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的科学性
浅谈对中医的认识
浅谈对中医的认识1 释义作为一个刚刚步入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的新生,我与中医的接触少之又少,对其的了解自然是知之甚微。
若有人问我什么是中医学,我只能理解这样一段释义:中医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具有科学、系统、独特的理论体系。
2 重要性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数千年沧桑巨变,现在依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乃至世界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 问题用心体会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
中医的理论是超出实证科学范畴的。
所谓实证科学,从字面上讲是注重事实证据的科学,也就是在我们现有的这个空间,用现有的方法去验证分析问题。
现代人不相信古代有更高的科学,一个很大的原因也是因为人们从现在“实证”的角度去衡量。
实证的观念无形中限制了研究的方法,反过来,它同时又限制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不能理解中医、信任中医的最主要问题吧。
4 中西医不同之处可以说西医是借助外力从而驱赶病痛,那么中医就是加强自身从而自我愈合。
这句话道破了中西医在治疗疾病上的差异。
中西医对待疾病的治疗思路是完全不同的.后者讲求查出病源,对症下药。
而对于前者来说,大多数情况都是在并不了解发病缘由的基础上,从整体出发,调节阴阳五行之平衡,辨证施治,从而解决病痛。
5 中西医有机结合同时我认为,中医相对于西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二者可以在某些方面有机结合,共同施治。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实例。
一个叔叔得了肾结石,多年来坚持激光碎石,虽说没有什么病痛或是对生命的威胁,但是半年一次的激光碎石不仅耗费大量金钱,而且耽误很多重要工作.后来因为某些关系认识了一位老中医,拿到了一副排石的中药方,服用两个疗程后见效.正是因为这位老中医的帮助,他彻底摆脱了肾结石.从上述实例可以看出,中医和西医在很多方面是可以互补的。
从自然辩证法浅谈中医五行学说的合理性
添加标题
指导临床实践:中医五行学说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制:中医五行学说强调人体内部平衡与和谐,对于健康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调节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可以促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
五行学说符合自 然辩证法的整体 性原则,为理解 和研究自然现象 提供了独特的视 角和方法
五行学说中的 相生相克关系 体现了矛盾的 相互依存和相
互制约
五行学说中的 五行转化思想 符合矛盾的运
动变化观
五行学说中的 五脏对应关系 符合矛盾的特 殊性和具体问 题的具体分析
五行学说中的 整体观念符合 矛盾的普遍性 和特殊性的辩
从自然辩证法看中医五行学说的 合理性
五行学说强调整 体平衡,认为自 然界是一个相互 联系、相互制约 的整体
五行学说认为自 然界中的事物和 现象都有其内在 的规律和联系, 这种联系可以通 过五行相生相克 的关系来解释
自然辩证法也强 调整体性原则, 认为自然界是一 个有机整体,各 个组成部分之间 相互联系、相互 制约
五行学说在中医中是重要的基础理论,用于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中医通过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协调人体内环境的平衡。 五行学说在中医中指导着针灸、推拿、药物等治疗手段的应用,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五行学说在中医中还被用于指导饮食调理、养生保健等方面,对于促进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价值。
证关系
五行学说中的相 生相克关系体现 了自然界的平衡 与制约。
五行学说将人体 与自然环境相互 联系,符合自然 辩证法的整体性 观点。
五行学说中的五 脏对应关系,体 现了自然辩证法 的相互依存和制 约关系。
五行学说的发展 历程证明了其符 合自然辩证法的 系统演化规律。
浅谈我对中医的认识
浅谈我对中医的认识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我对中医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医强调整体观念。
中医注重疾病的整体性,认为人体的健康与疾病是由内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被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致力于维护和促进人体的内外平衡。
相比之下,现代医学更加注重病症的具体症状和治疗,使用药物和技术来对症下药。
中医强调的整体观念对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中医注重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最核心的方法和理念之一。
中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是基于患者的症状,通过辨别病因病机,寻找疾病的根源,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与此相对应的是,现代医学更注重检查,通过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诊断。
虽然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诊断更加准确和科学,但在一些慢性病和疑难杂症方面,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仍然具有独特的优势。
第三,中医强调预防为主。
中医重视疾病的预防,强调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体质增强。
通过调整饮食、作息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中医讲究“上工下农”,提倡日常饮食起居的调节,从根本上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与现代医学中的预防医学理念相契合。
尽管现代医学在治疗疾病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但预防依然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第四,中医注重个体化治疗。
中医认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疾病表现都是独特的,因此同样的疾病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案。
中医强调病人与医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以获得最佳疗效。
在中医诊疗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环境因素等综合因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证实,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个性化医疗的需求。
最后,中医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方技医家等多种思想和理念。
中医倡导天人合一、和谐与平衡的生活方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现代社会中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
浅谈中医学的认识
浅谈中医学的认识祖国传统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人类在生产活动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渐的经验的积累而发展出来的一门经验科学,它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是中国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几位丰富的经验总结,同时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经过一段学习,我的中医学有了一定的了解。
中医学的自然观—天人相应东方文明主张“道法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相应关系,所以说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天人关系问题。
中医学的天人相应学说正是根植于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和文化母体之上,从而构成了中医学有别于西方医学的一大特质.中医学把天人相应的观念渗透到中医学的方方面面.如“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素问·宝命人全形论》)强调欲想健康长寿,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暑”(《灵枢·本神篇》).“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大恐”(《灵枢·口问篇》)。
凡此种种,无不体现了人的自然属性、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西方文明却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演化成人们普遍的理念和追求,西方医学必然也是将人与自然看作是各自独立的实体对立存在,故生物医学模式的形成则是将征服自然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科学成就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结果。
中医学的整体观—形神统一《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认为把握“道”,就能够明察万物,从而奠定了中医学的整体观。
这种以察同为特点的思维模式不会重视差异的实体,而是强调通过体验、灵感、顿悟、直观等非理性的方法,去把握事物整体间共同拥有的规律性关系,彰显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即天人合一;又把人自身也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即形神统一、身心一元。
在对疾病的认识、预防、治疗、转归、预后等方面,非常重视“神明”、“情志”的状态,注重形神统一、身心和谐的整体。
西方文化的特点是察异,在对事物的认识上着力寻求事物间的本质区别,故原子论、还原论是西方科学研究的立论基础,分析法、归纳法成为西方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中医学毕业论文选题
中医学毕业论文选题1.中医学的知识本体解析及启示2.医药认知模式创新与中医学发展3.气候因素对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4.师承教育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探讨5.论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发展6.中医学在当代发展的思考7.浅谈中医学中的全科医学观念8.病机的主体地位及其构建过程是中医学的核心内涵9.创新辨证论治发展现代中医学——对现代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再思考10.实施中医学专业认证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11.中医学相关的道、阴阳、五行学说的共性、进步和局限浅析12.生存·发展·创新——对20世纪中医学发展道路的反思13.西医院校护理专业《中医学》教学探讨14.转化医学在中医学的应用探讨15.论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16.情景教学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17.中医学与取象比类18.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优先出19.试论中医学的构建与发展20.中医学的科学性与现代化21.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如何发展22.关于中医学的几点哲学思考——兼与西医学比较23.明代中医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概述24.中医学证候量化诊断研究现状与思考25.“体质”是系统生物学与中医学的最佳结合点26.从中医学传统的文化特点探讨中医教育模式27.PBL教学法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优28.论中医学的生态化建构原理29.建立符合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30.论中医学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31.对中医学专业认证实践的认识与体会32.转化中医学:一种沟通中医基础与临床的研究策略33.科学基金促进我国中医学事业的发展——近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医学项目统计分析34.浅谈中医学对衰老的认识35.试论中医学的科学性与当前学科地位36.论中医学的思维方式37.中医学视角下城市物质空间的生命要素探析38.探索中医复杂性之路——浅谈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39.考探中医学导引术的历史内容与现代进展40.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思路41.交融渗透相得益彰——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42.关于中医学学科建设的医史学思考43.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构建44.中医学的科学定位45.中医学教育开展PBL教学之短长46.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二次革命、四次浪潮的先导工程47.初议中医学是复杂性科学——中医标准化预备研究之二48.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刍议49.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50.从中医思维方式探讨中医学的发展51.论模糊数学与中医学52.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53.我国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CMSCI(2004-2012)年度数据54.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55.中医学为何要现代化——中医学现代化再拷问56.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57.试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58.客观唯心思辨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重新认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59.从地方性知识的视域看中医学60.瑜伽与中医学探究61.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知识源流可视化分析——以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为例62.中医学的科学定位——科学、哲学、人、中医、名实63.Medline发表中医学相关论文的趋势分析64.量子中医学、中医学、西医学的异同65.调治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学在21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66.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67.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之研讨68.人文属性是中医学的最大特色69.取象比类——中医学隐喻形成的过程与方法70.专业兴趣与培养潜质在自主招生中的意义研究——以中医学专业为例71.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思考和建议72.中医学:健康时代及其顶层设计73.论中医学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完美统一74.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75.论中医学、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76.基于CSCD统计的2015年中医学研究述评77.发展中医学的战略思路78.本刊对论文中医学伦理学及知情同意的说明79.浅谈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用法80.中医学学术争鸣论文的审读与修改81.医学中医学名词的统一及用语规范82.护理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83.谈中医学研究生教学改革之思路——我校十年来中医内科学研究生84.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85.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86.中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全过程管理机制的运行探索87.谈中医学论文中关于引用古代文献记载问题88.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89.重视医学论文中医学术语的规范化90.中医学五年制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体会91.从管理干预谈中医学92.中医学期刊论文语句字数分析93.中医学期刊论文作者数分析94.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95.中医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形成过程客观影响因素的探讨96.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管理干预研究97.中医学期刊临床论文的审读评价98.中医学期刊论文引文分析99.中医学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思考100.Medline发表中医学相关论文的趋势分析。
浅谈对中医养生的认识
浅谈对中医养生的认识浅谈对中医养生的认识一、引言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以人的整体健康为目标,注重积极预防和保健,强调调节身心平衡,从而维持健康和延年益寿。
本文旨在对中医养生的认识进行浅谈,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医养生的原理和方法。
二、中医养生的基本原理⒈阴阳平衡:中医养生注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认为阴阳是构成宇宙万物的两种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的力量。
通过调节阴阳平衡,人体才能达到健康的状态。
⒉气血调理:中医养生强调保持气血的畅通和充盈,认为气血是维持身体机能正常运转的基础。
通过良好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调节情绪可以调理气血。
⒊五脏调养:中医养生认为五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每个脏器都对应着特定的功能和情绪。
通过调养五脏,可以达到平衡身体机能的目的。
⒋祛邪扶正:中医养生注重排除体内的邪气,增强人体的正气。
通过调整饮食、锻炼和调节生活习惯可以实现祛邪扶正的效果。
三、中医养生的方法与技巧⒈饮食调理:中医养生强调饮食的药膳搭配和季节性的食物选择。
根据个人体质和病症,选择适当的食材和制作方式,以保持身体的平衡。
⒉运动锻炼:中医养生推崇适度的运动锻炼,如太极拳、气功等。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活络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⒊心理调节:中医养生注重调节情绪,认为情绪的不平衡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通过学会放松的方法、保持良好的心态来调节情绪状态,有助于维持身心的平衡。
⒋穴位按摩:中医养生借助穴位按摩来调节身体的气血流动和经络通畅。
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帮助舒缓疲劳、缓解疼痛、促进新陈代谢等。
四、中医养生的注意事项⒈个体差异:中医养生注重个体差异,不同的人体质、疾病状况和环境需要采用不同的养生方法。
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非常重要。
⒉动静结合:中医养生强调动静结合,既要进行适度的运动锻炼,又要保持充足的休息。
在工作和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避免长时间的久坐或过度劳累。
⒊循序渐进:中医养生强调循序渐进,不可急躁和过度消耗自己的体力。
浅谈中药的药性理论
浅谈中药的药性理论中药的药性理论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基本依据,根据中药临床实践中体现的不同性质和治疗作用加以总结。
与此同时,药性理论具有广泛的实践价值,为方剂学中的配伍提供了理论依据,是研究中药药性的形成机制及运动规律的理论。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历史由来已久,最早描述“四气”的文献见《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本草经集注》指出:“其(指药性)甘苦之味可略,有毒无毒易知,惟冷热须明。
”可见,在临床中,对于药性理论的认识,对于中医临床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四气四气又名“四性”,是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产生的反应。
四性理论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理论体系,目前“中药药性理论的科学性”成为了中药研究热点。
按照现代药理研究,可以重新定义“四性”的概念,即是具有纠正机体寒证或热证内在活性的一类中药。
具体表现在:寒凉药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兴奋性,并能降低基础代谢率;反之,温热药则具有兴奋中枢神经、交感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能提高基础代谢率。
欧阳兵[1]提出的“组群中药四性组合性效谱”假说。
他认为四性属性相同、功效相近的中药理论上应当具有基本相同的、能客观反映其药性寒热本质的“性效谱”。
“性效谱”即可作为界定某一新中药四性属性的科学依据。
近期的相关研究显示,中药的四气属性与其化学成分有关。
并总结出如下规律:温热药多含有生物碱类、挥发油;寒凉药多含有蒽苷、皂苷等苷类成分及薄荷脑。
此外,中药中锌、铜含量高者其药性多寒凉,反之则药性多温热。
由此可见,中药所含化学成分及含量多是中药药性的决定因素之一。
2 五味药物具有辛、酸、甘、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五味不仅是味道,也是对中药的功效的概括和总结,现代研究表明,五味与其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也存在着联系。
金勇[2]选用60味涵盖所有性味归经的常用中药,按常规法煎成药液,给小鼠服用,结果发现“五味”作用之间表现为各种药性影响各器官组织的性质(兴奋或抑制)及其强弱的不同,“五味”的作用主要影响间脑、大脑、小脑、脊髓、肺脏、肾脏、胰腺、头颅骨等器官组织,对其他器官组织的影响较小。
(完整word版)浅谈我对中医的认识(word文档良心出品)
浅谈我对中医的认识在中医类院校里学习,虽然我不是中医类专业的学生,但是因为我对中医十分的感兴趣,所以我有意识地多接触了一些关于中医的知识和课程,并且又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中医的作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于中医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也许每个人对于中医的看法都不尽相同,但是对于它的基本思想都大体是一致的,我想分享一下我对中医的认识,以及要如何学习好中医。
要想学习好中医,就要对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和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
中医是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法,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
首先,通过中医与西医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特点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中医主要是以人的整体观为主导思想,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就如同自然界的万物运行一样,只有每个部分每个环节都相互协调,相互统一才能维持自然界的正常有序的运行,而对于我们人体亦是如此,只有我们各个脏腑各个器官的共同配合才能保证人体的生理活动和谐的进行下去,我们的身体才不会出现异常。
所以我觉得中医最重要的是把一种自然的思想融入到我们平时的诊治中来。
其次,中医的发展史和我国古代的文化发展是分不开的。
古代的医学是人们在不断尝试和探索而总结出来的,从我们针灸最初使用的砭石,人们在通过对一些身体部位的刺激而产生出来的治疗效果,然后把它们记载下来,最后有后来的医家把他们不断地总结补充,就形成了我们现在学习的比较权威的针灸学。
与此同时,各种学说的形成也要归功于我们的不断探索。
例如阴阳学说,我们认为阴阳是宇宙中互相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它源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和总结。
又比如说五行学说,它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成就,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但是并不仅仅是代表五种物质,而是五种属性。
五行在中医中体现了具备这五种属性的人体五大系统的互相关系,通过探究他们之间的关系而是身体达到和谐和平衡。
浅谈中医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价值
浅谈中医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价值中医药大约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国特有的医学体系。
作为一种传统医学,中医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应用依然非常广泛。
本文将从中医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应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关系、中医药的价值等方面入手,进行浅谈。
一、中医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应用中医药在当今社会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在中国,世界各地都能看到中医药的医疗和保健应用情况。
中医药通过中药、脏腑理论、针灸、推拿等多种手段诊治疾病,在很多疑难杂症、慢性病、老年病等领域中具备了独特的优势。
例如,中药治疗各种疾病的疗效已经获得了证明。
不同于化学合成制剂,中药是由多种草药组合而成,因为根据不同的草药组合,产生不同的治疗功效,中药药效稳定、副作用小,而且中草药的自然结构以及多种成分直接偏一个病症不仅可以治愈疾病,还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身体的修复和恢复功效。
除了中药外,中医药还具备一些传统疗法,比如针灸、推拿等手法。
针灸利用对人体经脉进行刺激以及调节人体靶向机能来疗效、调节机体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不仅有利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而且还对内分泌、呼吸、循环等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疗效。
推拿能够通过进行某些穴位按摩促进身体血液、气流动,增强人体内在能量的流动,反过来增强身体的防御功能。
此外,还有中文医学中提到的多种特殊疗法和方法,比如艾灸、中药汤等等,这些方法的应用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二、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关系虽然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在一些理论、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它们之间也是有相互融合与整合的趋势。
现代医学在研究新型医学技术的同时,也不断从中医药中汲取养分,开发新型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结合,不仅能够丰富、提高现代医学的科学性,还能够优化中医药的疗效。
因此,中西医结合是促进两大医学体系有益的融合方向。
另外,在许多实际疗效中,已经有很多疾病不仅可以依靠单一的西医药解决,还能通过中医药方案辅助治疗,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来更好地解决问题。
浅谈“国粹”一中医
浅谈“国粹”---中医童兆君在中华几千年的炎黄文化传承中,能称之为国粹的屈指可数,而“中医”可谓之“国粹”之首。
它让炎黄子孙在中华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其功不可没。
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医呢?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才会取得平衡不会生病。
若阴阳失衡,则疾病必来。
中医大夫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意即身体若无阳燥,又不阴虚,一直保持中和之气,会百病全无。
所以“尚中”和“中和”是中医之“中”的真正含意。
中医还有以下几种称呼:第一个称中医为——歧黄。
黄帝与歧伯讨论医学,记录成册为《黄帝内经》,歧黄也就成了中医的别名。
第二个称中医为——青囊。
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被杀前,为报一狱吏酒肉侍奉之恩,将所用医书装满一青囊送与他。
华佗死后,狱吏亦行医,使华佗的部分医术流传下来,因此,后人称中医为青囊。
第三个称中医为——杏林。
三国时吴国名医叫董奉,他在江西庐山隐居。
附近百姓闻名求医,但董奉从不收取钱财,只求轻症被治愈者种一棵杏树,大病重病被治愈者种五棵杏树。
数年后,董奉门前杏树成林,一望无际。
从此,人们便唤中医为杏林。
第四个称中医为——悬壶。
传说河南汝南的费长房,在街上看到一卖药老者的竹竿杆上挂一葫芦,天黑收市后,老者就跳入那葫芦中。
费长房见此景,便以酒款待老者,老者便邀费长房同入葫芦中,只见葫芦中玉堂俨丽,甘肴旨酒。
费长房即拜老者为师,学修仙之道。
数载后,他术精业成,辞师出山,又得壶翁传赠的治病鞭鬼之竹杖,从此悬壶行医。
从那时起,郎中腰间挂的和医馆前悬的葫芦,便成了中医的标志。
1840年邪片战争后,西医传入中国,中医被称为“皇汉医学”。
后改称中医,为区别西医之称。
但在日本,时至今日,中医仍被称为“汉方医学”。
由此可见,中医起源和发展是源远流长,中医不只是医,不只是治病,而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他融入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指导着我们的生活,引领我们的身心健康。
中医溯源可到七千多年前,我们祖先把人体的五脏六腑,经络血脉与大自然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相对应起来,因此有了阴阳之分,虚实之辨,寒热可鉴。
浅谈我对中医药的几点看法
浅谈我对中医药的几点看法发表时间:2016-09-06T14:04:32.04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4期作者:易明祥[导读] 中医药要继承、发展与创新是一系列相关政策与行业相配套的共同合力,哪个环节都不能缺。
易明祥(四川省崇州市中医医院四川崇州 611230)【摘要】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医药学,虽然走过了几千年的路程,应该说中医药发展的一天比一天好,但是放眼看现在的中医药在整个国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占据极少的位置,西医药遍地开花,中医药却大量萎缩,举步维艰。
问题出在哪里?怎么解决呢?【关键词】中医药;传承;发展【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4-0332-02中医药要传承和发展,我认为应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中医药要发展,必须要做好中医药文化建与宣传,充分说明中医药在医疗服务领域中地位的现实性和重要性中医药现状是中医药文化建设力度不够、宣传不够、病人对中医药的接受度不够,很多人总以为中医药是医疗服务中只是辅助治疗(尤其是医疗机构中住院部是最明显的),可用可不用,可吃可不吃,病人也觉得中医治病见效慢,立竿见影的少,麻烦。
2.国家、地方政策应大力鼓励扶持中医药继承、发展与创新中医药要继承、发展与创新是一系列相关政策与行业相配套的共同合力,哪个环节都不能缺。
比如,在继承方面应充分整理、辨别、挖取古医药书的精髓,完善中医药的教材应统一、正规、准确编写,否则会出现误导;在发展与创新方面应解决中药材品种混乱、种养殖环节不标准、不规范,因为它会影响中药饮片的质量,再加上中药饮片炮制不规范、名称混乱引起临床医师误解,药师发药不准确,从而直接导致临床疗效不佳、没有后延误病情,甚至于产生毒副作用,那么我们是否该改掉以前的而应该考虑怎么样发展与创新的问题;在环节方应解决国家、省市、地方鼓励扶持中医药政策相衔接吻合,比如在中医治疗手段即项目中医保应尽量按政策放开,在医保目录中除了有国家中药基本用药目录外,各省还可以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增加相应中药品种,并且医保在制定目录库时应与政策相衔接,品种名称、炮制规格等应规范、品种目录要完善等。
浅谈中医学中的全科医学观念
浅谈中医学中的全科医学观念中医学是一个十分古老而深刻的学科,它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
中华传统医学历史悠久,经过了几千年的实践,形成了独特的全科医学观念。
中医学全科医学观念是指中医学认为人体内部各个器官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任何一个部分的变动都会影响整个人体的健康状况,“全人观”是中医学的基本观念,从而形成了“以人为本,以整体观念为主导,以预防为主要方法”的医学思想。
该观念把人看作是一个整体,不仅包括生理和病理状态,更包括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
在中医学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医生需要了解病人的全面情况,包括身体、心理、社会、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全面分析、诊断和治疗,以达到治疗疾病和提高健康状况的目的。
中医学全科医学观念是医学的核心理念,也是传统医学独具特色的优点之一。
中医学全科医学注重人的整体健康,强调治疗和预防,而当代西方医学则更注重病理和治疗,这两种思路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解决各种疾病。
全科医学提倡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合作,不仅包括医学知识,还包括心理、社会、环境等科学的知识,在有需求的时候必须有互相协调、协作,黑羊和白羊有时形成良性循环。
中医学全科医学观念还包括强调心理健康和生活规律的重要性。
中医学认为心理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要从全面、结合效果的角度对病人进行治疗,让患者参与、认知和理解治疗的过程,提高疗效。
亦或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并在平日中注重调理,同时让患者了解治疗目标,并经常向患者传达正能量。
生活规律包括饮食、作息、锻炼等方面,这些规律都对健康和疾病的防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中医学全科医学观念强调把人看做是一个整体,注重治疗和预防,打造一种更加全面的诊断和治疗理念。
同时,强调心理健康和生活规律的重要性等全面监控手段,也可以有效地提高疗效,塑造一个更加健康的人类。
“全科医学”已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推广,适当的将其各方面的优点践行,也必将在医学领域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可以和人类发展和进步的路上共同前行。
浅谈对中医药科研的几点认识
1 1 中 医 药 学 具 有 融 自然 科 学 、 学 、 文 科 学 于 一 体 的 . 哲 人 学 科 特 色 1 1 1 中 医药 学 科 的 自然科 学 属 性 : 医药 学 属 自然 科 学 . . 中
范 畴 , 是 研 究 人 类 生命 活 动 及 其 与 疾 病 斗 争 的科 学 , 它 由于
一
准 来 审 定 。 符 合 标 准 的实 验 室 采 取 登 记 备 案 的管 理 方 式 , 对
对 社 会 开放 。 国家 级 、 局 级 课 题 所 涉 及 的实 验 工 作应 由 登 部 记备案 的较 高级 别实验 室 承担 , 申报 国 家 、 业 奖 励 的 成 行 果 , 有 数 据 也 应 出 白登 记 备 案 的 实 验 室 。另 外 , 要 鼓 励 所 还 实 验 室 开展 针 对 本 学 科 自身 规 律 和 特 点 的 研 究 工 作 , 别 特
代医学理论 一样 , 以现 代 生 物 医学 的 实 验 研 究 为 依 据 和 支 撑 , 是在实践基础上 , 而 以哲 学 的方 法 对 临 床 实 践 经 验 和生 命 科 学 的 规 律 进 行 归 纳 、 华 而 来 。 学 的 问 题 是 不 能 以实 升 哲 验 研 究 来 证 明 的 。 此 , 医 药 的 研 究 必 须 从 自然 科 学 各 学 因 中 科 、 学 、 文 科 学 等 多 角 度 、 种 手 段 去 进 行 综 合研 究 , 哲 人 多 才
量 、 号 、 确 度 、 敏 度 等 )人 员 配 备 ( 识 结 构 、 龄 结 型 准 灵 、 知 年 构 、 历职称 、 岗条件等)实验方法 ( 物、 型 、 剂 、 学 上 、 动 模 试 操 作 规 程 等 ) 管理 制 度 ( 员 管 理 、 备 管 理 、 费 管 理 、 料 、 人 设 经 资 管 理 ) 。为 促 进 实 验 室 整 体 水 平 提 高 , 采 取 分 级 管 理 办 等 可 法 , 级 实 验 室 应 当符 合 最 基本 的 实 验 室 标 准 , 级 实 验 室 一 二 应 当 是 在 各 省 同 类 实 验 室 中 比较 好 的 , 级 实 验 室 应 当 是 三 在 全 国 同类 实 验 室 中 比较 好 的 。 于 何 种 级 别 , 当按 照标 属 应
中医中药的优势和特色
初学中医特色疗法的几点体会通过一个学期学习接触中医学,我获得了一些中医的常识性知识,对中医的理念有了基本的了解。
下面就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我的看法z中医中药的优势和特色中医学是一门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等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
它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和特点,不仅具有现代性,而且对构建后现代科学,特别是未来生命科学,具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下面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浅谈中医中药的优势和特色,以及其具体表现。
z中医药的特点和优势首先表现在其与中国传统文化及古代哲学的密切联系上。
中医学是伴随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集大成者。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致中和”。
它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在人与社会关系上,强调人伦和谐。
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整体观”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
又如中医药“君、臣、佐、使”的方剂配伍原则的基本依据就是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重要思想“忠君”。
儒家的“中庸”之道与“阴阳平衡”的联系等等 。
同时,中国古代哲学构成中医理论的基础。
古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源于中国古代的《易经》。
《周易·系辞〉有:“阴阳交合,物之始,阴阳分离,物之终。
合则生,离则死。
”而祖国医学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重阳死,重阴死。
”意义是相同的。
z整体观和辩证观集中体现着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中医学理论体系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为理论核心;具有辨证论的治诊疗特点;以阴阳、五行、气为论理工具。
其中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指导思想和观念是中医所特有的,集中体现着中医的优势和特色。
一、指导思想——整体观念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密切联系,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
中医的整体观念包括一下三个方面。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就人体结构而言,中医认为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体的各个部分是有机联系的。
浅谈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浅谈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中医文化具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医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在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影响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逐步形成并发展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为中国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中医文化中医文化是一颗璀燦的明珠,她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养生、健身、防病、治病的文化。
中医是一门具有极强传承性的医学,几千年来,在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的传承中,继承了中医的望、闻、问、切、辨阴阳、辨五行、辨病机、辨证、辨证施治的医学理论和治病方法,同时,也传承了静心观性,返观内求的内证实践和修持方法。
中医文化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治病辨证施治,强调整体,因人、因时、因地,_人_方、_时_方;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标本兼治肤正祛邪,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从而体现出了中医的优势。
而且中医治病针对的是人,治的是人而不是病,中医的目的是将人调理好,异病同治,同病异治。
中医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养生,注意疾病的防治,善于尽早调节身体。
因此,我们应该清楚认识中医的优势,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老祖宗智慧的结晶。
中医药学具有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从古至今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而且其丰富的理、法、方、药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确能解决实际问题,疗效卓著,深受欢迎,并越来越引起世界医学界的重视。
这充分说明,中医药学本身存在着强大的生命力,它和肇源于西方的现代医学相比,确有其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事实证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某些先进性是毋庸置疑的。
关于中国医学同道所承认,并引起广泛的兴趣和研究热潮,期望其能更好地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
某些专家学者曾指出,中医学的医学模式,理论特征和实践经验,可能代表着未来生命科学和未来医学科学发展的方向或趋势,并将为世界医学的发展和模式的改进提示新的思路。
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浅谈中医的科学性
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浅谈中医的科学性近年来有许多人对中医存在的必要性提出了质疑,有人写文章批判中医的科学性,有人在网上发起告别中医的征集签名。
究其原因,是由于一些人没有真正弄清中医的科学性,还有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打着“老中医”、“祖传中医”的虚假口号,利用人们对中医了解不深的漏洞,使用中医行骗,这严重损害了中医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以致于歪曲了人们对中医的看法。
但给中医贴上伪科学的标签是不合理的,因为中西医的哲学基础是异质性的,而且科学的评价标准理应是非绝对唯一性的。
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中医的探索角度和其在治疗疾病中所起到的医学价值。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是我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
如今很多人喜欢利用西医学的标准去评价中医,当中医很多理论无法用西医学的观念去解释和理解时,他们便对中医产生质疑,认为中医是不科学的。
比如当前流行的观点认为脏腑理论不科学,因为脏腑找不到现实的实体结构作为对应。
而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则是按照一个个有形的实体单位来追溯它的功能,但是每一个实体结构单位真的能独立完成它所谓的功能吗,如胃的功能是消化食物,但仅靠胃能消化食物吗,当然不能,它必须依赖内分泌、神经等等其它机制的协助。
由此推而广之,其实人体任何功能的完成都不可能靠某一个独立的形体结构单位来实现,而是依赖一个统一的机制来完成。
而中医脏腑理论中心、肝、脾、肺、肾实质上是人体五个大的功能系统,它们超越了单一的形体结构单位,是多个形体结构单位相互协作的结果。
勿容置疑,每个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不同的时代和科技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事物即使是为同一目的服务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衡量不同的事物,同样把一个事物的衡量标准用于去衡量另一事物也是不合理的。
浅谈我对中医的认识
浅谈我对中医的认识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一直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对中医的认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医强调整体观念。
与西医注重疾病的局部治疗不同,中医强调全身的平衡和和谐。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内脏、经络、气血等多个部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只有保持整体的平衡,才能保持健康。
因此,中医治疗疾病时往往注重调节人体的整体状态,而不仅仅是关注疾病的症状。
其次,中医注重预防与调理。
中医强调防病于未病,注重平时的养生、调养和预防。
中医认为,人体在健康状态下具备自愈能力,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调理等,才能增强体质,阻止疾病的发生。
而当出现疾病时,中医也注重通过调整脏腑功能和平衡体内的阴阳五行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这种注重预防与调理的理念,使中医成为一种全面、长效的医学体系。
此外,中医药注重个性化治疗。
中医药不同于西方药物的大量应用,而是通过综合分析病人的体质、病情等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中医药理论包括辨证施治等方法,通过诊断病情,确定病人体质,选择适合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这种个性化的治疗方法,使中医药能够更好地符合病人的具体需求,提高治疗的效果。
虽然中医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疗效明显的成果,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医理论体系复杂,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学识和经验。
其次,由于中药多为天然草药,疗效的验证和标准化比较困难,这也导致了中医药的口碑和信誉问题。
此外,在医学领域中,中医与西医的合作和交流并不充分,这也限制了中医的发展。
总的来说,我对中医的认识是将其视为一门宝贵的医学遗产。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预防与调理、个性化治疗等方面,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广泛应用和影响。
然而,中医也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以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和需求。
通过合理的整合中西医学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医的科学性浅谈中医的科学性专业:中医妇科学生姓名:刘欢学号:20132159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严格来说,中医是在现代科技文明出现以前产生和发展的。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西医体制发展的日趋完善人们开始质疑中医的科学性,甚至出现过四次大规模“废除中医”或者“费医存药”的讨论。
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并非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之上,中国先人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哲学)的指引下创立的中医是科学的吗?对中医的科学抑或是伪科学的判断,意义重大,这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应该重视的问题,可以说,中医科学性的判断将影响科学的发展进程。
1.中医不是伪科学。
对任何事物做出判断总要有个标准,不能主观臆断,想当然。
人们为什么觉得中医不科学?我想很大的原因是人们用西医的标准去衡量中医。
人们普遍觉得西医的理论体系和医学原理是科学的,西医在西方的“还原论”式的研究方法下把人体分解成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对于人体的疾病也是从发病的病因、机理、各种实验室检查的支持下,明确诊断,对于普遍接受现代教育的人们当然很能接受西医。
相比之下,中医是我国固有的医术,中华医学,或中华民族传统医学。
中医的理论体系是和古代自然辩证法紧密结合发展而来的,所以带有较强的哲学性,加上中医是从整体研究复杂的人,对疾病的诊断也是“辨证论治”,与西医的“辨病论治”截然不同。
2.中医是科学什么是科学?《辞海》里解释道: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科学大体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正确的知识或理论,即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二是方法,指获得真理的正确方法。
近代西方科学哲学非常强调后一种含义,他们为知识的获取途径制定了一套规则,即逻辑证明和实验证明,认为如果一个陈述不能被逻辑或实验所证明就是伪科学。
然而这是很不完备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否则爱因斯坦的引力场理论也被排除于科学之外,因为在逻辑上很难将它们归化为经验陈述。
所以科学只能是人们用来应付环境的一个概念系统和工具,凡是在应付环境中有用的就是科学的,否则是非科学的。
中医理论哲学基础的科学性中医理论哲学基础是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是辩证唯物的。
具有整体性与个体性相结合,规律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抽象与实体相结合的特点,并蕴含了矛盾论、唯物论、辨证法的基本观点,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哲学理论体系。
中国哲学理论,自古在《易经》、《尚书》、《道德经》、《内经》、《伤寒》、《河图》、《洛书》等著作中给予了详细的论述,形成了一套以整体观方法论为主,并有“类象推演”和“和中思维”作为实施的哲学方法,注重从宏观上把握事物本身及其与它物的广泛联系。
虽然现代西方哲学也认为事物是整体的、联系和发展的。
但是因为两者的具体思维方式不同导致了两种哲学不同的理论体系。
与西方哲学方法不同,中国的哲学理论具有思辨性,形象性,联通性,实践性。
中国哲学要求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从宏观上把握,但怎样从宏观上把握,则需要有一个思维方式去进行落实,这个思维方式的整个思维过程成为掌握中国哲学方法的根本所在。
中国哲学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理性的、将形象化方法与整体观方法论相结合的独特的思维方式,也是中华民族大智慧的源泉。
中国哲学思维的内涵是宏观的、尚中合和的、形象化的。
根据整体观方法论、类象推演思维以及尚中合和性原则所把握的地球上最大的宏观,就是阴阳五行,它是地球万物的宏观,懂得了阴阳五行的内涵以及它是如何得来的依据,就懂得了中国哲学方法。
因而,认识阴阳五行是理解和掌握中国哲学方法的关键所在。
古代中国科技之所以一直领先世界各国数千年直到17世纪左右,与中国哲学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
古代中国被称为是发明与发现的国度,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科技的首创性和原理性发明与发现占世界科技发明的一半以上,这些成就均是在中国哲学方法指导下获得的。
最简单的锯子的发明,就是一个实例。
中国哲学与现代哲学的系统论不谋而合。
系统的复杂性来源于时间复杂性,空间复杂性和时空整体的复杂性。
21世纪复杂性科学的涌现及其方法论难题根源在于西方哲学的不足,面对海量信息时力不从心。
中国哲学从方法论基础到具体方法都解决了这个难题,吸收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主要科研工具,实现了飞跃。
这也是中国古代丰富而强烈的工具物品发明创造传统的当代体现。
中医方法论的科学性运用中国哲学思维方式方法最直接、最全面、最令人一目了然的学科是中医学。
中国古典哲学思维的内涵-即“宏观性、尚中合和性、形象性”-在这里得到了最广泛的运用。
它直接以阴阳五行这个地球万物的宏观创立了中医学基本理论--阴阳五行学说。
在它的统领下,以经络学说解决了人体中真气的循行路线,及经络中真气的通与不通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和影响;以药物归经学说解决了中药中来自动物、植物、矿物的药性经络归属问题;以子午流注学说解决了人体生命中真气运行与地球自转和公转带来的时间、空间变化的关系问题;以五运六气学说解决了人体生命与地球气候的温凉暑湿寒变化的关系问题,真正将人与万物在阴阳五行上统一了起来,即所谓“天人和谐”。
实际上,中医学是以地球万物的共性在给人治病,这必然是符合人体生命自然属性的,因而副作用很小。
遵照中国古典哲学方法论的要求,认识事物首先从宏观上把握,其次要把握事物的核心和象的实质,整个思维过程均是把握事物和谐统一为基点去进行的。
中医通过中国哲学思维“宏观性,形象性”的方法,诊断和治疗疾病(或称不和谐状态)。
这个“形象”,不仅有有形之形象,还有经过人为抽象、体悟而提炼出来的意义符号,为无形可感之意象。
比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即木星)”,“其色苍,通于春气”,“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等,皆为中国哲学思维的具体运用。
中医运用这个思维是解剖观察、临床实践和理论思维的综合,这也是中医的最大特色之一。
中医通过这种思维论理,如象与三阴三阳,象与五运六气,象与藏象经络、穴位,解剖生理;体质分类;骨度;经脉长度;营卫运行度数等均有深刻联系。
阴阳观念的形成源于日光照射;日月往还带来昼夜寒暑,故阴阳来源于取象;而五行之核心亦为取象推演思维,故阴阳五行的本质是类象推演的,这就决定了中医学的全部内容和所揭示的生理病理具有鲜明的比附性、直觉思维性和整体性。
从方法上说,中医学常常不是直接治“病”,而是帮助人恢复和提高人自身具有的与“病”相对应的调节能力,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生命潜能,从而实现天地人和谐协调(在象上实现了统一)。
这正是中国哲学思想在治疗学上的体现。
实质上,中医学是一门着重把人视作生命功能状态和信息传导的流动过程,研究人身生命运动的类象推演规律的学科,属于象科学。
中医还通过中国哲学思维的尚中合和原则诊断和治疗疾病。
尚中,就是“允执厥中”,意为把握核心和规律。
尚中合和原则是形象整体思维中继取象比类方法第二位的方法原则,它是在不脱离宏观的前提下去把握事物的核心。
从宏观上把握事物,也要有一个度。
如何把握这个度,就必须遵守尚中合和原则。
避免极端化。
和合,就是“和谐统一”。
中国哲学认为:由不同元素相配合,才能使矛盾均衡统一,收到和谐的效果。
中医以取象比类方法把握了地球万物的宏观,并以形象化方法将宏观表述清楚,以尚中合和原则把握其核心及规律,即地球万物的宏观是阴阳五行,阴阳五行是对地球、日夜、四季以阴阳和木、火、土、金、水的形象化表述,其中土即地球则是核心。
以此类推,万物均有自己的宏观和核心(或称为实质),也有自己的运动规律。
中医的实践科学性中国哲学是实践的。
中国古代的自然哲学家和技术家都是勇于实践的。
神农尝百草,一日而愈七十毒。
古代的炼丹家经过无数次实践终于发明火药,都表明他们是勇于实践的实验家。
最早的用动物实验见于《国语》记述孋姬以含乌头的肉饲狗以验其毒。
中医对生命和疾病规律的认识采取的办法,大体分为自身实验、临床观察、传承印证、社会选择的一系列过程。
由于中医的对象是生命和疾病,属于复杂系统,其最好的观察手段就是自身的实践。
精良的仪器检测尚无法代替人的感觉,即使是最敏感的疼痛,仍依赖病人的主诉。
目前,感觉仍然是探察人体状态的最重要手段。
中医腧穴和经脉就是通过感觉观察和临床治疗发现和发展的。
中药的功效也是通过中国哲学的指导结合临床实践体验出来的。
比如:在实践中,中医师主动运用中国哲学的“类象推演”思维通过药物的形状指导用药,这是一种取于形象归于抽象再用于形象并辅以科学矫正的方法。
事实胜于雄辩。
中医不仅可以治愈西医能治愈的疾病,还能治愈西医治不了的疾患。
在内外妇儿各科具有西医不可比拟的绝对优势。
结语中医是中国的原创医学,是当前最有可能带动我国医学科技领先世界水平的古老医学技术,也最有可能对人类健康事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并有贡献的一门科学。
中国人如果对传统中医尚不知珍惜,而一味地只知搬用西方逻辑分析工具去歧视它、否定它、摧毁它,那么就太可悲了。
国外悄然兴起的“中医热”已使中医的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初见端倪,许多人被中医无可辩驳的疗效所吸引。
我们应坚定信心,正确看待中医药学当奋发图强,让中医中药更好地走遍全世界,造福于全人类!未来的世界应该是一个多样性的世界,文化是多元的,科学也应该是多元的。
传统文化的发展应该与时俱进,与当代文化并行,中医与西医应该和而不同,殊途同归,共同为人类的健康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1]吕嘉戈.中国哲学方法-整体观方法论与形象整体思维[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2]涂纪亮,罗嘉昌.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三卷,科学哲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3]陈健.科学划界[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4]舒炜光,邱仁宗.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5]彭瑞骢.医学辩证法[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6]刘大椿.科学哲学同论[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8[7]吕嘉戈.中国哲学方法-整体观方法论与形象整体思维[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8]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黄帝内经素问释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9]齐豫生,厦于全主编.中华典藏-周易全书[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3[10]齐豫生,厦于全主编.中华典藏-本草纲目[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3[11]陈允成,论中医的科学性.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