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题

1.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苏联产生这一争论的背景是( )

A.市场经济的理论得到认可

B.计划经济理论被否定

C.赫鲁晓夫否定苏联模式

D.苏联模式的弊端显露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说明大家对已有的经济理论产生了质疑,结合所学可知,二战之后随着经济的恢复,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所以产生了上述争论,D项正确。

2.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国家派出2万名有大学文化水平的干部去当农庄主席,并向农村输送了12万名农庄农机师、农艺师和拖拉机手。国家大力发展农机工业,使农村拥有的机械数量成倍增加。赫鲁晓夫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农业的发展B.提高农业人口的素质

C.援助集体农庄D.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A 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可知,赫鲁晓夫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为了发展农业,解决农、轻、重比例失调的问题,故答案为A项。

3.下表为苏联部分年份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当时( )

1953—1958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A.把发展农业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

B.注重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

C.大力垦荒和调整农业生产关系

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苏联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同时题干表格信息反映了当时苏联粮食产量总体上不断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中重点进行农业改革,促进了农业发展,故C项正确。

4.1953年苏联农庄向国家和合作社出售种植业产品和畜牧业产品的收入为4亿卢布,1960年上升为16亿卢布,这意味着在种植业产品和畜牧业产品产量增长0.6倍的情况下,收入增加2倍以上。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

A.苏联模式遭到彻底否定

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大力推进

D.对农业政策进行了调整

答案:D 解析:1960年苏联还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故B项错误;种植业和畜牧业大力推进机械化对产量有重要影响,但对于当时的苏联来说,这不是影响种植业产品和畜牧业产品收入大涨的主要因素,故C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对农业政策进行了调整,提高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农业发展,故D 项正确。

5.195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对前来访问的苏共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说:“赫鲁晓夫先生,您在着手大规模改革,这当然好!我只是想劝您不要操之过急。靠跳跃两步跨越鸿沟是相当难的,还可能会坠入沟中。”这从侧面反映了( )

A.英国对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敌视

B.赫鲁晓夫改革犯了急躁冒进错误

C.西方国家大肆攻击社会主义制度

D.苏联模式的严重弊端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赫鲁晓夫访问英国,说明并非“敌视”,排除A项;结合所学并根据题干信息“操之过急”可知B项正确;题干中西方国家只涉及英国,排除C项;题干中丘吉尔评价的是赫鲁晓夫改革,而非对苏联模式的评价,排除D 项。

6.1963年8月,赫鲁晓夫在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同声谴责南斯拉夫背离社会主义复辟资本主义之际,赴南斯拉夫访问并发表演说,指出:南斯拉夫是一个“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赫鲁晓夫( )

A.决心摒弃苏联模式发展资本主义

B.试图探索新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认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以多元化

D.希望学习新的经验应对国内危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决心摒弃苏联模式发展资本主义与材料中“赫鲁晓夫……指出:南斯拉夫是一个‘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不符,故排除A项;材料所述体现不出赫鲁晓夫试图探索新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排除B项;材料中“南斯拉夫是一个‘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明赫鲁晓夫认可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道路模式,即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以多元化,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赫鲁晓夫希望学习新的经验应对国内危机,故排除D项。

7.下图中1971—1980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趋缓的主要原因是( )

A.赫鲁晓夫改革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B.苏联领导人推行新经济政策

C.苏联领导人过分追求稳定,趋于保守

D.戈尔巴乔“加速发展战略”失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勃列日涅夫改革;1971-1980年属于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勃列日涅夫过分追求稳定,趋于保守,导致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趋缓,C项正确,排除A、D两项;列宁推行新经济政策,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8.(2020山东青岛二中模拟)有专家认为,苏联的经济增长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是靠出口资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国际价格上涨(1973年中东战争以后石油价格提高了15倍)维持的,如果只靠企业内部积累,恐怕3%的增长率也难以保障。材料反映了苏联( )

A.仍然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

B.逐渐转变为外向型的经济

C.原有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D.经济发展取决于外部环境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模式的弊端。材料“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是靠出口资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国际价格上涨……维持的”“如果只靠企业内部积累,恐怕3%的增长率也难以保障”说明苏联原有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故选C项;材料与优

先发展重工业无关,排除A项;材料说明苏联原有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没有涉及外向型经济,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苏联实行经济封锁,故排除B项;经济发展由内因决定,外因只是个重要条件,故D项错误。

9.(2020安徽江淮十校联考)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的科技人员有15万人,相当于世界科技人员总数的1/4,每年的新技术发明大约占世界发明总数的1/3。但长期以来,只有1/4的科技成果在实际中得到应用,一项新技术从研究到应用的周期长达10~20年。这表明( )

A.苏联的技术应用和经济发展脱节

B.计划经济能有效集中人力和物力

C.苏联科技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D.美苏在军备竞赛方面的竞争加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模式的弊端。题干反映了虽然20世纪80年代末期苏联科技人员、新技术发明的数量比较多,但是苏联模式的弊端导致新科技成果的应用比例低,周期长,体现了苏联技术应用与经济发展的脱节,故A项正确;题干体现的是苏联模式的弊端,而不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优点,故排除B项;题干没有横向对比苏联与其他国家的科技水平,排除C项;军备竞赛有利于推动苏联国防科技发展,但是题干重点强调的是苏联科技成果在应用方面的弊端,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0.有学者认为,由于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重回老路,戈尔巴乔夫上任时,苏联共产党可以说已经病入膏肓了,这样的病人需要慢慢调养,结合良药治疗,才能获得新生。这表明,该学者认为( ) A.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过于激进

B.改革的重点应转向政治体制

C.应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

D.应坚持赫鲁晓夫的改革路线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