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首山东民歌《绣荷包》的比较
山东民歌《绣荷包》的分析演绎与创新
山东民歌《绣荷包》的分析演绎与创新【摘要】山东民歌《绣荷包》源自山东地区,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本文通过分析《绣荷包》的歌词和旋律特点,解读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并探讨其独特的演绎风格。
也探讨了《绣荷包》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其创新之处。
总结指出《绣荷包》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强调其对山东民间文化的重要性。
通过对这首民歌的分析与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并传承山东的民间文化。
【关键词】山东民歌, 绣荷包, 分析, 歌词, 旋律, 文化内涵, 演绎风格, 创新, 传承, 发展, 艺术价值, 山东民间文化.1. 引言1.1 介绍《绣荷包》的背景《绣荷包》是一首源自山东的传统民歌,被视为山东民歌中的经典之作。
这首歌以其悠扬的旋律和质朴的歌词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而《绣荷包》这个名字也有着特殊的含义,荷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财富和幸福,而绣花则象征着精致和美好。
这首歌以绣荷包为象征,歌颂着幸福和美好的生活。
《绣荷包》的背景故事流传甚广,据说是上世纪30年代由山东籍歌手王文凯传唱而广为人知。
这首歌曲在经过多次演绎和传播后,成为了山东地区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民间经典之作。
它通过简单而朴实的歌词,表现了普通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展现了山东人民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绣荷包》作为山东民歌中的瑰宝,不仅在旋律和歌词上具有独特的魅力,更是体现了山东人民勤劳朴实、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
它承载了丰富的地方文化内涵,传承着山东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
1.2 探讨山东民歌的特点山东民歌是山东省本土民间音乐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山东民歌通常以朴实、淳朴的语言表达民间生活和情感,反映了山东人民的情感表达和生活体验。
山东民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富有地方特色:山东民歌通常以山东方言为主要表达方式,旋律清新优美,抒发出山东人民的朴实、豪放情感,具有独特的地域色彩。
山东民歌《绣荷包》的分析演绎与创新
山东民歌《绣荷包》的分析演绎与创新山东民歌《绣荷包》是一首充满了浓厚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的民歌,其源于山东半岛的民间传统,在演绎和创新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从歌曲的历史渊源、曲调特点、歌词内容以及现代演绎和创新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绣荷包》在传承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我们来看看《绣荷包》的历史渊源。
《绣荷包》起源于山东半岛的农村地区,据传歌曲创作于明清时期,时至今日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这首歌最初是在农民田间劳作时传唱,歌颂劳动的辛勤和美好,表达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绣荷包》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民歌,更是一首记录了山东民间劳动生活的珍贵文化遗产。
我们可以从曲调特点方面来分析《绣荷包》。
这首歌曲采用了古老的传统调式和音阶,以山东地方音乐传统为基础,节奏轻快明快,旋律简单朗朗。
整体风格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充分展现了山东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
歌曲的曲调也堪称是山东乐坛的瑰宝,传承了山东古老音乐的精髓和精神。
我们来分析一下《绣荷包》的歌词内容。
歌词描绘了一位农村姑娘在劳作之余,赞美着她绣制的荷包,歌颂了她的勤劳和美丽。
歌词质朴真实,情感饱满,充分反映了山东农村女性的优秀品质和朴实的生活态度。
歌词中所蕴含的对劳动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核心思想。
我们来谈谈《绣荷包》在现代的演绎和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音乐人和艺术家纷纷将这首经典的山东民歌进行现代演绎和创新,使其更加贴合现代审美和音乐市场的需要。
一方面,他们在保留歌曲原有的特点和韵味的基础上,通过加入一些现代元素,让这首歌曲更加具有时代感和现代气息。
也有一些音乐人在编曲和演唱上大胆创新,将《绣荷包》与其他音乐风格相融合,形成了一些新的音乐形式和风格。
这样的现代演绎和创新不仅为《绣荷包》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也使更多的人重新认识和喜爱这首经典的民歌。
《绣荷包》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地方特色的山东民歌,在传承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两首山东民歌《绣荷包》的比较
在风格上:前者抒情、优美,而后者委婉、悲怨,这些主要是 由于旋律的构成、装饰音等的运用不同,造成的风格上的不同。
在调式调性上:山东苍山《绣荷包》运用山东民歌典型的徵调 式,且为bB徵调式,而山东黄县《绣荷包》为F羽调式。
在衬词、衬句上:前者衬句的旋律呈上行走向,且跨度较大, 运用比较自由,衬词主要以句间衬词为主。后者主要是句尾衬词和 句间衬词为主,两者在衬词使用位置上的不同,也体现了作品的不 同风格。其次两者在衬词、衬句上受影响的题材不同,前者主要是 吸收了当地盛行的柳琴戏的一些特点,比如富有特色的拖腔和衬词 “得儿”、“咿”等。后者主要受“海洋号子”以及京剧中的“西皮 腔”等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衬句的使用上,如“哎嗨呦”是号子中 常见的衬词。
◎ 民族音乐学
黄河之声 2018年第13期 何 颖
(济南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摘 要:山东民歌即在山东地区出现,由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形成,并经过口头传唱逐发展起来的。据统计,我国汉族 各地区大约流传有近百首以《绣荷包》为名的同名小调,在如此庞大的体系中,每一首《绣荷包》又独具特色。本 文以山东地区流传最广的两首《绣荷包》为例,针对其内部结构进行细致分析,比较两首作品风格的异同,进一步 阐释,即使是在同一地区内出现并流传的同名小调,它们之间也具有不同的风格特征。 关键词:绣荷包;音乐分析;风格异同
不同,但是二者在结构的组成上,又有一定的关联性和相似性。该 部分笔者主要从以下方面来比较曲子的异同:
在结构上:两首作品的整体结构相同,都是由两个乐段构成, 第二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反复。但是两首作品在乐段的组成上不同, 苍山的《绣荷包》是每一乐段是由五个乐句构成,而黄县的《绣荷 包》每一乐段由三个乐句加上两小节得衬腔以及重尾音构成。
山东苍山民歌《绣荷包》的艺术特点探究
黄莺(呢)站树梢儿(呢) (哎咳哎咳哟)黄莺呢站树梢儿(呢)
小小荷包(啊)绣(呀就)完(得儿)了(拉哈伊) 扬州的(那)穗子儿绿把丝儿绦 再用那红纸儿包(呢) (哎咳哎咳哟)送给那郎瞧瞧(呢) 这首民歌朴素自然,画面感强,仿佛看到一个羞涩 少女含笑绣荷包,手拿针线绣着星辰日月和树梢黄莺, 举手投足之间尽显相思。最后一句点名主旨,“送给那 郎瞧瞧”直抒胸臆,原来绣荷包意在送情郎,字字关情。 歌曲中苍山地方语言运用较多,地域性特点突出,表现 出了山东女子含蓄、朴实的性格。 二、山东苍山民歌《绣荷包》的艺术特点 民歌往往曲美情深,结构严谨,艺术价值较高,演 唱过程中可以让人品味、供人欣赏并给人以美感享受。 苍山民歌《绣荷包》在山东地区极具民族音乐特色,了 解其艺术特点,可以更好地促进民歌的传承和发展。 (一)曲式艺术特点 苍山民歌《绣荷包》这首歌曲为三句体,属于单乐段, 是曲式结构中的最小结构单位,能表达最基本的、完整 或相对完整的乐思 [4]。第一句“绣(呀就)荷(得儿) 包(拉哈伊)”是第二句“钢针儿轻上描儿描”的变化 重复(头尾相同,中间变化),艺术形式较为简单,调 式是以 sol、dol、re 为主的六声音阶宫调式歌曲,在
结语 总之,民歌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苍山民 歌《绣荷包》的形成、发展和流传历史悠久,流传十分 广泛。整首歌曲的篇幅比较短小,但是它的情感含量很 高,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特点,还有着较高的艺术 价值。在了解《绣荷包》艺术特点的基础上,应意识到 传承和保护民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如开展以“以歌言 志,以歌传情”的群众文化活动,以新民歌形式丰富群 众文化生活,提高苍山民歌的普及率和认知度,帮助传 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推动苍山民歌《绣荷包》的传承发展, 可以促进传统民歌的现代化发展。■
《绣荷包》的艺术特点及风格比较
《绣荷包》的艺术特点及风格比较《绣荷包》作为一种民歌题材在我国流传甚广,主要传唱在黄河流域、东北平原和长江上、中、下游等地。
它曲美情深,结构严谨,旋律性强,易于上口流传,属于民歌中的小调。
有的还叫《绣麒麟》《十绣》《麻城掉》《绣花调》等等,有的也在春节舞灯时演唱,化为灯歌。
《绣荷包》在其流传过程中经过广大人民群众在传唱相互吸纳、相互感染,经过艺术家们的不断加工、提炼,形成不同地区的不同艺术风格。
本文便选取了山东苍山、云南弥度的两首《绣荷包》来谈谈其各自在曲式、旋律、语言、情感上的特点。
一、两首不同地域《绣荷包》(一)山东苍山《绣荷包》1.曲式特点这首《绣荷包》属于单乐段的一上二下的三句式曲体,这也是山东民歌中较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
为了配合旋律的婉转特征,在中间加了很多富有地方语言习惯的衬词,使旋律变化重复时能起到一种强调词曲的作用,变化重复中用了缩减前半句的手法,而改用衬词,来达到前后乐句都有衬词的这一种呼应感,同时保持了曲体结构的平衡、统一、完整性。
这首《绣荷包》是一首以sol、dol、re 为主的六声音阶宫调式歌曲,在五声音阶中加入了变宫音。
“在山东民歌中,以徵调式歌曲为数量最多,约占民歌的50%左右,宫调式占30%左右”可以说徵调式宫调式是山东民歌的主要调式。
2.旋律特点这首《绣荷包》的旋律进行曲折,形态多样,是一首五度以内跳进的旋律,是以三度小跳为主的六声音阶。
旋律中,绝大部分是各种音程结合交替出现,以小三度跳进及级进解决为主,穿插四度、五度、七度,显得旋律流畅通顺,优美动听。
从歌曲的衬句特点来看,《绣荷包》中小衬句的运用不仅使重复句富有变化,避免了呆板单调,而且还加强了结束句的语气。
3.语言特点鲁南临沂地区的口头语“得儿依、呢”等在《绣荷包》中的运用,起到了一种过渡和衔接的作用。
再如,儿化音,也是山东地方语言的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歌曲中的“得儿”“上儿”这种小辙的巧妙运用,恰当地表现了一种甜美、喜悦、舒畅、甘甜、活泼的情绪与格调。
山东民歌《绣荷包》的分析演绎与创新
山东民歌《绣荷包》的分析演绎与创新山东民歌《绣荷包》是一首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歌,它源于山东省的民间传统文化,承载着当地人民丰富的生活情感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通过对这首民歌的分析演绎与创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传承山东的文化遗产。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绣荷包》这首民歌的内容和特点。
这首民歌以女孩绣荷包的情景为主线,表现了女孩对将来婚姻和家庭的憧憬和盼望。
歌词简单而朴实,却饱含着深邃的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整首歌曲旋律优美动人,表现了山东人民旺盛的生活欲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民歌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成为了山东省民间音乐的一大瑰宝。
接下来,我们可以尝试对《绣荷包》这首民歌进行演绎和创新,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优秀的民间文化。
我们可以尝试通过不同的乐器和编曲风格来重新演绎这首民歌,比如加入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等,或者将歌曲的节奏和曲调进行改编,以使其更具有现代感和时尚感。
我们也可以尝试加入一些新的元素,比如舞蹈、视觉效果等,以使得这首民歌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除了音乐表现形式的创新,我们还可以尝试对《绣荷包》这首民歌进行内容的创新。
我们可以编写新的歌词,以表达当代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或者将这首民歌进行情境演绎,制作成MV或舞台剧,以展现更加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
这样一来,这首古老的民歌就可以更好地与当代社会接轨,为人们所喜爱和传颂。
我们还可以通过相关的教育和宣传活动,将《绣荷包》这首山东民歌介绍给更多的人们,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优秀的民间文化。
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网络音乐晚会、民歌比赛等活动,邀请广大网友和乐迷参与以推动《绣荷包》这首民歌在网络上的传播和传承。
还可以通过音乐会、文化节等形式,将这首民歌推广到更广泛的舞台,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和喜爱这一优秀的民间音乐作品。
山东民歌《绣荷包》的分析演绎与创新
山东民歌《绣荷包》的分析演绎与创新
《绣荷包》是一首流传于山东地区的民歌,反映了当地民间生活的真实情感和日常生活的细节。
该民歌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深入人心,因其独特的文化和艺术价值,被誉为山东地区民歌中的经典之作。
首先,《绣荷包》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歌中的女主角青春美丽、善良纯洁,她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绣荷包送给了自己深爱的男子。
这个男子却因为一些原因离开了她,留下了她无尽的思念和难忘的回忆。
学者们认为,女主角用自己的荷包象征着自己的心,传达了自己对男子真诚爱情的表达,当男子抛弃她时,也让人感到她的悲痛之情。
整首歌曲节奏温婉,旋律优美,堪称一首优秀的爱情歌曲。
其次,《绣荷包》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农村生活和文化传统。
这首歌中涉及的许多细节,如绣荷包、姑娘的情愫和家庭背景等等,都描绘了当时农村生活的一面。
同时,歌曲中使用的方言、调式和吟唱方式,表现了当地特有的文化风格和音乐艺术特点,呈现出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总之,《绣荷包》是一首既深情又真实、既反映了山东地区农村生活的情感,又突出了当地文化的特色与创新。
它不仅是山东地区民歌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珍品。
四首《绣荷包》艺术风格及演唱特色的比较
山东 的则 多细 小 的装 饰音 ,委婉 内秀 。这也 是显 示 了我 过南 北 民 歌 的特 色 区别 ,北方 民歌 粗 旷、豪 迈 、南方 民歌隽永 内秀 。
二 、 唱腔韵 味 上的 比较
四首 《 荷包 》 都 是 以物传 情 ,用 绣荷 包 的形 式来 表达 心 中 绣 的爱情 ,所 以 ,歌词 内容形 象 、生动 、富有 诗 意 。旋律 优美 、抒 情 ,感 情细 腻 ,~气 呵 成 。 如 陕北 《 荷 包》 绣
第 一 乐 句 柔 软 、 舒 展 , 由两个 分 句 ( 乐节 )组 成 ,第 一 分 句 以上 行为 主 ,而 第二 乐 句则 以 下行 为主 ,旋 律 婉转 、动 听 。其 中最 有特 点 的旋 律进 行 是旋 律 中6 2 5 2 — — — 的连 续跳 进 。切分 音 的运 用 ,也 加强 了旋 律 的动 力感 ,使旋 律进 行 流 畅 。包 括其 它 三 首 《 绣荷 包 》也 有这 样 的共 性 , 曲调优 美 ,感 情真 切 ,它们 的内 容都 来源 于 生活 的 生动 歌词 ,使歌 唱者 朗 朗上 口,易 于传 唱 。它 们 同属 于小 调 的~类 。山 东苍 山 的 《 荷 包 》是流 传 在 山乐 中南 绣 部 的传 统情 歌 ,是一 首 作 为谣 曲来 传 唱的 情歌 。在 唱 腔上 更 富特 色 ,用 下滑 音 、上滑 音 、波 音 等等 各 种润 腔形 式 来表 达这种 细 致 和 委 婉 。润 腔手 法 多种 多样 ,有句 首润 腔 、句 尾润 腔 、句 中润 腔 以及 综合 润 腔 ,根据 本 地 的语 言特 点进 行 不 同的创 腔 ,形 成 了我 们 所 说 的 “ 味 ”, 即风格 。 韵 衬 词在 这首 《 荷 包 》里 也起 到举 足 轻重 的 作用 ,大 量地 运 绣 用 “ 依 ”于 乐句 的尾 部 ,使 旋律 保 持流 动 性和 装饰 性 ,更 显其 啦 地方 色 彩 ,而 “ ”、 “ 啊 呀就 ”、 “ 得儿 ”、 “ ”用于 一句 歌 呢 词 的 中间部 分 ,对 歌 曲则起 到 了填补 空 隙和 调剂 节奏 的作 用 。 以 第一 句 为例
民歌绣荷包的艺术风格比较
民歌绣荷包的艺术风格比较绣荷包小调在我国民间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绣荷包小调具有较为丰富的内容,并且词调多采用叙事性手法,是一首比较具有特色的民间小调。
绣荷包小调在我国全国范围内,进行发展流传,受不同地区的风俗文化的影响,绣荷包小调也形成了多种形式的艺术风格,不同地区的绣荷包小调之间,既具有普遍的共性特点,又具有各自所独有的风格特点。
(一)地理人文环境与方言语调1、陕北《绣荷包》地理环境因素对绣荷包小调风格特点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对陕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进行分析。
陕北位于我国陕西省的北部,处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其次在对陕北地区的人文环境进行分析,陕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观就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腰鼓和皮影戏也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当地的艺术形式。
陕北居民具有淳朴的民风,能歌善舞是当地居民的基本特点,在陕北地区随处可以听见动听的歌声,“信天游”和“劳动号子”是陕北地区比较具有当地特色的民间小调形式。
绣荷包小调也是陕北地区比较著名的民间小调,是陕北民歌的重要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多名族聚居的国家,在我国不同地区,具有多种不同形式的方言,不同的方言类型,共同组成了我国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陕北地区的方言类型属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官话,上声字读去声,去声字读阴平,阴平字读阳平,尤其是在语调上,具有更加突出的特征,因此绣荷包小调,受陕北地区的方言形式的影响,曲调具有较大的旋律跳动性,每一个独立的乐句通常会与下行联系在一起。
2、山东《绣荷包》山东地区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山东东部濒临渤海、黄海,是著名孔孟思想的发源地,拥有孔子、墨子等多位历史名人,五岳之首的泰山也处于山东省境内。
山东人们始终给人一种淳朴、厚重的形象特点,山东民歌具有粗矿、诙谐、风趣的特点,民歌小调的表演,也体现出山东人们憨厚、淳朴、善良的性格特点。
山东的民歌形式也以小调为主,山东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民歌代表作品是《沂蒙山小调》。
山东方言属于北方话,和普通话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在部分词语的发音上,也具备着比较独特的风格特点,在山东省大部分地区,方言发音只有阴平、上声、去声三个调类,另外山东方言另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是儿化音比较明显。
五首绣荷包结构分析
五首绣荷包结构分析陕北《绣荷包》小调是由四个乐句组成的单乐段,具有比较对称整齐的结构特点,上句多以五字相对应的短句为主,如歌词“初一到十五,十五的月儿高”下句在句式上具有一定变化,如歌词“那春风摆动,杨呀杨柳梢”和“捎书书,带信信”,但是曲调句式上整体比较稳定,以每句四小节的句式为主。
山东《绣荷包》小调是以上下句重复为主要特点的三句体歌曲,为一上二下型的单乐段。
第一句乐句和第二句乐句呈现出重复性特点,第三句乐句表现出节奏紧凑的特点,第三句乐句为四小节,第四乐句为九小节。
山东绣荷包小调比较具有特色的特点就是“哪哎呀”衬词衬腔的加入,使绣荷包小调更具表现力,展现出女子害羞腼腆,但又勇敢向心爱的男人表达倾慕之情和思念之情的性格特点,使绣荷包小调表现更加鲜活,更具有感召力。
四川《绣荷包》融合了四川当地的风格特色,和四川方言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四川绣荷包小调上下两个乐句组成重复性复乐段,是一个规整的“启、承、转、合”的四句型乐段。
曲调中加入多个具有当地方言特色的“枯儿噴”、“金刚梭罗妹”、“呀儿儿呀”等衬词,并且加入频率都比较频繁,使曲调呈现出活泼风趣的特点,也展现出了四川地区“辣”的风格特点。
江苏《绣荷包》小调,具有较为缠绵甜美的特点,相比较与其他地区的绣荷包小调来说,江苏地区的绣荷包小调,具有比较独特的韵味风格,江苏地区绣荷包小调的唱词句式为“3+3+9+7”的七言四句体,例如唱词“第一绣,要绣哈,要绣天上明月亮,第二绣,要绣哈,要绣林中鸟成双”。
就是比较典型的七言四句体。
江苏地区绣荷包小调,长短相间的句式,具有较强的节奏感。
云南《绣荷包》小调具有“a b b ’ a b b’”的曲式结构,五言体和七言体共同组成了云南地区的绣荷包小调,每一句唱词上都具有细微的变化,但整体又呈现出平稳完整的特点。
山东民歌《绣荷包》的分析演绎与创新
山东民歌《绣荷包》的分析演绎与创新山东民歌《绣荷包》是一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歌,它不仅记录了山东地区的风土人情,更融入了丰富的地方文化元素。
在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的我们也可以通过对《绣荷包》的分析演绎与创新,将其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这首美丽的民歌。
我们来分析一下《绣荷包》这首民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绣荷包》叙述了一个女子倾注心血去绣荷包,象征着她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努力。
歌词中所蕴含的含蓄和坚韧,是中国传统女性美德的具体表现。
歌曲所用的音乐元素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如山东地区特有的调式和曲调,给人一种朴实、清新的感觉。
整首歌曲简洁明快,旋律易记易唱,是一首具有浓厚地方风格的民歌。
在接下来的分析演绎中,我们可以通过重新演绎《绣荷包》,让这首传统民歌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并且更具时代感。
比如可以通过加入现代音乐元素,如流行、摇滚、电子音乐等,让《绣荷包》更富有活力与创意。
同时可以融入一些现代的视听元素,如舞蹈、影像等,让《绣荷包》更具有舞台感与表现力。
我们还可以通过词曲的创新,来丰富《绣荷包》的艺术内涵。
可以从女性角度出发,加入更多表现女性情感和人生追求的细节,让《绣荷包》更具有情感共鸣。
可以通过对歌词的重新编排与填词,让《绣荷包》的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还可以通过对曲调的改编与加工,让《绣荷包》更具有现代音乐的魅力,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喜爱。
除了分析演绎,《绣荷包》的创新也同样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将《绣荷包》与其他音乐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更多元化的版本和作品。
比如可以将《绣荷包》与爵士乐相结合,创作出富有情调的版本;可以将《绣荷包》与电子音乐相结合,创作出充满未来感的版本。
我们还可以将《绣荷包》与其他传统音乐相结合,如京剧、民乐等,创作出融合多种民族音乐特色的版本。
还可以将《绣荷包》的故事内容进行延伸和展开,创作出更具有现代生活情境的作品。
如可以将《绣荷包》的故事背景搬上现代生活的舞台,描述一位正努力工作追求理想生活的年轻人的心路历程;可以将《绣荷包》的情感内核延伸至家庭、友情、爱情等更广阔的层面,创作出更多元、富有现代生活气息的作品。
山东民歌《绣荷包》的分析演绎与创新
山东民歌《绣荷包》的分析演绎与创新山东民歌《绣荷包》是一首反映山东民间生活的经典曲目,其曲调欢快、节奏明快、歌词朴素而真挚。
这首歌在山东地区广为流传,并且多次在国内外的演出中得到演绎。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绣荷包》这首歌曲的内涵与演绎手法,并探讨如何在创新中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
我们来分析一下《绣荷包》的内涵。
这首歌曲以“我是一个绣花的女郎,爱美的事我最关心”的开场,唱出了女性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而接着歌词中再唱出“我的绣花包里装满了希望,装满了梦想”等等,表现了主人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与希望。
整首歌以简单直接的歌词描绘着一个普通女性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我们来听一下不同演绎版本的《绣荷包》。
由于《绣荷包》这首歌曲广为流传,也在不同的地方有了不同的演绎版本。
在山东地区,有的歌手演绎时更加浓重的地方特色,音乐中加入了更多本土元素,从而更好地表达了山东民歌的独特魅力。
在国外,一些外国歌手也会演唱这首歌曲,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和音乐风格进行改编,使得这首歌曲在不同地域和文化中传播,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播。
我们来探讨一下《绣荷包》的创新与演绎。
在当今社会,传统民歌与现代音乐融合已成为一种流行的音乐创新方式。
有些音乐人将《绣荷包》这样的民歌与流行、电子音乐相结合,加入现代音乐元素,使得这首歌曲更富有时代感与现代气息。
也有一些音乐人将《绣荷包》与舞蹈、舞台表演相结合,使得这首歌曲在舞台上呈现出全新的魅力,更好地贴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山东民歌《绣荷包》不仅是一首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经典曲目,更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与音乐魅力的作品。
在演绎与创新中,我们可以不断挖掘其内在的文化价值,同时也可以将现代的音乐元素融入使得这首歌曲在不同时代、地域和文化中得到更好地传播和演绎,进一步推动民歌这一音乐形式的发展。
三首《绣荷包》的演唱体会
三首《绣荷包》的演唱体会1. 引言1.1 背景介绍《绣荷包》是一首由著名音乐家、作曲家陈亦勇谱曲的经典民歌,源自于中国古代京剧剧目《绣荷包》,这首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而闻名。
这首歌曲描述了一个妇女送给自己心爱的男子一只精致的荷包的故事,表达了深沉的爱情和家国情怀。
《绣荷包》这首歌曲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被众多歌手传唱,深受人们喜爱。
这首歌曲在演唱过程中需要表达出女人对爱情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家庭和国家的深深眷念,因此需要演唱者具备较高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歌曲中的曲调优美悠扬,歌词朴实真挚,让人彷佛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爱情和家国情怀的独特表达方式。
在接下来的我们将深入剖析这首歌曲的内容、表达手法、歌词解析、情感传达以及演唱技巧,希望能够更好地体会《绣荷包》这首经典民歌的魅力。
2. 正文2.1 歌曲内容描述《绣荷包》是一首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歌曲,歌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绣花荷包和荷花的形象。
歌曲中描述了绣花荷包的细腻工艺和精美图案,仿佛在向人们展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精湛和独特之处。
歌词还描绘了荷包中的花卉图案如同开放的荷花般绽放,给人带来一种清新淡雅的美感。
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歌曲展现了中国古代女性的绣花技艺和对自然之美的崇敬之情。
绣花荷包和荷花被赋予了象征性的意义,代表了对美好生活和传统文化的向往和追求。
歌曲内容中充满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让人感受到了古代文人雅士对细腻艺术品的品味与追求。
歌曲内容描述了一个美轮美奂的绣花荷包和荷花的形象,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给人们带来了一种美好、深沉的情感体验。
2.2 歌曲表达手法歌曲表达手法是《绣荷包》这首歌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歌曲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古风音乐元素,如古筝、笛子等乐器的运用,使得整首歌曲充满了中国古典音乐的韵味。
这种古风音乐元素的运用让歌曲更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特色。
歌曲的编曲也很精彩,通过不同乐器的运用和音乐的层次感,营造出了一种恬静而又优美的氛围。
山东民歌《绣荷包》的分析演绎与创新
山东民歌《绣荷包》的分析演绎与创新《绣荷包》是山东省的一首经典民歌,广为流传于山东的农村和城市。
这首歌曲曲调优美,歌词简洁而深情,表达了山东人民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今天,我们将对《绣荷包》进行分析演绎,并尝试用现代的方式进行创新,使这首经典的民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一、分析演绎1. 歌曲背景《绣荷包》是一首描述山东农村生活的民歌,歌词中所描绘的场景既真实又感人。
歌曲以绣荷包为象征,表达了山东妇女心中对家乡的美好向往。
在那个年代,山东的女性多为农村妇女,她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劳动和家庭,但她们依然能坚守美好的梦想。
《绣荷包》记录了她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她们对家园的眷恋之情。
2. 歌词分析《绣荷包》的歌词简洁而感人,通过绣荷包这一日常物件,歌颂了山东妇女的勤劳、善良和对家园的眷恋。
歌词中有“手艺好”的描述,表达了女性工巧灵巧的一面;有“嫁作人妇”、“不说烦恼”等词句,表现了婚后女性的坚忍与执着;有“心里喜欢的是家的那边”、“荷叶忧郁着心灵,思绪都沉淀成泪晶”等抒情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这些歌词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山东妇女的性格特点和对家园的情感。
3. 曲调分析《绣荷包》的曲调轻快明快,旋律简单易记,给人一种朗朗上口的感觉。
曲调中融入了山东民间音乐的元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整首歌具有强烈的民间音乐气息,深受人们喜爱。
二、创新演绎1. 翻唱与改编《绣荷包》的曲调优美,适合不同风格的翻唱与改编。
可以结合流行音乐的元素,通过改变伴奏、加入新的音效和编曲手法,让这首经典的山东民歌以全新的方式呈现。
可以以舒缓的流行乐器伴奏,或加入电子音效,让《绣荷包》更加时尚动感,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喜爱。
2. 跨界音乐与合作可与其他类型音乐人进行合作,如摇滚、爵士、乡村音乐等,打破传统音乐的界限,尝试跨界融合,创作出更具创新性和包容性的版本。
这样一来,《绣荷包》即可传承汲取自山东民间音乐的精华,又有别于传统,从而更加符合当今社会的审美需求。
五首绣荷包的比较研究
五首绣荷包的比较研究一、前言绣荷包是在流传于我国的各地区的传统民歌小调,在我国具有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绣荷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无数次的传承和演变,逐渐形成目前流传于我国不同地区的绣荷包曲调。
绣荷包在发展中,受不同地区风俗文化、地域环境的差异,使不同地区的绣荷包小调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征和演唱风格。
绣荷包是我国民歌体系的优秀代表,通过不同地区绣荷包表现出来演唱风格的差异性,反映出我国地区差异对我国民歌曲风格形成的重要影响,绣荷包所体现出来不仅是音乐审美上的艺术价值,也反应出某一时代人们对爱情和生活的美好向往,绣荷包的形成流传,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传承的瑰宝①。
“绣荷包”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手工艺技巧,女子会亲手绣制荷包赠送给自己所心爱的男子,作为定情之物。
民歌绣荷包描述的主要内容就是女子将对爱情的憧憬和向往,以及对心上人的思想、浓厚情谊,对化作丝线绣到荷包之上。
女子在绣制荷包时,会简单随意的进行吟唱,随着时间的发展,小调的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今天流传于各地区的绣荷包民歌小调。
绣荷包民歌小调在我国南北方具有较大的差异,绣荷包在北方被称为绣荷包,而在南方,绣荷包还具有多个不同的名字,例如《十绣》、《麻城调》等都是人们对绣荷包小调的普遍叫法。
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地理环境、文化环境以及风俗习惯,不同地区的绣荷包虽然具有基本相同的内容和题材,但是受具体的地域文化的影响,绣荷包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演特征。
本文以五首绣荷包的比较研究,以陕北《绣荷包》、山东《绣荷包》、四川《绣荷包》、江苏《绣荷包》以及云南《绣荷包》为例为研究对象,对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研究时得知,学者对绣荷包小调的研究相对比较丰富,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
本文和前辈学者的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本文的研究较系统全面的对陕北《绣荷包》、山东《绣荷包》、四川《绣荷包》、江苏《绣荷包》以及云南《绣荷包》的风格特点以及艺术特征进行分析,综合比较这五个较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小调,受地域环境影响所形成的不同的演唱风格和艺术特征,为民歌演唱者,更好的把握不同曲风的绣荷包小调,提供具有借鉴价值的经验指导。
三首《绣荷包》的演唱体会
三首《绣荷包》的演唱体会《绣荷包》是中国古典音乐中的经典之作,它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沉的内涵深受人们喜爱。
这首曲子的演唱需要歌手具备优美的嗓音和精湛的技巧,同时还需要表达出曲子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演唱体会,来谈谈我对三首《绣荷包》的演唱体会。
第一首《绣荷包》的演唱体会第一首《绣荷包》曲调优美,旋律婉转,是中国古典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演唱这首曲子需要歌手具备清澈悦耳的嗓音和出色的音乐表达能力。
在演唱这首歌曲时,我深刻体会到,这首曲子需要将心境融入歌声中,使得歌声通透纯净,如同清澈的溪水一般。
曲子开头的悠扬旋律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的荷塘之中,清风拂过湖面,轻轻荡漾起一层层涟漪。
我在演唱时努力做到声音的连绵流畅,跟随曲调的起伏,将心境融入歌声之中,使得每一个音符都能传达出内心的情感。
第二首《绣荷包》的演唱体会第二首《绣荷包》是一首相对节奏较快的曲子,它充满了东方古典音乐的神韵和特色。
在演唱这首歌曲时,我深深感受到这首曲子充满了活力和激情,需要歌手展现出出色的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曲子中蕴含着对东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因此在演唱时我尽量将声音塑造得更加饱满丰富,以表达出内心的激情和活力。
尤其是在动感的段落中,我加强了音乐的节奏感和表现力,将曲子的活力和韵味完美地展现了出来。
通过对三首《绣荷包》的演唱体会,我深刻感受到这些曲子的独特魅力和内在美,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古典音乐的丰富内涵和精湛技艺。
在未来的演唱实践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修养和表演技巧,希望能够将这些优秀的曲子演绎得更加出色,为中国古典音乐的传承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观后感:歌曲《绣荷包》曲调优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演唱这首歌曲需要歌手具备优美的嗓音和出色的音乐表达能力。
在演唱时,需要将心境融入歌声中,使得歌声通透纯净。
同时还需要表达出曲子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
山东民歌《绣荷包》的分析演绎与创新
山东民歌《绣荷包》的分析演绎与创新1. 引言1.1 介绍《绣荷包》《绣荷包》是一首山东民歌,其旋律优美动听,歌词朴实真挚,表达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民歌以其独特的特色深受人们喜爱,成为山东地区的一大文化瑰宝。
在歌曲中,歌颂了女子勤劳绣荷包、爱惜家庭的美德,体现了山东人民的朴实和勤劳。
歌曲中的旋律也符合山东民歌一贯的风格,简单明快、易于传唱,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通过对《绣荷包》这首山东民歌的介绍,我们可以窥见山东民间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也可以感受到这首歌曲在当地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是一首值得传承和弘扬的经典之作。
1.2 探讨山东民歌的特点山东民歌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山东民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山东民歌的歌词内容通常描绘了生活中的真实情感和场景,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这种真实自然的表现形式,使山东民歌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能够引起听众共鸣。
山东民歌的曲调明快优美,旋律简单易记,富有朴素的乡土情怀。
这些曲调往往悠扬动人,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和愉悦。
山东民歌的演唱方式多样,既有独唱、也有对唱、合唱等形式,以及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唱腔和唱法。
这种多样性的表现形式,使山东民歌更具表现力和魅力,能够吸引更多的听众。
山东民歌以其独特的歌词内容、优美的曲调和多样的演唱方式,展现了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情,成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特点也为山东民歌《绣荷包》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2. 正文2.1 《绣荷包》的历史渊源《绣荷包》是一首源自山东省的民歌,被认为是山东省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关于这首民歌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
据传说,清朝时期山东一位王姓仕女,嫁给山东一位富商,因家庭富裕,经常针织金银绣花荷包,并在绣制的同时唱歌,歌声动听。
在当地人的口口相传下,这首歌逐渐传唱开来,成为一首家喻户晓的山东民歌。
浅谈晋、鲁两省汉族民歌《绣荷包》的音乐风格
浅谈晋、鲁两省汉族民歌《绣荷包》的音乐风格作者:邢晓萌来源:《当代音乐(上旬刊)》2015年第10期[摘要]据统计,在我国汉族各地区大约流传有近百首《绣荷包》同名小调,在如此庞大的体系中,每一首《绣荷包》的艺术风格却各具特色。
本文在阐述《绣荷包》的历史渊源后,以晋、鲁两省具有代表性的《绣荷包》为例,从调式、旋法、歌词、衬词等几个方面浅析不同地区《绣荷包》的地域风格,从地形地貌、气候、方言等几个方面浅谈影响其形成不同地域风格的原因。
借此窥探地域对民歌风格形成的影响。
[关键词]绣荷包;地域风格;汉族民歌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5)10-0030-03“荷包”是我国民间女子赠与心上人的爱情信物,它寄托着爱人的情思。
少女们在缝制过程中轻声吟唱,将自己的情感绣入一针一线里,久而久之发展成一首首民间小调——《绣荷包》。
作为一首传统的民间小调,《绣荷包》的流传范围十分宽广。
然而,在民歌流传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与同化,各地流传的《绣荷包》虽然同名,但其音乐风格却是异彩纷呈,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
与《绣荷包》情况相同的民歌小调还有《茉莉花》、《孟姜女》、《走西口》、《对花》等。
一曲民歌《绣荷包》,因其表达的情意而被人们传唱大江南北。
如今,“绣荷包”既存在于小调的时调当中,如山西的《绣荷包》;也存在于小调的谣曲中,如山东苍山的《绣荷包》;还有的存在于山歌中,如河北平山县的《半斤莜面推窝窝》就是绣荷包调家族中的一员。
正如上文所说,各地流传的《绣荷包》由于融入了各地的地方特色,从而使各地《绣荷包》充满了浓郁的地域风格。
由此可见,地域风格的学习探索与研究对民歌初学者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因此本文从晋、鲁两省的汉族民歌《绣荷包》着手,在众多的《绣荷包》中挑选两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粗略分析,初步了解两省汉族民歌《绣荷包》的地域风格。
一首为山西河曲《绣荷包》,一首为山东苍山《绣荷包》。
五首绣荷包旋律分析
五首绣荷包旋律分析
陕北《绣荷包》小调具有较大的旋律起伏,是一首具有浓厚的陕北风情的民歌小调,在唱词中整首曲子的最高音,都集中在唱词的第一节,在曲调开头就给人一种高亢、嘹亮的感官感受。
山东地区的《绣荷包》小调,相对而言,曲调旋律更具有多样的变化性,整体曲调音域跨度较大,曲调风格主要目的就是进行抒情,这也是比较具有山东民歌风格特点的旋律类型。
大量儿化音的运用,对整体曲调起到了重要的装饰作用,使唱词曲调生动,更加具有感染力。
四川地区的《绣荷包》小调,也具有音程跳动幅度较大的特点,纯四度与小三度交替出现的旋律音调结构,构成了绣荷包小调的完整曲调结构,这种具有创新性旋律构成设计方法,完美的体现出了四川民歌活泼风趣的特点。
江苏地区的《绣荷包》小调,旋律以级进为主,装饰音的完美配合,体现出了江苏绣荷包小调自然流畅、婉转圆润的江南水乡曲调风格。
云南地区《绣荷包》小调的旋律相比较而言,更加的细腻柔美,整体的曲调变化较为平稳,没有较大的起伏,形象的表现出少女羞涩的内心活动。
三首《绣荷包》的演唱体会
三首《绣荷包》的演唱体会《绣荷包》是一首充满自豪和爱的歌曲,演唱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歌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力量。
这首歌的演唱体会可以从歌词的主题和情感、曲调和节奏、以及演唱者的表现力等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描述。
从歌词的主题和情感来看,《绣荷包》通过描述女性绣制荷包的过程,表达了对传统手工艺的珍视和对家庭的热爱。
歌曲中的歌词:“细密脉络缠繁花,金线珍珠绣不差。
春风拂面人欢笑,夏雨沐浴衣香花。
”展现了女性通过绣制荷包展示自己的技艺和美丽,同时也展示了女性的自信和自豪。
演唱者在唱歌时,能够准确地表达歌词所传达的情感,让听众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歌词中的骄傲和自豪。
曲调和节奏也是体现演唱体会的重要方面。
《绣荷包》的曲调优美动听,节奏轻快欢快,给人一种活泼娴静的感觉。
歌曲的旋律激昂,富有动感,使人不自觉地跟随节奏舞动身体。
演唱过程中,演唱者需要充分把握好节奏和曲调的变化,不仅要保持舒缓的音调,还要配合好每个乐器的节奏感,使整体演唱效果更加出色。
演唱者的嗓音应该充满力量和自信,让听众能够感受到歌曲中蕴含的能量和情感。
演唱者的表现力也是演唱体会的重要方面之一。
《绣荷包》这首歌曲中不仅有高亢的音调,还有婉转柔和的音色,演唱者需要通过自己的表现力将这些音调完美地展现出来。
在演唱时,演唱者可以通过调整嗓音的轻重和抑扬的变化来突出歌词的重点和情感。
在高亢的音调中,能够表现出对绣制荷包以及传统手工艺的热爱和喜悦;在婉转柔和的音色中,能够展现女性的温柔和细腻。
演唱者还可以通过一些动作和舞蹈来增添表演的魅力,抓住观众的眼球。
《绣荷包》这首歌曲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和激昂的音乐旋律,演唱过程中需要体现出歌词所传达的自豪和爱的情感,准确把握曲调和节奏的变化,并通过表现力将这些情感展现出来。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演唱者和观众真正地沉浸在这首歌曲中,感受到其中的美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首山东民歌《绣荷包》的比较
作者:何颖
来源:《黄河之声》2018年第13期
摘要:山东民歌即在山东地区出现,由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形成,并经过口头传唱逐发展起来的。
据统计,我国汉族各地区大约流传有近百首以《绣荷包》为名的同名小调,在如此庞大的体系中,每一首《绣荷包》又独具特色。
本文以山东地区流传最广的两首《绣荷包》为例,针对其内部结构进行细致分析,比较两首作品风格的异同,进一步阐释,即使是在同一地区内出现并流传的同名小调,它们之间也具有不同的风格特征。
关键词:绣荷包;音乐分析;风格异同
一、作品的本体分析
本文所写的两首《绣荷包》是山东地区流传最广的两首,分别为山东苍山的《绣荷包》和山东黄县的《绣荷包》,该部分主要从他们的结构、旋律特征、衬句特点以及装饰音的运用四个方面入手,来对两首《绣荷包》的本体进行分析。
在结构上:山东苍山《绣荷包》全曲由两个段落组成,bB徵的六声调式,调式上运用了山东民歌最普遍的徵调式,结构上是由五个乐句构成,分别为三个乐句+一个衬腔+一个补充性乐句构成(6+4+4+2+4)。
第二段是第一段的变化重复。
山东黄县《绣荷包》全曲也是由两个段落组成,F羽调式,结构上是由五个乐句构成
(4+4+4+4+6)。
第二段也是第一段的变化重复。
在旋律上:苍山《绣荷包》的旋律是五度以内跳进的旋律,以小三度的跳进为主的六声音阶,还出现了四次四度的跳进,一次五度的跳进,由于装饰的原因还出现了一次七度的大跳。
黄县《绣荷包》以悲怨的音调为主,每一乐句都是下行音阶的走向。
全曲共出现了八次音程的跳进,这种大幅度的跳进使得旋律更具有很有张力。
在衬句特点:衬句是在民歌中出现的主要起到衬托的作用并一些没有真正含义的字,那么它和旋律结合在民歌中可以起到陪衬作用。
山东苍山地区盛行柳琴戏,苍山《绣荷包》在音调上吸收了柳琴戏的一些特点,比如富有特色的拖腔和衬词“得儿”、“咿”等。
黄县地区靠近海洋,地理位置决定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不同的生活环境也决定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环境和条件下产生的《绣荷包》,自然和该地区盛行的如“海洋号子”以及与京剧中的“西皮”腔有着一定的共通性,其中“哎嗨呦”是号子中常见的衬词。
在装饰音的运用:装饰音被广泛运用于音乐作品的表现中,可以说是民族音乐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装饰音作为一种音乐体裁形式,是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的,对中国民歌演唱的发展起着美化音乐旋律、丰富歌唱语言、塑造音乐形象、形成音乐风格等重要作用。
在山东苍山的《绣荷包》中,装饰音的运用也非常有特色,大多以三度装饰为主,音级进行基本上以级进为主,穿插着四五度的跳进,使旋律在细腻曲折中更具有张力。
山东黄县《绣荷包》的装饰音的运用也比较特别,在句中以三度装饰为主,句尾为二度装饰,且都是呈下行走向。
二、两首《绣荷包》的异同
通过上述对两首《绣荷包》的具体分析可以得出,两首《绣荷包》无论是在旋律上、衬词上还是在装饰音的运用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二者在结构的组成上,又有一定的关联性和相似性。
该部分笔者主要从以下方面来比较曲子的异同:
在结构上:两首作品的整体结构相同,都是由两个乐段构成,第二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反复。
但是两首作品在乐段的组成上不同,苍山的《绣荷包》是每一乐段是由五个乐句构成,而黄县的《绣荷包》每一乐段由三个乐句加上两小节得衬腔以及重尾音构成。
在旋律上:苍山《绣荷包》的旋律线条呈大山型走向,是五度以内跳进的旋律,旋律以小三度的跳进为主,还出现了四次四度的跳进,一次五度的跳进。
而黄县《绣荷包》以悲怨的音调为主,每一乐句都是下行音阶的走向。
全曲共出现了八次音程的跳进,这种大幅度的跳进使得旋律更具有很有张力。
由此也可以看出不同的旋律所反映的不同的主题特征。
在衬词、衬句上:前者衬句的旋律呈上行走向,且跨度较大,运用比较自由,衬词主要以句间衬词为主。
后者主要是句尾衬词和句间衬词为主,两者在衬词使用位置上的不同,也体现了作品的不同风格。
其次两者在衬词、衬句上受影响的题材不同,前者主要是吸收了当地盛行的柳琴戏的一些特点,比如富有特色的拖腔和衬词“得儿”、“咿”等。
后者主要受“海洋号子”以及京剧中的“西皮腔”等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衬句的使用上,如“哎嗨呦”是号子中常见的衬词。
在装饰音上:两者的相同点为都采用装饰音,且都已三度为主,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装饰音多用在句中,而后者的装饰音句中句尾都有运用,且句中一般以下行三度装饰为主,而句尾运用下行二度装饰。
在风格上:前者抒情、优美,而后者委婉、悲怨,这些主要是由于旋律的构成、装饰音等的运用不同,造成的风格上的不同。
在调式调性上:山东苍山《绣荷包》运用山东民歌典型的徵调式,且为bB徵调式,而山东黄县《绣荷包》为F羽调式。
通过对两首《绣荷包》的分析,可以看出仅山东地区的两首《绣荷包》,他们之间的风格也不尽相同,也有着内在的差异。
那么全国以《绣荷包》为名的同名小调近百首,其中的差异更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探究。
[参考文献]
[1] 丁沛智.浅析山东民歌《绣荷包》的艺术特征[J].音乐时空,2016,03.
[2] 吴修林.民间音乐的一朵奇葩—山东苍山民歌《绣荷包》的音乐分析[J].美与时代,2004,03.
[3] 刘正维.令人惊叹的共同音乐特征—鸟瞰民歌“绣荷包”[J].中国音乐学,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