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复习复习资料
知识产权复习资料
考试提纲1. 作者的经济权利和精神权利。
答:《伯尔尼公约》将作者列为第一保护主体,保护其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
精神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收回权。
其中署名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是所有成员国必须保护的精神权利。
精神权利不依赖经济权利而独立存在,即使经济权利已被转让,精神权利依然由作者享有。
公约规定的经济权利包括翻译权、复制权、表演权、广播权、朗诵权、改编权、录制权和制片权。
另外公约还规定了追续权,但不是最低保护要求,由各成员国自行规定。
2. 作品的独创性。
答:独创性亦称原创性,是作品的本质属性。
各国著作权法都将独创性作为作品享有著作权的先决条件之一。
独创性是指作品由作者自己通过智力劳动创作而成,而非抄袭之作。
作品的独创性要求与专利制度中发明的新颖性要求不同。
发明的新颖性要求意味着发明必须是首创的,前所未有的。
作品的独创性要求仅意味着作品是非抄袭的和有差异的即可,即使表现形式与某一已有作品因偶合而相似也无妨。
例如,两个人在同一位置、同一时间拍摄同一景物而产生的两张相似的照片,由于并不是相互翻拍的产物,因而都可以成为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分别受到保护。
3. 专利的种类以及各自的保护期限。
答:专利的种类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专利只在法定期限内有效,在我国,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均自申请日起算。
(专利权属于一种工业产权,具有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等工业产权的基本特点。
)4. 商标的显著性。
答:显著性是指商标所具有的标示企业商品或服务出处并使之区别于其他企业之商品或服务的属性。
作为商标保护的“灵魂”和商标法正常运行的“枢纽”,商标显著性一直以来都受到理论和实务界的特别关注。
商标显著性的划分:(1)构成商标的符号要素为自创无含义的单词或词组、或由动物卡通造型或通过特殊手法表现出的形态的,则属于强商标,例如使用在“冰箱”上的“海尔”商标、使用在“彩色胶卷”上的“柯达KODAK”。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
知识产权法复习参考资料一、知识产权总论1.知识产权:民事主体对其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成果、商业标志及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知识产权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主体间因知识产权的归属、利用、交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知识产权的内容:1、控制权——控制知识产权客体的权利,主要通过法律赋予的垄断权来实现2、利用权——按照知识产权客体的性质与用途对其进行使用的权利3、处分权——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知识产权命运的权利4、收益权——通过对知识产权的使用或处分,获得财产收益的权利二、著作权法1. 著作权: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的总称。
特征:1)客体范围广泛、多样2)内容丰富3)产生无须履行法律手续4)行使受到限制最多2. 著作权与所有权的区别著作权与所有权分属民事权利体系中的知识产权与物权两个不同的领域,其区别是显而易见的:●标的不同所有权的标的是动产或不动产等有体物,所有权主要表现为对有体物的支配权。
著作权则不同,它的标的是无形的人类精神与智力活动的成果,是思想或情感的一定表现,故著作权的独占性完全出自法律的规定,而不是由于标的物本身的性质。
●权利的完整性不同所有权作为绝对权利,其属性是最完整的,它既不受时间的限制,也不受地域的限制。
著作权虽然也是一种绝对权利,但受到时间、地域和权利本身的种种限制,并最后丧失,直至进入公有领域,因此是一种不完整的绝对权利3. 著作权与专利权的区别:●保护对象不同前者:表达该思想内容的具体形式后者:抛开表达形式而保护技术方案本身●保护条件不同前者:要求“独创”,不要求“首创”后者: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权利产生程序不同前者:创作完成即自动产生,无登记注册程序后者:申请、审查、批准、公告、颁发专利证书●适用领域不同前者:文学、艺术领域后者:工业领域4. 著作权与商标权的区别:●权利属性不同著作权具有人身与财产双重属性商标权是一种财产权,不具有人身属性●法律要求的保护条件不同著作权法要求作品具有独创性商标只要求识别性●权利的取得方式不同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时自动产生商标权一般须经注册登记才能产生5. 著作权法的作用●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优秀作品的传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提高全人类的科学文化水平6. 我国著作权法的主要原则●保护作者权益原则:保护作者权益,既指著作财产权,又指著作人身权;●鼓励作品传播的原则;●作者利益与公众利益协调一致的原则;●与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趋势保持一致的原则。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目录1. 知识产权法概述 (2)1.1 知识产权的定义 (3)1.2 知识产权的种类 (3)1.3 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4)2. 著作权法 (6)2.1 著作权的定义 (7)2.2 著作权的主体和客体 (8)2.3 著作权的取得和期限 (10)2.4 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和限制 (11)3. 专利法 (11)3.1 专利的定义 (12)3.2 专利的类型和申请程序 (13)3.3 专利的审查和授权 (14)3.4 专利的保护和维护 (15)4. 商标法 (17)4.1 商标的定义和分类 (18)4.2 商标的注册和使用 (19)4.3 商标的侵权和纠纷处理 (20)5. 其他知识产权法规 (21)5.1 反不正当竞争法 (22)5.2 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24)5.3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25)6. 知识产权案例分析 (26)6.1 著作权侵权案例分析 (27)6.2 专利侵权案例分析 (29)6.3 商标侵权案例分析 (30)1. 知识产权法概述知识产权法是一门保护创新者权益、鼓励技术创新的法律科目。
它主要涉及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和商业秘密等方面,旨在为创作者和发明者提供一定期限内的排他性权利,以换取他们将创新成果公之于众,从而推动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
在知识产权法的框架下,创作者享有对其作品的著作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
这些权利使得创作者能够控制其作品的使用方式,并从中获得经济利益。
为了鼓励技术的公开与交流,知识产权法规定了专利制度。
专利权人拥有对其发明的独家使用权,包括制造、销售、许诺销售和进口等权利。
但专利权的行使并非无限制的,法律对专利权的保护范围、申请程序、权利期限等作了详细规定,以确保专利制度的合理运行。
商标权也是知识产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商标是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记,商标权人有权禁止他人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
知识产权复习提纲
⏹1、知识产权的概念。
⏹答: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2、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征。
⏹答:知识产权是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是一种有别于财产所有权的无形财产权。
⏹ (一) 专有性.(二) 地域性.(三)时间性.(四)可复制性.⏹3、知识产权客体的种类及特征。
答:知识产权的客体,即知识产权制度保护的对象,是指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等知识形态领域中所创造的精神产品,即知识产品。
(一)知识产品的类别:1.创造性成果:如作品、工业技术2.经营性标记:如商业性注册商标3.经营性资信:如绿色标志、国家地理标志等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二)知识产品的基本特点1.创造性 2.非物质性3.公开性 4.社会性⏹4、《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的主要内容。
答:版权与邻接权(2)商标权(3)地理标志权(4)工业品外观设计权(5)专利权(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7)未披露的信息专用权⏹5、知识产权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法律体系。
答:(一)概念:知识产权法是指调整因确认、保护和行使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调整对象1、知识产权归属法律关系2、知识产权行使法律关系3、知识产权管理法律关系4、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关系⏹6、著作权的概念及特征。
答: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的总称。
⏹著作权的特征:1、权利主体范围广泛2、权利客体范围广泛3、权利的内容丰富多样4、权利的产生简单便捷5、权利的保护期限长久⏹7、著作权与商标权的区分与联系。
答:1.二者在权利取得及保护的方式上有所不同。
2.二者在一定情况下还可能发生交叉关系。
即商标设计图案可以作为商标受商标法的保护,也可以构成一件艺术作品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8、著作权与专利权的区分。
答:1.著作权并不保护作品的思想,而只保护作品的表现方式。
专利权所保护的是发明人创造的思想内容。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1、甲展览馆委托雕塑家叶某创作了一座巨型雕塑,将其放置在公园入口,委托创作合同中未约定版权归属。
下列行为中,哪一项不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2.0)A、甲展览馆许可乙博物馆异地重建完全相同的雕塑B、甲展览馆仿照雕塑制作小型纪念品向游客出售C、个体户冯某仿照雕塑制作小型纪念品向游客出售D、游客陈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对雕塑拍照纪念正确答案: D2、中国人的作品著作权取得实行()(2.0)A、审批取得B、注册取得C、自动取得D、加注标记取得正确答案: C3、甲为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通过中国知网下载了《中国法学》刊登的3篇文章,甲的行为()(2.0)A、属于合理使用B、属于法定许可使用C、属于侵权行为D、如果甲下载前征得著作权人同意,并支付了报酬,就属于合理使用正确答案: A4、在国际层面,知识产权是()(2.0)A、财产权B、公共政策C、国际贸易的规则正确答案: C5、甲创作了10余首歌曲,乙征得甲同意后演唱这些歌曲,丙唱片公司经甲、乙同意将乙的演唱录制为CD出售。
好声音公司欲将甲的歌曲录制为CD,邀请歌星戊演唱,下列说法正确的()(2.0)A、好声音公司应当征得甲、乙、丙的同意并支付报酬B、好声音公司应当征得甲、乙的同意并支付报酬C、好声音公司应当征得甲的同意并支付报酬D、好声音公司无需征得甲的同意,但应当支付报酬正确答案: D6、甲与乙是美食家,两人合作创作了《食在贵州》,由甲负责拍摄照片,乙负责写作美食文章。
关于该作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0)A、《食在贵州》的作者是甲和乙B、《食在贵州》中照片的作者是甲C、甲许可他人使用《食在贵州》中的照片时,无需乙同意D、乙许可他人使用《食在贵州》中的照片时,无需甲同意正确答案: D7、小刘从小就显示出很高的文学天赋,九岁时写了小说《隐形翅膀》,并将该小说的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某网站。
小刘的父母反对该转让行为。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A、小刘父母享有该小说的著作权,因为小刘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B、小刘及其父母均不享有著作权,因为该小说未发表C、小刘对该小说享有著作权,但网络传播权转让合同无效D、小刘对该小说享有著作权,网络传播权转让合同有效正确答案: C8、关于发行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A、甲将读大学时购买的教科书卖给旧书店,甲的行为侵犯了教科书的发行权。
知识产权考试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是( D )的成员国,因此我国单位和个人在这些国家享有国民待遇,可以向该公约有成员国提出专利申请,并可以要求优先权。
A、《专利合作条约》B、《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C、《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D、《保护工业产权巳黎公约》2、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是( B )。
A 5年B 10年C 15年D 20年3、中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其著作权从( C )之日起产生。
A、首次发表B、首次出版C、创作完成D、首次公开4、在专利许可证贸易中,专利许可证贸易的许可方只能是( D )。
A、先用权人B、专利申请人C、优先权人D、专利权人5、著作财产权中最基本的一项权能是( A )。
A、复制权B、发行权C、出租权D、信息网络传播权6、署名权的保护期限( D )。
A、为50年B、作者终生及死后50年C、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D、不受限制7、从世界范围来说,知识产权基本上采用( C )的立法体例。
A、法典B、综合法C、单行法D、判例法8、我国《民法通则》所规定的知识产权基本类别同于( D )。
A、《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B、《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C、《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D、《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9、狭义邻接权最初仅仅包含( B )A、出版者权B、表演者权C、录音录像制作者权D、广播组织权10、在众多类型的出版者中,根据有关的法律规定,只有(C )对其所出版的作品拥有法定的专有出版权。
A、报纸出版者B、期刊出版者C、图书出版者D、多媒体出版者11、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的取得采用( A )原则。
A、自动取得B、注册取得C、登记取得D、发表取得12.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有效期限不超过( C )A、5年B、8年C、10年D、20年13、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在申请专利时所提交的申请文件中,( B )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说明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
A、说明书摘要B、权利要求书C、请求书D、申请书14、美术作品的著作权属于( D )。
知识产权期末复习重点
简答题1.知识产权是民事主体依法对自己的特定智力成果、标记和其他相关客体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1)特征客体具有非物质性:可分离性支配性(专有性):分为排他性和自用性。
排他权是指非经知识产权人许可或法律特别规定,他人不得实施受知识产权专有权利控制的行为。
自用权是指知识产权人自己有利用智力成果等受保护客体的权利。
地域性:除非有国际条约、双边或多边协定的特别规定,否则知识产权的效力只限于本国境内;时间性:多数知识产权的保护期是有限的,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保护期限就不再受到保护。
①著作权保护期:②商标权保护期:③专利权保护期:(2)性质:民事权利。
公权与私权的区分标准--法律关系主体地位是否平等;权利的行使是否遵循民法基本原则。
知识产权遵循法定主义原则。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权利人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权利: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3)产生原因:知识产权是一种法律意义上受保护的财产。
而法律意义上财产的条件有有用性,稀缺性,可控性(排除他人干涉),外在性。
作品一旦被公之于众,作者就无法控制对作品的复制与传播。
由此可见,作品不是法律意义上受保护的财产。
我国《著作权法》第一条规定-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两种权利的比较(1)表演权与表演者权的区别。
①权利主体不同,表演权由著作权人享有;表演者权由作品的表演者享有。
②权利客体不同,表演权的客体是作品;表演者权的客体是对作品的表演活动。
③权利内容不同,表演权为财产权;表演者权包括六项权能,既有人身权,也有财产权。
④保护期限不同,自然人的作品,其表演权的保护期限截止到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表演者权的保护期截止到该表演发生后第50年的12月31日;⑤法律性质不同。
知识产权期末复习资料整理版
单选题:10题,每题1分多选题:10题,每题2分简答题:5题,每题8分案例题:2题,每题15分选择题:课件里面的题目多选题:1、专利对象的考察;书本79页11点和12点11. 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构成这类合理使用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五个条件:第一,针对的是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
外国人,包括外籍华人的作品,均不包括在内。
对于合作作品,有一个作者不是中国人的,也不在此合理使用之列。
第二,针对的是已经发表的作品,未发表的作品不在此列。
第三,必须是用汉语言文字撰写的作品,如果具有中国国籍的人用外语创作的作品,也不在此范畴之内。
第四,必须是从汉语到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翻译,不能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到汉语的翻译。
第五,翻译作品的出版发行只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
12.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此项规定体现了我国法律对身体残疾者的人文关怀。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上述12种合理使用或者对著作权的限制,亦适用于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邻接权。
2、职务发明书本1263、委托发明书本127简答题:1、作品的构成要件;(包含作品的概念)书本37页①概念: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造成果。
②构成要件主要有:(1)作品要有特定的思想内容;(2)作品是思想或感情的表现形式;(3)表现形式必须是作者的智力创作成果;(4)作品具有独创性;(5)作品能够以有形的形式复制;(6)作品是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内的表达;(7)作品应当具有一定的客观表现形式;2、邻接权与著作权(版权)的联系与区别;邻接权与版权的区别;书本69页(1)联系:邻接权属于广义著作权的组成部分,同狭义著作权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二者都与作品相联系。
二者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如可以分地域取得和行使;有关著作权的一-些规定也适用于邻接权保护,如合理使用、权利质押等。
知识产权知识重点及思考题
知识产权知识重点及思考题《知识产权》复习资料一、各章节的知识点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论第一节知识产权1、知识产权定义(P14):知识产权是指自然人或法人对自然人通过智力劳动所创造的智力成果,依法确认并享有的权利。
(名词解释)(1)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与WTO(世界贸易组织)(P18):前者对知识产权的定义外延更宽一些,后者对知识产权的定义强调的是“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至于“与贸易无关的”知识产权则没有涉及。
2、知识产权的分类(P20):狭义的分类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两大类;广义的分类包括三部分,即工业产权、版权、对“边缘保护对象”的保护权。
3、知识产的基本性质(P21---25):(1)无形性,是一种新型的无形财产权;(2)专有性,具体唯一性和排他性;(3)地域性,即除签有知识产权国际公约或知识产权双边互惠协定外,经一国知识产权法律所保护的某项权利只在该国范围内发生法律效力;(4)时间性,有法定的保护期限,超过保护期限权利终止;(5)可复制性,又称为工业再现性,是指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可以固定在有形物上,并可以重复再现、重复利用的特性。
(简答题)第二节WTO与知识产权1、如何理解知识产权与WTO的关系(P26):WTO和知识经济、新经济、经济全球化是密切相关的,一定意义上讲,WTO本身就是知识经济、新经济、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反过来又大大地推进了知识经济、新经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知识产权问题与知识经济、新经济、经济全球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把它纳入WTO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和“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一起构成了WTO的三大支柱。
第三节知识产权法1、知识产权法的定义(P30):知识产权法是调整人类在智力创造活动中因智力成果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什么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P32--34):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分三类,知识产权的国内保护、知识产权的涉外保护和知识产公的国际保护。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是国际公法调整范围内的法律关系,它的法律关系主体是国家、独立关税获其他国际实体,客体是有关知识产权国际条约及成员相应的国内法,为知识产权国内保护和涉外保护提供了基本依据和标准;知识产权国内保护和涉外保护是国内法调整范围内的法律关系,它们的法律关系主体是自然人和法人,客体是符合法定条件的智力成果,是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基础和具体实践。
知识产权复习
知识产权总论部分1.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创造活动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2.知识产权的性质知识产权是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是一种有别于财产所有权的无形财产权。
权利本体的私权性是知识产权归类于民事权利范畴的基本依据。
权利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区别于财产所有权的本质特性。
3.知识产权的特征(1).无体性知识产权的“无体性”是指知识产权的客体无形无体,而不是指将知识产权的客体体现出来的物化载体。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能否对权利客体进行有形占有;②在权利的产生或取得上不同;③权利的标的不同;④被侵权的可能性不同。
(2).专有性知识产权是一种专有性的民事权利,具有排他性或独占性的特点。
这一特征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权利人对其权利的客体享有独占权,非经权利人许可,其他任何人都不得任意使用有关客体,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其二,对同一项无体财产,不允许有两个以上同一属性的知识产权并存,如一个专利权排斥关于同一发明的另一专利权。
(3).地域性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指根据一国法律取得的知识产权,仅在该国领域内有效,在其他国家原则上不发生效力。
(4).时间性知识产权的“时间性”指知识产权仅在一个法定的期限内受到保护,一旦超过法定的期限,则这一权利就自行消灭,有关知识产品即进入公有领域,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该知识产品。
4.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1).鼓励和保护以智力创造为主的知识产品创新活动的原则:是指通过建立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调整有关社会关系,确认并保护知识产品创新者的合法权益,进而为知识产品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精神和物质条件,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法定原则:知识产权的种类和权利内容必须由法律统一确定,除立法者在法律中特别授权外,任何人不得在法律之外创设知识产权。
(3).公示原则:知识产权的产生内容及其变动,终止或撤销等形式都必须以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开,从而使他人能够获知该权利的真实情况.(4).权利限制原则: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考虑,对知识产权的权利内容及其权利的行使做出合理而适当的限制,以促进全社会的共同进步。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
模拟试题一第 1 题单项选择题1、我国一汽集团使用的"红旗"商标是AA、制造商标B、销售商标C、集体商标D、服务商标2、我国《专利法》明确规定,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进行CA、实质审查B、形式审查C、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D、形式审查或实质审查3、报社、杂志社可以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对内的修改则应经()许可。
DA、编辑B、投稿人C、主编D、作者4、从世界范围来看,知识产权法采用的立法形式基本是CA、法典B、综合法C、单行法D、判例法5、美术作品原件持有人享有CA、发表权B、发行权C、展览权D、署名权6、下列作品中适用《著作权法》DA、法律法规B、时事新闻C、历法、数表D、超过著作权保护期的作品。
7、按照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著作权属于DA、作品原件所有人B、著作权人C、署名者D、作者8、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著作权为保护对象的法律是DA、《大清印刷物权专律》B、《北洋政府著作权法》C、《大清报律》D、《大清著作权律》9、我国的《商标法》规定,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局管理商标事务的机构是BA、知识产权局B、商标局C、商标评审委员会D、商标评议委员会10、专利申请中分案申请的各种法定期限的起算日是BA、递交日B、申请日C、优先权日D、受理日第 2 题判断题1、被评审为无效的专利,专利权自始即无效。
√2、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的取得采用发表取得原则。
×3、外观设计的设计人应当是自然人。
√4、报社、杂志社可以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而对内容的修改须经主编同意。
×5、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
出版者权是一种邻接权。
√6、电影作品的著作权属于制片人。
√7、"北京制造"是原产地名称。
×8、奥运会的"五环"标志是图形商标。
×9、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注册采用自愿注册原则。
√10、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与"专利权"具有相同的意思。
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资料
《知识产权法》期末备考资料单项选择1、知识产权具有的四个基本特征是(C)。
A. 独占性、地域性、时间性和实用性B. 国家授予性、独占性、地域性和时间性C. 国家性、独占性、地域性和时间性D. 国家授予性、独占性、地域性和实践性2、关于知识产权法的性质,正确的表述是( C )。
A . 知识产权法属于行政法 B. 知识产权法属于经济法C. 知识产权法属于民法D. 知识产权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3、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是1701年生效的( C )。
A.《联邦著作权法》B.《版权法》C.《安娜女王法》D.《作者权法》4、《著作权法》所保护和调整的对象是( D )。
A.版权B.著作权C.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D.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5、刘教授1998年1月1日自行将我国刚颁布的一部法律译成英文,投递给《中国法坛》,于1998年6月1日发表。
国家有关机关认为该译文质量很高,经与刘协商,于1998年12月5日发文将该译文定位官方正式译文。
刘教授对其译文(D )。
A. 自1998年1月1日起一直享有著作权B. 自1998年6月1日享有著作权C. 自1998年12月5日享有著作权D. 自1998年1月1日起至1998年12月5日期间享有著作权6、下列选项中,属于作品构成要件的是(C )。
A. 新颖性B. 创造性C. 独创性D. 可欣赏性7、甲乙共同创作完成一部小说,甲主张发表,乙不同意。
乙死亡,有一继承人丙,后甲将该小说发表,下列说法(A )是错误的。
A. 乙生前不同意发表该小说,甲无权发表B. 发表该小说的稿费由甲和丙获得C. 该小说的使用权保护期应截止于甲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D. 甲不能剥夺乙的署名权8、甲将其作品投递给乙杂志社。
未经甲的许可,乙便委托并丙对甲的作品进行修改,然后乙杂志社将署名为丙、甲的作品发表在其刊物上,则( C )。
A. 乙侵犯了甲的著作权,丙未侵权B. 乙未侵犯甲的著作权,丙侵权C. 乙和丙均侵犯了甲的著作权D.乙和丙均未侵犯甲的著作权9、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专利法是( A )。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
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知识产权法一、名词解释寇存库1、著作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
2、表演者权:表演者权,是指表演者依法对其表演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3、表演权:即公演权、上演权。
指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权利。
4、作品:是文学、艺术或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5、著作权穷竭:是指以销售方式将作品原件或复制件投放市场后,任何人不经过著作权人许可,且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而继续发行销售该作品原件或复制件,而不构成侵权。
6、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7、著作权的许可使用:是指著作权人通过许可14、驰名的商标,该商标所有人可在原有范围内继续使用,不受注册商标专有权的拘束。
17、发明: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18、实用新型: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19、外观设计: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20、地理标志: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的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21、植物新品种权:指完成育种的单位或个人对其授权的品种依法享有的排他使用权。
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并有适当的命名的植物新品种。
22、发表权: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23、出租权: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24、许诺销售:指销售前的推销或促销行为,包括通过广告、订单、发布消息等手段表示销售专利产品的行为。
25、优先权:是指专利申请人就其发明创造第一次在某国提出专利申请后,在法定期限内,又就相同主题的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的,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其在后申请以第一次专利申请的日期作为其申请日,专利申请人依法享有的这种权利,就是优先权。
知识产权期末考试范围复习
第一编知识产权总论一、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其具体表现为(P6):1、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有2.不发生有形损耗的使用3.不发生消灭智力成果的事实处分4. 不发生有形交付的法律处分二、知识产权应用的重要性体现在:1、知识产权是一种重要的财富2.知识产权贸易正在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贸易形式3.知识产权是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工具4.知识产权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非关税壁垒第二编著作权法一、我国《著作权法》体现的主要原则有:1.保护作者权益的原则2.鼓励优秀作品传播的原则3.与作者利益与公众利益协调一致的原则4.与国际著作权发展趋势保持一致的原则二、著作权与所有权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权利的标的不同2. 权利的完整性不同三、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种类(P146)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47、48条的规定,有下列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行为:(一)侵犯著作权人的著作权的侵权行为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2、未经合作作者的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的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
3、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
5、剽窃他人的作品。
6、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设置电影的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7、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
8、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人许可出租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在此要注意的是该种侵权行为侵犯的客体仅是针对视听作品、音像作品和计算机软件作品.出租传统的图书.期刊作品不构成侵权。
9、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技术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10、未经著作权人,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1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资料
⏹知识产权法⏹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第一节知识产权基本认识⏹第二节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第三节国际的知识产权保护⏹第二章著作权⏹第一节著作权概述⏹第二节著作权的主体与客体⏹第三节著作权的内容⏹第四节相关权⏹第五节著作权的保护限制与利用⏹第三章专利权⏹第一节专利制度概述⏹第二节专利权的主体与客体⏹第三节专利权的内容与限制⏹第四节专利权的保护⏹第四章商标权⏹第一节商标及商标法概述⏹第二节商标权的内容取得与终止⏹第三节商标权的利用⏹第四节商标权的保护⏹第五章其他知识产权⏹第一节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第二节商业秘密权⏹第三节地理标志权⏹第四节植物新品种权⏹第五节反不正当竞争⏹使用教材: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6⏹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第一节知识产权基本认识⏹一、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1、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是人类劳动成果依法产生的专有权利。
⏹狭义:即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
包括著作权(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
⏹广义:狭义知识产权+其他相关的知识产权(商业秘密权、地理标志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
⏹知识产权是一种新型民事权利。
⏹知识产权有向信息产权扩充的趋势。
如:知识信息;公共信息;商业信息。
⏹知识产权属于私权,应加以保护是共识。
⏹知识产权我国法学界称”智力成果权“;台湾学者称”智慧财产权“;国外称”无形财产权“。
⏹第一节知识产权基本认识⏹2、知识产权的范围⏹WIPO(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3类:一、创造性成果权。
著作权、专利权、商业秘密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权等。
二、经营性标记权。
商标权、商号权、地理标志权、其他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标记权等。
三、经营性资信权。
特许经营权、信用权、商誉权等。
⏹TRIPS(agreement on trade relate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7种:著作权及其相关权利;商标权;专利权;地理标志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未公开信息专有权(商业秘密权)。
知识产权复习资料
知识产权复习资料1.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和信誉享有的权利。
2.广义的知识产权:1)著作权2)邻接权3)专利权4)商标权5)商号权6)商业秘密权7)地理标志权8)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3.狭义的知识产权:1)著作权(含邻接权);2)专利权;3)商标权。
4.知识产权的性质:是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是一种法定权利,其内容有别于约定权利;是种有别于财产权的无形财产权。
1)权利本体的私权性;2)权利客体的非物质性。
5.知识产权的特征:1)专有性;2)地域性;3)时间性。
6.知识产权法:调整因知识产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国际确认保护和利用著作权和工业产权及其他智力成果专有权利的一种专门法律制度。
7.知识产权法体系:1)著作权法;2)专利权法;3)商标权法;4)商号权法;5)商业秘密权法;6)地理标志权法;7)工业版权法;8)反不正当竞争法。
1.著作权:亦称版权,指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
2.著作权特征:1)著作权与所有权:a客体的无形性;b利用上的特殊性;c权能的可分性;d存续的有限性;e人身性;2)著作权与专利权:a保护对象不同;b保护条件不同;c权利产生程序不同;d适用领域不同;3)著作权与商标权:a商标权仅为财产权,而著作权包括财产权和人身权;b保护条件不同;c权利取得方式不同。
3.现代著作权制度的发展变化:1)国际著作权保护体系逐渐形成;2)新的著作权权项和与著作权相关的制度陆续出现;3)著作权保护范围扩大;4)两大法系立法差异逐渐缩小。
4.著作权主体: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
5.原始主体(作者):作品创作完成后,直接依据法律的规定或合同约定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
6.继受主体:通过受让、转让、受赠或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一部分或全部著作权的人。
7.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的区别:1)原始主体资格基于创作或法律规定直接产生,继受主体是以他人原有著作权的合法存在为条件的;2)原始主体基本享有完整的著作权,继受主体则不可能享有完整的著作权。
知识产权法自考复习重点
知识产权法自考复习重点一、知识产权的概念与特点1)知识产权只有权利人才能享有,他人不经权利人许可不得行使其权利,但知识产权是可以转让的。
2)知识产权只有权利人才能享有,他人不经权利人许可不得行使其权利,但知识产权是可以分割的。
3)知识产权只有权利人才能享有,他人不经权利人许可不得行使其权利,但知识产权是有地域内的有效性的。
4)知识产权只有权利人才能享有,他人不经权利人许可不得行使其权利,但知识产权只在一定时间内有效。
二、知识产权法概述知识产权法是指因调整知识产权的归属、行使、管理和保护等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三、著作权法1、著作权、著作权法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及其相关主体依法对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著作权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旨在调整因创作、传播和使用作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著作权的主体和归属著作权的主体:作者。
法人作品,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
著作权的归属:一般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
3、著作权的客体和内容著作权的客体:作品。
包括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
职务作品、委托作品、合作作品、汇编作品按一定规则确定著作权。
计算机软件受著作权法保护。
著作权的内容:人身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财产权(复制权、发行权、表演权、出租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 4、著作权的保护期限和限制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作者生前及死后50年。
合作作品截止最后一个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著作权的限制:合理使用(个人使用,新闻报道使用,公务使用,图书馆陈列或保存版本等使用)、法定许可(报刊转载,录音录像,教学教材等使用)。
四、专利法1、专利、专利法概述专利是指发明创造(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发明创造经申请专利并经专利机关审查,认为符合授予专利权的条件,则授予专利权。
发明或设计人(或单位)称专利权人,享有专利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产权(法)复习(一)知识产权概论多项选择题:1.自1980年以来,我国加入了许多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公约,其中包括[ BCD ]A.《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B.世界贸易组织《知识产权协议》;C.《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D.《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E.《欧洲联盟商标注册条约》。
名词解释:1.知识产权法:狭义的知识产权法,仅指独立的知识产权法法典,是为形式上的知识产权法。
广义的知识产权法,指涉及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视为实质上的知识产权法。
显然,我国的知识产权法仅指实质上的知识产权法。
2.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指知识产权的法律效力原则上只及于特定国家和地区的地域范围,它有以下三方面的具体体现①知识产权只能根据一定国家的法律产生,并且只能在其产生的地域范围内有效;②知识产权相互独立,同一智力成果在不同国家或地区获得的知识产权相互无关;③知识产权可以分地域行使。
3.知识产权的专有性:也称排他性、垄断性或独占性。
其基本含义是: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依法享有独占使用智力成果的权利,他人不得侵犯。
简答题:1.简述知识产权与有形财产权的区别。
(1)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是该项权利与有形财产所有权的最根本区别。
(2)知识产权区别于有形财产所有权的一般特征是:①国家授予性;②专有性;③地域性;④时间性。
(二)著作权选择题:1.甲完成乙委托设计的厂徽,但双方并未约定其著作权的归属。
因此该厂徽的著作权应当归属于[ C ]A.乙;B.乙的主管机关;C.甲;D.甲与乙。
2.画家甲将其名画以2万元卖给乙。
乙因此取得[ A ]A.该画原件所有权和原件展览权;B.由该画产生的著作人身权;C.由该画产生的著作财产权;D.该画原件所有权和著作权。
3.甲经乙许可将其小说改编为电视剧本。
甲从乙处所获得的是[ D ]A.邻接权;B.汇编权;C.翻译权;D.改编权。
4.张某独立创作出一篇学术论文。
依我国著作权法规定[ B ]A.张某只有在其论文发表后才能享有著作权;B.张某的论文不论是否发表都能享有著作权;C.张某的论文须经登记后才能享有著作权;D.张某的论文须经做上版权标记后才能享有著作权。
5.王某的长篇小说《东方之星》1997年首次发表,王某于次年去世。
由该作品产生著作财产权将终止于[ D ]A.2047年6月1日;B.2047年6月2日;C.2047年12月31日;D.2048年12月31日。
6.电影之导演依法享有[ B ]A.发表权;B.署名权;C.改编权;D.播放权。
多项选择题:1.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中的发表权和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限受限制。
以下诸选项中保护期受限制的有[ BCD ]A.署名权;B.发行权;C.播放权;D.复制权;E.修改权。
2.甲、乙两人合某盗印畅销小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在某地摆摊销售。
丙购得一本该盗版书后,借给丁、戊看。
侵犯小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著作权的人有[ AB ]A.甲;B.乙;C.丙;D.丁;E.戊。
3.图书出版合同关于专有出版权期限的约定不得超过[ B ]A.5年;B.10年;C.20年;D.50年。
4.为做博士论文,甲在图书馆复印了若干篇论文。
甲的行为属于[ D ]A.侵权使用;B.法定许可使用; B.强制许可使用; D.合理使用。
5.甲擅自将乙的文章以自己的名义在某期刊上发表。
甲的行为侵犯了[ B ]A.该期刊的著作权;B.乙的著作权;C.该期刊的专有出版权;D.乙和该期刊的著作权。
6.甲擅自改变乙之作品的名称后以自己的名义发表,那么[ C ]A.甲的行为是与乙的共同创作行为;B.甲的行是对乙之作品的合理使用;C.甲构成了对乙之作品的剽窃;D.甲的作品是与乙之作品的巧合。
多项选择题:1.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申请人应当提交的专利申请文件有[ ABCD ]A.请求书;B.权利要求书;C.说明书;D.摘要;E.图片或者照片。
填充题:1.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2.创作是指直接产生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智力活动。
3.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4.使用他人作品演出,表演者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演出组织者组织演出,由该演出组织者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5.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6.创作是指一种直接产生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智力活动。
7.作者著作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8.图书出版者出版图书,应当和著作权人订立出版合同,并支付报酬。
9.按照商标的构成要素,可将商标分成视觉商标、听觉商标和味觉商标三种。
10.职务作品是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
11.使用他人作品演出,表演者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12.两个权威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管理机构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
13.著作权人的人身权主要包括署名权、发表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名词解释:1.著作权:指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产生的权利。
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是著作权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作为一种民事法律关系,著作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没有作品,就没有著作权,脱离具体作品的著作权是不存在的。
2.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3.发表权:发表权是依法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以及如何公之于众的权利。
4.汇编作品:指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
汇编作品的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5.表演者权:表演者对其表演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针对的是其表演而不是表演的剧本舞剧等。
6.发行权:通过出售、出租等方式向公众提供伤口复制件的权利。
7.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指依据著作权法的直接规定,以一定方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或邻接权客体,可以不经著作权人或邻接权人的同意,但应按规定支付报酬并尊重著作权人或邻接权人其他权利的一项法律制度。
8.简述表演权与表演者权的区别。
(1)表演权与表演者权是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关系。
(2)表演权是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表演者权是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的权利。
(3)表演权是著作权人的财产权利(或者“经济权利”)之一;表演者权则包括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或者“精神权利”)两部分。
简答题:一.什么是著作权中的合理使用?其构成条件是什么?(1)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法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而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制度。
(2)构成条件:1)被使用的作品已经发表;2)使用的目的限于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或者为了教学、科研等事业以及公共文化利益的需要,不得侵害著作权人的其他权利;3)必须注明被使用作品的名称、其作者的姓名,并且不得损害作者的其他权利。
案例题:一.作家王某写了一部反映“文革十年”的纪实报告文学交某出版社出版,该出版社为该书配发了若干幅“文革”时期的照片作为插图。
在审定该书清样时,王某觉得照片能使作品增色,便未提出异议。
图书发行后,摄影家张某发现照片均是自己过去曾发表过的作品,而王某和出版社既未在事前征求过自己的意见,事后又未支付报酬,书中也没有将他署名为照片作者,故起诉王某和出版社侵犯了其著作权。
出版社承认侵权事实,愿承担相应的责任。
但王某称自己只是该书文字部分的作者,照片为出版社配发,与自己无关,故否认其侵权责任。
试问五某的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1)王某的理由不能成立,其行为构成了侵权。
2)理由如下:①张某的照片作为摄影作品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②王某在自己出版的作品中使用了张某的摄影作品而未征得张某同意,未向他支付报酬,也未署其名,故侵犯了其著作权。
③王某见出版社配发的照片有利于自己的作品,却未审查照片来源,放任侵权事实的发生,故其主观上有过错。
(三)专利法选择题:1.1993年3月5日,周某就其发明m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出专利申请;其后又于1994年2月3日就同样的发明m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
根据国际优先权原则,中国专利局在审查其新颖性。
创造性时,其申请日是指[ C ]A.1994年2月3日;B.1994年1月1日;C.1993年3月5日;D.1994年3月5日。
2.发明专利权人王某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8个月后,发现甲公司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与其发明专利相同,于是便向法院起诉,控告甲公司侵权。
此时,甲公司可以采用的措施是[ D ]A.请求专利局撤销王某的专利权;B.请求专利局宣告王某的专利权无效;C.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撤销王某的专利权;D.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王某的专利权无效。
3.专利权人欲放弃其专利权,那么,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权人可以[ B ]A.提出放弃专利权的声明,由专利局登记和公告;B.提出放弃专利权的书面声明,由专利局登记和公告;C.提出放弃专利权的口头声明,由专利局登记和公告;D.提出放弃专利权的书面声明,由专利局批准并公告。
4.在专利许可证合同中,被许可方甲有权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按合同约定的使用方式实施该专利,与此同时作为许可方的乙不仅自己可以实施该专利,而且可以再许可第三人实施。
该许可证是[ C ]A.独占许可证;B.独家许可证;C.普通许可证;D.分许可证。
5.李某的一项发明专利权因保护期限届满而终止。
此后李某仍在制造。
销售的该种产品上标注专利标记和原专利号。
李某的行为是[ C ]A.侵犯专利权的行为;B.假冒专利;C.冒充专利;D.对专利的合法使用。
6.中国公民甲向日本人乙转让一项专利权。
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甲和转让必须经相应的机构批准。
该机构是[ B ]A.国务院;B.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C.甲所在地的省政府;D.甲所在的单位。
填充题:1.发明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2.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分为国际优先权和国内优先权两种。
3.权利要求书是记载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限定专利保护范围的法律文件。
4.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用性主要体现为可实施性、再现性、有益性。
5.我国专利申请的原则是单一性原则和先申请原则。
6.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优先权分为外国优先权和本国优先权。
7.按照我国《专利法》,执行复审的机构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
8.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法律规定,都可以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
名词解释:1.专利权:指公民、法人或其他单位依法对发明创造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享有的独占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