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机械效率2课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选择题
1.已知甲机器的机械效率是65%,乙机器的机械效率是8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机器一定比乙机器省力B.甲机器一定比乙机器省距离
C.甲机器做的有用功一定比乙机器多D.以上说法都不对
2.斜面高度为h,长度为L,用一个平行于斜面的力把重为G的物体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拉力所做的功为W,则斜面和物体间的摩擦力为[]
4.机械做的总功越少,机械效率也越低。()
5.在总功相同时,机械效率高的机械,有用功就越多。()
6.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二、填充题
1.如果用某个理想的简单机械做功,人对机械做了300焦的功,根据功的原理,机械对外所做的功为____焦。如果这个机械是实际机械,它的效率为8O%那么此时它对外所做的功为300焦,人对机械所做的功为____焦。
根据需要,选择器械帮
助小明家解决这个问题
看看哪个小组选的办法
最好?
给你的这四种方法你会选择哪种?说明你的理由。
2、自己学习自我提高(看书P87第一部分),回答以下问题
有用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额外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识应用:分析上面图中的四种方法各自的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方法一:用桶提着沙上楼方法二:使用定滑轮和桶把沙拉上去
方法三:用动滑轮Βιβλιοθήκη 桶把沙拉上去方法四:用动滑轮和口袋把沙拉上去
挑战自我:用水桶从井中提水时,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_________,额外功为________________;如果水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水桶时,有用功为_________________,额外功为________________.
物理导学案设计
题目
15.2机械效率
课时
2
学校
星火
一中
教者
尹德成
年级
九年
学科
物理
设计
来源
网络
教学
时间
2012- 10-19
学
习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能结合实例认识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活动,来理解机械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念观: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具有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识。
2.某斜面长为L,高为h,有一重力为G的物体被推力F沿斜面从底端匀速移至顶端。若物体所受阻力为f,则此时的有用功为____,总功为____,额外功为____,机械效率为____。
3.外力对水泵做了7×104焦的总功,水泵把250千克的水送到20米高处,水泵完成的有用功为____焦,水泵的机械效率为____。
4、思考:机械效率会不会大于或等于1?为什么?
5、探究实验:斜面的机械效率
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有什么因素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数据:
影响情况
木块重力G/N
斜面高度h/m
沿斜面拉力F/N
重
点
能结合实例认识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会利用公式η=W有/W总进行有关计算.
难
点
会分析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指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学习方法
探究,小组合作,讨论
学
习
过
程
1、 帮他出招:小明家最
近买了一处新楼房,一
单元三楼。想把洗手间、
厨房装修一下,需把沙
子运到三楼。请同学们
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
你当初的猜想正确吗?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学案整理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3)机械效率
(4)公式η=W有/W总
(5)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达
标
测
评
一、是非题
1.额外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机械效率越小。()
2.机械效率大的机械一定既省力又省功。()
3.机械效率越高,则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
斜面长S/m
有用功W有用/J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η
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结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______________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________________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有一斜面长L=8米,高h=2米,把质量m=200千克的物体沿斜面拉到顶端。若受到阻力是物重的0.1倍,求斜面的机械效率。
教与学反思
本节是机械效率的第二课时,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效率的基本运算,这节课讲起来比较容易
1.已知甲机器的机械效率是65%,乙机器的机械效率是8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机器一定比乙机器省力B.甲机器一定比乙机器省距离
C.甲机器做的有用功一定比乙机器多D.以上说法都不对
2.斜面高度为h,长度为L,用一个平行于斜面的力把重为G的物体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拉力所做的功为W,则斜面和物体间的摩擦力为[]
4.机械做的总功越少,机械效率也越低。()
5.在总功相同时,机械效率高的机械,有用功就越多。()
6.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二、填充题
1.如果用某个理想的简单机械做功,人对机械做了300焦的功,根据功的原理,机械对外所做的功为____焦。如果这个机械是实际机械,它的效率为8O%那么此时它对外所做的功为300焦,人对机械所做的功为____焦。
根据需要,选择器械帮
助小明家解决这个问题
看看哪个小组选的办法
最好?
给你的这四种方法你会选择哪种?说明你的理由。
2、自己学习自我提高(看书P87第一部分),回答以下问题
有用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额外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识应用:分析上面图中的四种方法各自的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方法一:用桶提着沙上楼方法二:使用定滑轮和桶把沙拉上去
方法三:用动滑轮Βιβλιοθήκη 桶把沙拉上去方法四:用动滑轮和口袋把沙拉上去
挑战自我:用水桶从井中提水时,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_________,额外功为________________;如果水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水桶时,有用功为_________________,额外功为________________.
物理导学案设计
题目
15.2机械效率
课时
2
学校
星火
一中
教者
尹德成
年级
九年
学科
物理
设计
来源
网络
教学
时间
2012- 10-19
学
习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能结合实例认识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活动,来理解机械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念观: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具有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识。
2.某斜面长为L,高为h,有一重力为G的物体被推力F沿斜面从底端匀速移至顶端。若物体所受阻力为f,则此时的有用功为____,总功为____,额外功为____,机械效率为____。
3.外力对水泵做了7×104焦的总功,水泵把250千克的水送到20米高处,水泵完成的有用功为____焦,水泵的机械效率为____。
4、思考:机械效率会不会大于或等于1?为什么?
5、探究实验:斜面的机械效率
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有什么因素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数据:
影响情况
木块重力G/N
斜面高度h/m
沿斜面拉力F/N
重
点
能结合实例认识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会利用公式η=W有/W总进行有关计算.
难
点
会分析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指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学习方法
探究,小组合作,讨论
学
习
过
程
1、 帮他出招:小明家最
近买了一处新楼房,一
单元三楼。想把洗手间、
厨房装修一下,需把沙
子运到三楼。请同学们
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
你当初的猜想正确吗?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学案整理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3)机械效率
(4)公式η=W有/W总
(5)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达
标
测
评
一、是非题
1.额外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机械效率越小。()
2.机械效率大的机械一定既省力又省功。()
3.机械效率越高,则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
斜面长S/m
有用功W有用/J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η
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结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______________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________________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有一斜面长L=8米,高h=2米,把质量m=200千克的物体沿斜面拉到顶端。若受到阻力是物重的0.1倍,求斜面的机械效率。
教与学反思
本节是机械效率的第二课时,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效率的基本运算,这节课讲起来比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