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六贼”之一的高俅为何是水浒里最大的恶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是“六贼”之一的高俅为何是水浒里最大的恶人
水浒里有很多角色,比如被后人成为“六贼”的,按《宋史》,“六贼”应是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李彦、朱勔,不过在水浒里这些人的影响力很小,倒是高俅,直接是梁山英雄讨伐的对象。为何会如此?其一,高俅不是科举出身,没有文化,靠着溜须钻营,谄媚皇上。算不得正经本事。他是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连一个正经的名字也没有,只因踢得好脚气毯,被人称为高毬;“后来发迹,便将那气毬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便改姓高,名俅。”从这名字的来历,不仅点出了高俅城市游民的阶级成分,也透露出作者对他的鄙薄与揶揄的态度。其二,父子关系不睦。做官的人要孝顺父母,这样才能成为百姓的表率。高俅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颇能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只在东京城里城外帮闲。因帮了一个生铁王员外儿子使钱,每日三瓦两舍,风花雪月,被他父亲开封府里告了一纸文状。府尹把高俅断了四十脊杖,迭配出界发放。东京城里人民,不许容他在家宿食。其三,陷害忠良,从高俅开始。高俅当上太尉头一天,就把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拿来出气,原因只是高俅学使枪棒时,曾被王进之父一棒打翻。学使枪棒,较量高低,输者理应心悦诚服才是。同样是王进,在史家庄把史进打翻,史进纳头便拜,说:“我
枉自经了许多师家,原来不值半分。师父,没奈何,只得请教。”史进固然被打败,但仍不失好汉气度。而高俅则不然,始终耿耿于怀,且欲倚势报复。王进叹道:“俺道是甚么高殿帅,却原来是东京帮闲的‘圆社’高二!”这就一语道破了,在作者心目中,高俅并不是正统的封建官僚的典型,而只不过是一个“帮闲得志”的流氓。其四,逼上梁山的林冲,高俅是罪魁祸首。高衙内在东京倚势豪强,公然调戏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之妻。高俅得知此事,一点不曾着恼,头一句话却是问:“几时见了他的浑家?”又说:“我寻思起来,若为林冲一个人时,须送了我孩儿性命,却怎么是好?”于是他毫不顾及林冲是自己的下属,设下毒计,再三要谋害林冲。其五,保家卫国为己任的杨志一直不肯落草,最后也无计可施。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曾任殿帅府制使,是一个虽经多次挫折,但仍一心要为统治者效犬马之劳的角色。他因失陷“花石纲”逃亡在外,遇赦后回京买上告下,大肆贿赂,欲谋官复原职。高俅却把文书一笔批倒,将他赶了出来。作为一个政治暴发户,高俅自私贪婪无耻,长袖善舞,品质败坏,说写高俅“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用的虽然是封建道德的传统观念,实质上反映出城市居民对于流氓暴发户的愤怒和痛恨。高俅作为被鞭挞的反面形象,不光是由于他的主张征剿,更主要的是由于他的不守信义,反复无常。小说一再揭露他欺瞒天子,篡改圣旨的小
人行径,他被檎上山之后,答应回朝奏本,予以招安,又设下誓言道:“若有翻变,天所不盖,地所不载,死于刀枪之下。”然而一旦下山,即背信弃义,扣下肖让、乐和。所以吴用说:“我观此人,生的蜂目蛇形,是个转面忘恩之人。金圣叹评水浒,谈到高俅说:一部大书七十回,将写一百八人也。乃开书未写一百八人,而先写高俅者,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生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乱自下生,不可训也,作者之所必避也;乱自上作,不可长也,作者之所深惧也。一部大书七十回,而开书先写高俅,有以也。这样以来,宋江等人造反,宋朝政府的混乱都是高俅所赐,毕竟他不是一个正经官僚的行当,有点泼皮无赖小市民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