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砖瓦用粘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设计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a53ac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e.png)
04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障措施
政策法规保障
矿山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建立完善的矿山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明确矿山环境保护的监管 职责和法律责任。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政策
制定有利于矿山环境保护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政策,规范矿产资 源开发利用行为。
矿山环境保护规划
制定矿山环境保护规划,明确矿山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
1 2 3
矿山环境保护资金投入
建立矿山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矿山环 境保护和治理恢复项目。
绿色矿业金融政策
引导金融机构实施绿色矿业金融政策,为矿山 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项目提供优惠贷款和融资 支持。
社会资本引入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 创新投融资模式,实现多元投资和效益共享。
人才保障
加强空气污染控制
采矿过程中,应加强空气污染控制,采取有效的措施, 减少粉尘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和排放,保障当地空气质量 良好,维护当地居民的健康。
02
矿山治理恢复方案
矿山治理恢复的目标
保护和改善矿山地质环境
通过有效的治理和恢复措施,保护矿山地质环境,防止地质灾 害和环境污染,改善矿区生态和生产条件。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察
对矿区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进行详细勘察,了 解地下水资源分布和水文地质条件,为矿区的生 产和生活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地质灾害防治
针对矿区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采取有效的预防 和治理措施,如边坡加固、排水防洪、滑坡治理 等,保障矿区生产和生活安全。
环境影响评价
对矿区的开发利用方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预测 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相应的环境保 护措施和建议,保障矿区生态环境的质量。
和有害气体,影响当地空气质量,危害当地居民的健康。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完整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a3f110baef8941ea66e0529.png)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前言一、任务的由来灰岩矿位于坡村,矿山始建于80年代末,在年底将原来的五个采矿证进行了整合,石坡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是正在开采的矿山,该矿点距×市约19km,交通较为便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为有效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因不合理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规范矿山企业采掘生产,加强地矿行政管理,保证矿山的安全生产和正常建设。
委托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工作。
二、方案编制的目的和主要任务本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的目的是: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影响评估的基础上,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进行分区,提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保护和治理恢复的措施,做出总体部署和安排,达到有效防治矿山地质灾害,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为矿山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以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主管部门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督,为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据此目的提出以下主要任务:1、阐明矿山及周边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2、基本查明矿山因采矿引起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包括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种类、分布、规模、发育特征、引发因素、危害及危险性大小)、对地形地貌及人文景观的破坏和影响、对含水层的破坏(范围、规模、程度及生活用水)和影响、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影响、对重要交通设施的破坏和影响以及已采取的措施和治理效果;3、对矿山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评估,包括现状评估、预测评估;4、根据矿产资源开发方案或开发计划、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分布特征及其危害性、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5、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措施和监测方法;6、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包括工程部署、防治工程经费估算、保证措施和效益分析。
三、方案编制的依据本次工作主要以国家、地方现行的有关法律和技术规程以及矿山工程技术文件等为依据,主要包括:(一)政策、法规及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地质灾害防治条例》;(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7)《土地复垦规定》;(8)《陕西省环境保护条例》;(9)《陕西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10)《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二)技术标准、规程、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21);(2)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3)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国[规]字第103号《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 (2006年6月5日发布、2006年9月1日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6)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7)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8)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9)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区域地质图图例》GB958。
某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某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1cd43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4.png)
某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1:引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旨在保护和恢复矿山区域的地质环境,并规划有效的治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矿山开采活动对周围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本方案将详细介绍矿山地质环境的特点,确定污染物治理和修复目标,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2:矿山地质环境特征2.1:地质条件概述- 描述矿山所处地理位置、气候水文条件、地质构造等地质情况。
- 说明地壳稳定性、自然环境变化等方面的特征。
2.2:地质环境现状评估- 调查并评估矿山区域的水质、土壤质量、气候等现状。
- 分析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风险。
3:污染物治理目标3.1:污染物鉴别与评估- 确定矿山开采活动可能产生的主要污染物。
- 进行污染物排放和迁移分析,评估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2:污染物治理目标设定- 设定矿山污染物排放限值,以确保对地质环境的最小干扰。
- 制定治理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风险。
4:矿山治理措施4.1:污染物排放控制- 制定矿山开采活动的排放标准和监测要求。
- 确定排放治理措施,包括净化设备的安装和维护等。
4.2:污染物迁移控制- 制定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监测方案,及时发现和控制污染物的扩散。
- 设立污染物扩散防治措施,如建设拦河大坝或人工湖等。
4.3:土壤修复与重建- 评估受污染土壤的程度和类型,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
- 实施土壤修复措施,恢复土壤的健康状况。
5:法律名词及注释5.1:《土壤污染防治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18年颁布实施的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
5.2:《环境影响评价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03年颁布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
5.3:《矿产资源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19年颁布实施的矿产资源开发和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6: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 地质环境调查报告- 污染物排放监测报告- 治理措施实施方案- 土壤修复验收报告。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d6f76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26.png)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一、前言矿产资源的开采在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持的同时,也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为了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至关重要。
本方案旨在明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促进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二、矿山概况(一)矿山位置与范围矿山位于_____,矿区面积约为_____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_____。
(二)矿产资源类型与开采方式该矿山主要开采_____矿产,采用_____的开采方式。
(三)矿山生产规模与开采历史矿山生产规模为_____,开采历史已有_____年。
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一)土地资源破坏矿山开采导致土地表面遭到破坏,形成了大量的采坑、废渣堆和废弃地,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二)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露天开采改变了原有的地形地貌,破坏了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三)含水层破坏开采活动可能导致含水层结构改变,影响地下水资源的储量和水质。
(四)地质灾害隐患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增加,对周边居民和设施构成威胁。
四、保护与恢复治理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实施一系列保护和恢复治理措施,使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达到生态平衡、环境优美、地质灾害隐患消除的目标。
(二)近期目标(_____年)完成重点区域的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工作,初步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中期目标(_____年)进一步推进矿山地质环境的改善,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使地形地貌景观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
(四)远期目标(_____年)全面完成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工作,实现矿山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
五、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矿山开采过程中,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同时及时对已造成的破坏进行治理。
(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明确矿山企业的主体责任,确保其承担起保护和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义务。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a0648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5d.png)
未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将更加注重综合治理, 包括生态修复、景观再造、土地复垦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理 措施。
持续改进方向探讨
加强科技创新
继续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新技术、新方法在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中的应用,提 高治理效率和效果。
完善政策法规
进一步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相关的政 策法规,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加强监管和执法力 度。
方法选择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环境质量监测、生态足迹分析、环 境影响评价
08
总结与展望
项目成果总结回顾
地质环境评估
完成了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全面评估,包括地形地貌、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
环境保护措施
制定了针对性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措施,如水土保持、植被恢复、 废水处理等,有效减少了矿山开采对环境的破坏。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 技术和经验,推动我国矿山地质环境 保护工作与国际接轨。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将成熟的科技成 果应用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实践中, 提高保护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水平。
04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技术方法
工程技术方法
采空区治理
采用充填、崩落等方法治理采空 区,消除地压危害,防止地表塌
恢复治理效果
通过实施恢复治理工程,使矿山地质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生态环 境质量得到了提升。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智能化技术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将更加智能化,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治理 效率和效果。
多元化资金来源
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本等多方参与将成为未来矿山地质环 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重要趋势,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f8dda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b.png)
陕西省旬阳县蜀河镇关山瓦板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目录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任务由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方案编制旳根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方案编制旳任务、目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工作概况简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方案旳合用年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矿山基本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矿山交通位置及社会经济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矿山开采历史及现实状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矿山开发运用方案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自然地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地形地貌...............................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地下水类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岩土体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矿体(层)地质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矿山及周围其他人类工程活动状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设计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73e27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32.png)
2023-10-28CATALOGUE 目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矿山治理恢复方案•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可行性分析•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实施保障措施•结论与展望0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概述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类可分为采空区地面塌陷、岩爆、井下突水、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危害这些地质环境问题不仅影响矿山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还会对矿区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定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是指因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环境破坏及矿山环境污染等问题。
0102建立完善的地质环境保护…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
采空区地面塌陷治理对采空区地面塌陷进行监测和预警,采取充填、封闭等治理措施,防止塌陷事故的发生。
岩爆、井下突水防治在开采过程中,加强岩爆和井下突水的监测和预警,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岩爆和井下突水对人员和财产的危害。
滑坡、崩塌防治对可能发生滑坡、崩塌的区域进行监测和预警,采取截排水、加固等防治措施,防止滑坡、崩塌事故的发生。
泥石流防治在矿区建设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破坏植被和山体,同时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防止泥石流的发生。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设计030405加强技术研发与应用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技术和方法,提高治理效果和效率。
加强监管力度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管力度,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实施措施02矿山治理恢复方案矿山治理恢复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可以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降低生态破坏和自然灾害的风险。
环境保护矿山治理恢复可以改善矿山安全生产环境,减少因地质灾害和安全隐患带来的风险,提高矿山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安全生产矿山治理恢复可以改善矿山的生产经营环境,提高矿山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提供支持。
河南省某地粘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河南省某地粘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6e1f6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4.png)
河南省某地粘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一、背景介绍河南省地的粘土矿矿山是该地区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但该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存在着地质环境保护问题,给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对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状分析1.粘土矿矿山开采导致矿山周围土地土壤质量下降,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减少;2.大量矿石开采中产生的废矿渣未进行合理利用和处置,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3.矿山开采过程中,噪音、震动和粉尘等环境问题严重。
三、目标设定1.保护矿山周围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土壤质量,增加植被覆盖率;2.合理利用和处置矿石废渣,减少土壤和水体污染;3.控制矿山开采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治理措施1.土地恢复与治理(1)采取植被恢复措施,进行草本、灌木和乔木的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2)进行土壤修复工作,采用生物修复、化学修复和物理修复等方法改善土壤质量;(3)加强对矿山周围土地的保护,建立生态屏障,保护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
2.废渣资源化利用和处置(1)建立废渣综合利用工艺,将废渣进行资源化利用,降低废渣的环境污染;(2)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采用填埋、稳定化处理等方法,减少废渣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3.环境保护措施(1)加强管理监督,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2)进行环境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3)合理排放废气和废水,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减少环境污染;(4)加强环境教育宣传,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五、预期成果1.矿山周围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生物多样性恢复;2.土地土壤质量得到改善,矿山周围土壤的肥力提高;3.矿石废渣得到合理利用和处置,减少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4.矿山开采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噪音、震动和粉尘等环境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六、实施计划1.按照治理措施逐步实施,分阶段进行;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争取政府的支持和投资;3.成立专门的治理小组,负责方案的具体落实和监督。
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9d22f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a.png)
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矿山开发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但由于一些开采矿山的企业在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和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了大量的矿山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实施有效的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方案。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是指在矿山开采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矿山生态环境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其中,主要措施包括:1、严格执行法律法规。
矿业企业要遵守国家和地方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矿产资源法》,《环保法》和《土地管理法》等。
在开采矿山过程中,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工艺技术,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不良影响。
2、采取绿色采矿技术。
采用现代的、环保的采矿工艺和技术,如低排放技术、粉尘控制系统、水污染控制系统等,以最大程度地限制大气、水和土壤污染。
3、实行环保检查制度。
对矿山企业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环境监测和治理,严禁非法排放污染物和废弃物,并及时处理环境问题。
4、矿山复绿工程。
在矿山开采后,进行治理恢复和植被修复。
通过种植草木、绿化植被等复绿工程, 以达到恢复石漠化、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目标。
二、矿山治理恢复矿山治理恢复是指在矿山开采结束后,对矿山区域进行治理和恢复。
主要措施包括:1、坑口治理。
对矿山坑口进行封闭,避免因落石、坑底塌陷等意外事故的发生,并解决坑口违规倾倒垃圾等问题。
2、废弃物处理。
采取合理方式和技术处理矿山废弃物,使其达到可以再利用或永久性安全处理的标准,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3、地下水防护工程。
通过修建或加固地下工程结构,控制或减少因矿山地下水对附近地表的影响。
4、复绿工程。
在矿山区域进行绿化修复,通过植被、生态修复等措施实现矿山区域的生态安全。
总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是为了在矿山开发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实施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方案,以确保在保障矿物资源开采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最大程度得到控制和遏制。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06725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a.png)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1. 引言近年来,矿山开发和采矿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然而,这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提出一套针对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旨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2. 矿山地质环境评估在矿山开发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地质环境评估。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地质构造与地质稳定性评估:评估矿山开发区域的地质构造情况及其稳定性,以确定开采方案和保护措施。
•水文地质评估:评估地下水、地表水和含水层等水文地质情况,预测可能的水源污染风险。
•土壤污染评估: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并进行分析,评估矿山开采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为后续治理提供重要依据。
3.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保护区设立在评估的基础上,确定矿山保护区,并在相关区域内划定不同的保护区域。
设立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矿藏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并防止环境污染。
3.2 采矿技术改进为减少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需要改进采矿技术。
具体措施包括:•采用先进的开采设备和技术,减少矿石浪费和矿石破碎度。
•采用合理的采矿方法,减少地表破坏和土壤侵蚀。
3.3 污水处理和废弃物管理矿山产生的废水和废弃物对地质环境有着严重的污染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强污水处理和废弃物管理。
具体措施包括:•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废弃物处理场,实施废水和废弃物的集中处理。
•优化处理工艺,降低污水和废弃物的污染物排放浓度。
3.4 地质环境监测建立健全的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对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地质环境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记录。
监测内容包括地质构造变化、水文地质变化、土壤污染等。
监测数据可为后续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4.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在矿山开采结束后,进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是非常重要的。
恢复治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林地恢复在矿山开发过程中,大量的树木可能被砍伐。
粘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粘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fd324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e.png)
粘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一、前言粘土矿作为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在建筑、陶瓷、耐火材料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开采粘土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为了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粘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矿山基本情况(一)矿山地理位置与交通本粘土矿位于_____,交通较为便利,周边有_____等主要交通线路。
(二)矿山开采历史与现状矿山开采始于_____年,采用_____开采方式,目前开采规模为_____。
经过多年的开采,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采空区和废渣堆积区。
(三)矿山地质环境背景矿区地处_____地质构造单元,地层主要为_____,岩石类型以_____为主。
矿区气候属于_____气候,年降水量_____,年平均气温_____。
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一)土地资源破坏由于露天开采和废渣堆放,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导致土地原有功能丧失,耕地减少,植被破坏。
(二)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开采形成的采坑和废渣堆破坏了原有的地形地貌景观,与周边环境不协调,影响了视觉美感。
(三)含水层破坏开采活动可能导致地下含水层结构改变,水位下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
(四)地质灾害隐患采空区可能引发地面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威胁矿山及周边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四、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实施有效的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使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根本改善,达到生态环境良好、资源合理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二)具体目标1、土地资源恢复:在_____年内,恢复被破坏的土地面积达到_____亩,使土地恢复原有的农业生产或建设用地功能。
2、地形地貌景观恢复:在_____年内,对采坑和废渣堆进行整治,恢复原有的地形地貌景观,使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3、含水层保护:采取措施保护地下含水层,确保地下水位稳定,水质不受污染。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0fbf7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83.png)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工作方案随着矿业开采的不断发展,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制定一套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工作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矿山地质环境的特点和挑战,提出一份详细的工作方案,以实现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和综合治理。
一、概述随着矿山开采的进行,大量的土地被破坏,水源受到污染,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为了实现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治理污染源、整治土地破坏、恢复生态系统等。
本工作方案将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实施,分别是问题调查与评估、治理与修复方案设计、实施与监测、效果评估与改进。
二、问题调查与评估在这个阶段,我们将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全面的调查与评估。
包括以下内容:1. 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包括矿山开采历史、土地利用情况、水资源状况等。
2.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评估,确定主要问题与风险点。
3. 进行地质勘查,了解地下水资源分布与运移特征,为后续治理工作提供依据。
三、治理与修复方案设计在这个阶段,我们将制定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修复方案。
具体包括以下措施:1. 治理污染源,如处理矿山废水、治理尾矿库等。
2. 整治土地破坏,采取植被恢复、土壤修复等措施。
3. 恢复生态系统,包括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四、实施与监测在这个阶段,我们将实施治理和修复方案,并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工作的有效进行。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确定改造和修复的重点区域,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2. 配置专业团队,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建立监测体系,对治理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五、效果评估与改进在这个阶段,我们将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措施。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对治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估,采取科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2. 订正不足之处,改进治理技术和管理手段,进一步提高治理效果。
3. 进行长期效果评估,持续改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
某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某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4f1c7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7.png)
某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某煤矿是一家位于山西省的大型煤矿,其开采地质条件复杂,占地面积广大,矿区内存在较多的地质环境问题,必须制定专业有效的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为此,该煤矿应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管理体系,指导和规范其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
下面就对某煤矿的地质环境保护及治理恢复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1、地理环境保护为保护矿区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如:(1)严格管理自然资源,规范矿区用地。
实行固定边界和设置生态屏障的形式建立矿区边界,禁止向以外发展。
逐步还原和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建立生态保护区域。
(2)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实时了解矿区环境状况。
对环境污染源点和可能产生环境问题的重点部位,加强监管和检测,对有害元素排放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处理和报告。
(3)加强水资源的保护。
对矿区内的河流和湖泊进行保护,进行水资源管理和有效利用监测,减少大量水资源的浪费和误用破坏,优先保障当地群众及采煤业生态环境的水资源需求。
2、治理恢复方案矿山采煤过程中,为了达到煤炭开采和获得更大经济效益,难免会出现对环境的破坏。
因此,在煤矿坑口和工作面上,必须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环境治理和恢复方案。
如:(1)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矸坑必须及时填平,垂直于地面高度不超过10米,坡度不超过10°;对于已开采完成的废渣堆,进行固化处理,使其不带毒害及扰动性。
(2)加强地质压力监测,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3)确保采煤导线的水平和线性,避免对地下水、矿井设施等造成影响。
(4)矿山回填必须进行绿化和复种,应根据区域气候和土壤特点选用适宜植物,促进竖向植物和横向草皮覆盖,尽早实现生态恢复和环境改善。
3、经济效益煤矿的开采工作影响力广泛,除了对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还关系着社会的利益问题。
因此,必须兼顾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护矿山经济效益。
(1)环境治理和恢复所需适量资金投入,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1bce1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b.png)
企业是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主要责任方,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治理和恢复工作,减少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落实企业社会责任
02
CHAPTER
矿山资源污染
地质灾害隐患
01
02
03
04
矿山开采导致地表地貌景观的改变,如山体破损、地面塌陷等。
经济损失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破坏可能导致社会问题的产生,如环境污染导致的健康问题等。
社会问题
03
CHAPTER
治理恢复方案制定
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恢复,达到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土地利用价值、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目标
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明确治理责任;注重生态保护,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选择治理措施。
05
CHAPTER
治理恢复方案评估与监测
通过对比治理前后的环境状况,评估治理措施的效果。
对比分析法
定量评估法
综合评价法
建立数学模型,用数值方式表示治理效果,如植被覆盖率、土壤质量等。
采用多种指标,综合评价治理恢复的整体效果。
03
02
01
监测治理区域内的土壤质量,包括土壤成分、重金属含量等。
土壤质量监测
通过矿山治理和恢复,可以开发矿山生态旅游资源,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促进生态旅游发展
03
加强政策监管
政府应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确保相关政策和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01
注重环境保护
在未来的矿山开发中,应始终将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
02
采用先进技术
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矿山治理技术,提高治理效果和效率。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模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56e97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b.png)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模版一、背景介绍矿山开采和矿山活动对地质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包括土地破坏、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
为了保护和恢复矿山地质环境,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是必要的。
二、目标和原则1.目标: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保护和恢复矿山地质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原则:(1)系统性:综合考虑矿山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全面影响。
(2)预防性:优先考虑预防措施,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3)整体性:治理方案要以整体的视角来考虑,确保各项措施的协调配合。
(4)可操作性:制定的措施要具有可操作性,方便实施和管理。
三、主要措施1.环境评估:在矿山开采之前,进行环境评估,全面了解矿山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其潜在风险。
2.治理规划:根据环境评估的结果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明确治理目标和措施。
3.土地保护与治理:采取适当的土地保护措施,包括土地复垦、植被恢复等,减少土地破坏。
4.水体保护与治理:建立水体监测体系,及早发现和解决水体污染问题,采取适当的治理措施,确保水质的安全。
5.土壤保护与治理:进行土壤污染防治,采取合理的措施减少土壤污染物的排放和迁移,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安全。
6.生态恢复:加强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重建矿山地质环境的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和恢复。
7.废弃物处理:对矿山活动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利用,减少对地质环境的负面影响。
8.监测与管理: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和管理制度,及时掌握矿山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
四、实施步骤1.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2.进行环境评估,明确矿山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3.制定治理规划,确定治理目标和措施。
4.开展土地、水体和土壤保护工作,采取适当的治理措施。
5.加强生态恢复和废弃物处理工作。
6.建立监测与管理体系。
7.定期评估治理效果,对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
五、预期效果1.土地破坏得到有效控制,矿山地质环境得到保护和恢复。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cb415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3c.png)
管理措施
人员配置
组建专业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团队,包括地质工程师、环境 科学家、生态保护专家等,确保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培训计划
定期开展培训课程和研讨会,提升团队成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保持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了解。
制度建设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与权限, 确保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保障资源可持续利用
矿山是重要的矿产资源来源,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是保障矿产资源可 持续利用的前提。
维护人类生存环境
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可能导致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直接威胁 人类的生存环境。
预防和控制环境破坏的措施
1 2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
在矿山开发前,应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预 测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
持续改进
调整保护和治理方案
根据监测结果和数据分析,及时评估当前保护和治理方案 的有效性,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调整方案,提高保护 与治理效果。
推动技术创新
鼓励与支持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提升矿山地质 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技术水平,实现更高效、可持续的保护 与治理。
提升治理效果
设立明确的治理目标,持续跟踪和评估治理效果,通过经 验分享、案例学习等方式,不断提升治理效果,恢复和改 善矿山地质环境。
生态退化
开采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导致 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多样性 下降。
环境污染严重
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污 染物排放超标,影响周边环境
质量。
0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策略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维持生态平衡
矿山地质环境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对 于维护生态平衡、防止生态灾难具有重要意义。
尼勒克县某砖瓦用粘土矿地质环境保护恢复方案
![尼勒克县某砖瓦用粘土矿地质环境保护恢复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44fae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a.png)
2.1 地貌特征 矿区位于阿吾拉勒山北坡的低山丘陵地带,地
势南高北低,地形坡度 10~35°,相对高差 3~26 米。 该区位于第一斜坡带以北,坡度为 35°,斜坡面分布 自然形成的 5 条南北向小冲沟,冲沟宽约 0.5~1 米,深 约 0.3~0.5 米,与矿区现有的截排水沟相连,仅在雨季 或融雪性季节形成流水,平时干涸。 2.2 地层岩性
收稿:2021-04-25
70
新疆有色金属
2021 年第 4 期
DOI:10.16206/ki.65-1136/tg.2021.04.032
尼勒克县某砖瓦用粘土矿地质环境保护恢复方案
秦凤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七〇三队 伊宁 835000)
摘 要 保护自然资源,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强矿区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发
2.4 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 根据工程岩体结构控制工程岩体稳定性的观
点,矿区内工程地质岩组按地层、岩性划分为粘性土 与砾类土双层土体,广泛分布于矿区,上部以风积黄 土状粉土为主;下部为冲洪积的砂砾石,矿体围岩岩 性与矿体整体上基本一致,底板围岩为冲洪积的砂 砾石。设计采矿场沿斜坡布设台阶式开采,生产台 阶高度 5 米,总采深约 36 米,矿山开采活动破坏了原 有的地形,打破了原有的力学平衡状态,可能诱发崩 塌、滑层破坏程度较轻;露 天采矿场对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程度较严重,对土地 资源破坏程度较严重。
主要防治措施: (1)基建期做好截排水沟的疏通工作。 (2)生 产 期 间 保 持 沟 内 畅 通 ,定 期 清 理 沟 内 淤 泥,使之达到截排水目的。 (3)闭坑后对场地进行平整处理,基本恢复原地 形地貌景观,对地表进行覆土和植被恢复,恢复原土 地使用功能。
某砖瓦用粘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某砖瓦用粘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66860df8c75fbfc67db25b.png)
省XXXXXX 普通建筑材料用粘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XXXXXX二零一一年八月省 XXXXXX 普通建筑材料用粘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 写 单 位: XXXXXXXXXX项目 负责:XXX (证书编号XX-XXX )提交单位: XXXXXXX提交日期:二◦—年八月XXX (证书编 号 审核: XXX (证书编 号 审定: XXX 校 核: XXX总工 程 师: XXX院 长: XXX报告编写人: XXXXX-XX ) XXX )目录前言 (1)0.1 任务由来 (1)0.2 方案编制依据 (1)0.3 方案编制目的和任务 (4)0.4 方案适用年限 (5)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6)1.1 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 (6)1.2 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8)1.3 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9)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17)2.1 自然地理 (17)2.2 地形地貌 (19)2.3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19)2.4 水文地质条件 (24)2.5 工程地质条件 (27)2.6 矿体(层)地质特征 (28)2.7 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 (29)2.8 小结 (29)第三章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30)3.1 评估围和级别 (30)3.2 现状评估 (32)3.3 预测评估 (40)3.4 综合评估 (42)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46)4.1 评估围和级别 (46)4.2 现状评估 (47)4.3 预测评估 (51)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分区 (55)5.1 、分区原则及方法 (55)5.2 、分区评述 (56)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目标和任务 (59)6.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 (59)6.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和任务 (60)6.3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部署 (61)第七章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62)7.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 (63)7.2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 (70)第八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75)8.1 经费估算 (75)8.2 进度安排 (82)第九章保障措施和效益分析 (84)9.1 保障措施 (84)9.2 效益分析 (85)第十章结论与建议 (86)10.1 结论 (86)10.2 建议 (87)附图目录附件目录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方案审查申请登记表2、评估资质单位资质证复印件及编制人员培训合格证书复印件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单位资质及项目备案登记表4、交存矿山地质环境与治理恢复保证金承诺书5、采矿许可证(复印件)6、野外工作验收意见书7、委托书8、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评审备案登记表及评审意见书、八、-前言0.1 任务由来省XXXXXX 普通建筑材料用粘土矿,采矿许可证由省富民县国土资源局颁发,证号:C51173 ,生产规模为3.00 万m 3/a ,采矿权人为高永富,采矿证有效期为2011 年4 月20 日至2016 年2 月9 日(详见附件:采矿许可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XXXXXX普通建筑材料用粘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XXXXXX二零一一年八月云南省XXXXXX普通建筑材料用粘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写单位:XXXXXXXXXX项目负责:XXX(证书编号XX-XXX)报告编写人:XXXXXX(证书编号XX-XX)审核:XXX(证书编号XXX)审定:XXX校核:XXX总工程师:XXX院长:XXX提交单位:XXXXXXX提交日期:二〇一一年八月目录前言 (1)0.1 任务由来 (1)0.2 方案编制依据 (1)0.3 方案编制目的和任务 (4)0.4 方案适用年限 (5)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5)1.1 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 (5)1.2 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7)1.3 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8)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14)2.1 自然地理 (14)2.2 地形地貌 (16)2.3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17)2.4 水文地质条件 (22)2.5 工程地质条件 (24)2.6 矿体(层)地质特征 (25)2.7 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 (26)2.8 小结 (26)第三章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7)3.1 评估范围和级别 (27)3.2 现状评估 (29)3.3 预测评估 (37)3.4 综合评估 (39)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43)4.1 评估范围和级别 (43)4.2 现状评估 (44)4.3 预测评估 (47)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分区 (51)5.1、分区原则及方法 (51)5.2、分区评述 (52)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目标和任务 (54)6.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 (54)6.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和任务 (55)6.3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部署 (56)第七章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57)7.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 (58)7.2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 (65)第八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70)8.1 经费估算 (70)8.2 进度安排 (77)第九章保障措施和效益分析 (78)9.1 保障措施 (78)9.2 效益分析 (79)第十章结论与建议 (80)10.1 结论 (80)10.2 建议 (81)附件目录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方案审查申请登记表2、评估资质单位资质证复印件及编制人员培训合格证书复印件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单位资质及项目备案登记表4、交存矿山地质环境与治理恢复保证金承诺书5、采矿许可证(复印件)6、野外工作验收意见书7、委托书8、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评审备案登记表及评审意见书前言0.1 任务由来云南省XXXXXX普通建筑材料用粘土矿,采矿许可证由云南省富民县国土资源局颁发,证号:C5301242009127120051173,生产规模为3.00万m3/a,采矿权人为高永富,采矿证有效期为2011年4月20日至2016年2月9日(详见附件:采矿许可证)。
根据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矿山需要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为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在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及开发利用方案报告的基础上,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61号)及“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等有关事项的通知”(云国土资发[2010]8号)相关规定及要求,矿山应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并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故此富民县勤劳红砖厂委托我院编制《云南省富民县勤劳红砖厂砖瓦用粘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0.2 方案编制依据0.1.1 法律、法规及部委规章(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2009年3月2日);(2)《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1999年3月2日);(3)国家环保局2005年9月7日颁布的环发[2005]109号文《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4)云南省人民政府令(1998)第71号《云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5)云南省第九届人代会(2001)第23次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云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6)《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61号);(7)《云南省国土资厅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等有关事项的通知》(云国土资办[2010]8号);(8)《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
0.1.2 主要规范、技术标准、技术要求(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修订版)》(DZ/T223-2009);(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218-2002)(2009版);(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0220-2008)(2008版);(4)《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6)《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勘探规范》(GB12719-1991);(7)《区域地质图图例》(GB958);(8)《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 12328-1990);(9)《综合水文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 14538-1993);(10)《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1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12)《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13)《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 0219-2006);(14)《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 0220-2006);(15)《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 0221-2006);(16)《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0133-1994);(17)《地下水监测规范》(SL/T 183-2005);(18)《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与设计规范》(TD/T 1012-2000);(19)《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5年9月7日国家环保局)。
0.1.3 本次编制工作收集的资料0.1.3.1 本次编制收集的资料(1)《云南省富民县勤劳普通建筑材料用粘土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云南有色地质勘察设计研究院 2010年10月);(2)《云南省富民县勤劳一砖厂砖瓦用粘土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云南诚信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2010年12月);0.1.3.2 项目工作概况本项工作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程序、方法进行,以工程地质调查为主,结合社会调查,收集利用评估区的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气象、水文、社会经济等有关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分析,进行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等级分区,并对地质灾害危险性、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占用类型,作出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并提出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地质环境的措施方案。
本次工作开展以矿区1:1000地形地质图、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松林幅)、1:20万地质地形图(昆明幅)及1:20万水文地质图(昆明幅)作为工作底图,评估区内地层及构造情况主要引用云南有色地质勘察院编制的《云南省富民县勤劳普通建筑材料用粘土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资料;并根据现场调查进行局部修正;报告书中的岩体结构面(含岩层产状)、现状地质灾害灾点均根据现场实测;评估报告书中有关矿区内矿体、矿石;矿山的建设、开发利用方案等相关资料均引用云南诚信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10年12月编制完成的《云南省富民县勤劳一砖厂砖瓦用粘土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本次方案编制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11年6月9日-6月11日,通过进行现场勘察,充分收集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工作大纲,明确任务,确定工作范围与级别,涉及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类型以及质量监控措施和工作计划等;第二阶段:2011年6月13日-6月17日,进行现场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类型调查、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调查;共完成综合工程地质调查0.18km2,地质调查点5个;林草调查1.27 km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1.83km2。
第三阶段:2011年6月20日-2011年8月20日,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并于2011年8月20日提交报告书送审稿。
0.3 方案编制目的和任务0.3.1 目的编制本方案的目的是在核实了解、评价本矿山现状地质环境条件基础上,结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预测矿业活动可能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恢复方案及综合治理措施,为矿业开发、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恢复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以期同时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矿山地质环境的有效保护,为矿业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0.3.2 任务(1)核实、调查本矿山地质环境特征。
主要内容有:矿山自然地理、矿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现状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措施和治理效果等;(2)结合本矿山开发利用方案与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预测矿产资源开发可能引发的地质环境(水、土、植被资源环境影响、地质灾害等)问题,并对地质环境问题进行预测评估;(3)结合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分布特征及影响程度、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4)针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确定本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目标和任务,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方案、治理恢复措施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方案,明确工作部署;(5)结合具体的防治对象,确定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的主要工作量、技术方法,进行防治经费估算和防治进度安排,制定顺利实施方案的保障措施等。
0.4 方案适用年限根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2010年),矿山可采资源量为82.467万t,按3.00m3/a生产规模计算,矿山服务年限为11年,以2011年为基准年,剩余服务年限约10年。
矿山开采结束后,规划用两年的时间完成治理恢复并验收,本方案编制年限为12年,自2011年到2023年,适用年限为5年,以后每5年修订一次。
在方案适用期内,若矿山企业扩大开采规模、变更矿区范围或者开采方式,应当重新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