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课标解读
高中化学-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课标分析
一、【课标分析】
本节在课标中的要求是“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教材编排本节课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了解不同类型的晶体性质差别的根本原因,理论联系实践。
其次,理解晶体的堆积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再次,学习晶体知识有利于学生将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联系起来。
所以本节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分子晶体的概念和结构特征
2.能以典型的物质为例描述晶体类型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3.了解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了解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归纳法;
2.通过分子晶体结构特征的学习,学会研究晶体结构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知晶体结构之美,感受化学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2.树立正确的能源观和逐步形成珍惜环境、珍爱地球的公民素养。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分子和原子,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说课: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教法,教学程序。
下面我来一一说明:1.教材分析(1)课标分析本课题属于新课标中一级主题—物质构成奥秘中的二级主题—微粒构成物质。
主要达到让学生认识到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等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并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教材变化顺序变化——单元顺序由四提至三。
内容变化——分子和原子移至第三单元,化合价和化学式移至第四单元。
课题变化——4个课题改3个课题。
(3)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为进一步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
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生物和物理课的学习中已经初步了解一些有关分子和原子的相关知识,知道分子很小,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但是学生的困惑是很难真正建立清晰的分子、原子概念。
不能对于物理课上的一些现象在微观的角度作出科学的解释。
而且在学生前两个单元的化学课学习中已经学习有关物质变化和性质方面比较宏观的内容,从未涉及到物质的微观结构,要将微观粒子的概念建立起来,并且将看不到的微观粒子特点建立起研究方法相对较难。
此时学生处于刚刚接触化学,对于化学保持一种好奇向往的感觉。
利用这点对教学加以设计,可以让学生更好更真实的理解课程内容。
综合以上所述,我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一)根据课标要求:教学重点:认识分子是客观存在的,能运用分子的特征解释宏观现象。
(二)根据学生情况:教学难点:建立微粒运动的想象。
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2.知道分子的特征,并能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3.了解分子的概念;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身边常见现象、图片、实验等的观察和分析、进行猜想、推理和总结;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初步建立物质的微粒观,并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可以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活动,认识微粒的基本特征,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体会实验探究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团结协作,勤于思考的精神; (2)、通过小组探究实验,了解魅力无穷的微观世界,增强对于生活中的化学的好奇心和探 究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学生仔细观察现象,思考得出实验结论,
B.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并填写导学案。
C.这两个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一位同学举手回答:烧杯中的水慢慢变
D. 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 红
学生自主观察实验现象,
【讲解】那微观粒子还有没有别的什么特 一位同学回答:微观粒子在不断的运动 并思考得到实验结论,
本课题是在学生学习了宏观世界的变化之后,迈向微观世界的变化的开端,开始初步探 究构成物质世界的奥秘。本节课是学生形成微观想象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元素、 化学式和化合价、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保障,因此本节课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一)、知识基础
化学九年级上人教新课标3.2《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1解读
化学九年级上人教新课标3.2《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1一、教学设计思路:学生对物质的认识是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物质开始的。
在第一、二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对身边的物质及其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
他们会以燃烧、分解、化合、扩散、蒸发、溶解、热胀冷缩等化学、物理学概念来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加以解释。
但对物质的内在变化及其原因却很少接触。
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变一种观点解读物质,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水,作为第三章学习内容的知识承载物,它是自然界广泛存在,学生能经常感触的物质。
与水有关的自然、实验现象为学生所熟悉。
在进行分子、原子抽象的概念、原理性教学,我试图以在自然界司空见惯的水变化的现象和简单、趣味的实验作为串联知识,带动研究的主要线索,学生在分析熟悉的水蒸发、天下雨、下冰雹、糖在水中“消失”、水电解等物理和化学变化时,大脑思维直接与客观存在的事实和现象反复、充分地接触,积极展开想象的空间,在看得见的宏观现象获得启发下,通过想象、类比、模型化等方式,理解化学想象的本质,宏观与微观环环相联,物质的微粒观被学生“确认”,顺理成章地建构知识,形成概念。
本课学习后,学生能增添一个“心眼”去看微观世界,去理解事物的本质。
给学生在今后理解化学问题带来无穷的便利。
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处理不当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想:将一个个明确的、具体的知识点、技能点和能力发展点“溶解”于实际之中,进行情景化处理。
将分子、原子、物质微粒性、微粒运动性、微粒可分和不可分性等裸露的化学知识包装在以水的变化为线索的问题情景中,围绕着“物质变了,其内部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中微粒怎么变?用微粒的观点怎么解释变化?”的化学问题,所设置的有真实背景,纵向独立,横向递进的驱动性问题:《不解之谜》──水为什么会“跑”,《趣味实验》──“清水”映红桃花,研究性课题《汽车加水也奔驰》等,来推进学习,让学生在问题或任务驱动下展开自主、合作、开放、互动的活动。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课标内容】2022版义务教育化学课标内容: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认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也可转变为离子。
【教材分析】《分子和原子》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的内容。
本节课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为以后学习化学方程式、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奠定了基础。
本课是“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一目,由四个探究活动组成。
活动一是“品红扩散实验”,形成对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行为表象;活动二是“水分子自述”,得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活动三是“分子运动现象的演示实验”,分子在不断运动着;活动四是“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演示实验”,得出分子之间有间隔。
教材以实验演示为主,图片探究为辅,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掌握物质构成的微粒观及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
【学情分析】我教的学生对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有一定的宏观认识,对身边的物质宏观变化和物质的微观构成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物质的内在变化及其原因却很少接触。
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探究方法和实验技能,积累了一些与本课题有关的生活经验,本课题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变一种观点认识微观物质,换一个角度看世界。
通过演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将文字、图像、声音综合起来,从不同的感观,不同的侧面使学生加深对物质的微观构成事物的认识。
【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2.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3.通过观察身边物质、实验现象获取信息,提高用化学语言对实验结果分析表述、交流的能力;4.学习使用类比法、实验探究法,提升抽象思维、推理想象、分析归纳等学科素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物质构成的微粒观及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
难点:物质的微观认识,生活现象的微观解释。
【教学策略】讲授法、演示法、启发法、讨论法、类比法、实验探究法。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说课稿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说课稿分子与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质量和体积都特殊小,彼此间有间隔。
初中化学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课稿如何预备呢?下面是由学习啦我整理的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的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说课稿(一)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日说课的内容是《分子和原子》,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大板块来给大家阐述我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分子和原子》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神秘》第课题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的学习是在学习物质的转变和性质的基础上,由宏观的世界转向微观的世界的开端,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它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又是必不行少的工具,对以后学习化学方程式,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起着重要作用。
本课题内容准备支配两课时,本节课完成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2.学情分析(1)学问水平: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学生对物质的认识是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物质开始的。
在前二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对身边的物质及其转变,有了确定的认识。
但对物质的内在转变及其缘由却很少接触,学生通过生物学和物理学的学习对物质的微观构成有了确定的认识。
而且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把握了一些探究〔方法〕和试验技能,加之在平常的生活中积累了很多与本课有关的生活〔阅历〕,引导他们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变一种观点解读物质是本课的关键。
《分子和原子》一节,通过模拟原子运动、试验、多媒体关心教学等方式将文字、图像、声音综合起来。
优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不同的感观,不同的侧面使学生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2)智力水平:九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的时期,认知能力和水平都比较高。
这为本课题的学习提供了智力支持。
3.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状况,特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学问与技能](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说课稿
5.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鼓励他们克服学习障碍,增强自信心。
6.定期进行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和实验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和体验化学知识;问题驱动法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实验教学法能够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分子的运动和变化,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这些教学方法都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强化记忆。我的板书设计注重布局合理、内容简洁明了,以关键词和图表等形式呈现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板书的布局分为三个部分:左边的栏目用于展示分子的概念和特性,中间的栏目用于展示原子的构成和特性,右边的栏目用于总结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在板书风格上,我会采用清晰的字体和颜色,以及生动的图示,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思维,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会注重板书的排版和设计,并在课堂上适时更新板书内容。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如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等。他们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化学概念,但可能对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认识不清。另外,原子内部的复杂结构可能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障碍。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化学学科抱有恐惧心理,认为化学难以理解,这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分子和原子》说课稿(精选6篇)
《分子和原子》说课稿《分子和原子》说课稿(精选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分子和原子》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分子和原子》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本节课,学生将从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2、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认识分子、原子的特性,并能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微观想象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运用想像、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加工信息,获取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并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增强了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积极态度。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培养学生学会对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本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透过物质变化的宏观表象,建立微观粒子的想象表象,形成正确的微观想像,即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
二、教法分析本课教学采用实验探究、交流讨论与分析归纳相结合,并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新课标要求,初中化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以实验探究为主线,结合交流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分子、原子的有关知识,突出本课的重点,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微观想像能力,突破难点。
初中化学_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基本特征;知道是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教学重点】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
认识微粒的特征。
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
【教学方法】实验启发式与课内外学习相结合。
【教学准备】烧杯(100mL)、50mL量筒、100ml量筒、注射器、胶头滴管;冷水、热水;、红墨水、黄豆、细沙、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分子和原子》学情分析知识水平: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学生对物质的认识是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物质开始的。
在前二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对身边的物质及其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对物质的内在变化及其原因却很少接触,学生通过生物学和物理学的学习对物质的微观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
而且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一些探究方法和实验技能,加之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了很多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变一种观点解读物质是本课的关键。
《分子和原子》一节,通过模拟原子运动、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将文字、图像、声音综合起来。
优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不同的感观,不同的侧面使学生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智力水平:九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的时期,认知能力和水平都比较高,这为本课题的学习提供了智力支持。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标分析)分子和
《分子和原子》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在本课中的具体体现:
内容标准: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教参要求: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分子和原子,原子的构成以及元素。
分子和原子是九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观粒子,通过学习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开始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开始初步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宏观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了解分子的基本特性;
(3)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和实验现象。
三、教学重难点
(1)化学变化的本质,分子原子的概念。
(2)用微观粒子的运动解释宏观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分子原子课标解读
5、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课堂评价
1、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2、分子的性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分子的观点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__________没有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_______起了变化,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子和原子的定义: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氧分子保持__________的化学性质。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模块(四)原子的概念及性质
问题情境导学:
(1)根据水的电解(化学变化)反应前后分子与原子变化情况能否得出原子的概念?
结合微观图引出原子的定义、以及原子具有哪些性质呢?
1、原子的概念: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性质(与分子的性质相似):
(1)和都很小;(2)原子是不断的;(3)原子之间有。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的基本性质之三:分子间有一定的
影响因素——温度: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在气、液、固三态时,分子间的间隔;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气态时,分子间隔。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材解读
《分子和原子》教材解读一、课标内容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3.以分子为例,能用微观粒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4.学习一些类比、模型等科学方法,培养抽象、想象、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
二、地位与作用九年级化学总共分上下两册,分子和原子是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的内容。
《化学课程标准》对本课题的要求是: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所以本课题的内容是继前面学习氧气的性质、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入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理解宏观物质的微观构成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进一步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因此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在促进学生科学物质观、正确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和文化传承功能。
三、知识要点1.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3.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4.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1.运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有关问题和现象。
四、内容分析本课题有两个知识点:物质由微粒构成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自本课题开始,学生将从化学角度认识物质,对微观世界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
(一)物质由微粒构成本课题沿着生活经验、学生实验、科学实验到科学结论的思路进行编写。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走过花铺会闻到花香,湿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变干;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
品红在水中扩散,有关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的图片。
分子和原子 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一、教材内容分析(一)、课程标准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2、能够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通过对日常生活实例的介绍和小组实验探究,讨论等方法,学会自己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常见的生活现象。
(二)、教材分析《分子和原子》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课题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课题是在学生学习了宏观世界的变化之后,迈向微观世界的变化的开端,开始初步探究构成物质世界的奥秘。
本节课是学生形成微观想象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学式和化合价、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保障,因此本节课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一)、知识基础学生在学习本课题之前,主要是通过看得见的现象来认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对于物质变化的内在实质比较陌生,本课题的内容也比较抽象。
但是学生在物理和生物学科中对于物质的微观构成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微粒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等,加上在第一单元已经学习了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因此教师只需通过实验、Flash动画、生活中的具体实例等将抽象的东西多加具象化,学生也不难理解。
(二)、思维特点本次课的授课学生为九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初步学习化学,接触化学实验,对于他们而言,通过自主探究来得出结论具有一定的热情和好奇,并且他们乐于追求自我表现,求知欲强,但是看待问题有大多只停留于表面现象,缺乏深思,因此可以通过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观察得出结论,以及理论联系实际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多角度多方面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可以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活动,认识微粒的基本特征,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体会实验探究的乐趣。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教材分析
分子、原子这一节课是学生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
在此之前学生对分子、原子已有一些模糊而简单的认识,但是,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学生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尚未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原子概念。
同时学生也存在如下障碍点:(1)无法将宏观的物质与它的微观结构---不可见的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相联系;(2)不能将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粒子的运动相联系。
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内容,即“构成物质的粒子”、“粒子的特征”、“分子和原子”,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
基于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脉络设计如下教学思路:。
《分子与原子》说课稿
《分子与原子》说课稿《《分子与原子》说课稿》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分子与原子》说课稿王屋一中张波一、教材分析1、教材中的地位《分子与原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第二课题。
本课题包括“分子”和“原子”两部分内容,本课题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首次了解,也是今后学习化学不可缺乏的理念基础。
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面继续学习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结构等内容所必备的基本知识。
并且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我将本节课内容分为两个课时,下面我就第一课时“分子”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说明。
2、本课题为什么放在《水的组成》这个单元中?学生已经解了一些常见化学操作,并且学习了一些常见化学物质,对于宏观具体的物质的性质及特点有了基本成型的研究方法。
第三单元是讲水的组成,只讲宏观,不讲水的微观构成是不全面的,让学生明白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这样也分散、降低了第四单元的难度。
我们分析整节课的内容,不难发现,水是本节课的主角,以水的蒸发导入,品红地在水中扩散证明分子的存在,一滴水中的分子个数介绍分子的小,水的蒸发说明分子的运动,水与酒精的混合说明分子间的间隔。
此时学生处于刚刚接触化学,对于化学保持一种好奇向往的感觉。
利用这点并且对教学加以设计,可以让学生更好更真实的理解课程内容。
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我对教材的了解,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九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生活实例,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通过实验,认识分子的三大特点并能够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2、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2)充分发挥想像力,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与原子》说课稿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的关键环节。我的导入方式如下:
1.利用生活实例:以学生熟悉的水、空气等物质为例,提问:“我们每天都接触到的水,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我们呼吸的空气,又是由什么构成的?”通过这些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学生的反馈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
1.分析学生的作业和测试结果,了解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2.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3.定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
2.小组互评:学生之间进行小组互评,互相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3.教师点评: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针对性的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4.反馈建议:针对学生的不足,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帮助学生制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布置情况如下:
1.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与原子》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与原子》。本节课在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是学习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旨在让学生从微观层面认识物质的基本组成,为后续学习化学反应、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等知识打下基础。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4.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可能存在观察不细致、记录不准确等问题。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说课稿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2《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说课稿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杨佳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节课是在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和混合物、纯净物等宏观概念的基础上,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
从本节课开始将会接触到分子、原子等微观概念,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认识。
这为以后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学习化学方程式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题内容计划安排两课时,本节课完成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2.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和学生实际,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生活和实验现象;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分子和原子;(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能在教师的指导和他人的合作下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3)增强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课题的重点:(1)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通过实验探究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
本课题的难点:(1)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2)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表象,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二、教法与学法1.教法分析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
因此,我决定以实验探究法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突出重点。
同时穿插启发讨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形象的体验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帮助同学们突破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和原子》课标解读
【课标解读】
本课题是学生从宏观物质世界走进微观世界的开端,通过本课题的教学,教师应该帮助学生:(1)建构化学核心观念之一“微粒观”;(2)学会运用类比、探究、模型等重要化学学科方法解决问题;(3)建立分子、原子两个基本的微观概念;(4)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关键。
为实现上述教学功能,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认真阅读教材,理解把握好教材内容
阅读教材,研究教材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第一要务。
河南巩义市南河渡中学张建甫校长认为《教师钻研教材有三重境界》1: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教师要会“煮”教材。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意味着教师在接触教材时,首先要抛开教辅材料,潜心会文。
反复诵读,细察深思,形成自己对教材、对课题独到的认识。
要达到此重境界,教师就要会“煮教材”。
“煮教材”意味着教师要对教材“了如指掌”,而不是“伸手不见五指”。
教材一旦被教师“煮透”,则这份教材在教师的心中已经“明朗透亮”,而不是“一团漆黑”。
有些教师“煮透”之后甚至可以“背诵”教材。
虽然没有必要建议每个教师都能够背诵教材,但教师应该对教材有基本的了解和熟悉。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教师要会“组”教材。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意味着教师在深入理解教材后,还要从中跳出来,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要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上去审视眼前独立的教材(整组、整单元,全册、整年段,考纲、考点……)。
在更广阔的视野下,肯定会有新的发现。
要达到此重境界,教师就要学会“组教材”。
“组教材”首先可以显示为“调整”教材。
即保持教材的总量不变,只是变换教材中各个教学单元的顺序。
只要不至于引起学校管理上的混乱,教师是可以调整教材的。
“组教材”也可以显示为“整合”教材。
整合不只是调整教材的顺序,而且将教材是各个知识点综合起来,使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照应,融合为新的主题。
“组教材”还可以显示为“解读”或“解构”教材。
即教师引导学生尽量解释和发掘教材背后的意义,或者以怀疑、批判的方式使原有的教材显露另外的意义。
【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教师要会“主”教材。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意味着教师自身有了对教材的独特感受,有了对教材相关材料的积淀,教师再回到刚开始接触的教材,一定会感受更深刻,视角更广阔。
实现了教者与编者的心心相印。
要达到此重境界,教师就要学会“主教材”。
“主教材”可以视为“更新教材”,它意味着教师用新的教材替换所有或绝大部分教材的内容。
“更新教材”是先做“减法”,再做“加法”。
没有必要期待所有的
教师都有更新、更换教材的能力。
教材的开发与编写需要专业的素养和额外的时间。
一般教师缺乏专业的训练,也缺乏额外的时间。
但是,总有一些教师,他们凭借他们自己的宽阔的阅读和丰富的经历,大量地提供补充材料。
只要这些教材是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意义的,那么,这些教材是可以进入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
教师钻研教材的三重境界中第一重境界是基础,教师首先从“潜心会文”“了如指掌”做起,可以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将教材内容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寻找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图3-1所示即为本课题教材所提供的知识(素材)间的逻辑关系图,在建构这个知识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思考、理解(参看《教师指导用书》)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对教学的价值和作用。
但是,这仍然只是对教材认识的第一重境界,如果要继续深化对教材的认识达到更高的境界,还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意积累教学素材。
图3-1
2.研究学生的认知基础,探寻学生学习本课题的最近发展区
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湿衣服晾干、蔗糖的溶解、闻到各种气味(包括花香、酒香、饭香……)、给自行车的车胎打气(男孩子多数还熟悉给足球、篮球打气)等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也在科学、物理、生物课上学过一些基础知识,如在小学科学课上学过物质三态的变化、热胀冷缩,在初中物理课上已经对“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观点和分子运动的知识进行了初步的学习。
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本课题内容之前,学生头脑中对分子、原子并
不是空白的,是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基础和学科知识基础的,所以老师们应该在教学前研究化学教材的同时,也需要了解小学科学、初中物理教材上学生都已经知道了什么。
物理、化学的课程标准对内容的要求是区别的,物理在“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分子运动;而化学则要建立分子、原子的概念,以及从微观本质上认识物质的变化。
从教学的手段上,又都有共同之处:借助生活经验、学科实验和科学技术手段认识、探究所学知识。
鉴于小学科学和初中物理学科的基础,在化学课上,本课题的教学任务就不能够只是停留在知识本位的教学上,更应该将学科思想的建构和学科方法的培养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进行处理,也可以说这是本课题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一。
3.运用实验探究、模型建构的学科方法,引领学生架构一座联系“宏观—微观”的桥梁。
微观世界对于学生来说属于“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学习起来自然会感觉到抽象、难懂,也因此成为初中化学学习中学生成绩分化的一个分水岭。
借助化学实验,可以将抽象的、看不见的微观世界通过宏观化的实验现象帮助学生进行抽象思维,所以本节课务必认真做好几个实验,包括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氨水遇酚酞变色实验)、分子间间隔的探究实验(如黄豆、小米混合实验;注射器压缩空气、水的实验;水、酒精混合实验等),不能只是通过图示的方式进行教学。
模型建构也是一种微观事物宏观化的手段,本课题中可以两种模型的运用,一是宏观模型,如图3-2所示的水和酒精混合前后体积示意图。
一种是微观模型,如图3-3~图3-7所示的均为表达各种不同含义的微观示意图。
运用模型构建的思维方法可以使学生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的进行思考,降低思维的难度,同时增强对知识的理解。
图3-2 水和酒精混合前后体积示意图
图3-3 分子间隔与温度的关系
图3-4 不同状态物质的分子间隔大小
图3-5 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微观示意图
图3-6 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图3-7 化学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