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深圳专用)完美版第八章 文学常识
中考语文复习《文学文化常识》PPT课件
![中考语文复习《文学文化常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fb261d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1e.png)
03
对于文学作品的分类;古代诗词曲、史传、小说、论 文、杂记的特点及分类。
04
在中国文学历史上有影响的文学流派、文学团体、诗 人作家的合称和文学运动等等。
特别提醒
现在对文学对常识的考查越来越形式多样化, 不再拘泥于作家作品生卒年月别号,渐渐地深 入到里面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特别是主要 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典型的情节,学习时注 意拓展课本内的内容。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形象或名言,要特别留意那些仍“活”在我们 生活和心目中的人物形象和现今已溶在我们思 想里的“语言”。
D 选州长》都是小说。 4、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是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威尼斯商人》是莎 士比亚的著名喜剧。
B、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唐宋八大家”中,有苏氏三父子,他们 是父亲苏洵,儿子苏轼和苏辙。
C、《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叙述 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建功立业、辞官还乡的故事。
例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 A.就表达方式说,诗歌可以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和说理 诗。《周总理,你在那里》是抒情诗,《木兰诗》是叙事 诗,《有的人》是说理诗。 B.“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 一种文体,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C.剧本的特点是:①必须适合舞台演出,②必须有集中、 尖锐的矛盾冲突,③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符合各自的身 份和性格特征。 D.小说的情节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 果几部分。
孔言子行
的书。 ②《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史书,作者
是
时的西汉 。鲁迅司马誉迁之为
“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③文房四宝是指: 笔 、 、墨 、纸 。 砚 文人四友是指: 琴、 、棋 、 书。 画
2019-2020年语文广东省深圳市备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
![2019-2020年语文广东省深圳市备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https://img.taocdn.com/s3/m/80c268aaad51f01dc381f11d.png)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广东省深圳市备考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点符号用法考点剖析☆聚焦高频考点: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点符号用法例1:(2018深圳中考)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A. “白发三千丈”和“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两句诗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 “市民可以在手机上申请车牌摇号。
”这句话的主干是“手机申请摇号”。
C. “即使风雨再大,但阻止不了他们的热情。
这句话的关联词运用正确。
D. 《史记》中“世家”是用来记述平民的,陈涉出身农民,所以记录在世家中。
【答案】A【解析】B主干应为“市民申请摇号”;C项关联词语没有成套的使用。
改为“即使……也”或“虽然……但”。
D“世家”主要是诸侯传记,不是平民。
例2:(2017深圳市中考)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A.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这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B.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代的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
C. “必须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句中的划线词都是形容词。
D. “不但……还……”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基础知识综合题,考查了修辞手法、课文知识背景、词性、复句的知识。
B项中《小石潭记》是八年级下册的课文,作者是柳宗元,初中阶段语文教材中选用的韩愈的古文只有一篇《马说》。
例3:(2016深圳市中考)请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A.《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它的作者是吴敬梓。
B.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结构上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C.“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D.“在海外生活了八、九年的杨先生最终决定回国创业。
“这句话中顿号的使用是不正确的。
【答案】C【解析】C项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例4:(2015深圳市中考)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A.“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八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精练篇)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八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精练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89ec35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1.png)
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1.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的作者是孔子及其弟子,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B.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号青莲居土,自称“诗魔”。
C.《家》《春》《秋》三部长篇小说被称为巴金的“激流三部”。
D.《堂吉诃德》是中世纪葡萄牙著名作家、小说家塞万提斯的作品。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给马生所写的赠别诗前的序言。
B.古代把水的南面叫作“阴”,如“河阴”便是黄河南。
C.《风筝》和《故乡》都是我国现代作家鲁迅的小说作品D.《钦差大臣》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讽刺性戏剧作品。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作者是张养浩。
B.《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
C.《三峡》《醉翁亭记》、《小石潭记》都是山水游记散文。
D.“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书”是指《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B.萧红,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散文集《生死场》。
C.闻一多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
D.《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春》——朱自清——散文家、语文教育家B.《济南的冬天》——老舍——文学家、戏剧家C.《白鹅》——丰子恺——画家、文学家D.《海燕》——高尔基——作家、文学史家6.(2019黄冈卷)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从内心深处里他一直很不喜欢《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奔跑吧,兄弟》等电视节目。
”这个句子中的“从内心深处里”充当状语。
B.“阳光明媚”“差得很远”“除恶扫黑”“敬畏生命”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86c263d5bbfd0a795673e5.png)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片名取自我国古代一位词人词作中的句子。
这位词人是()A. 辛弃疾B. 李煜C. 宴殊D. 李清照【答案】 B【解析】【分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五代李煜的《虞美人》。
故答案为:B【点评】《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在写下这首《虞美人》后,宋太宗恨其“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而毒死了他。
写的是处于“故国不堪回首”的境遇下,愁思难禁的痛苦。
全词不加藻饰,不用典故,纯以白描手法直接抒情,寓景抒情,通过意境的创造以感染读者,集中地体现了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以“一江春水向东流”比愁思不尽,贴切感人。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说”在古代是一种文体,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议论说道理;也可以发表作者的感想。
如韩愈的《马说》,周敦顾的《爱莲说)。
B.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书画家,人称山中宰相。
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C. 雨果,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等。
D. 《论语》记录孔子言行的书,由孔子弟子编纂而成,共20篇,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答案】 D【解析】【分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把握。
D.《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故选D。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3.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B. 老舍,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样子》,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 我国清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被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复习:文化文学常识(含解析)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复习:文化文学常识(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82ff3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2.png)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垂髫”,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
7.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项是()
A.《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的。
B.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卖油翁》选自《资治通鉴》,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半山居上。
C.古人用辞谦敬有别,如垂询、高见、劳驾是敬辞,家慈、拙见、鄙人是谦辞。
D.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也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之后是雨水,清明之后是谷雨。
4.下列文学常识的相关信息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社戏》体裁是小说,选自《呐喊》。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D.鲁迅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等。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B.《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表达了作者重回阔别十年的延安时激动喜悦的心情。
B.小金告诉小吴,按照古代做法,初三毕业后应该举行加冠仪式的。
C.名著阅读分享会上,小吴交流了纪传体通史《史记》的阅读体会。
D.小吴在蠡园春游,目及满园春色,不禁吟诵起了朱自清的美文———《春》。
3.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文学文化常识(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文学文化常识(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426f15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1.png)
课标导航
考查角度 命题方向 分值
基础型学习任务
群:语言文字积累
与梳理
继续丰富自己的
积累,分类整理、 欣赏、交流所积 累的名句、诗文
1.文学常识 2.文化知识
等,并在日常读
写活动中积极运
用,提升自身的
中华文化修养
主要以选 择题形式 考查各种 文学文化 常识
2—3分
备考建议
1.准确掌握教材中的重点作家、 作品(包括作品的主要内容、主 题、人物、写作手法等)、文化 常识和文体知识,可以按照一 定的标准加以归纳整理,分类 记忆,强化记忆 2.做一定量的各省市的中考或 模拟试题,对其中涉及的知识 点要做重点记忆,同时提高答 题能力
贬滁州期间 同乐
写于作者被 贬黄州期间
既有赏月的闲适, 也有被贬的落寞 悲凉
A.“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大多是记述旅途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 咏人文胜迹,记录风土人情等。 B.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均有散文名篇传世,他们与韩愈、苏洵、苏 辙、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C.柳宗元、欧阳修、苏轼仕途都比较坎坷,都有被贬的经历,以上三 篇文章都是在被贬期间写的。 D.古代文人在仕途不顺、心情低落时都会写寄情于山水的文章,这些 文章都表达出他们无法自拔的落寞悲伤情绪。 导析:D 古代文人在仕途不顺、心情低落时,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抒发 和摆脱这种悲伤、抑郁的情绪,并非无法自拔。
11.(2023凉山)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B ) 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 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B.《孔乙己》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朝花夕拾》。 C.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 D.雨果,法国作家,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 三年》等。
中考复习冲刺系列八文学常识
![中考复习冲刺系列八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b9c55ea6ba1aa8114431d9be.png)
中考复习冲刺系列八文学常识一、课标解读1.了解和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
包括:掌握重要作家的生活年代、朝代(以及外国作家的国别)、艺术风格等;掌握重要作家的作品和出处;掌握作品中的典型文学形象;浅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著述。
2.了解和掌握《课标》推荐的课外读物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课标中要求初中生能背诵240篇(段)优秀诗文,与其相关的文学常识的识记,也是经常考查的内容之一。
二、考点突破(一)考点梳理考点一:作家简介1.文化积累──下面句子内容陈述有误的一项是()A.李白,字太白。
唐代诗人,被称为“诗圣”。
他的诗想象奇特,气势豪迈,极具浪漫主义风格。
代表作有《行路难》等。
B.苏轼,字子瞻。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开创了豪放派词风。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为“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C.冰心,原名谢婉莹。
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她的诗集《繁星》《春水》的主题表现了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赞美。
D.老舍,原名舒庆春。
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品《骆驼祥子》为我们真实地描绘了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
【温馨提示】考常识就是考识记。
识记的内容紧紧围绕作家、作品、文化知识进行;识记的范围,意识课本里出现过的,二是有代表性的、知名度高的。
【名师归纳】排除法文化常识涉及写作背景,文中反映的文风、民情、文学倾向等。
当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时,一是直接作答,这是建立在极有把握的情况下。
二是采取排除法,“缩小包围圈”,即排除迷惑选项。
考点二:课文理解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说》一文的作者是我国唐代文学家韩愈,他是我国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B.《杨修之死》选自清代小说家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C.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在《傅雷家书》中苦心孤诣地教导儿子,他希望儿子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D.《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中考语文复习---文学常识专题
![中考语文复习---文学常识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7961ae0a02020740be1e9b4a.png)
中考语文复习---文学常识专题1.新闻的特征是用事实说话。
新闻的六要素(即记叙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结构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2、书信包括称呼问候、正文、祝语(结尾)、署名、日期等五部分。
3.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都选自《朝花夕拾》。
《雪》、《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
《社戏》、《故乡》、《孔乙己》都选自《呐喊》。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回忆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对于自己的老师,作者只写过三个人,分别是寿镜吾、章太炎和藤野先生。
点拨:寿镜吾是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的;章太炎是在《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写的。
《故乡》这篇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主要通过闰土、杨二嫂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萧条,揭示了衰败的悲惨景象,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同时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作者是鲁迅。
4.《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名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等。
《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
5.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北京市政府曾授予他‚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6.郭沫若,现代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等。
《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全集》7.《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作者是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8.《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初中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含答案(Word版)
![初中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含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69309ffe804d2b160b4ec0bc.png)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秦琼是哪回戏里的人物?()A. 《一箭仇》B. 《二进宫》C. 《三家店》D. 《四进士》【答案】 C【解析】【分析】京剧《三家店》又名《秦琼发配》。
说的是隋末,秦琼被靠山王杨林提至登州问罪,押解途中宿于三家店,思念亲朋,不胜愁闷。
差官罗周为罗艺(罗成之父)的养子,秦琼嗟叹中道出罗成姓名,罗周始知与秦琼为姑表亲。
此时瓦岗寨的史大奈奉命来探,遇秦、罗,共同定计,由秦琼修书,史带回音信,约期攻打登州。
故答案为:C【点评】201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唱《明星反串闹新春》,陈羽凡、胡海泉表演京剧《三家店》选段。
2.关于文学常识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A. 新闻的结构分为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B.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自己记叙。
C. 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是一联,共四联,依次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D. 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答案】 D【解析】【分析】A.有误,新闻的结构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B.有误,传记一般由别人记叙;C.有误,律诗的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诗歌中的“意境”,是指诗人笔下所描绘的画面或事件与诗人的主观感情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B. 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C. “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D. “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
【答案】 D【解析】【分析】D.“而立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不惑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
部编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及答案(Word版)
![部编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及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517bcbee767f5acfa0c7cd0b.png)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B. 戏剧人物的塑造,大都通过人物的语言,包括对话、独白、旁白来进行。
C. 普希金,俄国诗人,其诗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
D. 老舍,原名舒庆春,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其代表作《雷雨》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答案】 D【解析】【分析】D项,老舍,原名舒庆春,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
《雷雨》是话剧作家曹禺的话剧。
故选D。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注意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仔细辨析判断。
2.下列各组成语,全都来源于历史故事的一项是()A. 完璧归赵破釜沉舟三顾茅庐B. 门庭若市舍生取义杞人忧天C. 守株待兔闻鸡起舞豁然开朗D. 温故知新刻舟求剑毛遂自荐【答案】 A【解析】【分析】B.“门庭若市”和“舍生取义”不是来自历史故事;C.“豁然开朗”不是来自历史故事;D.“温故知新”不是来自历史故事。
据此,答案为A。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积累和解释。
答题时应注意,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3.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西游记》中平顶山莲花洞的两个妖怪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他们本来是太上老君看守炼丹炉的童子,被观音借去下界为妖,来考验唐僧取经决心。
B. 《水浒传》中林冲上梁山后,寨主“托塔天王”晁盖嫉贤妒能,多方刁难,要林冲献投名状。
C. 《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08 《与朱元思书》文学常识+重点注释+中考预测(含详解)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08 《与朱元思书》文学常识+重点注释+中考预测(含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825b9e37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17.png)
专题08 课内重点文言文篇——《与朱元思书》(原卷版)长于史学,也善诗文,小品书札以写景见长。
⑵“与”,给予;“朱元思”是吴均的好友,点明人物;“书”,书信,点明体裁。
标题点明本⑴[共色]同样的颜色。
⑵[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⑶[从]跟、随。
⑷[任意东西]意思是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⑸[东西]向东或向西。
⑹[许]表示约数。
⑺[缥(碧〕浅青色。
⑻[甚箭]即“甚于箭”,意思是比箭还快。
⑼[寒树]这里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
⑽[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⑾[互相轩邈]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⑿[轩]高。
⒀[邈]远。
⒁[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⒂[千百成峰]形成千百座山峰。
⒃[激]冲击,撞击。
⒄[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⒅[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⒆[嘤嘤]鸟鸣声。
⒇[千转]长久不断地叫。
(21)[千],表示多。
(22)[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23)[鸢飞戾天]意为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
(24)[鸢]俗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
(25)[戾]至、到达。
(26)[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
(27)[经纶(世务]治理国家大事。
(28)[经纶]筹划、治理。
(29)[反]同“返”,返回。
(30)[横柯]横斜的树枝。
(31)[柯]树木的枝干。
(32)[交映]互相掩映。
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答案】没有一丝风,烟雾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相同的颜色。
⑵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答案】(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船儿向东向西。
⑶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答案】从富阳到桐庐的一百多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⑷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答案】江水都是清白色,千丈深的地方也能看见到水底。
⑸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答案】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到底,毫无障碍。
⑹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答案】湍急的江水比箭还要快,那汹涌的波浪像飞奔的马。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汇(最新整理)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汇(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15a22a9bceb19e8b8f6babe.png)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汇一、古代部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主要艺术手法是赋、比、兴。
《关雎》《蒹葭》2.《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周游列国,宣扬“仁政”,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开了中国私塾教育的先河,相传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3.《孟子》,此书是孟子及其门人弟子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人,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和孔子合称“孔孟”。
政治上主张“仁政”“王道”“民贵君轻”,社会思想上主张“性善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4.《墨子》,此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5.《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
庄周,战国时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
6.《左传》,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旧传为春秋时期左秋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曹刿论战》7.《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由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而成。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8.《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陈涉世家》9.史书:①编年体:《左传》《资治通鉴》;②纪传体:《史记》及其他二十四史;③国别体:《战国策》《国语》。
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
![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1e33b614791711cc7917a9.png)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秦琼是哪回戏里的人物?()A. 《一箭仇》B. 《二进宫》C. 《三家店》D. 《四进士》【答案】 C【解析】【分析】京剧《三家店》又名《秦琼发配》。
说的是隋末,秦琼被靠山王杨林提至登州问罪,押解途中宿于三家店,思念亲朋,不胜愁闷。
差官罗周为罗艺(罗成之父)的养子,秦琼嗟叹中道出罗成姓名,罗周始知与秦琼为姑表亲。
此时瓦岗寨的史大奈奉命来探,遇秦、罗,共同定计,由秦琼修书,史带回音信,约期攻打登州。
故答案为:C【点评】201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唱《明星反串闹新春》,陈羽凡、胡海泉表演京剧《三家店》选段。
2.对下面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会抗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 这是一首豪放词,“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
B. 在上片,作者实际上已经绘制成他的“太守出猎图”。
起句陡兀,用“狂”字笼罩全篇,抒写胸中雄健豪放之气。
C. 这首词下片借历史典故委婉地表达了希望像冯唐一样得到朝廷重用,希望皇帝能早日委派自己为国杀敌。
D. 词中运用“发、牵、擎、卷、射、挽、望”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生动形象,姿态横生,气势恢宏。
【答案】 C【解析】【分析】C项错误,下片的典故“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表达的是词人希望朝廷能够像派冯唐赦魏尚一样得到朝廷的重用,驰骋沙场,杀敌报国。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理解。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
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
3.下面是歌词《说唱脸谱》中的节选部分。
横线处所填的内容与人物脸谱,说法正确的一项是()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a________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b________的曹操,c________的张飞叫喳喳……A. a处应填脸谱(2),此脸谱表示忠勇耿直、有血性的勇烈人物,符合关羽的形象。
专题08 文学、文体、文化常识-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08 文学、文体、文化常识-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3ef16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bd.png)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第三部分
题型特训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1.(2023·山东济南·统考三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朔气传金柝”中的“金柝”指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
更的器具。
B.乡试中举,第一名称“状元”,第二至十名称“亚元”。
C.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望诊是第一步,即
经历展示当时社会嫌贫爱富、金钱大于亲情的现象,对此进行讽刺;
D.《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并非编年体;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3.(2023·四川广安·统考一模)下列各项中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号青莲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代表词人,与辛弃疾并称“苏
辛”。
B.《醉翁亭记》“非丝非竹”中的“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泛
款适合你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 、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 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稿羲定P、P女T 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稿新、定,虞P上P舜千T,款。海模量板素选材择持总续有更一 21、五金:金、银、铜、铁、锡。款适合你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八)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八)](https://img.taocdn.com/s3/m/3a848a255ef7ba0d4a733be4.png)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八)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11分)1. (2分) (2017七上·莒县期末) 根据汉字写拼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shān hú________珠攒________成的小球。
2. (4分)(2011·唐山) 按下面的提示默写诗文句子。
①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他们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着“________ ,________”的心态。
(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填空)②写出两句与春雨有关的古诗句:________ , ________。
3. (4分) (2016七下·江都期中) 根据拼音提示写汉字。
走进个园,首先进入视线的是月亮门两侧花坛里的几十棵修长的劲竹,枝叶扶苏婆娑,与两侧的青砖花窗相yìng________成辉。
园中遍栽移植自南北各地的各种竹子,千zī________百态。
万竿青竹葱lóng________滴翠,清风徐来,竹叶沙沙,似在窃窃私语,更显个园之幽suì________ ,正是“万翠竹深非俗籁,一圭山远见孤棱”。
4. (1分)蝉怎样喝水?________二、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45分)5. (6分) (2017八上·鄞州期中)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饮酒【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逸生活情趣的一个词是________。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你从这首诗的“景语”中读出诗人怎样的“情语”?6.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真题 Zhong kao zhen ti
4.(2012年)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这个单句的主 干是“妹妹没有台词”。 B.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送东阳马生序》 是一篇赠序。 C.“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通过新闻传媒对深圳‘5.26’酒后飙车致人伤亡事 件”的追踪报道,使我们深刻认识到醉驾的严重危害。 “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中考真题 Zhong kao zhen ti
3.(2013年)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 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 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作者曹雪芹, 清代小说家。 B.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 “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如刘 禹锡的《陋室铭》。 C.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可以用叹号。例如:我哪里比 得上他呀! D.“晶莹的露珠”是主谓短语,而“露珠晶莹”是hen ti
2.(2014)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著 作,与《大学》、《中庸》、《春秋》合称为“四书”。 B.“去好呢?还是不去好呢?”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 是正确的。 C.“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 光立即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这句话 使用了夸张、排比的修辞手法。 D.“他的办公桌上散乱地铺着写满密密麻麻的字的稿纸。”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铺稿纸”。
一、古代几种文体
1.说:可以记事,也可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如 周敦颐的《爱莲说》、韩愈的《马说》等。 2.记:多记叙事件,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陶渊明的《桃花 源记》等。 3.铭:古代刻在器物上告诫自己或歌颂功德的一种文字,后成为 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多是押韵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4.表: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如诸葛亮的《出师 表》。 5.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 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可以抒情,也可以写景,如《答谢中书 书》、《与朱元思书》。 6.序: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体, 也可以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赠序是古 人专为送亲别友而写的文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宋濂 的《送东阳马生序》。
二、现代文体常识(古诗词除外) 1.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2.说明文 (1)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 的是给读者以科学的知识、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科学 性、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征。说明文按说明对象 的不同分为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两种。 (2)说明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总分式(包括总— —分、总——分——总两种),一种是递进式。事物说明 文大都用前者,事理说明文大都用后者。
3.议论文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2)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3)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4)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 证。 4.散文 (1)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 式。 (2)描写见闻、表达感悟,是散文的内容;自由灵活是散 文的形式。
中考真题 Zhong kao zhen ti
5.(2011年)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诗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即便是叙事诗或意在 说明科学现象和阐明哲理的诗,也必须饱含感情。 B.“昨晚,来自国内外的嘉宾共同见证了深圳大运中心的落 成。”这句话的主干是“嘉宾见证落成。” C.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塑造了一系列的知识分子形象,比如 《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故乡》中的“我”以及《孔乙 己》中的孔乙己等。这些人物都来自他的小说。 D.“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或许仅仅是 因为它喜欢运动。”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5.小说 (1)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 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 (2)小说的三要素是指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其中人物 形象是主要要素。 (3)根据篇幅的长短,小说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 篇小说、小小说。 (4)小说(和戏剧)的故事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 结局四部分。(九上259页) (5)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取决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 一定按照现实生活的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有时可 省略某一部分,有时也可颠倒或交错。《范进中举》是按 照自然顺序写的。而《我的叔叔于勒》开始用的则是追叙 的写法。
深圳天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第八章 文学常识
中考宝典·语文(深圳专用版)
中考解析 Zhong kao jie xi
文学常识一般会考重要的作家作品知识、文体 常识(含书中提到的重要文化常识)。注意不 要忽略了课文中提到的文体知识和文化常识, 如“赠序”等。
复习建议 Fu xi jian yi
1.书下注释、课后习题、书中的小方框和综合 性学习及书后附录要通读,提炼出可考价值的内 容(画出重点句子),书后附录的名著常识如果 要考,也是以名著阅读方式考查。
2.本书已经搜集了重要的作家作品,书中提到 的重要的文体知识(含文化常识),要好好记熟。
中考真题 Zhong kao zhen ti
1.(2015年)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 活泼热闹。”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惠子相梁》选自道家经典著作《庄子》。 C.“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是做事的标杆”中 “做事的标杆”是主谓短语。 D.“迈进金黄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 堂的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这句中的破折号使用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