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能源化工“十二五”规划
120705江冰:解读“十二五”中国能源发展政策

解读“十二五”中国能源发展政策——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江冰简要介绍一下国家“十二五”期间的能源发展规划和基本政策,主要介绍四个内容:一是当前能源的基本形势;二是“十二五”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目标;三是政府的主要任务;四是政策方面的保障措施。
首先,谈谈当前能源的基本形势。
目前,中国一次能源的生产、消费都是世界第一大国,到2011年,一次能源生产是31.8亿吨标准煤,连续6年世界第一,第二位是美国。
关于煤炭,2011年煤炭的产量是35.2亿吨,占到了世界产量的一半,所以,中国建成了14个大型的煤炭基地,这些基地的产量达到了总产量的90%以上。
关于电力发展,目前,国内电力装机规模已经超过了美国,去年年底的统计是10.5亿千瓦,今年估计还有6000万千瓦的增量,占了世界的1/5,全世界是50亿千瓦规模的装机,中国和美国各占10亿千瓦。
关于石油,因为中国的石油产量排在世界第4、5位,但是由于中国储量的限制,基本上保持在2亿吨左右的规模,这个规模还可以继续保持下去,下一步也不准备去大规模增加产量。
关于天然气,中国天然气的开发比石油晚了差不多30年。
目前,中国的天然气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去年的产量超过1000亿立方米。
预计今后五年,天然气将进入一个超快速发展的阶段。
到2015年,产量差不多能达到2300亿立方米左右。
关于水电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水电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现在的装机规模已经突破了2.3亿千瓦,这个开发规模仅占中国可供开发水电资源的的1/3左右。
下一步,经济、技术方面可供开发的水电资源还有2.5亿千瓦左右,发展潜力很大。
关于核电方面,现在中国已经运行的核电机组是15台,装机容量是1257万千瓦,除此之外,正在建设的核电机组还有26台,这个装机规模是2924万千瓦,如果在建的26台机组能在“十二五”期间顺利投产,到“十二五”末期中国的核电机组装机规模可以超过4000万千瓦。
关于风电方面,最近几年风电的发展规模非常快,每年新增的装机规模都超过了800万千瓦,到去年年底已经并网的装机规模是4700万千瓦,已经超过了德国和美国,是世界上风电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
我国《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

汇报人: 2023-12-30
目录
• 引言 • 我国电力工业现状 • “十二五”电力工业发展目标 • 重点任务和措施 • 保障措施
01
引言
规划背景
01
电力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 要基础产业,也是国家能源安 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支撑 产业。
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 国电力需求持续增长,能源结 构转型和节能减排压力加大, 电力工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合理安排电力生产和需求,确保电力供
需总体平衡。
区域性供需平衡
02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能源资源分布情况,优化电源布局和电网
结构,实现区域性电力供需平衡。
应对突发事件
03
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
电力安全稳定运行。
电源结构优化目标
优化火电结构
加大火电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发展高效、清洁、大容量火电机组 ,逐步淘汰落后的小火电机组。
“十二五”期间,预计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4.37亿千瓦,年均增长约8.5% 。其中,火电装机容量将达到9.5亿千瓦,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亿千瓦,核电装 机容量将达到3800万千瓦。
电力供需状况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供需总体偏紧, 但同时也存在区域性、季节性、时段 性的供需矛盾。
“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 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仍将保持快速 增长,预计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约 6.5%。
电源结构
我国电源结构以火电为主,火电装机容量占全国总装机容量 的约70%。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积极发展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 能源,优化电源结构,预计到2015年,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 全国总装机容量的比重将达到35%左右。
银川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一)能源化工1、。
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围绕煤炭的气化、液化和煤基燃料链、炭基材料链进行深加工延伸,重点研究开发煤气化、煤液化及催化剂等转化技术,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系统技术,煤化工延伸产品开发应用技术。
依托石油化工基础和优势,重点研究开发重油加工、汽柴油质量升级、多产化工原料、石化深加工等技术,提高石油产品的利用率,提高加工深度和附加值.2、优先主题(1)煤炭气化技术.支持开展提高宁煤水煤浆浓度和稳定性的研究;支持开展煤炭气化及配套技术应用于化大生产的研究。
(2)煤炭间接液化技术。
主要进行煤炭间接液化工艺技术研究、煤炭间接液化合成产品加工中关键技术研究。
(3)甲醇制备烯烃()关键技术的工程化研究.主要进行煤制烯烃项目示范工程运行技术研究、甲醇制丙烯()工艺技术研究、甲醇制丙烯()催化剂技术国产化研究与示范、甲醇制低碳烯烃()催化剂技术研究。
(4)烯烃聚合技术研究及示范。
重点对丙烯聚合催化剂国产化应用研究;煤基聚烯烃结构、性能研究;煤基聚烯烃注塑、挤出管材加工工艺研究、煤基聚丙烯新产品开发。
(5)聚甲醛技术关键技术的工程化研究。
重点进行聚甲醛项目示范工程运行技术研究、聚甲醛新产品开发。
(6)煤化工项目副产品应用研究。
围绕化工工艺副产物硫磺、汽油等开展提质加工工艺、产品性能的增值应用研究和新产品的研究。
(7)煤基清洁能源和化工产品多联产技术方案以及链延伸的研究.充分利用甲醇可作为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原料的特点,开展甲醇下游精细化产品工艺路线试验研究及经济性评价,加大对煤基醋酸、碳酸二甲酯、甲酸甲酯等精细化学品产品工艺开发的研究。
(8)煤炭综合利用。
按照洁净化生产的要求,在煤基活性炭、煤基炭素、煤基碳化硅生产工艺及技术方面开展科技攻关;开展以超低灰煤为原料的下游产品关键工艺研究及产品多样化生产开发,拓展煤炭由燃料向原料的转变、向精细化高端炭基材料转化。
(9)重油加工技术。
不断适应石油资源重质化、劣质化的趋势,重点引进开发延迟焦化、重油加氢处理等工艺技术,提高石油资源的利用率,重油加工的特色优势。
工信部发布石化化工“十二五”规划

・
第2 8卷
第 1 、2期 ( ) 11 下
HENAN CH EM I CAL NDUs I TRY
・4 ・ 9
简讯 与市 场 ・
《 化肥工业 “ 十二五” 发展 规划 》 解析
引导 化 肥 行业 适 应 现 代 工业 、 现代 农业 发 展 的
《 划》 出, 组 织结构 上 , 21 规 提 在 到 0 5年 , 化 石 化工 行 业销 售 收入过 千亿 元 的企业 达 到 l 0个 以上 。 原料 结 构上 , 烃 原 料 多 元 化 率 达 到 2 % , 用 先 烯 0 采
据 悉 , 是 国家 能 源 局 成 立 后 发 布 的 第 一 部 规 这 划, 也是 我 国第 一部 能 源科 技 规 划 。
点 解决 的 问题 之一 。强 化安 全发展 也 是化 肥企 业 面
构 不断 优化 , 浓 度 化 肥 比重 日益 提 高 , 体 已达 高 整
8% ; 0 企业 大 型化 进 程 加 快 , 已形 成 2 4家 百 万 吨 级 大 型化 肥生 产企 业 ; 产业 布局 逐步合理 , 原料 本地 化 合 成氨 产能 占 比达 到 5 % ; 环 经 济初 见 成 效 ; 3 循 技 术 装备 取得 突破 , 万 吨钾 肥工 艺 技 术达 到 国际 先 百
净 化 技术 等 。 在发 电与 输 配 电技 术 领 域 , 现 大 容 量 高 电压 实 输 电关键 技术 和 装 备 的 完 全 自主 化 , 高 电 网输 电 提 能力 和抵 御 自然 灾 害能 力 , 在智 能 电网 、 间歇 式 电源
的接 人 和大 规模 储 能等 方 面取 得 突破 。
化 农业 生产 经 营模式 相差 甚远 。
“十二五”石油和化学工业迎来转型期

“十二五”石油和化学工业迎来转型期“十二五”是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从“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等新形势,全行业需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增强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目前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特点突出第一,全行业进入产业转型期。
改革开放以来,包括石油和化学工业在内的原材料工业在我国发展迅速,目前主要产品都已经达到很大的规模,多种产品产能位居世界第一位,在国际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取决于国家所处工业化阶段,以及由工业化阶段所决定的需求、供给条件和比较优势的变化。
从目前到“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过渡时期。
根据国际经验,随着我国工业化的阶段性变化,原材料工业的内部结构特征也将相应发生变化,主要是传统产业比重下降,而高端和新型产业将得到较快发展。
这期间将成为我国原材料工业调整转变的关键时期,既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也要为应对未来需求升级和产能过剩进行战略性调整。
在这个转型时期,石化工业结构调整仍需进一步加快,以适应国内相关行业产业升级对石化产品提出的更高需求。
第二,石化产品结构性短缺现象仍将持续。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过多年迅速发展,大多数产品产能快速增加,产品供应已由“整体数量短缺”转变为“结构性短缺”。
比如,20__年我国有甲醇产能2200万吨/年,装置开工负荷仅50%,而同期甲醇进口量达到529万吨;聚乙烯和聚丙烯、乙二醇、聚苯乙烯、ABS、合成橡胶等石化下游产品20__年的进口量均超过20__年,其中产品竞争力不强的因素较突出。
在下游新型化工材料和精细化学品领域,则主要体现为高端品种短缺,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进口依赖程度高,部分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目前尚处于空白。
产品结构性短缺是行业内部结构性矛盾的具体体现。
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原料供应受到多重限制,行业集中度仍然偏低,落后产能仍占有较大比重,产业竞争力不强;部分行业缺乏有力的监督和引导,产业盲目发展,产能过剩严重;产业布局由于历史原因,仍存在原料与生产分割、产品与市场分割等不合理之处;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较弱,很多科研成果难以实现生产应用,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体系尚未建立等。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政策解作者:宗边 2011-09-28近日,国务院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号,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50条政策措施,并确定了“十二五”各地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一、请介绍一下制定《方案》的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工作。
五年前,《“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一次把节能减排列为约束性目标。
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国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4.29%和12.45%,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约束性目标,扭转了“十五”后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上升的趋势,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二五”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我国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受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和环境容量制约以及全球性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影响,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污染减排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特别是我国污染减排工作还存在责任落实不到位、推进难度增大、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基础工作薄弱、能力建设滞后、监管不力等问题。
为确保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约束性指标,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方案》是推进“十二五”污染减排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十二五”污染减排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分十二个部分,共50条。
二、“十一五”污染减排成功的经验有哪些? 主要有五点经验: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层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和《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国发〔2007〕36号),环境保护部党组把污染减排作为中心工作来抓,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全国二氧化硫比2005年下降14.29%,化学需氧量下降12.45%,两项指标排放量的下降在环境质量的改善中得到了体现。
十二五规划简介

电子化学品上市公司有永太科技(002326),鼎龙股份(300054),江苏国泰(002091),多氟多(002407),当升科技(300073)等;医药等有天马精化(002453),联化科技(002250);纺织包括浙江龙盛(600352),闰土股份(002440)和安诺其(300067)等.
--五中全会今日召开解析十二五规划掘金路线:精细化工
规划草案显示,到2015年,我国化工新材料及配套的助剂,加工机械和模具制造等将形成2600亿产值的体系,届时化工新材料满足率争取达65%."十二五"期间,工程塑料,可降解类产品,有机硅,有机氟,高分子材料和特种碳纤维以及聚氨酯将得到发展.
有机硅有机氟属于发展重点之一."十二五"将建有机硅单体生产基地,重点发展苯基,乙烯基等特种单体,推动硅产品出口.拓宽有机硅下游领域.聚氨酯方面,"十二五"提出,原料MDI,TDI,PTMEG的国内产业规模将有较大发展空间,聚氨酯建筑保温板市场需求增加.
房地产
其中,房地产或成为"十二五"期间的头号调控产业.
…叶青指出,以往业界一直把房地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其实这是一种认识误差."多年的实践证明,房地产业只是建筑业的一部分,但是房地产对于GDP的拉动作用,在中国被过度放大了."
… "但是,有一点已经达成共识,就是^十二五^期间每年要建设600万套保障性住房,5年下来就是3000万套."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对记者解释说
更令市场关注的是,水泥业巨头间的并购也呼之欲出.今年一季度,海螺(600585)已经持有冀东水泥(000401)1.22亿股,占冀东水泥股份总数的10.05%;二季度,海螺继续增持冀东水泥2216.4万股,持股数量达到1.34亿股,占冀东水泥股份总数的11.05%.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

内容概要“十二五”期间是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再造一个新宁夏经济总量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在开发中改善环境质量的战略机遇期。
准确把握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以下简称“宁东基地”)环保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科学制定《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于推动宁东基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环保工作的现状、机遇与挑战《规划》认为,近年来,宁东基地环保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主要体现在:环境状况相对稳定,循环经济加快发展,“源头”治理有序推进,监管工作趋于常态等四个方面,特别是随着宁东基地管委会环保局的设立,使得宁东基地环境监管工作已进入常态化、规范化阶段。
但宁东基地环保工作及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特别是大气环境形势严峻,固废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率不高,水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循环经济发展不平衡、监管能力建设相对滞后等主要环境问题仍然非常突出。
《规划》认为,进入新时期,宁东基地环保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发展政策环境趋于完善,领导层关注度非常明显,经济主战场地位不断提升等积极向好的发展形势,为宁东基地的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另一方面,受宁东基地产业规模扩大、经济快速增长、治污减排压力加大、环保部门基础薄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环保工作面临着更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二、总体思路、原则和目标《规划》将宁东基地“十二五”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确定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煤炭资源深度开发和高效利用为重点,加快建立环境保护工作体系,加大环境监测和监察力度,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总量控制,切实加强重点流域区域污染治理,不断提高绿化覆盖率,努力实现基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环境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一起提升,为将宁东基地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大型煤炭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和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区保驾护航。
根据宁东基地环境保护现状,结合《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开发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修编技术方案》、《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宁东基地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是:所有工业园区大气污染物排放达到国颁《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类地区要求;基地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和工业固体废物实现综合有效治理;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全面展开,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环境监督管理能力显著提高,形成具有全局性和先进性的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初步达到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要求,建成与宁东基地发展相适应的环保工作体系,全面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减排目标任务。
中国 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全文)

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为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一)“十一五”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
“十一五”时期,国家把能源消耗强度降低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确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一五”期间,我国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十五”时期的1.04下降到0.59,节约能源6.3亿吨标准煤。
——扭转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耗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上升的趋势。
“十一五”期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十五”后三年上升9.8%转为下降19.1%;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由“十五”后三年上升32.3%、3.5%转为下降14.29%、12.45%。
——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10年与2005年相比,电力行业300兆瓦以上火电机组占火电装机容量比重由50%上升到73%,钢铁行业1000立方米以上大型高炉产能比重由48%上升到61%,建材行业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量比重由39%上升到81%。
——推动了技术进步。
2010年与2005年相比,钢铁行业干熄焦技术普及率由不足30%提高到80%以上,水泥行业低温余热回收发电技术普及率由开始起步提高到55%,烧碱行业离子膜法烧碱技术普及率由29%提高到84%。
——节能减排能力明显增强。
“十一五”时期,通过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形成节能能力3.4亿吨标准煤;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6500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7%;燃煤电厂投产运行脱硫机组容量达5.78亿千瓦,占全部火电机组容量的82.6%。
“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国精细化工的发展

随 着 人 们 生 活 水 平 的提 高 。 生 活 需 求 也 与 日俱 增 。 当前 , 仅 化 妆 品 就 涉 及 精 细 化 工 产 业 中 的很 多 产 品 , 美容、 护肤 、 染发 、 祛 臭、 防 晒、 生发 、 面膜 、 霜剂 、 粉剂 、 膏剂 、 面油 、 手油 、 早用 品、 晚 用
精细化工企业七 千多家 , 其 中染 料 、 颜料企业 1 5 2 5家 , 农 药 及 其 制剂加工企业 1 2 4 3家 , 涂料 生 产 企 业 4 5 4 4家 , 新 领 域 精 细 化 工 企业 3 9 0 o家 。 目前 国 内精 细 化 率 仅 为 4 O %左 右 , “ 十二五 ” 规 划 指 出在 “ 十二五” 末期。 我 国精 细 化 率 要 达 到 4 5 % 以上 。 同 时 要 求 到2 0 1 5年 国 内精 细 化 工 自给 率 达 8 0 %以上 。 3 . 1调 整 组 织 结 构 染 料 工 业 重 点 发 展 纺 织 印染 需 求 量 大 的 活 性 染 料 、 分 散 染 提 高精 细 化 工 的产 业 集 中度 。 产业关联 的企业可通过整 合 、 料、 还原染 料及涂料 、 油墨和塑料 加工用 的高档有机颜料 等 , 近 参股、 并 购等实行“ 强强联合” , 实现优势互补 , 优化资源 配置 , 降 期 以外 引 内联 嫁接 的 办 法 发 展 后 加 工 技 术 为 主 。农 药 工 业 重 点 低 生产成本 , 提高劳动生产率 , 形 成 国际 化 大 型石 化 化 工 企 业 集 发 展 高 效 、 安全 、 经济 的新产 品 , 近 期 以 新 制 剂 和 新 剂 型 的 加 工 团 。 化 工 新 材 料 与新 型专 用 化 学 品 行 业 也 面 临有 实 力 的 生 产 企 为 主 , 尽 量 满 足 农 业 对 各 种 剂 型产 品 的需 求 : 远 期 有 限 选 择 开 发 业 跨地 区 、 跨 行业 、 跨所 有制及跨 国经 营兼 并重组 , 提 高企业规 新 的原 药 。涂 料 工 业 重 点 发 展 满 足 建 筑 、 汽车、 电器 、 交通 、 家 具 模, 促 进 产 品开 发 , 形 成具 有 行 业 领 先 地 位 的高 科 企 业 。 需 要 的高 档 涂 料 , 以解 决 恶 劣 条 件 下 的 防腐 难 题 , 着 重抓 好 低 污 3 . 2调 整 产 品 结 构 染 、节 能 型新 品种 的研 制 。 化 学 试 剂 重 点 加 强 分 离 提 纯 技 术 研 “ 十二五 ” 规 划 期 间 我 国 重 点 发 展 以氟 硅 材 料 、 功 能 性 膜 材 究 。 狠 抓 试 剂 门类 品 种 的 开 发 , 实现超净 高纯试剂 、 生 物 工 程 用 - { l s } 为 代 表 的非 金 属 功 能 材 料 ,注 重 发 展 电子 化 学 品 、食 品添 加 试 剂 、 临 床诊 断试 剂 、 有 机 合 成试 剂 的产 品 系列 化 。 剂、 饲料 添加剂 、 环保 型 塑 料 添 加 剂 等 性 价 比高 且 对 环 境 无 污 染 5、 结 语 的 新 型 专 用 化 学 品 。加 快 高 性 能 纤 维 及 其 增 强 复 合 材 料 的发 展 “ 十二五” 规 划 期 间 我 国 精 细 化 工 业 主 要 面 临产 业 转 型 的 任 节奏, 提高子 午线 轮胎 、 离子膜烧 碱 、 绿 色 工 艺 染 料 和 环 境 友 好 务 , 只有 提高技术创 新能力 , 提 高 产 品质 量 , 增 加 自动 化 领 域 的 型 涂料 的 比重 , 降 低 高 毒 高 残 留农 药 的成 分 比 例 。 大 大 提 高 氟 硅 渗 透 , 我 国精 细化 工 业 的发 展 前 景 将 更 加 广 阔 。 材料 、 高 性 能纤 维 、 功 能高 分 子 材 料 及 新 型 专 用 化 学 品 等 高 端 产 参考文献 : 品 的 国 内保 障能 力 。
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

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推进能源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着力加快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强化节能优先战略,全面提升能源开发转化和利用效率,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基本原则——坚持节约优先。
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努力构建节能型生产消费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活消费模式转变,加快构建节能型国家和节约型社会。
——坚持立足国内。
立足国内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着力增强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完善能源储备应急体系,合理控制对外依存度,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
——坚持多元发展。
着力提高清洁低碳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比重,大力推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科学实施传统能源替代,加快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
——坚持保护环境。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统筹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积极培育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能源发展模式。
——坚持深化改革。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理顺价格机制,构建有利于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坚持科技创新。
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
依托重点能源工程,推动重大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自主创新。
——坚持国际合作。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大力拓展能源国际合作范围、渠道和方式,提升能源“走出去”和“引进来”水平,推动建立国际能源新秩序,努力实现合作共赢。
——坚持改善民生。
统筹城乡和区域能源发展,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尽快消除能源贫困,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用能水平。
第三节主要目标根据对“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总体判断,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总体要求,综合考虑安全、资源、环境、技术、经济等因素,2015年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能源消费总量与效率。
十二五产业政策规划

十二五产业政策规划能源战略规划正完善细节子行业十二五规划年内出2010年06月29日中国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国家能源局权威人士获悉,我国能源战略规划已经经历了多轮意见征求,目前正在进行细节的完善,可能于今年三季度公布,而紧随其后,包括电力、煤炭、石油石化、可再生能源在内的能源子行业的“十二五”规划也将陆续出台,目前这些子项规划已经初现雏形。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能源子行业的“十二五规划”将明确体现出调整我国能源结构现状的思路。
具体而言,煤炭在能源结构中占比将下降,而天然气以及各类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将大幅提升,在此基础上,电力结构将趋于合理,更加“低碳化”。
专家表示,我国能源战略规划将确定能源子行业的原则性发展目标,确定“十二五”期间能源发展的基调,而详细的目标和任务将由子项规划完成。
电力:电力结构深度调整中电联目前正在开展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研究工作,为国家能源局制定电力规划提供政策建议。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总经理汪建平透露,电力“十二五”发展规划将以电力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强对资源、环境因素的统筹,协调平衡供应侧和需求侧关系,电力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将成为两大重心。
就电力结构而言,清洁能源将是发展重点。
根据中电联的初步测算,到“十二五”末,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比重将超过30%,而水电、核电和风电将成为清洁能源的主力军。
2015年,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将贡献3.46亿吨标煤。
相比之下,火电的比重将持续下降,但2015年煤炭需求量预计仍会创新高,达到38亿吨。
中国能源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认为,尽管煤炭仍是我国主力能源,但其在能源消耗中占比应尽可能逐步下降,到2050年可望减至40%甚至是35%左右,煤炭将由现在的支柱能源逐步调整为重要的基础能源。
电源结构也将随之优化,初步估算到“十二五”末,我国投入运行的电源装机总量将达到12.6亿千瓦,其中,煤电比重下降到68%,燃气轮机比重为4%,水电比重为20%,核电比重为2%,新能源发电比重为6%。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能源局•【公布日期】2012.07.07•【文号】国能新能[2012]194号•【施行日期】2012.07.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个体工商户正文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能新能〔2012〕19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各有关能源企业,水电水利规划总院,各可再生能源学会、协会:为促进太阳能发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能源局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组织编制了《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现印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加强规划指导,优化建设布局。
各地能源主管部门根据本规划要求,完善本地区太阳能发电规划目标、布局和开发时序,有序推进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
二、立足就地消纳,优先分散利用。
太阳能发电项目开发要综合考虑太阳能资源、承载物(或土地)资源及并网运行条件等,所发电量立足就地消纳平衡,优先发展分布式太阳能发电。
三、加强电网建设,落实消纳市场。
电网企业要加强配套电网建设,优化电网运行,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建立太阳能发电综合技术支持体系,提高适应太阳能发电并网运行的系统调节能力,保障太阳能发电并网运行和高效利用。
四、加强建设运行管理,提高技术水平。
项目单位要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和运行的主体作用,高度重视工程质量,全面加强项目建设运行管理,鼓励开展多种技术和运营方式的创新。
五、加强规划评估,适时调整完善。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适时开展太阳能发电规划评估,根据发展形势对规划进行必要的修订和调整。
附: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局二〇一二年七月七日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局)前言太阳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太阳能发电作为太阳能利用的重要方式,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强化“节能优先、总量控制”战略
•节能、提效、合理控制能源需求,是能源战略之首。 •做到实现国家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总能耗(特别是化 石能源消耗)最小化,以较低的能源弹性系数(<0.5,并 随时间进一步降低)来支撑经济发展。 •通过努力,可以实现2020,2030,2050年能源消费总 量分别为40,45,50—55亿吨标煤的能耗总量控制目 标; •2020年的总能耗控制在40亿吨标煤左右,是一个既困 难又十分有意义的战略指标。 •实现2020年的能耗总量控制目标,将有力推动结构调整 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煤炭仍将保持主体地位
•以‘十二五’GDP年均增长8%,单位GDP能 耗年均下降3.7%,能源弹性系数(能源增长与 GDP增长速度的比例关系)为0.51计算,预测 到2015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42亿 吨标准煤。 •在这42亿吨标煤能源需求中,煤炭将贡献 26.86亿吨标煤,折合原煤38亿吨;水电、风 电、核电、石油天然气等非煤炭能源将贡献 15.14亿吨标准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十二五”能源规划思路中要体现优先发展新能源和可 再生能源的原则,其中核电发展要推动内陆核电项目, 形成东中部核电带。 •十二五能源规划要紧紧围绕我国政府承诺的节能减排目 标,限制化石能源发展,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努力推 动一批水电、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在“十二五”开工或建 成。在核电规划布局上,一是采用成熟、先进的核电技 术,在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省区加快发 展核电;二是稳步推进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中部 省份内陆核电项目,形成“东中部核电带”。根据电网 负荷分布情况,适当建设一些抽水蓄能电站。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发展构想
•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节能减排,提高传统能源清 洁化利用水平,稳步推进替代产业发展,加大 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利用规模,加快推进水电和 核电建设,积极有序做好风能、太阳能、生物 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利用,大力推进能源结 构优化调整,统筹规划重点能源基地建设和跨 区域能源输送通道,协调能源资源在区域间和 省际间的流转平衡,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是“ 十二五”能源发展的基本设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煤炭生产供应压力大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和市场需求呈逆向分布,西部 煤炭资源丰富,但远离消费中心。东部和中部适 宜建设大型矿区的资源越来越少,可开采的资源 埋深在1000米以上。目前全国煤矿平均采深400 米,东部地区煤炭采深超600米,全国已有34个矿 井采深超过1000米。 •总体来看,煤矿开采越来越深,地质构造日趋复 杂,瓦斯等灾害严重。京津冀、东北、华中、东 南等地区资源缺口很大;晋陕蒙宁等煤炭集中地 水资源短缺,限制煤炭就地转化,北煤南运、西 煤东运压力加大。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水电将重点开发黄河上游、长江中上游、红水河、乌江 、澜沧江等8个流域13个水电基地,2015年我国水电装 机达到2.8亿千瓦,电量达8482亿千瓦时,折合2.67亿 吨标准煤。 •2015年,国家规划风电9000万千瓦,风电电量1800亿 千瓦时,折合标煤0.57亿吨;生物质能装机容量将达 1300万千瓦,电量650亿千瓦时,折合2000万吨标准煤 ;核电将实现3000万千瓦,折合标煤6800万吨;太阳 能发电装机500万千瓦,发电量75亿千瓦时,折合240 万吨标准煤,集中在宁夏、新疆、西藏、青海、内蒙、 云南等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煤炭行业兼并重组
•将煤炭企业由当前的11000家减少到4000家, 锐减7000家。“十二五”末,将形成6~8个大 型煤炭企业集团,煤炭资源将进一步集中。 •按照区域经济特点开发煤炭资源,提出煤炭“ 调入区”和“调出区”概念。
增加非化石能源供应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我国低碳发展之路
•我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阶段,传统化 石能源的需求增长不可避免,同时又要顺应人 类社会发展潮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这就需 要依照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重新审视和设计 经济及能源发展规划,使经济发展与能源供需 相协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能源战略
•加快调控转型 •强化节能优先 •实现总量控制 •保障合理需求 •优化多元结构 •实现绿色低碳 •科技创新引领 •系统经济高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能源规划的制订,重点围绕实现“两 个目标”展开,即:到201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 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5%;到2020年 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 40%-45%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煤炭的科学发展、洁净高效利用, 和战略地位调整
•煤炭的开采和利用必须走安全、高效、环保的科 学发展道路。 •尽量降低煤炭消费增长速度,使煤炭消费总量较 早达到峰值, •树立“煤炭科学产能”新概念,实现煤炭安全高 效生产、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 •煤炭科学安全产能应该控制在30亿吨以内。 •煤的洁净化利用,要成为可定量衡量和检查的指 标。
对未来能源需求的预测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战略重点
•保障能源供应 •结构优化、低碳发展 •传统化石能源的低碳化 •新能源的低碳化和零排放 •二氧化碳封存和利用技术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能源“十二五”规划思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发展新能源尚需时日
•目前新能源在中国刚刚起步,无法在短期内大 量替代化石能源。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 、核电、风电等新能源所占比重仅为8.9%。而 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导的化石能源占了 90%的份额,其中煤炭的比重高达68.7%。短 时间内不可能改变化石能源的主导局面。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降低煤炭比重
•按照“十二五”能源规划制订的目标,预计到 2015年我国常规水电、核电、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的发展规模可分别达到2.5亿千瓦、3900万千瓦和 1.1亿标准煤左右。与此同时,到2015年,我国天 然气占一次能源比重将提高4.4%,水电和核电占 一次能源比重将提高1.5%,风电、太阳能、生物 质能等新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将提高1.8%。 •在此基础上,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 重将达到11%以上。而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可由2009年的70%以上下降为63%左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及政策
•国内能源资源相对不足与经济发展所需能源不 断增长之间的矛盾 •传统高碳化石能源比例居高难下与应对气候变 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矛盾 •能源资源开发强度不断增大与生态环境保护之 间的矛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