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统考真题解析
心理二级0905真题及答案
![心理二级0905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7323fff90f76c661371ab7.png)
2009年5月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二级真题详解(理论部分)第一部分职业道德(第1~ 25题,共25道题)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第1—16题)(一)单项选择题(1—8题)1.下列关于道德与法律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违法行为会受到强制制裁,但违背道德却不然,因此法律比道德威力大B.法律的规定明确而具体,道德规范的界定总是含糊其辞的C.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道德相比于法律始终处于从属地位D.道德与法律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性【答案】D【解析】道德与法律关系为:①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联系,包括:道德与法律都是国家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道德和法律在内容上存在部分重叠现象。
②道德能够弥补法律调节的不足,表现为:在调节范围上,道德适用范围广,而法律的适用范围相对窄;在调节主体上,道德调节的主体比法律广泛;在调节方式上,法律调节具有强制性、滞后性特点,而道德具有明显的自觉性、事前性特点。
2. 20世纪70年代,针对一定领域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部特别法典,这部法典是( )。
A.《从政职业法》B.《荣誉法典》C.《汉谟拉比法典》D.《谢尔曼£【答案】A【解析】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从政职业法》,作为规范政府官员的职业准则。
3.下列说法中,属于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认为优秀员工所需素质的是( )。
A.具有“帮助老板成功,你才能成功”的意识B.坚持“把奖金和薪水作为最深厚工作动力”的理念C.树立“始终站在企业立场。
努力为顾客着想”的意识D.保持“广博的视野,而不要仅仅专注于自己的工作”的理念【答案】A【解析】“帮助老板成功,你才能成功”属于比尔·盖茨的10大优秀员工准则中的第4条准则:与公司制定的长期目标保持一致。
4.作为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勤勉”的真正内涵是( )。
A.早来晚走,加班加点干工作B.工作上无论有无计划,都要埋头苦干C.即使不情愿做某些工作,也要顾全大局、服从单位安排D.集中精力,聚精会神干好本职工作【答案】D【解析】勤勉就是要求从业者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非常投入,集中精力做好事情,不能分心,不能偷懒,不能三心二意。
2009年心理学专业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c
![2009年心理学专业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c](https://img.taocdn.com/s3/m/b4861a59a0116c175e0e4835.png)
2009年心理学专业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c82、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学工作的启示【参考答案要点】皮亚杰是的发展心理学家,他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对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均有深远的影响。
1、皮亚杰的发展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主要是研究人类认识的产生和发展的问题。
该理论认为(1)认知发展的实质和原因是主题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他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以及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 (2分)(2)适应主要通过两种形式来实现,其中同化是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顺应是指改变主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2分)(3)图式是指主体动作的结构或组织,主体会对相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就是因为图式不同。
(2分)(4)机体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不断的实现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此即心理发展的本质与原因。
(2分)2、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表现为连续的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会表现出与前一个阶段本质的不同,所有儿童都会按照这一固定的顺序发展,不能跳跃任何一个阶段。
这四个阶段分别是: (2分)(1)感觉运算阶段(0-2)这一阶段的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初生的婴儿,只有一系列笼统的反射。
他最初的感觉动作是笼统含糊,缺乏精确性和协调性的,也分辩不清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随后的发展便是组织自己的感觉与动作以应付环境中的刺激,到这一阶段的后期,感觉与动作才渐渐分化而有调适作用的表现,开始意识到主体与客体的区别,有了客体恒常性概念,思维也开始萌芽。
(2分)(2)前运算阶段(2-7)随着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但他们的语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
他们的思维是单维的和不可逆的,其推理也常常是不合逻辑的。
09年心理综合真题
![09年心理综合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c9f9905abb4cf7ec4bfed06d.png)
09年心理综合真题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次抽样调查研究显示,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越多,他们的学习成绩越差。
该研究属于A.因果研究B.相关研究C.个案研究D.纵向研究2.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是A.詹姆斯B.斯金纳C.华生D.惠特海默3.神经元结构中具有信息整合功能的部位是A.树突B.胞体C.突触D.轴突4.人体的躯体感觉中枢位于A.额叶B.颞叶C.枕叶D.顶叶5.以可见光波的长短为序,人类感觉到的颜色依次为A.红黄绿紫B.红绿黄蓝C.紫红黄蓝D.红紫蓝绿6.人耳最敏感的声音频率范围是A.16~20 000 HzB.50~5 000 HzC.300~5 000 HzD.1 000~4 000 Hz7.从高楼顶上看街道上的行人,尽管看上去很小,但人们不会把他们都看作是小孩。
这种现象体现的主要知觉特性是A.大小恒常性B.形状恒常性C.方向恒常性D.明度恒常性8.一般而言,产生立体知觉最重要的线索是A.运动视差B.运动透视C.双眼视差D.空气透视9.贾维克(Jarvik)和艾斯曼(Essman)的小白鼠跳台实验所支持的记忆学说是A.脑机能定位说B.突触生长说C.反响回路说D.记忆分子说10.机械复述与精细复述的最主要区别在于A.知识经验参与的多少B.是否有意识的参与C.复述材料的数量不同D.复述材料的性质不同11.库柏(L.A.Cooper)和谢帕德(R.N.Sherpard)的“心理旋转”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最长时,字母“R”旋转的角度是A.60°B.90°C.180°D.240°12.诵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诗句时,脑中浮现出相关形象的过程是A.创造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13.通常把对解决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事物称为A.原型B.定势C.迁移D.变式14.某患者能说话,能理解口头言语,能看到字形,却不能理解书面语言。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2009年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2009年](https://img.taocdn.com/s3/m/9cc26185524de518964b7d7a.png)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2009年(总分:300.00,做题时间:1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总题数:63,分数:130.00)1.某次抽样调查研究显示,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越多,他们的学习成绩越差。
该研究属于(分数:2.00)A.因果研究B.相关研究√C.个案研究D.纵向研究解析:[解析]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因果研究即实验研究,即人为安排两种或多种在某一维度上的不同情境,并把被试随机分配到这些情境中,然后测量其行为,并探寻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相关研究是指决定两个变量、特质或者属性关联到什么程度的研究。
“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和“他们的学习成绩”之间在发展变化的方向与大小方面存在一定的关系,但该调查不能说明因果关系,这就是一种相关研究。
个案研究是指不使用大样本被试,而只是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个体进行各种测量。
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指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被试的心理发展进行系统定期的研究。
故本题选B。
2.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是(分数:2.00)A.詹姆斯√B.斯金纳C.华生D.惠特海默解析:[解析] 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詹姆斯,强调研究意识,但它与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不同之处在于:机能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或意识的功能,而不应该像构造主义那样,分析意识的元素。
斯金纳和华生均为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惠特海默是格式塔流派的奠基人。
故本题选A。
3.神经元结构中具有信息整合功能的部位是(分数:2.00)A.树突B.胞体√C.突触D.轴突解析:[解析] 神经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它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其中,树突的作用类似于电视的接收天线,负责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
突触是指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它具有特殊的细微结构,这种结构保证了神经冲动借助于神经递质,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与它相邻的另一个神经元。
2009年考研心理学真题解析(二)
![2009年考研心理学真题解析(二)](https://img.taocdn.com/s3/m/b2dfd7b74afe04a1b071deeb.png)
2009年考研心理学真题解析(二)二、论述题71、论述注意的分配的认知资源加工理论和双加工理论,请举例说明。
认知资源理论和双加工理论是关于注意分配的理论,这两种理论与以往理论不同,以往理论试图解释注意对信息进行选择的机制,这两种理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释注意,即注意是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
不同的认知活动对注意提出的要求是不相同的。
1.认知资源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与其把注意看成容量有限的加工通道,不如看做是一组对刺激归类或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能力。
这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
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当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或复杂时,占用的认知资源越多。
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未被注意)。
该理论还假设,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
这一机制是灵活的,可以受我们的控制,这样我们可以把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
例:对一个熟练的司机开车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他们可以毫无困难的一边开车一边和别人交谈。
但是当交通非常拥挤时,他们就必须小心翼翼的开车,这时他们和别人的谈话不得不停下来。
这一理论有效地解释很多注意现象,但是一种循环论证。
2.双加工理论在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基础上,谢夫林等人进一步提出了双加工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
其中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
这些加工过程由适当的刺激引发,发生比较快,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
在习得或形成之后,其加工过程比较难改变。
而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
例:我们通常可能做好几件事情,如可以一边骑自行车一边看路边的风景,或是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等。
在同时进行的活动中,其中一项或多项已变成自动化的过程不需要个体消耗认知资源,因此个体可以将注意集中在其他认知过程上。
意识控制的加工经过大量练习后,有可能变化自动化加工。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312心理学专业综合试题 解析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312心理学专业综合试题 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f61857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9.png)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312心理学专业综合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精神分析理论B.行为主义理论C.认知行为理论D.人本主义理论A.智力是指解决新问题的能力B.智力是指学习和适应环境的能力C.智力是指遗传因素所决定的能力D.智力是指社交和人际交往的能力A.相关研究B.实验研究C.描述性研究D.纵向研究A.焦虑症B.抑郁症C.强迫症D.精神分裂症A.弗洛伊德B.贝克C.罗杰斯D.斯金纳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心理测量学中的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
(正确/错误)2.心理治疗中的“阻抗”是指患者对治疗的抵触情绪。
(正确/错误)3.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与其语言发展速度密切相关。
(正确/错误)4.心理学研究中的“安慰剂效应”是指实验结果受到参与者期望的影响。
(正确/错误)5.“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两个核心概念。
(正确/错误)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目的是理解、预测和控制______。
2.心理学的三大主要流派是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______。
3.心理学家通过______来研究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
4.心理障碍的诊断通常基于症状的______和严重程度。
5.心理治疗的目标是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其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简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观点。
2.解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3.描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形式运算阶段”。
4.解释“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其在行为改变中的作用。
5.简述心理治疗中的“认知重构”技术。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假设你是一位心理学家,你如何设计一个实验来测试“睡眠质量对记忆的影响”?2.描述如何使用行为疗法来治疗儿童的恐惧症。
3.如果你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你会如何帮助一位患有抑郁症的来访者?4.解释如何通过心理测验来评估个体的智力水平。
5.描述如何使用心理干预来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2009年同等学力申硕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心理学试卷及答案-中大网校
![2009年同等学力申硕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心理学试卷及答案-中大网校](https://img.taocdn.com/s3/m/ca8e9ce127284b73f3425041.png)
2009年同等学力申硕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心理学试卷及答案总分:100分及格:60分考试时间:120分一:每小题1分,共20分(1)当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脑电波主要是_________。
A. α波B. β波C. γ波D. δ波(2)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_________。
A. 绝对感受性B. 差别感受性C. 差别阈限D. 绝对阈限(3)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属于_________。
A. 情景记忆B. 语义记忆C. 陈述性记忆D. 程序性记忆(4)个体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智力属于_________。
A. 流体智力B. 晶体智力C. 成分智力D. 情境智力(5)被誉为实验社会心理学创始人的是_________。
A. 罗斯B. 麦独孤C. 奥尔波特D. 勒温(6)定量地揭示整个群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中地位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
A. 社交测量法B. 角色扮演法C. 罗夏克墨迹测验法D. 主题统觉测验法(7)若已知样本平均数服从正态分布,标准误为,其中某次抽样所获样本平均数为10,则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_________。
A. 10±×B. 10±×C. 10±×D. 10±×(8)分别对两个班级学生的某项特殊能力进行评定,已知评定分数均不服从正态分布,若要检验二者的评定结果是否存在差异,应采用_________。
A. 秩和检验法B. 符号秩次法C. 符号检验法D. t检验(9)有一组数据表示的是一次英语考试中每个学生在班级的名次,对这种数据_________。
A. 可以进行加减乘除B. 不能进行加减乘除C. 可以加减不能乘除D. 可以乘除不能加减(10)对R行、C列的列联表数据进行独立性检验时,X<SUP>2</SUP>分布的自由度应为_________。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9d2cf1d0740be1e650e9af6.png)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次抽样调查研究显示,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问越多,他们的学习成绩越差。
该研究属于A.因果研究B.相关研究C.个案研究D.纵向研究【解析】B不同变量之间相随变动的关系,称之为相关。
相关法是对不同心理现象进行量化,求取其相关关系的研究方法;因果研究中主要使用实验法;个案法是对某个人或少数几个人进行深入、详尽的观察与研究,即搜集和分析某人过去和现在有关方面的资料,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的方法;(文都比邻《心理学考研高而基:知识精讲》p5)纵向研究是对同一个体或年龄组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连续观察和研究。
(文都比邻《心理学考研高而基:知识精讲》p105)2.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是A.詹姆斯B.斯金纳C.华生D.惠特海默【解析】A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詹姆斯、杜威、安吉尔;而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华生、斯金纳;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文都比邻《心理学考研高而基:知识精讲》p7、8)此处要注意各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创始人是易混及必考点,必须清晰掌握。
3.神经元结构中具有信息整合功能的部位是A.树突B.胞体C.突触D.轴突【解析】B神经元由胞体(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胞体的功能为整合神经冲动;树突的功能为接受神经冲动,再将冲动传至细胞体;轴突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到其他神经细胞。
(文都比邻《心理学考研高而基:知识精讲》p10)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
(文都比邻《心理学考研高而基:知识精讲》p11)4.人体的躯体感觉中枢位于A.额叶B.颞叶C.枕叶D.顶叶【解析】D大脑皮层的感觉区包括视觉区、听觉区和机体感觉区。
其中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的左右脑顶叶部位,是躯体感觉的主要投射区。
2009年心理学专业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2009年心理学专业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440498f7ec4afe05a1df50.png)
2009年心理学专业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简答题76.心境、激情、应激他们的含义和特点。
【参考答案要点】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外部表现,可以将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基本状态:(1分)1、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具有以下特点:(1)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
(2)心境的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别,有些心境是几小时,有些可能持续几周、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3分)2、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它具有如下特点:(1)激情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
(2)激情状态往往伴随这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
(3)激情状态下人往往出现“意识狭窄”现象,但人可以意识并调节控制。
(4)激情持续的时间一般比较短,往往冲动一过,激情也就弱化或消失了。
(3分)3、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它的特点有:(1)应激产生与人面临的情景及人对自己能力的估计有关。
(2)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物性反应。
(3分)【评分说明】开头总括的第一句话答出给1分,三个概念分别给3分,其中答出含义得一半分,答出特点得另一半。
【真题简要分析】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普通心理学第九章情绪与情感中的“三种典型情绪状态”知识点的掌握,核心点在于答出核心概念的含义和特点,难度较低,主要考查的是考生的识记。
77、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参考答案要点】奥尔波特于1937年提出人格特质理论,是特质理论当中的典型代表。
该理论认为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其中:1、共同特质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2分)2、另一类是个人特质,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
(2分)个人特质又分为三种:(1)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的、概括性的特质,影响到一个人。
2009年心理学考研统考312真题答案解析
![2009年心理学考研统考312真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21a775f242336c1eb95e15.png)
我是勤思心理学负责老师彭老师,同学们若是有任何心理学专业问题或是考研不懂的问题都可以问老师的,老师在不忙的时候可以帮忙解答。
老师Q:15321254112009年心理学统考312参考答案:一、1-5.BABDA 6-10 DACCA 11-15 CCACC 16-20 DABBB 21-25 ACAAA 26-30 CAAAB 31-35 DCADA 36-40 DDCBC 41-45BCDBC 46-50 DADCB 51-55DCDCD56-60 ABDDA 61-65 DDDCC二、66.BCD 67.AB 68.BCD 69.ABCD 70.ABC 71.AD 72.BD 73.ACD 74.ABD 75.ABCD简答题76、【答案要点】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的时间在所产生的情绪心境、激情、应激是人类较为典型的情绪状态。
1)心境(mood)是指人比较平静持久的情绪状态。
心境具有弥散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
心境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别,它的持续时间受客观刺激的性质以及人格特征等因素影响。
心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它对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健康有很大影响。
2)激情(intense emotion)是一种强烈、爆发、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
这种情绪状态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
激情状态往往伴随着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
另外激情状态下人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认识活动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进而使人的行为失去控制,甚至做出一些鲁莽的行为或动作。
当然,激情并不总是消极的,它也是我们上进的强大的动力,所以,我们要控制自己的激情,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3)应激(stress)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做出的适应性的反应。
应激状态的产生与人面临的情境以及人对自己能力的估计有关。
在应激状态下会产生一系列生物性反应。
2009年考研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9年考研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8a09922e3f5727a4e9629f.png)
2009年考研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铁钦纳在1901年出版了一部著作,其对感知觉的研究和心理物理法进行了大量论述,并致力于将实验心理学建立成一个新的学科体系。
该著作是( )A.《定量分析手册》B.《心理学大纲》C.《实验心理学》D.《心理物理学基础》正确答案:C解析:1901年,铁钦纳出版了《实验心理学》,对感知觉的研究和心理物理法进行了大量论述,并致力于将实验心理学建立成一个新的学科体系。
随后又出版了《定量分析手册》,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定性分析手册》。
1878年,缪勒发表论文《心理物理学基础》,对恒定刺激法提出新的见解。
故本题选C。
2.在探讨字号大小对汉字阅读速度产生影响的研究中,阅读速度是( ) A.因变量B.自变量C.控制变量D.刺激变量正确答案:A解析:自变量又称刺激变量、独立变量,是指由实验者操纵,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
因变量是被试的反应变量,由自变量引起,主试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变量。
额外变量是在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
根据题干可知,“字号大小”是自变量,“阅读速度”是因变量。
故本题选A。
3.在实验研究中,衡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明确程度的指标是( ) A.统计结论效度B.外部效度C.构思效度D.内部效度正确答案:D解析:统计结论效度指由统计方法确切性所引起的统计结论有效性的程度,主要反映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关系问题。
构思效度指对所研究的特质在理论上构想的全面性。
外部效度指研究结果能被概括到实验情境条件以外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
内部效度指自变量与因变量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故本题选D。
4.在探讨人类对不同语义范畴类别(动物、工具)、不同危险性概念(高危险、低危险)进行加工是否存在差异的一项研究中,其实验设计应是( ) A.二因素设计B.四因素设计C.二水平设计D.四水平设计正确答案:A解析:探讨“语义范畴类别”和“危险性概念”的加工,所以“语义范畴类别”和“危险性概念”就是该实验的两个自变量,因此该实验为二因素设计。
心理学09真题详解
![心理学09真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4cd855d3b3567ec102d8a8d.png)
一、单项选择题1.“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学派的观点。
A.认知心理学派 B.人本主义学派 C.机能主义学派 D.构造主义学派【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学各主要流派的掌握情况。
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信息加工者,即一种具有丰富的内在资源,并能够利用资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积极的有机体。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研究的目的应是了解人性潜能,追求自我实现,强调人的个性和自我的发展。
机能主义心理学主张研究意识,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
构造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
其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反映了理智与情感对人的作用,体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
2.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
A.詹姆斯 B.斯金纳C.华生 D.韦特海默【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学主要流派——机能主义的掌握情况。
机能主义心理学主张研究意识,他们把意识看成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
该理论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者詹姆士,代表人物为杜威和安吉尔。
3.人耳最佳的听力范围()。
A.16~20000Hz B.50~5000Hz C.300~500Hz D.1000~5000Hz【答案】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听觉感受性的理解与掌握。
从绝对感受性角度来说,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为16~20000赫兹,其中1000~4000赫兹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
4.当我们从楼上看街道上的行人时,人们的影子都很小,但不会把大人看做小孩,这是知觉的()。
A.大小恒常性 B.形状恒常性 C.颜色恒常性 D.亮度恒常性【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觉恒常性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知觉的恒常性是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不变。
在视觉范围内,主要表现为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和颜色恒常性。
当我们从楼上看街道上的行人时,人们的影子都很小,但不会把大人看做小孩,也就是说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论观看距离如何,我们仍倾向于把物体看成特定的大小。
2009年在职全国联考教育硕士真题及答—教育学心理学.doc.docx
![2009年在职全国联考教育硕士真题及答—教育学心理学.doc.docx](https://img.taocdn.com/s3/m/2864dd7ff46527d3240ce096.png)
2009年心理学试题一选择题1 强调将心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是()心理学2 驯兽师用食物作奖励,提高马戏团动物做动作的几率。
()3 下列不属于脑干的是()4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感觉的()5 对两个刺激强度差别感觉能力,叫()6 根据言语描述或者图形等提示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叫()7 练习曲线中两次上升之间出现的一段水平相近的线段是()现象的体现。
8 乔姆斯基提出语言获得理论是()9 与多血质气质类型相对应的神经活动是()10 人们在各种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是性格的()二、填空题1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一种()的反映2 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3 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称为()4 “人云亦云”的人缺乏思维的()5 威特金把人的认知方式分为场独立和()三、名词解释1 观察法:2 感觉对比:3 气质:4 智力技能:5 抽象:四、简答题1 简述华生在儿童教育方面的基本观点2 简述空间知觉及其主要的类型3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4 简述动机的功能5 简述注意的品质6简述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的基本观点五、论述题1 谈谈机械记忆和意义识记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2联系学习动机的培养实际,阐述并评价伊扎德提出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2009年教育学一选择题1教育学独立的标志性著作是()2 学校产生于()3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
4 17世纪,基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理念而提出设置百科全书式课程的教育家是()5 即是课程标准化的具体化,又是师生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的是()6 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主要体现了()。
7 当前,我国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8 在道德教育理论基础上,属于认知结构主义学派的是()9社会学习论研究儿童道德教育问题,采用的主要方法是()10 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师生关系是()二、填空题1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009年考研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9年考研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154a07a58da0116d17491d.png)
2009年考研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提出“最近发展区”思想的心理学家是( )A.达维多夫B.维果茨基C.列昂节夫D.鲁利亚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要求考生准确记忆理论和理论提出者的对应关系。
以维果茨基、列昂节夫、鲁利亚为代表的“维列鲁”学派主张的社会建构理论认为,学习既要求个体对学习内容进行主动加工,又需要个体与他人交互与合作。
探究性学习既是一种认知活动,又是一种参与某种社会实践的文化活动。
维果茨基早年提出了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理论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思想,后来列昂节夫更系统地提出了活动理论。
故本题选B。
2.按照艾里克森的发展理论,以建立自我同一性作为主要发展任务的年龄阶段是( )A.6~12岁B.12~18岁C.18~25岁D.25~50岁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艾里克森发展阶段论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艾里克森的理论是每年必考的内容。
分析题干,考生要找到与“自我同一性”相对应的年龄段。
艾里克森提出了著名的“人生八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婴儿期(出生~2岁)、儿童早期(2~4岁)、学前期或游戏期(4~7岁)、学龄期(7~12岁)、青年期(12~18岁)、成年早期(18~25岁)、成年中期(25~50岁),老年期或成年晚期(50岁直至死亡)。
其中,在青年期(12~18岁),个体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
故本题选B。
3.下列有关初中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平衡性表现明显B.批判性显著增强C.自我中心再度出现D.表面性依然突出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要注意的是题干要求选择错误的一项,这种否定式的提问往往会让一些粗心的考生犯错误。
本题涉及的内容其实非常广,对整个初中生发展阶段思维发展情况都有考查,需要考生全面回忆相关内容。
解答类似题目的时候,有两种思路,一种是能回忆初中生思维发展特点,找到符合的答案,那么剩下的一个就是你要选择的;另外,如果无法清楚回忆初中生阶段的思维特点,那么就直接找错误的那个答案,必然有一个答案是另外一个发展阶段的特征,如果能准确判断,也能直接回答。
2009年4月全国自考(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9年4月全国自考(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91ecf3453610661fd9f494.png)
2009年4月全国自考(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名词解释题 3. 简答题 4.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们对社会上某一事物产生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这一现象称为A.近因效应B.晕轮效应C.社会刻板效应D.首因效应正确答案:C2.当个体处于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并能意识到在写字,但每个字怎么写则又不很清楚时的意识状态是A.自动化的意识状态B.白日梦状态C.可控制的意识状态D.有意识状态正确答案:A3.强调研究个体意识的功能的心理学流派是A.构造主义心理学B。
机能主义心理学B.行为主义心理学C.人本主义心理学正确答案:B4.鹤立鸡群就是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注意现象是A.随意注意B.有意注意C.不随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正确答案:C5.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称为A.推理B.习惯C.偏好D.功能固着性正确答案:D6.依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接受学习,二是A.知识学习B.技能学习C.发现学习D.社会学习正确答案:C7.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称之为A.一般能力B.特殊能力C.认知能力D.模仿能力正确答案:C8.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被称之为A.信度B.再测信度C.效度D.内容效度正确答案:A9.“人逢喜事精神爽”形容的是A.激情B.心境C.应激D.美感正确答案:B10.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称之为A.主导动机B.内在动机C.需要D.诱因正确答案:C11.一名学生回答问题时反应比较快,但由于急于求成,因此精确性差。
该生的认知方式属于A.沉思型B.场独立型C.同时型D.冲动型正确答案:D12.研究人格遗传因素的最好方法是A.双生子研究B.社会文化因素研究C.家庭环境因素研究D.自然物理因素研究正确答案:A13.由于单位规定调离者需退掉住房,而导致员工不敢跳槽的现象,是因为A.正性力量B.负性力量C.群体规范D.社会助长正确答案:B14.相对而言,更惧怕死亡的人群是A.中年人B.老年人C.年轻人D.少年儿童正确答案:A15.对青少年的学校适应行为进行研究,易采用的方法是A.横断研究法B.群体序列研究法C.实验研究法D.纵向研究法正确答案:D16.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出现是在A.19世纪60年代B.19世纪70年代末期C.20世纪初期D.20世纪20年代正确答案:B17.推理通常分为二类,一是归纳推理,二是A.演绎推理B.三段论推理C.线性推理D.条件推理正确答案:A18.在实验中由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是A.控制变量B.因变量C.反应变量D.自变量正确答案:D19.短时记忆的容量为A.5±2个组块B.6±2个组块C.8±2个组块D.7±2个组块正确答案:D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20.不随意注意正确答案: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009考研心理学真题及答案解析(详细)
![2009考研心理学真题及答案解析(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26ec4050804d2b160b4ec0d1.png)
B.相关研究
C.个案研究
D.纵向研究
B.斯金纳
C.华生
D.惠特海默
B.胞体
C.突触
D.轴突
B.颞叶
C.枕叶
D.顶叶
B.红绿黄蓝
C.紫红黄蓝
D.红紫蓝绿
6.人耳最敏感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A.16~20000Hz B.50~5000Hz 【答案】D 【考点】心理学导论;感觉;听觉;听觉的含义。 【解析】仔细读题。人耳可以接收20Hz(有些书写16Hz)—20000Hz 的声波,其中 1000Hz—4000Hz 最敏感。 7.从高楼顶上看街道上的行人,尽管看上去很小,但人们不会把他们都看作是小孩。这 种现象体现的主要知觉特性是 A.大小恒常性 B.形状恒常性 C.方向恒常性 D.明度恒常性 【答案】A 【考点】心理学导论;知觉;知觉的特性;知觉恒常性。 【解析】知觉恒常性分为: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牢记几 种恒常性的例子。不会把大的看成小的,讲的是大小的问题,因此只能是大小恒常性。大 小恒常性解决的是远近的问题,形状恒常性解决的是角度的问题,明度和颜色恒常性解决 的是光照的问题。 8.一般而言,产生立体知觉最重要的线索是 云梯教育,专注考研,更加专业,旗下推出的免费手机应用“口袋题库考研”更是新一代 的考研利器,内含免费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科学的复习笔记,更有学长学姐的经验分 享,更多功能及资料下载请抓紧时间下载应用或者加入 QQ 群97240410! A.运动视差 【答案】C 【考点】心理学导论;知觉;空间知觉;深度知觉。 【解析】立体和平面的不同就在于多出了深度这一维度,所以立体知觉就是深度知觉。而 人们知觉物体的距离和深度主要就是依赖双眼视差。ABD 都是单眼线索,而人闭上一只眼 时,最难把握的就是距离。 9.贾维克(Jarvik)和艾斯曼(Essman)的小白鼠跳台实验所支持的记忆学说是 A.脑机能定位说 B.突触生长说 C.反响回路说 D.记忆分子说 【答案】C 【考点】心理学导论;记忆;记忆概述;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解析】白鼠跳台实验表明反响回路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所谓反响回路是神经系统中 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刺激会令环路产生神经冲动,并在刺 激结束后持续短暂时间。定位说是布洛卡提出的。BD 在书上没有明确提到实验和人物。 10.机械复述与精细复述的最主要区别在于 A.知识经验参与的多少 C.复述材料的数量不同 【答案】A 【考点】心理学导论;记忆;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与提取。 【解析】机械复述是简单重复,精细复述是将信息进行有效分析,使信息和已有的知识经 验形成很好的联系,所以精细复述需要知识和经验的参与。复述是增强记忆效果的方式, 与材料是没什么关系的。另外,记忆总是需要意识参与的。 11.库柏(L.A.Cooper)和谢帕德(R.N.Sherpard)的“心理旋转”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最长 时,字母“R”旋转的角度是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及详解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及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3598869f61fb7360a4c653e.png)
一组在形成回避反应乀后立卲使乀电痉挛休兊。然后,分别把它们放回小平台上。结果収现,
前者仌然存在着回避反应,说明它们对电击形成了长时记忆,因此电痉挛休兊丌能将它破坏。
而后者会立卲往下跳,回避反应消夭,说明电痉挛休兊可能已绉破坏了小白鼠癿短暂记忆中
癿回避反应回路,仍而引起了遗忘。据此掏测,反响回路可能是短时记忆癿生理机制乀一。
6.人耳最敏感癿声音频率范围是( )。 A.16~20000Hz B.50~5000Hz C.300~5000Hz D.1000~4000Hz 【答案】D 【解析】人耳适宜癿声音频率范围为 16~20000Hz,其中 1000~4000Hz 是人耳最 敏感癿声音频率范围,因为,人们说话癿声音频率就是在返个范围。
12.诵读“月落乁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诗句时,脑中浮现出相关形象癿过程 是( )。
A.创造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答案】C 【解析】再造想象是指根据文字戒图片描述来迕行癿想象。该题根据诗句癿描述迕行, 因此属二再造想象。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劢中,根据一定癿目癿、仸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 造出新形象癿过程。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癿、丌自觉地产生癿想象。幻想是指向未来, 幵不个人愿望相联系癿想象,是创造想象癿特殊形式。
7.仍高楼顶上看街道上癿行人,尽管看上去很小,但人们丌会把他们都看作是小孩。 返种现象体现癿主要知觉特性是( )。
3 / 47
圣才电子书
A.大小恒常性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B.形状恒常性
C.斱向恒常性
D.明度恒常性
【答案】A
【解析】知觉恒常性是指在一定范围以内,知觉癿映像丌随知觉条件癿发化而癿平台上,使它总想往下跳,而一旦跳下来,就会叐到
2009年考研心理学(实验统计与测量)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9年考研心理学(实验统计与测量)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9ca79bb307e87100f6969e.png)
2009年考研心理学(实验统计与测量)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重测信度的主要误差源是( )A.内容取样B.时间取样C.统计方法D.评分者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要求考生掌握几种不同信度的含义、计算方法、使用条件及主要误差源等。
解答本题时,我们首先要知道重测信度的含义,才能找到误差来源。
重测信度是指用同一个量表对同一组被试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它反映同一量表在不同时间的两次测量中的稳定性,既然是不同时间的测量信度,那么主要误差源是时间取样。
复本信度是指用两个平行的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主要误差源是内容取样。
分半信度是指将一个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后,所有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主要误差源是统计方法。
同质性信度也叫内部一致性系数,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主要误差来源是内容取样。
评分者信度是指多个评分者给同一批人的答卷进行评分的一致性程度,主要误差源是评分者。
故本题选B。
2.要比较几个不同性质的测验分数,最恰当的是比较( )A.原始分数B.众数C.百分等级D.平均数正确答案:C解析:分析题干,我们要抓住关键词“不同性质的分数”,这是解题的关键。
接着分析答案,原始分数是指测验中直接获得的分数,只反映作答的正确程度,没有可比性。
将原始分数按一定规则转换成有参照点和单位的导出分数则具有可比性,可供解释,并不受原始分数性质的影响。
导出分数包括百分等级、标准分数、T分数、标准九分数。
众数和平均数的性质均和原始分数的性质和单位相同。
故“不同性质的测验分数”的众数和平均数仍为不同性质,不可以比较。
故本题选C。
3.某学业成就测验由100道五选一的单项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
如果要从统计上(99%的把握)排除猜测作答的情形,考生正确回答的题目数量至少应该是( )A.24题B.25题C.26题D.27题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要求考生掌握概率分布相关知识以及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统考真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次抽样调查研究显示,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越多,他们的学习成绩越差。
该研究属于A.因果研究B.相关研究C.个案研究D.纵向研究2.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是A.詹姆斯B.斯金纳C.华生D.惠特海默3.神经元结构中具有信息整合功能的部位是A.树突B.胞体C.突触D.轴突4.人体的躯体感觉中枢位于A.额叶B.颞叶C.枕叶D.顶叶5.以可见光波的长短为序,人类感觉到的颜色依次为A.红黄绿紫B.红绿黄蓝C.紫红黄蓝D.红紫蓝绿6.人耳最敏感的声音频率范围是A.16~20 000 Hz B.50~5 000 HzC.300~5 000 Hz D.1 000~4 000 Hz7.从高楼顶上看街道上的行人,尽管看上去很小,但人们不会把他们都看作是小孩。
这种现象体现的主要知觉特性是A.大小恒常性B.形状恒常性C.方向恒常性D.明度恒常性8.一般而言,产生立体知觉最重要的线索是A.运动视差B.运动透视C.双眼视差D.空气透视9.贾维克(Jarvik)和艾斯曼(Essman)的小白鼠跳台实验所支持的记忆学说是A.脑机能定位说B.突触生长说C.反响回路说D.记忆分子说10.机械复述与精细复述的最主要区别在于A.知识经验参与的多少B.是否有意识的参与C.复述材料的数量不同D.复述材料的性质不同11.库柏(L.A.Cooper)和谢帕德(R.N.Sherpard)的“心理旋转”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最长时,字母“R”旋转的角度是A.60°B.90°C.180°D.240°12.诵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诗句时,脑中浮现出相关形象的过程是A.创造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13.通常把对解决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事物称为A.原型B.定势C.迁移D.变式14.某患者能说话,能理解口头言语,能看到字形,却不能理解书面语言。
其病变发生的区域通常是A.布洛卡区B.中央后回C.角回D.艾克斯勒区15.展开性程度最高的言语形式是A.独白言语B.对话言语C.书面言语D.内部言语16.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属于成长性需要的是A.安全需要B.归属与爱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7.与自制力相对立的意志品质是A.任性B.犹豫C.独断D.执拗18.在完成自由命题的作文时,一位中学生选择作文题目,确定写作提纲,并评价自己写出的作文是否符合要求。
根据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完成这项活动主要依赖的智力是A.经验性智力B.成分性智力C.情境性智力D.实践性智力19.下列四种情形中,智商相关程度最高的是A.在一起生活的父母和子女B.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C.在一起生活的异卵双生子D.在一起生活的兄弟姐妹20.提出“最近发展区”思想的心理学家是A.达维多夫B.维果茨基C.列昂节夫D.鲁利亚21.按照艾里克森的发展理论,以建立自我同一性作为主要发展任务的年龄阶段是A.6~12岁B.12~18岁C.18~25岁D.25~50岁22.下列有关初中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平衡性表现明显B.批判性显著增强C.自我中心再度出现D.表面性依然突出23.下列选项中,用来考察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研究方法是A.陌生情境实验B.错误信念实验C.动态测验D.两难故事法24.巴特森(C.Batson)提出的游戏理论是A.觉醒-寻求理论B.元交际理论C.认知动力说D.机能快乐说25.认知功能的老化与视、听觉的严重衰退关系密切。
持这种观点的理论是A.感觉功能理论B.加工速度理论C.抑制理论D.工作记忆理论26.下列心理现象中,不属于学习的是A.习惯化B.敏感化C.暗适应D.自适应27.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个体利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称为A.智力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运动技能28.布鲁纳认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能运用于表面特征不同而结构特征相似的多种情境。
这一观点所强调的迁移类型是A.一般迁移B.特殊迁移C.水平迁移D.逆向迁移29.与认知学习理论相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除了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外,还强调A.情境性B.结构性C.抽象性D.竞争性30.强调前后学习的情境相似性对迁移效果影响的理论是A.经验概括说B.共同要素说C.关系转移说D.结构匹配说31.在品德培养过程中,强调将“晓之以理”和“导之以行”相结合的学习理论是A.认知学习理论B.人本学习理论C.联结学习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32.铁钦纳在1901年出版了一部著作,其中对感知觉的研究和心理物理法进行了大量论述,并致力于将实验心理学建立成一个新的学科体系。
该著作是A.《定量分析手册》B.《心理学大纲》C.《实验心理学》D.《心理物理学基础》33.在探讨字号大小对汉字阅读速度产生影响的研究中,阅读速度是A.因变量B.自变量C.控制变量D.刺激变量34.在实验研究中,衡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明确程度的指标是A.统计结论效度B.外部效度C.构思效度D.内部效度35.在探讨人类对不同语义范畴类别(动物、工具)、不同危险性概念(高危险、低危险)进行加工是否存在差异的一项研究中,其实验设计应是A.二因素设计B.四因素设计C.二水平设计D.四水平设计根据右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a、b为两个自变量,S为被试),回答36~38题。
36.这种设计是A.ABBA设计B.被试间设计C.被试内设计D.混合设计37.该实验设计方案中的实验处理数为A.3B.4C.5D.638.若该设计的交互作用显著,则应进一步做的统计分析为A.主效应检验B.相关分析C.简单主效应检验D.回归分析39.在实验时,要求不同的被试组使用相同的仪器设备及程序这种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A.消除法 B.恒定法C.随机法D.匹配法40.制作感觉比率量表的直接方法是A.对偶比较法B.差别阈限法C.数量估计法D.等级排列法41.由于实验本身刺激呈现的规律性,使得被试对刺激是否达到阈限值提前做出反应而产生的误差是A.习惯误差B.期望误差C.练习误差D.疲劳误差42.“这是一个关于记忆的实验。
实验开始时,计算机屏幕中央将相继呈现一系列字母矩阵,呈现的时间很短,您要尽可能地记住它们。
当矩阵消失后,将您所看到的字母记录到记录纸上……”。
采用此类指导语的瞬时记忆研究方法是A.部分报告法B.延迟部分报告法C.全部报告法D.顺序再现法43.下列实验中,支持知觉直接性观点的是A.知觉恒常性实验B.三维图形知觉测验C.透视错觉实验D.“视崖”知觉实验44.重测信度的主要误差源是A.内容取样B.时间取样45.要比较几个不同性质的测验分数,最恰当的是比较A.原始分数B.众数C.百分等级D.平均数46.某学业成就测验由100道五选一的单项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
如果要从统计上(99%的把握)排除猜测作答的情形,考生正确回答的题目数量至少应该是A.24题B.25题C.26题D.27题47.以“大五”人格因素模型为基础编制的人格测验是A.NEO B.MBTIC.MMPI D.CPI48.根据真分数理论,信度系数与效度系数的关系为A.二者恒等B.效度系数大于信度系数C.信度系数小于或等于效度系数D.信度系数大于或等于效度系数49.要求受测者必须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中,选出最能代表自己特征的描述语句。
这种评定量表是A.观察式量表B.锚定式量表C.迫选式量表D.数字式量表50.反映测验结果可靠性、稳定性的指标是A.效度B.信度51.瑞文推理测验主要测量的是A.言语能力B.特殊能力C.操作能力D.一般能力52.20 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人事选拔领域引入并被广泛应用的综合性测评技术是A.操作测验技术B.投射测验技术C.评价中心技术D.纸笔测验技术53.编制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的方法是A.综合法B.经验效标法C.理论推演法D.因素分析法54.根据测验中不同维度或分测验的导出分数,绘制形成的折线图或柱形图称为A.结构图B.碎石图C.剖面图D.茎叶图55.在格塞尔发展量表中,测量婴儿行为发展水平使用的指标为A.教育商数B.情绪商数C.智力商数D.发展商数56.在标准正态曲线下,正、负三个标准差范围内的面积占总面F的比例是A.99.73%B.99.00%C.95.46%D.95.00%57.下列关于X2分布的表述,正确的是A.X2取值永远不会大于0B.其均值等于其自由度C.随着自由度的增大,X2分布趋于正偏态D.多个标准正态分布变量的线性组合所得的新变量符合X2分布58.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中,如果各组均值不变,被试间差异增大,那么A.F值会变小B.F值保持不变C.组间方差会变小D.误差方差会变小59.教师的职称和薪水这两个变量的数据类型分别属于A.命名数据和等比数据B.等距数据和等比数据C.顺序数据和等距数据D.顺序数据和等比数据60.一组数据中每个数的值都是5,那么这组数据的标准差和方差分别是A.0,0 B.5,25C.0,5 D.0,2561.对R列C行的列联表进X2分析,其自由度为A.R×C B.(R+C)-1C.R×C-1 D.(R-1)×(C-1)62.下列智力测验中,属于文化公平测验的是A.中国比内测验B.斯坦福比内测验C.韦克斯勒智力测验D.联合瑞文智力测验63.在一组正态分布的数据中,去掉两端极值后,一定不会受到影响的统计特征值是A.全距B.平均值C.标准差D.众数64.在测量研究中,强调对测验情境关系进行考察的心理测量理论是A.经典测量理论B.项目反应理论C.概化理论D.测验等值理论65.如果要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下列统计方法中,最恰当的是A.方差分析法B.因素分析法C.回归分析法D.聚类分析法二、多项选择题:66~75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66.声音的听觉属性有A.音频B.音调C.音响D.音色67.对下列内容的记忆,属于陈述性记忆的有A.端午节的日期B.雨的成因C.骑车的技能D.舞蹈表演68.一般认为,一个概念的形成包含的阶段有A.下定义B.类化C.抽象化D.辨别69.动机的功能有A.指向功能B.激发功能C.维持功能D.调节功能70.下列选项中,影响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因素有A.孕妇的营养状况B.孕妇的情绪状态C.孕妇的年龄大小D.孕妇的文化程度71.根据斯金纳的学习理论,现实生活中的口头表扬属于A.正强化B.内部强化C.原始强化D.条件强化72.在某记忆实验中,要求被试识记50个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