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拟行路难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鲍照(约414—466)字明 远,祖籍上党,后迁于东海 (今江苏涟水附近)。他与谢 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 大家”,但生平遭遇、创作风 格与二人有很大不同。
鲍照的生平:
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锸 下农”(《谢秣陵令表》)。二十多岁时,在临川 王刘义庆门下,因献诗被赏识,擢为王国侍郎。以 后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 王刘子顼参军,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 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有《鲍参军集》传 世。尽管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诗品》 语)。但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却越来越受后人重 视,有人甚至认为他是刘宋时代成就最高的作者。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拟行路难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目录
壹 贰叁肆
诗 背情形 意 景感象
理解诗意
诗歌的诗眼是什么?

么Biblioteka Baidu


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练传神的、

: 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
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
如何表现愁?
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 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 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 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 因此说,起首两句,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 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比兴
第叁部分
诗歌情感
的能笼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句。
字词句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二)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 (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 (四)抓词类活用 (五)抓虚词
为何愁? 愁什么?
第贰部分
知人论世
背景简介: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 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 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 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和情感态度)。
对比阅读,把握人物形象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塑造了一位在险恶政治环境下忧愤苦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夜不能寐,起坐弹琴,忧思徘徊,正面写出诗人的忧愁。 而孤鸿哀鸣,飞鸟盘旋,明月朗照,夜色茫茫衬托出夜的 死寂和深重。突出诗人内心的焦躁与悲凉。
第肆部分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忍辱负重、矛盾痛苦 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 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 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 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 来。
人物形象鉴赏题
(1)定身份: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 • (2)提特点: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 (3)析诗句: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特点。 • (4)明作用: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
下列对这首诗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C)
A.本诗开头两句中,作者恰当地运用了借代手法,用流向东 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代指社会生活中有着不同地位的人。 B.本诗三四两句以宿命论论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 并标明据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中求解脱的渴望。 C.诗人一直在直接诉说自己的寓悲意 哀,胸中郁积的块垒无法借 酒浇除,便着笔于从惆怅中求得解脱,在烦忧中获得宽慰。 D.诗的结尾写人心非草木,不可能没有感情,心中的愤懑似 乎到了随时都会爆炸的程度,但到了嘴边却突然被克制住了。 E.作者从普通自然现象顿悟出了与之相类似的某种人生哲理, 全诗托物寓意,突显出含蓄不露,蕴藉深厚的艺术效果。
劝慰 命
排遣 酒
倾泻 歌
吞声 感




拟行路难 鲍照
认命——不认命——认命



抨击 悲愤 无奈
明代王夫之评论此诗说:“先破除,后申理,一俯 一仰,深情无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 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6分)
①对不公平门阀制度的不满; 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③世路艰难忍气吞声的无奈与悲哀。 (每点2分,概括1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