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三要素的对比运用

合集下载

色彩与视觉:色彩三要素及色彩对比

色彩与视觉:色彩三要素及色彩对比

色彩与视觉:色彩三要素及色彩对比(一)色相对比的基本类型两种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色相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色相对比。

它是色彩对比的一个根本方面,其对比强弱程度取决于色相之间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角度),距离(角度)越小对比越强,反之则对比越强。

1.零度对比(1)无彩色对比无彩色对比虽然无色相,但它们的组合在实用方同很有价值。

如黑与白、黑与灰、中灰与浅灰,或黑与白与灰、黑与深灰与浅灰等。

对比效果感觉大方、庄重、高雅而富有现代感,但也易产生过于素净的单调感。

(2)无彩色与有彩色对比如黑与红、灰与紫,或黑与白与黄、白与灰与蓝等。

对比效果感觉既大方又活泼,无彩色面积大时,偏于高雅、庄重,有彩色面积大时活泼感加强。

(3)同种色相对比一种色相的不同明度或不同纯度变化的对比,俗称姐妹色组合。

如蓝与浅蓝(蓝+白)色对比,橙与咖啡(橙+灰)或绿与粉绿(绿+白)与墨绿(绿+黑)色等对比。

对比效果感觉统一、文静、雅致、含蓄、稳重,但也易产生单调、呆板的弊病。

(4)无彩色与同种色相比如白与深蓝与浅蓝、黑与桔与咖啡色等对比,其效果综合了(2)和(3)类型的优点。

感觉既有一定层次,又显大方、活泼、稳定。

2.调和对比(1)邻接色相对比色相环上相邻的二至三色对比,色相距离大约30度左右,为弱对比类型。

如红橙与橙与黄橙色对比等。

效果感觉柔和、和谐、雅致、文静,但也感觉单调、模糊、乏味、无力,必须调节明度差来加强效果。

(2)类似色相对比色相对比距离约60度左右,为较弱对比类型,如红与黄橙色对比等。

效果较丰富、活泼,但又不失统一、雅致、和谐的感觉。

(3)中差色相对比色相对比距离约90度左右,为中对比类型,如黄与绿色对比等,效果明快、活泼、饱满、使人兴奋,感觉有兴趣,对比既有相当力度,但又不失调和之感。

3.强烈对比(1)对比色相对比色相对比距离约120度左右,为强对比类型,如黄绿与红紫色对比等。

效果强烈、醒目、有力、活泼、丰富,但也不易统一而感杂乱、刺激、造成视觉疲劳。

简述色彩三要素的关系

简述色彩三要素的关系

简述色彩三要素的关系一、前言色彩是人类视觉感知的基础,也是艺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在色彩的运用中,三要素——色相、明度、饱和度,是决定色彩表现力和效果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色相、明度、饱和度在色彩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二、色相1. 色相概念及特点色相是指颜色所具有的基本属性,它是人眼对光波长不同反应产生的感受。

常见的颜色有红、橙、黄、绿、青、蓝和紫七种,它们分别对应了光谱中不同波长的光线。

而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我们通常会使用更多种类的颜色。

2. 色相在设计中的应用(1)选择合适的基调:在设计时需要选择一个主导颜色作为基调,这个基调就是所选用颜色的主要成分之一。

比如,在广告海报或产品包装上使用红色作为主导颜色可以增强其视觉冲击力。

(2)搭配其他颜色:不同颜色之间有着协调或对比的关系,所以在设计中需要将不同颜色搭配使用。

比如,黄色和紫色是互补色,它们搭配使用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三、明度1. 明度概念及特点明度是指颜色的亮度和暗度,也就是颜色的明暗变化。

在颜色中,越接近白色的颜色明度越高,越接近黑色的颜色明度越低。

2. 明度在设计中的应用(1)调整整体氛围:在设计时可以通过调整颜色的明度来改变整体氛围。

比如,在室内装修中使用浅灰或米白等低明度的颜色可以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

(2)突出重点:通过调整某一元素或区域的明度可以使其突出于其他元素之上。

比如,在海报设计中将主要信息区域设置为高亮部分可以使其更加引人注目。

四、饱和度1. 饱和度概念及特点饱和度是指颜色纯净程度,也就是颜色与灰阶混合程度。

当一种颜色与灰阶混合时,其饱和度就会降低。

相反,当颜色与其他颜色混合时,其饱和度就会增加。

2. 饱和度在设计中的应用(1)调整视觉效果:通过调整颜色的饱和度可以改变视觉效果。

比如,在网页设计中使用高饱和度的颜色可以吸引用户注意力。

(2)搭配其他颜色:不同颜色之间的搭配也需要考虑饱和度的因素。

色彩构成 冷暖对比

色彩构成 冷暖对比
白色由于反射率高,感觉比较冷;黑色由于吸收率高,感 觉比较暖。
纯度对冷暖的影响
纯度越高,色彩的冷暖感越明显;纯度越低,色彩的冷暖 感越模糊。
冷暖色的感觉
• 暖色:阳光、温暖、刺激、不透明、密度高、厚重、近、 干、热烈、热情、有力量、喜庆
• 中间色:刺激小、悠闲、轻松、不易疲劳 • 冷色:寒冷、阴影、镇静、透明、稀薄、远、湿、清爽、
空气感、空间感、冷清
面积对比
参与对比的色彩在三要素不变时,彼此面积的多少直接影 响着对比的强度。
1.色彩与色彩对比面积越均等,对比越强 色彩与色彩对比面积越悬殊,对比越弱 2.面积小的一方,因为同时性作用,会有对方色彩 的补色的倾向 3.对同一色彩而言,面积越大,明度、纯度感越强; 面积越小,明度、纯度感越弱 4.面积大时,亮色显得更轻盈,暗色显得更厚重, 色彩更鲜艳
距离
色彩之间的距离越远,对比越弱;距离越近,对比越强 两色之间相接对比较强,两色互相切入对比更强,当一色 包围另一色时则对比最强
肌理质感
材料表面的肌理、质感、光滑度、反射率对色彩的表现也 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业
色彩冷暖调对比一组(相同图形或近似图形皆可),兼顾 色彩的面积、形状、位置等因素,体会冷暖调的不同之处。
色彩与色彩对比面积越均等,对比越强 色彩与色彩对比面积越悬殊,对比越弱
面积小的一方,因为同时性作用, 会有对方色彩的补色的倾向
色彩的面积效果:对同一色彩而言, 面积越大,明度、纯度感越强;形状
形状越集中简单,色彩间的冲突越明显,对比效果越强; 形状越分散复杂,色彩间的冲突越不明显,对比效果弱
冷暖对比
色彩构成
色彩三要素对冷暖的影响
色相对冷暖的影响
色相是对色彩冷暖影响最大的因素。 在色相环中,红橙色被称为暖极,距离红橙色越近,色感 越暖;与红橙色相对的蓝绿色被称为冷极,距离蓝绿色越 近,色感越冷。 位于两极之间的紫色与绿色为中性色,将色相环分为暖色 系和冷色系。

初中美术色彩的对比和面的感

初中美术色彩的对比和面的感

初中美术色彩的对比和面的感在初中美术教育中,色彩的对比和面的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比,色彩的鲜明度和对比度可以被凸显出来,从而加强了艺术作品的视觉冲击力;而面的感则是指色彩在画面中的分布和组合方式,能够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和观赏者的感受。

下面将从对比和面的感两个方面来探讨初中美术中色彩的运用。

一、对比的运用对比是指不同色彩之间的差异。

在初中美术中,可以通过对比使色彩更加鲜明和强烈,从而增加作品的吸引力。

对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运用:1.色相对比:通过选择色相上相互对立的颜色进行组合,例如红与绿、蓝与黄、紫与黄绿等,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这种对比方式能够使画面更加饱满和充满动感。

2.明暗对比:明暗对比是指色彩的亮度和暗度之间的对比。

通过在画面中设置明亮和暗淡的区域,可以使作品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并加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3.冷暖对比:冷色和暖色之间的对比可以产生冷暖交融的效果,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通过巧妙地运用冷暖色彩的对比,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气氛和情绪。

通过对比的运用,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吸引观众的眼球,提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二、面的感面的感是指色彩在画面中的分布和组合方式,它能够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和观赏者的感受。

初中美术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地布局面的感,使作品更加有层次和丰富。

1.平衡的面的感:平衡是指画面中各个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布均衡和调和。

在色彩运用上,可以通过将明亮和暗淡的色彩、冷色和暖色进行适度的搭配,使画面更加平衡和和谐。

2.运用面的面积的感:在画面中,通过对颜色的面积进行不同的安排和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例如在一幅描绘大自然的作品中,大面积的绿色可以给人一种宁静和安宁的感觉,而小面积的红色则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3.利用对比强化面的感:通过对比的运用,可以加强面的感的效果。

例如在画面中设置一个大面积的明亮色彩,与周围的暗淡色彩形成对比,可以使该区域更加突出,吸引观众的目光。

通过合理运用面的感,可以使作品达到画面的统一和和谐,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设色浓淡与明亮对比的表现

设色浓淡与明亮对比的表现

丰富层次
利用色彩浓淡差异,构建空间感 和层次感,使设计更加立体。
绘画作品中设色浓淡与明亮对比体现
塑造形象
01
画家通过设色浓淡和明亮对比,刻画人物、景物的形象和特征

表现光影
02
利用色彩明暗变化,表现物体的光影效果,增强画面的立体感
和空间感。
传达情感
03
通过色彩浓淡和明亮对比,传达画家的情感和思想,引发观众
色彩面积与分布
通过调整不同色彩在画面中的面积和 分布,形成明暗交替的效果,提高明 亮对比。
冷暖色对比
利用冷暖色在视觉上的对比效果,如 蓝橙对比、红绿对比等,来提高明亮 对比。
避免过度明亮对比导致问题
视觉疲劳
过度使用明亮对比容易使观众产 生视觉疲劳,影响观看体验。
喧宾夺主
如果明亮对比过于强烈,可能会使 画面中的次要元素过于突出,从而 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饱和度
色彩的鲜艳程度,也称纯 度。饱和度越高,色彩越 鲜艳;饱和度越低,色彩 越接近灰色。
明度
色彩的明暗程度。明度越 高,色彩越明亮;明度越 低,色彩越暗淡。
色彩心理与情感表达
色彩冷暖感
红、橙、黄等色给人温暖 感,称为暖色;蓝、青等 色给人寒冷感,称为冷色 。
色彩轻重感
明度高的色彩感觉轻,明 度低的色彩感觉重。
明亮对比概念及作用
明亮对比是指通过色彩明度的 差异来形成对比,从而增强画 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明亮对比能够突出画面中的主 体,引导观众的视线,使画面 更具吸引力。
在设计中,明亮对比还可以用 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等。
提高明亮对比方法探讨
提高色彩明度差
通过增加白色或减少黑色来调整色彩 的明度,拉大不同色彩之间的明度差 。

摄影构图中常用的“色彩对比”

摄影构图中常用的“色彩对比”

摄影构图中常用的“色彩对比”色彩作为摄影创作不可或缺的元素,在摄影中,除了构图和光影外,最影响照片美观的就是色彩了。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并置在一起时,由于色彩的灰艳、明暗程度等不同而显现出各自的个性差异,相邻区域之间的色彩会彼此影响,从而形成色彩的对比。

解读:摄影构图中常用的“色彩对比”,都有哪几种,都有什么用?不同的色彩之间存在着色相、明度、纯度、面积、位置、形状以及生理和心理感受的差异性,这种差别的大小决定了色彩对比的强弱。

正是有了各种不同的色彩对比,世界才变得多姿多彩。

色彩对比的含义色彩对比主要指色彩三要素(色相、纯度、明度)的对比,即色相对比、纯度对比、明度对比。

通过拾色器上的HSB来认识色彩三要素一、色相对比色相是各种色彩的名称和相貌,色相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颜色名称,例如红色、橙色、蓝色、黄色、绿色。

通俗讲,色相对比就是指两种同相貌颜色的对比。

色相对比根据色相环中的色相差异,色相对比可分为同类色对比、邻近色对比、中差色对比、对比色对比、补色对比。

1、同类色对比色彩差在色相环上的跨度在15°以内的色相对比,简单来说,也就是同一颜色但明度不同的色彩,如淡黄、黄、深黄。

它们只有亮暗(明度)的不同,而无色别上的根本差异。

这样的色彩配置在一起,跳跃性不大,能给观者视觉上造成舒缓、和谐、协调的感受。

向日葵从浅黄到深黄的同类色对比如果只是寄希望于自然界提供的同类色,创作思路还是显得窄了些。

通过摄影技巧,有意地将原本不能同时出现的同类色组合使用,则更高明一些。

在同类色对比中,往往需要强化明度、纯度,来避免画面单调、模糊。

红色的枫叶做前景,焦点至于最红色的叶子之上,近处的叶子则虚化成了梦幻的光斑效果,服务于主体枫叶。

各种深浅不同的红既拉开了空间层次,又实现了同类色对比。

另外,可以采用多重曝光,将不同位置的同类色叠加在一个画面内。

2、邻近色对比色相环上的色相差在15°~45°之间的称为邻近色对比,如黄色和绿色。

色立体、三要素

色立体、三要素

5. 补色对比
在色环直径两端的色为互补色。 在最简单的6色相环中,每一个原色都与一个间色构成 补色对,这一间色包含着另外两个原色。因此,一对 补色总是包含三原色,同时也就包含了全部色相。 红与绿=红与黄+蓝 蓝与橙=蓝与黄+红 黄与紫=黄与红+蓝 补色相混、三原色相混、全色相相混,都将产生中性 灰色。
5
Interaction of color
Interaction of Color Interaction of Color Interaction
5.色立体的用途 (1)色立体为我们提供了几乎全部的色彩体系,可以帮助我们 开拓新的色彩思路。 (2)由于色立体是严格地按照色相,明度,纯度的科学关系组 织起来的,所以它提示着科学的色彩对比,调和规律。 (3)建立一个标淮化的色立体,对色彩的使用和管理会带来很 大的方便,可以使色彩的标准统一起来。 (4)根据色立体可以任意改变一幅绘画,设计作品的色调,并 能保留原作品的某些关系,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总之:色立体能使我们更好地掌握色彩的科学性、多样性,使 复杂的色彩关系在头脑中形成立体的概念,为更全面地应用色彩, 搭配色彩提供根据。 6
蒙特里安
维.瓦萨尔利
14 Interaction of color
Interaction of Color Interaction of Color Interaction
作业和思考
3.纯度对比练习 3.纯度对比练习 选择纯度强、中、弱等各种对比进行构成练习。
15
Interaction of color
Interaction of Color Interaction of Color Interaction
在色相环上把红、橙、黄称为 暖色,把橙色称为暖极;把绿、 青、蓝划为冷色,把天蓝色称 为冷极。

色彩对比掌握色彩对比运用

色彩对比掌握色彩对比运用

色彩对比掌握色彩对比运用色彩对比是绘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概念,它可以帮助艺术家创造出生动而有吸引力的画面。

通过合理运用色彩对比,可以提升作品的视觉效果,增强表达力。

本文将探讨色彩对比的概念,并分享一些运用色彩对比的技巧和方法。

一、色彩对比的概念色彩对比是指不同颜色在画面中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现象。

通过使用对比色、互补色、冷暖色等不同的色彩搭配,可以创造出视觉冲击力强烈的画面效果。

色彩对比可以帮助观者更好地理解画面内容,并引起观者的兴趣和共鸣。

二、对比色的应用对比色指的是位于色轮上相对位置的两种颜色。

例如红和绿、黄和紫等。

对比色搭配能够产生强烈的反差效果,能够吸引观者的目光,使画面更具生动感。

在运用对比色时,可以将一个颜色用于主体,另一个颜色用于背景或细节,以突出画面的重点。

三、互补色的运用互补色是指位于色轮上相对位置的两组颜色,例如红和绿、黄和紫等。

互补色运用可以创造出一种相互强化的效果,使画面更加饱满丰富。

在运用互补色时,可以选择一个颜色作为主调,另一个颜色用于点缀和强调,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四、冷暖色的选择冷暖色是指色轮上的冷色和暖色。

冷色包括蓝色、绿色、紫色等,给人一种冷静、淡泊的感觉;而暖色则包括红色、橙色、黄色等,给人一种温暖、活力的感觉。

在运用冷暖色对比时,可以根据画面表达的情绪和主题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以产生更好的视觉效果。

五、明暗对比的运用除了色彩对比,明暗对比也是一种常用的手法。

通过合理运用明暗对比,可以使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

明暗对比可以通过调整画面中的光线和阴影,来强调物体的形状和质感,使画面更加生动真实。

六、色彩对比的应用技巧为了更好地掌握色彩对比,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1. 了解基本的色彩理论,熟悉色轮和不同颜色的搭配原则。

这将帮助你更好地选择和运用色彩对比。

2. 根据画面的主题和表达的情感,选择适合的色彩对比方式。

对于传达喜悦、兴奋的画面,可以选择对比色的应用;对于表达柔和、温暖的情感,则可以运用互补色。

色彩构图知识点总结

色彩构图知识点总结

色彩构图知识点总结色彩构图是指利用色彩的明暗对比、色彩的分布和组合等手段来进行构图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色彩构图是绘画、摄影、设计等视觉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提升作品的美感和表现力,引导观众的视线,让作品更加有吸引力和表现力。

在进行色彩构图时,我们需要考虑到色彩的搭配、明度的对比、饱和度的变化、冷暖色调的运用等因素,下面我们将对色彩构图的知识要点进行总结。

一、色彩的基本概念1.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和饱和度是构成色彩的三个要素。

色相是指颜色的基本种类,如红、橙、黄、绿、蓝、紫等;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包括明、暗和中间色调;饱和度是指颜色的鲜艳程度,包括鲜艳、灰暗和中等色彩。

2.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是指不同色彩之间的明暗、饱和度、色相等方面的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制造出作品的重点、层次和立体感。

3. 冷暖色调色彩可以分为冷色调和暖色调,冷色调包括蓝色、绿色和紫色,暖色调包括红色、橙色和黄色。

冷暖色调的运用可以制造出作品的氛围和情绪。

二、色彩构图的原则1. 金字塔构图金字塔构图是一种构图方式,通过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的变化,以中间为高,两侧为低的方式进行构图,使作品呈现出层次感和立体感。

2. 对比构图对比构图是指利用颜色的对比来产生视觉冲击,让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对比包括明度对比、冷暖色调对比、饱和度对比等。

3. 色彩的分布色彩的分布是指在画面中对色彩的合理安排与布局,可以利用色彩的面积、分布和密度来进行构图。

4. 色彩的韵律色彩的韵律是指在整个作品中,色彩的重复、变化和轮廓,通过色彩的韵律可以增强画面的动感和节奏感。

5. 色彩的比例色彩的比例是指在整个画面中,不同颜色所占的比例,可以通过调整色彩的比例来达到平衡和和谐的效果。

三、色彩构图的实践技巧1. 利用对比色对比色是指在色相环中互相对立的颜色,如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等。

利用对比色可以制造鲜明的对比效果。

2. 利用冷暖色调冷暖色调的对比可以制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绪,例如在寒冷的冬天可以运用暖色调来增加温暖感,而在炎热的夏天可以运用冷色调来增加清凉感。

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1《色彩的对比》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1《色彩的对比》教学设计
二、发展阶段
师:纯度就和味道一样,味道变淡,纯度就变低。橙汁里面加水,使黄色这种原色就越来越少,因此纯度就越来越低。
以书中图片居室一角为例分析纯度的变化,同一色相中纯度的变化也可以画出层次丰富的画面。
5、冷暖对比
师:指色彩的冷暖分别。红色同学们会联想到什么?蓝色会联想到什么?绿色会联想到什么?
生:太阳、火焰;海洋、冰川;森林、绿树
课题
色彩的对比
课时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色彩的对比》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设计·应用类型教学活动。本节课由绘画创作、欣赏评述、工艺手工三个方面构成,教材内容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有简到繁的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新旧知识衔接。教学以形式多种多样,合安排,给学生创造足够的作画创作时间,,满足学生创造美和表现美的愿望,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知识,学习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新旧结合创造新作品。本册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常识认识形、色、机理等美术语言,学习用各种工具,通过看、画、做等方法表现事物。体验媒材效果,激发想象、创造愿望。
二、发展阶段
1、用图片对比现象。
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色彩对比现象,为了更有识别度。 一起来了解对比概念: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品放在一起, 相互影响显示出差别的现象叫对比。
2、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色彩的对比》。
三、讲授新课
教师: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 生存环境又是怎样的呢?请学生用形容词还形容一下。
三、艺术实践
1、作业布置:运用色彩的对比进行《脸谱》色彩填涂。(发给学生老师准备好的脸谱黑白稿)
2、展示范作,分析如何运用对比色填涂。记得我们在四年级的时候就学过对称方式,在这次脸谱填色的作业中, 一定要将你的对比色填的对称, 这样会让它更具美感。

色彩的三要素:-明度、色相、彩度

色彩的三要素:-明度、色相、彩度

色彩的三要素:明度、色相、彩度。

明度:表示色所具有的亮度和暗度被称为明度。

计算明度的基准是灰度测试卡。

黑色为0,白色为10,在0—10之间等间隔的排列为9个阶段。

色彩可以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但后者仍然存在着明度。

作为有彩色,每种色各自的亮度、暗度在灰度测试卡上都具有相应的位置值。

彩度高的色对明度有很大的影响,不太容易辨别。

在明亮的地方鉴别色的明度比较容易模糊。

色相:色彩是由于物体上的物理性的光反射到人眼视神经上所产生的感觉。

色的不同是由光的波长的长短差别所决定的。

作为色相,指的是这些不同波长的色的情况。

波长最长的是红色,最短的是紫色。

把红、黄、绿、蓝、紫和处在它们各自之间的黄红、黄绿、蓝绿、蓝紫、红紫这5种中间色——共计10种色作为色相环。

在色相环上排列的色是纯度高的色,被称为纯色。

这些色在环上的位置是根据视觉和感觉的相等间隔来进行安排的。

用类似这样的方法还可以再分出差别细微的多种色来。

在色相环上,与环中心对称,并在180度的位置两端的色被称为互补色。

彩度(饱和度):用数值表示色的鲜艳或鲜明的程度称之为彩度。

有彩色的各种色都具有彩度值,无彩色的色的彩度值为0,对于有彩色的色的彩度(纯度)的高低,区别方法是根据这种色中含灰色的程度来计算的。

彩度由于色相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即使是相同的色相,因为明度的不同,彩度也会随之变化的。

色彩模式:RGB模式:如图<1>就是按照自然界里三种基本色混合的原理而做的一种模式。

就是red(红)、green (绿)、blue(蓝)混合,通过三种基本颜色亮度值从0~255不同产生出其他各种颜色,这种模式叫加色模式。

为什么叫加色模式呢,举个例子好了,我们通常使用的电视屏幕和电脑屏幕上的显示就是这样的模式,在没有图象时,屏幕是黑的,若R,G,B三色亮度都为255时混合叠加打在屏幕上时则显示成白色。

就是加起来是白色的意思,叫加色模式。

CMYK模式:如图<2>这是种印刷模式,是用Cyan(青色)、Megenta(品红),Yellow(黄)、Black(黑)四种颜色混合,其实就是四种颜色的油墨混合,印刷当然是使用油墨了。

色彩三要素和色彩的视觉效果

色彩三要素和色彩的视觉效果

色彩三要素和色彩的视觉效果所谓的“色彩三要素”就是指分别和比较各种标准和尺度,即色相明度彩度,并把它们用来研究色彩的视觉效果。

(一)色相色相也称色别——不同色彩的原貌,它反映不同色彩各自具有的品格,并以各种色彩。

通常所说的红、橙、黄、绿、青、紫等色彩名称就是色相的符号。

世间万物,色彩缤纷,人们的肉眼所能识别的色相是很少的。

如何提高辫色力,事艺术领域的工作人员搞好设计创作至关重要,只有善于去比较,善于从大致相似彩中,发现其间的差别,如红色有朱红(红偏黄)、大红(红偏橙)、曙红(红偏紫)、深红(红偏青),绿色则有黄绿(绿偏黄)、青绿(绿偏青)等差别,它们的种种色差造成的环境给人的心理和生理上产生各种情调。

图3-1-2是以三原色为核的色环,包括三个原色、六个标准色以及介于这标准色之间的中间色,即红、橙、黄、绿、青、紫等以及红橙、橙黄、黄绿、青绿、青紫和红紫十二种颜色的物质色十二色相。

这十二色相以及由它们调合变化出来的大量颜色相,彩色。

图3-1-3为光色十二色相环,以及色彩中的黑、白二极色再加上介于黑白之间中灰色通称无彩色;金、银光泽耀眼,称为光泽色。

前面阐述的物体的颜色是要依靠光来显示,但光色与物质是不同的,光色的原色为红、绿、青混合之后近于白(图3-1-4);物质色的原色为红、黄、青,混合之后近于黑,(二)明度明度,即色彩明暗的程度。

不同色相的明暗程度是不同的,如图3-1-6,光谱中的各种色彩,以黄色的明度为最高,由黄色向两端发展,明度逐渐减弱,以紫色的明度为最低,处于光谱的边缘;同一色相的色彩,由于受光强弱不一样,明度也不同,如同为绿色就有明绿、正绿、暗绿等区别。

同一面红旗,由于受光情况不同,静止的和迎风招展的红旗,就会产生浅红、淡红、深红、暗红、灰红等层次,则立显红旗的立体感。

图3-1-7 为色的明度的立体层次。

(三)彩度彩度又称纯度或饱和度,系指颜色的纯粹程度。

当色素量达到饱和程度时,该色彩的特性才能充分地被显示。

简述色彩三要素的关系

简述色彩三要素的关系

色彩三要素的关系1. 色调、亮度和饱和度色调、亮度和饱和度是色彩的三要素,它们相互关联并共同决定着我们所感知到的颜色。

下面将分别介绍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

1.1 色调色调是指颜色所属的基本色系,如红色、绿色、蓝色等。

色调决定了我们感知到的颜色的种类和基调。

不同的色调给人的情绪和感觉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红色色调给人一种激情和温暖的感觉,蓝色色调则给人一种冷静和安静的感觉。

1.2 亮度亮度指的是颜色的明暗程度,也可以看作是颜色的明度。

亮度的不同能够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感觉。

亮度较高的颜色通常给人一种明亮和活跃的感觉,而亮度较低的颜色则给人一种沉静和内敛的感觉。

1.3 饱和度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或者说颜色的鲜艳程度。

饱和度高的颜色色彩纯正,饱和度低的颜色则更加暗淡和灰暗。

不同饱和度的颜色给人的感觉也完全不同。

高饱和度的颜色给人一种鲜艳和活力的感觉,低饱和度的颜色则显得柔和和温和。

2. 三要素的相互影响色调、亮度和饱和度之间相互影响,它们共同决定了我们所感知到的颜色的特性和表现形式。

2.1 色调和亮度的关系色调和亮度之间存在一种关联关系。

同样的色调,亮度越高,颜色就越鲜艳和明亮;亮度越低,颜色就越暗淡和灰暗。

不同的色调也会对亮度产生影响。

比如,红色系的亮度较高时会给人一种热烈和明亮的感觉,而亮度较低时则给人一种深沉和内敛的感觉。

2.2 色调和饱和度的关系色调和饱和度之间也存在一种关联关系。

同样的色调,饱和度越高,颜色就越鲜艳和浓烈;饱和度越低,颜色就越柔和和暗淡。

不同的色调会对饱和度产生影响。

比如,红色系的饱和度较高时会给人一种热情和活力的感觉,而饱和度较低时则给人一种柔和和温暖的感觉。

2.3 亮度和饱和度的关系亮度和饱和度之间也存在一种关联关系。

同样的亮度,饱和度越高,颜色就越鲜艳和明亮;饱和度越低,颜色就越暗淡和灰暗。

不同亮度的颜色会对饱和度产生影响。

比如,亮度较高的颜色饱和度较高时会给人一种醒目和生动的感觉,而饱和度较低时则给人一种柔和和沉静的感觉。

色彩三要素及在装饰图案中的运用(教学反思

色彩三要素及在装饰图案中的运用(教学反思

色彩三要素在装饰图案中的运用(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我所讲的《色彩三要素及在装饰图案中的运用》这节课是由河南教研室编写的《装饰图案》中第五章色彩基础知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

了解色彩三要素并会很好的使用色彩三要素是一个学美术的学生及美术工作者的一个基本素养。

二、教学过程与方法设计反思1、导入设计:先利用立邦漆的广告视频导入,视频最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视频里大量运用了色彩来烘托气氛所以自然的就引出了本节课题《色彩三要素》这个环节运用的是直观教学法,导入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2、色彩三要素理论(理论部分让学生提前预习、自学,只简单点一下也不需要讲。

)与动手实践部分。

内容设计主次分明。

(1)色相重点放在学生分小组动手做十二色相环上及观察色相在装饰图案中的作用。

这个采用了游戏方法,让组内成员有合作、组与组之间有竞赛,容易搞活课堂气氛。

(2)明度重点放在学生分小组动手做不同色相的明度渐变及观察色相在装饰图案中的作用。

采用方法同上。

(3)纯度讲清纯度与明度的区别,纯度相对难理解一点,要举例讲解一下。

这个环节重点放在案例分析上。

找同学上前分析出装饰图案中的纯度运用,通过寻找与纠错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纯度及在设计中的使用。

3、图片欣赏此环节是一个提高环节,通过欣赏摄影、装饰画等更进一步的让学生认识色彩三要素的重要性以及在美术各个领域的应用。

4、小结以课堂作业展示为总结范本色彩的三要素不仅要理解,更要应用在装饰图案、摄影、服装设计、绘画等与美术相关的一切艺术之中,所以同学们要做一个有心人、多观察、多留意潜移默化的提高自己对色彩的感悟能力。

三、重点把握与难点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部分大量运用了学生动手参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量运用图片让学生很直观的认识到色彩三要素是如何应用在装饰图案中的。

难点部分举例分析,学生更容易理解。

四、教学中的创新点利用广告材料自制拼图,拼错时容易调整、而且可以反复使用,省时、省力。

直观性好。

简述色彩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简述色彩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简述色彩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色彩三要素是指每一种色彩都同时具有三种基本属性,即明度、色相和纯度。

其中,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也称深浅度,是表现色彩层次感的基础;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各种颜色;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即颜色的鲜艳程度。

色彩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它们是描述色彩的最基本指标。

这三个要素分别是明度、饱和度和色相,它们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色彩的表现和感觉。

1.明度是指颜色的亮度,即颜色的深浅程度。

明度越高,颜色越浅,反之则越深。

在色彩三要素
中,明度对色彩的明暗、对比度以及清晰度产生影响。

2.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即颜色的鲜艳程度。

饱和度越高,颜色越鲜艳,反之则越暗淡。

在色
彩三要素中,饱和度对色彩的鲜艳程度、对比度以及视觉冲击力产生影响。

3.色相是指颜色的基本色调,即颜色的面貌。

色相的不同决定了色彩的三原色(红、黄、蓝)以
及它们之间的混合色。

在色彩三要素中,色相对色彩的表现力、情感表达以及文化意义产生影响。

这三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色彩的表现和感觉。

通过调整三个要素的数值,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色彩效果,从而影响设计作品的整体风格和情感表达。

这三种属性之间相互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色相-饱和度-明度模型来描述。

在这个模型中,色相表示颜色的基本特征,饱和度表示颜色的纯度和强度,明度则表示颜色的明暗程度。

浅谈色彩三要素相互关系的运用

浅谈色彩三要素相互关系的运用

浅谈色彩三要素相互关系的运用摘要:实际的色彩运用上,它们总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三位一色彩某一要素的改变,势必也引起另外两个要素的改变,比如把标准的红色从明度上变暗,色相就变成了深红,从原来的红的色相角度来看,纯度也降低了,这便是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

本文将探讨色彩三要素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一、色相,顾名思义即颜色的相貌,就是一种颜色区别于另一种颜色的表相特征。

色相又称为色种,就是颜色的种类名称。

如黄色、蓝色、橙色等,同一类颜色还可分为各种色相,如黄可分为柠黄、淡黄、中黄、桔黄等,灰色还可分为蓝灰、紫灰、黄灰等等。

每个名称代表一块颜色的色相。

从光学意义上讲,色相便是波长的别名。

色相是色彩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属性。

客观世界,色彩缤纷,由于物体质地上的干差万别,加之色彩的明暗变化,纯净程度的不同,环境影响各异以及对比变化等各种因素的作用,形成了数量惊人的色相。

肉眼所能判断的至少可达几万种。

所以我们讲色相,主要用来区分各种不同的色彩。

而在这上万的色相中的绝大多数是无法加以取名的,只能大致说这是偏黄的灰绿,那是暗枣红等以表达各种不同的色相,因此我们必须训练自己具有敏锐准确的色相辨别能力。

观察色相要善于比较,即使相似的几块颜色也要从中比较出它们的差异。

如红色有朱红、大红、曙红、玫瑰红、深红的差别;还可分出朱红是红中偏黄,大红是红中偏橙,曙红是红中偏紫,玫瑰红是红中偏蓝,深红是红中带黑等不同色相;再如黄色就有淡黄(黄中偏白),柠黄(黄中偏绿),中黄(黄中偏橙),土黄(黄中带黑),桔黄(黄中带橙)等。

熟悉和了解颜色的色相,就能使我们能认识色彩和调合色彩。

二、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它有两种含义:(一)是指颜色本身的明度。

如在十二色相的色环中,黄最明,紫最暗,其它各色皆处于灰与深灰之间。

把色环上各色摄成黑白照片后,就可以清楚看到这种各色相之间的不同明度关系。

有些色彩画被摄为黑白照片后,黑白效果差,画上的物体模糊不清,就是没有掌握好各类色块间的色相的明暗度及深浅关系。

三要素对比

三要素对比

类似色相对比的几个色他那个属 一个大的色相范围,但能区别出 了冷暖。统一、和谐。
邻近色的配色显得丰满、活泼,既 保持了统一的优点,又克服了视觉 不满足的缺点。服装设计和室内设 计常用这类色。
这种对比有着鲜明的色相感, 强烈、兴奋,但容易视觉疲劳,处 理不当会有烦躁、不安定之感。即 服用动感的最佳配色。
鲜强对比
鲜中对比 高纯度基调(鲜调) 纯 度弱对比 低纯度基调(灰调) 灰强对比 灰中对比 灰弱对比
三、明度对比 特征:将不同明度的两色并置在一起,明的更明、暗的
更暗的现象。可是一色的对比,也可是多色对比。
在明度对比中,如果其中面积最大、作用也最强 的色彩或色组属高调色,色的对比属长调,那么整组 色彩的比就属高长调;如果画面主要的色彩属中调,
色相
彩度
作业2:色相对比
目的:练习中学会控制把握色相对比的效果; 要求:同类色、类似色、邻近色、对比色,构图不变,变换四种 对比手法;尽量用高彩度色,彩度保持一致;构图完整、有意义, 制作工整; 方法:以一个色相为起点,进行多角度的对比练习。比如,以草 绿色为主色,草绿与翠绿构成类似色对比;草绿与柠檬黄构成邻 近色对比,草绿和中绿构成同类色对比。 尺寸:36cmX36cm
色的对比属短调,那么整组对比就属中短调。
作业1:明度/色相/彩度调式
• 目的:在具体的联系中学会控制把握明度/色相/彩度对 比的调性,进一步认识视觉色彩的规律;
• 要求:在对比的是格调式中任选三种调式,构图完整、 有意义,制作工整;
明度
• 尺寸:36cmX36cm
一、色相对比
(一)色相对比的特征,将色相环上的任意两色或三色并置在一起,因 它们的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现象,称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是给人带来色彩知觉的重要手段,它充满力量 和欢乐;色相对比在原始和民间艺术中体现得最为广泛。从早期的 装饰、陶器、纹身、面具、以及民间的刺绣、服装、剪纸、泥玩具 等纯色相的搭配中,有一种生命力内在的冲动。 (二)色相对比的强弱效果,色相对比的强弱取决于色相在色相环上的 位置。可以以任何一个色相为主,组成同类、类似、邻近、对比和 互补的色相关系。 色相中对比最弱的一类,一般被 看作同一色相里不同明度与彩度 的色彩对比。对比效果单纯、文 静、雅致,但容易出现单调、呆 板的效果。

从色彩三要素的角度赏析高更的山谷

从色彩三要素的角度赏析高更的山谷

从色彩三要素的角度赏析高更的山谷
高更的山谷是一幅色彩强烈、明快、充满张力的油画作品。

从色彩三要素的角度来看:
1. 色相:整幅作品以黄色、绿色和紫色为主要色调,其中,黄色占主导地位,突显了整幅画的温暖和活力。

绿色则代表了大自然和生命的活力,而紫色则代表了神秘和梦幻。

这三种色彩相互配合,让画面充满了丰富的色彩变幻。

2. 饱和度:高更运用了高饱和度的色彩,让画面更加鲜明生动。

尤其是黄色和绿色的饱和度非常高,令人感到愉悦和温暖。

而紫色则通过低饱和度营造了一股神秘、梦幻的氛围。

3. 亮度:画面中的亮度变化明显,整幅作品分为明暗两部分。

左下角的小麦地和其旁边的建筑物是亮度较高的部分,展现了阳光灿烂,生机勃勃的感觉。

而右上角的山谷部分则是亮度较低的部分,营造了神秘且具有挑战性的氛围。

总的来说,高更的山谷以其多彩的色彩和明暗对比,表达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人类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一幅非常出色的油画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色相对比
对比色对比是指在色相环上色相距离角度为120°左右的对比,属于色相中强对比。如 (红、黄、绿、绿蓝),(橙、黄绿、蓝绿、蓝),(黄绿、蓝、蓝紫、紫红)等色组 属于对比色对比。 其对比视觉效果:色相感强、饱满、华丽、欢乐、活跃,视觉效果强烈、兴奋。但易让 人视觉疲劳,引起烦躁和不安之感。
3 明度、纯度对比
.
3 明度、纯度对比
纯度对比是由纯度对差引起的对比,是指较鲜艳的色与模糊的浊色的对比。 纯度对比既可以是不同色相的对比,也可以是单一色相不同程度的对比。鲜艳与浑 浊的对比效果是相对的,同一种色相与浊色对比显得鲜艳些,与更鲜艳的色相对比 显得暗淡、浑浊。 任何一种纯色,只要它的纯度降低,就会表现出与原来不同的相貌。 加 白:任何纯色混合白色,可降低纯度,提高明度,色性偏冷。 加 黑:任何纯色混合黑色,可降低纯度和明度,色性为偏暖。 加 灰:任何纯色混合灰色后,降低纯度的同时,色相迅速变得浑浊。 加互补色:任何纯色混合与之相对的补色,可降低纯度。
.
2
色相对比
.
2
色相对比
.
3 明度、纯度对比
因明度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之为明度对比。 明度基调 低明基调:由暗色组成的基调。视觉效果:静、重、钝、郁。 中明基调:由中明度组成的基调。视觉效果:和、甜美、定。 高明基调:由亮色组成的基调。视觉效果:雅、亮、冷、弱。
明度弱对比
明度中对比
.
明度强对比
建筑的色彩设计
.
4
色彩对比在设计中的运用
服装的色彩设计
.
4
色彩对比在设计中的运用
.
4
色彩对比在设计中的运用
舞台、电影的色彩设计
张艺谋导演在拍摄影片时,色彩运用得非常成功,从《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 挂》,再到《活着》、《我的父亲母亲》、《英雄》和《十面埋伏》,他都通过对 画面形象的色彩设计,提炼以及选择搭配,渲染,烘托出了主题内容所需要的情绪 基调和特定氛围,获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英雄》更以不同的衣服颜色取代一般电影胶卷的换色,用红、白、绿、蓝、金黄 等色彩呈现三种故事的样貌,浓郁到倾泻般的色彩运用,真像在“色彩中流动”, 让人们享受一场“视觉的盛宴”
.
3 明度、纯度对比
纯度基调 低纯度基调:由低纯度色组成的基调。视觉效果:脏、混、粉。 中纯度基调:由中纯度色组成的基调。视觉效果:和、软、静。 高纯度基调:由高纯度色组成的基调。视觉效果:烈、明、激。
.
4
色彩对比在设计中的运用
产品的色彩设计
.
4
色彩对比在设计中的运用
包装的色彩设计
.
4
色彩对比在设计中的运用
色彩三要素的对比运用
色彩构成
.
课前复习
色彩的类别 色彩分类 色彩的三要素
.
内容提要
1
色彩对比
2
色相对比
3 明度、纯度对比
4
色彩对比在设计中的运用
.
美丽的世界
每一只蝴蝶都是从前一朵花的鬼魂,回来寻找它自己。 ——张爱玲《炎樱语录》
.
1
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就是各种色彩在构图的面积、形状、位置以及色相、明
.
2
色相对比
互补色对比是指在色相环上色相的距离角度为180°左右的色对比,属于色相最强对比。 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构成色相的三大色补色关系,其中黄与紫对比构成明度对比的 极端,红与绿构成纯度对比的极端,橙与蓝构成冷暖对比的极端。 其对比视觉效果:强烈、鲜艳、充实、有运动感,容易产生不协调、杂乱、过分、刺激、 动荡不安、粗俗生硬等特点。
.
2
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是指色相之间的差异而形成的对比。
色相之间存在着强、中、弱对比关系,这种对比关系是由对比两色在色环 中所处的位置和角度决定的。各色相由于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远近不同,形 成不同的色相对比。
.
2
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
同 一 色 对 比
类 似 色 对 比
对 比 色 对 比
互 补 色 对 比
色环上色相距离为5° 色环上色相距离为30° 色环上色相距离为120° 色环上色相距离为180°
.
创造美丽色彩世界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色彩”。 ——王国维
色彩即语言 色彩即思想 色彩即情绪 色彩即情感 色彩即节奏
.
课堂练习
通过色彩三要素对比的学习,运用相关知识,做对比构成 设计练习(色相、明度、纯度)。尺寸:20cm×20cm。
色彩构成
.
寒沉 冷静
、 悲 伤 、 绝 望 、
.
4
色彩对比在设计中的运用
勇气、尊贵、威严
宁静、冰冷、永恒
.
4
色彩对比在设计中的运用
希望、真实、平静
激昂、血腥、暴力、危险
.
4
色彩对比在设计中的运用
红与黄对比色对比,使画面色相感强、饱满、 华丽、兴奋,有冲击感。
.
4
色彩对比在设计中的运用
舞台背景的主色调是金黄色,精致 的雕花在灯光下格外耀眼,另外还 有紫色、蓝色、红色等等变换出场, 交相辉映。除了柱子上不时变幻精 美图案与色彩,灯光的设计也是美 轮美奂,漂亮的水晶灯设计令人仿 佛置身十层楼高的巨大水晶宫殿般 的音乐殿堂。
.
2
色相对比
同一色对比是指在色相环上色相距离角度为5°以内的色相对比。 由于对比两色相距很近,不存在色相差别,只有明度及纯度的差别,是最弱的色 相对比。 对比视觉效果:单纯、柔和、高雅、文静、朴实、但显得单调、呆板、柔弱等。
.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色相对比
类似色对比是指在色相环上色相距离角度为30°左右的色相对比,属于弱对比。 这类属于大的色相范畴,有不同色素倾向,如黄绿、绿、蓝绿、玫红、大红、朱红等色。 其对比视觉效果:柔和、统一、安定、比同一色对比的效果更丰富。
度、纯度等心理刺激的差别构成了色彩之间的对比。对比差距越大,对比效 果就越明显,缩小或减弱对比差距,对比的视觉效果就趋向缓和。
色彩对比
1、同时对比 2、连续对比
.
1
色彩对比
同时对比,即是在同一个时间内,观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并排颜色互相
影响,所产生的对比效果变化。
连续对比,是指不同时间上看两个色彩所产生的对比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