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件18.《狼》
合集下载
第18课《狼》课件(共22张)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8课《狼》课件(共22张)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98fb065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2.png)
从成语看狼
狼心狗肺 声名狼藉 狼狈不堪 杯盘狼藉 狼烟四起
狼子野心
狼狈为奸
鬼哭狼嚎
狼吞虎咽
shǐ
狼奔豕突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 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 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 文学家。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 穷困潦倒。尽其毕生精力完成 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 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 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 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 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 憎感情和美好的理想。郭沫若 称赞这部书: 写鬼写妖高人一 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
停止
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
跟从 又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一起 原来
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
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
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
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但两只狼像原来
一样一起追赶。
御狼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
你读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启发?请联系 实际简要谈谈。
对于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屈服, 不能抱有幻想,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才能取得胜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面对 困难不能妥协,要迎难而上,充分利用有 利的客观条件,积极想办法,变被动为主 动,从而摆脱困境,走向胜利。
字词练习:
1、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处境困迫,为难
攻击 看,视
主积薪中,苫蔽 成丘。屠乃 奔倚 其下,
遮盖、覆盖 奔过去,倚靠着
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卸下,解除
凶狠注视的样子
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他) 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 里,覆盖成小山一样。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 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 朝着屠户。
狼心狗肺 声名狼藉 狼狈不堪 杯盘狼藉 狼烟四起
狼子野心
狼狈为奸
鬼哭狼嚎
狼吞虎咽
shǐ
狼奔豕突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 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 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 文学家。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 穷困潦倒。尽其毕生精力完成 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 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 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 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 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 憎感情和美好的理想。郭沫若 称赞这部书: 写鬼写妖高人一 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
停止
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
跟从 又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一起 原来
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
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
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
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但两只狼像原来
一样一起追赶。
御狼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
你读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启发?请联系 实际简要谈谈。
对于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屈服, 不能抱有幻想,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才能取得胜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面对 困难不能妥协,要迎难而上,充分利用有 利的客观条件,积极想办法,变被动为主 动,从而摆脱困境,走向胜利。
字词练习:
1、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处境困迫,为难
攻击 看,视
主积薪中,苫蔽 成丘。屠乃 奔倚 其下,
遮盖、覆盖 奔过去,倚靠着
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卸下,解除
凶狠注视的样子
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他) 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 里,覆盖成小山一样。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 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 朝着屠户。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狼》 课件(26张PPT)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狼》 课件(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f9ae601ff00bed5b9f31d59.png)
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
假寐,盖以诱敌。
④杀狼,表现了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
(高潮和结局)
狡猾
一会儿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多少,能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 的 巧变诡诈 有多少 笑料
禽兽之 变诈 几何 哉?止增笑 耳。 罢了
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 之。
屠户突然跳起,用刀劈狼的头,又连砍几刀,杀死了它。
将,刚
看见
挖洞(名→动)
打算、企图 来
方 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正想走,转身看到柴草堆的后面,一只狼正在柴草堆 想,要 屁股 从通道(名→状) 里挖洞,想要从通道进去来攻击屠户的背后。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发展) ③御狼
④杀狼 (高潮和结局)
第3次:屠奋起杀狼
议论→ ⑤作者的议论,点明主题
一、课文主要写了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经历。 朗读课文,说说其间经历了哪几次交锋?
第1次:屠惧狼, 投以骨,狼仍从
第2次:双方相持
第3次:屠奋起杀狼
二、找出能够概括文章中心的语句,说说这个 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中心句: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 何哉?止增笑耳。 道理: 对待像狼一样的邪恶势力应丢掉幻想,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 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身已
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
假寐,盖以诱敌。
一会儿
径直
离开
像狗一样 (名→状)
第18课《狼》课件(34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8课《狼》课件(34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d748d991ed9ad51f11df247.png)
具体分析:齐读第四自然段后 小组讨论,选代表发言:
请用原文回答
(1) 两狼的计谋:一狼径去,一狼假寐 (前后夹击屠夫)
势(2:) 前狼假寐的姿
犬坐于前
(3) 前狼假寐的神态: 目似瞑,意暇甚
(的:4) 前狼假寐的目
诱敌
(5) 后狼径去的目的: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6) 此节表现了狼的什么特 点?
阴险狡诈,愚蠢
(7)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前狼的 经过,从中可以看出屠夫的什么特点?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勇敢且果断)
(8)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后狼的经 过,体现屠夫的什么特点?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屠自后断其股,亦 毙之
机智且细心
8、第五自然段: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黠,狡猾; 顷刻,一会儿;变诈,欺骗;几何,多少; 止,“只”,只是。
5 . 一屠晚归 ( “屠”动词活用为名词“屠户” )
一词多义
止 同“只”:止有剩骨 停止:一狼得骨止 神情:意暇甚
意 想: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攻击:恐前后受其敌
敌 敌方:盖以诱敌
前 前面:恐前后受其敌 向前:狼不敢前
虚词的用法
(1)之
①代词,它,指狼 又数刀毙之
②助词,的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③助词,调整音节,不译, 久之
3. 文中的狼具有怎样的特点?
①:贪婪。如“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 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 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写出了狼的穷追 不舍、贪婪凶残。 ②:狡猾。如“眈眈相向”“其一大坐于 前”“一狼洞其中” 等处,都写出了狼的狡猾。
4.屠户是个怎样的人?文章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
蒲松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8《狼》课件(6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8《狼》课件(6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fba24f7336c1eb91b375d7a.png)
二、惧狼:
害怕
屠惧,投以骨。
• 投以骨:就是“以骨投之”。
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投给狼。
停下
跟从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 仍然跟从着。
又、再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屠户又扔给它骨头,后头的那只 狼停下来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 那只狼又跟上来了。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心狗肺 狼狈不堪 与狼共舞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 号( 柳泉居士 ),世称( 聊斋先生 ), ( 清 ) 朝山东淄川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19
岁中功名,但此后屡试不第,中年以后一 边教书,一边应考,直到71岁才再中,4年 后便死去,穷困潦倒的一生,使他对社会 黑暗有深刻的认识。
2.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
“狼亦黠矣……止增笑耳。”
说狼
蒲松龄笔下的狼是如此的 贪婪凶恶 ,可是大自然中的狼果真如此么?谈谈 你对狼的认识。
久之,目似瞑, 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也。
乃悟前狼假寐 ,盖以诱敌。
--蒲松龄《狼》
狼就咬死一只动物,把那 动物的胃吹足了气,再用牙齿 牢牢咬住蒂处,让它胀鼓鼓的 好似一只皮筏,它把所有的小 狼背负在身上,借着那救生圈 的浮力,全家过河。
于是,企业要以狼作为形象代言,著名 品牌有“七匹狼”、“与狼共舞”。
连学校校长都要将它作为学生的偶像。
改写:
狼
作业: 展开联想 和想象, 把本文改 写成一篇 白话故事
一条小路,蜿蜒的伸向远方,夕阳的余辉照得小路发 黄。在通往集市的方向,来了一个挑着扁担的生物,近一 看,原来是屠夫。看着扁担中剩下的骨头,屠夫不禁笑了, 小声嘟哝道:“终于攒够钱了,明天女儿过生日就送她期 待已久的MP3吧!”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狼》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狼》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6cfadfdbe1e650e53ea998e.png)
正
挖洞(名作动)
屠户正要走,转到柴草堆后面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
柴草堆里打洞,
❖ 意将 隧入
以 攻其后也。身已半入,
企图
表目的,用来 (代)屠户的
企图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背。狼的身子已经
钻进一半,
❖ 止露 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大腿
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杀死
了它。
《聊斋志异》
❖ 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蒲 松龄写了一部文言短 篇小说集,叫《聊斋 志异》。“聊斋”是 他的书房,“志”是 记的意思,“异”是 指奇异的事。全书491 篇,多以鬼狐故事, 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
表露作者的思想。 蒲松龄故居 5
《狼》
❖ 《聊斋志异》书中有一篇题为《狼三则》, 写了关于狼的三则故事,其中有一则故事, 记述一个屠户战胜两只恶狼的经过,揭示出 狼的凶狠、狡诈而又愚蠢的本性。
屠暴起 : 要抓住有利时机
转视积薪后 : 要提高警惕
17
思考:请结合现实,谈谈你从这篇 文章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 1、坏人是很狡诈的,可他们总是以害人 始,以害己终。
❖ 2、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时,不能存在 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 3、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终 归会被人识破、被歼灭。
6
屠户遇狼
第一段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在傍晚(名词~状语)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 了,只有剩下的骨头。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 走了很远。
7
屠户惧狼
第二段
❖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狼》PPT课件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狼》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c143525a8102d277a22f0d.png)
2、从“骨已尽矣,而两狼 之并驱如故。”可以看出 狼此时的心态是怎样的?
贪婪凶狠
( 三 )
御 狼
1 请指出描写屠夫心理的句子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2、他采取了怎样的行动?(原文回答) 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3、狼的表现呢? 眈眈相向
这一段表现屠户情急之下的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
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前狼的经过, 从中可以看出屠夫的什么特点?
( 名作动,挖洞 )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作状,从通道)
4.其一犬坐于前( 名词作状语,像狗似的)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动词作名词,巧辩诡诈
)
6.止增笑耳( 动词作名词,笑料 )
(四) 一词多义
①恐前后受其敌
( 指狼 )
②场主积薪其中
( 指麦场 )
其 ③屠乃奔倚其下
( 指柴草堆)
④一狼洞其中
屠夫:怯 机懦智:、最勇初敢的:“在投狼以“并骨驱”如故”
后,屠户清醒过来,准备战斗, 先是“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继 而“暴起”杀狼,最后“转视积薪 后”,根除狼患。
狼: 贪婪、凶残、狡诈
五、探究主题
作者想通过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人类富有智慧,一定能战胜任何 狡猾凶残的动物。
下面是一些与狼有关的成语,你能再列举 出几个来吗?从这些成语来看,在中国传 统文化中,狼的形象是怎样的?你如何看 待狼的这种传统形象?
清 朝
蒲 松 龄
学习目标
1 培养学生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词语和句式,活
学活用。 3 背诵全文,理解课文内容。
蒲松龄
蒲松龄(1640— 1715),字留仙, 世称聊斋先生, 淄川(今属山东 淄博)人,清代 文学家。著有文 言小说集《聊斋
贪婪凶狠
( 三 )
御 狼
1 请指出描写屠夫心理的句子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2、他采取了怎样的行动?(原文回答) 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3、狼的表现呢? 眈眈相向
这一段表现屠户情急之下的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
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前狼的经过, 从中可以看出屠夫的什么特点?
( 名作动,挖洞 )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作状,从通道)
4.其一犬坐于前( 名词作状语,像狗似的)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动词作名词,巧辩诡诈
)
6.止增笑耳( 动词作名词,笑料 )
(四) 一词多义
①恐前后受其敌
( 指狼 )
②场主积薪其中
( 指麦场 )
其 ③屠乃奔倚其下
( 指柴草堆)
④一狼洞其中
屠夫:怯 机懦智:、最勇初敢的:“在投狼以“并骨驱”如故”
后,屠户清醒过来,准备战斗, 先是“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继 而“暴起”杀狼,最后“转视积薪 后”,根除狼患。
狼: 贪婪、凶残、狡诈
五、探究主题
作者想通过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人类富有智慧,一定能战胜任何 狡猾凶残的动物。
下面是一些与狼有关的成语,你能再列举 出几个来吗?从这些成语来看,在中国传 统文化中,狼的形象是怎样的?你如何看 待狼的这种传统形象?
清 朝
蒲 松 龄
学习目标
1 培养学生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词语和句式,活
学活用。 3 背诵全文,理解课文内容。
蒲松龄
蒲松龄(1640— 1715),字留仙, 世称聊斋先生, 淄川(今属山东 淄博)人,清代 文学家。著有文 言小说集《聊斋
第18课《狼》课件(30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8课《狼》课件(30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017f76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c.png)
(1)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这是作者对所写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 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 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难逃 灭亡的命运。 作用: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2)不是,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种贪婪、凶狠、阴 险、狡诈的恶人,说明对待这种像恶狼一样的恶人就应该像屠户一 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正是此文的寓意所在。
处境困迫,为难 攻击
堆积柴草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担心
看,视
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覆盖,遮盖 于是
解除,卸下
凶狠注视的样子
译文:屠户很窘迫,担心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 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 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 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导入:东郭先生和狼
• 赵简子在中山打猎,一只狼中箭而逃,赵在后追捕。东郭先生 从那儿走过,狼向他求救。东郭先生动了怜悯之心,把狼藏在书 囊中,骗过了赵简子。狼活命后却要吃救命恩人东郭先生(见于 明马中锡《东田集·中山狼传》)
东郭先生把“兼爱”施于恶狼身上,因而险遭厄运。这一寓言告诉我们,即使在人与人的 关系中,也存在“东郭先生”式的问题。一个人应该真心实意地爱人民,但丝毫不应该怜 惜狼一样的恶人。 现在,“东郭先生”和“中山狼”已经成为汉语中固定词语, “东郭先 生” 专指那些不辨是非而滥施同情心的人,“中山狼”则是指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
突然 用
时间长了 杀死
神情很悠闲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
(2)不是,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种贪婪、凶狠、阴 险、狡诈的恶人,说明对待这种像恶狼一样的恶人就应该像屠户一 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正是此文的寓意所在。
处境困迫,为难 攻击
堆积柴草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担心
看,视
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覆盖,遮盖 于是
解除,卸下
凶狠注视的样子
译文:屠户很窘迫,担心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 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 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 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导入:东郭先生和狼
• 赵简子在中山打猎,一只狼中箭而逃,赵在后追捕。东郭先生 从那儿走过,狼向他求救。东郭先生动了怜悯之心,把狼藏在书 囊中,骗过了赵简子。狼活命后却要吃救命恩人东郭先生(见于 明马中锡《东田集·中山狼传》)
东郭先生把“兼爱”施于恶狼身上,因而险遭厄运。这一寓言告诉我们,即使在人与人的 关系中,也存在“东郭先生”式的问题。一个人应该真心实意地爱人民,但丝毫不应该怜 惜狼一样的恶人。 现在,“东郭先生”和“中山狼”已经成为汉语中固定词语, “东郭先 生” 专指那些不辨是非而滥施同情心的人,“中山狼”则是指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
突然 用
时间长了 杀死
神情很悠闲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狼》课件(共38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狼》课件(共38页)](https://img.taocdn.com/s3/m/777856d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c.png)
狼也够狡猾的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 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请用最简练的语言 从屠夫的角度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遇狼
杀狼
惧狼
御狼
请展开丰富想象,
以第一人称“我”的方式描述屠夫当时的心理。 提示: ①借助对文中关键词的理解展开合理想象。 ②可以用恰当的语气和动作来增强表达效果。
(屠户)刚想要走,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另一只狼正在柴
草堆中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他的背后。(狼的)身
子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狼
的大腿,也杀死了它。(他)这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
本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的。
狡猾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 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巧变诡诈
作家作品
《聊斋志异》
聊斋:书斋名 志:写,记述 异:指奇异的事。
《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 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内容丰 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 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 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 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 爱憎感情和美好的理想。
作者通过谈狐说鬼,歌 颂青年男女的真挚爱情, 揭露封建官吏的罪恶,揭 露科举制度的弊端等。作 品的艺术成绩很高,具有 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 人物形象鲜明生动。郭沫 若同志称赞这部书:
变化:由畏惧、退让、侥幸到果断应敌、敢于斗 争。 形象:果断镇定,善于把握时机,周到细致,机 智勇敢。
文章主旨
文章叙述了一个屠户晚归途中遇狼、 惧狼、御狼,最后杀狼的故事,揭示了狼 无论多么狡猾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 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的道理。
文章的中心句: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 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像本来一样 一起追赶
请用最简练的语言 从屠夫的角度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遇狼
杀狼
惧狼
御狼
请展开丰富想象,
以第一人称“我”的方式描述屠夫当时的心理。 提示: ①借助对文中关键词的理解展开合理想象。 ②可以用恰当的语气和动作来增强表达效果。
(屠户)刚想要走,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另一只狼正在柴
草堆中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他的背后。(狼的)身
子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狼
的大腿,也杀死了它。(他)这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
本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的。
狡猾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 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巧变诡诈
作家作品
《聊斋志异》
聊斋:书斋名 志:写,记述 异:指奇异的事。
《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 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内容丰 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 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 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 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 爱憎感情和美好的理想。
作者通过谈狐说鬼,歌 颂青年男女的真挚爱情, 揭露封建官吏的罪恶,揭 露科举制度的弊端等。作 品的艺术成绩很高,具有 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 人物形象鲜明生动。郭沫 若同志称赞这部书:
变化:由畏惧、退让、侥幸到果断应敌、敢于斗 争。 形象:果断镇定,善于把握时机,周到细致,机 智勇敢。
文章主旨
文章叙述了一个屠户晚归途中遇狼、 惧狼、御狼,最后杀狼的故事,揭示了狼 无论多么狡猾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 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的道理。
文章的中心句: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 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像本来一样 一起追赶
第18课《狼》课件(共34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8课《狼》课件(共34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6dd713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6.png)
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很悠闲。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
上
又连砍几刀杀死它。屠户正要上路,转身看柴草堆的后面,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
册
打洞,打算从通道进入攻击屠户的背后。(狼的)身子已经进入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
《
巴。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它。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
合作讨论
3.“止增笑耳”的仅仅
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
仅仅是恶狼吗?
七
年
级
不是,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
上 册
那种贪婪、凶狠、狡诈、愚蠢的恶人。
《
狼
》 教 育 教 学 课 件
合作讨论
4.这个寓言给我们什么启示?
• 大多数坏人就是坏人,和狼一样,本性是难以改变的。我们要警惕像
七
狼一样阴险狠毒的人,防人之心不可无。
两狼 (5)
情状 表达方式 (10) 顿生险情
第二节 发展 (3) 两狼并驱 (7)
第三节 (1) 屠夫御狼 (6)
(8)
(9) 寓言小说
第四节 (2) (4) 两狼被毙 化险为夷
第五节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 几何哉?止增笑耳。
议论
段落 情节 屠夫
两狼
情状 表达方式 体裁
第一节 开端 屠夫遇狼 两狼缀行 顿生险情
上
册
《
狼
》
翻译文章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
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
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七
上
又连砍几刀杀死它。屠户正要上路,转身看柴草堆的后面,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
册
打洞,打算从通道进入攻击屠户的背后。(狼的)身子已经进入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
《
巴。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它。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
合作讨论
3.“止增笑耳”的仅仅
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
仅仅是恶狼吗?
七
年
级
不是,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
上 册
那种贪婪、凶狠、狡诈、愚蠢的恶人。
《
狼
》 教 育 教 学 课 件
合作讨论
4.这个寓言给我们什么启示?
• 大多数坏人就是坏人,和狼一样,本性是难以改变的。我们要警惕像
七
狼一样阴险狠毒的人,防人之心不可无。
两狼 (5)
情状 表达方式 (10) 顿生险情
第二节 发展 (3) 两狼并驱 (7)
第三节 (1) 屠夫御狼 (6)
(8)
(9) 寓言小说
第四节 (2) (4) 两狼被毙 化险为夷
第五节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 几何哉?止增笑耳。
议论
段落 情节 屠夫
两狼
情状 表达方式 体裁
第一节 开端 屠夫遇狼 两狼缀行 顿生险情
上
册
《
狼
》
翻译文章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
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
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七
第18课《狼》课件(共27张PPT).ppt
![第18课《狼》课件(共27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b2f9cee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d6.png)
乃:于是,就。 弛:放松,这里指卸下。 眈眈(dān dān)相向:瞪眼朝着(屠 户)。眈眈,注视的样子。 相:偏指一方,指狼瞪屠户,
非"相互"。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
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 意暇甚。
少(shǎo)时:一会儿。 径去:径直走开。 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久之:很久。之,助词,调节音节, 没有实在意义。 瞑(míng):闭眼。 意暇甚:神情悠闲得很。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暇,空闲。
《狼》蒲松龄
思考:一想到狼,大家会想起哪些成语?
杯盘狼籍 杯盘狼藉 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豺狼当路 豺狼当涂 豺狼横道 豺狼虎豹 豺狼野心 豺狼之吻 鸱视狼顾 除狼得虎 狗肺狼心 狗行狼心 官虎吏狼 鬼哭狼嗥 鬼哭狼嚎 鬼吒狼嚎 鬼咤狼嚎 鬼抓狼嚎 虎狼之势 虎穴狼巢 进退狼狈 拒虎进狼 拒狼进虎 狼狈不堪 ......
重点虚词:之
1、代词“它”。例:又数刀毙之。 2、助词“的”。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助词,补足音节,不译。例: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一词多义
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前:狼不敢前:上前
盖以诱敌(敌人)
其一犬坐于前:前面
止: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停止) 乃:屠乃奔倚其下:就
苫shàn 黠xiá 隧suì 少时shǎo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朗读
缀zhuì 窘jiǒng 弛chí 眈dān 瞑míng 暇xiá 尻kāo 寐mèi
苫shàn 黠xiá 隧suì 少时shǎo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 止有剩骨。途中两狼, 缀行甚远。
屠:宰杀牲畜。这里指屠户,宰杀 牲畜卖肉的人。
非"相互"。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
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 意暇甚。
少(shǎo)时:一会儿。 径去:径直走开。 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久之:很久。之,助词,调节音节, 没有实在意义。 瞑(míng):闭眼。 意暇甚:神情悠闲得很。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暇,空闲。
《狼》蒲松龄
思考:一想到狼,大家会想起哪些成语?
杯盘狼籍 杯盘狼藉 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豺狼当路 豺狼当涂 豺狼横道 豺狼虎豹 豺狼野心 豺狼之吻 鸱视狼顾 除狼得虎 狗肺狼心 狗行狼心 官虎吏狼 鬼哭狼嗥 鬼哭狼嚎 鬼吒狼嚎 鬼咤狼嚎 鬼抓狼嚎 虎狼之势 虎穴狼巢 进退狼狈 拒虎进狼 拒狼进虎 狼狈不堪 ......
重点虚词:之
1、代词“它”。例:又数刀毙之。 2、助词“的”。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助词,补足音节,不译。例: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一词多义
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前:狼不敢前:上前
盖以诱敌(敌人)
其一犬坐于前:前面
止: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停止) 乃:屠乃奔倚其下:就
苫shàn 黠xiá 隧suì 少时shǎo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朗读
缀zhuì 窘jiǒng 弛chí 眈dān 瞑míng 暇xiá 尻kāo 寐mèi
苫shàn 黠xiá 隧suì 少时shǎo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 止有剩骨。途中两狼, 缀行甚远。
屠:宰杀牲畜。这里指屠户,宰杀 牲畜卖肉的人。
第18课《狼》 (共33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8课《狼》 (共33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cf50919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6.png)
屠户的心理:
惧 大窘 恐 悟
2.作者笔下的狼是怎样的?结合具体原文语
句,请你以“我从
中看出来,这是一
只 的狼。”的模式来回答。
(1)缀行甚远 凶狠
(2)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
止而前狼又至。 狡猾 (3)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贪婪
(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
之,目似瞑,意暇甚。 阴险狡诈
本文通过屠户战胜恶狼的故事赞扬了屠 户的机智勇敢,揭露了狼的贪婪、凶狠 和狡诈的本性及其可耻的下场。同时告 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 只存幻想、妥协让步,必须勇敢斗争, 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道理)
拓展延伸
一、卧薪尝胆 狼不会为了所谓的尊严在自己弱小的时候攻 击比自己强大的东西。 二、众狼一心 狼在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东西时,必群而 攻之。 三、自知之明 狼也想当兽王,但狼知道自己是狼不是老虎。 四、顺水行舟 狼知道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 五、同进同退 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狼是最团结的动物,你 不会发现哪只狼在同伴受伤时独自逃跑。
九、授狼以渔 狼会在小狼有独立能力的时候坚决
离开他,因为狼知道,如果当不成狼,就只 有当羊。
十、自由可贵 狼不会为了嗟来之食而不顾尊严的
在主人面前摇头晃尾。因为狼知道,决不 可以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所以狼有时 也会独自哼哼自由歌。
(1)之
②助词,的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③助词,调整音节,不译, 久之
④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虚词的用法
(2)以
①介词,把 投以骨
②介词,用 以刀劈狼首
③连词,来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④连词,用来 盖以诱敌
虚词的用法
惧 大窘 恐 悟
2.作者笔下的狼是怎样的?结合具体原文语
句,请你以“我从
中看出来,这是一
只 的狼。”的模式来回答。
(1)缀行甚远 凶狠
(2)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
止而前狼又至。 狡猾 (3)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贪婪
(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
之,目似瞑,意暇甚。 阴险狡诈
本文通过屠户战胜恶狼的故事赞扬了屠 户的机智勇敢,揭露了狼的贪婪、凶狠 和狡诈的本性及其可耻的下场。同时告 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 只存幻想、妥协让步,必须勇敢斗争, 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道理)
拓展延伸
一、卧薪尝胆 狼不会为了所谓的尊严在自己弱小的时候攻 击比自己强大的东西。 二、众狼一心 狼在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东西时,必群而 攻之。 三、自知之明 狼也想当兽王,但狼知道自己是狼不是老虎。 四、顺水行舟 狼知道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 五、同进同退 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狼是最团结的动物,你 不会发现哪只狼在同伴受伤时独自逃跑。
九、授狼以渔 狼会在小狼有独立能力的时候坚决
离开他,因为狼知道,如果当不成狼,就只 有当羊。
十、自由可贵 狼不会为了嗟来之食而不顾尊严的
在主人面前摇头晃尾。因为狼知道,决不 可以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所以狼有时 也会独自哼哼自由歌。
(1)之
②助词,的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③助词,调整音节,不译, 久之
④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虚词的用法
(2)以
①介词,把 投以骨
②介词,用 以刀劈狼首
③连词,来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④连词,用来 盖以诱敌
虚词的用法
第18课《狼》 课件 (共54张PPT)
![第18课《狼》 课件 (共5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058db8e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e.png)
狼心狗肺
狼狈为奸
狼戾不仁
狼子野心
豺狼成性
引狼入室
如狼似虎
豺狼当道
鹰视狼顾
狼
同学们,提到狼,你们能想到哪些成语?
狼历来是狡诈、残忍、贪 婪的代名词,以谈狐说鬼著称 的《聊斋志异》中就记录了有 关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短小生动 而又意味深远的寓言故事,去 感受一下屠杀两匹狼的智勇。
2.第1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开头一段渲染了人与狼狭路相逢、必 有一搏的惊险气氛。“止有剩骨”为 下文做铺垫。“缀行甚远”既暗示着 狼的本性——贪婪,又表现出狼试探 屠户虚实、伺机下手的狡猾。
3.第1、2段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体现在哪里?
凶恶贪婪。体现在“缀 行甚远”“一狼得骨止, 一狼仍从”“后狼止而 前狼又至”“而两狼之 并驱如故”。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这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屠户回家途中遇狼、惧狼、御 狼,最后杀狼的故事,说明了狼再狡猾也不是人的对手, 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同时也告诫人们:对像狼 一样的邪恶势力主丢掉幻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最后 才能取得胜利。
写作特色
❶情节曲折,内容丰富。
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 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 的矛盾和斗争。在文中,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交 代得很清楚。文章随着情节的波澜起伏,生动地表现了狼的 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
狼不敢前( 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 止增笑耳( 动词用作名词,笑料 ) 恐前后受其敌( 名词用作动词,攻击 )
初读课文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文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记录疑难问题, 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探究研读 时解决。 1.圈出不懂的字词。 2.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狼狈为奸
狼戾不仁
狼子野心
豺狼成性
引狼入室
如狼似虎
豺狼当道
鹰视狼顾
狼
同学们,提到狼,你们能想到哪些成语?
狼历来是狡诈、残忍、贪 婪的代名词,以谈狐说鬼著称 的《聊斋志异》中就记录了有 关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短小生动 而又意味深远的寓言故事,去 感受一下屠杀两匹狼的智勇。
2.第1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开头一段渲染了人与狼狭路相逢、必 有一搏的惊险气氛。“止有剩骨”为 下文做铺垫。“缀行甚远”既暗示着 狼的本性——贪婪,又表现出狼试探 屠户虚实、伺机下手的狡猾。
3.第1、2段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体现在哪里?
凶恶贪婪。体现在“缀 行甚远”“一狼得骨止, 一狼仍从”“后狼止而 前狼又至”“而两狼之 并驱如故”。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这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屠户回家途中遇狼、惧狼、御 狼,最后杀狼的故事,说明了狼再狡猾也不是人的对手, 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同时也告诫人们:对像狼 一样的邪恶势力主丢掉幻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最后 才能取得胜利。
写作特色
❶情节曲折,内容丰富。
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 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 的矛盾和斗争。在文中,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交 代得很清楚。文章随着情节的波澜起伏,生动地表现了狼的 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
狼不敢前( 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 止增笑耳( 动词用作名词,笑料 ) 恐前后受其敌( 名词用作动词,攻击 )
初读课文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文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记录疑难问题, 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探究研读 时解决。 1.圈出不懂的字词。 2.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第18课《狼》课件(共29页)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8课《狼》课件(共29页)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288353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7.png)
两狼之并驱: 助词,主谓之间,无实义
其一犬坐于前: 代词,它的
词类活用 1.一狼洞其中 2.狼不敢前 3.其一犬坐于前 4.意将隧入……
(“洞”,名词作动词,“打洞” ) ( “前”,方位名词作动词,“上前” ) ( “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 ( “隧”,名词作状语,“从通道” )
特殊句式
狼
导入新课
请用成语或故事说说你所了解的“狼”。
故事 1、小山羊和狼 2、东郭先生和狼 3、狼外婆的故事
成语 狼狈为奸 狼子野心 狼心狗肺 狼吞虎咽 狼奔豕突 狼烟四起 狼狈不堪 鬼哭狼嚎 豺狼当道 与狼共舞 引狼入室 如狼似虎
学习目标
了解有关蒲松龄和《聊斋 志异》的文学常识。
01
积累文言词语, 02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勇敢且果断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勇敢机智且细心
狼亦黠①矣,而顷刻②两毙,禽兽之变诈③几何④哉?止增⑤笑耳⑥ 。
①黠:狡猾。 ②顷刻:一会儿。 ③变诈:巧变诡诈。 ④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⑤增:增加。 ⑥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而已”。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投以骨 (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以骨投”) 顾野有麦场 (省略句,省略主语“屠”,应为“屠顾野有麦场”)
一狼仍从 (省略句,省略宾语“之”,应为“一狼仍从之”)
研读赏析
01 疏通文意
结合课下注释, 同桌互相疏通
文意。
知识点分析与 积累的训练。
研读品析 02
不会的做好标记
一屠①晚归② ,担中肉尽③ ,止④有剩骨。途中两狼,缀⑤行甚远。
尻
屁股 关键m词èi
第18课《狼》 (共28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8课《狼》 (共28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fd7051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15.png)
朗读故事 1.根据注释,自己尝试翻译全文。
⑤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讲述故事
讲述故事 1.《聊斋志异》
聊斋:蒲松龄的书斋名 志:记述 异:奇异的故事
讲述故事 2.狼“异”在何处?请大家从“狼”和“屠户” 的角度中任选一个,复述故事,讲述中呈现心理 活动。 狼:缀行甚远—并驱如故—假寐诱敌—顷刻两毙
18.狼
蒲松龄
朗读故事 讲述故事 品味故事 探究故事
朗读故事
朗读故事
一屠(tú)晚归,担(dàn)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 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 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jiǒng),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苫(shàn)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dān) 眈相向。
——蒲松龄《除日祭穷神文》
探究故事
3.为什么郭沫若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蒲松龄最犯愁的就是怎样按时交税不让催税的人登门? 当时官吏为了催税,搞所谓“敲比”,就是把欠税人拖到公堂 上打板子,有时活活打死。蒲松龄为了交税,要卖掉缸底的存 粮,卖掉妻子织的布,甚至卖掉耕牛,他抱怨土地:怎么谷穗 不直接长银子?蒲松龄多次写自己的贫困。
探究故事
3.为什么郭沫若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山东邹平有一个进士叫李匡九,做官颇廉洁贤明。曾经有 一个富人,被人罗织一些罪名而送官究治,开堂之前,门役吓 唬他说:“当官的想你索取两百两银子,你要赶快回去措办。 不然的话,官司就要打输了!”富人害怕了,答应给一半。门 役摇摇手,表示不行。富人苦苦地哀求他,门役说:“我没有 不尽力帮忙的,只怕当官的不允许罢了。等到听审时,你可以 亲眼看到我为你说情,看看当官是不是允许,也可以让你明白 我没有别的意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狼》课件(共28张PPT)品质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狼》课件(共28张PPT)品质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2216bcd7cd184254b3535fc.png)
苍狼和白鹿--蒙古人起源的传说
据说,在北方, 有一座林木茂密的名叫额儿古涅昆的山, 山上有一个山洞。一天,一只苍狼,更确切地说是一只青色 的狼,从这个山洞里走出来。后来这只狼碰到 了一只作为 它未来的伴侣的鹿,双双跑到了斡难河之源---不儿罕山 (圣山),定居下来。那只苍狼 和那只白鹿在上天安排的 这个地方相爱,生下一个儿子名叫巴塔赤罕。巴塔赤罕就 是成吉思汗家族的祖先。
在下面的箭头里填上一个动 词,概括故事情节。
屠 遇 狼惧 狼御 狼杀 狼 户
研读课文 把握形象
我从文中 这句话的意思是
读到了狼
的形象,
。
“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 讽的仅仅是恶狼吗?
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聊斋志异》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 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
2020年秋季学期统编版初中语文第五单元18课
——
• 目标分析:
1.掌握生字生词。 2.学习记叙的顺序和结构。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意思。
• 重难点分析:
1.朗读课文熟悉课文。 2.参看注解,理解生字生词。 3.复述故事大意。
教学设想:
本文篇幅较短,内容并不难懂,但字词、句式难点很多,语言障碍较大, 故教学时重点应放在字词句的串讲上。但字词句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语言环 境,要从上下文意中去掌握字词的含义。
和狼有关的成语
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豺狼之吻
鬼哭狼嚎 虎狼之势 狼狈不堪
狼狈为奸 狼奔豕突 狼贪虎视
狼贪鼠窃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狼心狗行 狼烟四起 狼眼鼠眉
狼子野心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前怕狼,后怕虎
如狼似虎
引狼入室 羊狠狼贪 鹰视狼步
关于狼的传说
第18课《狼》(共29张ppt) 22-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8课《狼》(共29张ppt) 22-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40ee32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6.png)
第二课时
1、根据记叙的顺序和结构,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 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重点) 2、揣摩语言,体会文章的情味,学习本文语言简练生 动、在记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重难点) 3、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 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 容,分析狼与屠户的形象,揣摩语言, 学习写 什么办法对付狼的?
屠惧、投以骨。
2.狼得骨头后表现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 性?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狼
之并驱如故”。
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残。
3.屠户奔靠柴堆下,放下担子拿起刀,这时狼的表现 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
可是狼毕竟是动物,虽然屠户持刀相向,狼被屠户开始的软弱所迷惑,认 为他不敢主动进攻,所以放心地眯着眼睛睡,而且两狼前后夹击,分散了力量 ,使屠户能各个击破,可见狼的阴险多诈中透出了愚蠢,正像结尾中说的“禽 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5.作者是如何刻画机智勇敢的屠户这一形象的?
作者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屠户形象,但他的主要性格特点有一个逐步发 展的过程。
从全文的表现倾向看,本文究竟是写“人有狼所没有的 智慧、勇气和力量,必能战胜恶狼”呢,还是写“狼无 论怎样狡诈、欺骗,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要失 败的”?
示例:本文的中心线索是屠户,但表现的主体却是狼。 ①标题。以《狼》为题,体现出作者的着眼点。 ②行文。通过屠户的种种情态变化来反映狼的贪婪、狡诈。每段描写
今日,屠夫又遇见了中山狼的“后代”,又会怎 样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篇发生在屠户和狼之 间的故事,相信它会给你带来独特的感受。
1.走近作者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世称聊斋先 生,淄川(今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著有文 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七年级语文18《狼》课件(共32张PPT)
![七年级语文18《狼》课件(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f2a7e15aef8941ea66e051d.png)
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于是
放松,卸下
注视的样子
屠夫又急又怕,担忧受到两只狼的前后夹攻。他转头看到田野上有个打 麦场,场主人在那里堆积了许多柴草,覆盖成小山丘似的。屠夫就奔跑过去 倚靠在柴草堆下,放下担子拿起屠刀。狼不敢上前,〔只好〕瞪着眼睛朝着 屠户看。
一会儿 径直走开 像狗似的蹲在前面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 异〞指奇异的故事。
积累文言词语
(一)通假字 止有剩骨 (止:通“只〞,仅) (二)一词多义 1.止:止有剩骨 仅,只 一狼得骨止 停止 2.敌:恐前后受其敌 攻击 盖以诱敌 敌人
3.前: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前面的 狼不敢前 上前
4.意:目似瞑,意暇甚 神情、态度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企图
一、研遇读品狼析
再读课文,思考讨论
1、课文开篇向我们交代了什么?起何作用?
时间:晚
地点:途中
人物:一屠,二狼 起因:一屠晚归,两狼缀行
勾画出屠户处境的危险,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扣人心弦,为 后面描述屠户与狼做斗争作铺垫。
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狼的狡猾?
缀行甚远。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5.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无实义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的〞 6.以:投以骨 拿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来
(三)古今异义词 1.一狼径去 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 3.止增笑耳 古义:罢了;今义:耳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狼》课件(共55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狼》课件(共55页)](https://img.taocdn.com/s3/m/1d8fb010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d9.png)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 指奇异的故事。
整体把握
THE SCENERY DESIGN
狼
zhuì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 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
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jiǒng
xīn shàn bì
全文分两部分。
前一部分是叙事,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环环相扣,紧张曲折。
第1段写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2段写屠户惧狼,两次投骨而不能止住狼的追踪,表现屠户的迁就退
让和狼的贪婪凶恶,这是故事的发展。
写屠户御狼,表现屠户情急之下的选择和狼的不甘罢体,这是故
事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故事的转折之处,屠户开始由被动转入主动,
今义:放松
今义:耳朵
古义:表示估计,大概,本来是
今义:由上而下地遮挡、蒙上;盖子
禽兽之变诈几何
古义: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今止有剩骨:
副词 仅 、只
②一狼得骨止: 动词 停止
③止露尻尾:
副词 仅 、只
④止增笑耳:
副词 仅 、只
⑤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动词 停止
①意暇甚:
名词,表情、态度
蔽成丘。
窘(jiǒng):处境困迫,为难。
恐:恐怕,担心。
受其敌:遭受他们的攻击。 顾:看,视。
倒
积薪:堆积柴草。积,堆积。薪,柴草。
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苫蔽,覆盖、遮盖。
屠户十分窘迫,担心前后遭受狼的夹击。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 大麦场,麦场的主人在麦场里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一样。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整体把握
THE SCENERY DESIGN
狼
zhuì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 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
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jiǒng
xīn shàn bì
全文分两部分。
前一部分是叙事,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环环相扣,紧张曲折。
第1段写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2段写屠户惧狼,两次投骨而不能止住狼的追踪,表现屠户的迁就退
让和狼的贪婪凶恶,这是故事的发展。
写屠户御狼,表现屠户情急之下的选择和狼的不甘罢体,这是故
事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故事的转折之处,屠户开始由被动转入主动,
今义:放松
今义:耳朵
古义:表示估计,大概,本来是
今义:由上而下地遮挡、蒙上;盖子
禽兽之变诈几何
古义: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今止有剩骨:
副词 仅 、只
②一狼得骨止: 动词 停止
③止露尻尾:
副词 仅 、只
④止增笑耳:
副词 仅 、只
⑤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动词 停止
①意暇甚:
名词,表情、态度
蔽成丘。
窘(jiǒng):处境困迫,为难。
恐:恐怕,担心。
受其敌:遭受他们的攻击。 顾:看,视。
倒
积薪:堆积柴草。积,堆积。薪,柴草。
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苫蔽,覆盖、遮盖。
屠户十分窘迫,担心前后遭受狼的夹击。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 大麦场,麦场的主人在麦场里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一样。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给狼,后得到骨头的那 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 来。骨头已经扔完了,可是两只狼仍像原来那 样一起追赶屠户。
1.屠夫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体现了屠夫什 么性格?
投以骨 (缓兵之计,体现了屠户的智谋)
2.“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 至”体现了狼的什么品性?“并驱如故”又可看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 件18.《狼》
2020/9/1
请列举几个 带“狼”字的 成语
Hale Waihona Puke 狼狈为奸 狼吞虎咽 鬼哭狼嚎 狼烟四起
狼子野心 杯盘狼藉 引狼入室
狼心狗肺 狼狈不堪 与狼共舞
鬼哭狼嚎
3.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 ,习性难改。
狼子野心
狼烟四起
杯盘狼藉
你能说出跟狼相关的故事吗?
小山羊和狼
第五段 评狼
议论
揭露了狼的贪婪、凶 狠、和狡诈的本性,赞 扬了屠夫的机智勇敢。
拓展延伸 说狼
蒲松龄笔下的狼是如此的 贪婪凶恶,可是大 自然中的狼果真如此么?谈谈你对狼的认识。
虽然,过去狼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 “凶猛、狡猾、贪婪”,但是今天狼的形象 却在悄悄起着变化,人们将它的形象转变成 为“野性、团结、激情、坚忍、挑战”的新 形象。
出狼的什么特点? 狡猾 贪婪
3.御狼
处境困迫、为难 它(狼)的 攻击 看,视
屠大窘,恐前后受 其
敌,顾野有麦场,
堆积柴草 覆盖、遮盖 小山 于是,就 靠 柴草堆 卸下 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 丘。屠乃奔 倚 其下,弛
担持刀。狼不敢向前前,注视眈的眈样相子向。
译文:屠户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 受到狼的攻击。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 场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 的。屠户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 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 屠户。
东郭先生和狼
狼外婆的故事
你能说出跟狼相关的谚语、歇后语吗?
1.披着羊皮的狼。 2.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3.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作者简介
蒲松龄:字留仙, 别号柳泉居士,清代 山东淄川人,19岁中 功名,但此后屡试不 第,中年以后一边教 书,一边应考,直到 71岁才再中,4年后便 死去,穷困潦倒的一 生,使他对社会黑暗 有深刻的认识。
一、请用原文回答 1 .两狼的计谋:一狼径去,一狼假寐,前后夹击屠户。 2 .前狼假寐的姿势、神态、目的:
犬坐于前; 目似瞑,意暇甚; 诱敌。
3 .后狼径去的目的: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二、此节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 阴险狡诈,愚蠢
你从屠户杀前狼的经过,从中可以看出 屠户的什么特点?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勇敢且果断)
2.尝试用一句话简述文章的主要内 容,与同桌互相交流。
叙述了屠夫智斗狼的故事。
1.遇狼:
通“只”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
紧跟 很 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译文: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 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 紧跟着走了很远。
(1)“缀行甚远”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 狡猾
郭沫若对蒲松龄及《聊斋志异》的评价: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预习检测
zhuì
jiǒng shàn bì
缀行 屠大窘 苫蔽成丘
chí
dān dān
míng
弛担持刀 眈眈相向 目似瞑
suì
xiá
隧入 狼亦黠矣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结合课下注释,翻译原文。 2.尝试用一句话简述文章的主要内容,与 同桌互相交流。 3. 按故事的开头,发展,高潮,结束四 个阶段理清文章结构。
蒲松龄自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文学常识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 短篇小说491篇。“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 名,“志异”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多数 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 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 表达婚姻自由。它语言简练 ,描写细腻,人 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 就。
你从屠户杀后狼的经过,从中可以看出屠 户的什么特点?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勇敢机智且细心)
5.议狼
狡猾 一会儿
的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
多少 通“只” 笑料 罢了 几何哉? 止 增笑 耳。
巧变 诡诈 变诈
译文: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 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杀死 正
挖洞
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
想 从通道 来 攻击 他的(屠户)
通“只”
中,意将隧入以 攻 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
屁股
大腿
才 醒悟 假装睡觉
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
大概,原来是 用来 诱惑
盖
以 诱敌。
译文: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 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时间 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 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用刀劈 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杀死了它。 屠户正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 ,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 从洞里进去,来攻击屠户的背后。身 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 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 也杀死了它。(屠户)这才明白前面 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 敌方的。
(1)“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 是恶狼吗?
不是,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 的是那种贪婪、凶狠、狡诈、愚蠢的恶人。
这句话是作者发表的议论,结合 全文,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1.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 狡诈,终归要失败的。
2.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 幻想、妥协退让,而要敢于斗争、善 于斗争 ,才能取得胜利。
于是,企业要以狼作为形象代言,著名 品牌有“七匹狼”、“与狼共舞”。
人 遇狼
惧狼 (投以骨,
复投之)
御狼(顾、奔倚、
弛、持)
杀狼(暴起、
劈、毙、 转视、断)
议狼
狼
人
缀行甚远 (贪婪凶恶、 与
狡诈)
狼
并驱如故(贪得无厌) 斗
眈眈相向 (狡 诈)
争 的
目似瞑 ,意(狡 诈) 暇甚 隧入 假寐
过
程 :
开端 第一段(遇狼)
发展 第二段(惧狼)
记 叙
高潮 第三段(御狼)
结局 第四段(杀狼)
1.请指出描写屠夫心理的句子 (原文回答)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2.他采取了怎样的行动?(原文回答) 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3.狼的表现呢? (原文回答)
不敢前,眈眈相向
4.杀狼
一会儿 径直离开 像狗一样 时间长了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
闭眼 神情 悠闲 很 突然 用
目似瞑,意 暇 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2)请思考: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和起因是什么?
时间:晚 地点:途中 人物:一屠,两狼 起因:一屠晚归,两狼缀行
2.惧狼:
害怕 把
停止
跟从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又 代词,指狼 转接连词
完、光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
主谓间之,取消句 一起 追赶 旧的、原来
狼 之子独立性,不译 并 驱 如 故。 译文: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给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