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填空题。

1. 打点计时器是记录做直线运动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仪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其中的一种,其工作电压是________,电火花计时器靠电火花和墨粉打点,当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________秒打一次点.2. 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时使用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每隔________s打一次点.其工作时的基本步骤如下:A.当纸带完全通过计时器后,及时关闭电源B.将电磁打点计时器接上相应的电源C.将纸带穿过两个限位孔并从复写纸下面通过D.接通开关,立即拖动纸带运动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按顺序填写步骤编号)3.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其中1、2、3、4为依次选定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可以得到实验物体运动的速度v2的大小为________m/s.4.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_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在________V以下,如果所接电源为50Hz,则打点时间间隔为________s.某同学在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则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D点的瞬时速度是________m/s.5. 完成下列关于打点计时器的问题.(1)运动物体拉动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迹,纸带上的点迹直接记录了()A.物体运动的时间B.物体的形状和质量C.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D.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的位移(2)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________V电源工作,它工作电源的频率是50Hz,如果用它测量速度时,实验者不知道工作电源的频率已变为60Hz,而仍按50Hz进行计算,这样算出的速度值与物体速度的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二、多选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人教版)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高中物理必修一(人教版)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打点计时器是中学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实验器材,常见的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两种.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直流电源B. 它们都是使用10V以下的交流电源C. 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D. 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受到的阻力较小,所以实验误差也较小【答案】C,D【考点】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解析】【解答】解:A、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使用交流电源,A不符合题意;B、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是4V~6V交流电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电压是220V交流电源,B不符合题意;C、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C符合题意;D、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受到的阻力较小,误差较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D.【分析】本题考查打点计时器工作原理。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电源是低压交流电源,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220V交流电源;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

2.在你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小车拖动纸带并在上面打下了一系列的小点.根据你所打出点的纸带,在判断纸带表示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时()A. 应通过测量纸带表示的运动的全程来判断B. 必须通过计算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判断C. 必须通过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来判断D. 可以通过测量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看其是否都相等来判断【答案】D【考点】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解析】【解答】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这种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不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变速直线运动.纸带上相邻的计时点的时间间隔相等,可以通过测量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看其是否都相等来判断,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判断纸带运动情况时,应看相等时间内位移的变化规律确定质点的运动情况。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位置
t/s
v/(m·s-1)
0
0 0.05
1
0.1 0.1
2
0.2 0.2
3
0.3 0.3
4
0.4 0.28
5
0.5 0.28
6
0.6 0.18
7
0.7 0.24
8
0.8 0.45
v/(m·s-1)
0.6 0.5 0.4 0.3 0.2 0.1
速 一.建系 度 二.描点 时 三.连线 间 作图 图 象 ——
为0.02ns
D.选取的第一个点为计数点1,到第n个点间运动的总时间 为0.02(n-1)s
1.一学生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
点,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 D )
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不稳定 C.电源频率不稳定 D.振针压得过紧
交流 2.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___( 填“交流”或
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
四、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F
D
D
F
D F △x/△t可以大致表示DF间各点的瞬时速度,两边点离得 越近算出的平均速度接近E点的瞬时速度,但过小的间距
也会增大测量的误差.
瞬时速度的求法
D 1.思想方法:
F
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粗略的代替这段时间内的 某点的瞬时速度.所取的时间间隔越接近该点计算出 的瞬时速度就越精确. 2.测量原理: V =V E D-F = △X
0 1 2 3 4 5 6 7 8
t/10-1s
若打点计时器采用50Hz的交流电供电,关于计数点
间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纸带上5个连续点间运动的总时间为0.02×4s=0.08s B.纸带上5个连续点间运动的总时间为0.02×5s=0.1s C.选取的第一个点为计数点1,到第n个点间运动的总时间

高中人教版物理必修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一章 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Word版含解析

高中人教版物理必修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一章 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Word版含解析

(10“快”或“慢”),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慢0.3 m/s(20分钟,30分)知识点一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下列关于打点计时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电磁打点计时器是利用振针上下振动,通过复写纸在纸带上留下一行小点.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的原理来工作的知识点二知识点三下图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4条纸带,其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哪一条由图可知四条纸带所取点迹的总长相差不多,其中纸带所用时间最短,故其平均速度最大.某同学得到一条打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要求测出点在内的一段间隔中的平均速度来粗略地代表D点的瞬时速度,已知交流,下列几种方法中最准确的是()0.12 s0.06 s0.04 s点的瞬时速度,最准确的应是用包含该点且与该点相邻的两点之间的平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点间的中间时刻,求出0、2点间的平均速度即可认为是点的瞬时速度也可求出.0和6两个点的瞬时速度不便求出,需要注=0.1 s .根据v -=x t得: x知识点四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0 s.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 、C 、D 、E 、F 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v B v C v D v E v F 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v Bv C v D v 0.400 0.479 0.560 0.640知将计算出的各点速度描在坐标纸上,并将各点用平滑的线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课后作业时间:45分钟满分:80分________姓名________分数.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在图中A、B两点之间,两条纸带(甲、乙)运动的时间之比是.无法比较假设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纸带上每打出两个相邻点8.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若交流电的频率变小了而未被发现,则测得小车的速度值与真实值比较将( )A .偏大B .偏小C .无影响D .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频率是由电源的频率决定的,且打点的频率等于电源的频率.当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时,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 打一个点;当交流电频率低于50 Hz时,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将大于0.02 s ,计算速度时如果仍按0.02 s ,由v =Δx Δt可知,将导致测量出的速度值大于其真实值.9.用如图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 mm ,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 s .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A .0.10 m/sB .100 m/sC .4.0 m/sD .0.40 m/s【答案】A【解析】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很短,所以可以把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当作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瞬时速度,即v =d /t =0.004 m/0.040 s =0.10 m/s.10.一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依次打出A 、B 、C 、D 、E 、F 等一系列的点,测得AB =11.0 mm ,AC =26.5 mm ,AD =40.0 mm ,AE =48.1 mm ,AF =62.5 mm.根据测量数据,下列关于物体在AF 段运动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 .速度不变B .速度越来越大C .速度越来越小D .速度先变大再变小后变大【答案】D【解析】AB =11.0 mm ,BC =AC -AB =15.5 mm ,CD =AD -AC =13.5 mm ,DE =AE -AD =8.1 mm ,EF =AF -AE =14.4 mm ,物体在AF 段运动速度先变大再变小后变大,选项D 正确.二、非选择题11.用接在50 Hz 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速度,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计时点记为一个计数点,分别标为0、1、2、3、4、…,测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为x 1=30.0 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为x 2=48.0 mm ,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在3与4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答案】0.3 0.48【解析】每五个计时点记为一个计数点,说明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5T =0.1 s ,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v -=x t 得,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v -1=x 1t=0.3 m/s ,在3与4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v -2=x 2t=0.48 m/s. 12.某学生在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做测定小车速度的实验时,其开始时的装配图如图所示,其中有错误与不妥之处,请把它找出来.电磁打点计时器必须接交流电源,而图上所接为直流电源,时,小车离定滑轮端太近,向前运动的余地太小,致使纸带上留下的计时点过少,来不便,产生较大误差,即小车离滑轮端太近不妥..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 Hz,即每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个点未画出.其中x1=7.05 cm、x2=7.67 cm、x各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________s.点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在保留两位有效数字)0.98由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知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一个计数点,则各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Δt=5T=0.1 s.ΔxΔt得:8.91+9.53+10.15cm/s2.38 cm,x4=2.88 cm,x5=3.39 cm,x6=3.87 cm.那么:在计时器打出点4时,求小车的速度.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速度-时间图象,并分析小车的速度如何变化.(1)31.35 cm/s(2)见解析由图象可知小车速度均匀增加.。

人教版必修一物理第一章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习题

人教版必修一物理第一章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习题

一、单选题人教版必修一物理第一章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习题1. 图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纸带上面每打一点的时间间隔是,且每两个记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已知,,,,,则第三个记数点的速度等于A .B .C .D .2. 如图是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得到的纸带,纸带上依次打下了0、1、2、3、4、5六个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时间间隔均为T ,则两计数点1、4之间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是B .D .D .振针与复写纸之间的距离C .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B .交流电源的频率A .直流电压的高低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取决于()3.C .A .二、多选题三、实验题4.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不经计算,通过测量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 .时间间隔B .位移C .平均速度D .瞬时速度5. 下列实验过程中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的步骤顺序是( )①启动电源,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出一行小点②关掉电源③取下纸带,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若干个点,如果数出n 个点,这些点划分出的间隔数是(n -1),由此计算出纸带从第1个点到第n 个点的运动时间④把纸带装好⑤了解打点计时器的结构,然后把它固定在桌子上⑥用刻度尺测量出从第1个点到第n 个点的距离.A .⑤④①②③⑥B .⑤④①③⑥②C .⑤④①⑥③②D .⑤④①②⑥③6. 如图为同一个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四条纸带,则( )A .甲纸带加速度最大B .乙纸带加速度最大C .丁纸带平均速度最小D .丙纸带平均速度最大7. 如图所示,可用一支笔和一块表做成一台简单的“打点计时器”,为了提高计时的准确性,应掌握的操作要领是_______A.使纸带做匀速运动B.使纸带做匀加速运动C.使打点时间间隔相等D.使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8. 下图为接在周期为T=0.02s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记数点,但第3个记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求得:(1)该物体的加速度为 m/s2.(2)第3个记数点与第2个记数点的距离约为 cm.(3)打第3个点时该物体的速度约为 m/s.9. 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打点计时器等器材,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其中一个小组的同学从所打的几条纸带中选取了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O、A、B、C、D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在纸带上选定的相邻两个记数点之间还有四个打出点没有画出.(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s;10.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______电源填“直流”或“交流”,若电源的频率是50Hz ,则每隔______秒打一个点,打出的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填“相同的”或“不同的”11. 某次用电火花计时器做实验获得的纸带如图所示,则B 点在刻度尺上的读数为________cm ,B 运动到E 的时间为________s ,BD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12. 如图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0到6是七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是50Hz ,各点间距如图,则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13.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是使用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要先______填“接通电源”或“让纸带开始运动”再______填“接通电源”或“让纸带开始运动”若已知电源频率为50Hz ,则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由图中的数据可知,打点计时器打下C 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 2.(计算结果均14. 某同学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精品练习: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Word版含解析.doc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精品练习: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物理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答题时间:20分钟)1. 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⑴在如下基本步骤中,正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A. 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B. 安放纸带C. 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D. 接通220 V交流电源E. 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⑵在安放纸带时,要检查墨粉纸盘是否已经正确地套在__________上,还要检查_____________是否夹在纸带之间。

2. 用同一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0.1 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

求1到6间小球的平均速度。

3. 如图所示是一条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0、1、2、3、4、5、6是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计数点到0的距离如图所示,求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并画出速度—时间图象。

4.运动的物体带动纸带被打点计时器打上一系列的点,这些点的距离不一定相等,但这些点能说明()A. 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B. 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C. 运动物体在某时刻的位置D. 运动物体的运动性质5. 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打点纸带上的点子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点子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大B. 点子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C. 点子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D. 点子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6. 在你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小车拖动纸带并在上面打下了一系列的小点。

根据你所打出点的纸带,在判断纸带表示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时()A. 应通过测量纸带所表示的运动的全程来判断B. 必须通过计算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判断C. 必须通过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来判断D. 可以通过测量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看其是否都相等来判断7. 小明以同一个打点计时器在固定频率下测量小车拉动纸带甲、乙、丙、丁的运动速度,每次小车都是自右向左运动,四段纸带的长度都相同。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同步练习(带答案)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同步练习(带答案)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原理以及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使用非常方便,可以直接接到家用电路上B.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该先接通电源,再拖动纸带C. 纸带上的点迹越稀疏,说明与纸带相连的物体运动得越慢D. 如果将它接到直流电源上,打点计时器仍然能够正常工作2.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每打完一列点子就要切断电源B. 不要移动圆形复写纸片的位置C. 纸带一定要从两限位孔穿过,并且压在复写纸的下面D. 侧向移动限位孔位置,在一条纸带上可以打出两列点,提高纸带的利用率3.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有下列操作步骤:①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水平轨道末端;②启动电源;③把纸带装好;④拉动纸带打点;⑤得到纸带并进行测量计算,则上述步骤的正确操作顺序是()A. ①②③④⑤B. ①③④②⑤C. ③①②④⑤D. ①③②④⑤4.小明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的一端运动,纸带上打出的点如图所示,由此判断纸带的运动情况是()A. 先匀速后减速B. 先加速后匀速C. 先减速后加速D. 先加速后减速5.如图所示为一条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时打出的纸带,其中A、B、C、D、E为计时器连续打下的五个点,且打点计时器每打一个点所用的时间为T,为求得计时器打点C时纸带的速度,则下列算式中最合理的是()A. Δx1T B. Δx2+Δx32TC. Δx3+Δx42T D. Δx1+Δx2+Δx33T6.如图所示,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从纸带上看,打点计时器出的毛病是()A. 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B. 电源电压不够大C. 电源频率不够大D. 振针压得过紧7.在你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小车拖动纸带并在上面打下了一系列的小点.根据你所打出点的纸带,在判断纸带表示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时()A. 应通过测量纸带表示的运动的全程来判断B. 必须通过计算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判断C. 必须通过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来判断D. 可以通过测量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看其是否都相等来判断二、多选题8.下列关于打点计时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打点计时器可以连续工作很长时间,前后两次打点之间,只要时间间隔很短,完全可以在前一次打完点后不关闭电源B. 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打点计时器每打两次点的时间间隔相等C. 纸带通过电火花计时器时,不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D. 电火花计时器是一种比电磁打点计时器先进的计时器,因此,使用电火花计时器进行实验,结果一定比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更精确9.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不通过计算可以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A. 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B. 位移C. 瞬时速度D. 平均速度10.如图所示,几位同学一起用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砂桶等实验仪器研究物体的运动以下是他们以“打点计时器”为话题进行的讨论,其中三位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一位同学的说法是错误的.说法是正确的是()A. 用干电池才能使它正常工作B. 用交流电才能使它正常工作C. 利用它可以在纸带上记录物体运动的时间D. 利用它可以在纸带上记录物体运动的位移11.如图为同一个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四条纸带,则()A. 甲纸带加速度最大B. 乙纸带加速度最大C. 丁纸带平均速度最小D. 丙纸带平均速度最大三、实验题12.(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4V~6V的直流电源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了计算加速度,最佳的方法是______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v算出加速度△tB.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取其倾角α,用a=tanα求出加速度D.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象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算出加速度式a=△v△t(3)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电源频率为50Hz,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间有4个计时点未标出,设A点为计时起点①C点的瞬时速度v C=______m/s,②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3.实验室常用的电磁式打点计时器用的是低压______ (填“直流”、“交流”)电源.某次实验连续打了一系列点的纸带如图,由此可以判断,这段纸带的运动属于______ (填“匀速”、“匀变速”)直线运动,纸带上AB段运动的时间t=______ s,AB段的平均速度v=______ 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4.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实验仪器,下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乙是______(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填“交流4−6V”、“交流220V”、四节干电池).(2)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丙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印点未画出.V B V C V D V E V F数值0.4790.5600.640(m/s)①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F两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上表中,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②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③由所画速度−时间图象求出小车加速度为______m/s2.④根据速度−时间图象判断,在打A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 A=______m/s.(3)打点计时器原来使用的电源的频率是50Hz,若在实验过程中交流电的频率为60Hz而未被发觉,这样计算出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将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和解析1.B解:A、电磁式打点计时器采用低压交流电源,不能直接接到家用电路上,故A错误;B、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故B正确;C、纸带上的点迹越稀疏,说明相同时间间隔内位移越大,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运动得越快,故C错误;D、打点计时器的周期取决于交流电的频率,若接在直流电源上,则打点计时器不能正确工作,故D错误;2.B解:A、打点计时器不能长期工作,所以每打完一列点,就要切断电源,故A正确;B、在打点过程中,复写纸片会转动,所以可移动圆形复写纸片的位置,故B错误;C、为了纸带运动的稳定,纸带一定要从两限位孔穿过,为了能在纸带上打出清晰的点迹,纸带必须压在复写纸的下面,故C正确;D、侧向移动限位孔位置,在一条纸带上可以打出两列点,提高纸带的利用率,故D正确.3.D一般本着先安装器材、再进行实验、最后实验完毕整理器材的步骤进行的,其中应先接通电源,后拉动纸带。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检测:第一章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Word版含答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检测:第一章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Word版含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若交流电的频率变小了而未被发现,则测得小车的速度值与真实值比较将()A.偏大B.偏小C.无影响D.无法判断解析: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频率是由电源的频率决定的,且打点的频率等于电源的频率.当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当交流电频率低于50 Hz时,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将大于0.02 s,计算速度时如果仍按0.02 s,由v=ΔxΔt可知,将导致测量出的速度值大于其真实值.答案:A2.用打点计时器可测纸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下面是没有按操作顺序写的不完整的实验步骤,按照你对实验的理解,在各步骤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然后按实际操作的合理顺序,将各步骤的字母代号按顺序写在空白处.A.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低压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B.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______,并压在________下面.C.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Δx.D.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如果共有n个清晰的点,则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Δ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打开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F.利用公式v=ΔxΔt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A项中电磁打点计时器应使用低压交流电源;B项中应将纸带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并放于复写纸的下方;D项中纸带上记录的时间Δt=(n-1)×0.02 s.合理的实验步骤为BAEDCF.答案:交流限位孔复写纸(n-1)×0.02 s BAEDCF3.一辆小车沿一条直线运动,车上放着盛水的漏滴,每隔2.0 s 滴一滴水,水在车行驶的路面上留下水滴的痕迹如图所示,图中还放着一把刻度尺,其零刻度线与O点对齐,若从小车通过O点开始计时,则当滴下水滴G时,小车运动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s,AH 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m/s(保留3位有效数字).解析:0点开始计时到G时共有7个时间间隔,每个间隔为2.0 s,则总时间为14.0 s,AH段平均速度v=x AHt AH=32-214m/s=2.14 m/s.答案:14.0 s 2.144.(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应是____________(填“交流4~6 V”或“交流220 V”),实验室使用我国民用电(频率50 Hz)时,如果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秒.(2)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并取其中的七个点进行研究,这七个点和刻度尺标度的对应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出A 点到D 点的距离是_________cm.(3)由实验数据可得A 点到D 点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B 点的瞬时速度是____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4~6 V 的低压交流电,如果每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5×150s =0.1 s. (2)刻度尺为毫米刻度尺,分度值为1 mm ,故由图可知,AD 之间的距离为4.20 cm ,(3)由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可以解出AD 间的平均速度为:v AD =x AD 3T =0.0423×0.1m/s =0.14 m/s. 从图中可知AC 间的距离为2.55 cm ,故B 点的瞬时速度是v B =x AC 2T =0.025 52×0.1m/s =0.13 m/s. 答案:(1)交流4~6 V 0.1 (2)4.20 (3)0.14 0.135.如图甲所示是用小车拖动纸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A 、B 、C 、D 、E 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 .试求:图甲(1)打点计时器打下B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2)在图乙中作出速度—时间图象.图乙解析:(1)v B =x AC 2T =52.0×10-32×0.1m/s =0.26 m/s (2)v C =x BD 2T =(84.0-24.0)×10-32×0.1m/s =0.30 m/s v D =x CE 2T =(120.0-52.0)×10-32×0.1 m/s =0.34 m/s 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答案:(1)0.26 m/s (2)见解析图情感语录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整理制作)1.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选择题1.对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使用交流电B.两种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与交流电源的频率一样C.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是靠振针和复写纸D.电磁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是靠放电针和墨粉纸盘2.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的点迹,直接记录了()A.物体运动的时间B.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C.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D.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3.关于纸带上打点间隔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沿着点迹运动的方向看去,点间距离越来越小,说明纸带在做加速运动B.沿着点迹运动的方向看去,点间距离越来越小,说明纸带在做减速运动C.纸带上点间间隔相等,表示纸带是在做匀速运动D.纸带上点间间隔相等,表示纸带是在做变速运动4. 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打点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要先接通电源,待计时器开始打点再释放小车;B.要舍去纸带上密集点,然后选取计数点。

C.打点频率为50Hz,每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1S。

D.实验中应使小车速度尽量小些。

5.以下是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部分实验步骤,其中有错误的操作是()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把复写纸片套在定位轴上,并压在纸带下面B.用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接上导线,与6 V以下低压交流电源相连C.用手水平拉动纸带,然后打开电源开关D.取下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最后一个点与计时起点的距离x0,用公式v=x0t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6.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0.1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在图示这段距离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A.0.25m/sB.0.2m/sC.0.17m/sD.无法确定二、非选择题7.一辆小车沿一条直线运动,车上放着盛水的漏滴,每隔2.0s滴一滴水,水在车行驶的路面上留下水滴的痕迹如图所示,图中还放着一把刻度尺,其零刻度线与O点对齐,若从小车通过O点开始计时,则当滴下水滴G时,小车运动时间是________s,AH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每日一练)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四节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选择题1、(2018年•石家庄市第一中学期中)用如图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5.0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50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A.0.10m/s B.100m/s C.5.0m/s D.0.50m/s2、(2017年•北京师大附中期中)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秒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10秒内两车逐渐靠近B.在10~20秒内两车逐渐远离C.在5~15秒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在t=10秒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3、(2017年•长春市十一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1)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交流________.(2)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实验时纸带的________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A”或“B”).(3)已知电源频率为50Hz,纸带上1至9各点为计时点,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2017年•抚州市期中)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6V以下的直流电源B.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220V的交流电源C.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220V的直流电源D.不管哪种计时器,都是每隔0.02s打一次点5、(2017年•江苏泰州中学期中)木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粗糙斜面上滑,后又返回到出发点,若规定沿斜面向下为速度的正方向,下列各图像中能够正确反映该木块运动过程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是6、(2018年•唐山市滦县二中期中)如图为电磁打点计时器实物图。

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一章 第4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课时练习

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一章 第4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课时练习

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一章 第4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课时练习一、实验题1.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材,请完成下列有关问题.(1)如图所示是两种打点计时器的图片,其中图乙是________(选填“电磁打点”或“电火花”)计时器.(2)关于上述两种打点计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甲图中的打点计时器使用直流电源,乙图中的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B.它们都使用10 V以下的交流电源C.当电源频率为50 H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 s打一个点D.乙图中的打点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受到的阻力较小,所以实验误差也较小2. 如图所示是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0、1、2、3、4、5、6是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测得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求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并画出v-t图像.3. 像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 、b 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 、b 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利用图乙所示装置测量,乙图中MN 是水平桌面,PQ 是长1 m 左右的木板,Q 是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让滑块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5.0×10-2 s 和2.0×10-2 s .用游标卡尺测量小滑块的宽度d.读出滑块的宽度d =5.015 cm.则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v 1=________m/s ,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 2=________m/s.4. 如图所示的四条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纸带的左端先通过打点计时器).从点迹的分布情况可以判断:纸带________是匀速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________是越走越快的,纸带________是开始越走越快,后来又越走越慢的.若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 Hz ,图中D 纸带,从A 点通过计时器到B 点通过计时器,历时________s ,位移为________m ,这段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BC 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AD 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保留两位小数) A BCD5. 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①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 ,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②ABCD 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 、B 两点间距s __________;C 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在如下基本步骤中,正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6.A.把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B.安放纸带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D.接通220 V交流电源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2)在安放纸带时,要检查墨粉纸盘是否已经正确地套在________上,还要检查________是否夹在纸带之间.7. 用接在50 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的运动情况.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2与3两点间的距离,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________m/s,在2与3两点间的平均速度________m/s.据此判定小车做________(选填“加速”或减速”)运动.8. 如图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测小车瞬时速度的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0点开始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标为0、1、2、3、4、5、6、…现在量得0、1间的距离x1=5.18 cm,1、2间的距离x2=4.40 cm,2、3间的距离x3=3.62 cm,3、4间的距离x4=2.78 cm,4、5间的距离x5=2.00 cm,5、6间的距离x6=1.22 cm(f=50 Hz).(1)根据上面的记录,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1、2、3、4、5点时的速度并填在下表中.位置12345v/(m·s–1)_______________(2)根据(1)中表格的数据,在图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_________,并说明小车速度变化的特点_________.二、多选题9. 关于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是靠电火花和墨粉B.如果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计时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08 s(设电源频率为50 Hz)C.如果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先密集后稀疏,则说明纸带的速度由小变大D.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220 V电源上,电火花计时器接在6 V电源上10.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分别如图中a、b 所示,在时刻()A.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B.甲一定在乙的后面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D.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11. 利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 )A.能准确测定某点的瞬时速度B.能粗略测定某点的瞬时速度C.能较准确测定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可用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准确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12.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甲和乙的速度并不相同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三、单选题D .不管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13.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 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 向匀速直线运动的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小盒子B 接收,从小盒子B 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D t 时间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像。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练习题)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练习题)

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选择题(共25小题)1.关于误差和有效数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出一个物体长为123.6cm,采用的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是厘米B.0.92cm与0.920cm含义是一样的C.多测几次求平均值可减小系统误差D.0.082cm有三位有效数字2.已知一长木板的长度为7m,如图所示建立坐标系,长木板底边上的O点为坐标原点,沿底边向右的方向规定为坐标轴的正方向.设图中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1和x2,则()A.x1=1m,x2=6m B.x1=3m,x2=2mC.x1=﹣3m,x2=2m D.x1=﹣3m,x2=﹣2m3.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仪器测量长度比用一般的毫米刻度尺直接测量更精确,下列物理实验与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仪器制成原理相同的是()A.多用电表测电阻实验B.卡文迪许实验C.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D.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4.某同学用刻度尺正确测量铅笔长度,结果为16.34cm。

由此可知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A.米B.分米C.厘米D.毫米5.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测量一物体长度,记录结果为1.247cm,则该同学所使用的测量工具()A.可能为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B.可能为20分度的游标卡尺C.一定不是50分度的游标卡尺D.可能为螺旋测微器6.对于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的都是220V的交流点B.对于50 Hz的交流电,它们工作时的打点周期均为0.02秒C.它们都是振针振动时在纸带上打点的D.它们都是通过纸带上的复写纸打点的7.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取决于()A.交流电压的高低B.交流电的频率C.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D.振针与复写纸间的距离8.打点计时器振针打点的周期,决定于()A.交流电压的高低B.交流电的频率C.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D.振针与复写纸的距离9.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6V以下的直流电源B.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220V的交流电源C.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220V的直流电源D.不管哪种计时器,都是每隔0.02s打一次点10.关于打点计时器的时间间隔,下列是四位同学各自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越高,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B.纸带速度越大,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C.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由电源的频率决定D.如果将交流电源改为直流电源,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保持不变11.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时,合理的操作顺序应该是()A.接通电源的同时用手牵动纸带B.可以随意操作,没有先后顺序之分C.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用手牵动纸带D.先用手牵动纸带,后接通电源12.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4V~6V的直流电源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13.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6V左右的直流电源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电源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大D.在同一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慢14.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运动情况时,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或物体)这两个操作步骤的先后关系是:()A.应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B.应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C.在使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使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15.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运动时,为了得到物体完整的运动情况,对接通电源和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先后顺序应当是()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16.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顺序应该是()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17.在实验中,下列关于计数点间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B.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8sC.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8sD.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18.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点痕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点痕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或某段时间内的位移C.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形状D.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19.如图所示,是电源频率为50Hz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连续打下的六个点。

【精品】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习题: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精品】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习题: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基础巩固1(多选)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A.时间间隔B.位移C.瞬时速度D.平均速度解析:从打下的纸带上数一下点的个数就知道时间,因为两个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故选项A正确。

用刻度尺量一下任意两个点间的距离,就知道了物体的位移,故选项B正确。

从纸带上不能直接得到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只能间接计算,故选项C、D错误。

答案:AB2(多选)利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A.能准确测出某点的瞬时速度B.能粗略测出某点的瞬时速度C.能准确测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可用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解析:利用纸带测速度时,应在纸带上选取两个相近的点,用这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所以只能粗略测出某点的瞬时速度,故选项A错误,B正确;从纸带上可测出两点间的位移,根据打点周期可准确求出两点间的时间,因此能准确测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故选项C正确;“某点”必须包含在所取的两点之间,才能用这两点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并不是任意两点都能代表的,故选项D错误。

答案:BC3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1)在下列基本步骤中,正确的排列顺序为。

A.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B.安放纸带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D.接通220 V交流电源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2)在安放纸带时,要检查墨粉纸盘是否已经正确地套在上。

解析:电火花计时器的特点:打点是靠放电针和墨粉纸盘之间火花放电来实现的,故其操作步骤和电磁打点计时器是相仿的,墨粉纸盘应套在纸盘轴上,目的是使它可以转动,均匀地被利用。

答案:(1)ABDEC(2)纸盘轴4电源的频率为50 Hz时,振针每隔0.02 s打一个点。

现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速度,当电源频率低于50 Hz 时,如果仍按50 Hz的时间间隔打一个点计算,则测出的速度数值将比物体的真实值。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了解和练习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

测定平均速度,画出v-t图象了解用图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知道什么是速度时间图象,知道速度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

以及如何用图象来表示速度和时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认识数学中的函数图象在物理学中的作用,实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操作习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初步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巩固教材—稳扎稳打】1.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A.时间间隔 B.平均速度C.位移 D.瞬时速度2.某同学将纸带穿过限位孔,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拉动纸带,但在纸带上打不上点,其可能原因是( )A.复写纸放反B.使用了直流电源C.振针过短D.纸带运动过快3.小车拖动的纸带经过打点计时器后,在纸带上留下的点中有6个连续清晰的点,测出这6个点间的距离为18 cm,则 ( )A.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03m/sB.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1.5m/sC.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1.8m/sD.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0m/s4.某同学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后,纸带上打下了一列点,他要根据这些点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他首先查清共有多少个点B.首先从第一个能看清的点数起,查清共有多少个点C.分别测出每两个相邻清晰点间的距离,然后相加,把相加的结果作为所有能看清点间的长度,用来计算平均速度D .分别测出每两个相邻清晰点间的距离,用来计算各段的平均速度【重难突破—重拳出击】1.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决定于( )A .交流电压的高低B. 交流电的频率C .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D. 振针与复写纸间的距离2. 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打点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要先接通电源,待计时器开始打点再释放小车B .要舍去纸带上密集点,然后选取计数点C .打点频率为50Hz ,每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1SD .实验中应使小车速度尽量小些3. 一学生在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 ( )A .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B .电源电压不稳定;C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压频率不稳定;D .振针到复写纸片的距离太小4.某物体的v-t 图象如图1-3所示,则该物体 ( )A .做往复运动B .做匀速直线运动C .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5.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操作中有以下实验步骤,步骤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把计时器上的电源插头插在交流220 V 电源插座上,按下脉冲输出开关,用手水平的拉动两条纸带,纸带上就打下一列小点②.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③. 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检查墨粉纸盘是否已经正确的套在纸盘轴上,检查两条白纸带是否已经正确的穿好,墨粉纸盘是否已经夹在两条白纸带之间④.用刻度尺测量纸带通过的距离x⑤.取下纸带数一下纸带上共有多少个点,记为N ,则点子的间隔数为(N -1),纸带的运动时间为(N -1)0.02 stv图1-3⑥.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 v=Δx/Δt, 把结果填入下表: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①④⑤⑥C. ②③①⑤④⑥D. ②①③⑤④⑥6.某人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拉动纸带经0.4 s 在纸带上应打下的计时点数目为( )A. 19个B. 20个C. 21个 D.22个7. 如果前0.1 s内起动过慢,计时点密集,他取了这段纸带并选取每5个计时点作为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多少秒( )A .0.1 s B. 0.08 s C. 0.06 s D. 0.04 s 8. 质量都是m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沿直线运动,图1-4中,A 、B 、C 、D 是它的运动图象,由图象可知( )A .图B 表明物体做匀速运动B .图C 表明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C .图D 表明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D .图A 表明物体做匀速运动【巩固提高—登峰揽月】13.如图 1 -5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0点开始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标为0、1、2、3、4、5、6,现在量得0、1间的距离x 1=5.18 cm ,1、2间的距离x 2=4.40cm ,2、3间的距离x 3=3.62 cm , 3、4间的距离x 4=2.78 cm ,4、5间的距离x 5=2.00 cm ,5、6间的距离x 6=1.22 cm (f=50Hz )⑴根据上面记录,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1、2、3、4、5点时的速度并填在下表中。

高中物理 第一章 第4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物理

高中物理 第一章 第4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物理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1.(2019·郑州一中高一检测)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不经计算,通过测量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A .时间间隔 B .位移 C .平均速度D .瞬时速度解析:选B.时间间隔可以通过数纸带上所打点的个数经过计算得出,位移可以通过测量纸带上所打点之间的距离得出,而平均速度或者瞬时速度都是依据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得出,故应选B.2.(多项选择)关于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 A .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交流频率通常为50 HzB .如果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如此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08 sC .如果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先密集后稀疏,如此说明纸带的速度由小变大D .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220 V 电源上,电火花计时器接在6 V 电源上解析:选AC.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6 V 以下的低压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 V 交流电源,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0.1 s.3.(多项选择)(2019·滨州高一检测)对以下实验、仪器描述正确的答案是( ) A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使用交流电源B .测量研究小车瞬时速度的实验中,为防止开始时纸带上点迹过于密集,要先使小车运动,再给打点计时器通电C .频闪照片中,某一段物体成像较密集,说明这一阶段运动相对较快D .气垫导轨的优点,使滑块与导轨间有一层薄的空气层,大大减小了滑块运动中所受的阻力 解析:选AD.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选项B 错误;频闪照片中,物体成像密集,说明物体运动较慢,选项C 错误.4.如下列图,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 .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 ,用Δx Δt 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ΔxΔt 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A .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 .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准确度C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 .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解析:选A.ΔxΔt表示的是Δ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遮光条的宽度Δx 越窄,如此记录遮光时间Δt 越小,ΔxΔt越接近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选项A 正确.5.(1)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要用到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 Hz ,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压是________V 的________(选填“直流电〞或“交流电〞),它每隔________s 打一个点.(2)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是________. A .先接通电源,再让纸带运动 B .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 .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 D .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3)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速度,当电源频率低于50 Hz 时,如果仍按50 Hz 的时间间隔打一个点计算,如此测出的速度数值将比物体的真实数值________.解析:(1)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6 V 以下的交流电,一般是4~6 V .打点间隔为交流电的频率的倒数,当电源的频率是50 Hz 时,打点周期是0.02 s.(2)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工作,再让纸带运动使打点计时器在上面打出点迹,故A 项正确.(3)当交流电的频率低于50 Hz 时,打点计时器打一次点的时间间隔t 将大于0.02 s ,利用公式v =ΔxΔt 计算时,t 取0.02 s 时比真实值偏小,因此测出的速度将比真实值偏大.答案:(1)4~6 交流电 0.02 (2)A (3)偏大6.(2019·蚌埠高一检测)某同学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下列图,每两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面的数字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1)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为________s.(2)打计数点4时纸带的速度v 4=________m/s.(结果保存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1)每两个计数点间有5个打点间隔,所以T =5×0.02 s =0.1 s.(2)打计数点4时的瞬时速度近似等于3、5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所以v 4=0.11+0.1292×0.1 m/s ≈1.20 m/s.答案:(1)0.1 (2)1.207.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更能准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列图,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1=0.29 s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Δt 2=0.11 s .遮光板的宽度为 3.0 cm ,分别求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和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解析:由于滑块经过光电门时遮光板的挡光时间较短,所以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可用遮光板挡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 经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v 1=d Δt 1=3.0×10-20.29m/s ≈0.10 m/s ,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v 2=d Δt 2=3.0×10-20.11m/s ≈0.27 m/s.答案:0.10 m/s 0.27 m/s8.如下列图是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局部,从0点开始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标为0、1、2、3、4、5、6、…现在量得0、1间的距离x 1=5.18 cm ,1、2间的距离x 2=4.40 cm ,2、3间的距离x 3=3.62 cm ,3、4间的距离x 4=2.78 cm ,4、5间的距离x 5=2.00 cm ,5、6间的距离x 6=1.22 cm(频率为50 Hz).(1)根据上面记录,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1、2、3、4、5点时的速度(结果保存两位小数)并填在下表中.位置1 2 3 4 5 v /(m ·s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某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用该点为中间时刻的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 打1点时:v 1=x 1+x 22Δt≈1.20 m/s , 打2点时:v 2=x 2+x 32Δt≈1.00 m/s , 打3点时:v 3=x 3+x 42Δt=0.80 m/s ,打4点时:v 4=x 4+x 52Δt≈0.60 m/s , 打5点时:v 5=x 5+x 62Δt≈0.40 m/s , 将数值填入表格中.位置1 2 3 4 5 v /(m ·s -1)1.201.000.800.600.40(2)答案:见解析。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习(I)卷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习(I)卷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5分)1. (2分) (2017高一上·武汉期中) 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4V~6V的直流电源B . 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C . 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D . 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2. (2分) (2017高一上·临川期末) 打点计时器振针打点的周期,决定于()A . 交流电压的高低B . 交流电的频率C . 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D . 振针与复写纸的距离3. (2分) (2019高三上·吉林月考) 司机驾驶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直到停止运动,从司机发现情况到停止运动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从司机发现情况开始至汽车停止所用时间为5sB . 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2.0m/s2C . 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4.0m/sD . 从司机发现情况开始至刹车停止,汽车的总位移为30m4. (2分) (2017高一上·安吉期末) 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A . 使用直流电源,应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B . 使用交流电源,应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C . 使用直流电源,应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D . 使用交流电源,应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5. (2分) (2016高一上·南通期中) 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A .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比甲的大B .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小于C .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 .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6. (3分)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下列关于纸带上点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 . 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C . 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和形状D . 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7. (3分)如图所示,用弹簧秤测物体重力时,正确的操作是()A . 用手握紧弹簧秤侧部使其保持竖直放置B . 绳子悬挂住物体的不同部位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C . 要保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在匀速行驶的火车上不能做这个实验D . 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位置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8. (2分) (2016高一上·抚州期中) 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6V以下的直流电源B .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220V的交流电源C . 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220V的直流电源D . 不管哪种计时器,都是每隔0.02s打一次点9. (3分) (2019高一上·全州期中) 下列关于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直流电源B . 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C . 都应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D . 都应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10. (3分)某同学将纸带穿过限位孔,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拉动纸带,但在纸带上打不上点,其可能原因是()A . 复写纸太旧B . 使用了直流电源C . 振针过短D . 纸带运动过快11. (2分) (2017高一上·银川期中) 2010年1月4日,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如图所示,此次护航总航程4500海里.若所有船只运动速率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位移B . 研究舰队平均速率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C . 以“千岛湖”舰为参照物,“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D . 根据图中数据可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12. (2分) (2019高二下·扬州月考) 打点计时器是记录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置和时间的仪器,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获得运动物体的相关信息.下列信息不能获得的是()A . 物体运动的时间B . 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C . 物体的质量D . 物体速度变化的情况13. (2分) (2017高一下·宁夏期末) 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取决于()A . 交流电压的高低B . 交流电的频率C . 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D . 振针与复写纸间的距离14. (2分)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接通电源与拉动纸带,这两个操作的先后次序应当是()A . 先接通电源,后拉动纸带B . 先拉动纸带,后接通电源C . 拉动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 . 先拉动纸带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15. (3分)关于打点计时器说法正确的()A . 打点计时器用的是低压直流电源B . 电火花计时器用的是220V交流电源C . 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每隔0.02s打一次点D . 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每隔0.01s打一次点二、多项选择题 (共4题;共12分)16. (3分)对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用交流电B . 两种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与交流电的频率一样C . 电磁打点计时器在交流电频率为50Hz时,两个打点间隔时间为0.1sD . 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是靠振针和复写纸17. (3分) (2018高一下·富宁期中) 某同学将纸带穿过限位孔,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拉动纸带,但在纸带上打不上点,其可能原因是()A . 复写纸放反B . 使用了直流电源C . 振针过短D . 纸带运动过快18. (4分) (2016高一上·苍溪期中) 如图所示,是做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A、B、C、D、E、F、G是纸带上7个连续的点,根据纸带,回答下列问题:①相邻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②点F由于不清晰而未画出,试根据纸带上的数据,推测EF点的距离为________cm;③打D点时纸带运动的速度vD= ________m/s;④利用已经测出的四段长度,可得纸带运动的加速度a= ________m/s2 .19. (2分) (2017高一上·厦门期中) 如图为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出的纸带的一段,其中A、B、C为三个计数点,有关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此物体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使用50Hz交流电,则测得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物体的速度vB=__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三、填空题 (共8题;共31分)20. (3分)电火花计时器的原理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相同,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也每隔________打一个点,它工作时,纸带运动受到的________比较小,实验________也就比较小.21. (1分)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中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A.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B.使用打点计时器在拉动纸带时,拉动的方向应与限位孔平行C.使用打点计时器过程中不需要固定打点计时器D.每次纸带停止运动后,应先取下纸带再断开电源E.做完实验后应将纸带及时甩进垃圾桶F.实验完成后应将器材拆卸如初,并摆放整齐.22. (6分)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________计时器和________计时器两种,它们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50Hz的交变电流,所以都是每隔________ s打一个点.但前者所接交流电压为________ V,后者所接交流电压为________ V..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点子密集的地方说明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________(填“大”或“小”)23. (4分) (2016高一下·武平开学考) 在“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的动能改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A.打点计时器;B.天平;C秒表;D.低压交流电源;E.电池; F.纸带;G.细线、砝码、小车、砝码盘;H.薄木板.①其中多余的器材是________,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②测量时间的工具是________;测量质量的工具________.24. (4分)(2017·惠州模拟)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操作如下:(1)平衡摩擦力时,若所有的操作均正确,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应________(填“减小”或“增大”)木板的倾角,反复调节,直到纸带上打出的点迹________为止.(2)已知小车质量为M,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要使细线的拉力近似等于盘和砝码和总重力,应该满足的条件是m________M(填“远小于”、“远大于”或“等于”).(3)图丙为小车质量一定时,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小车加速度a与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之间的实验关系图象.若牛顿第二定律成立,则小车的质量M=________kg.25. (3分)(2017·芜湖模拟) 如图甲所示,用细线竖直拉着包有白纸的质量为m(kg)的圆柱棒,蘸有颜料的毛笔固定在电动机上并随之转动.当烧断悬挂圆柱棒的线后,圆柱棒竖直自由下落,毛笔就在圆柱棒表面的纸上画出记号,如图乙所示,设毛笔接触棒时不影响棒的运动.测得记号之间的距离依次为20.0mm,44.0mm,68.0mm,92.0mm,116.0mm,140.0mm,已知电动机铭牌上标有“1200r/min”字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①图乙中的________端是圆柱体的悬挂端(填“左”或“右”);②根据图乙所给的数据,可知毛笔画下记号D时,圆柱棒下落的速度vD=________m/s;圆柱棒竖直下落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 .26. (5分) (2016高一上·新疆期中) 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1)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所用电源是__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 V.频率为50Hz时,它们每隔________ s打一次点.(2)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运动情况时,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或物体)这两个操作步骤的先后关系是.A . 应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B . 应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C . 在使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D . 先使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27. (5分) (2018高一下·昭通期中)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实验仪器,下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甲是________(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填交流电4~6 V、交流220 V、四节干电池).(2)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依次确定出A、B、C、D、E五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标出.各点到A点距离分别为2.88 cm,7.20 cm,12.96 cm,20.16 cm.①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________s.②试根据纸带上数据,计算出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是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的速度,当使用的电源频率高于50 Hz时,如果仍按50 Hz来计算,则测得的速度将比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四、计算题 (共2题;共15分)28. (10分) (2018高一上·瑞昌月考) 升降机提升重物时重物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利用该图象分析并求解以下问题:(1)重物在0~8 s的时间内是怎样运动的?(2)重物在0~2 s与5~8 s内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是多少?29. (5分)若用电源频率要求为50 Hz的打点计时器打点时,突然发现实际电源频率低于50 Hz,数据计算仍然是按每隔0.02 s打一个点来处理的,则测出的速度数值与实际速度相比,是偏大了,还是偏小了?为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多项选择题 (共4题;共12分) 16-1、17-1、18-1、19-1、三、填空题 (共8题;共31分)20-1、21-1、22-1、23-1、24-1、24-2、24-3、25-1、26-1、26-2、27-1、27-2、27-3、四、计算题 (共2题;共15分) 28-1、28-2、29-1、。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B .安放纸带
C .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 .接通220V 交流电源
E .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
(2)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如图所示,纸带在A 、C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在A 、D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m/s . 答案:(1)ABDEC (2)0.35,0.43,0.35.试题分析:s m s m T x v AC AC /35.0/02
.02104.122=⨯⨯==-, s m s m T x v AD AD /43.0/02
.03106.222=⨯⨯==-,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AC 间的平均速度 3.如图所示,是一条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0、
1、2、3、4、5、6是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
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
如图所示,求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并画出v-t 图像
答案:s m s m v /195.0/1
.02109.32
1=⨯⨯=-,。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第一章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第一章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B.先拉动纸带,后接通电源C.电火花计时器使用6 V以下的交流电源D.连续n个计时点间的时间为(n-1)×0.02 s4.(20xx·惠安高一检测)(10分)(1)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如下基本步骤:A.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B.安好纸带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D.接通220 V交流电源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这些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为。

(2)如图所示,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得:AB=4.56 cm、AC=12.16 cm、AD=22.52 cm、AE=36.06 cm,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m/s;小车在AE段的平均速度为m/s。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5.(20xx·衡水高一检测)(10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2)A、B、C、D是纸带上的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 cm;C点对应的速度是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6.(12分)如图甲所示是一条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0、1、2、3、4、5、6是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计数点到0的距离如图所示,求计数点1、2、3、4、5的瞬时速度,并在图乙中画出速度—时间图像。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6.【解析】由于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所以图中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为0.1 s。

v1=x022T =3.9×10−22×0.1m/s=0.20 m/sv2=x132T =(9.0−1.0)×10−22×0.1m/s=0.40 m/sv3=x242T =(16.1−3.9)×10−22×0.1m/s=0.61 m/sv4=x352T =(22.8−9.0)×10−22×0.1m/s=0.69 m/sv5=x462T =(30.1−16.1)×10−22×0.1m/s=0.70 m/s利用描点法作图如图所示:答案:见解析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新人教版必修1物理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精品测试(附答案)

新人教版必修1物理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精品测试(附答案)

1.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除电源、纸带外,还需选用的仪器是( )A .停表B .刻度尺C .速度计D .打点计时器【解析】 由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的间隔数可知任意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故不需要停表.再利用刻度尺测出两点间的距离就可进一步求出平均速度,故不需要速度计.【答案】 BD2.打点计时器振针打点的周期,决定于( )A .交流电压的高低B .交流电的频率C .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D .振针与复写纸的距离【解析】 打点计时器振针打点的周期决定于交流电的频率,例如频率为50Hz 时每隔0.02 s 打一个点.【答案】 B3.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不利用公式计算就能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 .时间间隔B .位移C .速率D .平均速度【解析】 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点迹的间隔数就可知道时间间隔,其位移可利用刻度尺测量,而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或某一时刻的速率则需利用公式v =Δx Δt求解. 【答案】 AB4.使用打点计时器时( )A .应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B .应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C .在使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D .先使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解析】 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可使纸带上打出的点更多,纸带利用率更高.【答案】 A5.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 .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或某段时间内的位移C .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形状D .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解析】 点迹可以记录物体的运动时间,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 ,只要在纸带上数出间隔数n ,就可以求出运动的时间为n·0.02 s,所以A 正确;物体的始末位置可以用纸带上对应的点来表示,可以得出相应时刻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始末位置对应点的距离,可以得出物体的位移,所以B正确;纸带上点迹的疏密程度可以表示相应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所以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因此D正确;点迹可以反映物体的运动情况,但是不能反映物体的质量和形状,因此C错误.所以正确的是A、B、D.【答案】ABD6.下图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4条纸带,其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哪一条( )【解析】由图可知四条纸带所取点迹的总长相差不多,其中纸带A上点迹最稀疏,即所用时间最短,故其平均速度最大.【答案】 A7.如下图为某一物体运动的v-t图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O到A的速度变化比B到C的速度变化慢B.AB平行于时间轴,则物体在AB这段时间内是静止的C.O到A的速度方向与B到C的速度方向相反D.物体的位移越来越大【答案】AD8.用接在50 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的运动情况.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右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量得0与1两点间距离x1=30 mm,2与3两点间的距离x2=48 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v1=______m/s,在2与3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2=______m/s,据此可判定小车做______.【解析】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得v1==0.3 m/s,v2=m/s=0.48 m/s.可见,小车的速度变大,故判定小车做加速运动.【答案】 0.3 0.48 加速运动9.下图所示是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某物体运动规律时得到的一段纸带,A 为第一个点,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物体在AB 段、BC 段、CD 段和DE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判断物体运动的性质.【解析】 由v =Δx Δt可得 v AB =Δx 1Δt 1= 1.905×0.02cm/s =19 cm/s =0.19 m/s , v BC =Δx 2Δt 2= 2.402×0.02cm/s =60 cm/s =0.60 m/s , v CD =Δx 3Δt 3=1.200.02cm/s =60 cm/s =0.60 m/s , v DE =Δx 4Δt 4= 2.382×0.02cm/s =59.5 cm/s =0.595 m/s.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以判断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运动的性质是:先加速运动,后匀速运动.【答案】 0.19 m/s 0.60 m/s 0.60 m/s 0.595 m/s 先加速后匀速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打点计时器应用低压交流电源,交流电频率为50Hz;
B.纸带必须穿过限位孔,并注意把纸带压在复写纸的上面;
C.要先通电,后释放纸带,纸带通过后立即切断电源;
D.为减小摩擦,每次测量应先将纸带理顺。

2.运动物体拉动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直接记录了()
A.物体运动的时间;
B.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C.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
D.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

3.手拖动纸带经过打点计时器后,在纸带上留下的点中有6个连续清晰的点,测出这6个点的第1点到第6点的距离为18cm,则()
A.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03m/sB.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5m/s
C.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m/sD.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0m/s
*4.在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有时发现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不稳定,其原因可能是
A.交流电源的电压不稳定
B.交流电源的频率不稳定
C.巳永久磁铁的磁性太弱
D.振片的固有频率与交流电源的频率有偏差
5.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好的纸带,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A.时刻B.时间C位置D.位移E.平均速度
6.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好的纸带,通过适当的计算可以得到的物理量是()A.时刻B.时间C位置D.位移E.平均速度
7.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痕,下列关于纸带上的点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痕,下列关于纸带上的点。

A .点痕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
B .点痕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C .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和形状
D .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8.某同学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做实验时,在纸带上留下的不是圆点,而是一列短线,这可能是因为()
A .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
B .电源频率不稳定;
C .打点的振针压得过紧;
D .打点的振针压得过松。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9.用打点计时器可测纸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下面是没有按操作顺序写的不完整的实验步骤,按照你对实验的理解,在各步骤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然后按实际操作的合理步骤,将各步骤的字母代号顺序写在空白处.
A .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低压 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

B .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 ,并压在 下面。

C .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x ∆。

D .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如果共有n 个清晰的点,则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t 。

E .打开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F .利用公式t x v ∆∆=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10.使用打点计时器时,下列问题对实验的影响是什么?
(1)错接在直流电源上,影响是
(2)电源频率不稳,影响是
(3)打点针压得太紧,影响是
(4)电源电压不稳,影响是
(5)振针过长,影响是
11.美国著名短跑运动员卡尔·刘易斯曾以9.86s 跑完100m .在这次赛跑中,从起跑点算起每10m 所用时间分别是:1.88s 、1.08s 、0.92s 、0.89s 、0.84s 、0.84s 、0.84s 、0.83s ,最后20m 用了1.74s .从这组数据可以算出,他跑完100m 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平均速度最小的是第______个10m ,平均速度最大的是第________个10m 。

12.如图1所示,是某人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纸带的右端后通过打
点计时器.从点痕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的运动情况是 。

若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 ,从打下A 点到打下D 点,共13点,历时 s ,位移为 m ,这段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m/s .BD 段的平均速度是 m/s 。

图1
13.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 V电源工作,它是利用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点迹的计时仪器.工作电源频率是50Hz,如果用它测量时,实验者不知工作电压的频率变为60Hz,仍按50Hz的频率计算,这样算出的速度值与物体速度的真实值相比是(填“偏大”或“偏小”)。

14.某组学生研究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实验,得到如图2所示的纸带,纸带上的计数点用O、A、B、C、D、E表示.根据图上数据,可判断小车做运动,小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是____ ___cm/s,小车经过D点时的速度是_______cm/s(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三、解答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15.某次实验用打点计时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纸带的记录如图3所示,图中O点为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来的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推测纸带的运动是加速还是减速?在打出A、F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大?B点的瞬时速度为多大?
图3
16.如图4所示为某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实际大小的纸带,图中O为纸带运动的起始点,A为所选取的第一个计数点,O点到A点之间有部分点不清晰,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后可算出哪些物理量?你能做出哪些判断?
图4
17.图5是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某物体运动规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物体在AB段、BC段、CD段和DE段的平均速度大小,判断物体运动的性质.
图5
18.请同学帮忙测量你跑一百米的速度,大致描绘你自己跑一百米的v-t图象.简要步骤:一名同学在起点发令,每隔10m站一名同学计时.发令后,你起跑的同时其它10名同学一起按表计时,在你跑过计时同学的同时,停表.把记录的数据记入下表,再计算你每跑10m内的平均速度.(分小组讨论一下,你们需要做
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CD
2、ABD
3、C
4、B
5、ABCD
6、E
7、ABD
8、C
9、10V 以下交流;限位孔;复习纸;(n -1)×0.02s ;BAEDCF
10、(1)不会打点;(2)打点间隔无规律,不总是每隔0.02s 打一个点,但纸带上看不出,而实际上打点间隔已不是0.02s 内物体运动的位移;(3)针与纸带接触时间过长,使“点”变成为“线”;(4)不影响打点的时间间隔,影响打点的清晰程度;(5)对纸带的影响和振针压得太紧相似,是间断的直线。

11、10.14m/s ,第1个,第8个
12、减速运动,0.24s ,7.75×10-2m ,0.323m/s ,0.203m/s
13、220v,火花放电,偏小
14、加速运动,65cm/s ,122.5cm/s
15、从A 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计数点间只有5个间隔,则计数点间运动的总时间为t =0.02×5s=0.1s ,每隔0.1s 纸带运动的位移分别是2.15cm 、
2.89cm 、
3.74cm 、
4.32cm 、
5.15cm ,说明纸带作加速运动.
A 、F 间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s cm t x v /50.365
1.030.155.19=⨯-=∆∆= B 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用AC 、AD 、AE 或AF 段的平均速度表示,其中AC 段的平均速度最接近B 点瞬时速度.
s cm t AC v v AC B /4.501
.030.134.6=-=== 16、略
17、物体在AB 段、BC 段、CD 段和DE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是19.0cm/s 、60cm/s 、60cm/s 、59.5cm/s ,物体运动的性质是先加速,后匀速.
解析:AB 段的平均速度为s cm s cm v /0.19/1
.090.11== BC 段的平均速度为s cm s cm v /60/04
.040.22== CD 段的平均速度为s cm s cm v /60/02
.020.13== DE 段的平均速度为s cm s cm v /5.59/04
.038.24== 在误差范围内,可认为s cm v /604=,则物体先加速,后匀速.
(11,2v t ),(2112,2v t t t +-),(3223,2
v t t t +-)……描点,连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