减。
药用:柴胡10g,黄芩10g,桔梗5g,浙贝母10g,钩藤10g(后下),薄荷5g(后下),夏枯草15g,防风10g,连翘15g,甘草5g。
水煎服,每日1剂,共4剂。
服完4剂后,症状大减,效不更方,自行按原方续服2剂,诸症俱消。
按“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伤寒论》以寒立论以来,成为后世医家判断外感疾病的准则。
沈教授认为,根据人侵邪气性质的不同,其临床表现各异。
岭南炎热地湿,其外感疾病特点多属热,故恶寒、畏风症状较轻,多表现为身热、皮肉痛、舌红、脉数。
其热短者几日即退,长者持续10余日或更长时间。
宋代赵佶曾言,“风热者,风邪热气,客于皮毛血脉,传入肺经也。
令人头面燴燴发热,皮肤痛,咳嗽咽干,上焦不利,故谓之风热也。
”其常在自拟经验方疏散解热汤基础上加减,辨证应用小量经验药对钩藤、薄荷轻清宣散,对外感发热低热日久不退者可奏奇效。
沈教授认为钩藤强于通畅气机,加之应用能使鼻窍通利,正如钱乙先生所说,“钩藤,其性捷利,祛风痰,开气闭。
《中医内科学》第七节积聚
《中医内科学》第七节积聚第七节积聚积聚是由于体虚复感外邪,情志饮食所伤,以及它病日久不愈等原因引起的,以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为基本病机,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
积聚是涉及腹腔脏器多种疾病,而在临床又比较常见的一类病证。
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医学对积聚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认识,尤其是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的治疗思想及有关的一系列方药,对减轻甚至治愈积聚病证,具有重要的意义。
积聚之名,首见于《灵枢·五变》:“人之善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
如此,则肠胃弱,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
”《内经》里还有伏梁、息贲、肥气、奔豚等病名,亦皆属积聚范畴。
在治疗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等原则,具有一般的指导作用。
《难经》对积聚作了明确的区别,并对五脏之积的主要症状作了具体描述。
《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将疟疾引起的症瘕称为疟母,并以鳖甲煎丸治之。
《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对积聚的病因病机有较详细的论述,并认为积聚一般有一个渐积成病的过程,“诸脏受邪,初未能为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
《证治准绳·积聚》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疗是病必分初、中、末三法”的主张。
《景岳全书·积聚》则对攻补法的应用作了很好的概括,“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而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
《医宗必读·积聚》把攻补两大治法与积聚病程中初中末三期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指出治积不能急于求成,可以“屡攻屡补,以平为期”,颇受后世医家的重视。
《医林改错》则强调瘀血在积聚病机中的重要作用,对活血化瘀方药的应用有突出的贡献。
中医文献中的症瘕、痃癖以及伏梁、肥气、息贲等疾病,皆属积聚的范畴。
根据积聚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西医的腹部肿瘤、肝脾肿大,以及增生型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疾病,当这些疾病出现类似积聚的证候时,可参阅本节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学沈英森腰痛剖析
2.肾虚腰痛其痛绵绵,酸楚 (suānchǔ)如折,时作时止,遇 劳加剧,得逸则缓,揉按则痛减。
第十四页,共69页。
3.瘀血(yū xuè)腰痛,痛处固定, 或胀痛不适,或痛如锥刺,按之痛 甚,常伴颜面色晦唇暗,舌质隐青 等。
第十五页,共69页。
4.寒湿腰痛,其痛多冷,重着不 适,甚则转侧不利,每遇阴雨 (yīnyǔ)寒冷季节或腰部感受寒 湿后加剧,遇温痛减,喜揉喜按。
加减(jiā jiǎn):
肾虚日久,不能温煦脾土,或久行 久立,劳力(láolì)太过,腰肌劳损, 常致脾气亏虚,甚则下陷,临床除 有肾虚见证外,可兼见气短乏力, 语声低弱,食少便溏或肾脏下垂等。
第五十七页,共69页。
治当补肾为主,佐以健脾益气(yì qì),升举清阳,酌加党参、黄芪、 升麻、柴胡、白术等补气升提之药, 以助肾升举。
第二十九页,共69页。
【鉴别(jiànbié)诊断】
1.肾着 虽有腰部(yāo bù)沉重 冷痛,但多伴见身体沉重,腹重 下坠等,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可 相区别。
第三十页,共69页。
2.腰软 指腰部软弱无力为主证的 病证。少有(shǎo yǒu)腰部酸痛, 但多伴见发育迟缓,而表现为弱、 手足瘫痿,甚则鸡胸龟背等,多 发生在青少年人。
第四页,共69页。
《内经》在其他篇中还分别叙述 (xùshù)了腰痛的性质、部位与范 围,并提出病因以虚、寒、湿为主。
第五页,共69页。
《金匮要略》
以肾著、虚劳统论之,创立 (chuànglì)肾气丸、甘姜苓术汤 治疗。
第六页,共69页。
《诸病源候论》提出了外伤与劳 伤的病因,分为卒腰痛与久腰痛。
2.辨标本虚实 慢性腰痛多虚实夹 杂,一般以肾精不足,气血亏虚 为本;邪气内阻,经络( jīngluò) 塞滞为标,治当标本兼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藏经》则指出:“积聚癥瘕 杂虫者,皆五脏六腑,真气失而 邪气并,遂乃生焉。”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
积聚主要由于正虚感邪所致,有 一个渐积成病的过程。
“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腑脏虚 弱,受于风邪,搏于腑脏之气所 为也……诸脏受邪,初未能为积 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
元代《丹溪心法·积聚痞块》
台乌药、生姜、枳壳以增强温中 理气的作用;
香附、青皮疏肝理气解郁。
加减:
寒甚,加高良姜、肉桂温中理气 止痛。
兼有热象,去台乌药、苍术,加 吴茱萸、黄连(即左金丸)泄肝清 热。
老年体虚,可加党参、白术益气 健脾。
2.食浊阻滞
症状:腹胀或痛,便秘,纳呆, 时有如条状物聚起在腹部,重按 则胀痛更甚,舌苔腻,脉弦滑。
治法:补益气血,化瘀消积。 方药:八珍汤、化积丸。
方解: 八珍汤为补益气血的常用效方。
加减:气虚甚者,可加黄芪、淮 山药、苡仁益气健脾。
阴液大伤,可加生地、玄参、麦 冬、玉竹等养阴生津。
化积丸:
三棱、莪术、香附、苏木、五灵脂、瓦 楞子活血祛瘀、软坚散结
阿魏消痞去积
海浮石化痰软坚散结
积聚之名
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 谟·积聚》
“盖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 者也;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 常者也。
由此言之,是坚硬不移者,本有 形也,故有形者曰积;
或聚或散者,本无形也,故无形 者曰聚。”
历代医家对积聚病因病机的认识
一、病因 《内经》言及寒邪外侵及内伤忧
怒,以致“血气稽留”、“津液 涩渗”,着而不去,渐而成积。
加碱:
加丹参、莪术、三棱、鳖甲、煅 瓦楞等,以增强活血消积作用。
配合服用鳖甲煎丸、化癥回生丹 消癥散积。
在使用膈下逐瘀汤治疗的同时, 间服具有补益脾胃、扶助正气的 六君子汤。
3.正虚痰结
症状:积块坚硬,疼痛逐渐加剧, 饮食大减,面色萎黄或黧黑,消 瘦脱形,舌质色淡或紫,舌苔灰 糙或舌光无苔,脉弦细或细数。
2.气结血瘀Leabharlann 症状:腹部积块渐大,按之较硬, 痛处不移,饮食减少,体倦乏力, 面黯消瘦,时有寒热,女子或见 经闭不行,舌质青紫,或有瘀点 瘀斑,脉弦滑或细涩。
治法:祛瘀软坚,补益脾胃。 方药:膈下逐瘀汤、六君子汤。
方解:方中以当归、川芎、桃仁、红花、
赤芍、五灵脂、延胡索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香 附、乌药、枳壳行气止痛,甘草益气缓中。
槟榔理气泻下(便溏或腹泻者宜去)。可 酌加丹参、鳖甲活血软坚散结。
二、鉴别诊断
l.痞满 痞满以患者自觉脘腹痞 塞不通、满闷不舒为主要症状, 但腹部无气聚胀急之形,更不能 扪及包块,此为与积聚相区别之 要点。
2.鼓胀 鼓胀以腹大如鼓为特征, 虽腹内有积块,但更有水液停聚。
腹内有无明显的水液停聚,是积 聚与鼓胀的鉴别要点。
3.石瘕
石瘕为妇科疾病,虽在下腹部可 扪及包块,但常伴有月经不调、 白带增多等症。
明代
《景岳全书·积聚》则对攻补法 的应用作了很好的概括,“治积 之要,在知攻补之宜。而攻补之 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
清代
《医林改错》强调瘀血在积聚病 机中的重要作用,其活血化瘀方 药的应用有突出的贡献。
清代《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 诀·积聚难证》以胃气的强弱作 为可攻与否的标准。
“积聚牢固不动,坚硬不软,则 病深矣。胃弱食少,大便溏泻, 不堪攻矣。”
(3)CT、MRl、B超等检查可 有异常显示。
2.聚证
(1)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作 时止。
发作时病变部位有气聚胀满的表 现,一般扪不到包块;
缓解时气聚胀满消失。聚证发作 之时,以实证为主者,常反复发 作,同时有倦怠乏力、纳差、便 溏等脾胃虚弱的证候。
(2)胃肠X线钡餐摄片及气钡双重 造影、纤维结肠镜检查等,往往 有异常发现。
“块乃有形之物也,痰与食积死 血而成也。”认为积块的产生, 由痰与食积死血兼夹而成。
清代王清任
强调瘀血与积聚形成的关系
认为“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 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 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医 林改错·膈下逐瘀汤所治之症 目》)。
多种因素综合作用
清代尤怡《金匮翼·积聚统论》
一般病程较长,病情较重。
腹内病变的同时,常出现饮食减 少,倦怠乏力,病情较重者甚至 面色萎黄,形体日渐消瘦。
聚证则表现为腹中气聚,攻窜胀 痛,时聚时散,或有如条状物聚 起在腹部。
一般病程较短,全身症状亦不如 积证明显。
【病因病机】
一、病因 l.情志抑郁,气滞血瘀 2.酒食内伤,滋生痰浊 3.邪毒侵袭,留着不去 4.它痛转归,日久成积
4.奔豚气 奔豚气是病人自觉有 气从少腹上冲胸咽的一种病证。
奔豚气是其气由少腹上冲胸咽或 有水气自少腹上冲至心下,其特 点是自下逆上,如奔豚之状。
聚者气聚时聚时散,仅限于腹部。 积者腹内积块,固定不移。三者 主症不同。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l.辨积与聚的不同 积证具有积块明显,固定不移,
2.病位
在腹腔内,肝、脾、胃、肠为主要病变部位, 而积聚的发生主要关系到肝、脾两脏。
3.病性
本病以气滞血瘀为主,初期多为 气血凝结,寒湿内阻之实证。若 气滞、寒凝、食阻、痰结、血瘀 相互裹结,郁而化热,耗伤气血, 损坏脏腑,则可成为邪实正虚之 证。
4.病势
初期以气血紊乱为主,继则肠胃 受累,病情尚为轻浅。
痰结血瘀
日久不愈,脉络瘀阻
黄疸 积聚 鼓胀 出血
【诊断】
一、诊断依据 1.积证 (1)腹部可们及或大或小、质 地或软或硬的包块,并有胀痛或 刺痛为临床特征。
(2)积块出现之前,相应部位 常有疼痛,或兼恶心、呕吐、腹 胀、倦怠乏力、胃纳减退、逐渐 消瘦等正气亏虚的症状。而积证 的后期,一般虚损症状均较为突 出。
治法:理气化浊,导滞通腑。 方药:六磨汤。
方解:
沉香、木香、台乌药理气宽中 大黄、槟榔、枳实通腑导滞
加减:
可加山楂、莱菔子健胃消食 痰浊中阻,加半夏、陈皮、生姜
化痰降逆。 蛔虫结聚,加服驱蛔方药及酌情
配用乌梅丸。
聚证反复发作,平时可用香砂六 君子汤健运脾胃,调理气机。
(二)积证
痛有定处,病程较长,多属血分, 病情较重,治疗较难等特点。
聚证则无积块,腹中气时聚时散, 发有休止,痛无定处,病程较短, 多属气分,一般病情较轻,相对 地治疗亦较易。
2.辨积块的部位
右胁腹内积块伴见胁肋刺痛、黄 疸、纳呆、腹胀等症状者,病在 肝。
胃脘部积块伴见反胃、呕吐、呕 血、便血等症状者,病在胃。
或先补后攻,或寓补于攻,或寓 攻于补。
三、分证论治
(一)聚证 1.肝气郁滞 症状: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
聚时散,脘胁之间时或不适,病 情常随情绪而起伏,苔薄,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消聚。 方药:木香顺气散。
方解:
木香、砂仁、苍术、厚朴、甘草 (即香砂平胃散)行气温中,散寒 化湿;
4.它病转归,日久成积
黄疸 湿邪留恋 阻滞气血 久疟不愈 湿痰凝滞 脉络痹阻 感染血吸虫 虫阻脉道
积聚
二、病机
l.发病 正气亏虚则是积聚发病 的内在因素,积聚的形成及演变, 均与正气的强弱密切相关。
《医宗必读·积聚》说:“积之成 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
《景岳全书·积聚》亦说:“脾肾 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 之病。”
末期正气大虚而邪气实甚,表现 为积块较大、质地坚硬、疼痛剧 烈,并有饮食大减,神疲乏力, 面色萎黄或黧黑,明显消瘦等症。
二、治疗原则
1.聚证重在调气, 积证重在活血。 聚证病在气分,以疏肝理气、行
气消聚为基本治则,重在调气;
积证病在血分,以活血化瘀、软 坚散结为基本治则,重在活血。
2.要注意区分不同阶段,掌握攻 补分寸。
积证初期,积块不大,软而不坚, 正气尚可,治疗以攻邪为主,予 以行气活血、软坚消积。
中期积块渐大,质渐坚硬,而正 气渐伤,邪盛正虚,治宜攻补兼 施。
末期积块坚硬,形瘦神疲,正气 伤残,治宜扶正培本为主,酌加 理气、化瘀、消积之品,切忌攻 伐太过。
3. 治疗中,处理好攻法与补法的关系。
“治实当顾虚”、“补虚勿忘实” 可根据具体情况,或先攻后补,
中医内科学沈英森积 聚
【目的要求】
1.熟悉积聚的证候特征。 2.了解积聚的发生与正气不足及气、
血、津液运行失常的关系。 3.熟悉积聚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掌握积聚的治疗原则及各证型的
辨证论治。 5.了解积聚的转归及预后。
【定义】
积聚是由于正气亏虚,脏腑失和, 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而致, 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 床特征的一类病证。
说:“积聚之病,非独痰、食、 气、血,即风寒外感,亦能成之, 然痰、食、气、血,非得风寒, 未必成积。风寒之邪,不遇痰、 食、气、血,亦未必成积”。
积聚辨证论治
《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 “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 者攻之”等原则。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疟病》 认为疟久不解,“结为癓瘕,名 为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 一直为后世所宗。
右腹积块伴腹泻或便秘、消瘦乏 力,以及左腹积块伴大便次数增 多、便下脓血者,病在肠。
3.辨初、中、末期虚实的不同
初期正气未至大虚,邪气虽实而 不甚,表现为积块较小、质地较 软,虽有胀痛不适,而一般情况 尚可。
中期正气渐衰而邪气渐甚,表现 为积块增大、质地较硬、疼痛持 续,并有饮食日少,倦怠乏力, 形体渐瘦等症。
1.气滞血阻 症状:积证初起,积块软而不坚,
固着不移,胀痛并见,舌苔薄白, 脉弦。
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消积。 方药:荆蓬煎丸。
方解:
木香、青皮、茴香、枳壳、槟榔 理气散结
三棱、莪术活血消积。
加减:
可合用失笑散(蒲黄、五灵脂)或 金铃子散(金铃子、延胡索),以 增强活血化瘀、散结止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