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词类活用浅析
文言文的词类活用知识点详解
文言文的词类活用知识点详解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这种现状叫词类活用。
一、使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
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动词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焉用亡郑以陪邻。
《烛之武退秦师》晋侯饮赵盾酒。
《左传·宣公二年》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形容词使动用法: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触龙说赵太后》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过秦论》春风又绿江南岸。
《泊船瓜洲》名词使动用法: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鸿门宴》齐威王欲将孙膑。
《孙子吴起列传》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左传》二、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指某些词用作动词充当谓语时其动作属于主观上的感觉、看待或评价。
这种谓语与宾语的关系是:主语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有谓语自身所代表的性状,或者把宾语当作谓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去看待、评价。
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对……感到……”等。
形容词意动用法: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秋水》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论贵粟疏》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邑人奇之。
《桃花源记》名词意动用法: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封建论》三、名词用为动词名词用了动词的性质。
名词+代词:公子怒,欲鞭之,《左传》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游褒禅山记》名词+名词:沛公军霸上。
《鸿门宴》衣素衣而出。
《列御寇》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喜雨亭记》副词 +名词:晋灵公不君。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解析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摘要: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正确认识它,对我们阅读古籍,特别是理解汉语语法都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从《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上古经典著作中广泛撷取相关例句,并将其细致分类,充分地证明了这种语法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使用的普遍性并简要地探索了其中的规律性。
与此同时,本文也对近些年来人们对于词类活用现象的研究做以总结。
关键词:词类活用特殊意念动宾关系词的兼类“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一个很突出的现象。
不了解词类活用的道理、不能正确理解和解释被活用词的词义,阅读古文就会遇到困难。
自从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从词有定类的观念出发,提出了“假借”之名,实际上从理论上解决了古汉语词类活用的问题以后,陈承泽首唱词类活用说至今,凡是古代汉语教材、专著,都辟有专门章节论述词类活用问题。
人们利用这个理论,对一些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而产生新词义的词语做出正确解释,解决了文言文阅读和注释中的一个大问题。
这些对于词类活用现象的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是十分显著的。
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偏差。
所以近些年来也有很多学者对词类活用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异议。
例如,很多人认为目前许多关于古汉语词类活用的研究和文言文的注释中都存在着词类活用范围过宽的现象。
因此,我们必须对词类活用现象加以准确细致的学习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使用和学习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
一、绪论在古代汉语里,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是比较固定的。
各类词在句子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
譬如名词经常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而形容词则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
例如: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战国策・赵策四》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孟子・滕文公上》初,郑武公娶于中,日武姜。
生耗公及共叔段。
《左传・隐公元年》其中“疾”为形容词,作“走”的状语。
“粟”为名词,作句子的宾语;而第三旬中的“生”作句子的谓语,为动词词类。
以上这种情况,古今都是相同的。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
古汉语词类活用是指古汉语词汇在语境中的不同使用方式和功能。
古汉语词类活用的形式丰富多样,包括词类的相互转换、派生和屈折等。
一、名词
古汉语的名词活用主要表现在:
1.名词的转义:名词可以通过转义获得新的词义和功能。
“义”原指义理,后来转义为义行,表示行为;“阴”原指山的北面,后来转义为推翻正统的反动势力。
2.名词作为动词使用:名词可以通过屈折和派生形成动词。
“目”原指眼睛的动作,后来转化为注视、看望的意思;“鼓”原指用手指碰打,后来转化为振奋、鼓动的意思。
4.名词作为副词使用:名词可以通过派生形成副词。
“甚”原指深远的意思,后来转化为很、非常的副词。
1.动词的屈折和派生:动词可以通过屈折和派生形成不同的时态和语态。
“来”原指向前走,经过屈折后可以表示过去的动作,派生后可以表示未来的动作。
2.动词的复合:动词可以通过合成形成复合动词,表示复杂的动作或状态。
“飞驰”由“飞”和“驰”两个动词合成,表示快速奔驰的动作。
1.形容词的派生:形容词可以通过派生形成不同的词义和功能。
“新”原指年轻的意思,后来转义为新鲜、陌生的意思。
3.形容词的屈折:形容词可以通过屈折形成不同的程度和时态。
“美”可以屈折为“美丽”表示程度的增强,“美国”表示时态的变化。
文言文词类活用辨析
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
其规律是:(1)后跟作宾语的名词(名词+名词<非并列或偏正关系>//名词+代词——之、尔、汝等)。
如“范增数目.项王”,可译为“用眼睛示意”;“驴不胜怒,蹄.之”可译为“用蹄子踢”。
(2)后带补语的名词(名词+名词<非并列或偏正关系>//名词+介宾结构)。
如“沛公军.<霸上>”,可译为“驻札”;“秦伐韩,军.于阏与”,可解释为“驻扎”。
(3)前有状语的名词(副词或介宾结构或助词+名词——副词“不”、“弗”、“已”、“遂”等)。
如“秦师[遂]东.”,意“向东进发”;“小信未孚,神[弗]福.也”,释为“赐福”;“而此独以钟名.,何哉?”释为“命名”。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释为“称王”。
(4)前有能愿动词(能、可、愿、应、宜、当、欲……)的名词。
如“非能水.也”,可译为“游泳”。
(5)前有结构助词“所”的名词。
如“置人所罾.鱼腹中”,应译为“捕捞”。
(6)后跟(解释为“的人”的)“者”字的名词。
如“门.者故不入”,解释为“看门”。
(7)同一个名词或两个名词连用,这两个词既非叠词又不是并列、偏正、复指关系。
那么其中一个作动词用。
如“春风风.人”,应译为“吹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要译作“从事”或“干”。
(8)名词与动词之间用连词“而”、“以”、“且”连接,表示动作的。
如“进城梯.而下之”,即“架梯”;“儿涕.而去”,释为“流泪”。
(9)句中无其它任何可以充当谓语的动词或形容词。
如“诸越则桃李冬实.”,应解释为“结果实”。
【解释作动词的名词的方法】(1)替代式,以相应的动词替代。
如:①朝服.衣冠。
(穿戴)②赵王鼓.瑟。
(弹奏)(2)“动+名”式,在这个名词前加上相应的动词。
如:①遂命酒.。
(摆酒)②歌.以赠之。
(写歌)(3)“名+动”式,在这个名词后加上相应的动词。
如:怀.其璧,从径道亡。
(怀藏)(4)“介+名+动”式,在这个名词前加上相应的介词,在这个名词后加上有关的动词。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在古代文献中,汉语的词类活用是一个重要的词汇现象。
不同于现代汉语,古汉语的词类活用是广泛应用的,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要地介绍古汉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结合一些例子进行说明。
一、名词类1. 名词的数古汉语名词的数有单数和复数之分。
复数形式的产生有以下几种方式:1)以“们”,“等”等结尾,如众人,诸侯等;2)重复同一个名词,如船船,马马,云云等;3)以“家”,“处”等词语表示单位数量,如三家、五处等。
例如:“笔下生花,语惊四座。
赖有牛倌心疼,毛驴皆知我心事。
”这里的“牛倌”和“毛驴”都是复数形式。
古汉语的名词有主格、宾格、属格、呼格、纪格等格。
其中,主格表示名词是主语,宾格表示名词是宾语,属格表示名词为某物的属主,呼格表示名词为被称呼的对象,纪格表示名词的标志。
例如:“夫君入宫天一九年,铜马铁骑空相见。
”这里的“夫君”是主格,“天”是宾格,“骑”是属格,“铜马铁骑”是呼格,“九年”是纪格。
二、动词类古汉语动词的时态有过去、现在、将来三种。
例如:“圣人于帝王之世,主文修武,将海内九州融为一体。
”这里的“于帝王之世”表示过去时,“主文修武”表示现在时,“将海内九州融为一体”表示将来时。
2. 动词的语气古汉语动词的语气有陈述语气、祈使语气、疑问语气、假设语气等。
例如:“请安!疏阔虑得太深,盼吾妻永保清明。
”这里的“请安”是祈使语气,“盼吾妻永保清明”是假设语气。
三、形容词、副词类1. 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古汉语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方式与现代汉语相似,一般在词尾加上“于”、“之”的后缀来构成。
例如:“楚王好为长鲸,将千里馀余。
虽有剧波亦不沉,猖珵可餐,不可制伏者也。
”这里的“长”是比较级,“最”是最高级。
古汉语形容词和副词的程度有“甚”的方式。
例如:“甚矣吾衰!”这里的“甚”表示非常,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很”。
综上所述,古汉语的词类活用现象非常丰富,是研究古代汉语语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及其原因_概述及解释说明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及其原因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古汉语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种重要语言,其词类活用现象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词类活用是指词语在不同语法环境中的形态变化,包括名词和动词等各个词类。
古汉语中存在丰富的词类活用现象,这些变化不仅体现了汉字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也反映了古代社会、文化背景对语言发展产生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以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为核心,探讨其原因和解释。
首先,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定义和界定词类活用的范围,并详细介绍古汉语中名词和动词两个主要部分的活用现象及其原因。
接下来,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针对这些现象给出解释说明,从语言演化、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使用者的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最后,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总结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与原因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和思考题。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及其原因的深入研究,探寻古代汉语形态变化的规律和背后的原因。
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解释说明,为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撰写,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古代汉语语法系统的特点,并拓宽我们对汉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认知。
2.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2.1 词类活用的定义和范围在古汉语中,词类活用是指词汇根据不同的语法功能、语境或者其他因素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这些变化可以涉及到名词、动词等各种词类,在不同的形态下展示不同的格、数、时态等语法特征。
2.2 古汉语中的名词活用现象及其原因在古汉语中,名词常常通过添加后缀来表示格和数的变化。
例如,“山”在主格下为“山”,而在宾格下为“山之”。
这种名词活用现象主要由以下原因导致:首先,古代人们对于事物之间关系的理解较为模糊,因此需要通过名词活用来表达具体含义。
例如,“子孙”一词在古代常有复数意义,而通过添加后缀“之”可以表示其所有格关系。
其次,古代社会多为农耕社会,人们习惯以自然界事物为模板进行分类。
举例说明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举例说明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某些词可以临时改变其词性或用法,例如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等等。
以下是一些例子:
1.名词用作动词:
在古汉语中,一些名词可以在特定的语境下用作动词。
例如,“衣锦还乡”中的“衣”原本是名词,表示“衣服”,但在这个成语中用作动词,表示“穿衣服”。
2.形容词用作动词:
形容词在古汉语中也可以用作动词。
例如,“欲穷千里目”中的“穷”原本是形容词,表示“穷尽”,但在这个句子中用作动词,表示“使穷尽”。
3.数词用作动词:
数词在古汉语中也可以用作动词。
例如,“三思而后行”中的“三”原本是数词,表示“三个”,但在这个句子中用作动词,表示“多次考虑”。
4.意动用法:
古汉语中还有一些词语可以用作意动用法。
例如,“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原本是名词,表示“老师”,在这个句子中用作意动用法,表示“把……当作老师”。
5.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指一个词语用作动词时,不是主语发出的动作,而是
由宾语发出的动作。
例如,“焉用亡郑以陪邻”中的“亡”原本是名词,表示“灭亡”,在这个句子中用作使动用法,表示“使……灭亡”。
以上是一些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的例子。
这些用法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而且这些用法的出现也增加了古汉语的复杂性和魅力。
高考古汉语词类活用详解
高考古汉语词类活用详解高考古汉语词类活用详解1. 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情况:〔1〕名词+宾语例如:籍吏民,封府库。
〔《鸿上宴》〕——登记官吏、百姓,封闭财物仓库。
〔2〕副词作状语+名词例如:汉水又东。
〔《水经注·江水》〕-—江水又向东流。
〔3〕能愿动词+名词例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凭借船桨的人,并不会游水,却能横渡江河。
〔4〕名词+补语例如:沛公军霸上。
〔《鸿门宴》〕——沛公在霸上驻扎军队。
〔5〕名词充当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
例如: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
〔《赤壁之战》〕-—孙权聪明仁德,尊敬贤者,礼遇士人。
〔6〕叙述句的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作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例如: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采草药》〕—-如平原三月开花的,到深山中就得在四月开花.〔7〕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答司马谏议书》〕——如果说现在什么都不做,只是恪守前人的旧法,那么我不能接受.〔8〕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例如:权,然后知轻重。
〔《孟子·梁惠王上》〕--权衡,而后才能知道轻重.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不带宾语的,但是如果带了宾语,就是用作一般动词,例如:〔1〕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屈原列传》〕—-后来让上官司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2〕亲贤臣,远小人。
〔《出师表》〕——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3〕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项伯〕平日善待留侯张良。
〔4〕峨大冠,拖长绅。
〔《卖柑者言》〕—-戴着高大的帽子,拖着长长的腰带.〔5〕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论贵粟疏》〕——因此贤明的君主重视粮食而轻视金玉.〔6〕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啊。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分析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分析田华发布时间: 2009-7-30 2:07:41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语言中的词随文而异现象较为常见,古代汉语中尤为突出。
《马氏文通》在初创词类之时就已经发现汉语所分的词类同语法成分无法对应的问题,所以提出“字无定义,故无定类”。
词类活用的问题清人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中就已经注意到了,而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语法理论加以系统论述,是在近人陈承泽的《国文法草创》一书中。
此后,这个问题一直被语法学界看作是古代汉语语法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20世纪80年代,语法学界对“词类活用”说给予了新的关注,学者们用更审慎的态度对古汉语中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重新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指出应该对众多的活用说进行一次认真的清理,分析本用、活用、兼用等各种现象。
应当承认,现今通行的“词类活用”说本身确实存在着某些缺陷,如活用类别不清、活用范围不明、词类活用的滥用以及对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现象的模糊认识。
词类活用现象是古籍中的常见现象,本文在辨正了部分词类活用滥用现象的基础上,分析了词类活用与兼类的区别及判别词类活用的方法。
一、词类活用的滥用与词的兼类现象(一)词类活用的滥用现象1.由于不理解词的本义而误作活用词的本义是指词本来的意义,是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举证的最古的意义。
如果没有通过古文字文献资料而深入地探求词的本义,刻意造成解读上的偏差甚至错误。
例如:《史记·商君列传》:“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
” 《史记·留侯世家》:“子房前!”两句中的“前”,有的教材将其释为“方位名词用作动词”。
“前”,金文作,字从止舟,象人足在船上,表示前进。
《广雅·释诂》对“前”的意义解释得非常明确,曰:“前,进也。
”又如《左传·昭公元年》:“二执戈者前矣”。
《庄子·盗跖》:“孔子下车而前。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今有马于此,然驱之不往,引之不前。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古汉语共有七种词类,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和助词。
每种词类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法,本文简要介绍古汉语七种词类的活用方式。
名词:古汉语名词的活用方式主要体现在它的数量和格的变化上。
古汉语名词的数量有单、复两种形式。
在汉语中,复数形式主要是由“们”字结尾来表示,但古汉语则没有这种表达方式。
古汉语名词主要通过加上“(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等量词来表示数量,例如“一年”、“十只羊”等。
此外,古汉语名词还有主格、宾格、属格、格格等不同的格形式。
动词:古汉语动词的活用主要表现在时态、语态和语气等方面。
古汉语动词的时态有过去、现在、未来、完成、进行等时态,而语态则有主动、被动、使役等语态。
此外,古汉语动词还有实义动词和情态动词等分类,实义动词包括动作和状态两类,而情态动词则有可能和应该等类型。
形容词:古汉语形容词的活用主要包括比较级、最高级和否定词等形式。
古汉语的比较级一般是通过在形容词前面加上“更”来表示,而最高级则是通过在形容词前面加上“最”来表示。
此外,古汉语的否定词一般是通过在动词、形容词前加上“不”等否定形式来表示。
副词:古汉语的副词主要包括时间副词、地点副词、程度副词等类型。
古汉语的副词的活用方式较为简单,一般不会发生变化,例如“今日”、“此处”“甚”等。
连词:古汉语的连词主要用于连接句子和短语,组成复句。
古汉语的连词主要分为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两种类型。
并列连词主要用于连接同等地位的句子和词语,例如“而且”、“或者”等;而从属连词则用于连接主从句,例如“因为”、“如果”等。
助词:古汉语的助词主要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类。
古汉语的助词很多,例如“了”、“吧”、“得”等,其活用方式也比较多变。
例如“了”字虽然是助动词,但是它的使用方式却比较复杂,有表示动作完成、变化、感叹、语气加强、问句变陈述等不同用法。
总之,古汉语的七种词类的活用方式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处理。
浅谈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
词类 活用 的本质是词 的功 能发 生 了变化 ,因此名词 和 动词作状语,不能算是 “ 词类活用 ”。
用 首先,名词 、动词作 状语和词 在使用 中的转类不 是一 动 词 ,表 示 “ 手 肘 撞 ” 的 意 思 。但 是 这 只 是 一 种 临 时 性 个 逻 辑 层 面 的 内容 ,作 状 语 的名 词 或 动 词 并 没 有 因此 而 改 的 情 况 。 动 词 的用 法 并 没 有 成 为 “ ” 的经 常 性 的 功 能 , 肘
( 二)从语义 、语用等多方位对词类活用加以考察 词在活用 时 ,在语 义上,活用词 的 内涵大 多发生 了变 异 ,一方 面保 留了原有的语义 ,另一方面又产 生 了与原语
义 有 关 联 的 反 映 语 法 功 能 变 化 的新 语 义 ,二 者 紧 密 地 结 合
在活用词 身上 ,构成 了活用词丰 富的语义 内涵 。例如 “ 从 左右 ,皆肘之 。”中, “ ”是名 词活用 ,一方 面它保 留 肘
表着 传统 “ 词类活用 ”类型 的确定。
词类 活用现象 是古籍 中的常见现象 ,现今通行 的 “ 词 类活 用 ”说本 身存在着某 些缺 陷,如活用类 别不清 、活 用
类 ,具有常用性 、固定性的特点 。如: “ 甘其食 ,美其服。” ( 老子》 )
“ ” 为名 词 ,食 物 。 食
“ ”,还是名词 “ 撞 手肘 ”都 无法单独表示 。活用词语 义
其 次 , 名 词 、动 词 是 对 词 的 分 类 ,属 于 词 法 范 畴 ; 状 内涵丰 富是我们考察词类活用时不可不注意的。
语 是句子成 分,显示 的是词与 词的组合 问题 ,属于句法 范
在 语 用 上 , 活 用 直 接 受 语 境 的制 约 , 呈 现 出 很 大 的 灵
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现象
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现象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
它指的是一个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改变其原本的词性和语法功能,以适应表达的需要。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 名词用作动词:名词在特定的语境下,临时具备动词的意义和用法。
例如:“左右欲刃相如”中的“刃”,原本是名词,这里表示“用刀杀”的意思。
2. 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具备动词的意义和用法。
例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原本是形容词,这里表示“使……活下来”的意思。
3. 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在特定的语境中,表示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发生某种变化。
例如:“毕礼而归之”中的“归”,原本是动词,这里表示“使……回去”的意思。
4. 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在特定的语境中,表示使宾语成为某种人或事物。
例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中的“王”,原本是名词,这里表示“使……为王”的意思。
词类活用现象在古代汉语中非常普遍,它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增强了语言的灵活性和表现力。
对于学习古代汉语的人来说,理解和掌握词类活用现象是非常重要的。
古汉语词类活用现象详解
古汉语词类活用现象详解古汉语词类活用现象详解掌握词类活用的方法首先是对词类活用的概念有清楚的认识,其次要搞清楚各类词的基本用法和活用用法,同时要多作练习——通过套用格式来分析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了它的基本用法,在句中充当其他词类和句子成分,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词类活用。
一一般的词类活用(一)名词的一般活用1、名词作状语基本结构:名词+动词基本用法:主语+谓语活用用法:状语+谓语①表动作的特征状态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②表动作的对待方式人皆得以隶使之(像对待奴隶那样)③表动作的凭借工具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用船前往)④表动作的时间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在夜里)⑤表动作的处所卒廷见相如(在朝廷上)2、名词活用为动词基本结构:名词+名词或代词基本用法:定语+中心语或复指短语活用用法:谓语+宾语①名词+宾语驴不胜怒,蹄之(踢)四美具,二难并(美好的事物)不能容于远近(远近的人)(三)动词的一般活用基本结构:名词或形容词或之、其+动词基本用法:主语+谓语或状语+中心语活用用法:定语+中心语或动词+宾语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产的东西)则其至又加少矣(来到这里的人)(四)数词的活用基本用法:数量词用作定语活用用法:1、活用为动词作谓语六王毕,四海一(统一)2、活用为形容词作定语或谓语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全、满)二三其德(主谓倒装)(不专一,不忠诚)3、活用为名词其一犬坐于前(一只狼)二特殊的词类活用(一)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原式:主语+活用词+宾语翻译式:主语+使+宾语+活用词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使……长肉)会盟而谋弱秦(使……减弱)谨拜表以闻(使……知道)(二)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原式:主语+活用词+宾语翻译式:①名词意动用法:主语+(把)+宾语+当作+活用词②形容词意动用法:主语+(认为)+宾语+活用词吾从而师之(以……为老师)成以其小,劣之(认为……猥劣)(三)动词的为动用法原式:主语+活用词+宾语翻译式:主语+为+宾语+活用词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指南录>后序》)(自己为自己的诗歌作序)三注意事项1、词类活用是古汉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临时的用法。
词类活用浅析教案
古汉语词类活用浅析那什么是词类活动用呢?在古代汉语中,词类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而某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被使用语言的人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原有的语法特点和意义,而获得了他类词的语法特点,临时充当了别的词类,这就是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有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甘棠》,美召伯也。
”(《诗〃甘棠序》).“美”是形容词,美丽的意思,这里活用为动词,是“称赞、颂扬”的意思。
再如: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庄子〃杂篇〃盗跖第二十九》).形容词“高”出现在代词“所”的后面,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以为高”(尊崇)。
又如:?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九章〃涉江》)① 龙果夫《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科学出版社,1958年。
“步”、“冠”这些词原本是名词,现在都活用成了动词。
此外,还有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形容词等等。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不了解词类活用的道理、不能正确理解和解释被活用词的词义,学习古文就会遇到困难。
只有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实际句例的归纳总结,切实了解活用的类型以及辨别的方法,才能做到较为准确的理解。
一、词类活用类别分析(一)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例如:?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前后的“来”都是谓语动词,而这个动作并不是主语“有国有家者”所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远人”施行“来”的行为。
即“使??来”的意思。
这就是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的含义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使动用法的句子从理论上说必须有宾语,有时宾语省略不出现,但是可以补出。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
古汉语词类活用简析古汉语词类活用是指古汉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类的活用形式。
古汉语的词类活用主要表现在音、形、义三个方面。
音方面的活用是指古汉语中一些词在不同音韵环境下发生音变的情况。
古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名词,在读声为上声的字后读去声时,会引起声调的变化,例如“帝”读上声,“帝王”读去声(dì wáng)。
还有一些动词和形容词在读声为上声的字后读去声时会发生音变,例如“放”读上声,“放下”读去声(fàngxià)。
形方面的活用是指古汉语中一些词在不同语法环境下形态发生变化的情况。
古汉语中的名词在表示复数时会加上“们”的后缀,表示尊称时会在名词前加上“云云”的前缀,表示小称时会在名词前加上“儿”的后缀。
动词在表示过去时和将来时时会发生词形变化,例如“去”在过去时变为“去了”,在将来时变为“要去”。
形容词在表示程度时会加上“甚”的前缀,表示否定时会加上“不”的前缀。
义方面的活用是指古汉语中一些词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发生变化的情况。
古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作为动词使用,表示某种状态或动作,例如“忧愁”可以表示“令人忧愁”或“变得忧愁”。
动词和名词之间也可以互转,例如“走”可以表示行走的动作,也可以表示行走的状态。
古汉语词类活用的特点是灵活多变,多样性较大。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依靠上下文语境加以辨析,而不是依靠固定的语法规则。
学习古汉语的词类活用需要注重语境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古汉语词类活用在现代汉语中仍有一定的影响。
一些古汉语的词类活用形式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例如表示程度的副词“甚”和表示否定的前缀“不”仍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
一些古汉语的词类活用形式也在现代汉语中被重新解释和引申,例如“行”在古汉语中是动词,表示走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也可以表示办事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汉语词类活用浅析关于汉语词类研究的重要性,龙果夫教授在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序》中有这么一段精辟的论述:“(词类问题)有巨大的理论的和实用的意义,因为各种语言的语法结构的本质反映在词类上。
离开词类,既不可能理解汉语句法的特点,也不可能理解汉语形态的特点,因而也就不可能说明汉语语法,无论是从科学的角度还是从实用的角度。
”①正是基于这一点,又由于汉语自身特点的原因,汉语词类问题一直是语法学界研究、争论的热点。
而词类活用作为实用语法的命题之一,既在教学语法系统中非常重要,又首先立足于实用。
那什么是词类活动用呢?在古代汉语中,词类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而某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被使用语言的人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原有的语法特点和意义,而获得了他类词的语法特点,临时充当了别的词类,这就是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有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甘棠》,美.召伯也。
‛(《诗〃甘棠序》)“美”是形容词,美丽的意思,这里活用为动词,是“称赞、颂扬”的意思。
再如:‚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庄子〃杂篇〃盗跖第二十九》)形容词“高”出现在代词“所”的后面,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以为高”(尊崇)。
又如:‚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九章〃涉江》)①龙果夫《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科学出版社,1958年。
“步”、“冠”这些词原本是名词,现在都活用成了动词。
此外,还有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形容词等等。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不了解词类活用的道理、不能正确理解和解释被活用词的词义,学习古文就会遇到困难。
只有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实际句例的归纳总结,切实了解活用的类型以及辨别的方法,才能做到较为准确的理解。
一、词类活用类别分析(一)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例如:‚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前后的“来”都是谓语动词,而这个动作并不是主语“有国有家者”所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远人”施行“来”的行为。
即“使……来”的意思。
这就是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的含义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使动用法的句子从理论上说必须有宾语,有时宾语省略不出现,但是可以补出。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这句承接上文“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来”还是使动用法,只是省略了宾语而已。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由于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而使动用法一般都应该有宾语(除非省略)。
因此,可以根据不及物动词后面出现宾语这个现象判断其活用。
例如:‚止.子路宿。
‛(《论语〃微子》)这里的“止”是留止的意思,本是不及物动词。
在这句里带上了宾语“子路”,意思是使子路留止。
又如:‚项伯杀人,臣活.之。
‛(《史记〃鸿门宴》)这里的“活”本是不及物动词,这里带上了宾语“之”(指代项伯),也是活用为使动用法,即“使之活”(救活他)的意思。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及物动词本来就带有宾语,因此我们不能依据有没有宾语来判别其活用与否。
但是,由于使动用法的特点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上下文文意经常可以提示我们有效地辨别其活用。
例如:‚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汉书〃苏武传》)句子的主语是单于。
从上下文来看,“降武”不可能是单于投降苏武,而是单于逼迫苏武投降,即“使……降”的意思,所以是使动用法。
又如:‚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楚辞〃离骚》)这里的“饮”本是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
但是这里的“饮余马”不可能按照一般的动宾关系理解,只能是“使余马饮”,即“饮”为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饮马”的说法一直保留到今天。
由于古代汉语有句成分经常省略的特点,因此使动用法的宾语也可以省略。
这就需要阅读理解时加以辨认。
再如:‚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
‛(《荀子〃天论》)在“天不能病”句中,“病”不可能是陈述主语“天”的,因为“天”(大自然)无所谓病不病。
所以这里的“病”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后面省略了宾语,即“使……病困”的意思。
这从下句“则天不能使之全”的对比可以看出来。
再如:‚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这里“烧而走”的“走”为使动用法,后面省略了宾语“操”,即可以用火攻的办法迫使曹操的军队退兵。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使动用法的特点是:主语使形容词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这里的“安”本来为形容词,这里活用为使动动词,意为“使……安定”。
又如:‚宣子说,乃轻.币。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这里的“轻”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币(礼品)轻”,意思是减轻礼品的进献。
再如:‚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孟子〃梁惠王上》)这里的“远”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庖厨远(离得远远的)”。
以上例子,都是主语使形容词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3.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使动用法的特点是:名词用作谓语动词,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或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
例如:‚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
(《孟子〃公孙丑下》)“臣”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使动动词,“使……为臣”的意思。
又如:‚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这里的“子”、“臣”均为名词用作使动,“使……成为子女”、“使……成为臣子”的意思。
再如:‚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腕、瘘、疬。
‛(柳宗元《捕蛇者说》)“腊之”的“腊”,在这里活用为使动用法,即“使之成为腊”的意思。
以上,都是名词用作谓语动词,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再如:‚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也。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而肉骨“生死”、“肉骨”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死人复生,使骨头长肉。
后者表示使宾语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
(二)意动用法从使动和意动的语法意义来看,使动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而意动则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多是主观的看法或意念。
即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谓语动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意动用法的特点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形容词后面的宾语带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这里的“远”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远”的意思。
“不远千里”,即“不以千里为远”。
又如:‚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老子〃道德经》)“甘”、“美”、“安”、“乐”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即认为他们的食物香甜,认为他们的服饰漂亮,认为他们的住处安适,认为他们的习俗快乐。
再如:‚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
(《孟子〃公孙丑下》)“羞”、“卑”均为形容词,这里活用为意动动词,意为“不以……为羞”、“不以……为卑”。
以上例子,都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形容词后面的宾语带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意动用法的特点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是充当谓语动词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即“认为宾语是……”。
例如:‚今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苏轼《前赤壁赋》)“侣”、“友”在这里都是名词活用做意动用法,即“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的意思。
又如:‚孟尝君客.我。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这里的“客”为名词用作意动,即“把我当作贵客”的意思。
以上两例都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是充当谓语动词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即“认为宾语是……”。
(三)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用作动词时,一般具有跟原名词意义有密切联系的动词的意义。
例如:“尸”是名词,意思是“尸体”,但是在“曹人尸.诸城上。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一句中,“尸”就活用为动词,意思是“陈列尸体”。
例如:‚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论语〃先进》)‚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
(《孟子〃公孙丑上》)以上两例中的“妻”、“君”均为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嫁给”和“统治”。
又如:‚天下大定,高祖都.洛阳。
‛(《史记〃高祖本纪》)这里的“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意为“定都、建都”。
再如:‚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孟子〃滕文公上》)其中的“饔飧”本为名词,指早饭、晚饭,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做饭”。
(四)名词作状语1.以有关的对象名称比拟动作的状态特征以有关的对象名称比拟动作的状态特征,或形似或神似或声似。
例如:‚嫂虵.(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这里“蛇行”的“蛇”为名词用作状语表示比喻,意思是“像蛇一样匍匐爬行”。
又如:‚射之,豕人.立而啼。
‛(《左传〃庄公》)这里“人立”的“人”为名词用作状语表示比喻,意思是像人一样站立起来。
2.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依据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依据,相当于“用……”、“根据……”。
例如:‚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中山狼传》)其中的“杖”为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工具,意思是“用杖打死你”。
又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史记〃陈涉世家》)这里的“丹”为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工具,意思是“用丹砂(在帛上写‘陈胜王’三个字)”。
再如:‚会天大雨,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这里的“法”为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的依据,意思是依照法令都要斩首。
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凭据,有“依照(按照)……”之义,有时以表示职务或身份的名词作状语来比喻施事者对宾语(代表的对象)所持的态度,有“像对待……般地”一类意思。
再如:‚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
‛(《史记〃项羽本纪》)这里的“兄”为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
“兄事之”的意思是:“像对待兄长那样对待他。
”再如:‚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
‛(司马迁《报任安书》)这里“倡优畜之”的“倡优”为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
这意思是:“像对待乐人、伶人那样畜养着他们。
”3.状语是处所名词或方位名词表示方位或处所,相当于“在……”、“从……”、“向……”。
例如:‚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望,不见水端。
‛(《庄子〃秋水》)这里“东行”和“东面”中的“东”都是方位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向东面”。
又如:‚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