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课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2021年高考地理核心考点专题复习:专题四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专题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考点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公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旋转)2.公转轨道:接近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3.公转速度: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
地球公转平均角速度为1°/天,平均线速度为30km/s易混淆的知识点:夏至日与远日点,冬至日与近日点4.公转周期: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5.黄赤交角——地球“斜身绕转”(1)概念: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交角(2)大小:目前为23°26´。
(3)黄赤交角的影响: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二分二至、公转速度大小三者之间的关系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段:夏至→秋分→冬至公转速度加快时段:7月初→秋分→冬至→1月初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段:冬至→春分→夏至公转速度减慢时段:1月初→春分→夏至→7月初判断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连线法:、连接日心和地心,将该线作为太阳光线;、该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为太阳直射点;、观察该点所在的南北半球的位置,若在北半球则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若在南半球则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两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上:一年一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外:没有太阳直射变式图一变式图二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考点二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弧和夜弧的概念: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圈分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叫做昼弧,位于夜半球的部分叫做夜弧。
日出和日落时间的计算公式:日出时间=12-昼长/2 日落时间=12+昼长/26.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①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地球的公转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地球的公转一、课标呈现结合实例, 说明地球运动(公转)的地理意义 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地球公转的特征(1)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为顺时针。
(2)自转周期:周期(一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3)速度:约每日1度。
知识点2:黄赤交角(1)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到导致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直射点不断移动。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太阳直射点做回归运动的范围。
也决定了发生极昼极夜地区的范围。
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回归线的度数,并与极圈的度数互余,即二者之和为90°。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变大,温带变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热带、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周期性往返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回归运动的周期:1个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
(注意恒星年比回归年长)知识点3: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角(1)正午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面所形成的的夹角,一天当中地方时为中午12点太阳高度最大。
正午太阳高度角是由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决定的,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规律(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运用:①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①判断所在地区的纬度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①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
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①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
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你学会了没?今天和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公转运动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就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的过程。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而直射点的移动过程使得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不断变化(主要通过晨昏线切割纬线圈的比例来判断)。
还有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这个主要与直射点直射的纬度有关,可通过计算,应用也比较广。
全球各地昼夜长短以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的不断变化导致不同地区得到的热量不同,产生了地球上的四季和五带。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与气候变化的联系
气候变化
地球公转引起的太阳辐射变化是影响气 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长期的气候变 化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变化、地球自转轴 倾角的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VS
联系
地球公转引起的太阳辐射变化不仅影响着 气候的形成,还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可以导致长 期的气候变化,如冰河期和间冰期的交替 。因此,了解地球公转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对于理解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昼夜长短变化
由于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轴之间的 倾斜,当地球公转时,不同地区 受到太阳照射的时间长短不同,
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至日
北半球夏季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北半球冬季时,太阳 直射南回归线,昼短夜长。
南半球相反
南半球夏季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昼长夜短;南半球冬季时,太阳 直射北回归线,昼短夜长。
THANK YOU
在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而在冬至日,太阳直射南 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与北半球相反。
昼夜长短的变化对动物活动和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如动物的迁徙和人类的日程安 排。
五带划分
五带划分是根据地球公转引起的太阳 辐射量和地表所接收到的热量变化来 划分的。
五带划分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 重要影响,如农业生产和城市规划等 。
太阳直射点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季节变化
由于地球公转和自转轴的倾斜,同一 地区在不同季节受到太阳照射的角度 不同,导致季节变化。
不同地区季节相反
由于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轴的倾斜, 不同地区季节变化相反。例如,北半 球夏季时,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冬 季时,南半球是夏季。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之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PPT课件
N
N
B
N
C
D
冬至日 春分日
夏至日
根据二分二至日判断节气:
春分日 S A S
S
冬至日
B
S
C
D
夏至日
秋分日
读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 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由A位置公转到B位置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 向北移动 动的方向为____________ ,纬度变化的范围是 0____________ °~23°26′N 。
(2)四地按纬度由低到高排序是( C)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五)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应用
3、昼长计算
(1)据昼(夜)弧计算。方法是:
昼长=白昼弧度数/15°(单位:小时), 例:角A为150°,黑色为夜,NO为 60°E,求30°N当日的昼长为多少? 14小时
(2)利用的日出和日落时间计算。
(2)地球由B位置公转到C位置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 公转速度渐慢,经过远日点后逐渐变快 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
(或快—慢—快)
闽清一中国庆后为什么要改作息时间呢?
二、昼夜长短
(一)昼夜长短的判断
(二)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90。N
66。34,N 23。26,N 0。
23。26,S
66。34,S
太阳直射点:地球表面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 即相当于经过地球地心的光线与球面的交点,它位 于昼半球球面的中心。
D A B
思考:图中虚线代表什么? ——公转轨道面,即黄道面
C
N
N
D A
N
N
C B
若地轴垂直公转轨道面,太阳直射点ABCD有什么特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公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北半球各纬 北半球冬 度昼短夜 半年(秋分 南 __半球 长,纬度越 日至次年 高,______ 昼越 春分日) 短,夜越长 __________
北半球冬至 日,北半球 各地昼长达 一年中 最小值 , _______ 南极圈及其 以内出现 极昼 现象 _____
春秋分日
赤道
全球各地昼 夜等长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递减 。 (1)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_____ (2)季节变化 北半球节气 夏至日 冬至日 达最大值的地区 达最小值的地区
北回归线 及其以北各纬度 _______ 南半球 各纬度 _________
南回归线 及其以南各纬度 _______ 北半球 各纬度 _________
二分日
赤道
—
3.四季更替和五带 昼夜长短 和_____________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导 (1)形成原因:_________ 太阳辐射 随季节有规律的变化。 致_________ 太阳高度 白昼最长 ,_________ 天文四季:把一年中_________ 最高 的季节定为夏季 _____ (2)四季的划分 3、4、5 月为春季,依次每 北温带国家四季:_________ 3个月为一个季节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时间
太阳直 射点的 位置
变化特点
特殊日期
图示
北半球夏至 北半球 北半球各纬 日,北半球各 夏半年( 度昼长夜 地昼长达一年 ___ 北 半 最大值 , 春分日 短,纬度越 中_______ 球 昼越长, 高,_______ 至秋分 北极圈及其以 极昼 夜越短 日) _______ 内出现_____ 现象
考点一 黄赤交角的变化及其影响
【图解考点】
【高考地理】第5讲 地球公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5) 确定楼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
当距离。以我国为例,如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 :L=h·cot H。
(6) 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 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 热水器与地面的倾角: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夹角等于 该地与太阳直射点所在地的纬度差,如图中α=纬度差。例如,北纬40°在夏至日时太 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倾角应该调整为40°-23°26',在冬至日时倾角应该调整为 40°+23°26'。
技巧方法
公转轨道示意图中的时间判断
(1) 看日地距离:参照近日点和远日点判断时间。如图中C在近日点附近。 (2) 看地轴倾向:地轴北段“右倾右冬、左倾左冬”,即若地轴北段朝上且向右倾斜 ,则地球公转至右侧位置时为北半球冬季,如图中C位置;公转到左侧位置时为北半球 夏季。左倾相反。 (3) 看直射点位置:将A、C两处地心与太阳连线示意直射光线,若直射点在赤道以北 ,则为北半球夏至日,如图中A的位置;若在赤道以南则为北半球冬至日,如图中C的位 置。
经典例题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a是“天赤道与 黄道的示意图”,图b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1~2题。
图a
图b
1. 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甲、乙两位置关于冬至点对称,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 )
核心突破
(1) 与黄赤交角相关的数据关系
①黄赤交角的度数=回归线的纬度数 ②黄赤交角的度数与极圈纬度数互余 ③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高中地理核心考点7:地球公转运动的特征和地理意义
高中地理核心考点7:地球公转运动的特征和地理意义一、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掌握线线关系、线面关系和面面关系的方法(1)地轴与赤道平面是垂直的。
(2)太阳光线始终与晨昏线垂直。
(3)地轴与黄道平面成66°34′交角。
(4)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成23°26′交角。
2.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决定着回归线与极圈的度数。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黄赤交角的存在以及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如下图)。
学.科3.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突破此考点应主要抓住“三看”:1.昼夜长短的判读——看“弧长”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2.昼夜长短分布——抓“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
如下图所示:3.昼夜长短变化——抓“移动方向”此处的“移动方向”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它决定昼长、夜长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如下图所示:三、日出、日落与昼夜长短的计算太阳视运动是指一天中肉眼所见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运行状况。
其中日出东方,日落西方,正午12点(地方时)时位于观察者的正南方或正北方。
上图反映的是北纬40°附近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
该图可反映日出日落时间与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阳高度等。
太阳视运动轨迹1.太阳直射点位置、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对应关系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若是南半球,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南日出,正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
高三地理 一轮复习课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考点1】黄赤交角及影响
【1—1】读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的示意图,据图回
答(1)~(3)题。
(1)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数码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
是( B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3)当黄赤交角变为23°56′时,地球上五带的范围
在太阳回归运动示意图上可以标出时间(节气),能 够找到所有时间点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例如远(近) 日点,国庆节地球位置等,辅助做题。
与公转相关的问题:如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等 问题,经常需要结合此图思考。
【考点1】黄赤交角及影响 【1—1】读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的示意图,据图回 答(1)~(3)题。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5课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锦囊】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示意图的应用 在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往返运动,运动规律见下图。
一年中被太阳直射过两次的是:南、北回归线之间 的区域(不包括南、北回归线)。 一年中被太阳直射过一次的是:南、北回归线。
【解析】本题考查黄赤交角的影响。甲为地中海气 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 若黄赤交角为0°,则不存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故甲所代表的气候类型不存在。选项A正确。
【 解 析 】 第 (1) 题 , 考 查 太 阳 直 射 点 的 坐 标 计 算 。 120°W平分白昼,是直射点的经度;70°N有极夜 现象,则太阳直射点位于20°S。第(2)题,考查不 同季节日出方位。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日出在 东南方。第(3)题,考查方位判断。根据经纬度判断 方位。第(4)题,考查昼夜长短的计算。北极出现极 夜,故北半球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根据地 方时计算M地的时间。第(5)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 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两侧 递减。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鲁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鲁教版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地球的公转1.公转特征(1)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右图中用箭头标出) (2)周期:一恒星年:________________。
(3)速度A点 B点 2.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公转位置近日点远日点时间 __________ __________ 公转速度最____ 最____ (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之间往返运动。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时间直射点的位置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 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北半球各纬度昼短夜长,______ 半球纬度越高,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________ 半球纬度越高,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______,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________现象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__________,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________现象变化特点特殊日期图示赤道误区警示昼夜现象、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区别(1)昼夜现象与地球为不透明球体有关,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地球自转;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公转,它们都是地球运动的结果。
(2)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赤道地区最小,纬度越高,变化越大,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纬度变化:由______________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变化?一年中最大值:及其以北地区?①北半球夏至日???一年中最小值:各纬度??一年中最大值:及其以南地区②北半球冬至日??一年中最小值:各纬度?③春、秋分日:________上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3.四季更替和五带(1)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导致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
天文四季:把一年中白昼最长、?? 的季节定为夏季(2)四季的划分?北温带国家四季:月为春季,依次每3?? 个月为一个季节(3)五带的划分辨一辨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日出时间为5时,则当地该日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且与海口相比白昼较短。
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4
线速度 线速度近日点快,远日点Fra bibliotek, 平均约30㎞/S
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公转的速度
黄赤交角 及影响
1、黄赤交角 概念:黄道面和赤道面的交角。 由于地球自转倾斜的角度是不变的(一 定时期内)所以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 的夹角即黄赤交角也是不变的(一定时期 内)。 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为23°26′。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公转的方向 地理方向----- 自西向东 时针方向----- 从北天极方向看 为逆时针向 2、公转轨道 椭圆轨道,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
公转轨道面即黄道面
近日点----- 每年的一月初 远日点----- 每年的七月初
(恒星年) 3、公转的周期---- 一年 365天6时9分10秒 =1恒星年
2、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移动范围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以回归年 为周期做往返运动 每天的大致位置 何时位于北半球、南半球
具体位置
移动方向
每天的移动方向 何时向北移、何时向难移
2021年高考地理主干知识梳理: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2021高考地理主干知识梳理: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主干知识梳理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定义: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方向绕转;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方向绕转3.周期:365日6时9分10秒,叫做恒星年。
4.轨道与速度二黄赤交角1.含义: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是23°26′。
示意图如下: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是一天之中的最大值。
(2)变化规律①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季节变化3.四季的划分(1)天文含义上的划分(2)北温带国家的四季:一般把3、4、5月划分为春季,其他季节依次类推。
4.五带的划分跟踪练习一、选择题某开发商分别在北京(约40°N)和福州(约26°N)开发了两个楼盘。
两地各有朝向和楼高相同的户型结构如下图(甲图)所示。
读图完成1~2题。
1.若福州楼盘每层2.8 m共20层,南北楼距为28 m。
乙图①栋10层住户一年中正午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的时间最接近( )A.11个月B.9个月C.7个月D.3个月2.在上级部门对两地小区楼盘规划设计图(乙图)审批时,几乎相同的设计在北京却没有通过,被要求修改。
最终修改的方案可能是( )A.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B.缩小南北楼的楼间距C.扩大东西楼的楼间距D.降低北侧楼房的高度答案:1.D 2.A解析:第1题,根据题意可知,乙图①栋10层只要正午太阳高度低于45°,就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根据H=90°-纬度差,可计算出太阳直射点位于19°S 附近,所以太阳直射点在19°S和23°26′S之间的时间都不能被太阳照射,最接近的时间是3个月。
第2题,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小,考虑采光条件,尽量减少南楼对北楼太阳光线的遮挡,应降低南侧楼房高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题:(2009·广东地理卷)读下图,回答(1)~(3)题。(双选)
某日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或夜长示意图 (1)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这两地是( )
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日落时刻为地方时18时
B.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C.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只有一次最大值
探究一: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值
如右图,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为δ,北极点的 正午太阳高度值为H,L1、L2为平行的太阳光线, L3为过北极点的圆的切线,L5垂直于L3(过切点 的圆的半径或直径垂直于圆的切线),L4(赤道) 垂直于L5(地轴)。 求证δ=H。 答案:证明:∵∠1=∠2(同位角相等),δ为∠1的余角,H为 ∠2的余角, ∴δ=H。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值。
北半球昼夜长短随季节变化图
(3)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时刻 一个地区一天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反映了该日的昼夜长短状况, 一天中上午和下午的时间是等长的,因此已知某地一天的昼 长可求出该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其方法为:日出时间=12 -昼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 (4)极圈内的昼与夜 ①极圈内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所以昼夜更替的周期并不都是 24小时,纬度越高,昼夜更替的周期越长,极点附近为一年。 ②由于地球公转的速度不同,在远日点附近较慢、近日点附 近较快,所以北极圈内的极昼日数比南极圈内的极昼日数多; 南极圈内的极夜日数比北极圈内的极夜日数多。
解析:第(1)题,此题解题关键是根据日出、日落时间算 出昼长,然后得出当地时间12时时的北京时间,根据计算 经度差从而得出经度,再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算纬度。解题 过程为:根据日出、日落时间可计算出该学校昼长为15小 时,又知该学校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时间为北京时间12∶40, 应位于北京西侧,与北京时间相差40分,那么,其经度= 120°E- 44分0=分/11。20°-10°=110°E,据H=90°-|φ -δ|,即73°26′ =90°-|φ-23°26′|则其纬度应为 40°N。第(2)题,此日(6月22日)该点昼长为20∶10-5∶10 =15小时,则夜长为24-15=9小时,则12月22日其昼长为9 小时。第(3)题,当北京时间是6时时,该地地方时为5时20分, 则该地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北半球。
(3)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太阳高度的变化:从日变化看,极 昼期间,全天太阳高度始终都大于或等于零度,其中极圈上在 0时太阳高度为0°(如图乙),极圈到极点之间的地区,其太阳 高度全天始终都大于0°(如图丙);从年变化看,北极圈内太阳 高度是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而增大,南极圈反之,其最大值由公式 H=90°-(φ±δ)决定。(4)其他地区的太阳高度变化:都是 日出日落时为0°,12时最大,12时前递增,12时后递减。特殊 之处是:赤道上的太阳高度是6时和18时为0°(如图丁),其最 大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范围是(66°34′,90°)。
重难点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季节变化规律 纬度变化规律
易误点 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为90°, 由此向四周呈同心圆状递减。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太阳高 度值为各点对应纬度上的最大太阳高度,即正午太阳高度,其 变化特点是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其值大小如下公式 计算:H=90°-(φ±δ)(H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φ为该地 纬度,δ为太阳直射点纬度,若φ与δ同在南半球或同在北半 球,则取“-”,相异则取“+”)。(2)南北极点太阳高度的 变化:极昼时期,太阳高度全天都不变(如下图甲),始终等于 直射点纬度,其值的年变化幅度介于0°到23°26′之间。
D.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于丙地
(3)若甲地位于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上,乙地位于东西半球分
界线上,当甲地日出时,可能乙地的地方时是 ( )
A.4时40分
B.8时40分
C.16时40分
D.20时40分
纠错分析:本题组重点考查考生对地球运动相关原理的理解 与应用。据图可知甲地昼夜等长,应位于赤道;乙发生极昼; 丙、丁此刻都是昼短夜长,应位于同一半球。甲地日出时地方 时为6点,日落时地方时为18点;无地转偏向力,一年中正午 太阳高度有两次达90度,自转线速度大于其他非赤道地区。 当位于东八区中央经线上的甲地日出时即120°E为6点时, 20°W、160°E(东西半球分界线)的地方时分别是20时40分、 8时40分。 答案:(1)CD (2)AD (3)BD 答题启示:如何根据昼夜长短判定半球位置,如何根据正午 太阳高度判定半球位置需要整理。
(3)他们在进行图像转换时遇到了困难,请将左下图所示内容 按要求转绘在右下图中。
(要求:在右上图中绘出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部 分,标出直射点所在经线的经度) 答案:
重难点1 昼夜长短时空变化规律
(1)纬度变化规律: ①赤道处始终昼夜平分;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②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 地方,昼夜状况相反,时间长短相同。 ③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 一半球相反。 (2)季节变化规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
探究二:确定地理坐标
某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坚持观测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并作 详细记录。以下是6月22日(夏至日)观测记录。据此分析下 列问题。
(1)请分析该学校的地理坐标。 (40°N,110°E) (2)12月22日,该校所在地的昼长约为多长? 9小时 (3)当该校于北京时间6时整日出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对吗? 正确
探究三: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分析
深圳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地球运动及其产生 的地理现象进行探究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请结 合所学地理知识予以解答。 (1)他们认为:在当地一个窗户朝正南的房间里,全年正午阳 光都能照射到房内。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不正确;深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夏至日前后,正午阳 光不能照射到房内。 (2)右图是他们绘制的冬至日旗杆影子在日出、正午、日落时 的示意图。该图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不正确;正午旗杆影长应短于日出与日落时旗杆影长。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知识点1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知识点2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深化拓展
1.图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根据上图:通过α+γ=90°、γ+β=90°,可知 α=β,进而可推出如下关系:
2.图示昼长的纬度变化
3.图示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考点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