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一课教案

合集下载

经济生活教案

经济生活教案

经济生活教案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生将能够理解经济生活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认识到个人和社会经济决策的重要性,掌握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技能和工具。

教材:教师将根据学生年级和水平选择合适的经济学教材,如《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导论》等。

时间安排:本课程共分为五个单元,每个单元安排一到两节课进行教学。

下面是每个单元的大致时间分配:单元一:经济生活的基本概念(1节课)- 介绍经济学的定义和基本分类- 引导学生思考经济活动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单元二:供求关系和市场交易(2节课)- 解释供求关系的概念和原理- 讲解市场交易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组织学生参与模拟市场交易活动,以加深对供求关系和市场交易的理解单元三:消费与储蓄(2节课)- 教授消费与储蓄的概念和原理- 分析消费与储蓄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帮助学生制定个人的消费与储蓄计划,培养理性消费的意识单元四:投资与经济增长(2节课)- 介绍投资的概念和作用- 讲解经济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引导学生思考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培养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单元五:经济政策与社会福利(2节课)- 探讨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分析经济政策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平衡,培养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小组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评估方式:学生将通过小组讨论、个人作业和期末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估,以衡量他们对经济生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注意事项:1.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教师应提前准备充足的教案材料和教学资源。

2. 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并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和指导。

3. 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帮助他们深入理解经济生活的本质和意义。

《经济生活》第一课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2009版)教学设计

《经济生活》第一课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2009版)教学设计

《经济生活》第一课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2009版)教学设计汕头市潮南区井都中学江象平【教学依据】兴趣,是人的一种无意识的精神投入。

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快乐中轻松学到知识,提高能力,是新课改顺利进行的必经之路。

作为思维科学的逻辑,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金钥匙和有效手段。

从某种意义上说,逻辑是基础的基础,工具的工具,因为逻辑和政治及其他学科有密切的联系。

在政治课中,商品、货币、民主、文化、物质、意识等学生都比较难理解,但弄清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联系起来,就比较好理解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这一课是初中学生升入高中阶段的第一堂政治课,因而其重要性超出了其本身在教材中的地位,更为重要地表现在通过经济学中商品、货币等最基本知识的学习,了解高中政治的学科逻辑;从对生活中与之经常打交道的经济现象分析中,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学科理性,为经济生活乃至整个高中政治的持续学习播下种子。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商品内涵的理解及商品发展到货币的过程的分析。

(2)货币职能(包括两个基本职能和三个其他职能)的分析和比较。

(3)对货币的发展过程及对纸币的内涵和纸币发行量的认识。

(4)能正确运用上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题。

2、过程与方法:(1)逻辑演绎法:通过对课文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推理分析,让学生明白课文中的知识点是相互联系的,整课的知识是一个整体。

掌握一课的知识不是仅仅靠背背书就行的,还要对课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分析。

(2)设问法:通过设问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对经济生活的理性思考;在讲解完知识点后设问,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得出更多的有价值的新的知识点;通过回到课文中的综合探究的设问,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逐步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破除对货币的迷信思想。

(2)学生能够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信用工具教案

信用工具教案

高一经济生活教案第一课第二框题信用工具和外汇一、教学目标(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1、知识目标:①了解两种结算方式②信用卡的优点③知道两种支票的用途④懂得外汇的含义⑤理解汇率的变化⑥了解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使用信用卡和支票的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在生活中使用信用工具的意识(二)教学重点1、信用卡2、外汇3、汇率(三)教学难点1、外汇2、汇率变动对币值的影响、对经济的影响当堂检测1、下列关于信用卡的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机构都可向社会发行信用卡B、持有信用卡,可在任何消费场所进行消费和购物C、持有信用卡,在消费时就可不受存款数量的限制D、持有信用卡,可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2、支票的使用大大方便了商品交换与人们的生活,要使用支票,必须在商业银行开设()A、个人活期账户B、定期储蓄账户C、活期存款账户D、定期存款账户3、外汇的含义我们可以这样来表述()A、是用于同城结算的支付手段B、是用于外埠结算的支付手段C、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D、是用于电子计算机系统完成的支付手段4、在我国外汇市场上,下列情况属于外汇升高的是()A、100欧元兑换的人民币由原来的999元到1001元B、100美元兑换的人民币由原来的827.3到654元C、100元人民币能兑换更多的日元D、人民币币值升值,外国货币币值下降。

5、人民币升值将会()A、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B、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C、增加我国的外汇储备D、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6、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8月1日和9月1日的几种主要外汇牌价情况(单位:人民币元/100外币)(1)对我国而言,表中哪些货币属于外汇?(2)9月1日相比8月1日,我国外汇汇率是升高了,还是跌落了?。

信用卡支票和外汇 教学设计

信用卡支票和外汇 教学设计

经济生活第一课第二框题信用卡、支票和外汇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地位作用本课从学生具有一定生活体验的“信用卡”入手,是讲货币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本课学生从淘宝、微信的支付体验中感悟经济道理,提高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的能力,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思想的重要环节。

这是是经济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之一。

为学生开拓国际视野,深刻认识各种经济现象、提高学习兴趣打下基础。

二、教材特点:教材内容简洁,关于外汇的升降的知识没有展开,这部分需进行补充说明三、教育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两种结算方式2、解释两种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3、懂得外汇、汇率的含义4、掌握汇率变化对国家经济的影响5、理解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二)能力目标通过展示和介绍几种信用工具的使用,学生能够感受信用工具的用途,体验信用工具带来的好处,初步掌握使用信用卡、支票的实践能力,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正确使用信用工具,培养节约的好习惯,增强信用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积极投身现代经济生活。

体会汇率变化对经济带来的各种影响,初步树立对人民币币值稳定的重要性的正确认识。

四、重点、难点1.难点:汇率的变动以及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2.重点:信用卡的优点和功能【学生分析】高一学生对于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具有较高的自主探究的热情。

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活知识,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能够通过经济现象形成一定的规律性的知识,但是还不能上升到理论高度。

【教学方法】1.教法:情境教学法。

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自主探究。

2.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体验式学习。

【导入新课】展示材料:网络语录《我的梦想》教师设问:这段话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想?为什么一定要带上钱?【教学过程】【合作探究】情景探究:如果马可·波罗和马云在他们所处的时代要到杭州购买一件丝绸服装,你认为他们分别可能采用哪些支付方式?教师总结:传统购物模式中,消费者“一手交钱”,支付的是纸币,采取的是现金结算。

经济生活学案第一课

经济生活学案第一课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学习目标】1、了解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3、了解纸币的含义并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4、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5、理解外汇与汇率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自学导图】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课时1)【预习填空】一、商品1、商品必须具有两个条件: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商品的基本属性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二、货币1、货币的含义。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其基本职能是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货币的其他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不需要__________的货币,只需要________的货币。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时,不能用___________上的货币,只能用_______的货币。

4、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______________。

【自主探究】探究一:昨天中午,张三从超市买了一瓶冰茶饮料(物品A),喝完后把饮料瓶(物品B)扔到路边就上学去了。

张三的父亲是马路清洁工,他捡起了这个饮料瓶,并把它和其他废品卖给了收购站,这个饮料瓶(物品C)卖了一角钱。

张三的父亲回家时想到儿子昨天做作业时没有铅笔了,就顺路用一角钱给儿子买了一支铅笔(物品D)。

晚饭后,张三的父亲把铅笔(物品E)送给张三,叮嘱张三认真写作业。

(1)材料中的物品A、B、C、D、E哪些是商品?哪些不是商品?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2)物品、劳动产品、商品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练一练:下列哪些物品是商品()①收购站里的废品②母亲为你织的毛衣③商店售货架上的食品④农民自己种的供自己食用的粮食⑤送给同学的生日礼物⑥汶川地震中国家捐赠给汶川地区的物资⑦联通公司为客户提供的彩铃服务探究二:商品交换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不同商品要按一定比例交换?练一练:辨析下列观点正误(1)有价值的一定有使用价值。

初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案

初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案

初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认识到经济生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经济素养。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做出理智的经济决策。

二、教学内容1. 经济学基本概念:资源、生产、消费、交换、市场、价格、价值、供需等。

2. 经济生活的重要性:个人发展、社会进步、国家繁荣。

3. 经济决策:消费观念、投资理财、职业选择等。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应用。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辩证思维能力。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模拟经济活动,提高学生的经济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经济生活的意义。

2. 基本概念讲解:介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资源、生产、消费、交换等。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典型的经济案例,如价格变动、市场供需等,让学生体会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4. 讨论环节:分组讨论经济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经济生活的认识。

5. 经济决策指导:讲解如何做出理智的经济决策,如消费观念、投资理财、职业选择等。

6.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模拟经济活动,如模拟市场交易、投资理财等,提高学生的经济实践能力。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检验学生对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在模拟经济活动中的表现,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正确经济观念的树立:关注学生在生活中的经济行为,评价学生树立正确经济观念的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经济生活》2. 案例素材: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案例3. 模拟经济活动道具:如货币、商品等七、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经济学的重要性。

2013经济生活教案

2013经济生活教案
(3)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一种基本职能,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而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是商品交换的一种形式,强调商品如何交换。但二者又是不可分割的,正是由于有了货币,才有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而货币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就是流通手段。
(4)判断货币职能的技巧:
②形成的原因不同: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发行量过多或纸币的流通速度过快而造成的。而后者则是由宏观经济环境和商品短缺转为相对过剩,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国外经济危机传导的物价下降等原因造成的。
③结果不同:通货膨胀使物价高涨,人们手中的钱不值钱了,人们的购买力下降,从而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通货紧缩由于物价普遍下降暂时可以使消费者得到一定的实惠,但从长远看,市场流通不畅,企业利润减少,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正常发展,使国民经济处于徘徊状态,不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弄清几对关系:
(3)概括四个结论:
A.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B.影响单位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劳动生产率,而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C.影响商品价值总量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个别劳动时间,而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关。
D.社会、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产品数量)都会增大。
达标测评
【高级目标---应用知识提升能力】
完成《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练习题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步步高》学案导练设计
【课后反思】
总课时数
5、6
课时
组长
签审
课题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课型
新授课
框题
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课时计划

初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案设计

初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案设计

初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解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意义。

2. 使学生掌握消费者的合法权利,提高学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学会理财,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和投资观。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2. 消费者的合法权利3. 理财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消费者的合法权利,理财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理财的理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经济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经济发展的背后是什么制度在支撑。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消费者的合法权利,理财的方法和技巧。

3. 课堂讲解:(1)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讲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意义。

(2) 消费者的合法权利:讲解消费者的合法权利,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消费权益,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

(3) 理财的方法和技巧:讲解理财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理财,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和投资观。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经验,以及理财的方法和技巧。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经济生活中的行为,看看是否符合消费者的合法权利,是否具备理财的意识。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教材,写一篇关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理财的感悟文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课后访谈:对部分学生进行课后访谈,了解他们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理财的认识和体会。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经济制度,提高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教学案第一单元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二课时货币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教学案第一单元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二课时货币的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二课时货币的职能、纸币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的本质2、能力目标:了解并结合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说明应正确认识货币的作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和辨证的思维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待货币以及认识的正确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货币的基本职能。

2.纸币本质和优点三、教学过程探究点一、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产生了,它是干什么的?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呢?这就是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就是指货币的作用。

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两个基本职能,分别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探究:价值尺度活动:说说钱的单位:当我们用货币衡量一件商品的价值多少时,必须给货币本身确定一定的计量单位。

古时候在纸币没出现之前,货币的单位有哪些?黄金万两。

“两”就是货币单位,除了“两”还有“锭”(一锭银)、“文”(一文钱)、“贯”(一贯铜钱)。

纸币出现以后,货币单位就更多了。

注意:“货币名称”不等于“货币单位”(比如,一美元,美元是货币名称,元才是货币单位)价值尺度就是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子,把商品的价值,也就是包备课札记备课札记含的人类劳动多少用金银表示出来。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平时我们说某种商品多少钱,就是指商品的价格。

备课札记注意: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比如,一台电脑价值5000元,商家卖电脑的时候不需要将5000元的现金放在电脑旁边,只需用数字表明即可)2探究:流通手段。

活动:同学演示教材第6页图片,另一组演示原始人直接的物物交换,思考①这种商品交换活动有什么不同?②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③货币产生后的商品交换方式,给商品生产者带来什么样的威胁?总结: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卖和买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不可以分开的。

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中间媒介进行的,交换活动分成卖和买两个过程,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可以分开。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复习课件第一课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复习课件第一课
请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简要回答: (1)在这个故事中,香烟充当了什么角色?执行了哪些功能? (2)为什么香烟从普遍消费品变成了具有特殊功能的物品?
(1)香烟在交换中充当了货币的角色。执行了交换媒介和计价单 位的功能。
(2)直接的物物交换往往会使交换变得很不方便,因此客观 上需要。香烟具有体积小、质地均匀、便于携带存放、易于 讲师等特点,使香烟在集中营中从普通消费品变成了具有特殊 功能的物品。
D、 ② ③ ⑤
2、(2005年全国文综卷)小张在商店里购买一件打折商品, 原标价为人民币50元,实际支付40元。在这次购买活动中,
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B )
A、支付手段 B、 流通手段 C、 价值尺度 D、 贮藏手段
3、在某水果店有下列几种顾客行为,你认为属于货币
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是( B )
A、顾客用30元钱购买了3公斤苹果
2、货币的职能(5个) 第三课时
(1)基本职能
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 小的职能
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货币本质是一般等
①价值尺度
价物,能够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含义: 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价格
与价值的关系:金属货币价值不变情况下,价格 与价值成正比,价值越大,价格
(1)有价值的东西( 一定) 有使用价值,无价值的东西(不一定) 没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就有价值,没有 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 A、一定 B、不一定
(2)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①含义不同 ②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 可兼得,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把使用价值让 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也必须支付出相应 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 换实现。)

九年级政治教案范文汇总9篇

九年级政治教案范文汇总9篇

九年级政治教案范文汇总9篇九年级政治教案篇1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备课日期上课日期教学目的:(见考点导航)重点;理解货币的产生与本质;基本职能;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难点: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汇率教法:教具:一、考点导航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2.理解货币的产生与本质3.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4.了解纸币的含义,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5.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6.了解外汇与汇率7.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二、知识网络(板书设计):商品的含义、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货币的产生、含义货币的本质价值尺度揭开货币的货币的基本职能贮藏手段神秘面纱其他职能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纸币的含义神奇的货币纸币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的优点信用卡的含义使用信用卡的优点转帐支票信用工具和支票支票的种类外汇现金支票外汇的含义外汇汇率(汇价)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及意义三、考点疏理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①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②不同的商品能够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③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①统一: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②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兼得。

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

也必须支付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的实现。

2.货币的产生、含义与本质(1)货币的含义。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产生。

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学生) 经济生活第一课学案

(学生) 经济生活第一课学案

学科:政治学年:高二课时:课题:神奇的货币本课考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

2、货币与财富、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

学习重点: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流通规律;汇率变化及其影响。

学习难点:货币流通计算;汇率变化及其影响关注热点:1.关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

2.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及对我国的影响。

3.2012年我国的货币政策由“积极”转向“稳健”。

【课前预习】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用于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和。

2.货币的产生和本质(1)产生:货币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的商品。

(3)本质:货币的本质是。

3.货币的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的职能。

(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的职能。

(3)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4.纸币(1)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符号。

(2)纸币的发行: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为限度。

(3)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4)通货膨胀: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5)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

它表现为物价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二、货币的种类与形式1.货币与财富(1)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2)正确态度:对于金钱,,,。

课型:一轮复习时间:教师:赵洪志2.结算与信用工具(1)结算方式:结算和结算。

(2)信用工具:信用卡和支票。

信用卡是一种信用凭证,其优点是:集、、、、为一体。

支票分为支票和支票。

3.外汇和汇率(1)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2)汇率变化: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反之,则说明外币汇。

经济生活第一课第二框信用工具与外汇

经济生活第一课第二框信用工具与外汇

转帐支票
划分依据:是否支取现金。
现金支票可以支取现金; 转账支票只能用于转账,不能提取现金。
中大奖应该用现 金支票还是转账 支票?
如果我们到欧洲旅游,能 在那里用人民币购物、付费吗?
提示:我们到欧洲旅游,是不能用人民币购物、 付费的。因为人民币作为我国的合法纸币,只能在我 国境内使用。到了欧洲旅游,只能把人民币按照一定 的比率兑换成欧元等外币,才能在那里购物、付费。
你知道吗?
用现金结算方便 么?
(一)信用工具
1.结算方式。在核算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 支往来时,人们通常使用的两种结算方式: 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 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双方通过银行转帐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在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信用卡、支票
长城信用卡
龙卡银行卡
场) 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物价总水平下降人
民生活水平下降,加剧国内矛盾。
(对内,国内市场)
当人民币贬值时: 有利于本国产品的出口,有利于吸引外国游客,扩 大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但也会 引起进口的减少,国内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
(1)人民币币值稳定,表现为对内保持物价总 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2)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保证人民生活安定、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平衡国际收支,实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 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例题:近来,有些外国经济学家和政府决策者呼吁中国对
转帐支票
支票 现金支票 外汇的含义(外汇和外币的关系) 外汇 汇率的含义(汇率的涨跌)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和意义
人民币重新估值,力压人民币升值。假设人民币升值,则意 味着 A。每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 B。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下降 C。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上升 D。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币

初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案模板

初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案模板

初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案模板年级:八年级学科:政治教材:《经济生活》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认识各种经济成分的作用和地位。

2. 使学生掌握消费者的合法权利,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4. 提高学生的理财能力,培养学生的金融素养。

教学重点:1.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各种经济成分的作用和地位。

2. 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

3. 正确的消费观及理财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和意义。

2. 掌握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利用图片或事例引出本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经济制度吗?它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呢?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各种经济成分的作用和地位。

2. 举例说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1. 出示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学生要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吗?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呢?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包括五项权利和要营造好的消费环境。

2. 介绍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如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等。

四、情景模拟1. 设计情景,让学生模拟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维权过程。

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教案

必修1《经济生活》教案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内容标准1、知识与技能知识目标识记: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纸币。

支票和信用卡。

外汇和汇率。

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流通及其公试。

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的区别。

纸币与金属货币的联系和区别。

信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

人民币外汇牌价。

运用: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说明应该正确对待金钱。

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的作用。

能力目标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货币含义的理性认识。

懂得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提高鉴别假钞的能力。

正确使用信用工具,增强学生积累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 导入法。

介绍货币简史和世界各国货币趣闻,还可以采取由学生介绍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

(2)采取讨论和辩论法。

(3)社会调查法。

(4)类比法。

(5)比较法。

(6)热点分析法。

结合现实生活中“一切向钱看”等思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批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二、知识纵横:(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货币的本质。

(1)商品和货币的密切联系,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物物交换的困难和一般等价物的产物;(3)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是货币的第一种基本职能。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若不是一切商品,就不是货币,只是商品的等价物。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有价值,这样货币才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出来的时候就是价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是货币的第二种基本职能。

经济生活第一课 教学案1

经济生活第一课 教学案1

高密五中高一政治教学案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4 1收益1.15万元,是改换品种前的6倍。

今年,“玉露香梨”进入盛产期,预计全年产量将达4万公斤。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玉露香梨”是商品吗?为什么?(2)西牛峪村的村民以价格打开市场,用品牌(质量)抢占市场份额,这体现了什么经济学道理? (3)上述材料对商品生产者有何启示?No.1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一、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1)编写:赵长荣 时间:2012.9.1 使用时间: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预习案】【学习目标】通过货币的产生理解货币的本质;掌握商品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知识自主探究】一、货币的本质1. 商品:自主解决并课堂展示课本第4页第一则虚框内的问题并体会商品的含义。

自主解决并课堂展示课本第5页第一虚框内的问题。

2.做好准备,课堂上能够简单描述货币的产生过程(揭开货币的面纱)。

思考: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不是原始的无物交换消失了?3.准确表述货币的含义和本质:货币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货币的本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密五中高一政治教学案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2 3【探究案】【拓展案】1. 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

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

由此可见A. 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 B .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D .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2.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高一政治教学案 经济生活第一课3

高一政治教学案 经济生活第一课3

高密五中高一政治教学案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12 94. 材料一 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指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基本要求是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材料二 人民币外汇牌价(1)外汇和汇率是一回事吗?(2)对比材料二表格中两天情况,外汇汇率是升高了还是跌落了?人民币是升值了还是贬值了?这种状况与材料一所提到的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要求是否矛盾?为什么?No.3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信用工具和外汇编写:赵长荣 时间:2012.9.10 使用时间: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预习案】【学习目标】了解两种结算方式;了解信用卡的优点;知道两种支票的用途;懂得外汇的含义;理解汇率的变化;了解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初步掌握使用信用卡、支票的实践能力。

【知识自主探究】 1. 结算与信用工具(1)结算方式有哪两种?对这两种结算方式简要做出比较。

(2)信用工具:①信用卡:(从课本上找到如下问题) 含义:功能:优越性:②支票:(从课本上找到如下问题) 性质:种类:思考;使用支票有什么意义?2.外汇与汇率:①外汇:从课本上找出,记住。

②汇率的含义(预习时完整记忆,这对于以后的做题非常重要):10 11④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背过默写下来):【探究案】【拓展案】1.天津“泥人张”彩塑形神毕肖,栩栩如生,被誉为民族艺术的奇葩,深受中外人士喜爱,如果该商品以人民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上涨5%,其他条件不变,美元贬值后该商品以美元标价应( ) A.上涨不足5% B.上涨5%以上 C.下降不足5% D.下降5%以上2.假定某国待售商品2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为150元。

若当年该国多发行了250亿元纸币,导致商品价格上涨25%,则当年该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应是______,每一元货币平均流通___次。

A.1000亿元 6次 B.1200亿元 3次 C.1000亿元 3次 D.1200亿元 6次3.我国规定,各企事业单位使用现金如果超过规定的限额,都要通过银行转账。

货币本质教案

货币本质教案

高一经济生活教案
第一课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二)教育教学目标要点
1、知识目标:
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⑤理解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⑥了解价格的含义⑦知道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2、能力目标:
①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②历史地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③综合认识货币职能的能力④正确判断、识别有关商品和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⑤认识商品—货币—货币职能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增强平等意识②在了解货币作用的基础上,增强努力发展生产、增加财富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1、商品的含义
2、货币的本质
3、货币的基本职能
(四)教学难点。

1经济生活第1单元教学案

1经济生活第1单元教学案

-3-
《经济生活》必修 1 第一单元
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所以可以用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在这里仍然可以以直尺为例,直尺之所以可以衡量其他物体的长度 是因为它本身有长度。 担当主体:观念中的货币。先请学生回答他是如何理解何为观 念中的货币的,然后结合 P6 的探究活动简要分析,如自行车的标价 是 380 元/辆,问学生当你们看到这个价格标签的时候是不是就已经 知道了 380 元是一个怎样的概念,需不需要放 380 元钱在旁边呢?学 生回答不需要,教师进行补充,也就是说在这里价格只是用来表现 其他商品的价值,而不是实现。 价格: 首先请学生回顾第一目的相关内容后讨论回答:在货币产 生前,如果你要实现一只羊的价值有什么方法?那么在货币产生后比 如说现在同样你要实现一只羊的价值又有什么方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货币产生前:一只羊=一把石斧 =一匹布 实物形式 =„„ 货币产生后:一只羊=200 元 货币形式 从而推导出价格的含义:指的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 的商品价值。 (提示学生课后思考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 (2)流通手段职能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用形象的说法让学生了 解即起的是桥梁的作用) 。 商品流通 含义:指的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与货币产生前的物物 交换进行比较,一个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买和卖同时进行,其公式 是商品—商品;一个是以货币为媒介,买和卖分离,其公式是商品 —货币—商品) 提示学生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 【探究】货币能够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是不是意味着流通 中的货币量越多越好?如果不是该如何衡量。 【学生讨论】 教师举例分析:假设社会上只生产一种产品,它的待售数量是 1 万件,单价为 10 元,货币流通次数为一,让同学计算此时需要多 少货币量。 学生答需要 10 万, 由此得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 (这一知识点在课堂上不展开讲解,通过课后习题让学生自主巩固 其计算、正反比关系等等) 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次数 其他职能 提示学生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贮藏手段职能。与我们日常生活 中的储蓄是不是一回事;一是要将支付手段职能与流通手段区别; 一是执行世界货币职能具有哪些作用。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 2 课时) 待售商品量 X 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次数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 ——————————

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复习讲义

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复习讲义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考点一:商品的基本属性(一)内容: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价值。

3、商品交换的实质: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二)点拨:(1)理解商品的含义,应抓住以下两点:①从定义可以看出,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的东西一定不是商品;第二,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东西,即使是劳动产品也不是商品。

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点。

②商品不是固定不变的。

商品一旦离开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了消费品,不再是商品。

所以,对一个物品是否是商品,不能一概而论,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我们通常说的“物美价廉”就体现了这一点。

(三)应用:本考点在高考中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考点二:货币的产生与本质(一)内容:1、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产生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金银等贵金属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二)点拨:货币和商品并不是同时产生的,货币比商品产生的晚,货币作为一种商品,它可以代表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三)应用:本考点在高考中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考点三:货币的基本职能(一)内容:1、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价值尺度:①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生活》前言、第一课课堂教学实录广州市第七中学陈吉君【教学内容】《<思想政治>①——经济生活》(人教版2005年4月第2版)第一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①经济的含义。

②商品是用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③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④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⑤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⑥商品流通。

⑦货币流通规律。

⑧纸币是国家发行、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理解:①物物交换的困难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②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③商品流通及其公式。

④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的区别。

⑤纸币产生的必然性以及纸币的本质。

(3)运用:①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来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②联系我国人民币最近小幅升值的情况,运用汇率的有关知识,分析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

2、能力目标(1)比较能力:通过对商品与劳动产品、商品与货币、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纸币与货币、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现金结算与转帐结算、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2)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抽象能力:①透过商品交换发展的复杂历史,看清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②通过价值、价格的关系,看清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3)辨证思维能力:①通过货币的产生及其形态的发展的教和学,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物物交换的困难、纸币产生的原因、电子货币的优点的教和学,初步培养学生辨证否定的初步思想。

③通过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信用工具的教和学,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④通过对人民币利弊的分析,初步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4)信息素养:通过货币发展各种历史形态的教和学,引导学生去搜集古今中外各种货币的形态的实物或图片,初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3、德育目标(1)通过对前言(致同学们)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第一课中“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的教和学,使学生树立对劳动、对人类劳动成果的热爱的情感。

(2)通过对纸币的产生、本质、作用以及信用卡的功能、优点、注意事项的教和学,使学生树立对待人民币、对待信用卡的正确态度。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

【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

之所以把“货币的本质”定为第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因为:①货币这个知识点是贯穿第一课的一条线索。

商品交换的发展产生了货币;货币的金属铸币形态的缺点导致了纸币的产生;纸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电子货币;交换从一国的范围发展到国际的范围,产生了世界货币、外汇和汇率。

②透过货币的产生,可以看到货币的本质;透过货币的发展可以看到货币的作用;透过货币的职能,可以看到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从而可以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从而落实第一课的主要德育目标: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难点】①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之所以可能是一个教学难点,原因在于:一是商品“价值”的含义比较抽象,而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概念又在第二课才出现,这就给学生理解“价值”带来了一定困难。

二是“用货币本身的价值去度量其他商品的价值”这个说法也比较抽象,因此,学生对货币为什么会有价值尺度、货币怎样行使它的价值尺度职能这两个问题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

突破这个难点的办法是采用打比方的方法,用尺子做比方。

②汇率。

之所以把汇率预设为第一课的第2个教学难点,是因为:一是由于学生没有或很少到银行去对兑换外汇,从而对“汇率”这个概念没有真切的体会。

二是汇率是一个双向的东西,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有外国货币对本国货币的汇率,也有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汇率。

对此学生往往搞不清楚。

三是汇率变动的情况在考试时经常出现,谁升值、谁贬值、对本国和对外国的影响这四个问题比较复杂,学生也常常搞混淆。

【教学时数】2课时。

第1课时教学《致同学们》(前言)和第一课的第1目: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2课时教学第一课的第2目:信用工具和外汇。

【教学准备】(1)前言、第一课的基础知识学习提纲。

(2)各大银行的信用卡。

(3)两课时的电脑幻灯片。

(4)从网上下载2005年1月某日和2005年9月1日人民币对美圆、英镑、加拿大元、意大利米拉、港币、台币、日元等的汇率情况表,用于第2课时讲解汇率这个难点时使用。

第1课时【新课导入】同学们好!新的学习与生活开始了。

这一学年,我将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现在我向大家做个自我介绍,请看屏幕(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就用电脑幻灯片在屏幕上打出:教师姓名、联系电话、E—mail地址、QQ号码)。

相信我们一定会共同提高。

【新课讲授】师:那么,我们这个学期的思想政治课学习什么内容呢。

学生齐答:经济生活。

师:哦,大家可能都自己在课前看了课本,我们这个学期学习的内容叫《经济生活》。

那么,什么是经济?经济生活中最神秘的东西是什么?这就是今天这一节我们要首先学习的内容:《经济生活》的前言(《致同学们》)。

现在,就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致同学们》(电脑幻灯片打出:《致同学们》学习提纲:什么叫经济?它由哪两方面组成?),学生回答后,老师用电脑幻灯片打出:生产分配经济活动交换经济消费经济关系师:经济生活中人们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呢?学生齐答:钱!师:对。

那钱的经济学术语叫什么?学生齐答:货币。

师: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第2个大内容。

电脑幻灯片打出: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1目: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师:货币俗称钱,钱是用来买东西的。

用钱去买东西,就是刚才我们讲的四大经济活动中的哪一个?有学生回答:消费。

也有学生答:交换。

师:用钱去买东西这个活动是交换(老师把黑板上的“交换”二字用彩色粉笔画一个圈)。

需要用钱去买的东西的经济学术语叫商品(用粉笔在黑板上“交换”二字之后画上破折号,再板书:商品)。

那么什么是商品?商品与其他物品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请大家看课本第4页倒数第3段后回答这个问题(电脑幻灯片打出学习提纲第2题:什么是商品?)。

学生回答后老师用幻灯片打出并讲解:现在,请1号同学给大家举几个例子,说说哪些是商品,哪些不是商品。

学生回答后老师讲:非常好,“现代社会,商品是用来卖钱的,消费者要得到商品必须用钱去买”!那么,货币是不是与商品同时产生的呢?。

大家刚才看了课本,知道了二者不是同时产生的。

那么它是怎样产生的呢?请看课本第4页倒2段至课本第5页倒3段,然后回答学习提纲的第3题:商品交换的发展经历了哪四个阶段?第4题:商品属性是什么?什么是价值?第5题:什么是货币?它的本质是什么?学生看完书后,老师用电脑幻灯片打出第3题,引导学生那表格回答四个阶段的公式、特点、缺点和优点师: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商品能够相互进行交换呢?这就是第4题。

学生回答后老师用电脑幻灯片打出:师: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原始社会中期,某个部落一天狩猎偶然多了点收获,有了剩余。

于是,把剩余的东西拿去与其他部落交换。

至于能交换到什么东西,要看临近部落的情况。

交换很难成功。

后来,生产力发展了,剩余产品多了,交换的东西也就多了。

但是仍然很麻烦,比如,有羊的人想交换布,但有布的人却想要斧子,而有斧子的人却想要盐……看来,要想交换成功还真是不容易。

无数无数次交换的失败,我们的祖先就共同约定,用某一种大家都普遍乐意接受的东西来做媒介,交换就方便多了,也容易成功了。

大家说,这种东西叫什么?对,一般等价物。

但是,问题又来了。

不同的地方的一般等价物各不相同。

比如,广东人用贝壳做一般等价物,湖南人可能用辣椒做一般等价物,山东人可能用大葱做一般等价物。

一个广东人到湖南或山东后,他身上带的一般等价物就买不到商品了。

怎么办?我们的祖先找呀、找呀、找呀找,全世界的人都在寻找,寻找一种全天下的人都承认的一般等价物。

最后找到了吗?学生齐答:找到了。

师:什么东西?学生齐答:货币。

师:对!严格地说应该是黄金!为什么最后找到的一般等价物是黄金呢?学生齐答:因为它体积小、价值大、易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

师:所以说,货币这个东西,既神奇又不神奇。

说它神奇,是因为它来之不易,而且它一出来就可以和各种商品想交换,可以表现所有商品的价值。

说它不神奇,是因为它本身不能直接当饭吃也不能直接当衣穿,它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还不就是一般等价物而已。

师:货币产生后,它有哪些功能呢?请大家看课本第5页的最后一段到第7页最后一行,然后回答6题:货币五大职能的区别。

学生看书后老师用电脑幻灯片打出答案:第6题:货币五大职能的区别师:货币行使价值尺度职能,把商品的内部价值给度量出来后叫什么?(学生齐答后)师:对,叫价格。

这就是学习提纲的第7题:(电脑幻灯片打出)师: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就好比丈量长度的工具——尺子。

由于尺子本身有长度,用它的长度做标准,能把其他物体的长度给丈量出来。

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就是这个意思。

货币本身包含有价值,其他商品也包含有价值。

在物物交换即“商品——商品”阶段,前一个商品的价值是通过后面商品表现的,后一个商品是前面商品的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的含义就是指能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的商品。

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就不是物物交换,而是商品流通了,即:商品——货币——商品。

在这个公式中,货币既表现了前一个商品的价值,也表现了后一个商品的价值。

师:那么,这就学习提纲的第8题(什么叫商品流通?商品流通公式对我们的生产提出了什么要求?)。

2号学生回答:由货币充当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

商品流通公式要求生产者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试销对路、质量上乘的产品。

师:货币能与一切商品相交换,那么,是不是流通中的货币越多越好呢?这就是学习提纲的第9题?由3号学生回答: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师:货币从远古产生一直走到今天,它本身的形态已经发生了四次大的变化。

这就是学习提纲的第10题(货币的四种历史发展形态是什么?)请大家看课本第8页到第9页的第三段,一并找出第11题(纸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是什么?)、第12题(纸币的发行规律是什么?)第13题(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区别是什么?)、第14题(爱护人民币的要求是什么?)学生基本看完书后老师讲:这几个问题比较简单,我就不一一要求同学们回答了。

我只要求同学们自愿给大家展示一下货币的四中历史形态的实物。

师:不错,展示了铸币(一元的硬币)、纸币和电子货币三样实物。

有没有其他同学现在能给大家展示金银条块的。

没有。

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就算家里有金银条块,也不便带到学校来,至于没有展示出金属铸币的其他形态,责任在老师,事先没有布置大家去搜集。

现在我问4号同学,如果要你去搜集除金银条块的金属铸币来下一节课给大家展示,你有哪些办法?4号学生:可以去银行用纸币换硬币、可以去我们广州的荔湾古钱币交易市场买一些古钱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