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珍稀动物和植物》教案

合集下载

《保护珍稀植物》教学设计

《保护珍稀植物》教学设计

《保护珍稀植物》教学设计第一篇:《保护珍稀植物》教学设计保护珍稀植物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的珍稀植物。

我国植物资源丰富,珍稀植物种类很多,通过课前安排学生分组搜集有关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料使学生得到有关我国的珍稀植物的相关资料,使学生亲身体会到祖国的地大物博,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银杉、桫椤、人参等均为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植物,它们数量减少的原因各不相同。

学情分析学生关于我国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方针,不是很清楚。

可以先介绍我国自然条件复杂而多样,植物资源丰富,使学生体会到植物的多样性。

植物的数量减少,我国对野生植物的保护法律和保护方针。

一、教学目标 1.列举我国主要的珍稀植物。

2.尝试进行资料搜索的活动。

3.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资源及其生存状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濒危植物的生存状况,认识达到保护珍稀植物的必要性。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导入:(大屏幕展示水杉的图片)同学们,这张是水杉的图片。

水杉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

尼克松任美国总统期间,把他心爱的游艇命名为“水杉号”。

水杉好似友好的使者把我国人民的友谊传播到世界各地。

那么,除水杉之外,我国还有哪些让人引以自豪的植物种类呢?新课教学学生:银杏、桫椤、珙桐、鹅掌楸、望天树等。

教师:课前安排同学们查询有关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料,请同学们把你们查询到资料说一下。

学生:说出其查询到的有关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料。

教师:阅读下面的资料,认识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分析它们树木减少的原因各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本资料,回答问题)1.生长缓慢,种子发芽率低,加上野生动物危害树干和践踏球果导致银杉数目减少。

2.桫椤是孢子植物,它靠孢子繁殖,孢子的生活力较弱,长成幼苗后生长也很慢。

由于森林被伐,再加上环境遭到破坏,因此现在的桫椤数目减少。

3.由于长期以来过渡采掘以及森林面积大大缩小,生态环境变化,野生的人参数目逐渐减少。

教师:针对这些原因,大家讨论一下该如何保护它们?学生:(讨论回答)对于繁殖率低的植物可以利用人工的方法加快它们的繁殖,增加其数量;制定法律法规,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植物资源。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保护珍稀动物》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保护珍稀动物》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保护珍稀动物》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珍稀动物的特点和意义,培养幼儿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2. 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准备:1. 课件:珍稀动物的图片和视频。

2. 纸质珍稀动物模型。

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三、活动过程:1. 引入:教师播放珍稀动物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如“你们看到了哪些珍稀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2. 讲解:教师讲解珍稀动物的特点和意义,引导幼儿了解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

3. 观察:教师出示纸质珍稀动物模型,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4. 绘画:教师引导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珍稀动物。

5. 分享: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引导幼儿讲述作品中的珍稀动物特点。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幼儿将所学内容带回家,与家长一起了解珍稀动物的保护措施。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珍稀动物展板,引导幼儿持续关注和了解珍稀动物。

五、活动反思:1.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参与度,确保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讨论和绘画。

2.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活动的趣味性。

3. 在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分享等良好品质,引导幼儿关心和保护珍稀动物。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珍稀动物的特点和保护意义,培养幼儿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难点:如何让幼儿理解珍稀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并能够主动参与到保护珍稀动物的行动中。

七、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营造生动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和表达。

3. 实践操作教学法:通过绘画、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保护珍稀动物的行动。

八、教学内容:1. 珍稀动物的认识:让幼儿了解什么是珍稀动物,了解珍稀动物的特点和保护意义。

教科版科学五下《爱护珍稀动物和植物》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五下《爱护珍稀动物和植物》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五下《爱护珍稀动物和植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爱护珍稀动物和植物》是教科版科学五下的一个教学内容。

这一章节旨在让学生了解珍稀动物和植物的特点、意义以及保护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观念。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案例和数据,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珍稀动物和植物的现状,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他们对珍稀动物和植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珍稀动物和植物的保护方法以及为什么要保护他们可能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珍稀动物和植物的特点、意义以及保护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树立生物多样性保护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珍稀动物和植物的特点、意义以及保护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关爱珍稀动物和植物的情感,树立生物多样性保护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数据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珍稀动物和植物的特点和现状,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珍稀动物和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特殊生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呈现一些珍稀动物和植物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它们的特点和现状,了解保护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保护珍稀动物和植物,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珍稀动物和植物,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保护珍稀动物和植物的意义和方法。

爱护动植物教案

爱护动植物教案

爱护动植物教案教案名称:爱护动植物教学目标:1. 了解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爱护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一、动植物的作用和重要性1. 动植物在食物链中的作用2. 动植物对环境的影响3. 动植物的生态平衡二、为什么要爱护动植物1. 动植物是地球上不可替代的资源2. 爱护动植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3. 爱护动植物有益于人类生存和发展三、如何爱护动植物1. 不捕杀和买卖野生动物2. 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3. 种植和保护濒危植物4. 增加对动植物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四、实践活动1. 参观动物园或植物园,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2. 参与环保志愿活动,如植树造林、野生动物保护等3. 开展相关主题的讨论和研究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动植物的兴趣,让学生讨论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二、理论讲解(20分钟)1. 讲解动植物在食物链中的作用,如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动物又为其他动物提供食物。

2. 介绍动植物对环境的影响,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动物通过呼吸释放二氧化碳。

3. 解释动植物之间的生态平衡,如食物链中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

三、讨论(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保护动植物,并展开讨论。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同学互动交流。

四、实践活动(30分钟)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植物园,让学生亲身感受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记录相关内容。

五、总结(10分钟)回顾学习内容,总结动植物的作用和重要性,强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保护动植物的行动。

教学评价:可以通过学生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的表现,观察学生对动植物的理解和态度变化来评价教学效果。

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爱护动植物的心得体会,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动植物的形象和生活习性。

幼儿园科学活动《保护珍稀动物》教案

幼儿园科学活动《保护珍稀动物》教案

幼儿园科学活动《保护珍稀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珍稀动物的概念,知道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有哪些。

2. 培养幼儿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朱鹮、丹顶鹤、扬子鳄等。

2. 了解珍稀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学习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展示珍稀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认识。

2. 故事讲解法:通过讲解珍稀动物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游戏互动法:设计相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保护珍稀动物。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珍稀动物的图片、故事课件等。

2. 准备与珍稀动物相关的游戏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展示珍稀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动物叫什么名字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讲解:教师讲解珍稀动物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互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珍稀动物的了解和保护方法。

4. 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与珍稀动物相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保护珍稀动物。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保护动物的行动。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更多关于珍稀动物的信息,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并讨论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

2. 社会实践: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或野生动物保护区,让幼儿亲身感受珍稀动物的生活环境,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珍稀动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的提高。

2.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运用保护方法的能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珍稀动物保护行动的参与情况。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避免过于复杂的概念。

2. 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参与,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

保护珍稀动物教案

保护珍稀动物教案

篇一:《5 珍稀动物的保护》教案《5 珍稀动物的保护》教案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3、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4、参与一种珍稀动物或植物保护的辩论和协商活动,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民意识。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体会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2、协商和辩论如何要建立自然保护区。

课前准备1、收集关于生物种类减少和濒临灭绝的资料,以及珍稀动植物的图片和资料。

2、收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资料以及熟悉的城市的生物面临威胁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展示生物的照片学生:分析珍稀动物中的几种动物的生存环境,面临灭绝的原因,归纳环境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学生:介绍外来物种对本地生物的影响,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的原因。

生物的多样性目前受到如此的影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人类的破坏,我们人类应该怎样改变这样一个现状呢?二、讨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教师:重点介绍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动物的情况。

生活中也有许多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情况。

学生:举例并讨论其中一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引言:生物的多样性让这个世界充满了生机,但他们目前的生存正面临着很大的威胁。

很多学生热爱大自然、关心动物,他们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下面请学生们来介绍这些生物。

学生:(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在中国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四川盆地西缘一带的高山深谷之中,生活着举世闻名的稀世珍宝——大熊猫。

大熊猫是中国特产的野生动物,历来被誉为珍稀奇兽,是吉祥友谊的象征,是和平友好的使者。

而今,作为国宝的大熊猫更被拥戴为现代世界的动物明星,全球野生生物保护的标志和旗帜。

教师:学生们想一想,大熊猫的现状的主要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因为人类的不断砍伐,造成森林的减少。

教师:是什么原因造成古老的王者,造成今天的悲惨命运呢?学生:人类的滥捕滥杀。

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捕杀野生动物,让美丽的可可西里,成为了藏羚羊等生物的地狱。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保护珍稀动物》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保护珍稀动物》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保护珍稀动物》第一章:活动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珍稀动物的特点、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1.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准备:珍稀动物图片、视频、故事书等。

2.2 环境准备: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邀请幼儿讨论他们所知道的珍稀动物,引导幼儿关注珍稀动物的特点和保护意义。

3.2 主体活动一:观看珍稀动物视频,让幼儿了解珍稀动物的生活习性。

3.3 主体活动二:分组讨论,让幼儿思考如何保护珍稀动物。

3.4 主体活动三:听故事《熊猫的故事》,引导幼儿感受珍稀动物的重要性和保护必要性。

第四章:活动评价4.1 幼儿参与度: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珍稀动物保护的认识。

4.2 幼儿表达能力:评估幼儿在讨论、分享环节中的表达能力。

4.3 情感态度:关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是否表现出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态度。

第五章:活动延伸5.1 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更多关于珍稀动物的信息,了解它们的生存现状。

5.2 课后活动:组织一次实地考察,带领幼儿参观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让幼儿亲身体验珍稀动物的生活环境。

5.3 主题活动:开展“我是小小动物保护员”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珍稀动物的保护愿望。

第六章:教学方法6.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珍稀动物的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直观地了解珍稀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6.2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6.3 任务驱动法:让幼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探究珍稀动物的保护方法。

6.4 家园合作法:通过家长参与,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进一步关注珍稀动物的保护。

第七章:教学内容7.1 珍稀动物的特点:让幼儿了解珍稀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基本知识。

幼儿园《保护珍稀动物》教案

幼儿园《保护珍稀动物》教案

幼儿园《保护珍稀动物》教案主题简介珍稀动物是我们美丽的地球上的宝藏,为了让孩子们更加了解和珍视这些珍稀动物,本次教育活动将主要针对幼儿园的学生,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对珍稀动物进行介绍和保护知识的普及.教育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并正确对待珍稀动物。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了解世界上的多样性。

教学活动活动一:认识珍稀动物1.引入活动:用视频或图片的方式介绍几种珍稀动物,比如熊猫、袋鼠、大熊猫等。

2.呈现珍稀动物制作:老师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珍稀动物模型或者海报等进行展示。

3.让学生辨认各种珍稀动物,以及这些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活动二:珍稀动物保护教育1.介绍珍稀动物的生态环境、生活状况和面临的危险。

2.通过绘画、创作、剪纸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表达对珍稀动物的爱护和保护。

3.通过动物模型、展板宣传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珍稀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和参与保护的方式。

活动三:动物园参观1.带着宝贝们去参观本地区的动物园,让他们亲身观察和感受各种珍稀动物,学习珍稀动物保护定向知识。

2.观看珍稀动物饲养员和医疗工作者进行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深入了解珍稀动物的生态环境和保护工作。

活动四:总结与感性体验1.总结活动前后学生对珍稀动物的认知和态度变化。

2.通过互动故事、歌曲、游戏等形式,强化珍稀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和参与意义。

3.让学生通过贴海报的方式,表达对珍稀动物的爱和对保护的承诺。

教学策略1.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不同的感知形式。

2.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体验式学习,让他们亲身感受珍稀动物和动物保护工作,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描述生态环境、生活状况和危险,以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兴趣参与度。

教育效果通过本次珍稀动物保护教育活动,幼儿园的学生们对珍稀动物的认知和态度发生了积极变化,同时加强了对珍稀动物的保护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水平。

教科版科学五下《爱护珍稀动物和植物》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下《爱护珍稀动物和植物》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下《爱护珍稀动物和植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爱护珍稀动物和植物》是教科版科学五下的一个课题,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珍稀动物和植物的特点、意义以及保护方法。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案例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物知识,对动物和植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珍稀动物和植物的认识相对较浅,保护意识不够强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珍稀动物和植物的特点、保护意义及方法,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珍稀动物和植物的特点、意义及保护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珍稀动物和植物的特点、意义及保护方法。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关爱珍稀动物和植物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珍稀动物和植物的图片、视频,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2.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珍稀动物和植物保护的看法。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户外观察,亲身体验保护珍稀动物和植物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课件:珍稀动物和植物的图片、视频。

2.资料:关于珍稀动物和植物的保护方法。

3.户外观察场地:具备一定珍稀动物和植物资源的户外环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展示珍稀动物和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特殊生物,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珍稀动物和植物的特点、意义及保护方法,让学生了解这些生物的珍贵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珍稀动物和植物?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培养保护意识。

4.巩固(5分钟)提问:刚才讨论的保护方法有哪些?引导学生回顾并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介绍一些成功的珍稀动物和植物保护案例,让学生了解保护成果,增强信心。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珍稀动物和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保护珍稀动物》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保护珍稀动物》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保护珍稀动物》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珍稀动物的定义和意义。

1.2 认识几种常见的珍稀动物,如大熊猫、朱鹮等。

1.3 培养幼儿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准备:珍稀动物的图片、视频资料等。

2.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播放珍稀动物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引发幼儿对珍稀动物的兴趣。

3.2 主体活动:3.2.1 教师展示珍稀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称。

3.2.2 教师讲述珍稀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引导幼儿了解珍稀动物的珍贵性。

3.2.3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如何保护珍稀动物和环境。

3.3 总结活动: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活动内容,强化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共同培养幼儿保护珍稀动物的习惯。

4.2 环境创设:教师带领幼儿在活动室布置珍稀动物的主题墙,增强幼儿对珍稀动物的认识。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珍稀动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5.2 家长反馈: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保护珍稀动物的表现。

5.3 幼儿作品:教师收集幼儿的保护珍稀动物的手工作品,评估他们的创作能力和环保意识。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图片:收集各种珍稀动物的图片,包括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等。

6.2 视频:录制或关于珍稀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的视频。

6.3 图书:挑选关于珍稀动物的儿童图书,供幼儿阅读。

第七章:教学步骤7.1 导入:播放珍稀动物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引发幼儿对珍稀动物的兴趣。

7.2 展示图片:展示珍稀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了解动物的特点。

7.3 讲述内容:讲述珍稀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引导幼儿了解珍稀动物的珍贵性。

7.4 讨论保护:组织幼儿讨论如何保护珍稀动物和环境,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7.5 总结:回顾活动内容,强化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爱护动植物教案(5篇可选)

爱护动植物教案(5篇可选)

爱护动植物教案(5篇可选)第一篇:爱护动植物教案专题二动植物朋友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知道动植物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它们。

2、懂得动植物和人类的关系,保护它们人人有责。

情感目标:喜爱动植物,愿意为保护动植物尽力。

行为目标:1、自觉爱护动植物。

注意保护动植物,不伤害它们。

2、见到有人伤害动植物,加以劝阻、批评,或向有关部门报告。

教学重点:是学生认识到动植物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动植物。

教育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师:今天在这里我给大家上一节思想品德课好吗?生:……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几个非常有趣的谜语,请大家猜一猜好吗?【投影出示谜语】(一)白肚皮,黑羽毛,尾巴像把小剪刀,捉害虫,是行家,保护庄稼人人夸。

(打一鸟类)(二)头上两只大眼睛,身体细长轻又轻,张着翅膀空中飞,专捉害虫有本领。

(打一昆虫)(三)生来就爱嗡嗡唱,百花园里忙又忙,后腿携带“花粉筐”,酿就佳品甜又香。

(打一昆虫)(四)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

(打一动物)(五)面孔像猫,起飞像鸟,天天上夜班,捉鼠本领高。

(打一鸟类)生:……师:同学们真聪明都猜对了,这些谜语都是有关动物的,同学们,你家有小动物吗?说说你和小动物之间的事好吗?(同学之间交流)师:小结:在家里,在与小动物的亲密接触中,我们和小动物之间已经结下了比较深厚的感情,可以说成为了好朋友。

自然界中的许多动植物都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动植物。

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十课《爱护动植物》【板书课题】师:大家想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内容吗?我们来听一遍课文吧!【放录音配乐朗读、投影放课文插图】师:请同学们打开书34页,读一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每个小故事都讲了什么内容?生:春天来了,百灵鸟召开“动物汇报会”猫头鹰向大家汇报了它一年共吃掉了500只老鼠,为人类节省了一吨粮食的损耗,这些粮食可供一个人吃五年。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保护珍稀动物》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保护珍稀动物》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保护珍稀动物》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我国的一些珍稀动物,提高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教育幼儿关爱动物,从小树立保护环境和珍爱生命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朱鹮、丹顶鹤、亚洲象等。

2. 了解珍稀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3. 学习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珍稀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和认识它们。

2. 故事讲述法:通过讲述珍稀动物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3. 游戏互动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学习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和意义。

4. 讨论交流法: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珍稀动物的图片和故事素材。

2. 游戏道具:如拼图、卡片等。

3. 白板或黑板,用于展示和讲解。

4. 彩笔、纸张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关于珍稀动物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如大熊猫的故事。

2. 认识珍稀动物:展示珍稀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3. 了解珍稀动物:讲述珍稀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习性,让幼儿了解它们的特点。

4. 保护珍稀动物:讲解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和意义,让幼儿学会如何保护它们。

5. 互动游戏:组织幼儿进行趣味游戏,如拼图、卡片游戏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保护珍稀动物。

6. 讨论交流:让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讨论如何更好地保护珍稀动物。

7.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8.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了解更多的珍稀动物,并绘制一幅关于珍稀动物的画。

9. 展示作业:在下次活动中,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了解到的珍稀动物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珍稀动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 评估幼儿在互动游戏中的表现,检验他们学习到的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

大班科学教案《保护珍稀动物》

大班科学教案《保护珍稀动物》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我国珍稀动物的名称、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珍稀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珍稀动物的名称和特征。

2. 珍稀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我国珍稀动物的名称、特征和生活习性。

难点:让幼儿学会关爱珍稀动物,提高环保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图片:大熊猫、金丝猴、朱鹮、丹顶鹤、华南虎等珍稀动物的图片。

2. 视频:珍稀动物的生活片段。

3. 卡片:珍稀动物的名称和特征。

4. 环境布置:教室周围布置有关珍稀动物的宣传海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周围的珍稀动物宣传海报,引导幼儿关注珍稀动物。

2. 教学环节一:认识珍稀动物(1)教师展示珍稀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称。

(2)教师介绍珍稀动物的特征,如大熊猫的黑白相间、金丝猴的长尾巴等。

3. 教学环节二:了解珍稀动物的生活习性(1)教师播放珍稀动物的生活片段,让幼儿观察并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这些珍稀动物为什么会变得稀有?4. 教学环节三:关爱珍稀动物(1)教师出示卡片,让幼儿说出珍稀动物的名称和特征。

(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这些珍稀动物?5. 教学环节四: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珍稀动物的名称、特征和生活习性。

(2)教师强调关爱珍稀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6.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调查更多关于珍稀动物的知识,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认知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幼儿对珍稀动物名称、特征和生活习性的了解程度。

2. 技能评价:观察幼儿在观察、比较和表达方面的能力提升情况。

3. 情感评价:关注幼儿在关爱珍稀动物、保护环境方面的意识变化。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或野生动物保护中心,亲身体验珍稀动物的生活环境。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保护珍稀动物》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保护珍稀动物》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保护珍稀动物》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珍稀动物的概念,认识到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珍稀动物:了解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等。

2. 了解珍稀动物的生活环境:学习珍稀动物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及其面临的威胁。

3. 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学习保护珍稀动物的基本方法,如植树造林、减少污染、禁止捕猎等。

4. 动手制作:制作珍稀动物手工作品,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5. 情感教育:培养幼儿关爱珍稀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引导幼儿了解珍稀动物的特点和保护方法。

2. 直观演示法:展示珍稀动物的图片、视频等,让幼儿直观地认识珍稀动物。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动手操作法:指导幼儿制作手工作品,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珍稀动物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制作手工作品的材料:彩纸、水彩笔、剪刀等。

3. 准备教学场地和环境。

1. 导入:通过趣味游戏,引出珍稀动物的话题。

2. 认识珍稀动物:展示珍稀动物的图片、视频,让幼儿了解其特点。

3. 了解珍稀动物的生活环境:学习珍稀动物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及其面临的威胁。

4. 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学习保护珍稀动物的基本方法,如植树造林、减少污染、禁止捕猎等。

5. 动手制作:指导幼儿制作珍稀动物手工作品,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6. 情感教育:培养幼儿关爱珍稀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8. 作品展示:将幼儿制作的手工作品进行展示,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

9.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了解更多的珍稀动物,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他们对珍稀动物保护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他们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大班科学教案《保护珍稀动物》

大班科学教案《保护珍稀动物》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珍稀动物的种类和特点,提高幼儿对珍稀动物的认识。

2. 培养幼儿关爱珍稀动物的情感,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珍稀动物的种类和特点。

2. 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和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我国珍稀动物的种类和特点,培养保护珍稀动物的情感。

2. 难点:掌握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和意义。

四、教学准备:1. 图片:大熊猫、金丝猴、朱鹮、扬子鳄、东北虎等珍稀动物的图片。

2. 视频:珍稀动物的生活场景。

3. 卡片:珍稀动物的名称和特点。

4. 画纸、彩笔:用于幼儿绘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大熊猫的特点,引发幼儿对珍稀动物的兴趣。

2. 基本环节:1. 教师播放珍稀动物的视频,让幼儿观察并了解它们的生活场景。

2. 教师分发卡片,让幼儿说出珍稀动物的名称和特点。

3.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这些动物被称为珍稀动物?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4. 幼儿绘画: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珍稀动物的认识和保护意愿。

5.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

6. 课后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向家人宣传保护珍稀动物的知识。

2. 社会实践: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了解更多珍稀动物的特点和保护情况。

六、教学策略:1. 直观演示: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让幼儿清晰地了解珍稀动物的形象和生活习性。

2. 互动讨论: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绘画活动:通过绘画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加深对珍稀动物的认识。

4. 家庭与社会合作:通过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延伸到生活之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2. 绘画作品:评估幼儿对珍稀动物的认识和保护意愿在绘画作品中的体现。

《爱护珍稀动物和植物》教案

《爱护珍稀动物和植物》教案

爱护珍稀动物和植物教案一、教案背景在现代社会中,珍稀动物和植物的数量正在不断减少,面临着濒临灭绝的风险。

保护珍稀动物和植物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关心珍稀动植物,并培养他们的保护意识和行动。

二、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什么是珍稀动物和植物,以及它们的重要性;2.了解珍稀动植物面临的威胁和灭绝的原因;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动植物的责任感;4.提供实际的保护措施和方法,让学生能够参与到保护工作中。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什么是珍稀动物和植物?•通过故事、图片或视频展示珍稀动物和植物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价值。

2. 珍稀动植物面临的威胁和灭绝的原因•分组讨论,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珍稀动植物造成的威胁,如破坏栖息地、过度捕猎等,并了解灭绝的原因。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态度和行动。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动植物的责任感•观看相关纪录片或幻灯片,了解全球环境问题和保护动植物的重要性。

•分组或个人展示关于保护动植物的海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行动。

4. 提供实际的保护措施和方法•分组讨论,让学生提出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措施和方法。

•定期参观动物园、植物园或保护区,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了解保护动植物的工作。

四、教学评估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1.参与讨论和小组活动的表现;2.个人展示的海报内容和表达能力;3.对于保护措施和方法的提出和解释。

五、延伸活动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参与保护工作,可以组织以下延伸活动:1.制作宣传册或海报,向校内外同学宣传保护动植物的知识;2.参观当地的野生动物保护区或植物园,了解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3.组织义工活动,参与到保护动植物的实际行动中。

六、教学资源•故事、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珍稀动植物的例子;•相关纪录片或幻灯片展示全球环境问题;•绘图纸和颜料供学生制作海报。

七、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关心珍稀动植物,并培养他们的保护意识和行动。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爱护动植物》教案(精选5篇)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爱护动植物》教案(精选5篇)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爱护动植物》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教科版道德与法治《爱护动植物》教案【教学目标】l、通过观察大自然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让学生初步了解生命的多种形态,感受生命的美丽。

2、激发学生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关爱、善待动植物。

3、在发现、体验生命中初步懂得世界上每一个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都值得珍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大自然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感受生命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懂得关爱动植物。

难点:初步懂得世界上的生命都是平等的,动植物与人作为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都值得珍爱,要善待生命。

【教学过程】一.课前初探除了人类,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生命。

也许她就在我们的房间里、阳台上,也许在我们的校园、小区、街道、公园、山村、树林、田野等地方。

课前让孩子们去寻找生命、发现生命、亲近生命、观察生命、认识生命,并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录生命形态的美丽、去表达生命、感受生命。

可以拍下有关生命形态的照片,也可以画画你眼中的生命,写下生命的日记。

二.课中探究(一)汇报展示,合作交流(1)我看到的生命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张图片(出示地球的图片)。

这是一张什么图?生:地球。

师:是啊!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它是目前宇宙中我们所知道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共生活着150多万种动物和40多万种植物,当然还有我们人类。

在我们的身边,生命无处不在,前几天老师己经布置你们在自己家中、小区里,或到校园、街道、公园、山村、树林、田野等地方寻找生命,你们都寻找到哪些生命?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师:你共发现并记录了哪儿种生命?生:我记录的生命有……师:其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种生命?生:我印象最深的是……师:能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发现它的吗?它长什么样子?漂亮吗?生:……师:有没有拍下它的照片,来让我们共同欣赏一下,你来介绍好吗?(师生共同欣赏,品味生命的美丽所在)。

下面还有谁愿意也来介绍一下?师:你在生命日记中是怎样描写它的?……师:你画下了它是吗?你也来介绍好吗?……师:你想介绍的发现是什么?……师:这次实践活动让你最大的体会或收获是什么?(请几位学生讲讲他们所发现的生命以及感受,展示记录和拍下的照片,或展示自己画下的画面)师:看来大家的收获真不少啊!我看好多同学都很想说,那下面大家就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感和你的同伴互相聊聊,交流一下好吗?(给足学生交流的空间,让每个孩子都能讲出自己亲近生命的感受)师:是啊!树、草、花儿、小鸟、松鼠、小鱼……我们的身边、大自然有多种多样的生命,同学们,当地球有了这些生命之后,世界才会变得如此美丽,让我们来看看这美丽的世界!(2)欣赏:美丽的生命、美丽的世界1、观看小片:《美丽的生命、美丽的世界》一个全方位展示美丽的动植物生命以及美丽的世界的小片。

幼儿园科学活动《保护珍稀动物》教案

幼儿园科学活动《保护珍稀动物》教案

幼儿园科学活动《保护珍稀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我国的一些珍稀动物,提高幼儿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引导幼儿学会与同伴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朱鹮、丹顶鹤、华南虎等。

2. 了解珍稀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学习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和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珍稀动物,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2. 难点:让幼儿理解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展示珍稀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和认识。

2. 故事讲述法:通过讲述珍稀动物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游戏互动法: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保护珍稀动物的乐趣。

4. 讨论交流法: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图片:大熊猫、金丝猴、朱鹮、丹顶鹤、华南虎等珍稀动物的图片。

2. 故事课件:关于珍稀动物的故事。

3. 游戏道具:动物卡片、保护动物标志等。

4. 黑板、粉笔。

教案剩余部分(六至十五)待补充。

六、教学步骤1. 引入主题:以一张大熊猫的图片引发幼儿对珍稀动物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大熊猫的特点。

2. 讲述故事:讲述一个关于大熊猫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3. 小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保护大熊猫和其它珍稀动物。

4. 游戏互动:组织一个保护珍稀动物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保护动物的乐趣。

5. 总结发言:让幼儿发表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学到的知识,引导幼儿树立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珍稀动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 关注幼儿在小组讨论和游戏互动中的表现,评估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收集幼儿的发言,了解幼儿对保护珍稀动物的理解和感悟。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或野生动物保护区,让幼儿亲身体验珍稀动物的生活环境。

《爱护珍稀动物和植物》教案

《爱护珍稀动物和植物》教案

《爱护珍稀动物和植物》教案
第10课时
爱护珍稀动物和植物教学目的:
、了解一些动植物正在灭绝或已经灭绝了。

2、认识一些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3、进行调查研究活动,了解一种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状况,提出我们保护性的建议。

4、认识到爱护珍稀动植物的意义,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我国一些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教学难点:会写一份关于某种珍稀动植物的调查报告。

教学准备:课前做的资料收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谈话:你们知道地球上已经灭绝或正面临灭绝的动植物吗?
把你们了解到的情况向其他同学介绍。

(教师补充介绍:19世纪,朱鹮在中国和日本等东亚地区广泛分布,由于战争和环境破坏,到20世纪60年代人们认为朱鹮已经灭绝了。

直到1981年,人们在陕西秦岭重新发现7只朱鹮,经过20多年的努力,朱鹮现存248只。


二、探究过程
、认识了解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1)请学生说出书上图中珍稀动植物的名称,说一说这些珍稀动植物的情况。

(2)请学生介绍其他珍稀动植物的情况,也可以介绍当地有特色的动植物。

(3)教师要做好相应准备,进行必要的补充介绍。

2、写一份关于某种珍稀动植物的调查报告。

(1)自主选题,可以选珍稀动植物,也可以选本地有特色的动植物。

(2)交流调查活动计划。

(3)调查活动安排课后进行。

3、小结。

三、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护珍稀动物和植物》教案
第10课时
爱护珍稀动物和植物教学目的:
、了解一些动植物正在灭绝或已经灭绝了。

2、认识一些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3、进行调查研究活动,了解一种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状况,提出我们保护性的建议。

4、认识到爱护珍稀动植物的意义,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我国一些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教学难点:会写一份关于某种珍稀动植物的调查报告。

教学准备:课前做的资料收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谈话:你们知道地球上已经灭绝或正面临灭绝的动植物吗?
把你们了解到的情况向其他同学介绍。

(教师补充介绍:19世纪,朱鹮在中国和日本等东亚地区广泛分布,由于战争和环境破坏,到20世纪60年代人们认为朱鹮已经灭绝了。

直到1981年,人们在陕西秦岭重新发现7只朱鹮,经过20多年的努力,朱鹮现存248只。


二、探究过程
、认识了解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1)请学生说出书上图中珍稀动植物的名称,说一说这些珍稀动植物的情况。

(2)请学生介绍其他珍稀动植物的情况,也可以介绍当地有特色的动植物。

(3)教师要做好相应准备,进行必要的补充介绍。

2、写一份关于某种珍稀动植物的调查报告。

(1)自主选题,可以选珍稀动植物,也可以选本地有特色的动植物。

(2)交流调查活动计划。

(3)调查活动安排课后进行。

3、小结。

三、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