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诗词文比喻手法的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论苏轼诗词文比喻手法的特色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639(2016)03-0054-04
比喻是一种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的名称,在中国文学
中,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抑》,其文曰:“取譬不远,昊天
不忒。回遹其德,俾民大棘。”[1]比喻手法的运用,起于何
时,已难考证,但在《诗经》中,我们可找到许多运用比
喻手法的例子,如:“白茅纯束,有女如玉。”[2]“有力如虎,
执辔如组。”[3]这样的例子在《诗经》中不胜枚举。因此“比”
这种文学技巧,被后人公认为《诗经》的主要艺术手法之
一。应该说,在《诗经》的成书阶段,即春秋中期,比喻
手法已被当时的文人熟练地运用和掌握了。《诗经》之后,
东汉的郑玄在《周礼·春官宗伯·大师》中给“比兴”作注时引
东汉郑众的话说:“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
[4]所谓“比方于物”,即打比方,就是普通的比喻。南朝刘勰
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谈论“比”时说:“比之为物,取类不
常,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5]其中
“喻于声”、方于貌”,
都是比较直接的相似,是具体对具体, 很简单。而“拟于心”,譬于事”则是从具体到抽象。刘勰对中
国的“比喻理论”有所推进,能注意到这一方面的相似,很有
意义,只是没有进一步探索本体与喻体如何相似。直至宋
代,陈骙《文则》中的“十喻”,才有了更大的发展。陈氏将
“
比喻分为十种,其中纯粹的比喻有五种:一是“直喻”,就是
带比喻词的,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明喻。二是“简喻”是省略比
喻词的,现在通称为暗喻。三是“对喻”,现代通称为“引喻”。
四是“类喻”和“详喻”,应该都属于联合比喻,只是一个是并
列的,一个是承接的。五是“博喻”,是一个本体多个喻体[6]。
陈氏对比喻的十种分类虽然有一些不足,但仍然无损他在
“比喻理论”上的贡献,除了其中非比喻成分,其它的分类在
比喻的研究史上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具有发凡起例的重要
作用。当代学者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专辟一
节“譬喻”。陈先生说:“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
点,说话和写文章时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
象的,名叫譬喻,现在一般称为比喻。”[7]随后,陈先生将
“比喻”分为“明喻、隐喻、借喻”三类,用当代修辞学的方法,
详加论述。陈先生关于“比喻”的阐释,代表了“比喻理论”的
最新发展。综上所述,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在中国有很长
的发展历史,对中国文学影响很大。从《诗经》以来,中
国的文人学者在文学创作中都有意识地运用比喻手法。如:
“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
江春水向东流”[9];“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发展到宋代,中国古代文学达到了巅峰,名家如林,
名作如海,群星灿烂。而在众星之间,有一颗大星,光芒
万丈,譬如北辰,众星拱之。这颗大星,就是一代文宗苏
轼。这位文化巨人,在他的一生中,为我们留下了2700多
首诗,300多首词,4800多篇文章。在苏轼的努力下,中
国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他将许多艺术技巧信手拈来,
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本文仅就苏轼对“比喻”技巧的运用,谈谈自己的看法。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里精辟地指
出:“他(苏轼)在风格上的大特色是比喻的丰富、新鲜和贴切。”[11]本文认为,苏诗文集中的“比喻”手法,有以下特点:一、擅长“以人喻物”苏轼目光辽阔,搜罗万象,他诗文中的比喻,无不新奇活泼、妥贴恰切。如:“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
铿羯鼓催”[12];“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13];“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14];“重重似画,曲曲如屏”[15];“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16];“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17]。这些诗词均以比喻入之,令人眼花
缭乱,拜服倾倒。运用比喻手法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推
陈出新,超越前人。传统诗词中多用物来比喻人,用人来
喻物,并不多见,而苏轼却能将此法信手拈来。苏轼打破
了历来诗词中比喻手法的传统窠臼,能够另辟蹊径,擅长
“以人喻物”,这正是他对前人的一种突破和超越。如名篇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
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8]。这首诗
中,苏轼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西湖的风景,秀丽婀娜,
富有女性美,西施又是古代越国的美女,二者在秀丽这一
点上是相似的。西湖有一“西”字,西施亦有一“西”字,这是第二点相似性。可是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这两点相似性
上,而是继续生发。众所周知,西施只是平民百姓的时候,
轻施粉黛就已经美不胜收了,然而,等她住进吴宫,贵为
王妃,浓妆艳抹之后,必然艳若天仙,又是一种风姿。那
么西湖呢?阳光明媚的时候,是一种景色,阴雨连绵的时候,
又是另一种景色。西湖的晴景和雨景,与西施的淡妆与浓
妆,都很美丽。这又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相似性。苏轼正是
抓住了多重的相似性,把西湖比作西子,使得此喻富有多
重内涵,让人叹服。此是名篇,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犹如神来之笔,把西湖的妩媚秀丽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苏轼自己似乎对这一比喻也很满意,在别的诗中也有使用,
如《次韵刘景文登介亭》:“西湖真西子,烟树点眉目。”[19]再看下面这首:《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
株,土人不知贵也》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
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朱唇
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
轻春睡足。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20]。此诗作
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黄州定惠院小山上有一株海棠。海
棠本产自西蜀,是一种名贵花朵。可是,此株海棠却生长
在偏远的荒山上,混迹于杂草之间。当地人也不以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