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知识分子小说的文章
论1940年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复兴
黄 玲
( 江苏省 作 家协会 创 研 室 , 江苏 南京 2 1 0 0 1 9 )
【 摘 要】 中国现 代 文 学史上 , 知识 分子 题材 小说 始 自“ 五 四” , 与 当时知 识分 子 强烈 的启 蒙诉 求 直接 相 关 。但 令 人 感到奇 怪 的是 , 在知 识分 子 不再是 时代 主 角的 1 9 4 0年代 , 知识 分 子 题 材 小说 却 迎 来 了一
是失 败” [ 3 ] 1 。“ 五 四” 启 蒙 运 动 中对 个 性 解 放 、 思
想 自由 的呼 唤 实 质上 是 一场 思 维 方 式 的革 命 , 对
于知识 者 个体 而言 思想 也许 会 随着 境 遇 的 变化 而
变化 , 但经 过 “ 五 四” 启 蒙 的 中 国现 代 知 识 分 子 群 体 已不 可 能再 回 到从 前 , 现 实 的黑 暗遮 不 住 思 想
军事 化 的救 亡 , 的 确 有 着 内在 的 冲 突 , 但 其 根 变 , 从辛 亥 革命 到新 文 化运 动 , “ 救亡” 的声 音 从 化 、 那 就 是 中 国的 现 代 化 。 与 欧洲 未停 止 。只 不 过 那 时候 所 谓 的 “ 亡” , 还 仅 仅 是 一 本 追求 是一 致 的 , 种知 识分 子 内心 的忧 患 意 识 , 卢 沟桥 上 的 枪 声 使 启 蒙运 动产 生 于提倡 人 的价 值 与尊 严 的文 艺 复兴 中 国 近 代 的启 蒙 思 潮 却 是 兴 起 于 历史 急速 地 转 了它 的河 道 , “ 救亡” 两 个 字 第 一 次 的土壤 中不 同 ,
次 复兴 , 重新 考察 这 一现 象 , 可 以发 现 被 历 史 烟 云 长 久 遮 蔽 的救 亡 时 代 社 会 思 想 的 另一 个 侧 面 。
《大卫·戈尔的一生》:知识分子的悲歌
《大卫·戈尔的一生》:知识分子的悲歌《大卫·戈尔的一生》是美国作家阿尔滕·柯布的小说,以一位知识分子的命运为主线,展现了二战前后美国社会的变迁和知识分子的困境。
这部作品被誉为20世纪中期美国文化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反映了史实和社会现实,更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失衡。
大卫·戈尔是小说的主人公,他是一个身处学院界的知识分子,拥有橄榄色的皮肤和深邃的眼睛,是一个深思熟虑、细心肯干的人。
他为了生活,不得不去教授大学课程,却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个职业,因为他并没有热爱和天赋。
他更愿意研究哲学,但哲学并不能让他生存。
于是他开始与研究诗歌的妻子玛丽·戈尔一起在家中从事写作和翻译等工作,但由于他的脾气暴躁,导致妻子逐渐疏远他。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二战爆发,大卫·戈尔如同其他战争时期的美国人一样,感到了一种莫名的焦虑和无助。
他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以及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
在纽约的一次会议上,他与一位来自欧洲的难民相识,了解到他的遭遇,深感震惊和不安。
从此,大卫·戈尔开始积极参与政治运动,支持社会主义和反战运动,发表有关政治、人性的文章和演讲。
但是,大卫·戈尔的行为并没有带来必要的成果,反而被视为异端,触犯了美国政府的忌讳,因此他在政治活动中遭遇了许多挫折和不幸。
他的妻子离他而去,他的好友因误会而背叛他,他的事业陷入困境,甚至被牵涉进检察机关的调查之中,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中。
最终,他被迫离开家庭和工作,惨淡地度过余生。
《大卫·戈尔的一生》以深刻的洞察力和细致的描写手法,展示了知识分子在动荡年代里的命运困境和精神挣扎,也揭示了美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和平衡失调。
故事的结尾寄望于未来,以一种悲壮和淡然的口吻,提示我们要反思过去,珍惜现在,创造未来。
总之,《大卫·戈尔的一生》是一部具有思想深度和文化内涵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遭遇,表达了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切关注和批判,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和历史参照价值。
20世纪小说中的知识分子
20世纪小说中的知识分子掀开中国现代文学史,咱们会发觉,小说最重要的主题确实是启蒙主义。
几乎每部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其中都有知识分子的形象。
他们是社会变革的介入者,通常以启蒙者的身份介入,启蒙的对象自然是中国人的主体,也确实是农人,而用来启蒙的工具,则是来自西方的理论和知识,启蒙的目的是要告知人们,若是要变得富裕,若是咱们那个民族国家要变得壮大,那么必需走出一条与以往不同的道路,也确实是社会主义道路。
但是,从1949年开始,中国的知识分子和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突然变成了失败者的角色。
这是知识分子始料未及的重大转折。
知识分子一晚上之间从启蒙者变成了被启蒙者,而原先的被启蒙者,比如农人,此刻则变成了启蒙者。
农人们对知识分子启蒙的要紧内容,是要知识分子跟他们学会种地,不仅要在生活上而且要在思想上过集体生活,也确实是舍弃个人的所有感觉——那时的术语叫“资产阶级的本位主义”,也舍弃所有批评性的观念——众所周知,这是知识分子的大体职能。
换句话说,农人们要求他们舍弃知识分子身份。
一直到“文革”终止,中国小说中的人物其实只有两类,他们形成了一个顽固的二元对立的格局:其中一元是农人和工人,他们能够被统称为公共,被以为是进步、无私、勤劳、朴实、欢乐的化身,充满着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集体主义精神;而另一元确实是知识分子,他们被以为是掉队、自私、虚荣、懒惰的化身,沉醉于资产阶级本位主义和腐化的情欲当中。
在相当长的时刻内,中国作家的小说,在表现知识分子和公共的关系的时候,与其说是在向公共致敬,不如说是在自我贬低,是以向公共致敬的方式贬低自己。
乃至能够说,在相当长的时刻,中国作家事实上也舍弃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最少职能。
我曾经在一批小说中表明,中国知识分子事实上“生活在自身之外”,他无法忠实地表达自身的体会,无法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他们的写作,事实上是一种“自我阉割”。
熟悉中国今世文学史的人都明白,1985年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大革命前后及30年代的知识分子小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小说史论之一
平等 , 在本时期又有一些知识分子题材的作品问世。 善写软弱、 忧郁 、 感伤的知识分子的郁达夫 , 本时期 又塑造了一些知识分子形象 , 过去》 如《 中的李 白时 , 《 微雨的早晨》 中的朱雅儒 ,杨梅烧酒》 《 中的失业者 , 《 桂花 》 迟 中的翁 则生 ,迟 暮 》 的黄 仲子 ,唯命 论 《 中 《 者》 中的李德君等等 , 这些知识者仍然是些游离于时 代主潮 的边缘人、零余 者” “ 。他们中有的过着似“ 隐 士” 的生活 ( 白时 、 李 翁则生)有的是宿命论者( ; 李德
的。不 同 的是 郁 达 夫后 期 的小 说 个 性 主 义 色彩 、 情
政治革命的兴起 与高涨 , 使一 向擅长在文化领域耕 耘的知识分子面临着严峻考验 , 他们中的许 多人从
“ 牙之 塔 ” 出 , 向“ 字 街 头 ”他 们 徘 徊 着 , 象 走 面 十 , 抉 择着 , 面临种 种 的 出路 与选 择 。这样 , 描写 知识 分子 人生 道路 、 生 选 择 以 及 在 这 种 选 择 中 的 幻 灭 、 人 动
焕之 、 冰如 等人 的教育 改 革 , 现 了全新 的教育理 蒋 体 念 、 育 思想 。 比如倪焕 之 所 主张 的“ 教 理想 的教育应 该是 ‘ 源 的 ’源 头开 通 了 , 开 ; 流往 东 , 流往 西 , 自然 无 所不 宜 。_( ”4 l ‘ 在 的教育太偏 重书本 了 , 着 , 现 教 学 着 , 非 是文 字 , 字 !殊不 知儿 童 是到学 校 里来 无 文
善写软弱忧郁感伤的知识分子的郁达夫本时期又塑造了一些知识分子形象如过去中的李白时微雨的早晨中的朱雅儒杨梅烧酒中的失业者迟桂花中的翁则生迟暮中的黄仲子唯命论者中的李德君等等这些知识者仍然是些游离于时代主潮的边缘人零余者
“知识分子”及其“应物”之道——李洱长篇小说《应物兄》读札
一部知识分子的警示录———评阎真长篇小说《活着之上》
一部知识分子的警示录———评阎真长篇小说《活着之上》作者:李云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第2期摘要:阎真的四部长篇小说,都是以知识分子为题材,他自身作为一个高校知识分子,无疑掌握了较为丰富的细节素材。
《活着之上》以锋利的笔触层层揭开高校腐败的内幕,聚焦主人公聂志远“活着”的现状和困境,围绕求学、婚恋、科研、事业等层面展开。
虽然这部小说在艺术和格局上仍有提升的空间,但在当代技术化商品化的历史语境中,《活着之上》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引发我们对精神、文化缺失的思考,对知识分子自身的社会功能和身份特征的反思;对当代知识分子而言,《活着之上》更是一部呕心沥血的警示录;同时,《活着之上》也切入到生活的内部,观照每一个普通人对“活着”意义的追问。
关键词:《活着之上》知识分子艺术和格局意义一、知识分子的人生书写阎真的小说《活着之上》曾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提名,虽然最终遗憾落选,但就今天来看,这部小说仍具有积极意义。
书中可谓把知识分子的现实人生书写得淋漓尽致,讲述了主人公聂致远在求学、婚恋、科研、事业等层面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活着”的现状和困境,以聂致远为中心的几个维度随之展开。
第一层是以聂志远的父辈、弟兄为代表的世俗价值观评判标准,舆论的重压使聂致远陷入困境,在父亲的眼里,聂志远执着和热爱的历史专业是“没有饭吃”的专业,虽然聂致远到北京读博士的事让他脸上有光,但是随着小儿子志高在镇上当上办公室主任后给家里带来的“小便宜”,父亲开始琢磨了“到底是博士大呢,还是镇办公室主任大呢?”聂致远回答说“博士又不是官”,父亲说“官都不是,那读它干什么呢?”一副赤裸裸的钱权至上价值观暴露无遗,正像篇中所说:“鱼尾镇的人没啥文化,看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标准就是当没当官,发没发财,讲别的,他们不能理解。
”没有文化和生活的闭塞,使得小镇上的人们除了穿衣吃饭以外,人情、面子几乎就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这是聂致远这样的知识分子无法跨越的一道沟壑,因为学术必定需要独立于市场和政治,这就意味着挣钱和当官必定不是知识分子的目的所在。
知识分子立场的坚守与重构_论刘醒龙的长篇小说_天行者_
贰零壹壹年第壹期刘醒龙是一位对乡土饱具感情的作家,也是一位对现实社会与民众生存充满了忧患意识的作家。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的《分享艰难》《村支书》《凤凰琴》等小说,曾以鲜明的知识分子立场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当代乡村的生存境域进行了深刻的表达和尖锐的思考,并引起巨大反响。
进入新世纪以来,刘醒龙又陆续完成了《痛失》《弥天》《圣天门口》等几部重要的长篇小说。
他曾说:“我越来越痴迷探究和发展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感觉这才是一种正人君子的行为,如鄂东方言所说‘站着死,竖着埋’的做人准则。
”①我以为,这句话不仅传达了刘醒龙极为明确的写作理想,也完美概括了他一贯关注人生现实、积极肩负文学道义的精神品格。
这一点,在长篇小说《天行者》中再次获得了印证。
在这部小说中,刘醒龙依然坚持“恢复‘现实主义’的尊严”②的文学主张,他对“民办教师”问题的深切思考,对乡村知识分子命运的关照,对普通生命生存真相的拓露,都显示了一个作家深厚的人文情怀。
一、从《凤凰琴》到《天行者》:作家的自我成长和蜕变《天行者》由《凤凰琴》《雪笛》《天行者》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几乎保留了作家发表于1992年的中篇小说《凤凰琴》的原貌,从某种意义上说,《天行者》就是对这篇十几年前的小说的扩展和深化。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是什么激发了刘醒龙与“凤凰琴”再续前缘的激情?作为一个成熟的作家,刘醒龙不辞辛劳地为此续写长篇,其用意何在?也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将中篇小说《凤凰琴》与长篇小说《天行者》放在一起,进行了比较性阅读,希望能为自己找出合理的答案。
《凤凰琴》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初,此时的刘醒龙正处于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青年时代,而小说的主人公张英才,这个刚刚走上民办教师岗位的年轻人,浑身充满了正义感和理想主义气质,与创作主体有着紧密的精神同构。
小说以张英才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叙事线索,真实展现了“界岭”几位乡村民办教师的生活境况。
“界岭”的荒寒、民办教师生活的穷困、精神的挣扎,无不深深震撼读者的心灵。
从阎真的《沧浪之水》看当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DOC)
08秋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从阎真的《沧浪之水》看当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年级 08秋姓名周丰收学号081050596目录论文摘要…………………………………………………………………………………关键词……………………………………………………………………………………正文一、池大为 (1)二、丁小槐、晏之鹤 (4)三、刘跃进和胡一兵 (6)注释 (7)参考文献 (8)感谢语 (8)论文摘要:湖南作家阎真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塑造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历史转型时期的一群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们受特定历史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冲击,其人格意识和责任意识正在谈化,逐渐蜕变,本文从中选取了池大为、丁小槐、晏之鹤、刘跃进、胡一兵等五位典型代表进行剖析,以探求当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关键词沧浪之水知识分子池大为坚守心路历程从阎真的《沧浪之水》看当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一朋友家随手翻阅了湖南作家阎真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便被其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命运以及其行文的犀利笔触所深深吸引,随从朋友处借回反复阅读,在研读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不断冲击着我的大脑。
在《沧浪之水》这部小说中,阎真成功塑造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历史转型时期的一群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形象,比如,池大为、丁小槐、刘跃进、胡一兵、晏之鹤、许小曼等等。
他(她)们在社会生活中以自己的行为方式展现在人生舞台上,他们虽然同为历史转轨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心路历程,他们在权力或金钱方面各有其觉醒,在这种觉醒中,他们逐渐放弃了传统操守,他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摧毁,在这种觉醒中,让人感觉到中国知识分子人格的失落,整部小说读来毫无愉悦之感,影印在读者心底的却是深深的压抑与思考,现从原文中择取几位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作为代表,来探讨一下他们的心路历程。
一、池大为1、坚守本文主人公池大为出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由于历史原因,其文亲池永昶一生坎坷,但却为人正直一身清白,池大为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力争做一个好人,特别是在清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了一本《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素描》,池大为从这本书里,从孔子、孟子、屈原、司马迁、嵇康、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文天祥、曹雪芹、谭嗣同等十二人的画像及简评上更深刻领悟到父亲一生所追求的人格与信仰的根源,特别是池大为看到父亲的自画像,以及“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之后,更加坚定以父亲为榜样,不做“猪人”的信念,正如他自己所说“别人愿意用世俗的方式体验世界,那是他们可怜选择,我决不会走上那条路的。
叶圣陶《知识分子》
叶圣陶《知识分子》```markdown第一篇范文# 叶圣陶《知识分子》读后感叶圣陶先生的《知识分子》是一部深刻的现实主义小说,透过对主人公的细腻刻画,反映了上个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历程。
作品以其尊重事实的笔触,不仅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时代的侧影,也让我们对知识分子的角色与命运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书中,叶圣陶通过对主人公徐志摩原型的生活描写,展示了知识分子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无奈。
他们既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又不得不在现实面前妥协。
正如原文所述:“他是个理想主义者,但是现实却常常逼得他不得不现实主义。
”这种矛盾性,恰是当时许多知识分子的写照。
## 知识分子的理想与现实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知识分子们怀着满腔热血,希望以一己之力改变世界。
然而,现实往往不如人意。
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压力下,往往不得不放弃或调整自己的理想。
书中的一段原文:“他明白,要坚持理想,就得付出代价。
可是代价太大了,他付不起。
”深刻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 角色的自我认知叶圣陶在书中还探讨了知识分子的自我认知问题。
他们在社会变革中,不仅要面对外部压力,还要应对内心的挣扎。
知识分子如何定位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如何平衡个人与集体、理想与现实,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
## 独特的观点与犀利的文字《知识分子》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犀利的文字,剖析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
叶圣陶先生旁征博引,触类旁通,将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
例如,在描述主人公的内心挣扎时,他写道:“他觉得自己像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鸟,渴望飞翔,却又无法挣脱束缚。
”这样的文字,既形象又富有哲理,让人对知识分子的命运产生共鸣。
## 整体看法这部小说让我对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同情。
他们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但依然努力寻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
正是这种不懈的追求,让我们看到了知识分子的价值与光辉。
读完这本书,我深感知识分子的命运是多舛的,但他们的精神是永恒的。
浅谈鲁迅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现代性(1)(精)
浅谈鲁迅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现代性(1)论文关键词:鲁迅小说知识分子题材现代性论文摘要:知识分子题材在鲁迅小说创作中占到了很大的比重,鲁迅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体现着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现代性,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上发表了鲁迅的《狂人日记》。
“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内容与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我国文学(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
”鲁迅在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中塑造了一系列的知识分子形象,按一般的说法,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等。
他们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心想求得功名,充满旧式文人的酸腐气味,结局十分悲惨。
作者对他们既有批判,也有同情。
第二类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如《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等。
他们的灵魂已经完全腐朽,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满肚子男盗女娼,或是封建道德的卫道士、假道学,或是不学无术的文人垃圾、文人败类。
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和嘲讽。
第三类是封建制度的破坏者和反抗者,如《狂人Et记》中的狂人、《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以及《药》中的夏瑜、《长明灯》中的疯子等。
鲁迅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现代性的描写,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表现出“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在思想内容上:其一,知识分子题材的选择体现出了现代性。
中国古代小说的“主角是勇将策士,侠盗赃官,妖怪神仙,佳人才子,后来则有妓女嫖客,无赖奴才之流”,像《儒林外史》那样以古代知识分子被科举制度扭曲的人生和人性为题材的小说可谓凤毛麟角。
“‘五四’以后的短篇里却大抵是新的智识者登了场。
”《呐喊》和《彷徨》两部小说集共有25篇小说,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占到了15篇,可见鲁迅身为知识分子对知识分子问题的关注程度。
围城对知识分子的讽刺例子
围城对知识分子的讽刺例子围城这部小说真的是让人哭笑不得啊,尤其是对于那些知识分子来说,真是讽刺得太到位了。
大家都知道,围城里的人就像那只被困在围里的兔子,心里想着外面的世界,然而一旦出去了,又想要回到那种舒适的圈子里。
想想那些知识分子吧,他们总是追求着高尚的理想,心里想着要拯救这个世界,结果呢?他们却被围在了自己的书本和理论里,动不了,真是个笑话。
就拿方鸿渐来说,这小子真的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
他留洋归来,满腔热情,以为自己是个大英雄,结果到了中国,发现自己不过是一颗小星星,照亮不了什么。
他身边的人都在嘲笑他,觉得他那点洋文根本没用。
方鸿渐像个无头苍蝇,四处碰壁,嘴上说着要改革,要追求真理,心里却又觉得无能为力。
就像吃了个大馒头,却没法咽下去,真是尴尬。
再说说他那些同学,真是个个都满腹经纶。
可问题是,他们的理论再好,也没法应用到实际中。
见面的时候,大家都在争论,争论得不可开交,结果就像打了个架,谁也说服不了谁。
就这样,他们在这个围城里越陷越深,明明都知道外面的世界精彩得很,偏偏就是不愿意走出去。
难道就因为他们习惯了这种温暖的围墙吗?我看不是,是因为害怕!再想想这些知识分子的恋爱,简直也是个喜剧。
每次聚会,大家都在聊理想,聊诗词,聊历史,结果一转眼,没人关心谁喜欢谁,谁又对谁一见钟情。
就像打麻将,大家都在看牌,却没人出牌,最后就剩下了尴尬的沉默。
明明有那么多机会,偏偏让理想把他们的生活给围住了。
爱情啊,真的是围城外的另一种追求,但他们却总是顾忌重重,宁愿坐在城里谈论那些空泛的理论,也不敢去追求那种真实的感情。
这让我想到,围城对知识分子的讽刺,不仅仅是让人捧腹大笑,还让人思考。
人生啊,真的是个围城,有些人拼命想进来,有些人又想出去。
可无论你在哪里,外面的世界总是风云变幻,里面的生活却是一成不变。
那些知识分子们,真该放下书本,试着去体验一下生活。
毕竟,光说不练可不行,只有走出去,才能知道世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20世纪40年代知识分子小说纵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小说史论之一
t n efci cs ,a ds l d p e it nma eu h e o sr cino h tl cu l,a dt ec lu a elcin,e po ain i ,sl r iim o t n ef e rcai k pted c n tu t f ei el t as n h ut rl fe t o o t n e r o x lrto
关键词: 知识 分子 ; 长篇 ; 荣; 繁 批判 ; 问 拷
中 图分 类 号 :2 6 6 I0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1 5 (0 6 0 —0 60 10 —7 1 2 0 )50 7—6
A n iu i a m m e to heNo eso ntle t as i 40 Lo g d n lCo t n n t v l fI elcu l n 1 9 s
从抗 日战 争 到 解 放 战 争 , 国人 民 经历 了 一 场 生 死 存 亡 中 的 抉 择 与考 验 , 是 一 个 动 荡 的 年 代 , 个 被 称 为 “ 生 未 这 一 方
只留下一 丝游魂 , 如 同不 祥之物 , 随 的总是摆脱 不尽 的 也 伴
灾 难 和恐 怖 。抗 战 以来 成 长 起 来 的 知 识 分 子 只 能 在 污 泥 里
死” 的年代 。战 乱、 动荡 、 流亡 、 折无 不在考验 着人们 , 其 转 尤
是知 识 分子 。战 争 把 政 治 和 军 事 的 作 用 推 到 了 社 会 最 重 要 的 地 位 。战 争 打 破 了 作 家 、 识 分 子 原 有 的 生 活 秩 序 , 至 知 甚 把 他 们甩 到 了社 会 底 层 , 使 他 们 产 生 了 “ 这 自我 ” 失 落 感 , 的 对 其 自身 的 作 用 、 量 也 产 生 了怀 疑 。苦 难 往 往 是 艺 术 的 秧 力 田 。包 括 作 家 在 内 的 知 识 分 子 , 这 艰 难 岁 月 中正 经 历 着 一 在 场 生 活 的和 精 神 的 炼 狱 。他 们 既 是 这 艰 难 岁 月 的铸 炼 者 , 又 是 被 解 构 者 。 在 4 代 走 人 文 坛 的 小 说 家 贾 植 芳 曾 有过 这 O年
乡村知识分子的精神写照——刘醒龙长篇小说《天行者》读札
至完全可 以说 ,转正追求” “ 正是< 天行者> 最为基本 的故
事模式。千方百计地摆脱 自己的民办身份而转成正式的 公办教师 ,是小说中的老师们最为核心和最共同的精神
正我读 出的, 是中国历史上传承至今的治术与权谋。 这样
一
焦虑。作为在农村基层生活多年和深谙 民办教师精神心
《 天行者> 的开篇之前 , 有一句非常郑重的“ 题词”指出他 ,
是要将这部作品 “ 献给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大地上默
默苦 行的 民间 英雄 !’ 常欣赏 其 中“ . 我非 民间英雄 ” 样的 这
说法和他对 “ 民间英雄” 们所特别表示的敬意。 二十世 在“ 纪后半叶 ” 的当代 中国, 那些隐伏 民间、默默苦行 ” 民 “ 的“ 间英雄” 很少得到人们的认真对待 , 他们的精神与他们的 命运 , 也很少得到我们文学的切实表现。与他们对我们这
不为人知的世界的一个角落忍受着贫困,忍受着来 自自 然和来 自社会的种种迫压 ,非常艰苦地从事着传承文明 的教育工作。我想我和刘醒龙以及很多人一样, 都曾经在 青少年时代接受过 民办老师们的教育 ,对于他们的精神
应该 都有 深刻 的记忆 。 是在 另一 方面 , 却 又不得 不 但 我们
色色 的 乡村知 识分 子形 象 ,他 在说 到 自己的 人生 经历 和
特别是他< 天行者> 前的“ 题词 ”真的是非常会心 , , 也非常
有感 触。
在刘醒龙的< 天行者> , 为民间英 雄的乡村知识 中 作
分子的精神与生存得到了非常真切的书写。我们感受最
深的, 就是他们的英雄精神。他们默默地在穷乡僻壤 , 在
承认 , 如上所说的对于他们英雄精神的概括 , 仍然的乡村知识分子不仅很熟悉 , 自 在
从《江河湖》到《人境》——论刘继明的“知识分子小说”
在 《 江河 湖》这部作 品 中 ,作 者对更深 层 的思
想和文化 的兴 趣从题材 到写作 手法都初 露端倪 。作
品 中的知识 分子形象 众多 ,从 同时代 的沈福天 与甄 垠年的形象 对照 ,到不 同时代从 甄垠年 到邱少 白的 形象变化 等 ,刘继 明塑造这些 形象 的更 大 的兴趣 在 于去表现 与探 究他们作 为知识 分子所承 载 的思 想的 较量与 变化 。 《 江河湖》可 以看作是一 部 记录中 国 现 当代知识 分子思想 碰撞 与变迁 的文 学作 品 而到 了 《 人 境》 的写 作时 ,刘继 明对何 为时代价值 ,何
的 自我 肯定 。如果说 《 人境》是刘 继 明漫长的精神 自传 ,那 么 《 江河湖 》就是这段 精神历程 中的一个
2017. 5 99
重要转机 。它的 出现让 刘继 明的精神探索过 程最终
突破 了职业作家这个 身份 的局 限 .而是 以一种知识
点都 突破 了专 业的文学 问题的讨论 ,而将话 题引入
小 说 创作 时 ,小 说 的 内容及 艺 术形 式 都 会 为其 统 领 。正是 从这个意 义上 ,我想称 这两部小说 为 “ 知 识分子小说 ” 。
且从 I 9 9 0年 代后 期 开始 ,他 似乎 有意 或无 意 地在
疏离 主流文坛 .并没有 专注于小 说创作 ,而是写作 文 化 思想 随 笔 ,到三 峡 挂 职 。办 杂志 等 等 。 而在 2 0 1 0年 到 2 0 1 6年短 短 5年时 间里 ,他却 接连 出版
了两部篇 幅都超 过 5 0 万 字 的长篇 小说 :2 0 1 0年 的 《 江河湖》 和 2 0 1 6 年的 《 人境》 。
《灵与肉》-一代知识分子的悲剧和重塑
《灵与肉》-一代知识分子的矛盾和在悲剧中的重塑继“伤痕文学”之后的第二个文学思潮-“反思文学”,深刻的反映出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作家们心灵的伤痕和矛盾,特别是反映知识分子所遭受的痛苦。
张贤亮的小说也不例外,以《灵与肉》为其代表,深刻地再现了属于那个社会的知识分子在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所遭受深的深痛灾难,让后人无不为之黯然,为之叹息。
动乱的年代,动乱的社会,残酷无情的生活,在不断地折磨着那些知识分子的肉体,甚至他们的精神也在遭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折磨。
留给我们的或许是一份感慨,一份无奈,但让我为之欣慰的是他们没有倒下,最起码在作者张贤亮的笔下是一位勇者,他们坚强地向社会发起了挑战,不再是个懦者,在灵与肉的搏斗中,成为一名胜利者,他们的灵魂得到超越。
作者所亲身体验的和作品中所展现给我们的,是让人值得深思的。
作品中叙述的是一个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的青年知识分子--许灵均,幼年被称为资产阶级的父亲离家出国所抛弃,青年时又被所谓“资产阶级”的出身背景给戴上了“右派”的帽子,被下放到偏僻的农村进行改造。
他是个家庭的弃儿,同时又是社会的弃儿;他是先前是个“资产阶级”,后来又是个“右派”。
那非人的劳动,那所谓越艰苦的条件,仿佛是只有他们那群知识分子才能享受的权利和待遇,他受冻,受饿,甚至睡在马槽里与马为伍,才能寻找到所谓的温暖,不过那种温暖只能是人与牲口的温暖。
没有做为一个人的最起码的权利,没有选择生活的权利,没有为国家用武之处的权利,他们、他们……像对待牲口一般被任意的摧残,甚至有时还没有牲口重要。
那时所谓的信仰“只有历经越艰苦的劳动,才能换得重新做人的机会”,而那所谓越艰苦的劳动,其可堪称为地狱般的苦劳,没有选择的权利,除了无休止的劳动就是被管制,被批斗,不断地受虐待,受歧视。
而许灵均,除了他,还有成千上万的像他一样的知识分子,受到如此般得“待遇”,让人悲哀,更让人可笑的是他们之所以拥有如此的待遇,竟是他们的领导或是朋友为了完成上级给他们分下的抓右派的指标,如此般得随意将他们给送上去。
老舍小说如何描述知识分子的处境
老舍小说如何描述知识分子的处境老舍先生的小说就像一幅幅生动的社会画卷,在其中,知识分子的处境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咱就说《骆驼祥子》里的曹先生吧,他算是个有文化、有理想的知识分子。
曹先生自居为“社会主义者”,他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试图以自己的方式去影响和改变周围的人。
他家里布置得挺清雅,书籍堆满了书架,可这并没能让他逃脱现实的困境。
曹先生一方面要面对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另一方面还要应对来自生活的各种压力。
他雇了祥子拉车,对祥子算是不错,可就是这么个善良的知识分子,也时常为生计发愁。
有时候,家里的经济稍微紧张一点,曹先生就得琢磨着怎么节省开支,那眉头皱起来的样子,真让人心疼。
再看看《四世同堂》里的祁瑞宣。
他有知识、有抱负,心里怀揣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
然而,家庭的责任像一条条绳索,把他紧紧地束缚住了。
他想出去为国家效力,却又放心不下家里的老老小小。
每天在矛盾和纠结中挣扎,那种内心的煎熬啊,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记得有一次,祁瑞宣看到街上的日本兵耀武扬威,心里那个气呀,恨不得立刻冲上去和他们拼了。
可一想到家里的情况,他只能咬咬牙,把怒火往肚子里咽。
回到家,他默默地坐在书桌前,望着窗外,眼神里充满了无奈和迷茫。
在老舍先生的笔下,这些知识分子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而是像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一样,有着各种各样的烦恼和困扰。
他们有理想,有追求,可现实却总是给他们泼冷水。
就像我们现在生活中,有些知识分子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想要做出一番成绩。
可有时候呢,会遇到各种不公平的竞争,或者是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他们的才华无处施展。
比如说,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他是个搞科研的,整天埋头在实验室里,研究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
可就是因为不会巴结领导,每次评职称都轮不到他,心里那个憋屈呀!老舍先生通过对这些知识分子处境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无奈和悲哀。
他们在风雨飘摇中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尊严,努力地寻找着出路。
这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同时,也需要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才能让知识分子真正发挥出他们的作用。
《祝福》作为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
《祝福》:作为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作者:李本东来源:《语文建设》2010年第02期作为中学语文教材中长期保留的篇目,《祝福》多年来一直被这样教读:以祥林嫂为主人公立论,将它看做农村题材小说,旨在反映旧中国农村女性悲惨的命运,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
但是,以祥林嫂为主人公立论的解读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自觉不自觉地在不同程度上把作者鲁迅和小说中的“我”等同对待,完全与“我”站在同一层面,一起“同情”祥林嫂且仅止于“同情”;二是祥林嫂故事的地位不证自明地高于“我”的故事,成为研究的逻辑起点;三是会将《祝福》变成一声“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的“呐喊”。
这不仅妨碍《祝福》艺术创新的价值评判,而且淹没了它的教育价值。
笔者认为,应把《祝福》作为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来教读。
且先细读《祝福》文本。
小说通篇是“我”的追忆。
第一段里“我”和四叔的对话点明了“我”的身份:不同于康有为一代的“新党”。
加上小说结尾落的叙述时间“一九二四年二月七日”,联系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可肯定“我”是一个现代启蒙知识分子。
小说的全部矛盾冲突就在“我”的内心世界里发生。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表明“我”很在意这“新年的气象”,“我”返乡是要在故乡看到人们精神面貌的“新年气象”,但“四叔”“几个本家和朋友”“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
祝福是旧俗,这里更是故乡精神状态陈旧落后的象征,堪为鲁镇精神文化代表的鲁四老爷之“大骂新党”和其书房的陈设是相应的明证。
于是,“我”感到“无聊赖”,内心矛盾冲突形成。
但“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还另有来由,那就是遭遇祥林嫂引发的一系列内心矛盾冲突。
对祥林嫂“纯乎一个乞丐”的看法与“预备她来讨钱”表明“我”在祥林嫂面前,还保持着现代启蒙者姿态,不屑平视祥林嫂,认为她甚至还没有让“我”启蒙的资格。
面对不识字却对读书人怀着近乎原始崇拜的祥林嫂的一连三问:“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那么,也就有地狱了?”“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我”从“诧异”到“很悚然”“惶急”,再到“很吃惊”,“即刻胆怯起来”,乃至“匆匆的逃”——作为启蒙者从容自信的“我”,即刻现实地还原为“完全一个愚人”。
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思考毕业论文
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思考文章摘要: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许多知识分子形象,有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旧式知识分子,有在新文化运动中觉醒了的新一代知识分子,还有觉醒了的女性知识分子,表现了他对这些知识分子前途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鲁迅、《呐喊》、《彷徨》、《孤独者》、孔乙己、高老夫子、魏连殳、近代知识分子、命运在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多是命途多舛,穷愁潦倒。
命运固然说明了封建礼教对他们的压迫和毒害,反映了社会的黑暗。
但主要是显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和缺点,鲁迅对他们的态度虽有同情,但也有批评。
着重通过表现知识分子的不幸,来解剖他们生活的环境——“病态社会”,使人们对这个罪恶的渊源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本文下面将要论述的则是鲁迅先生笔下动荡年代中的三名知识分子,对他们的命运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思考。
也对近代知识分子的命运进行的研究和讨论。
一、《呐喊》中的孔乙己《呐喊》成书于1923年9月,以《狂人日记》始、以《社戏》终,共收录小说15篇(后抽出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改名《铸剑》收于《故事新编》)。
应该说《呐喊》成集之时,先生所抱的是一颗为先驱呐喊助威、为世人呐喊觉醒之心,而其中志在唤醒激励知识分子的,当数《孔乙己》一文。
《孔乙己》一文透过在鲁镇咸亨酒店里当伙计的“我”的眼睛,观察了孔乙己一生中的一段生活,把最能显示孔乙己生活、性格、命运的情节浓缩在几个场面。
本文对孔乙己命运的描写则实为全文最发人深省之处。
“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淡淡地点出孔乙己也是有一些学识的,实是下了些工夫,耗费了许多时光的,然而由于他“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
”这里一方面指明了孔乙己现在的处境,为其以后的悲惨埋下伏笔;另一方面点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一部分读书人的毒害是由内至外、根深蒂固的。
而孔乙己至死也不愿放弃的读书人尊严,则是这制度带给他仅有的荣耀。
接下来介绍了孔乙己在酒馆中的几件小事,描写了孔乙己对自己命运的无力与无奈,他不仅无力甚至无心向当权者要求改善自己的状况,而且无力向身边的人抗争和倾诉。
《知识分子日记》读后感
《知识分子日记》读后感《知识分子日记》是一部令人深思的作品,通过主人公的日记记录和思考,展现了知识分子在当下社会中的处境和困惑。
这部小说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引发了我对知识分子身份的思考,同时也让我对社会现状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在小说中,主人公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人,他对社会和人生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思考。
他的日记记录了自己的内心独白,对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反思和观察。
通过主人公的日记,我们可以看到知识分子在当下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他们常常被社会边缘化,被误解和质疑,他们的价值和存在意义也受到了质疑。
这种困境让我深感心痛,同时也让我思考知识分子在当下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在阅读《知识分子日记》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知识分子的孤独和无奈。
他们常常在思考和探索中迷失方向,被社会的功利主义和浮躁所淹没。
他们的理想和信念常常被置于现实的压力下,他们不得不在生存和理想之间做出选择。
这种矛盾让我深感心痛,同时也让我对知识分子的坚持和执着感到敬佩。
通过主人公的日记,我也看到了知识分子对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他们常常对社会现状和人性的扭曲感到不满和愤怒,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改变社会,让社会更加公平和和谐。
这种批判和反思让我深感震撼,同时也让我对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感到敬佩。
在《知识分子日记》中,我看到了知识分子对人生和人性的思考和探索。
他们常常在思考中追问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对人性的善恶和复杂性有着深刻的认识。
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让人生更加有意义,让人性更加美好。
这种思考和探索让我深感震撼,同时也让我对知识分子的智慧和勇气感到敬佩。
通过阅读《知识分子日记》,我对知识分子的身份和责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他们是社会的精英和先锋,他们承载着社会的希望和责任。
他们的思考和探索不仅影响着自己,也影响着整个社会。
他们的坚持和执着让我深感震撼,同时也让我对知识分子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总的来说,《知识分子日记》是一部令人深思的作品,通过主人公的日记记录和思考,展现了知识分子在当下社会中的处境和困惑。
《复仇知识分子》读后感
《复仇知识分子》读后感《复仇知识分子》这本书让我深深沉浸在作者的思想世界中,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震撼。
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本小说,更是一部充满哲学思考和社会批判的力作。
通过主人公的复仇之路,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黑暗和腐败的社会现实,让我们思考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沦丧。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主人公的复仇行动,揭示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无力和无奈。
主人公原本是一名优秀的知识分子,但在社会的洪流中却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助。
他被社会的黑暗吞噬,被道德的沦丧所困扰,最终选择用复仇来解决自己的内心矛盾。
这种复仇的行为,既是对社会的一种抗议,也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宣泄。
通过主人公的复仇之路,作者深刻地探讨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的精英,应该承担起引导和改变社会的责任,而不是沉溺于个人的痛苦和复仇之中。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经历,警示我们要警惕知识分子的自我封闭和消极抗议,要勇敢地面对社会的黑暗和腐败,积极地改变和影响社会的发展。
除了对知识分子的思考,作者还通过主人公的复仇之路,探讨了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沦丧。
主人公在复仇的过程中,不断受到道德的考验和人性的诱惑,最终选择了走上一条不归路。
这种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沦丧,让我们深深地反思人类的本质和社会的现实。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遭遇,告诉我们要警惕人性的黑暗和道德的沦丧,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被社会的黑暗所吞噬。
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深深地思考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以及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沦丧。
通过主人公的复仇之路,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黑暗和腐败的社会现实,让我们反思人类的本质和社会的发展。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充满哲学思考和社会批判的力作,让我们深刻地思考人类的命运和社会的进步。
愿我们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勇敢地面对社会的挑战,积极地改变和影响社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商管理学院10级财务管理贺亚丽101604029 关于古代小说和知识分子的关系
孔融是中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说他典型,是因为在他身上体现了中国千百万知识分子的共性。
他的性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
他的悲剧命运,同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
因此,他个人的性格和命运悲剧不仅属于那个时代,也属于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群体。
本文试就孔融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和有关孔融的散见史料对孔融的一生作一浅析,以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目的。
一、刚直不阿,不畏权贵
孔融是儒学开创者孔子的二十世孙,享有家世的威望,这在注重门第,注重正统的封建社会里,是相当了不起的资本,孔融自己对此也引以为豪,这种“高明曜云门,远景灼寒素,昂昂累世士,结根在所固”所体现出来的优越感和中国知识分子最足以自命不凡的卓越才华结合起来,构成了他性格中刚直不阿,不畏权贵的一面。
据《后汉书•孔融传》记载:在黄祖劝“融有所结构”时,“融知绍、操终图汉室,不欲与同,故怒而杀之。
”以此推知,孔融决非趋炎附势的利禄之徒,他有自己的政治主张,只要别人与自己的政见不合,即使权势再大,他也不肯屈膝卑顺。
但需要指出的是,孔融后来又依附了曹操,确切些说是依附了汉献帝,这与孔融的初衷并不违背,而且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须知,孔融一生要立志匡复汉室,在当献帝征他为“大匠”时,他不可能辞而不就,况且在审时度势之后,他认为“安刘氏天下
者”非操莫属,所以在《论盛孝章书》中就说:“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
”显然,匡复汉室是他们合们的政治基础,一旦这个基础发生动摇,孔融对曹操的态度也就发生了变化。
他开始同曹操进行不妥协的斗争。
为了达到最终使曹操更弦改辙的目的,他不惜处处为曹操设置障碍。
在曹操颁布禁酒令后,他立即炮制了一篇《难曹公表制酒禁书》:“故天垂酒星之象,地列酒泉之郡,人著旨酒之德。
尧不千钟,无以建太平;孔非百觚,无以堪上圣;樊哙解厄鸿门,非彘卮酒,无以奋其怒;赵之厮养,东迎其王,非引卮酒,无以激其气;高祖非醉斩白蛇,无以畅其灵;景帝非醉幸唐姬,无以开中兴;袁盎非醇醪之力,无以脱其命,定国非酣饮一斛,无以决其法。
故郦生以高阳酒徒,著功于汉;属原不哺糟啜醴,取困于楚。
”在这一段里,孔融将偶然说成必然,将表象说成实质,甚至将毫不相干的两件事扯在一起,无情地嘲讽曹操。
曹操看后,曾就此书作过专门训答,孔融又再次作书申辩:“昨承训答,陈二代之祸,及众人之败,以酒亡者,实如来诲,虽然,徐偃王行仁义而亡,今令不绝仁义;燕哙以让失社稷,令令不禁谦退;鲁因儒而损,今令不弃文学;夏商亦以妇人失天下,今令不断婚姻,而将酒急者,疑但惜谷耳,非以为戒也。
”看起来,孔融有“故意捣乱”的嫌疑,他对曹操禁酒的用意,再清楚不过,可偏要故意发难。
实际上,这是他在特殊环境下采取的特殊的斗争方式,是将“肚子里的半口闷气,借着笑的幌子,哈哈地吐他出来。
” 我们且不论他的主张正确与否,但就他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中体现的斗争精神看,其不畏权贵的禀性是明显的。
可以说,这种禀性一直贯穿于
他生命的始终,早在建安初期,他看见“操雄诈渐著”,便“奏宜准古王畿之制,千里寰内不以封建诸侯,”显示出非凡的胆量。
就在他最终无法见容于曹操,即将被曹操杀害时,仍发出了“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的慨叹,重申了自己绝不肯向权贵屈膝的崇高节操。
二、忧患意识
远在生命之初,忧患就与生俱来。
远古时代,人们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征服自然,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掌握自己的命运,意想不到的灾难随时都会降临。
初民们的忧患意识,正是严酷的客观现实在他的心灵上投下的阴影。
中国古代传说中氏族首领几乎都以夙夜忧勤的形象出现。
到了春秋时期,墨子摩顶放踵,孔子栖栖惶惶,凡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流派,都带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感情倾向,尤其是儒家不仅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忧患意识,并且对之加以理论的概括,我们读儒家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总能感觉到一种沉重的忧患感。
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其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中的忧患意识是强烈的,具体表现在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上,屈原是这样,汉朝的贾谊是这样。
孔融也不例外,他在《六言诗三首》其一中着力描写了董卓滥施淫威,搞得朝臣惊恐不安,百姓忧伤悲戚的情景:“汉家中叶道微,董卓作乱乘衰,僭上虐下专威,万官惶怖莫违。
百姓惨惨心悲。
”尽管其忧患意识并不十分强烈,但我们仍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那种深沉的爱国爱民之心,正因为有了这种爱国爱民之心,他才能够正视百姓的苦难,进而在自己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
在《六言诗》其二里,他主要写了自己对
曹操的眷恋和思念,但同时也描绘出了汉室官员在郭、李为非作歹的形势下所产生的忧愁愤懑之情,并希望曹操早日归来,以平息动乱,表现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关注。
三、政治参与意识
中国知识分子是在儒家传统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儒家“达者兼济天下”的积极入世思想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知识分子的心态。
孔融自然也不曾例外,他早年就有“举兵曜甲,与群贤要功”的雄心壮志,其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也具体地流露出这种“欲匡国步,无忝家声”的理想:“吕望老匹夫,苟为因世故,管仲小囚臣,独能建功祚。
人生有何常,但患年岁暮。
幸托不肖躯,且当猛虎步。
”尽管他的积极入世是想振兴衰亡的东汉王朝,并以此彪炳史册,带有明确的功利目的,但他的要求是合理的,也是积极的。
更为可贵的是,孔融不仅有建功立业的壮志,而且能够积极把握机会参与政治管理。
汉献帝刘协初平元年,他被举为北海相,有机会独执一方时,立即“收合士民,起兵讲武,驰檄飞翰,引谋州郡。
”充分显示出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谋略和勤奋。
刘协初平二年,他在被张晓用二十万众兵击败以后,仍然毫不灰心,继续收集失散民众,“更置城邑,立学校,表显儒术”举贤授能,想以此达到实现理想的目的。
建安元年,汉献帝迁都许昌后,征召孔融为“大匠”,后迁少府。
这时,他不再单独在外执掌政权,但他没有忘记自己政治家的抱负和使命,仍然以进谏的方式进行政治参与。
我们可以从一件事中得到证明:在曹操“雄诈渐著”,明显地表现出军事独裁的野心后,孔融不失时机地“奏宜准古王畿之制,千里寰
内不以封建诸侯。
”以限制曹操的势力。
四、成功的儒家,失败的道家
纵观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中国人,在成功的时候是儒家,在失败的时候是道家。
我们说过,中国知识分子受儒家积极入世思想影响最深,在开始涉世时,他们都踌躇满志,大有“达济天下”的宏愿。
但由于种种原因,仕途受挫后,便感万事皆空,转向“清静无为”了。
这同样符合儒家“独善其身”的人格理想。
孔融早年“幸托不肖躯,且当猛虎步”的志节无疑是受了儒家的影响,“吕望尚不希,夷齐何足慕”更是他鄙夷道学的表现。
这时,他才高气盛,对人生抱有幻想。
而到了晚年,由于有志难伸,加上他和曹操矛盾的急剧恶化,他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是无意识的,是人生不得志的必然,尽管我们不能笼统地归他为道家,但我们也得承认,他的思想中已经有了道学的成份。
他在被曹操杀害之前所发出的“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的无可奈何的悲叹,便是最好的见证,这在他的早期诗作和文革中是不可能看到的。
五、悲惨的结局
在封建社会里,独裁专政是其极其残酷的,统治阶级总希望臣民逆来顺受,而知识分子偏又不理会这一套。
因为他们本身是一支较为进步的社会力量,因此比统治者更能接近人民,更能同情人民,更能反映人民的苦难,因而也就想通过政治参与,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抱负。
这又是统治阶级最忌讳的,这样就决定了知识分子命运结局的悲惨性。
孔融一生铁骨铮铮。
傲岸不屈,始终不把权贵放在眼里,不仅
如此,他还积极参与政治,无情地抨击朝政,曹操“疑其所论建渐广,益惮之”,“潜忌正议,虑鲠大业”显得坐卧不宁。
对曹操来说,孔融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敌人,日益威胁着他的独裁统治,必欲置于死地而后快。
公元208年,孔融以“违天犯道,败伦乱理”的罪名被曹操杀害。
实际上,所谓的“败伦乱理”无非是孔融与称衡的“跌荡狂言”:“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瓯中,出则离矣。
”就这段话他还是因袭王充《论衡•物势》的话说的。
但被曹操用来,罗列为可置孔融于死地的罪名,不过是借此诛灭异己,以保全自己的专制统治。
真实情况就象孔融在《临终诗》中所说的“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
”他不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自己悲剧命运的根源,而且一语道破了千百万中国知识分子共同的命运遭际。
总结了上述几点后,我们不妨再看看几个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命运:屈原,可称得上是中国最杰出的知识分子,他以其光耀千古的《离骚》抒发了自己爱国爱民的感情。
他一生在为楚国的富强奔走呼号,没有人比他更爱国,也没有人比他更具有忧患意识。
正因为如此,他才受到了邪恶势力的打击。
致使政治抱负无法实现,最终沉死泪罗江水。
曹植,是中国知识分子中的才华横溢者,他渴望“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具有崇高的政治抱负,表现了积极入世的思想,但最终,由于生活的种种苦闷,进入老庄境界,直至郁郁而死。
陶渊明更是处在政治黑暗、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交织的时代,他少年时有过雄心壮志,希望建功立业,但后来,却归
园田居,信奉老庄哲学,打发残生,这是可悲的,却也是幸运的,他因此而保全了性命,否则,他和孔融是同一个命运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