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神经阻滞
臂丛神经阻滞常见并发症与处理
臂丛神经阻滞常见并发症与处理
1.局麻药毒性反应
局麻药用量过大或误入血管
2.出血及血肿
各径路穿刺时,均可能分别刺破颈内外静脉、锁骨下动脉、腋动静脉,从而引起出血。
如穿刺时回抽有血,应拔针压迫局部止血,然后改变方向再穿刺。
3.霍纳氏(Horner)综合证
多见于肌间沟阻滞,主要是星状神经节受阻滞所致,临床症状表现为同侧眼睑变小、瞳孔缩小、眼球后退、颜面少汗、潮红等症状。
一般不须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
4.膈神经麻痹
多发生于锁骨上法和肌间沟法,可出现胸闷、气短、通气量减少。
处理:吸氧或扶助呼吸。
5.声音嘶哑
可发生于肌间沟及锁骨上法,主要是喉返神经阻滞所致,所以在麻醉操作时,注射局麻药压力不要过大,药量不宜过多,在两侧阻滞时尤应注意。
6.高位硬膜外阻滞或全脊麻
肌间沟法进针过深,穿刺针从椎间孔进入硬膜外或蛛网膜下腔,发生全脊麻。
应立即抢救,处理抢救措施同硬膜外并发症。
7.气胸
阻滞后病人出现憋气感时,要考虑有气胸可能,X线检查可确诊。
处理:气胸<20%可卧床休息,对症处理,密切观察,待其自然恢复;>20%应使用闭式引流术或抽气。
《臂丛神经阻滞》课件
探索臂丛神经阻滞的定义、步骤、风险及护理,为您带来全面且易于理解的 课程内容。
什么是臂丛神经阻滞
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麻醉技术,通过注射药物阻断臂丛神经,实现麻醉效果。 适用于广泛的手部和上肢手术,具有独特的目的和优点。
臂丛神经阻滞的步骤
1
注射药物选择
2
详细介绍常用的麻醉药物,包括副作用、
2 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
提供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帮助从业人员正确执行臂丛神经阻滞,并确保术后恢复的顺 利进行。
臂丛神经阻滞后的恢复和护理
1
恢复室护理
详细描述术后患者的恢复室护理措施,包括监测、镇痛和观察患者状况等重要步 骤。
2
疼痛管理
介绍术后疼痛管理,包括给予药物镇痛和使用冰敷等方法,以确保患者舒适度和 快速康复。
3
持续观察和随访
讨论术后的持续观察和随访计划,以确保患者在出院后继续获得适当的护理和指 导。
பைடு நூலகம்例
展示实际案例,分享臂丛神经阻滞在不同手术中的应用,以及患者术后的疗 效和反馈。
特点和其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3
麻醉操作详解
介绍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操作步骤,包 括局部麻醉、针刺和药物注射等过程。
常见的臂丛神经阻滞技术
介绍主要臂丛神经阻滞技术,包括颈内 动脉旁路、中颈三角和腋路等技术的步 骤和特点。
可能的并发症和风险
1 切实措施的风险管理
解释臂丛神经阻滞可能的并发症,以及如何通过切实措施来降低风险并提高安全性。
小儿臂丛神经阻滞护理课件
局部麻醉药中毒可能是由于药物误入血管或过量所致。患儿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惊厥、心律失常等 症状。护理人员应立即停止给药,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进行必要的急救措施,包括给氧、抗惊厥治疗 等。
其他并发症及处理
总结词
小儿臂丛神经阻滞还可能出现其他并发 症,如注射部位感染、神经损伤等。
VS
详细描述
注射部位感染可能是由于无菌操作不严格 或患儿本身存在感染病灶所致。护理人员 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检查注射部位 ,发现感染迹象应及时处理。神经损伤可 能是由于穿刺针损伤神经所致。护理人员 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神经功能,发现异常应 及时报告医生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详细描述
根据小儿的年龄、体重和病情,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剂量和浓度。过高的剂量可 能导致呼吸抑制、心率失常等不良反应,而过低的剂量则可能无法达到满意的麻 醉效果。因此,在术前应进行详细的评估,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
麻醉药物的注射速度和注射方式
总结词
总结词
了解麻醉药物的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对于预 防和应对潜在风险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不同的麻醉药物之间可能存在配伍禁忌,应 避免同时使用或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 此外,麻醉药物可能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 如呼吸抑制、过敏反应等。护理人员应密切 观察患儿的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确保患儿的安全。同时,应做好急救准备
合理的注射速度和方式是保障小儿安全的重要措施。
详细描述
注射速度过快可能导致呼吸抑制、低血压等不良反应,而注射速度过慢则可能影响麻醉效果。应根据麻醉药物的 性质和作用时间,选择合适的注射速度。同时,应采用适当的注射方式,如单次注射、连续注射等,以确保麻醉 效果的稳定和患儿的安全。
麻醉药物的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实践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法,被广泛用于各种手术和治疗。
这种麻醉方法通过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到臂丛神经周围,实现了局部麻醉的效果,有效减少了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感受。
本文将探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原理、适应症、操作技巧和优缺点等方面的内容。
一、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原理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通过向臂丛神经周围注射局部麻醉药物,使神经传导受阻,从而实现局部麻醉的效果。
臂丛神经是由颈段神经根C5-T1的融合形成,负责供应上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通过向臂丛神经周围注射麻醉药物,可以达到局部麻醉的效果,使手臂区域丧失感觉和运动功能。
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适应症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通常适用于手臂、肘部和手部的手术和治疗。
常见的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手部外科手术•肘部外科手术•上臂骨折复位术•上肢周围神经阻滞术等三、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技巧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患者仰卧位,手臂自然展开,准备局麻注射需用的设备和药物。
2.无菌操作,皮肤消毒,定位臂丛神经的位置,常见的定位方法有锁骨下动脉定位法、直线定位法等。
3.使用超声引导或神经刺激仪帮助定位神经位置,准确插入针头到神经周围,并注射局麻药物。
4.注射后观察麻醉效果,根据需要可以补充注射局麻药物。
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优缺点优点:•麻醉范围准确:可实现局部感觉和运动功能的麻醉。
•镇痛效果良好:有效减轻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感受。
•术中患者稳定:避免全麻带来的意识混乱和呕吐等问题。
缺点:•操作技术要求高:需要熟练掌握针头插入位置和注射技巧。
•不适用于所有手术:某些手术要求全身麻醉,不适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综上所述,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减轻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感受,提高手术的顺利进行。
然而,在选择使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要求,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04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监测与复苏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监测方法与指标
监测方法
•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心率、血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等 • 监测神经阻滞的范围和程度
指标
• 生命体征稳定,无异常波动 • 神经阻滞范围符合手术要求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复苏技术与注意事项
复苏技术
• 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后,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 如出现麻醉不全,可补充注射药物 • 术后给予镇痛治疗,减轻患者疼痛
• 20世纪初开始应用于临床 • 随着麻醉药物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 目前已成为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 法之一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类 型
• 肌间沟阻滞(Intramuscular Block) • 腋窝阻滞(Axillary Block) • 侧入路阻滞(Lateral Approach Block)等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培训模式
• 采用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 • 建立完善的考核和评估机制,确保培训效果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
•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将继续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 新型局部麻醉药物和麻醉技术将不断涌现
挑战
• 如何提高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 如何降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并发症发生率 • 如何优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教学和培训模式
臂丛神经的组成
• 由C5、C6、C7、C8和T1神经根组成 • 分出五大主要分支: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和腋神经
臂丛神经的分布
• 肌皮神经主要分布在上臂前群肌肉 • 正中神经主要分布在前臂和手部的肌肉和皮肤 • 尺神经主要分布在前臂和手部的肌肉和皮肤 • 桡神经主要分布在前臂和手部的肌肉和皮肤 • 腋神经主要分布在上臂后群肌肉和皮肤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注射:将麻醉药物注射到注射部位,确保麻醉效果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 并发症及处理
常见并发症
感染:可能导致 局部感染、脓肿
等
气胸:可能导致 气胸、呼吸困难
等
神经损伤:可能 导致感觉异常、 运动功能障碍等
出血:可能导致 局部出血、血肿
等
药物过敏:可能 导致过敏反应、
休克等
处理方法
1
密切观察患者情 况,及时发现并
02
超声引导:利用 超声设备,实时 观察穿刺针位置
03
神经刺激:通过 刺激神经,判断 穿刺针是否到达
目标位置
04
麻醉效果评估: 观察患者麻醉效 果,调整穿刺针
位置和剂量
穿刺方法
定位:确定穿刺 麻醉:局部麻
点,通常在腋窝、 醉,减轻穿刺 锁骨上窝或肩胛 过程中的疼痛 骨上窝
01
03
注射:将麻醉 药物注入臂丛 神经,达到麻 醉效果
E 肩袖损伤:缓解疼痛, 改善肩关节功能
F
肩关节脱位:缓解疼 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禁忌症
严重心肺 功能不全
凝血功能 障碍
局部感染 或皮肤破
损
过敏体质 或对麻醉 药物过敏
孕妇或哺 乳期妇女
患有严重神 经系统疾病 或精神疾病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 操作方法
定位方法
01
体表标志:根据 患者体表特征,
确定穿刺点
麻醉效果和持续时间
01
麻醉效果: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以有效地阻断疼痛信号的传 导,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02
持续时间: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和麻醉 药物的种类而异,通常在1-2小时左右,最长可达4-6小时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 适应症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
适应症:用于各种手术和治疗过程中的镇痛,如关节置换、骨折修复等
操作方法
注射:在定位的臂丛神经周围注射药物进行阻滞
定位:在超声引导下,定位臂丛神经
超声探头放置:在患者腋窝处放置超声探头
患者体位: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C
B
A
D
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上肢手术、上肢疼痛、上肢神经损伤等
02
培训内容:包括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的理论知识、操作技巧、并发症处理等
教育机构:各大医院、医学院校、培训机构等开展相关培训和教育活动
04
谢谢:超声引导可以避免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
减少并发症:超声引导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效果
提高效率:超声引导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
02
03
04
减少并发症
01
精确定位:超声引导下,可以精确定位神经位置,减少误伤风险
02
实时监测:超声可以实时监测神经阻滞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
03
减少药物用量:超声引导下,可以更精确地控制药物用量,减少药物副作用
04
降低感染风险:超声引导下,可以减少穿刺次数,降低感染风险
降低风险
实时监测:超声引导可以实时监测穿刺过程,降低穿刺风险
提高准确性:超声引导可以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减少误穿风险
减少并发症:超声引导可以减少穿刺过程中的并发症,降低术后风险
演讲人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
01.
02.
03.
04.
目录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概述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的优势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发生毒性反应的预防与急救护理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发生毒性反应的预防与急救护理1. 引言1.1 介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发生毒性反应的现象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常见的局部麻醉技术,常用于上肢手术和疼痛管理。
即使在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操作下,毒性反应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并发症之一。
毒性反应是指在局部麻醉药剂经血管吸收后,在血液中达到一定浓度并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产生毒性效应的过程。
这些毒性反应可能会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危害。
毒性反应的主要表现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神经兴奋和心血管系统异常。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表现可以包括恍惚、呼吸困难甚至呼吸停止;神经兴奋则表现为痉挛、抽搐和意识丧失;心血管系统异常则可以导致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
这些症状一旦发生,需要立即识别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才能避免进一步恶化。
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发生毒性反应的现象有着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对医务人员和患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1.2 阐述毒性反应对患者的危害毒性反应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对患者的危害不容忽视。
毒性反应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在发生毒性反应时,患者常常会出现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皮肤发绀等症状,需要医护人员迅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
毒性反应对患者的危害不仅体现在生命安全方面,还可能对患者的长期健康造成影响。
毒性反应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神经损伤、肌肉痉挛、感觉异常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
及时预防和有效处理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毒性反应,对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只有充分认识到毒性反应的危害性,医护人员才能更加重视预防和处理毒性反应的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2. 正文2.1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常见毒性反应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方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引发一些毒性反应。
常见的毒性反应包括局部麻醉药的毒性作用、神经损伤、过敏反应等。
局部麻醉药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局部感觉异常、肌肉无力、呼吸抑制等症状。
超声引导下不同径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注意事项
超声引导下不同径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注意事项发表时间:2020-06-03T11:33:31.137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期作者:柯西华[导读]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径路主要分为四种,那么在应用超声引导下不同径路臂丛神经阻滞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呢?请往下看: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的麻醉手段,是局部麻醉。
实施麻醉处理的部位是患者的颈部,借助超声检查设备确定臂丛神经的位置,然后麻醉医师经由彩超的引导,把麻醉药物精准的注射至患者的臂丛神经四周,令臂丛神经处的神经传导受到阻滞,发挥药物的麻醉效用,可以保证后续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
此种麻醉手段适合应用在上肢手术当中,具有麻醉药物用量少、麻醉定位精准等特点。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径路主要分为四种,那么在应用超声引导下不同径路臂丛神经阻滞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呢?请往下看:1.肌间沟径路臂丛神经阻滞超声探头选择线型、高频的,探头的频率应大于6 MHz、小于13 MHz。
在具体应用时,把超声探头放置在患者的颈部中心,然后一点点地向外侧移动,由内至外的观察过程中,依次能够发现气管、甲状腺、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前斜角肌,最后是臂丛以及中斜角肌。
在得到的超声图像中,最好辨认的是颈总动脉以及颈内静脉,这两处部位是确定臂丛位置的关键标志。
位于肌间沟的中间部位,臂丛的上、中、下截面呈类圆形或者是圆形,外侧的回声比较高,中间的回声比较低。
部分患者的肌间沟部位不会出现明显的回声,主要是和蜂窝状比较相似的回声组织。
在应用短轴平面内技术时,指导患者的头部向健康的一侧偏移,然后移动探头,确保臂丛的影像在图像的中部稍微偏向外侧。
穿刺点选择超声探头的外侧部位,由中斜角肌部位推进,让针头处在臂丛的深处,在确定回抽无血以后使用麻醉药物,麻醉药物的用量控制在10毫升到15毫升之间,能够观察到麻醉药物向着周围扩散。
再把穿刺针退回皮下,对进针的角度进行调整,令针尖处于臂丛的上前方,在确认回抽无血之后在为患者注射10毫升到15毫升之间的局麻药物。
肩关节手术实施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的应用效果评价
肩关节手术实施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的应用效果评价肩关节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术中常采用各种麻醉方法。
肩关节手术可选择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作为麻醉方式,该方法具有诸多优点,但其应用效果如何还需要进行评价。
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局部麻醉技术,通过将局麻药注射到臂丛神经分布区域,以达到麻醉手术部位的目的。
采用该方法可以产生较好的麻醉效果,通过臂丛神经阻滞可以阻断肩关节及上臂周围的神经传导,从而使患者手术部位无痛或减少疼痛感,增加患者术中的舒适度。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可以减少通气及循环方面的并发症。
全麻使患者处于意识丧失的状态,可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减少因患者意识活跃导致的术中不适。
而臂丛神经阻滞可以减少全麻时对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影响,减少呼吸道问题及循环动力学变化,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可以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量。
采用臂丛神经阻滞时,局麻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麻醉手术部位,减少全麻药物的使用量,降低对患者的毒副作用。
通过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量,可以加速患者醒麻的时间,减少术后恢复时间,并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麻醉操作方面相对简便,易于掌握。
相比其他形式的麻醉,臂丛神经阻滞需要注射局麻药到特定部位,技术上相对简单,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该方法的安全性较高,患者术后不会出现严重的神经损伤或感觉异常。
肩关节手术实施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可以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
通过该方法可以减少术中的疼痛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麻醉恢复时间,并简化麻醉操作过程。
麻醉方式的选择仍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求来决定,需要进一步研究评价其应用效果。
臂丛神经阻滞
臂丛神经阻滞简介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用于在肩部和上肢手术中提供局部麻醉的常见技术。
通过将局部麻醉剂注入到臂丛周围的神经 plexus 中,可以有效地产生局部麻木,从而减轻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
本文将介绍臂丛神经阻滞的基本概念、适应症和禁忌症、操作步骤、并发症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基本概念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通过给予局部麻醉剂来使患者手臂一侧神经各个分支发挥麻醉作用的技术。
臂丛是由 C5 至 T1 胸椎神经节的神经根发出的,它在锁骨下静脉旁好发的位置,是手臂和手部的主要感觉和运动神经来源地。
适应症臂丛神经阻滞适用于手术或其他医疗程序,主要是在肩部、上臂、肘部、前臂和手部的手术中。
这种技术可以提供有效的疼痛控制,使患者在手术中保持清醒,减少全身麻醉的风险。
禁忌症尽管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技术,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禁忌症,例如患有出血倾向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神经病变或过敏性反应等患者可能不适合该技术。
操作步骤1.麻醉患者的皮肤2.定位臂丛3.插入穿刺针4.注入局部麻醉剂5.观察患者反应并发症臂丛神经阻滞虽然是相对安全的技术,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神经损伤、过敏反应等。
因此,在进行此项技术时应注意细致操作,及时处理并发症。
注意事项1.在进行臂丛神经阻滞时应对患者的神经和血管情况有充分了解。
2.避免给予过量的局部麻醉剂,以免出现神经毒性。
3.在给药前后及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
结论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局部麻醉技术,能够在手术中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疼痛控制。
尽管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但合理的操作和观察可以减少这些风险。
对于适应症的患者来说,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选择。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知识,你了解多少?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知识,你了解多少?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把局部麻醉的药物注入机体的臂丛神经丛四周使得其所支配的相关区域出现神经传导阻滞的一种麻醉形式。
比较适合运用在手部、上臂、前臂和肩部等多个部位手术中。
一操作程序1 神经根入路刺穿位置是胸锁乳突肌的后缘位置,垂直的进针到第七颈椎横突尖实施首次的给药,将环状的软骨当做是标志,在此平面朝外寻找机体的第六颈椎横突位置,再明确下一个也就是第七颈椎横突位置,后退针大约1cm,后朝下进针麻醉干预C8、T1。
此种操作方式因为个体存在明显的差异,神经根的位置比较深,阻滞效果不够理想、神经根的分布较为分散、成功概率不足、并发症多以及对操作的要求比较高等原因,在临床中并不常见。
2 肌间沟入路肌间沟入路还可以被称作是颈路臂丛阻滞,此操作的方式是引导患者处于去枕仰卧位,将头部偏向于对侧,使其上肢紧紧地贴着身侧,将经颈部的胸锁乳突肌充分地暴露出来,寻找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的后缘,触及前斜角肌位置,在此肌肉的后缘位置触及中斜角肌,此两肌之间就是斜角肌间隙(也就是肌间沟)。
在肌间隙朝下能够触及肩胛舌骨肌,在肌间沟位置肩胛舌骨肌上缘处实施刺穿操作。
针尖和皮肤进行垂直的刺穿,将深度控制在1.5~2cm范围之内,明确有异感亦或是碰触至横突,在回抽后没有血液和脑脊液,就可在其中注入局部麻醉的药物。
在注射药物的过程中,需运用手指对刺穿点上部肌间沟进行压迫,促使药液可以朝着下方逐步的扩散,规避药物朝上扩散造成硬膜外麻醉问题发生。
同时在操作的时候,需关注进针的方向和深度,过深亦或是偏内、偏下容易诱发气胸问题出现。
此入路方式成功的重点为对刺穿位置实施精准的定位,针对颈部粗短、肌肉颈亦或是肥胖患者,解剖标志不够清楚,对刺穿点定位不够准确,实施传统定位的难度比较高,但是可以在定位的过程中告知患者略微地将头部抬起,亦或是运用薄枕垫在患者的枕部,使得此问题被改善,促使肌间沟更容易被触及,提升定位的准确度。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麻醉科--王丽芝一、解剖:臂丛神经由C5-8和T1脊神经前支组成,有时C4或T2脊神经的小分支也参与。
支配上肢的感觉和运动。
组成臂丛的各脊神经从椎间孔发出后,在锁骨上部前、中斜角肌间隙内,向外、向下走行,形成上、中、下三干。
上干:由C5和C6脊神经前支组成中干:由C7单独构成下干:由C8和T1脊神经前支构成三支神经干从斜角肌间隙下穿出,伴同锁骨下动脉一起向前、向外、向下延伸,行至锁骨与第一肋之间。
每个神经干再分成前后两股,在锁骨中点后方经腋窝顶进入腋窝,在腋窝部各脊神经又重新组合成束,三个后股在腋动脉的后侧形成后束,上干与中干的前股在腋动脉的外侧形成外侧束,下干的前股延伸形成内侧束,位于腋动脉的内侧,三束与腋动脉共同包在腋血管神经鞘内。
熟悉以上臂丛神经的解剖结构和走行,为穿刺定位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决定阻滞效果的关键。
二、适应症:臂丛神经阻滞适用于上肢各种手术以及肩关节的手术和复位。
三、阻滞方法:有肌腱沟、腋路和锁骨上入路三种:①肌间沟阻滞法:定位:患者去枕仰位,头偏向对侧,上肢紧贴体旁,手尽量下垂,显露患侧的颈部。
然后先令患者抬头,显露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在锁骨头的后缘可摸到一条肌肉即前斜角肌,前斜角肌的后缘可摸到一条肌肉即前斜角肌,前中斜角肌之间的间隙即为肌间沟,也就是我们所要的穿刺点,于该点重压,患者诉手臂麻木、酸胀或有异感,证明定位无误。
操作:常规消毒后,右手持一长3-4cm的22G穿刺针于穿刺点垂直刺入皮肤,针尖指向脚侧,直到出现异感或触及横突为止,出现异感为较可靠的标志,若无异感,只要穿刺部位、方向、深度正确也可取得良好的阻滞效果。
穿刺成功,回抽无血及脑脊液一次注入局麻药20-25ml(成人)。
优缺点:优点易于掌握,上臂、肩部及桡侧阻滞效果好,不会引起气胸。
缺点是尺侧效果差,需增大药量才被阻滞,有误入蛛网膜下腔的可能,有损伤椎动脉的可能,禁止同时进行双侧阻滞,以免双侧膈神经或喉返神经被阻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连续外周神经阻滞导管
连续周围神经导管阻滞可以延长镇痛时间。 连续的神经周围导管提供了极好的止痛效果,尤 其是对于肩部手术的镇痛,同时避免了阿片类药 物相关的副作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改善了患 者睡眠质量。实践证明对于门诊手术来说,这一 技术安全有用。
Anesthesiology Department of 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4 臂丛神经阻滞的并发症
4.1 麻醉药的全身毒性 臂丛神经阻滞时易发生局麻药的全身毒性反应。首先,外 周神经阻滞中注射局麻药引起的及惊厥几率要比硬膜外阻 滞高5倍。 其次,臂丛神经靠近直接供应大脑的血管,因此剂量非常 小的局麻药,如2.5mg 布比卡因在肌间沟阻滞中注入椎 动脉就可引起惊厥。 尽管近期报道UGRA 局麻药全身毒性反应的发生率较周围 神经刺激技术整体下降,但仍有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发生 局麻药全身毒性反应(LAST)的病例报告。ASRA 关于 局麻药全身毒性治疗中建议在行上肢神经阻滞时,应常备 脂肪乳剂以治疗局麻药中毒。
减少引起的血管-迷走反射,在左心室壁,存在压力感受器,当左心室内容量 降低时兴奋,通过Bezold-Jarish反射,使心率减慢,以增加左室充盈时间,
增加心搏量)。美托洛尔预防性使用会减少其发生率
,但是格隆溴铵无效。
Anesthesiology Department of 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Anesthesiology Department of 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0.3mg 丁丙诺啡用于腋路神经阻滞能够延长镇痛持续时 间。在有限的研究中显示地塞米松可以延长甲哌卡因的麻 醉持续时间,其程度与肾上腺素和可乐定相类似(大概约 50%)。 初步数据表明右美托咪定有延长阻滞时间的作用,但缺乏 控制良好的临床试验。 阿片类药物、新斯的明、透明质酸酶、曲马多、钙通道抑 制剂等其他添加剂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研究中未设全身对 照组,或者没有药物神经毒性方面的研究。 尽管已证明碱化中效局麻药可缩短硬膜外阻滞的起效时间 ,但该方法并不能缩短臂丛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而且, 动物实验表明碱化药液实际上会缩短阻滞持续时间和减小 镇痛强度。
Anesthesiology Department of 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尽管直觉上通过增加局麻药的用量可以达到最佳阻滞效果 ,但现有证据表明这样做并不能带来临床上的改进。增加 局麻药的浓度、容量或者总剂量并不能缩短起效时间,提 高阻滞效果,也不能延长镇痛时间。相反地,增加浓度会 加重局麻药的神经毒性,增加总量会加重意外血管内注射 产生的全身毒性反应。因此,通过改变局麻药溶液的特性 来促进神经阻滞是无效的,但却明显增加了神经受损或者 血管内注射所带来的风险。超声引导下阻滞技术进一步支 持这一观点,因为较低容量的局麻药液可达到极佳的阻滞 效果。然而,有新的证据显示在使用量极低容量时(小于 10 ml)阻滞的持续时间可能减少。特别是采用持续神经 周围阻滞技术时,有证据表明,最初的推注给药可以用容 量和浓度相对较低的局麻药液完成,如20ml 0.375%的 罗哌卡因肌间沟阻滞,之后输注0.2%~0.3%的罗哌卡因 溶液。
Anesthesiology Department of 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3.2 添加剂
在没有连续神经阻滞技术的情况下,局麻药添加剂能够实 现有限延长镇痛时间的目的。尽管有无数药物可供选择, 只有肾上腺素、可乐定和丁丙诺啡能够可靠地延长中效局 麻药的阻滞时间,但是对于长效局麻药没有什么显著的影 响。 肾上腺素除了作为血管内注射的标志之外,还能够通过减 缓局麻药的清除来延长末梢神经阻滞时间。肾上腺素2.5 mcg/mL (1:400 000)能够达到与5 mcg/mL (1:200 000)几乎同样的阻滞延长效果,但是心动过速和末梢神 经缺血的机率降低。 可乐定0.5 mcg/kg 能够使中效局麻药麻醉和镇痛时间增 加50%,但对于长效局麻药作用时间的延长却小于20% 。
Anesthesiology Department of 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1 臂丛神经的入路
手术部位及臂丛神经的解剖决定臂丛神经阻滞的入路。肌 间沟和后路椎旁入路对于肩部手术来说较理想,但是不适 合肘部以下的手术,因为不易阻滞臂丛的下干(尺侧)。 锁骨上入路适用于大多数的上肢手术,不过肩部手术时需 追加锁骨上神经阻滞。 对于手和手臂手术来说,锁骨下入路对于肩部远端的麻醉 效果优于腋路法,部分原因是其更好的腋神经和肌皮神经 的麻醉。 腋路法对于肘部以及肘部以下的外科手术非常理想,但是 如果手术区域涉及到前臂掌桡侧时,建议增加肌皮神经阻 滞。
Anesthesiology Department of 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2.2 理想的注射次数
获得最佳阻滞效果的理想注射次数是由采用的阻滞方法和定位技术决 定的,而与神经位置无关。超声引导下阻滞是典型的多次注射,力求 让局麻药包围神经。 神经刺激仪引导的接近臂丛神经阻滞法(肌间沟,后路椎旁和锁骨上 阻滞)经单次注射后就可获得可靠的阻滞效果。随着臂丛神经开始分 成更多部分,增加局麻药注射次数的作用变得越明显。两次超声引导 下注射可以加快锁骨上阻滞的起效时间。神经刺激仪引导的锁骨下臂 丛神经阻滞两次注射效果优于一次注射,特别是包含一次针对后束的 神经刺激注射。
Anesthesiology Department of 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4.4 脑灌注不足
沙滩位或直立位行肩部手术的患者发生脑血管意 外的报道极少。尽管该并发症并不是上肢神经阻 滞所特有的,但是麻醉医师应该注意到这一并发 症。其病因学未确定,但与低血压相关。 特别令人关注的问题包括在适当的部位测量血压 和进行流体静力学计算,从而准确反映大脑的血 压(血压袖带到大脑的垂直距离增加1.33 厘米, 则大脑血压下降1mmHg)。实施控制性低血压 时应特别当心,尤其对于存在脑灌注不全的患者 。
Anesthesiology Department of 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2 提高阻滞成功率的技术
2.1 神经定位 尽管臂丛神经阻滞已有100 多年的经验,各种研究也未能 找到绝佳的方法来定位神经。而且,不管是使用外周神经 刺激仪,异感法,还是血管周围阻滞的腋路入法等技术来 定位神经,阻滞成功率(多种定义)一般在90%~98% 之间。 随机的临床试验表明,与外周神经刺激法相比,超声引导 下区域麻醉(ultrasound-guided regiona anesthesia, UGRA)能加快起效时间,还能够减少阻滞 操作时间以及进针次数,还可以通过肌间沟入路更可靠地 阻滞下干。尽管如此,两种方法外科的等待时间和阻滞成 功率相似。进一步的研究还需要证实UGRA 相对其他定位 技术安全性是否更高。
UGRA 技术单次注射可完全阻滞后束。经过三次注射,而 不是四次,腋路阻滞效果可以得到改善。使用腋路法时, 桡神经附近注射对取得最佳麻醉效果至关重要,而在尺神 经附近注射就没那么重要。
最近的研究表明超声引导二次注射技术(肌皮神经和腋动脉下方6点 钟位置),可能与神经刺激引导的三次注射效果相同
Anesthesiology Department of 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4.2 局麻药的误注射
在肌间沟阻滞期间,有时可能会将针尖误置于神经轴索附 近,进入硬膜、硬膜下以及蛛网膜下腔。 从肌间沟的皮肤层到神经轴索的距离只有23~35mm。 图1 显示,表面上进针深度正合适,但此时穿刺针可能已 进入特别长的硬脊膜根套中(dural root sleeve)中, 结果局麻药被注射进蛛网膜下腔。 当局麻药到达椎管内,会形成高位脊髓麻醉或者广泛的硬 膜外麻醉。此时患者会出现异常的高位、双侧感觉和运动 同时阻滞,心动过缓,低血压,甚至心跳停止。同治疗脊 髓麻醉之后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一样,早期使用肾上腺素 提高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及冠状动脉灌注压力。局麻药 注射到其他地方会导致不适症状,如颈胸交感干阻滞会引 起霍纳综合症,而迷走神经和/或喉返神经阻滞则会造成 声音嘶哑。随着局麻药作用的消退,这些症状会消失。
Anesthesiology Department of 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3 药理学问题
3.1 局麻药 上肢局部麻醉的药物选择主要由所需麻醉和镇痛时间决定 。就阻滞效果而言,没有任何研究能够证明一种局麻药比 另一种局麻药具有优势,但是现有的数据表明注射罗哌卡 因比布比卡因更好地保留运动功能。 对于单次臂丛神经注射,0.5%的布比卡因相当于0.75% 的罗派卡因,这也显示出罗哌卡因心脏毒性小的优势可能 被其效能低、需增加药物总量(浓度×体积)的劣势所抵 消。 混合长效和中效麻醉剂的阻滞没有优势,因为阻滞起效时 间类似,持续时间缩短。
Anesthesiology Department of 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Anesthesiology Department of 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4.5 气胸
锁骨上入路有可能发生气胸,而肌间沟和锁骨下 入路气胸发生率低。 重要的是,气胸在阻滞后8~12h 的症状不明显 ,特别是在无正压通气情况下。气胸最常见症状 是胸膜炎性胸痛,而非呼吸困难。 避开胸膜的方法,如铅锤定位法、锁骨下血管旁 入路以及UGRA 已大大降低气胸的发生率,但尚 缺乏大规模的研究证实epartment of 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