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本章优化总结
物理初中十六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初中十六章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是一门探索自然界规律的科学,旨在理解宇宙的运行和物质的组成。
在初中物理课程中,有16个章节,涵盖了多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和原理。
本文将对这些章节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初学者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第一章:物理量和单位在物理中,我们研究各种各样的物理量。
物理量包括基本物理量和导出物理量。
基本物理量是不可再分的,而导出物理量可以通过基本物理量进行计算得到。
此外,物理量还需要有单位来表示。
国际单位制是一个用来统一计量单位的标准,包括了长度、质量、时间等方面的单位。
第二章:运动的描写运动是物体的状态随时间改变的过程。
我们可以通过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来描写物体的运动状态。
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速度是指物体一段时间内位移改变的快慢,而加速度则是速度随时间改变的快慢。
第三章:力和压强力是导致物体发生运动、形状变化或受力变形的原因。
力的大小用牛顿表示。
压强是单位面积受到的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力除以面积来计算。
第四章:压力与浮力当物体受到垂直于其表面的力时,我们称之为压力。
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取决于物体的体积和液体或气体的密度。
第五章:能量和功能量是物体对其他物体或自身产生影响的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工作来改变物体的能量状态。
功是指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工作,可以通过力和位移的乘积来计算。
第六章:机械能机械能是指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而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第七章:热学和温度热学是研究热量和热能转移规律的科学。
温度是衡量物体热度的物理量,我们可以用摄氏度或开尔文度来表示。
第八章:热能和物态变化热能是物体内部粒子的动能之和。
当物体从一个物态转变为另一个物态时,会伴随着热量的吸收或释放。
第九章:声音和电磁波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需要介质传播。
而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并传播的波动现象。
第十章:直流电和电路直流电是电流方向不变的电流,可以通过电路中的电池或电源提供。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十六章复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十六章复习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十六章复习知识点总结1、动物的行为: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
如动物的运动、鸣叫、身体姿态或颜色的变化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与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自然选择)中逐渐形成。
最简单的学习行为是一种习惯化(乌鸦见到稻草人前后行为的变化)。
2、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等。
(懂得举例和分辨)注意:攻击行为与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为:是否为同种动物。
记住:动物行为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的延续。
特别记住社群行为(判断动物群体是否是一个社群:群体中是否有首领,群体中是否有分工合作)▲判断群体的行为是否是社群行为,就看它的行为是否为群体服务,如工蜂的“群起而攻之”从个体上来说是一种防御行为,从群体上来看,是一种社群行为,还有工蜂的觅食行为也是一样的'情形。
3、动物行为的研究: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
(懂得分辨)要明白做一些实验验证某一问题时的步骤:提出问题(假设)------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作记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经过推理总结作出结论。
那么为了减少偶然性,一般要设置一个对照组。
▲动物行为研究案例: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观察法为主)(法国昆虫学家)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实验法)(奥地利利动物学家,动物行为学的杰出学者)-----通过颜色卡片来验证蜜蜂的色觉。
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英国籍荷兰动物学家)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奥地利学者,“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本质区别:是否对研究对象(动物)施加外界影响。
联系: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离不开观察法。
总结:以上只是对动物的功能,动物的行为,动物的特点进行的研究,还需我们做做探究性的研究。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单选题1、某兴趣小组用一根电阻为R的镍铭合金电阻自制了一台电烘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公式R=UI得知,R与U成正比,与I成反比B.电阻丝中的电流是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C.换档减小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电烘箱的功率减小D.电烘箱工作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答案:DA.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与电压和电流无关,故A错误;B.电阻丝是金属制成的,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电阻丝中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流是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即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故B错误;C.电阻大小与长度有关,其他因素相同时,长度越长电阻越大,换档减小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即电阻减小,根据P=U2 R电烘箱的功率增大,故C错误;D.电烘箱消耗电能,产生内能,因此工作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D正确。
故选D。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V且恒定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滑向b端的过程中,三只电压表的示数变化的数值分别为ΔU1、ΔU2、ΔU3,下列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ΔU1=3V、ΔU2=2V、ΔU3=1V B.ΔU1=0V、ΔU2=1V、ΔU3=1VC.ΔU1=0V、ΔU2=1V、ΔU3=2V D.ΔU1=3V、ΔU2=1V、ΔU3=1V答案:BAD.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2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3测灯泡两端的电压。
因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滑向b端的过程中,电压表V1示数变化的ΔU1=0V,故AD不符合题意;BC.设电源电压为U,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a端时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U-U3滑片P在b端时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U-U3′两式相减得ΔU2=U2−U2′=(U−U3)−(U−U3′)=U3′−U3=ΔU3即ΔU2=ΔU3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一、动量和动量定理1、动量P(1)动量定义式:P=mv(2)单位:kg ·m/s(3)动量是矢量,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2、动量的变化量ΔP12P -P P =∆ (动量变化量=末动量-初动量)注意:在求动量变化量时,应先规定正方向,涉及到的矢量的正负根据规定的正方向确定。
3/冲量(1)定义式:I=Ft物体所受到的力F 在t 时间内对物体产生的冲量为F 与t 的乘积(2)单位:N ·s(2)冲量I 是矢量,方向跟力F 的方向相同4、动量定理(1)表达式:12P -P I =(合外力对物体的冲量=物体动量的变化量)注意:应用动量定理时,应先规定正方向,涉及到的矢量的正负根据规定的正方向确定。
二、动量守恒定律1、系统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的两个(或多个)物体,组成一个系统,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内力;系统外其他物体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称为外力。
2、动量守恒定律:(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22112211v m v m v m v m '+'=+(两物体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3)对条件的理解:①系统不受外力或者受外力合力为零②系统所受外力远小于系统内力,外力可以忽略不计③系统合外力不为零,但是某个方向上合外力为零,则系统在该方向上总动量守恒三、碰撞1、碰撞三原则:(1)碰前后面的物体速度大,碰后前面的物体速度大,即:碰前21v v 〉,碰后21v v '〈'; (2)碰撞前后系统总动量守恒(3)碰撞前后动能不增加,即222211222211v m 21v m 21v m 21v m 21'+'≥+ 2、碰撞的分类Ⅰ(1)对心碰撞:两物体碰前碰后的速度都沿同一条直线。
(2)非对心碰撞:两物体碰前碰后的速度不沿同一条直线。
红星照耀中国第十六章概括
红星照耀中国第十六章概括
第十六章 "红星照耀中国" 描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外反动势力
的斗争中,逐渐取得了胜利并建立了强大的领导地位。
本章主要介绍
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本章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斗争。
在游击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并组织了广大群众,与日本侵略者进
行了长期的斗争。
在艰苦卓越的战斗中,中国共产党创造了许多战略
战术,有效地消灭了敌人,保卫了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
其次,本章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的角色。
中国共产党
率领人民军队,与国民党及其反动派展开了长期的战斗。
最终,在中
国人民的共同奋斗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成功推翻了国
民党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此外,本章还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中国
共产党积极参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并与许多国家和团体建立了友好
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为中国人民争取国际声誉和地位起到
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本章提到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建设中的丰硕成果。
中国共产
党积极引领国家经济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通过合理规
划和实施一系列政策,中国共产党在民生改善、教育事业、农村改革、经济改革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总之,第十六章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解放战争和国内建设
中的杰出贡献,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在坚持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完整版)第十六章二次根式知识点总结大全
二次根式【知识回顾】1.二次根式:式子a (a ≥0)叫做二次根式。
2.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⑴被开方数中不含开方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⑵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⑶分母中不含根式。
3.同类二次根式: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若被开方数相同,则这几个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的性质:(1)(a )2=a (a ≥0); (2)==a a 25.二次根式的运算:(1)因式的外移和内移:如果被开方数中有的因式能够开得尽方,那么,就可以用它的算术平方根代替而移到根号外面;如果被开方数是代数和的形式,那么先分解因式,变形为积的形式,再移因式到根号外面,反之也可以将根号外面的正因式平方后移到根号里面.(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3)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相乘(除),将被开方数相乘(除),所得的积(商)仍作积(商)的被开方数并将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a≥0,b≥0);=(b≥0,a>0). (4)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以及多项式的乘法公式,都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算.a (a >0)a -(a <0)0 (a =0);【典型例题】1、概念与性质例1、下列各式1)-,其中是二次根式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例2、求下列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1)xx--+315;(2)22)-(x例3、在根式1) ,最简二次根式是()A.1) 2) B.3) 4) C.1) 3) D.1) 4)例4、已知:的值。
求代数式22,211881-+-+++-+-=xyyxxyyxxxy例5、已知数a,b,若=b-a,则( )A. a>bB. a<bC. a≥bD. a≤b2、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计算例1. 将根号外的a 移到根号内,得 ( )A. ;B. -;C. -;D.例2. 把(a -b )-1a -b 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例3、计算:例4、先化简,再求值:11()b a b b a a b ++++,其中a=512,b=512.例5、如图,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化简 :222()a b a b ---4、比较数值 (1)、根式变形法当0,0a b >>时,①如果a b >>a b <<例1、 比较与(2)、平方法当0,0a b >>时,①如果22a b >,则a b >;②如果22a b <,则a b <。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单元总结(解析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解析】(1)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应该选择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两根电阻丝。从表格中可知,序号3和序号4的材料、横截面积都相同,所以应选择序号3与序号4的两根电阻丝来研究。
(2)从表中所给电阻丝的规格看,序号2、3、4的材料都相同,长度和横截面积不完全相同,而序号2和4的材料、长度都相同,只有横截面积不同,故可以用2、4探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考点四:变阻器
★典例六: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小灯泡上标有“3.8V”字样。闭合开关,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分析错误的是( )。
A. 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不亮,电压表的示数几乎等于电源电压,电流表几乎无示数,原因是小灯泡断路;
B. 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很暗且亮度不变,原因是滑动变阻器同时接入两个下接线柱;
C. 当小灯泡的实际电压为2.5V时,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需将滑片向左移动;
D. 电压表无示数,小灯泡不亮,可能是小灯泡短路
【答案】C。
【解析】A.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不亮,电流表几乎无示数,可能电路中出现断路,电压表的示数几乎等于电源电压,可能是小灯泡断路,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表(1)电流表与电压表比较(以表(2)、表(3)为例)
比较
内容
电流表
电压表
异
符号
连接
串联
并联
直接连接电源
不能
能
量 程
0.6A、3A
3V、15V
每大格
0.2A、1A
1V、5V
每小格
0.02A、0.1A
0.1V、0.5V
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本章核心素养提升
本章核心素养提升
( √ )10.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 变电阻大小的。
分析指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章核心素养提升
( × )4.电流表和电压表都可以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 分析指正: _电__流__表_接__在__电_路__中__可_等__效__为__导_线__,__故_不__能__直__接_接__在__电_源__两__极_上__,__电_____ _压__表__接_在__电__路_中__可__等_效__为__用__电_器__,__可_以__直__接__接_在__电__源_的__两__极_上_________。 ( × )5.两个小灯泡接在同一电路中,如果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 则这两个小灯泡一定是并联连接。 分析指正: 两__个__小_灯__泡__接__在_同__一__电_路__中__,_如__果__它__们_两__端__的_电__压__相__等_,__也__有_可__能__是__它_们__型___ __号_相__同__,__串_联__在__电_路__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章核心素养提升
( √ )12.滑动变阻器的材料一般是电阻率大的合金。 分析指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章核心素养提升
③实验结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长度 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材料的导电能力越强,电阻越__小____;材料 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_大_____;材料和长度相同 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_小_____。
本章优化总结
原理的特征是按事件发生的连续过程分步,其中,第一个步骤中的任
意一种方法只能完成这件事的一部分,几个步骤依次完成,这件事才 算完成,分步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步与步相互独立,互不干扰;② 步与步确保连续.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计数原理
例1 现有4种不同颜色要对如图所示的四个部分进行着色,要求有 公共边界的两部分不能用同一种颜色,则不同的着色方法共有( A.144种 B.72种 C.64种 D.84种 )
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参加,且若甲、乙同时参加,则他们发言时 顺序不能相邻,那么不同的发言顺序种数为( A.720
【解析】
) 【答案】 D.360
C
B.520
依题意,分两类:
C.600
3 4 ①甲、 乙有一人参加,有 C1 · C · A 2 5 4= 480(种 ); 2 2 ②甲、乙都参加,有 C2 5· A2· A3=120(种).
第一章
计数原理
本章优化总结
知 识 体 系 构 建
第一章
计数原理
栏目 导引
专 题 归 纳 整 合
专题一 两个计数原理
第一章
计数原理
(1)运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时 ,按事件的性质进行分类 ,每类办法中
的任意一种方法都可以独立完成这件事,分类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①类与类必须互斥(做到不重); ②总类必须完备(保证不漏). (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在运用时,要确定好次序,并且每一步都是独 立、互不干扰的;还要注意元素是否可以重复选取.分步乘法计数
【解】
第7
6 3 项:T7=Cn(
2)
n-6
(
1 3 3
)6,
倒数第 7
n-6 3 项:Tn-5 3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知识点总结(超全)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如图所示,导线连接无误,闭合开关后两灯都不亮,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无示数,则其原因可能是()A.L1短路B.L1断路C.L2短路D.L2断路答案:BA.若L1短路,电路中有电流,电流表有示数,L2亮,电压表测导线两端的电压,而导线两端的电压为0,即电压表无示数,与题意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B.若L1断路,电路中无电流,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能接到电源两端测电源电压,故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与题意相符,故B符合题意;C.若L2短路,电路中有电流,电流表有示数,L1亮,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有示数,与题意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D.若L2断路,电路中无电流,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不能接到电源两端测电源电压,故电压表无示数,与题意相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电压表能测出L2两端电压的是()A.B.C.D.答案:AA.图中,电压表并联在灯L2两端,测灯L2两端电压,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法正确,故A正确;B.图中,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电压表始终测电源电压(即两灯串联的总电压),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法正确,故B错误;C.图中,电压表并联在灯L2两端,测灯L2两端电压,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法错误,故C错误;D.图中,电压表并联在灯L2两端,测灯L2两端电压,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法错误,故D错误。
答案A。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起瓶器(俗称“瓶起子”)是费力杠杆B.岸边人看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要浅一些,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C.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D.将铜片和锌片分开插入同一西红柿中,就可以制成一个简易的西红柿电池答案:DA.起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错误;B.在岸上看到的水中的鱼是由于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人的眼睛逆着折射光线方向的反向延长线看去,便看到变浅的鱼的虚像,故B错误;C.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C错误;D.水果电池是由水果(酸性)、两金属片和导线简易制作而成。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六章分式知识点总结
第十六章 分式知识点及典型例子一、分式的定义: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且B 中含有未知数,那么式子BA 叫做分式。
二、在分式中,如果________,则分式AB 有意义;如果________,则分式A B无意义;如果________且_________不为零时,则分式A B的值为零;如果__________,则分式0A B > 如果____________,则分式0A B <; 例1.下列各式aπ,11x +,15x+y ,22a b a b --,-3x 2,0•中,是分式的有( )个。
例2.下列分式,当x 取何值时有意义。
(1)2132x x ++; (2)2323x x +-。
例3. 当x________时,分式2134x x +-的值为正数,当x________时,分式2134x x +-的值为负数 例4.当x______时,分式2134x x +-无意义。
当x_______时,分式2212x x x -+-的值为零。
当x_________时,分式2361x x -+的值为负数。
三、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用字母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式的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____个,分式的值不变.四、约分:把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做分式的约分,约分的理论依据是分式的___________________。
约分的方法: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除以他们的公因式,如果分式的分子、分母都是单项式,就直接约去分子、分母的__________;如果分式的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就先__________,再判断公因式进行约分。
最简分式:分子与分母没有____________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
(注意约分一定要彻底)五、通分: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化为_________的分式,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做分式的通分。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六章本章知识回顾
相等__。
实验二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1.实验设计:如图所示。
2.实验方法:该实验中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多个,因 此实验时应运用__控制变量__法。如探究影响电阻大小 与长度的关系时,应控制导体的__材料__、__横截面积 __相同。另外,该实验中电阻的大小是通过电流表的示
电流表与电压表的比较
符号 量程和分度值 连接方式
等 A 0.1 A 电压表 0~3 V 0~15 V
0.1 V 0.5 V
_串_联 看作导线
_并_联
(1)根据电表接线确
看作断路
的量程;(2)根据电 的量程确定分度值;
指针偏转的格数确
【实验突破】 实验一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画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断开__,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__阻值最大__处。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本章知识回顾
【知识梳理】 1.电压:电源是提供__电压__的装置,电压是形成__
电流__的原因。 2.电压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要将电压表__并__联在 电路中,要使电流从“__+__”接线柱流入,“__-__” 接线柱流出;要看清电压表所使用的__量程__和__分度
值__。 3.串、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 分电路两端电压之__和__。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__相等__,且都等于__电源电压__。 4.电阻:导体对__电流__阻碍作用的大小,用字母
6.变阻器通过改变__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长度__来改变 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
7.变阻器作用:通过改变电路中的__电阻__,改变电路 中的__电流__和部分电路两端的__电压__;保护电路。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知识点总结归纳(带答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知识点总结归纳单选题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度,开关S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不变,电流表A1示数变小B.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变大,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之比变小C.电压表V2示数不变,电流表A1示数变大,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之比变大D.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不变,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之比变小答案:D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R串联,电压表V1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在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由电阻的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由I=U R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由U=IR可知,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变大,由于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由于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电压表V2的示数不变。
A.电流表A1示数变大,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不变,故A错误;BC.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不变,电流表A1示数变大,由欧姆定律,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之比即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比值变小,故BC错误;D.电压表V2示数不变,电流表A1示数变大,其比值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后,两灯均发光,若L2突然断路,则发生的情况是()A.灯泡L1变暗B.电压表V示数变大C.电流表A1示数变小D.电流表A2示数变小答案:D由图可知,开关闭合时,该电路为并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A2测量干路中的电流,A1测量中灯泡L1的电流,开关接在干路中;AC.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若L2突然断路,灯泡L2所在支路的电流为0,但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不变,电流表A1示数不变,灯泡L1两端的电压仍然等于电源电压,则L1亮度不变,故AC不符合题意;B.若L2突然断路,电压表此时仍然测电源电压,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D.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可知,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不变,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变0,所以干路中的电流变小了,即电流表A2示数变小,故D符合题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知识点小结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知识点小结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知识点总结1.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U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伏特(V);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µV)。
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
3.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5.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6·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串联电路总电压=个用电器电压之和(U=U1+U2+U3+……)7·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并联电路总电压=各支路电压(U=U1=U2=U3=……)电阻1.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2.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
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4.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1)滑动变阻器:① 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②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③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 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④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通用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通用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单选题1、如图,电源电压不变。
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等于电源电压。
排除故障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灯泡不亮是因为滑动变阻器阻值过大B.灯泡不亮是因为灯泡短路C.排除故障后,滑片P向左移动,灯泡变暗D.排除故障后,滑片P向左移动,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变大答案:DAB.灯泡不亮且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等于电源电压,所以电路中的故障类型是断路,故AB错误;CD.由图可知,滑片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根据串联电路分压规律可知,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小明测量不同型号铅笔在纸上涂划所得线条的电阻,实验步骤如下:(1)用铅笔在纸上画出两段长为15cm的线条,在其中一段线条上重复涂划3次,另一段6次;(2)换用不同型号铅笔重复(1)的操作,得到多组等长等宽的线条如图;(3)测出每段线条两端的电阻记录在表中。
根据实验数据,可推测电阻最小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D由表格数据可知,重复涂划次数相同时,铅笔的含碳量越高则电阻越小,铅笔的含碳量相同时,重复涂划次数越多则电阻越小,故电阻最小的是④。
故选D。
3、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阻值R1<R2。
开关S闭合后,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通过R1、R2的电流分别为I1、I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U1>U2B.U1<U2C.I1>I2D.I1=I2答案:CAB.由图可知,两电阻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特点可知,U1=U2,故AB错误;CD.两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I1R1=I2R2,由于R1<R2,所以I1>I2,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没有示数。
(完整版)第十六章二次根式知识点总结大全
二次根式【知识回顾】1.二次根式:式子a(a≥0)叫做二次根式。
2.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⑴被开方数中不含开方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⑵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⑶分母中不含根式。
3.同类二次根式: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若被开方数相同,则这几个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4.二次根式的性质:(1)(a)2=a (a≥0); (2)==aa25。
二次根式的运算:(1)因式的外移和内移:如果被开方数中有的因式能够开得尽方,那么,就可以用它的算术平方根代替而移到根号外面;如果被开方数是代数和的形式,那么先分解因式,变形为积的形式,再移因式到根号外面,反之也可以将根号外面的正因式平方后移到根号里面.(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3)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相乘(除),将被开方数相乘(除),所得的积(商)仍作积(商)的被开方数并将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0).(4)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以及多项式的乘法公式,都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算.a(a>0)a-(a<0)0 (a=0);【典型例题】1、 概念与性质例1、下列各式1)-, 其中是二次根式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例2、求下列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1)x x --+315;(2)22)-(x例3、 在根式1),最简二次根式是( )A .1) 2) B .3) 4) C .1) 3) D .1) 4)例4、已知:的值。
求代数式22,211881-+-+++-+-=x yy x x y y x x x y例5、已知数a ,b,若=b -a,则 ( )A 。
a>bB 。
a<bC 。
a≥bD 。
a≤b2、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计算例1. 将根号外的a 移到根号内,得 ( )A 。
; B. -; C 。
-; D 。
例2。
把(a -b )错误!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例3、计算:例4、先化简,再求值:11()b a b b a a b ++++,其中51+,51-.例5、如图,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化简 :222()a b a b ---4、比较数值 (1)、根式变形法当0,0a b >>时,①如果a b >,>a b <<例1、 比较与.(2)、平方法当0,0a b >>时,①如果22a b >,则a b >;②如果22a b <,则a b <.例2、比较(3)、分母有理化法通过分母有理化,利用分子的大小来比较。
16-本章小结
解得 k1n=(m1+m2)42n(-1mm12m+22mm233…)m2…2n-(1mmn n-1+mn)2. ②将 m1=4m0,m3=m0 代入上述的 k13 表达式可得
k13=64m20(4m0+m2)m2(m2+m0)2.
网络结构
复习点津
第16页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同步导练/RJ·选修3-5 物理
(2)设爆炸时烟花弹距地面的高度为 h1,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E=mgh1.④ 火药爆炸后,烟花弹上、下两部分均沿竖直方向运动,设炸后瞬间其速度分别为 v1 和 v2. 由题给条件和动量守恒定律有
14mv21+14mv22=E.⑤
(1)烟花弹从地面开始上升到弹中火药爆炸所经过的时间; (2)爆炸后烟花弹向上运动的部分距地面的最大高度.
【解】 (1)设烟花弹上升的初速度为 v0, 由题给条件有 E=12mv20.① 设烟花弹从地面开始上升到火药爆炸所用的时间为 t, 由运动学公式有 0-v0=-gt.②
联立①②式得 t=1g 2mE.③
Δp=(Δm)v⑤
设水对玩具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F,根据动量定理有
FΔt=Δp⑥
由于玩具在空中悬停,由力的平衡条件得
F=Mg ⑦
联立③④⑤⑥⑦式得
h=2vg20
-2ρM22vg20S2⑧
网络结构
复习点津
第12页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同步导练/RJ·选修3-5 物理
2.动量和能量综合应用是历年来高考命题的热点,这类题难度大、综合性强、灵活 性高,同学们在处理这类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灵活选取研究对象.需用动量和能量知识解决的问题,其研究对象往往是系统, 常要对系统的多个过程列方程进行求解.
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知识点总结
一、电压1. 电压的作用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路中要形成持续电流,必须有电源,且电路是通路。
2. 电压的单位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换算关系:1 kV = 1000 V,1 V = 1000 mV,1 mV = 1000 μV3. 常见的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 V一节蓄电池的电压:2 V家庭电路的电压:220 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 36 V4. 电压表用途: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
量程:0 3V(分度值 0.1 V)和 0 15V(分度值 0.5 V)读数方法:看清量程和分度值;读数 = 指针偏转的大格数×分度值使用规则:“两要一不”要并联在电路中。
要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二、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1. 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即:U = U1 + U2 + … + Un2. 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即:U = U1 = U2 = … = Un三、电阻1. 定义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做电阻。
2. 单位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换算关系:1 MΩ = 1000 kΩ,1 kΩ = 1000 Ω3.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
导体的长度。
在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导体的横截面积。
在材料、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温度。
大多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导体(如玻璃)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四、变阻器1. 滑动变阻器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接法:“一上一下”。
作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保护电路。
2. 电阻箱可以直接读出接入电路的电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