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经济学》大作业参考题目及要求【内容仅供参考】550
大工《经济学》课程考试模拟试卷A及答案-个人整理后的打印版
![大工《经济学》课程考试模拟试卷A及答案-个人整理后的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633380365a8102d276a22f5f.png)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图表示的是( A )。
A.需求量的变动B.需求曲线的变动C.供给量的变动D.供给曲线的变动2、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 C )。
A.增加B.减小C.不变D.先减少后增加3、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厂商( A )。
A.短期可获得正的经济利润B.不可能获得经济利润C.短期经济利润一定等于零D.长期必然获得正经济利润4、当个人不能从他所从事的活动中获得报酬,或他不需要为所从事的活动支付全部成本时,就产生了( B )。
A.逆向选择B.激励问题C.负外部性D.次品市场5、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取决于( D )。
A.社会效益最大化B.企业的工人总量C.资源充分利用D.利润最大化目标6、衡量在一国范围内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的经济指标是( A )。
A.GDP B.PI C.NNP D.NI7、假设有如下统计资料,净投资125亿美元,净出口15亿美元,储蓄15亿美元,资本折旧50亿美元,政府转移支付120亿美元,政府购买200亿美元,个人消费支出500亿美元,公司未分配利润100亿美元,公司所得税50亿美元,个人所得税80亿美元。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为( B )。
A.840亿美元B.890亿美元C.825亿美元D.810亿美元8、下列关于总需求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总需求曲线随价格水平上升而下降B.政府支出增加时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C.出口增加时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D.自发消费增加时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9、金、银等贵金属属于( C )。
A.支票货币B.纸币C.商品货币 D.电子货币 10、维持正常生活和生产期望持有的货币是( D )。
A.特殊性需求B.预防性需求C.投机性需求D.交易性需求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关于均衡价格的变动,说法正确的是(ACD)。
A.均衡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决定的B.供给不变,需求减少,均衡价格上升C.供给不变,需求增加,均衡价格上升D.需求不变,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E.需求不变,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下降2、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包括(BDE)。
答案 大工20春《经济学》大作业题目及要求
![答案 大工20春《经济学》大作业题目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53ccc36f5335a8102d22066.png)
网络教育学院《经济学》课程大作业学习中心:(宋体,小三)层次:(宋体,小三)专业:(宋体,小三)年级:年春/秋季学号:(宋体,小三)姓名:(宋体,小三)完成日期:年月日大工20春《经济学》大作业及要求第一部分:题目二:结合图说明什么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答: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又叫超额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又称菲利普斯曲线型通货膨胀。
是凯恩斯先提出来的,认为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拉开“膨胀性缺口”,造成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涨,即以“过多货币追求过少商品”。
如下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概述图:具体解释是当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表明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在此条件下,如果总需求继续增加,闲置的机器设备由于已全部使用上了,过度的需求不仅不会促使产量增加反而引起物价上涨,产生通胀。
此处,特别强调是超额需求(区别于成本推动型通胀,成本推动型通胀是在无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上升所导致)。
后来又有人补充,当经济中未实现充分就业时,由于需求增加后,总供给的增加无法迅速满足总需求的要求便产生了暂时的供给短缺,从而推动了价格水平,产生通胀。
由于经济尚未达到充分就业,价格水平的上涨仍会刺激总供给逐渐增加,从而也使国民收入随之增加。
因总需求的增长持续超过总供给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可达到的水平,而导致的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
图中纵轴P表示物价水平,横轴Q表示产量水平;D1、D2、D3、D4、D5表示不同水平的总需求;Qf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利用现有资源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充分就业产量)。
当价格为P1时,总需求为D1,产量为Q1;当价格为P2时,总需求为D2,产量为Q2;当价格为P3时,总需求为D3,产量为Qf,这时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约束下的产量已达到最大,因此,总需求继续增大(由D3分别上升为D4、D5),将不可能引起产量增加(仍为Qf),而价格则由P3分别上升到P4、P5。
把A、B、C、D、E连成一线,可以得到通货膨胀轨迹。
大连理工大学2大工19秋《经济学》大作业题目及要求
![大连理工大学2大工19秋《经济学》大作业题目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7aa400e67ec102de3bd8934.png)
网络教育学院《经济学》课程大作业学习中心:(宋体,小三)层次:(宋体,小三)专业:(宋体,小三)年级:年春/秋季学号:(宋体,小三)姓名:(宋体,小三)完成日期:年月日大工19秋《经济学》大作业及要求第一部分:题目二:请论述失业原因和种类。
一、摩擦性失业造成摩擦性失业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充分。
由于信息不灵,尽管失业的人适合于填补现存的工作空缺,但工作空缺和与此相联系的工资并不为人们所知,从而造成失业。
长期以来,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极为不发达,统包统配、垂直性的就业方式使得就业信息闭塞,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在这种具体的国情下,相当一段时期内摩擦性失业将大量存在。
二、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
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中国的产业结构将迅速调整,新的支柱产业不断涌现,旧产业被不断淘汰。
其一,社会中的新兴产业由于突然崛起,出现适合该产业的劳动力短缺,如金融、信息产业、电子行业等。
其二,老产业由于资本存量的减少,劳动力需求逐步下降,因此,工作岗位空缺与失业同时并存。
众所周知,在体制转轨阶段,由于全国统一市场尚不发达,再分配机制的地方利益分配关系安排不够合理,国家产业政策应有的约束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导致重复建设和地方产业布局同构化现象严重。
从八十年代中期的一般家电生产为代表的结构趋同,直至近年以汽车、化工等支柱产业为代表的结构趋同均充分反映了这一事实。
这种大量的重复建设,造成我国“大而全”、“小而全”的全能化单体企业形态。
这样,不但生产要素得不到优化配置,资源大量浪费;而且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低,市场竞争能力差,产品结构单一,生产能力严重过剩。
这从根本上阻碍了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在市场供求形势总体上已经由过去的短缺经济、卖方市场初步进入买方市场阶段时,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必然。
而产业结构调整,实际上就是压缩一些产业部门的投资和就业的同时,增加一些产业部门的投资和就业。
大工20秋《经济学》大作业题目及要求
![大工20秋《经济学》大作业题目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9222367ad51f01dc381f106.png)
网络教育学院《经济学》课程大作业学习中心:(宋体,小三)层次:(宋体,小三)专业:(宋体,小三)年级:年春/秋季学号:(宋体,小三)姓名:(宋体,小三)完成日期:年月日大工20秋《经济学》大作业及要求第一部分:注意:请从以下题目中任选其一作答!题目一:请论述失业原因和种类。
题目二:请论述货币政策的基本原理。
题目三:采用产品支出法计算GDP时,统计对象主要包含哪些项目?请分别解释说明。
题目四:请论述自然条件是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的。
题目五:结合图说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第二部分:学习心得为区分离线作业是否独立完成,请写出自己对本课程的想法或者学习心得。
(本段在完成自己内容后删除。
)作业具体要求:1.作业组成本次作业共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从五道题目中选择一道作答;第二部分,完成学习心得。
注意:提交的作业中必须包括以上两部分内容。
2. 封面格式封面名称: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经济学》大作业,字体为宋体加黑,字号为小一;姓名、学号、学习中心等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三号。
以附件形式上交离线作业(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内),选择已完成的作业(注意命名),点提交即可。
如下图所示。
3. 正文格式作业正文内容统一采用宋体,字号为小四基本格式:页边距:上2.6cm, 下2.6cm, 左2.6cm, 右2.6cm;页眉:1.5cm,小五,黑体,居中;(封面页不显示页眉)页脚:1.75cm;行距:固定值22磅;页码:宋体, 五号, 居中, 底部,正文为起始页页码为1(封面页没有页码)。
注意:⑴作业必须独立完成,不准抄袭其他网站或者请人代做,如有雷同作业,成绩以0分记。
⑵引用他人文章的内容,需在文中标注编号,文章最后写出相应的参考文献。
引用内容不得超过全文的30%。
大工20年秋季经济学大作业1高分答案
![大工20年秋季经济学大作业1高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1eb3bf03d8ce2f01662350.png)
学习心得
以前只知道失业就是失业,从来不关心什么原因造成的失业,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从中学习到失业可以分为6种,1.摩擦型失业,2.技术性失业,3.季节性失业,4.结构性失业,5.周期性失业,6隐性失业。
在这么多种的失业中,自己涉足的也只有前5种,摩擦性失业是最普遍的一种,大多数失业的人都面临自己找工作,或投简历公司找你;技术性失业,它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许将来会有很多人将会面临被科技技术所代替,现如今的无人超市,人工智能酒店等慢慢走进我们的生活,季节性失业,比如说一些旅游景点,他们也许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人满为患,当下也许会找许多临时的工作人员来维持,但当时节过后,那些招的临时工作者将面临失业;结构性失业,凡人都喜欢高薪的岗位,而这些岗位也很缺这方面的人材,但是自己没能力条件不达标,所以往往就形成了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由于这几年市场行情不好,各各行业都遇到了各种的问题,由于发展不好,好多大公司面临倒闭,因而导致劳动力过盛,而市场人员需求量减少,导致好多员工失业在家或者薪酬降低;隐形失业,是政府出于自身的需要,是某种制度造成的。也就是说,它是政府干预的结果。
网络教育学院
《经济学》课程大作业
学习中心:
层 次:专 升 本
专 业:工程管理9
姓 名:梁
完成日期:2020年 11 月 23 日
大工20秋《经济学》大作业及要求
第一部分:
注意:请从以下题目中任选其一作答!
题目一:请论述失业原因和种类。
答: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到不同国家或一个国家的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其主导因素并不完全相同。国际上一般将失业分为以下几类:
一般情况下,隐性失业经常存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中。计划经济体制中隐性失业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首先,从宏观角度看,隐性失业产生的基本原因同公开性失业产生的原因是一致的,是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等形式的隐性化。其次,隐性失业之所以不同于公开性失业,是因为这种失业是政府出于自身的需要,是某种制度造成的。也就是说,它是政府干预的结果。最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实行高度集权的产品均衡原则,企业只把下达的产值产量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于是极力吸收劳动力,而不考虑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这也是企业之所以接受政府用行政手段转嫁其冗员的原因。
大工20春《经济学》大作业题目及要求
![大工20春《经济学》大作业题目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e575681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4.png)
大工20春《经济学》大作业题目及要求网络教育学院《经济学》课程大作业学习中心:xxxxxxxxx层次:专升本专业: xxxx年级:2019年秋季学号: xxxxxxxxxxxx姓名: xxxxxx完成日期: 2020年 x月 x日大工20春《经济学》大作业及要求第一部分:题目一:请论述货币政策的基本原理。
答: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行为实施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体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所采取的方针和措施。
基本内容包括,政策目标,实现目标所用的政策工具以及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
政策工具分为两类,一是一般性货币工具,包括法定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
二是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消费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道义劝告。
基本原理:(1)由政府支出和税收所组成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主要是通过影响国民储蓄以及对工作和储蓄的激励,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
(2)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
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
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
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
政策的工具:1.凯恩斯的 R-M-r-I-E-Y.R为存款准备金,M是货币供给r是市场利息率I是投资E是总支出Y是总收入。
主要环节是市场利率。
2.是货币学派的,M-E-I-Y货币供给影响支出,变化了的支出用于投资,最后是名义收入。
之种变动在短期有影响,长期只是变动物价水平。
3.托宾的q理论。
q是资本市场价值以及重置市场的比率。
意思是所投资购买资本的1美元会使企业市场价值增加超过1美元,q>1.企业就投资。
M-r-PE-q-I-YPE是股票价格4.财富效应。
是指出货币政策导致货币供给量变化使人们的财富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消费支出PE-W-C-YW是财富 C是消费5.信用供给可能性效应。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学》大作业离线作业答案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学》大作业离线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911bfb5acfa1c7ab00cc61.png)
网络教育学院《经济学》课程大作业学习中心:层次:高起专专业:工商企业管理年级: 19年春季学号:姓名:完成日期: 2020年 01月 12 日大工19秋《经济学》大作业及要求第一部分:题目二:请论述失业原因和种类。
失业类型1.根据失业产生的原因,可以把失业区分为:(1)非自愿性失业:技术性失业,(2)自愿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3)隐蔽性失业等不同类型。
2.按消费者意愿划分为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自愿失业自愿失业是指工人所要求的实际工资超过其边际生产率,或者说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作条件和收入水平而未被雇用而造成的失业。
由于这种失业是由于劳动人口主观不愿意就业而造成的,所以被称为自愿失业,无法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来消除,因此不是经济学所研究的范围。
非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愿意接受收现行工资水平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现象。
这种失业是由于客观原因所造成的,因而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来消除。
经济学中的所讲的失业是指非自愿失业。
摩擦性失业指人们在转换工作过程中的失业,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的失业。
这种失业在性质上是过渡性的或短期性的。
他通常起源于劳动力供给方。
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不匹配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空缺职位,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结构性失业在性质上是长期的,而且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
这种失业是由经济变化导致的,这些经济变化引起特定市场和区域中的特定类型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低于其供给。
造成特定市场中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低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第一是技术变化,原有劳动者不能适应新技术的要求,或者是技术进步使得劳动力需求下降;第二是消费者偏好的变化。
消费者对产品和劳务的偏好的改变,使得某些行业扩大而另一些行业缩小,处于规模缩小行业的劳动力因此而失去工作岗位;第三是劳动力的不流动性。
流动成本的存在制约着失业者从一个地方或一个行业流动到另一个地方或另一个行业,从而使得结构性失业长期存在。
大工20春《经济学》大作业答案
![大工20春《经济学》大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7c5f6baa00b52acec7ca65.png)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还可能由货币因素引起。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都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上述实际因素引起的过度需求虽然最初在非金融部门中产生,但若无一定的货币量增长为基础,便不可能形成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换言之,过度的需求必然表现为过度的货币需求。从货币因素考虑,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可以通过两条途径产生::①经济运行对货币需求大大减少,于是,即使货币供应无异常增长,原有货币存量也会相对过多;②在货币需求量不变时,货币供应增加过多。一般情况下,后者是货币因素造成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
必须要学会舍得,尤其在中国更是这样,要有战略和远见! 最后,经济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它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中,主导着我们的社会生活,不知不觉的却用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益处。小则可以解决“柴米油盐”这些生活琐碎事,节省开支;大则可以借鉴其中有效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使之为我所用,我们现在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的大变革时代,对经济学知识的掌握生活是很有用的,对我的日常工作帮助非常的大。感谢老师的辛苦教导。
第二部分:
学习心得
生活中处处有经济,了解一定的经济学知识对于我们自身和以后的生活有很重要的作用。这个学期的经济学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理论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大工19秋《经济学》大作业题目及要求
![大工19秋《经济学》大作业题目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7049788ddccda38366baf15.png)
网络教育学院《经济学》课程大作业学习中心:江苏淮安金湖奥鹏学习中心层次:专升本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 19年春季学号:************ *名:**完成日期: 20年1月7日大工19秋《经济学》大作业及要求第一部分:注意:请从以下题目中任选其一作答!题目一:请论述信息不完全的几种情况。
题目二:请论述失业原因和种类。
题目三:请论述财政政策的基本原理。
题目四:请论述垄断形成的原因。
题目五:请论述技术进步是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的。
题目二:请论述失业原因和种类。
一般情况下,隐性失业经常存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中。
计划经济体制中隐性失业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首先,从宏观角度看,隐性失业产生的基本原因同公开性失业产生的原因是一致的,是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等形式的隐性化。
其次,隐性失业之所以不同于公开性失业,是因为这种失业是政府出于自身的需要,是某种制度造成的。
也就是说,它是政府干预的结果。
最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实行高度集权的产品均衡原则,企业只把下达的产值产量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于是极力吸收劳动力,而不考虑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这也是企业之所以接受政府用行政手段转嫁其冗员的原因。
(1)摩擦性失业是指正在寻找职业不得不暂时处在工作变换甚至职业变换状态中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产生的原因是:一是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二是信息不完善;三是求职者与拥有职业空缺的用人单位之间相互寻找,洽谈需要有一定的时间。
(2)技术性失业是指由于采用节省劳动力的新技术后所造成的失业。
技术性失业形成的原因是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取代一部分劳动力。
(3)季节性失业是由于季节变化或分季节购买的习惯等原因引起临时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一些部门或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随季节的变化而波动;二是有一些行业随季节的不同会产生购买的高峰或低谷,从而影响作为派生需求的劳动需求,造成季节性失业。
大工21春《经济学》大作业题目及要求 答案
![大工21春《经济学》大作业题目及要求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765f86ddccda38366baf39.png)
网络教育学院《经济学》课程大作业学习中心:(宋体,小三)层次:(宋体,小三)专业:(宋体,小三)年级:年春/秋季学号:(宋体,小三)姓名:(宋体,小三)完成日期:年月日大工21春《经济学》大作业及要求第一部分:注意:请从以下题目中任选其一作答!题目一:什么是均衡价格?画图说明价格的变动。
题目二:请举实例说明囚徒困境。
题目三:请论述通货膨胀的影响。
题目四:请论述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题目五: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完全主要包括什么?请分别阐述。
题目四:请论述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一)技术创新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技术进步可以缓解资源的稀缺性程度,一方面,技术进步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最大可能的产量组合尽可能向生产可能性边界靠近。
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可以使未预见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现实的宝贵资源,使同样的资源投入,就可以使生产可能性从原有的低利用率提高到较高的位置。
技术进步使等量资源投入产出更多的产品组合,这为人类突破资源供给的限制带来了希望,从而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张。
从世界技术发展史来看,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
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20世纪50年代,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超过了生产要素投入量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总和。
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现在已达到80%。
我国的资源状况决定了经济发展不可能走高耗、浪费、粗放经营的道路,而必须选择低耗、节约、集约经营的道路。
虽然要素投入量的增长是有限的,但技术进步则是无限的,所以,经济增长不仅要靠要素投入增加,更加需要技术进步推动的来实现。
(二)技术进步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技术进步主要表现在生产设备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改善。
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
生产设备的大型化、生产的自动化等可提高企业生产的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投入产出率。
大工19秋《经济学》大作业题目及要求答案
![大工19秋《经济学》大作业题目及要求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c0c4706294dd88d0d26bab.png)
网络教育学院《经济学》课程大作业学习中心:层次:高起专专业:公共事务管理年级:学号:姓名:完成日期:大工19秋《经济学》大作业及要求第一部分:题目二:请论述失业原因和种类。
答:(1)摩擦性失业是指正在寻找职业不得不暂时处在工作变换甚至职业变换状态中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产生的原因是:一是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二是信息不完善;三是求职者与拥有职业空缺的用人单位之间相互寻找,洽谈需要有一定的时间。
(2)技术性失业是指由于采用节省劳动力的新技术后所造成的失业。
技术性失业形成的原因是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取代一部分劳动力。
(3)季节性失业是由于季节变化或分季节购买的习惯等原因引起临时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一些部门或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随季节的变化而波动;二是有一些行业随季节的不同会产生购买的高峰或低谷,从而影响作为派生需求的劳动需求,造成季节性失业。
(4)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动引起劳动力市场结构和职能长期失调而造成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原因是:新技术的采用,不断地改变产业结构,新兴的行业大量涌现,传统的行业被淘汰。
这就要求劳动力结构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动。
如果不适应,就会产生结构性失业。
(5)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周期中萧条阶段的经济波动引起的,劳动力市场中劳动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的失衡所造成的失业。
周期性失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经济下降而造成对劳动力需求不足,周期性失业带来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6)隐性失业又称潜在性失业或在职失业,是指企业雇用工人从事不能充分发挥其能力的工作或从事那种劳动生产率低于他能达到的标准的工作。
1。
大工《经济学》大作业参考题目及要求【内容仅供参考】781
![大工《经济学》大作业参考题目及要求【内容仅供参考】781](https://img.taocdn.com/s3/m/8c29c7c652d380eb63946d12.png)
网络教育学院《经济学》课程大作业
大工20秋《经济学》大作业及要求
第一部分:
注意:请从以下题目中任选其一作答!
题目一:请论述失业原因和种类。
题目二:请论述货币政策的基本原理。
题目三:采用产品支出法计算GDP时,统计对象主要包含哪些项目?
请分别解释说明。
题目四:请论述自然条件是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的。
题目五:结合图说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论题四:请论述自然条件是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的。
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界力量和作用的总和。
环境的作用在于为人类活动提供不可缺少的各种自然资源,对人类经济活动产生的废物和废能量进行消纳和同化,以及提供舒适性环境的精神享受。
环境问题的实质在于,人类经济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替代品的生长速度和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首先,经济效益为生态保护和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力量,可以促进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实现;社会效益是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重要目的,脱离这个目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就失去了意义;生态效益则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不可缺少的保证。
其次,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如下:一、自然资源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起着基础性作用。
《经济学》课程大作业
![《经济学》课程大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9e5bf8b26bd97f192279e9f9.png)
网络教育学院《经济学》课程大作业学习中心:(宋体,小三)层次:(宋体,小三)专业:(宋体,小三)年级:年春/秋季学号:(宋体,小三)姓名:(宋体,小三)完成日期:年月日大工20春《经济学》大作业及要求第一部分:注意:请从以下题目中任选其一作答!题目一:请论述货币政策的基本原理。
题目二:结合图说明什么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题目三:举例说明乘数加速原理。
题目四:请论述自然条件是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的。
题目五:结合图说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举例说明乘数加速原理。
乘数-加速原理是一种内生经济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周期就源于经济本身。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有效需求理论,投资和消费是有效需求的两个最重要的部分。
因此,乘数加速原理主要说明了投资对消费的刺激作用和消费对投资的诱导作用。
投资和消费相互影响和制约,使经济具有更明显的周期性活动。
现在我们将讨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
首先,我们需要解释投资的联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谈论投资乘数的概念。
凯恩斯主义指出,一定数量的投资可以使国民产出增加几倍。
调查原因。
实际上,投资乘数在刺激国家产出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那么,投资乘数到底是多少?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个国家在新的一年里使用一百万美元进行投资(这里的投资主要是指净投资),一百万美元用于购买产品,以及所购买产品的生产要素价值结果,实现了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长(即国民收入增加了100万美元)。
让我们假设该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8(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增加与收入增加之间的差)。
一个比率),那么在第一轮国民收入中的100万美元中,有80万美元将用于新的消费(剩余的20万元可用于资本设备的维护等),然后这80万美元,第二轮国民收入扩张(即国民收入再增加80万美元),并根据边际消费倾向,在800,000美元中的64万美元将用于下一个一轮消费,从而形成了新一轮的消费。
因此,国民收入扩大有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到第九轮,为方便起见,我们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解释:100+100*0.8+100*0.8*0.8+100*0.8*0.8*0.8+………(加到100乘以n-1个0.8)经过整理后可以得原式=100*1/1-0.8=100*5=500(万美元)如果我们用K 来表示投资乘数,用MPC来表示边际消费倾向,那么,我们可以得出投资乘数的公式为:K=1/1-MPC。
《经济学》课程大作业
![《经济学》课程大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9e5bf8b26bd97f192279e9f9.png)
网络教育学院《经济学》课程大作业学习中心:(宋体,小三)层次:(宋体,小三)专业:(宋体,小三)年级:年春/秋季学号:(宋体,小三)姓名:(宋体,小三)完成日期:年月日大工20春《经济学》大作业及要求第一部分:注意:请从以下题目中任选其一作答!题目一:请论述货币政策的基本原理。
题目二:结合图说明什么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题目三:举例说明乘数加速原理。
题目四:请论述自然条件是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的。
题目五:结合图说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举例说明乘数加速原理。
乘数-加速原理是一种内生经济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周期就源于经济本身。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有效需求理论,投资和消费是有效需求的两个最重要的部分。
因此,乘数加速原理主要说明了投资对消费的刺激作用和消费对投资的诱导作用。
投资和消费相互影响和制约,使经济具有更明显的周期性活动。
现在我们将讨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
首先,我们需要解释投资的联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谈论投资乘数的概念。
凯恩斯主义指出,一定数量的投资可以使国民产出增加几倍。
调查原因。
实际上,投资乘数在刺激国家产出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那么,投资乘数到底是多少?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个国家在新的一年里使用一百万美元进行投资(这里的投资主要是指净投资),一百万美元用于购买产品,以及所购买产品的生产要素价值结果,实现了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长(即国民收入增加了100万美元)。
让我们假设该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8(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增加与收入增加之间的差)。
一个比率),那么在第一轮国民收入中的100万美元中,有80万美元将用于新的消费(剩余的20万元可用于资本设备的维护等),然后这80万美元,第二轮国民收入扩张(即国民收入再增加80万美元),并根据边际消费倾向,在800,000美元中的64万美元将用于下一个一轮消费,从而形成了新一轮的消费。
因此,国民收入扩大有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到第九轮,为方便起见,我们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解释:100+100*0.8+100*0.8*0.8+100*0.8*0.8*0.8+………(加到100乘以n-1个0.8)经过整理后可以得原式=100*1/1-0.8=100*5=500(万美元)如果我们用K 来表示投资乘数,用MPC来表示边际消费倾向,那么,我们可以得出投资乘数的公式为:K=1/1-MPC。
大工19秋《经济学》在线作业1满分答卷
![大工19秋《经济学》在线作业1满分答卷](https://img.taocdn.com/s3/m/04a374d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a.png)
大工19秋《经济学》在线作业1满分答
卷
题目1:请简要阐述需求与供给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请简要阐述需求与供给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需求和供给是市场经济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对市场均衡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需求是指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购买意愿和能力。
需求曲线展示了不同价格下消费者购买该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上升意味着消费者准备购买更多商品或服务,需求下降则表示消费者准备购买较少的商品或服务。
供给是指生产者准备出售的商品或服务数量。
供给曲线表明了不同价格下生产者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数量。
供给上升意味着生产者准备出售更多商品或服务,供给下降则表示生产者准备出售较少的商品或服务。
需求与供给的交汇点即为市场均衡点。
在该点上,消费者需求
与生产者供给完全匹配。
市场均衡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如果需求上升,市场均衡点将向右移动,导致价格和数量的增加。
相反,如果需求下降,市场均衡点将向左移动,导致价格和数
量的减少。
同样地,如果供给上升,市场均衡点将向右移动,导致数量的
增加,但价格可能会下降。
相反,如果供给下降,市场均衡点将向
左移动,导致数量的减少,但价格可能会上升。
综上所述,需求和供给对市场均衡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通过分
析需求和供给的变化,我们可以预测市场均衡点的位置以及价格和
数量的变动趋势。
大工春经济学在线作业及参考答案
![大工春经济学在线作业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819cc64a7302768f993944.png)
大工春《经济学》在线作业-及参考答案大工12春《经济学》在线作业1单选题(共 5 道试题,共30 分。
)1. 根据供给定律,供给曲线()。
A. 向上倾斜B. 向下倾斜C. 与纵坐标垂直D. 与纵坐标平行正确答案:A 满分:6 分2. 一般来说,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低,则()。
A. 需求少B. 需求多C. 需求量一定D. 无需求正确答案:B 满分:6 分3. 经济学研究的前提是()。
A. 资源有效配置B. 资源稀缺性C. 经济制度给定D. 资源充分利用正确答案:B 满分:6 分4. 当边际产量大于零时,总产量()。
A. 减少B. 不变C. 增加D. 先减少再增加正确答案:C 满分:6 分5. 如果一种商品价格增加1%,需求量减少2%,则该商品的需求弹性()。
A. 小于1B. 等于1C. 大于1D. 不变正确答案:C 满分:6 分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30 分。
)1. 下列选项中属于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的有()。
A. 价格理论B. 通货膨胀C. 消费理论D. 失业E. 市场失灵正确答案:ACE 满分:6 分2. 下列关于无差异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效用不同B.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小C. 无差异曲线可以在同一平面上相交D.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效用之比E. 距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越小正确答案:BD 满分:6 分3. 下列几组商品中,属于互补品的是()。
A. 饼干和面包B. 汽油和汽车C. 鼠标鼠标垫D. 肯德基套餐和麦当劳套餐E. 电脑硬件和软件正确答案:BCE 满分:6 分4. 下列关于利润和收益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经济利润是企业的总收益减去企业的显性成本B. 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润相同C. 边际收益是指销售每一单位的产品平均得到的收入D. 如果增加销量会降低市场价格,边际收益递减E. 如果增加销量价格不变,边际收益就等于价格5. 下列成本中属于短期固定成本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教育学院《经济学》课程大作业
大工20秋《经济学》大作业及要求
第一部分:
题目五:结合图说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1)总产量指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
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2)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
(3)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4)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在使平均产量最大和总产量最大之间。
根据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可以把一-种可变要素的投入区间划分为三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产量曲线的特征为,要素的平均产量始终是上升的,且达到最大值;要素的边际产量上升到最大值,且要素的边际产量始终大于平均产量,总产量始终是增加的。
在这一阶段,生产者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是有利的。
或者说,生产者只要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就可以增加总产量。
因此,任何理性的生产者都不会在这一阶段停止生产,而是连续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以增加总产量,并将生产扩大到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