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栽培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黄栽培技术
一、要求环境
地黄生长要求温和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条件。性喜干燥,怕积水,能耐寒,整个生长期需要充足的阳光。生长前期要求土壤含水量较低,约为10-20%,既土壤黄色即可。生长中后期,也是块根膨大期,应保持土壤潮湿,但不能积水。
二、土壤选择
对土壤适应性差,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酸碱度要求中性或微碱性,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块最好,氮素含量高的地块须调整元素比例。土壤黏重、涝洼积水、隐蔽的地块不能栽培。忌重茬,收获后,须隔7-8 年才能再种。前茬忌芝麻、花生、棉花、油菜、豆类、白菜萝卜和瓜类等作物,因这些作物易发生根线虫病和红蜘蛛。
三、繁殖方法
由于地黄有性繁殖的后代生长极不整齐,故生产上不宜采用,而多在育种工作中应用,生产上主要用根茎进行无性繁殖。地黄根茎上有稀疏的念珠状结节,节上有叶痕(芽眼),在叶痕中一般有3 个以上的休眠芽,它们在去除地上部的顶端优势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均可萌发成植株。故地黄根茎可作为无性繁殖材料,此时根茎又称种栽。
地黄根茎的头部、中部、尾部均可作种栽,但头部根茎产量最高,中部次之,尾部产量最低。此外,根茎质量的优劣对地黄出苗有较大的影响。
如根茎内部已变黑,栽种后,虽能出苗,但生长不良,甚至死亡,萎蔫的根茎出苗也差,因此,应选择无病,1-2 厘米粗细的根茎,去掉尾部1-2节后,截成5 cm左右的小段作种栽,每段必须保证有3-5 个芽眼。
地黄根茎栽种后,发芽需要一定的温度。根茎在18-21 C,约10 天出苗;11-13 C时则需30-45天出苗。温度在8C以下时,则不能发芽。如此时水分又过大,则常常造成烂种栽缺苗;如果遇到高温干旱,使种栽脱水抽干,也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成大量缺苗。作为繁殖用的根状茎称做种栽,种栽来源有:
1、沙藏种栽:是头年地黄收获时,选优良品种无病虫害的根状茎,在家里用沙贮藏越冬的种栽。
2、大田留种:是头年地黄收获时,选留一部分不挖,留在田里越冬,翌春刨起作种栽。
3、倒栽:即头年春栽地黄,于当年7月下旬刨出,在别的地块上再按春栽方法栽植一次,秋季生长,于田间越冬,翌春再刨起作种栽。三种种栽,以倒栽的种栽最好,生活力最强,粗细较均匀,单位面积种栽用量小栽植前,将种栽先无病虫害和霉烂,折成5 厘米小段,以备栽植。
地黄多春栽。栽种时按行距0.33 米(1 尺)开沟,在沟内每隔
15厘米放根状茎1段(每亩8000-10000株,约4 5公斤),然后覆土3-5 厘米,稍压实后浇透水,约15-20 天后出苗。
四、品种选择
根据近年来地黄大面积栽培实践,以株形大、生育期长、块茎多、喜肥水的“金状元”和株形较小、生育期短、耐贫瘠、耐寒的“北京1 号”品
种较好。这两个品种各具其优点。“金状元” 适宜早春早栽,可采取保护地育苗,延长生长时间,在大水大肥的条件下,可达到较高的产量。“北京
1号”适合密植,生育期短,有效生长时间3〜5 个月,麦茬栽培也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对肥水要求中等,适应性较强。
五、栽培技术
1、温炕育苗:3 月上旬,选背风向阳地块作苗床,北高南低,北面作高30 厘米、宽20 厘米的墙,南面与地面平,北墙和南墙相距2 米,长度根据栽培面积和种栽数量而定。把床内表面30 厘米的土取出,更换经消毒后掺有土杂肥的细砂壤土,造好苗床。将种茎截成3-4 厘米长的小段,用生根粉浸泡半小时,捞出晾干,按株间距2 厘米平摆于苗床上,洒水使土壤湿润,覆土1.5 厘米,苗床上盖塑料膜,膜上盖草苫,早揭晚盖,保持床内温度20 度以上,一星期左右出苗,苗高7-8 厘米,有10片叶时,可掰下作种栽培大田。继续盖膜保护管理苗床,可连续收获二茬、三茬种栽。其实地黄温炕育苗方法和传统的地瓜阳畦育苗基本相同。
2、苗茎栽培:在选择的土地上,亩施有机肥2000 公斤,过磷酸钙25 公斤,深耕耙匀,作成宽1.2 米的高畦或高垄,畦沟宽30 厘米,四周开排水沟。在畦上按行距35厘米,株距18-25 厘米,把苗茎栽入地下3-4 厘米,封土成堆,外露1-2 厘米茎尖。栽后保持土壤湿润,3-5 天苗既成活。
3、种茎直栽:春栽地黄在日均温度稳定13 度时栽种;夏栽地黄在小麦收割后及时栽种。其栽培方法和苗茎栽培相同,栽种时在畦上按株距
15-18 厘米挖3 厘米深的穴,每穴放种茎1-2 段,覆盖拌有粪水的草木
灰1 把,再盖土与地面平,每亩约需种茎40 公斤。
六、田间管理
1、盖草:地黄下种覆土后,用毛草或其他作物蒿秆盖畦面,盖草后可抑
制杂草生长和保持土壤疏松。
2、间苗:出苗后20-30 天,在中耕除草时将过多的幼苗摘除。原则是去劣存优,每处留1-2 条苗。
3、追肥:地黄出苗后1 个月开始形成大量的肉质根茎,两个月后根茎干物质急剧增加,约两个半月封行,所以必须在封行前施完追肥。在地黄整个生长期中需追肥2-3 次。第一次在齐苗后15-20 天,第二次在第一次追随者肥后20-30 天,第三次根据苗的生长强弱而定。追肥以氮为主,每亩每次用人畜粪尿20-30 担或尿素3.5-5 公斤。
4、中耕除草:地黄的根系分布较浅,中耕次数不宜太多,过多往往因损
伤根系而减产。全生长期只需中耕(浅耕)1-2 次。但有杂草需及时拔除。
5、排灌:播种后若遇干旱宜及时浇水,以提高出苗率。播种后2—3 个月根茎迅速形成,需要较多的水分,也是根茎易腐烂的时期,故在此时应注意合理灌水和及时排水。
6、摘花:若非留种的地黄,发现孕蕾开花,要及时摘除,以免消耗养分。生长后期发现植株抽薹和沿地表长的地下细长茎应及时剪除,使养分能集中促进块茎的生长。
七、病虫害防治
1、病害
⑴轮纹病:病原是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叶面病斑黄褐色,近圆形或不
规则形,有明显的同心轮纹,上生小黑点。
防治方法:清除病叶,集中烧毁。雨后及时开沟排水;发病前及时喷
1 :1 :500的波尔多液,每隔10-14天一次,连续3-4次或用65%代森锌500-600 倍液,每隔7-10 天一次,连续3-4 次。
⑵枯萎病:病原是真菌中的半知菌,初期叶柄出现水浸状的褐色病斑,外缘叶片向心叶蔓延,叶柄腐烂。地上部分逐步萎蔫下垂,地下部分腐烂。
防治方法:实行轮作,每隔3-5 年轮种一次;及时开沟排水;种前用50%退菌特1 000倍液浸泡种栽3-5 分钟; 发病初期用50%退菌特1000倍液或50%多菌灵1 000倍液浇注。每隔7-10 天一次,连续2-3 次。
⑶轮斑病:发生于6-7月干旱季节。发病初期,叶子上出现略圆而有轮纹的病斑,斑上有许多小黑点;后期,病斑破裂穿孔。
防治方法:烧掉病株或在发病前(6月上旬)喷洒1 :1 :
(120-140)倍波尔多液,每15天一次,连续3 次,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2、虫害
⑴红蜘蛛:发生在6-7月间。发生后,叶上出现黄白点,进而渐黄,叶背出现蜘蛛网,后期叶片皱缩而布满许多红色小点(即红蜘蛛)。可用1:1000 氧化乐果喷洒。
⑵拟豹纹蛱蝶幼虫(又名黄毛虫或毛虫):越冬幼虫3 月即出现活动。第一代幼虫6 月、第二代7 月下旬、第三代9 月上旬孵化。8 月为繁殖盛期,干旱期尤甚。发生后,叶、肉被幼虫吃成网状。3 龄以上的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