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有效指导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教学有效指导的重要性

【摘要】《语文课程摘要》的总目标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如何达到这个目标?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指导。作文教学,不仅要鼓励学生勤写、乐写,更重要的要在找材、选材、片断训练、突破重点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指导,狠抓学生的基本功。这样才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将作文教学推土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作文教学;有效指导

作文教学中,教师有效、有力的指导非常重要,不可忽视,它是提高作文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能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怎样有效指导学生作文呢?下面谈谈具体做法:

一、指导找材,激发兴趣

指导,意味着在以学生为主体,以其自主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敏锐的感觉、独特的慧识、细腻的体察,发现学生的欠缺、不足和错误,以及予以指正。

指导学生作文,要突破两道关口:一是材料关,二是表达关。前者是写什么,后者是怎么写;前者是内容,起决定作用的;后者是形式,顺应写什么而来的。“作文教学要从内容人手”,可是许多教师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怎么写上,对写什么倒注意不够,而写什么恰恰是学生首先遇到的难关。因此,指导学生找材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许多乡村小学的孩子们在写作文时,常出现“无话可写”的情况。按

理说这是很不现实的。因为小学生的生活是不会贫乏的,特别是近几年,通过信息技术、计算机教学,学生上网查资料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知道的事情更多了。大至世界社会,小至学校家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会扣动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奋。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有一个时而变幻色彩,时而涌起感情波澜的生活领域。问题是许多可供他们写作的材料,或不曾仔细地观察而视而不见,或不曾真切感知体验而成为过眼云烟,或不合教师要求而置之不用。因此,要突破材料关,除了让学生多阅读吸取以外,还要在指导上狠下功夫,引导学生突破找材料思路。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指导找材,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们写作时就得心应手了。

二、指导选材,独辟蹊径

独辟蹊径,即转换角度而从新的视角、新的方位审察和思索客观事物,见人所未见,获得新的意蕴。生活犹如万花筒,五彩缤纷。在作文选材时,教师应省时度世、具有慧眼。如写反映改革开放带来巨变的习作,若老是写村里盖新房,家里添彩电,饭菜丰富,衣服漂亮,那就没有特色。若是独辟蹊径,从山、水、人的变化人手,就颇有新意。如写《路的变迁》,有位学生就先写村里的一条羊肠小道和山外相连,后来,村里买了拖拉机,小路走不开了,拓宽成了一条机耕路,又过了几年,村里买进几辆汽车,机耕路又不用了,就改铺一条水泥公路。这样写路的变化,反映了农村经济发展,明写家乡路,暗赞党的富民之“路”。又如,有个学生写《嫁妆的变化》,在农村,姑娘嫁

人大多带些新式家具、电器之类,可是有的姑娘从娘家带来一些反季节栽培的蔬菜新品种,还带来一大箱科技书。这件事反映了农村青年思想观念的变化。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作文常出现选材典型、立意新颖的可喜局面。

三、指导重点,画龙点睛

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在重点里,许多同学的作文没有写好,关键是重点段落没有写好,重点段条理不清,全文就结构杂乱,重点段离题或偏题,全文的主要内容就不突出。因此,教师的作文指导应放在重点段,指导学生把它想好、说好,作文的重难点就容易突破了。

一位教师指导三年级学生写《学……》,作文的重点是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写。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她要求学生用上“先”、“再”、“然后”、“最后”等体现顺序的词语把重点段的条理写清楚。如有个学生在《学煮饭》重点段中这样写:“我在妈妈的指导下,先将米下到洗干净的饭鼎内,再加入水淘去,然后加水煮饭,加水要适当,水太多,饭就稀了。最后合上盖子,将鼎放在炉灶上……”

通过这样的训练,狠练了学生的“童子功”。

四、结合课文,指导片断

小学语文教本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之作。语言文字十分优美,构思精巧,结构严谨,感情真挚,读来使人琅琅入口,是小学生学习的典范精品。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从小受到美好的情感熏陶。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捕捉小学生在心灵迸发的火花。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所感所悟记下,进行作文的片断训练。这对于

培养学生较高的语文素质、训练学生扎实的基本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方法也有三:

(一)指导披情入境,即兴写话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教师将具有实际创造性的语言,以师之情、激生之情、激其真情、激其真趣,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中的情感气氛中,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走进课文。还可以让学生的情感通过教师的语言受到感染,产生共鸣,进入教学意境。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十分旺盛,最容易被书中迷人的景色所感染,思想的感情也随时发生变化,与作者产生共鸣。教师随时拨动学生思弦,即兴写话。如一位教师教《鸟的天堂》一文。首先,她用幻灯向学生展示榕树的茂盛景象,通过听录音和学生对重点词语“飞”、“叫”、“扑”、“应接不暇”的理解,同学们的思维进入到鸟的乐园的意境中。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她用录像展示“百鸟戏巢”的春景图,并配以悦耳的音乐和鸟的亲切话语,学生完全被眼前生动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和亲切话语所征服、所陶醉,一种爱鸟之情不禁悄然而生。这时孩子们的思维十分活跃,最适宜让学生即兴写作。通过这种训练,培养孩子们从小就富有丰富的想象力。

(二)指导巧设疑问,以思促写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从疑问开始,有疑问才能促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疑最容易引起思维不断深入。教学中,教师应十分注意为激发学生思弦而巧设疑问,

以思促写。一教师在一次课文教学中,向学生发问:“你们学习《小英雄雨来》一课,我们应向雨来学习什么?”

“学习他热爱祖国和为祖国英勇献身的精神。”学生齐答。

“我们应怎样向他学习呢?”她接着问。

“决不出卖交通员李大叔,和日本鬼子斗争到底。”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她没有立即作答,而是继续问:“在和平环境中,你们又该怎样向他学习呢?”大家面面相觑。她立即展示投影《扑灭野火》、《舍己救人》、《智斗歹徒》等画面,紧接着她又问:“看了这些画面,你们的感想又将如何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茅塞顿开、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她趁机让同学们以思促写,大家奋笔疾书,一气呵成。通过这样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积极思维的好习惯。

(三)指导揣摩表达、以仿带创

作者对课文内容的表达方式较多。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多读——揣摩句意”,是揣摩作者表述方式的主要一种。一些课文就明显显示了读的特点,如第九册中《再见了,亲人》一文,它运用了第二人称的写法,读来使人感情真挚,读后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容易使人入境,产生共鸣。一教师在教这课时,精读了课文中的三个小故事,同学们都读得有声有色,声泪俱下。教师立即展示幻灯,并随机以《泪别》、《再见了——老师》为题而进行习作。此情此景,学生的写作欲望十分强烈,心里的话儿就流于笔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