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 必修二第一单元学案
高一人教版必修2地理第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学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备课人:李杰雄第一节人口的数目变化第 1课时课前自学[学习目标 ](1)认识世界人口增添特色||。
( 2)理解世界人口数目变化的地域差异||。
[预习指导 ]( 1)读“ 10 万年以来的人口增添”和“100 年来世界人口的增添”图||,说出人口增添的特点及主要原由 ||。
(2)读“各大洲和地域人口数目的增添”图||,认识世界人口增添的地域差异性及主要原由||。
(3)认识人口增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讲堂学习[精讲点拨 ]人口增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人口增添过快:(1)缺点:(比较:人口的增添要适合 ||,要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
)①影响经济发展:减缓经济发展速度||,影响人均收入的提高||,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带来众多社会问题:就业压力大、教育医疗压力大、交通拥堵、住宅紧张、社会治安状况差;③资源和环境压力大||。
( 2)解决举措:①采纳控制人口过快的增添的政策;(治标)②加快经济的发展;③提高公民素质||。
2.人口增添过慢:(人口老龄化)( 1)影响:①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②医疗等社会福利压力大;③国防兵员不足||。
(2)解决举措:①采纳鼓舞人口增添的政策;②采纳外国移民;③成立完美的社会保障系统;④形成尊老爱老的社会风俗[例题分析 ]【例】.读世界人口增添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与 1920 年前后对比较 ||,世界人口增添发生的变化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发达国家人口增添状况带来的不良结果是_____________【考察目标】此题考察了《课程标准》中的“剖析不一样人口增添模式的主要特色及地域散布”等内容 ||。
要修业生能够运用人口资料及图表获守信息||,剖析、归纳、归纳和解决问题||。
【试题剖析】( 1)工业革命前 ||,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世界人口增添迟缓;工业革命后||,跟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进步入加快阶段||,特别是“二战”后 ||,因为科技进步||,人口快速增添 ||。
高中地理必修2精品学案(119页)
第一章 人口变化学习目标1.分析不同人口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4.运用本地人口资料,绘制图表,探究本地人口的发展模式和人口迁移的特点。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一、预习内容人口增长模式比较:人口增长模式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逐渐 ↓ 更替 原始型 高 高 低 不断 ↓ 提高传统型 高 低 高 现代型低低低二、学习过程 (一) 重点难点1.人口的数量变化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决定,并与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可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三种基本类型。
我们可以利用世界某些国家或地区、你所在地区人口的数据资料,绘制人口的数量变化图表,探究不同区域层次的人口发展基本类型、基本增长模式和因人口迁移而形成的人口数量变化。
2.人口的数量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它表现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模式两种差异形式。
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多处于现代型增长模式;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多处于传统型增长模式;全世界的增长模式总趋势是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我们可以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进行比较,获得对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认识,并可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的分布情况。
3.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差异性是由于各国家和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的。
各国、各地区人口的数量增长幅度不同,且各自具有不同特点。
我们可以在分析每一类增长模式特点的过程中,联系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发展特征等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综合分析区域发展与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分布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课内探究较多涉及的内容有: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等概念;人口增长模式的确定和各种类型的特征;运用人口增长数据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特征;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及其成因。
高一人教版必修2地理第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学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备课人:李杰雄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第1课时课前自学[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2)理解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地区差异。
[预习指导](1)读“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和“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图,说出人口增长的特点及主要原因。
(2)读“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图,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性及主要原因。
(3)了解人口增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课堂学习[精讲点拨]人口增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人口增长过快:(1)弊端:(对照:人口的增长要适当,要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①影响经济发展:减缓经济发展速度,影响人均收入的提高,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带来众多社会问题:就业压力大、教育医疗压力大、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社会治安状况差;③资源和环境压力大。
(2)解决措施:①采取控制人口过快的增长的政策;(治标)②加快经济的发展;③提高国民素质。
2.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1)影响:①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②医疗等社会福利压力大;③国防兵员不足。
(2)解决措施:①采取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②接纳国外移民;③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④形成尊老爱老的社会风尚[例题解析]【例】.读世界人口增长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1920年前后相比较,世界人口增长发生的变化是:①②(2)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状况带来的不良后果是【考查目标】本题考查了《课程标准》中的“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等内容。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人口资料及图表获取信息,分析、归纳、概括和解决问题。
【试题分析】(1)工业革命前,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世界人口增长缓慢;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增长进入加速阶段,特别是“二战”后,由于科技进步,人口快速增长。
(2),发达国家近代人口增长变缓,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等问题。
【试题答案】(1)①1920年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②1920年后,世界人口增长加快(2)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缺乏,社会福利压力大,影响经济发展。
高一地理必修二导学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导学案第一章人口与环境一、人口增长1.人口的自然增长决定性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零。
当人口基数一定时,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增长越快,反之越慢。
2.世界人口增长总体呈快速增长趋势。
3.人口增长的空间分布:1)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有些国家出现负增长,有些国家已经接近零增长,甚至出现负增长。
2)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构成的。
2.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转变:高-高-低型→高-低-高型→低-低-低型。
1) 高-高-低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 高-低-高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3) 低-低-低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模式时间: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奴、封和资)、工业社会。
三、人口金字塔示意图的判读:右图中:1.扩张型和收缩型金字塔对应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
2.目前,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型”,尽管人口数量庞大,但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
3.人口问题主要涉及老龄化和高-低-高型人口增长带来的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4.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最慢的大洲是。
5.人口结构的概念包括年龄、性别、人种、民族、宗教、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和家庭人数等因素。
6.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是衡量人口增长快慢的指标。
7.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而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8.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资源、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9.中国的人口容量约为亿,而人口合理容量约为亿,这是根据资源估算的结果得出的。
10.人口容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资源状况、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等。
11.人口容量具有临界性和相对性的特点,即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不能超过其最佳人口规模,而相同面积的土地在不同地区、自然等条件和科技水平下,人口容量也会不同。
(人教版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全册学案
(人教版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全册学案单元一:人口与城市1. 研究目标:- 能够理解人口与城市的关系,掌握基本概念和术语;- 理解城市化的过程、影响和挑战;- 掌握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和特点;- 分析城市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 研究重点:- 城市化的定义和过程;- 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和特点。
3. 研究内容:- 人口与城市的关系;- 城市化与农村人口流动;- 城市化过程中的影响和挑战;- 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和特点;- 城市人口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分析。
4. 研究建议:-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理解基本概念和术语;- 注意城市化的过程、影响和挑战,思考其中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分析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和特点,了解不同地区的差异;- 总结城市人口分布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形成自己的观点。
5. 研究评价:- 完成课后题,检验对研究目标的掌握程度;-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完成一篇研究笔记,总结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单元二:地理与可持续发展1. 研究目标:- 理解地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分析环境问题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了解和评价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2. 研究重点:-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环境问题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和成就。
3. 研究内容:- 地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环境问题及其影响;-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和成就。
4. 研究建议:- 研究课本内容,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注意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影响,思考解决办法;- 了解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分析其优势和不足;- 关注新闻和研究报告,了解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形势。
5. 研究评价:- 完成课后练,检验对研究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分析一种环境问题的影响和解决办法;- 编写一篇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努力和成就的报告,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二中高一地理导学案第一单元第一节
高一地理必修二导学案(第一单元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庆贵才【三维目标】⒈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掌握不同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和解决对策。
⒉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运用数据和图表资料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状况。
能够运用数据和图表资料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学法指导】本节课的一大特点就是阶段性较强,时间线索明显。
学习时要学会从自然、人文及国际大环境等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分析人口增长原因,掌握人口增长的时空特点。
通过分析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理解人口增长所处的不同阶段及人口增长模式。
学习本课内容时应紧紧抓住当今世界人口问题的表现、成因,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解决措施等,然后联系历史、生产力发展水平、家庭和社会观念、社会福利和保险体制等综合分析。
【学习过程】知识铺垫:1.世界60亿人口日为月日。
2.发展中国家的总人口约为48亿,所以说世界人口大部分在国家。
同样,新增人口大部分在国家。
3.世界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亚洲的、、、、、,欧洲的,非洲的,北美洲的,南美洲的。
4.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尤以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和人口年龄结构严重失调等引起的问题最为突出。
5.目前一般降65岁及其以上人口定位老年人口,并将一个国家或地区老年人口比重达到7%定为老龄化的开始,比重达到10%定为严重老龄化。
【预习交流】1.人口问题是指人口数量过多、人口增长过快所引发的种种问题对吗?(易混点)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概括地讲人口问题就是人口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发达国家是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缺乏,从而导致国防兵源不足,社会经济负担加重,老人精神孤独、生活困难等问题发生。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数量过多,从而出现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生态破坏严重,环境问题突出,就业困难,交通拥挤等问题。
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单元教案
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单元教案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单元教案: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
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二、教学重点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 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
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
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引导学生读课本,让学生分析)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人口数)。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地理必修二导学案第一章(答案)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一.自主学习二.师生互学 活动1:(1)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2)A:“高-高-低”模式 B:“高-较高-较低”模式 C:“高-低-高”模式 D “低-低-低”模式 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3)A 阶段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极其缓慢;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B 阶段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原因:生产力水平、医疗水平有所提高,人口有所增长。
C 阶段特点: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迅速;原因:社会生产力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进步,粮食增产,人口死亡率下降。
D 阶段特点: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原因: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医疗卫生进步,文化教育水平高,生育观念变化,出生率下降。
(4)经济基础、生物学规律、上层建筑等 活动2:(1)(2)49年到57年全国解放,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较快。
58年—61年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等原因,农业基础破坏严重,粮食严重不足,死亡率很高,人口增长慢,出现负增长。
60年代政策调整,农业开始恢复,人口增长较快。
70年代以来,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人口增长减慢。
80年代,生育高峰周期影响,人口增长略有回升。
90年代,人口增长缓慢,人口增长由“高-低-高”模式向“低-低-低”模式过渡。
(3)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增长特征: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老龄化,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
措施: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欧洲的人口增长特征: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有出现零增长和负增长,人口老龄化严重。
措施:鼓励生育,人口入迁。
三.目标自检 1.C 2.D 3.C 4.A 5.(1)30 A C (2)A (3)见图:(4)人口出生率高 自然增长快 少年儿童比重65岁及以上人口(﹪)515岁及以下人口(﹪)-0.50年)大 加大资源、环境、教育、就业等压力(任答三点即可)(5)弥补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竞争力、活跃市场、加强多元文化交流(任答两点即可); 加大了教育压力、住房压力、交通压力、加重了环境负担、加大了社会治安压力(任答两点即可)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一.自主学习二.师生互学 活动1:(1)A B 区域环境承载力较大。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全章导学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学习目标: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学习目标1.理解不同时期世界人口增长的差异2.掌握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及特点自主尝试:(一)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的自然增长(决定因素):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共同决定的。
(二)观察图1.2、图1.3、图1.4,阅读教材分析讨论后填空1、人口的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图1.2)2、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图1.4)20世纪50年代前:人口增长较慢3、图1.3,100年来世界人口增长: 20世纪50年代后:人口增长_____(三)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的指标:、、2、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3、人口增长模式时间上的变化:(观察图1.6组内讨论,得出结论)特点人口增长模式特点所处历史阶段原因目前主要分布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4、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地区代表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世界5、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P7):6、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_____________的变化开始的。
7、总体来说全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________向_______的过渡阶段,中国、古巴等少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型。
8、不同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①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____,人口数量增长____,加大了就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导致积累减少,____降低,经济生活水平上升缓慢,使穷国更穷,不利于提高_______,应采取_____,降低人口的________.②发达国家,人口增长___,人口___。
这样带来_____、____等社会问题,采取措施____、_____9、用图1.6去解释书P7表1.2芬兰人口自然的转变。
二、合作解疑、展示升华:第一组——(一、1);第二组——(二、1);第三组——(二、2);第四组——(二、3)第五组——(三、1、2);第六组——(三、3);第七组——(三、4);第八组——(三、5、6、7)三、总结:四、检测达标:1.右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的国家是()A.③ B.② C.① D.④2.与右图中①的出生率、死亡率相接近的国家最有可能是()A.中国B.尼日利亚C.英国D.澳大利亚读下面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3-4题3.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属于下列哪种情况A.(1)→(2)B.(2)→(3)C.(3)→(4)D.(4)→(5)4.图中表现有老龄化趋向的阶段是A.(1)B.(2)C.(4)D.(5)5.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E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B国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四国中,与E国人口问题一样突出的是:A.印度 B.埃塞俄比亚 C.法国 D.俄罗斯6.读下列表格中资料,回答相关问题:(1)将表格中未完成的数据完成(2)表格中属于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是属于现代型增长模式的是(3)表格中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是五、目标导学完成第一章第二节学案自主尝试内容,六、课后反思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①3.8% 3.2%② 3.8% 2.4% 1.4%③ 2.9% 1.2%④ 1.0% 0.3%参考答案:一1.出生率死亡率2.3、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二、1.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4、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自然环境因素:5社会经济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福利、文化观念政治因素:国家政策A B C D(1)人口老龄化;(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3)C 0.6% 1.7% 1.3% ①④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移动答案参考答案D D B A C C B D第三节答案判断题7、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最新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导学案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10.甲国或乙国目前的人口状况是 ( )。 A.甲国男女比例失调,人口增长缓慢 B.乙国青壮年人口多,即将进入人口生育高峰期 C.甲国青少年人口少,劳动力不足 D.乙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负担加重 练习案:
1、读我国人口增长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2( 亿人 )
1 0 .3 F
E
7、下列地区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中美洲 B 、东南亚 C 、南亚 D 、大洋洲
下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 8~10 题。
8.甲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9.影响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经济水平 B .教育水平 C.历史条件 D .自然条件
分组讨论交流:影响人增长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哪些因素是正增长、哪些是负增 长?起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
(二)人口增长模式 1.“高一高一低”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型: 特点: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传统型:
阅读:中世纪欧洲的“黑死病”
活动 3
2.“高一低一高”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过渡型:
分布:
3.“低一低一低”人口增长模式
,
,
,
。
(2)这些国家中,人口增长属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是:
,处于“高 --
低-- 高”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正在处于“高 -- 低-- 高”型向“三低型”
过渡的有
。
能力提升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例 1】下图示意四个国家人口的性别 —年龄构成。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1(学案)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洋洲 俄罗斯、德国 人口自然增长率
低 ,人口增长 缓
慢
互动探究区
课时1
原因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问题及 影响
对策及 今后变 化趋势
经济发展水平高, 社会保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 险和福利制度完善, 生育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观念的转变, 生活质量要 人口死亡率下降 求高 问题:人口数量过多,增长 过快,少年儿童所占比重过 老龄化 问题严重 问题: 大 影响: 劳动力不足, 国防 影响:加大对资源、环境、 兵源不足, 青壮年负担过 就业、经济等的压力,影响 重 经济发展,也不利于提高 人 口素质 采取了 鼓励生育 和接纳 一些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增 海外移民的政策; 人口数 长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 量将比较稳定, 一些国家 趋缓 ,但人口数量还会增 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加
(3)未来我国人口问题主要是由于人口基数大造成人口数量 和就业人口多,另一方面,由于医疗条件、经济水平上升导 致人口老龄化严重,造成社会压力大。
答案 (1)2015~2020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2)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028(± 2)
(3)问题:人口总数大;就业人口规模大;人口老龄化。影 响: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加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 境恶化;就业压力大;社会福利负担重。
课时1
(2)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同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相比较,特 点是什么?为什么? (3)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状况带来的不良后果是什么?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答案 (1)1920 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1920 年以后,世 界人口增长加快。
(2)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 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学案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编制人:庄庆龙、 朱国辉 审核人:鞠玉明 审批人: 【使用说明】1.先结合自主学习提示认真阅读课本,用红笔在课本上做好标记,并记忆相关知识。
2.通过合作探究部分,小组内相互学习,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
3.五分钟完成【当堂检测】题目。
[学习目标]1. 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 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导学提纲][自主学习] 内容及要求:自主预习课本P8--11的相关内容,并完成下列相关问题,对不会的内容用红笔做好标记。
(10分钟)一、 人口的迁移(1) 人口迁移的判读①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 和 。
②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③什么样的人口移动属于人口迁移?属于人口迁移的人口移动一般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
二是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
(例如,旅游、探亲等短期人口流动就不属于人口迁移。
)三是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2) 国际人口迁移① 关键把握两点:一是在迁移空间范围上跨越国界;二是改变住所1年以上。
② 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1)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诸如;经济因素、生态环境变化、政治因素(战争、政治中心改变、国家政策)、社会变革、宗教、个人动机和需求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还出现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案例3 我国古代的几次人口迁移第一次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北民南迁 第二次唐朝中期“安史之乱”北民南迁第三次北宋末年“靖康之难”北民南迁(北宋末年,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3) [合作探究 ](10分钟)要求:①小组内讨论交流预习成果,互相解疑答惑,完善问题答案,并标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②思考,讨论、展示以下问题。
(1)合作交流人口的迁移就是人口的空间移动?判断对错?(2)阅读并思考课本P11 图1.8 读图思考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 必修二第一单元 人口的变化导学案第一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考情展望] 1.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及地区分布。
2.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问题及对策,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与区别。
3.学会各类人口统计图表的判读。
知识点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1.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
2.总趋势:不断增长。
3.两种差异 (1)时间差异(2)空间差异①特点:地区上不平衡。
②表现⎩⎪⎨⎪⎧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小贴士: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知识点二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模式类型 Ⅰ.原始型 Ⅱ.高高低 Ⅲ.现代型 特点 传统型高低高低低低转变过程 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影响因素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和相关的人口政策2.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1)发达国家:现代型。
(2)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传统型。
(3)全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4)我国: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小贴士: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但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真正实现,要通过出生率下降来完成。
知识点三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1)概念:环境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1)实质:某地环境承载力的直观反映。
(2)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
3.人口合理容量(1)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意义: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的制定,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谋求措施小贴士:在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三个主要因素中,资源是最主要的因素,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都通过影响资源供应能力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
如下图所示:考点一[032] 世界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和人口问题1.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2.3.分析人口空间差异的一般思路比较不同区域的人口增长状况的差异→分析不同区域人口增长差异产生的原因→说明其各自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其影响→探寻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1)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数量不仅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取决于人口基数的大小。
(2)一般来说,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的。
但在某一特定阶段,总会有一些国家或地区表现为“高”或“低”。
现阶段,判断“高”或“低”的参考数值如下:(3)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不是所有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如中国、古巴等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
[1个示范例]——[1个对点练]——————(2014·福建高考)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读图,回答(1)~(2)题。
(1)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性别比例B.医疗水平C.教育程度 D.年龄结构(2)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渐不足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解析】第(1)题,根据题干中人口抚养比的概念可知,抚养比与性别比例无关,A项错误;医疗水平提高,平均寿命延长,可能提高老年抚养比,但这个过程还是要通过改变人口年龄结构实现,B项错误,D项正确。
教育程度与老年抚养比没有直接关系,C项错误。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15年以后,老年抚养比明显上升,少儿抚养比较平稳,说明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因此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B项正确,D项错误。
人口抚养比的变化与人口迁移和人口分布关系不大,A、C项错误。
【答案】(1)D (2)B,1.下表为世界、中国、印度、德国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2008年)统计表。
据此完成(1)~(2)题。
A.世界B.中国 C.印度 D.德国(2)②国抚养比低的原因是( )A.老年人口比重大 B.青壮年人口比重大 C.儿童人口比重大 D.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解析】第(1)题,印度出生率高,因此0~14岁人口比重最大,德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因此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最大,中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0~14岁人口比重应该比世界的平均值要低。
第(2)题,根据材料抚养比的含义,②人口年龄构成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大,0~14岁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小。
【答案】(1)A (2)B考点二[033]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具体分析如下:1.二者之间的联系(1)二者的制约因素相同制约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相同,且二者都与资源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因素呈正相关,与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如下图所示:(注:横轴表示的是各制约因素的影响程度)(2)二者的特征相同①不确定性:制约因素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②相对确定性:在某一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的定量估计。
2.二者之间的区别项目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内涵最大人口数量最适宜人口数量意义生存发展数量大小[1个示范例]——[1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
读图回答(1)~(2)题。
(1)有人口学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
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2)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
据下图判断,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答案】(1)D (2)C,2.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专家提出的北京市人口数量2000年~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 0.35%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可容纳2 300万人2000年~2010年常住人口增604万人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1)依据专家分析,北京市( )A.环境人口容量为2 300万人 B.人口合理容量为1 961万人C.环境人口容量为3 000万人 D.人口合理容量为3 000万人(2)与上海相比,限制北京市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为( )A.水资源B.矿产资源C.消费水平 D.科技条件【解析】第(1)题,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可容纳的人口反映的是人口合理容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最大人口容量反映的环境人口容量。
第(2)题,上海降水比北京丰富,且濒临长江,故与上海相比,水资源是限制北京市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答案】(1)C (2)A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1)读坐标轴,明确含义:横轴一般表示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如上图,有时表示人口数量;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
纵轴表示年龄组,每一层代表一个年龄组,上部代表老年人,下部代表少年儿童,中间为青壮年。
(2)读金字塔形状,判断类型,分析人口发展趋势:人口金字塔图基本分为三种类型,如下图所示:年轻型(扩张型) 成年型(静止型) 老年型(收缩型)小。
未来这一种类型的人口必定是出生率大大超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很高,未来人口增长的趋势必将迅速增长。
②成年型:底部与中部的宽窄几乎相近,儿童、青少年所占比重趋于减少,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有所增加,人口增长速度减缓,人口总规模继续增长。
③老年型:上宽下窄,说明人口结构中儿童、少年、青年人的比重小,而老年人口比重大。
其人口增长的趋势是零增长或负增长,人口规模必将会缩减。
④由于人口生育、死亡率的变化以及迁移、战争等因素的影响,人口金字塔存在着一些变形和过渡形态,如纺锤型、葫芦型、圣诞树型等。
(3)注重外因,分析异常金字塔:在判读分析时要结合某地实际,充分考虑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大规模战争、中国三年自然灾害、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人口的影响。
如下面左图中20岁左右人口比重较大,可能为大学城;右图中20到50岁男性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可能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大量男性务工人员的到来。
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解析】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读懂人口金字塔图,明确人口比重与人口数量的区别。
第(1)题,0~14岁人口的比例是1982年高于2009年,所以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14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是2009年大于1982年,所以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小于2009年;从图中可以看出1982年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低;1982年20~24岁年龄组人口的比例虽然高于2009年,但是2009年人口总数高于1982年,所以本年龄段的人口数是2009年大于1982年。
第(2)题,由上题可知,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下降,因此人口的增长速度减缓;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影响了劳动人口的就业结构,进而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2009年25~59岁的人口数量比重高、人口多,所以劳动力资源数量上升;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答案】(1)B (2)B练习:1.下面为“某国家经济发展时期与其人口数变迁的统计图”,图中各曲线所代表的意义,正确的是A.①是人口数变化,②是死亡率 B.②是出生率,③是自然增长率C.①是出生率,②是死亡率 D.①是人口数变化,②是出生率【解析】根据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随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变化规律可知,①是人口数变化曲线,②表示出生率,③表示死亡率。
【答案】 D(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读图,完成2~3题。
2.下列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A.①B.② C.③ D.④3.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解析】第2题,根据图中提供的不同年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的比例,可分别计算出191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9 300万,193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1.25亿,195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1.4亿,197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2亿,199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2.5亿,201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3.08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