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麻痹的常见治疗

合集下载

Bell麻痹的临床治疗进展

Bell麻痹的临床治疗进展

点与卒中关系研 究【1河北 医药 ,013 ( :6. J. 21,35 60 )
【5 1】祝 光礼, 魏丽萍. 中医药对原发性 高血压靶器官损 害保 护 的

△通讯作者 : 宁 ( 6一) 男, 顾 1 3 , 博士研究生导 师, 9 教授 , 主任 医师。研究方 向: 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诊 治。
me ii a r ame t I i f u d t a s r dcn e t g Bel a ay i h sar a y g i e e ti fe t u d cn l e t n . t s o n t t h we t n me ii e i t a i l p r lss a l d an d c r n e c sb t e n r n e a
中 医药 , 0 12 ( )9 - 8 2 1 ,4 9 : 6 9 .
研 究【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 杂志,031 3:5- . J. 2 0, ( 1516 ) 5 【1 1 】陈国英 , 刘德桓 . 高血压病 中医证型 与靶器 官损害相关性研 究述要[ 】福建 中 医药,04 3 ( :5 J. 20,52 3. ) 【2 1】刘德桓 , 文强, 周 郭伟聪 , 中 医辨证 治疗 高血压病左 室肥 等. 厚伴心肌缺血 2 例临床观察【】中医杂志,994 ( :4. 8 J_ 19,0 )27 6 [3 1】龚新全 , 崔敏, 许祥林 , 高血压 中医临床辨证与心律 失常 等. 的关系【 】现代 中西医结合杂志,0097:7-7. J. 20, ( 5051 ) 【4 1】陈惠军, 李俊利, 贾忠军, 高血压合 并冠心病 患者血 压特 等.
3 () 1 6 . 28:18
【 】 韩丽华, 8 王振涛, 吴鸿. 中医治疗 高血压病 的思路与方法[ 】 J.

2024版贝尔面瘫

2024版贝尔面瘫

2024/1/29
19
05 康复训练与生活质量改善
2024/1/29
20
康复训练方法介绍
2024/1/29
面部肌肉锻炼
01
通过特定的面部肌肉锻炼,如皱眉、闭眼、鼓腮等动作,增强
面部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
物理疗法
02
采用热敷、冷敷、按摩等物理手段,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面部
肌肉紧张和疼痛。
针灸治疗
03
运用针灸方法刺激面部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促进面神经功能
• 诊断标准:依据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额纹消失、睑裂变宽、鼻 唇沟变浅变平、病侧口角低垂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等即可做出 临床诊断。闭目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显露白色巩膜,称Bell 征阳性。
2024/1/29
6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需要与引 起周围性面瘫的其他 疾病相鉴别
腮腺炎、肿瘤、下颌 化脓性淋巴结炎等。
2024/1/29
1可能,患者应 定期随访,注意面部保暖和避免
过度疲劳以降低复发风险。
社交障碍
面瘫可能导致患者面部不对称, 影响社交活动,需关注患者心理
健康并提供必要支持。
预防措施
积极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避 免面部长时间受冷风吹袭;保持 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
发病原因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绝大部分患者无任何征兆,多数患者与面部受风寒有关。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无法完成抬 眉、闭眼、鼓嘴等动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女发病率相近,绝大多数为一侧性, 双侧者甚少。
2024/1/29
4
临床表现及分型
• 临床表现 • 急性起病,数小时或1~3天症状达到高峰,病初可伴耳后耳内疼痛。 • 一侧面部额纹消失,睑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变平,病侧口角低垂,示齿

面瘫三针治疗妊娠期贝尔麻痹的临床观察

面瘫三针治疗妊娠期贝尔麻痹的临床观察

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A p r.2024,V o l.32N o.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V A S㊁关节肿胀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U A㊁C R 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血U 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加味金黄止痛膏外敷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安全性较高㊂综上所述,加味金黄止痛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能明显减轻急性发作时的关节疼痛㊁肿胀症状,降低血U A㊁C R P水平,临床疗效较好㊂本研究主要探讨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对于其他证型缺少研究,且研究样本量偏少,观察周期较短,下一步需加大样本量,延长观察周期,开展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㊂参考文献[1]李怀亮,林石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治疗的研究进展[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18(1):176-178.[2]施建明,朱延涛.中医药治疗痛风研究进展[J].新中医,2020,52(11):22-25.[3]王福玲.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涉及人类受试者的医学研究的伦理原则[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3):544-546.[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50-51.[5]曾小峰,陈耀龙.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J].浙江医学,2017,39(21):1823-1832.[6]陈光亮,周媛凤,张颖.治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7,22(1):104-109.[7]曾学军.‘2010年中国痛风临床诊治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6):438-441.[8]濮永杰,孔卫东,徐珽.不同剂量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疗效的M e t a分析[J].中国药业,2015,24(16):21-24.[9]沈国珍,赵海平,王南.如意金黄软膏涂擦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的影响[J].浙江中医杂志,2021,56(9):649,695.[10]张远哲,沈涛,朱晓燕,等.如意金黄散对阳证疮疡大鼠局部皮肤T N F-α及I L-1㊁I L-8的影响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7):1564-1566.(收稿日期:2023-01-29)[编辑:白晓晖]җ基金项目: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 2022 75号)第一作者:张星华,E-m a i l:z h a n g x i n g h u a g s@163.c o m面瘫三针治疗妊娠期贝尔麻痹的临床观察җ张星华1,任超展1,张广军2,董春璇1,陈国栋1,孙其斌1(1.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730050;2.甘肃省兰州市中医医院,甘肃兰州730050)ʌ摘要ɔ目的:观察面瘫三针治疗妊娠期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㊂方法:将50例妊娠期贝尔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㊂对照组接受传统体针治疗,观察组接受面瘫三针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 o u s e-B r a c k m a n n(H-B)面神经功能评分㊁面部功能评分㊁面部残疾指数(F D I)[躯体功能评分(F D I P)+社会生活功能评分(F D I 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B 面神经功能评分㊁面部功能评分㊁F D I P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F D I 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㊂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00% (21/25),高于对照组的72.00%(1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面瘫三针治疗妊娠期贝尔麻痹临床疗效肯定,可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㊂ʌ关键词ɔ贝尔麻痹;面瘫;妊娠期;面瘫三针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AD O I:10.19621/j.c n k i.11-3555/r.2024.0820贝尔麻痹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原因不明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在所有类型的面神经麻痹中发病比例较高,归属中医 面瘫 范畴㊂妊娠期女性的贝尔麻痹发病率是未怀孕女性的2~4倍,多发生在妊娠晚期至产后两周[1-2]㊂目前,西医临床指南推荐在贝尔麻痹症状出现3~7d内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以最大限度增加面神经恢复的机会[3]㊂研究表明,怀孕期间反复使用类固醇与新生儿出生体56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4月第32卷第8期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A p r.2024,V o l.32N o.8质量和头围较低有关[4-5]㊂面瘫三针是孙其斌主任医师治疗面瘫的经验总结,主要适用于急性期,其选穴少而精,效果佳㊂本研究团队应用面瘫三针治疗妊娠期贝尔麻痹25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㊂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甘肃省中医院针灸一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妊娠期贝尔麻痹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㊂对照组年龄23~38岁,平均(26.37ʃ2.32)岁;病程6~25d,平均(5.06ʃ1.21)d㊂观察组年龄25~40岁,平均(28.24ʃ2.07)岁;病程2~45d,平均(5.71ʃ1.13)d㊂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㊂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的伦理要求[6]㊂1.2诊断标准参考‘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指南“制定:急性起病,单侧面部表情肌无力;患侧额纹消失或变浅,眼裂扩大,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消失或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鼓腮漏气,刷牙漏水,进食夹食;听觉过敏,舌前2/3味觉减退,口干,耳后乳突部疼痛[7]㊂1.3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20~40岁;在妊娠期间发病,发病时间距预产期1~6个月;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书面声明㊂1.4排除标准存在流产倾向者;合并高血压病㊁糖尿病等严重妊娠期并发症者㊂2治疗方法2.1对照组接受传统体针治疗㊂取穴:患侧阳白㊁四白㊁颧髎㊁地仓㊁颊车㊂操作:对针刺穴位进行常规消毒,选用0.18mmˑ25mm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苏械注准20162200970)进行针刺操作,平刺阳白,浅刺四白,直刺颧髎㊁地仓㊁颊车,得气后留针30m i n,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㊂连续治疗6周㊂2.2观察组接受面瘫三针治疗㊂取穴:患侧面瘫一穴㊁面瘫二穴㊁面瘫三穴㊂面瘫一穴即翳风;面瘫二穴为翳风与瘛脉连线的中点,位于手少阳三焦经在耳部的循行路线上;面瘫三穴位于乳突下㊁胸锁乳突肌前缘,在面瘫一穴㊁面瘫二穴后方㊂操作:对针刺穴位进行常规消毒,选用0.22mmˑ40mm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苏械注准20162200970)针刺上述腧穴,垂直进针,针刺深度约为10m m,采用轻度捻转法,得气后留针30m i n,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㊂连续治疗6周㊂3疗效观察3.1观察指标①H o u s e-B r a c k m a n n(H-B)面神经功能评分㊂H-B面神经功能评分为6级,分别计0~5分,Ⅰ级:面神经功能正常,面部两侧对称,各区域功能正常,运动协调,计5分;Ⅱ级:面神经轻度功能障碍,面部轻度无力,稍用力时眼睑即可缓慢闭合,也可有细微的连带运动,计4分;Ⅲ级:面神经中度功能障碍,面部两侧存在明显差异,运动不协调,明显可见但不严重的连带运动㊁痉挛,计3分;Ⅳ级:面神经中-重度功能障碍,明显的面肌瘫痪,有损面容,或存在明显外观的不对称,计2分;Ⅴ级:面神经重度功能障碍,仅有或者几乎不能观察到面部运动,计1分;Ⅵ级:面神经完全麻痹,无连带运动㊁挛缩和痉挛,计0分[8]㊂②面部功能评分㊂面部功能评分包括抬额㊁皱眉㊁闭眼㊁耸鼻㊁颧肌肌力㊁鼻唇沟深浅㊁能否鼓腮㊁能否吹口哨㊁示齿露牙情况㊁下唇下降幅度10项内容,每项分为正常(计10分)㊁比健侧弱(分别计7.5㊁5.0㊁2.5分)㊁消失(计0分)3个级别,总评分为0~100分[9]㊂③面部残疾指数(F D I)评分㊂F D I评分由躯体功能评分(F D I P)和社会生活功能评分(F D I S)两部分组成,各5项㊂F D I P 每项计1~5分,总分越高表示患者躯体功能障碍越小;F D I S每项计1~6分,总分越高表示患者心理㊁社会生活能力越差[10]㊂3.2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草案)“[11]㊂痊愈:患侧面部肌群活动与健侧无差异;显效:面部症状基本消失,静止时双侧面部表情对称,做表情时轻微功能障碍;好转:面部症状㊁体征部分改善,静止时面部可见部分表情不对称;无效:面瘫各种症状无明显改善,伴有后遗症状㊂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ˑ100%㊂3.3统计学方法采用S P S 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㊂计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㊂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㊂3.4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00%66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4月第32卷第8期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A p r.2024,V o l.32N o.8 (21/25),高于对照组的72.00%(1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表1两组妊娠期贝尔麻痹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组别例数痊愈(例)显效(例)好转(例)无效(例)总有效率(%)观察组251083484.00һ对照组25756772.00注:与对照组比较,һP<0.05㊂(2)H-B面神经功能评分㊁面部功能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H-B面神经功能评分㊁面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治疗后,两组患者H-B面神经功能评分㊁面部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见表2㊂表2两组妊娠期贝尔麻痹患者治疗前后H o u s e-B r a c k m a n n面神经功能评分㊁面部功能评分比较(分,xʃs)组别例数时间H o u s e-B r a c k m a n n面神经功能评分面部功能评分观察组25治疗前2.97ʃ0.6147.73ʃ5.31治疗后4.82ʃ0.12әһ85.21ʃ3.12әһ对照组25治疗前2.42ʃ0.8448.42ʃ3.84治疗后3.71ʃ0.31ә76.71ʃ4.31ә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ә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һP<0.05㊂(3)F D I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F D I P评分㊁F D I 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治疗后,两组患者F D I P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F D I 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3㊂表3两组妊娠期贝尔麻痹患者治疗前后面部残疾指数评分比较(分,xʃs)组别例数时间躯体功能评分社会生活功能评分观察组25治疗前14.73ʃ2.3127.73ʃ4.72治疗后22.51ʃ3.12әһ14.21ʃ2.52әһ对照组25治疗前15.42ʃ3.1428.42ʃ3.94治疗后18.71ʃ2.31ә17.63ʃ3.61ә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ә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һP<0.05㊂4讨论贝尔麻痹多由急性炎症引发的茎乳孔内面神经脱髓鞘或轴索损害(以脱髓鞘居多)所致,是面神经损伤的常见类型㊂通过早期积极干预治疗,75%~90%患者可恢复,但仍有10%~25%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面神经功能障碍[12]㊂现代医学对妊娠期贝尔麻痹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膝状神经节中的疱疹病毒活化阈值降低,细胞外容积增加,高血压㊁高凝状态和激素水平的变化也被认为是贝尔麻痹发展的病因[13]㊂妊娠期贝尔麻痹的预后比非妊娠期贝尔麻痹更差,临床建议发病早期使用类固醇治疗,但支持证据较少,且存在潜在风险[14]㊂手足少阳经皆分布于人体侧面,其经脉循行与贝尔麻痹的发病部位高度一致㊂贝尔麻痹病变部位在茎乳孔内,即乳突稍前方,而面神经在完骨穴附近入颅,其出入之处正是手少阳三焦经分布的范围㊂足少阳胆经在耳前㊁耳后㊁耳中均有循行,少阳为枢,胆为中正之官,内藏相火,风为阳邪,易袭阳位,风火相煽,则易动相火,相火上炎,犯于耳部经络,则致耳后疼痛㊁口眼 斜等症㊂足少阳胆经与手少阳三焦经同属少阳,均分布于侧头部,为通达阴阳之枢纽,且乳突区仅有少阳经脉分布循行㊂面瘫症状符合少阳病枢机不利的表现,故可按少阳病的治法,独取少阳以治之㊂孙其斌教授以面部经络和面神经走行分布为基础,基于现代神经解剖学提出面瘫三针的概念[15]㊂面瘫一穴即翳风,位于耳后,是面神经在茎乳孔处出颅的位置,其深部为面部神经干,针刺面瘫一穴可缓解茎乳孔局部压迫,减轻局部神经水肿,提高面神经的兴奋性,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㊂面瘫二穴为翳风与瘛脉连线的中点,位于手少阳三焦经在耳部的循行路线上,浅层是面神经颈支分布区域,针刺面瘫二穴可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损伤神经的轴突生长,减轻神经肌肉麻痹㊂面瘫三穴位于乳突下㊁胸锁乳突肌前缘,在面瘫一穴㊁面瘫二穴后方,此穴位于面神经下颌缘支上,可改善外耳道周围皮肤感觉障碍㊂三穴可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刺激上述位置共同发挥开枢机㊁调经筋之功,从而缩短病程,截断病势,祛邪达表,通络牵正,使筋肉得养,口眼端正㊂临床采用针灸治疗贝尔麻痹的取穴以阳明经为主㊁少阳经为辅,以少阳经为主要选穴的临床报道较少㊂目前,普遍认为贝尔麻痹急性期应尽量少刺激或浅刺激面部腧穴,且对于妊娠期贝尔麻痹急性期的针灸介入时机及针刺刺激量方面仍存在争议㊂(下转第107页)76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4月第32卷第8期。

面神经炎

面神经炎

面神经炎,又称面神经麻痹(facial nerve palsy)是最常见的自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疾病,认为是茎乳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的面神经炎,造成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亦称贝尔麻痹(Bell palsy)。

发病年龄以20~40岁多见,常为急性发病,与季节气候无明显关系。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面神经炎的确切病因至今仍未明了,目前主要倾向有:①急性病毒或非特异性感染引起的免疫或变态反应,常见有疱疹、腮腺炎、麻疹、流感、巨细胞病毒及风湿等,但无有力证据。

有人发现100%本病患者均有单纯疱疹病毒补体结合抗体,而对照组仅为85%,但康复期并不增高;在本病急性患者的面神经外膜也分离出单纯疱疹病毒;②遭受寒冷、外伤、中毒等多种因素侵袭,导致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因受风寒而发生痉挛,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而致病;③外周因素致使面神经麻痹,如茎乳孔内病变、外伤,对面神经的压迫或血循环运行障碍等。

面神经从桥脑发出以后经内听道及岩骨中狭长的骨性管腔一面神经管,最后由茎乳孔出颅腔,分布至面部表情肌。

因此,无论是缺血、外伤或炎症所引起的局部神经组织出血、水肿和细胞浸润的炎性变性,都必然由此种局部解剖关系使神经受到更为严重的压迫,促使神经功能发生障碍而出现面肌瘫痪。

病理变化早期主要为面神经水肿,髓鞘或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性,以在茎乳突孔和面神经管内的部分尤为显著。

部分病人乳突和面神经管的骨细胞也有变性。

二、临床表现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在10~20岁间女性多于男性2倍,但以20~40岁最为多见,男性较多于女性。

15岁以前和60岁以后,Bell麻痹相当少见,10%患者有Bell麻痹的家族史。

任何季节均可发病。

绝大多数为一侧性,双侧者甚少见,据报道约为0.5%,但用电生理证实有患病对侧面神经的亚临床损害。

通常呈急性起病,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并于数小时或1~2d内达到高峰,常见发病诱因有感冒、受寒着凉、疲劳等。

部分病人在起病前几天有同侧耳后、耳内、乳突区的轻度疼痛,数日即消失,或压迫面神经可产生不适感觉。

贝尔麻痹讲课——杨玲老师课件

贝尔麻痹讲课——杨玲老师课件

注意事项与建议
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疑似贝尔麻痹 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尽早诊断和治疗。
定期复查
耐心康复
保持乐观心态
在康复过程中,应定期 进行复查,以便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耐心和积极配合, 不要轻易放弃。
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 面对康复过程,对康复
有积极的影响。
04
贝尔麻痹的案例分析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贝尔麻痹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但一般认为与病毒感染、免疫反应异 常、神经受压等因素有关。
病理机制
病理机制主要涉及面神经的炎症和水 肿,导致神经传导受阻,从而引发面 部肌肉瘫痪。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包括一侧面部肌肉瘫痪、味觉减退、听觉过敏、泪 腺分泌障碍等。根据病情轻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 度三种类型。
诊断
根据典型的症状和体征,结合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可以做出 诊断。此外,神经电生理检查和头颅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确诊 和鉴别诊断。
02
贝尔麻痹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概述
药物治疗是贝尔麻痹治疗中的基础手段,主要通过口服或 注射药物来缓解症状、减轻疼痛、控制病情发展。
处方药
如皮质类固醇(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用于减轻神经 炎症和水肿;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 用于调节免疫功能,控制病情发展。
贝尔麻痹讲课——杨玲老师课件
• 贝尔麻痹的概述 • 贝尔麻痹的治疗 • 贝尔麻痹的预防与康复 • 贝尔麻痹的案例分析 • 贝尔麻痹的最新研究进展
01
贝尔麻痹的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贝尔麻痹,也称为Bell麻痹或面神 经炎,是一种以面部肌肉瘫痪为 特征的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验案3则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验案3则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验案3则宋德峰;张礼中【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2(000)021【总页数】3页(P57-58,59)【关键词】面神经麻痹;面瘫;中西医结合疗法【作者】宋德峰;张礼中【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高新区王助镇卫生院,濮阳457000;河南省濮阳市高新区王助镇乜村卫生室,濮阳457000【正文语种】中文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Bell麻痹(贝尔麻痹)、面神经炎等,为面神经在乳突孔内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患侧面神经周围性麻痹。

通常急性起病,口角歪斜,面肌麻痹,患侧眼裂较大,鼻唇沟较浅,口角低,不能皱额,闭目不紧,鼓腮时患侧漏气,不能吹口哨,患侧不能露齿,进食咀嚼时食物常存留在患侧,饮水、漱口时水由患侧口角流出。

临床表现以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为特点,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

笔者数年前曾治疗几例急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现分述如下。

病案1董某,女,51岁,农民。

2000年1月20日就诊。

患者睡午觉时醒来后,突发口眼歪斜之病症。

身高1.58m,体重60kg,平时身体健康,性格开朗,现症见:口角向右侧歪斜,左眼不能闭合,言语不清,左口角流口水,左侧面肌麻木,面色苍白,口不渴饮,饮食睡眠如常,小便清长,大便微干,舌苔薄白,舌质略黄,脉沉细弦。

证属风寒袭络型。

治法:祛风通络,解痉祛痰,散寒逐邪。

方选:牵正散加味。

牵正散系宋·杨炎《杨氏家藏方》中的方子,由白附子、白僵蚕、全蝎三味药组成。

药用:白附子60g,白僵蚕10g,全蝎子5条,大蜈蚣2条,明天麻15g,法半夏10g,白茯苓30g,岷当归10g,关防风10g,大川芎10g,广陈皮10g,粉甘草3g。

水煎服,每日1剂。

同时针刺承泣、迎香、下关、合谷穴,合谷穴是必用穴,“面口合谷收”,合谷为治疗面口诸证之远取要穴,针而泻之,即可疏邪解表,又能和营通络,改善面肌营养,促使瘫痪恢复。

地仓透颊车穴,健侧患侧轮流刺,每日一次。

面瘫(面神经炎)诊疗常规

面瘫(面神经炎)诊疗常规

面瘫(面神经炎)诊疗常规(一)概念根据神经受损部位的不同,面瘫应分为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和中枢性面瘫(中枢性面神经麻痹),二者的具体临床表现也是有所不同的。

周围性面瘫是指面神经运动纤维发生病变所引起的面瘫。

病变可位于面神经核以下的部位,如桥脑下部、面神经管、中耳或腮腺等。

其病变侧全部表情肌瘫痪。

表现为眼睑不能闭合、不能皱眉、鼓腮漏气等,可有听觉改变、舌前2/3味觉减退以及唾液分泌障碍等特点,其中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即贝尔麻痹),这个也是面瘫中相对较轻的一个类型,预后良好。

中枢性面瘫是指病损位于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之间,即当一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时引起的面瘫。

由于面神经核上部的细胞接受两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其轴突组成面神经运动纤维,支配同侧眼裂以上的表情肌,而面神经核下部的细胞只接受对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其轴突组成面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同侧眼裂以下的表情肌,因此中枢性面瘫时表现为病变对侧眼裂以下的颜面表情肌瘫痪,常伴有与面瘫同侧的肢体瘫痪,无味觉和唾液分泌障碍等临床特点。

(二)病因病机1、正气不足、脉络空虚2、风邪乘虚而入面部经络3、气血痹阻,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肉纵缓不收(三)辨证分型将面瘫的症状分为2种,一个是它的主症,另一个则是它的兼症。

1、主症(1)急性发病,常于睡醒发现(2)患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3)患侧额纹、不能作蹙额、皱眉等动作(4)鼻唇沟变浅或消失,人中沟偏歪(5)眼睑闭合不全、露睛流泪。

患侧眼睛无法完全闭合,会露出一条缝隙,同时这只眼睛会出现流泪比较多的症状,不自主的泪多,又叫做鳄鱼泪。

(6)口角下垂,歪向健侧,不能作露齿、鼓腮等动作为什么口角歪斜是偏向健侧呢?因为两侧面神经本是同时协调肌肉作运动,一侧瘫痪后不受本体控制,只有健侧肌肉收缩并牵拉,故偏健侧。

2、兼症(1)部分患侧初起耳后、耳下疼痛。

(2)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病变波及鼓索神经)(3)听觉过敏(镫骨肌支以上部位受累)。

运用大秦艽汤合牵正散加减治疗单纯性面瘫126例

运用大秦艽汤合牵正散加减治疗单纯性面瘫126例

1 . 1 一般资料
我院 中西医结合科 2 0 0 2年 9月 一 2 0 1 2年 9月
1 O年 间共 收治单 纯性面瘫 ( 面 神经炎 ) 患者 1 2 6例 , 年 龄 6~8 5
岁; 其 中男 8 5例 , 女3 1 例; 儿 童( 6~1 4岁 ) 1 O例。 1 . 2 诊断依据 单 纯性 面瘫 由于 发病 原 因的 不 同, 年 龄 的差
素样作 用 。阿 胶味 甘 、 性平、 含 明胶 元 、 骨 胶原 、 钙、 硫 等 成 分。
胞 间质合成及 黏膜修 复 , 增强毛细血管致密性 , 有利于止血 和创
( 2 0 1 2 —1 2 — 2 6 收稿 ) ( 王一伊 编辑 )
有补血止血作用 。三药合 用制成 自甘胶 , 有止 血 、 补血 、 收敛 、 解 面及 溃疡 面愈 合。 痉、 止痛 、 补气血 、 促愈合 等功 能。并对 出血病 灶有 亲和 力。药
液可粘连 、 凝固、 附着 、 覆盖在局部出血病灶部位 , 使 出血迅 速停
运 用大 秦 艽 汤 合 牵 正 散 加 减 治 疗 单 纯 性 面 瘫 1 2 6例
王振 刚 尤 奎 成
( 天津市武清 区第二人 民医院
[ 关键词 ] 大秦艽汤合 牵正散 加减 单纯性 面瘫 治疗
天津武清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2 6 9 4 ( 2 0 1 3 ) 0 3— 3 8 1 一 o 2
待沸 腾后 , 用文火煎煮 中草药 3 0 m i n左右 , 将药液倒 出。再 加入 单纯性面瘫又称贝尔麻痹 ( B e l l ’ s P a l s y ) , 指 临床 上不能肯 适量 的凉水 , 进行第 二次煎 煮 , 待沸 腾后煎 煮 2 0 mi n左右 , 将 药 定病 因的不伴其他体征或症状 的单纯性面瘫 。本病起 病急骤且 液倒 出。同第 一次倒 出的药液混 合后 , 用砂布将其过 滤 , 将 药液 少 自觉症状 , 不少患者 主诉 临睡时毫 无异 常 , 晨 起漱 口时 , 不能 放 置阴凉干燥 处 , 保存备用 。 含漱 , 或 自己并无感觉而为他人首先察觉 , 典型症状为 面部肌 肉 1 . 3 . 3 用法 及用量。根据 患者 的病 情轻重和患者 的实际情况 , 运 动障碍 , 常为单侧 。患侧 眼 睑不能 闭合 , 用力 紧闭 时 , 眼球转 将煎好 的中草药药液分 2— 3次服用 每 日, 每次 2 0 0 m L左右 ( 成 向外上方 , 流泪 、 口角下垂 、 健侧 向上 歪斜 、 不能 鼓腮 、 饮水 时漏 年人 ) , 老人及儿童 酌减 , 必须温服 。 水、 患侧流涎 、 额 纹消失不 能皱眉 、 鼻 沟变浅 等症状 … 。单 纯性 2 结 果 面瘫 可发病 于任何年龄 , 男性发病率最高 , 且青壮 年为多 。我们 本组病 例中 4 6例患病 后 马上就 医 , 服 此方 1 0~1 5剂后痊 用 大秦 艽汤合牵 正散 加减治疗单纯性面瘫获得 了很好 的治疗效 愈 ; 5 7例在患病 2— 4周左 右就诊 , 服此药 3 O剂后 , 病 情 明显好 果, 现报道如下 。

不同针灸方法分期治疗贝尔面瘫疗效观察

不同针灸方法分期治疗贝尔面瘫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2014年7月第33卷第7期 ·613·文章编号:1005-0957(2014)07-0613-03 ·临床研究· 不同针灸方法分期治疗贝尔面瘫疗效观察陈晓琴1,李瑛2,邙玲玲2(1.彭州市中医医院,彭州 611930;2.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 610075)【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分期针灸方法治疗成都地区380例贝尔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372例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65例、B组78例、C组75例、D组71例和E组83例。

A组采用分期针刺治疗,B组采用分期针灸治疗,C组采用分期电针治疗,D组采用分期经筋排刺治疗,E组采用不分期针刺治疗。

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各组House-Brackmann(H-B)分级量表、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表及WHOQLO-BREF量表评分,并评价各组疗效。

结果 5组治疗后H-B分级量表、FDI、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表及WHOQLO-BREF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5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5种治疗方案均对贝尔面瘫均有效。

在医疗条件受限、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治疗贝尔面瘫推荐使用单纯针刺治疗。

【关键词】 针灸疗法;电针;贝尔面瘫;面神经麻痹;排刺【中图分类号】 R246.6 【文献标志码】 ADOI:10.13460/j.issn.1005-0957.2014.07.0613Observations on the Efficacies of Different Staged Acupuncture Methods in Treating Bell’s Palsy CHEN Xiao-qin1, LI Ying2, MANG Ling-ling2. 1.Peng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engzhou611930,China; 2.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 610075,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ies of different staged acupuncture methods in treating 380 Bell’s palsy patients in Chengdu area. Methods A clinica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was carried out. Three hundred eighty patients with Bell’s palsy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groups A, B, C, D and E, 76 cases each. Group A was treated with staged acupuncture; group B, with staged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group C, with staged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D, by staged muscle-region alignment needling; group E, with non-staged acupuncture. The House-Brackmann grading scale scores, the Facial Disability Index (FDI) scores, the Classification Scale of Facial Paralysis scores and the WHOQOL-BREF sco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groups after four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evaluated in every group. Results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House-Brackmann grading scale score, the FDI score, the Classification Scale of Facial Paralysis score and the WHOQOL-BREF score (P>0.05) and in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P>0.05) between the five groups. Conclusion All the five protocols are effective in treating Bell’s palsy. Under limited medical conditions and inadequate medical resources, using acupuncture alone is recommended for the treatment of Bell’s palsy.[Key words]Cupuncture therapy; Electroacupuncture; Bell’s palsy; Facial paralysis; Alignment needling贝尔面瘫临床以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为主,表现为眼睑闭合不全,或(和)泪液分泌减少;皱额、蹙眉均不能或不全;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或张口时被牵向健侧;病侧角膜反射消失;示齿、鼓腮、噘嘴、吹哨任意一项不能或不全;可有舌前2/3味觉障碍,听觉过敏或听觉障碍。

用“脾胃学说”指导针灸分期治疗青年贝尔氏面瘫30例临床观察

用“脾胃学说”指导针灸分期治疗青年贝尔氏面瘫30例临床观察

1 . 1 诊 断标准
1 . 1 . 1 中医诊断标准
根据《 中医内科疾病诊疗规 范》 [ 1 1 中口
病 侧鼻唇 沟变浅 , 口角下垂 , 示齿 时 口角歪 向健侧 , 鼓 腮漏
气, 漱 口漏 水 , 吹 口哨不能 , 咀嚼时食物常 滞留于齿颊之 问 。
僻 的诊断标准拟定 : f 1 ) 起病急 , 病情有受凉 、 受潮 、 吹风史 。 少
随机 分 为 治 疗 组 和 对 照 纽 各 3 O 例。 治疗纽采 用以“ 脾 胃学 说 ” 为指导 , 局 部取穴及分期选 穴 ; 对 照 组 以 局 部 取 穴及 循 经 远 取 合
谷、 足 三里为主进行 治疗。 两组均两个疗程后作 出疗效评价 。 结果 : 总有 效率治 疗组为9 6 . 7 %, 对 照组 为8 6 . 7 %, 差异有 统计 学
2 0 1 3 年 7月
J u l y . 2 0 1 3
用“ 脾 胃学说 ” 指导针灸分期 治疗 青 年贝尔 氏面瘫3 o q ) , l l l ¥ 床 观察
粱进 娟
( 广 州市 中西 医 结合 医院 。 广东
广州
5 1 0 8 0 0)
『 摘要1 目的 : 观察“ 脾 胃学说 ” 指导针 灸分期 治疗青年 贝 尔氏面瘫 患者的临床 疗效。 方法 : 将6 0 例青年 贝尔氏面瘫患者
贝尔 氏面瘫又称贝尔麻 痹 , 是 临床上 的常见病 , 运用 常 规针灸治疗虽然可取得较好疗 效 , 但疗程长 , 见效慢。 笔 者在
临床 中以“ 脾 胃学说 ” 为治则指导针灸治疗 , 取得 比较理想 的 疗效 ,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 资料
等动作 。 重者进食 时食物常滞 留于病侧 齿颊间 , 唾液 自该侧 外流。 ( 3 ) 可伴多泪 , 舌前2 / 3 部味觉障碍 , 耳鸣 、 听觉过敏等 。 ( 4 )

依达拉奉辅助治疗93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辅助治疗93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辅助治疗93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7月~2010年9月收治的93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记为治疗组,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资料作为对照,记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和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连续治疗4~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依达拉奉辅助治疗面神经麻痹,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依达拉奉;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也被称为贝尔麻痹或面神经炎,是因为茎突孔内面神经特异性炎症所导致的周围性面瘫,临床上发病率在15~40/10万人,主要表现为眼睑不能闭合[1],患侧额纹消失,不能皱眉,此外还有味觉、听觉以及泪液、唾液分泌障碍等,我院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7年7月~2010年9月收治的93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记为治疗组,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资料作为对照,记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男性50例,女性43例,年两在45~62岁之间,平均54.4±4.7岁;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在43~63岁之间,平均55.2±5.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急性期可使用地塞米松10~20mg/d,7~10d为1个疗程,b族维生素,维生素b1100mg,肌内注射,促进神经髓鞘恢复,急性期可在茎乳口附近行超短波透热疗法,红外线照射或者局部热敷。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静点,2次/d,连续应用7d。

连续治疗4~8周,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贝尔麻痹的常见治疗

贝尔麻痹的常见治疗

贝尔麻痹的常见治疗1、急性期起病1~2周内可视为急性期。

此阶段主要是控制炎症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神经受压。

可给阿司匹林0.5~1.09,3次/天。

如无禁忌,大多数人主张进行一疗程的激素治疗,可采用地塞米松5~1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

或口服泼尼松30~60mg/d.口服激素应在起病后立即给予,连续服用2~3日,以后即逐渐减量,一般连续使用激素不超过10日。

此外,给予维生素B1100mg肌注,1次/天;维生素B12-1000μg肌注,2次/天。

可做理疗,可给超短波透热疗法或红外线照射茎乳孔部。

此时期不宜应用强烈针刺、电针等治疗,以免导致继发性面肌痉挛。

可给予局部热敷,肌按摩。

1周以后,可用维生素B族行穴位注射。

穴位可选颊车、四自、听会、耳门、下关等。

应嘱患者注意保护眼睛,以防引起暴露性结膜炎,特别是要防止角膜损害,可用眼膏,入睡后应以眼罩掩盖患侧眼睛,不宜吹风和持续用眼,减少户外活动。

2、恢复期第2周末至2年为恢复期。

此期的治疗主要是尽快使神经传导功能恢复和加强肌收缩。

除可继续给予维生素B1肌肉注射外,可给予烟酸、地巴唑等。

亦可加用加兰他敏2.5mg肌肉注射,1次/天。

可给予面部肌电刺激、电按摩等。

此时期患者应继续注意保护眼睛。

糖皮质激素可在急性期起到消炎消肿减轻免疫反应,抑制面神经的炎性反应,使之在固定管径的面神经骨管内受压减轻,从而减轻了面神经因水肿增粗而受到面神经骨管压迫、微循环障碍的程度,因此,糖皮质激素治疗为该病的首要和主要的药物治疗,但不宜长期使用。

注意糖尿病、结核、胃溃疡以及孕妇慎用。

小儿慎用,防止影响生长发育。

高血压者应注意控制血压。

抗病毒药物可干扰疱疹病毒DNA聚合酶,抑制DNA复制。

常用无环鸟苷阿昔洛韦,亦可用更昔洛韦、泛昔洛韦或万乃洛韦。

神经营养药或能量合剂维生素B和维生素B等肌肉注射或口服。

ATP肌注或静脉点滴。

辅酶A静脉点滴。

改善面神经微循环的药物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或其他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药物静脉注射或口服。

牵正散与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瘫40例

牵正散与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瘫40例

牵正散与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瘫40例(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面瘫,学名面神经麻痹,也称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吊斜风”、“面神经炎”、“歪嘴风”等,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

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和性别限制。

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腮、努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1 临床表现1.1多数病人往往在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

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

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

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

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

由于泪点随下睑内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1.2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的区别:周围性面瘫是指面神经运动纤维发生病变所引起的面瘫。

病变位于面神经核以下的部位,如桥脑下部、面神经管、中耳或腮腺等。

其病变侧全部表情肌瘫痪。

表现为眼睑不能闭合、不能皱眉、鼓腮漏气等,可有听觉改变、舌前2/3味觉减退以及唾液分泌障碍等特点,其中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即贝尔麻痹)。

中枢性面瘫是指病损位于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之间,即当一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时引起的面瘫。

由于面神经上部的细胞接受两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其轴突组成面神经运动纤维,支配同侧眼裂以上的表情肌,而面神经核下部的细胞只接受对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其轴突组成面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同侧眼裂以下的表情肌,因此中枢性面瘫时表现为病变对侧眼裂以下的颜面表情肌瘫痪,常伴有与面瘫同侧的肢体瘫痪,无味觉和唾液分泌障碍等临床特点。

中枢性面瘫无论中西医治疗效果都较差,以下病例讨论的都是周围性面瘫。

2 临床资料2.1一般资料同期共诊治面瘫患者77例。

贝尔麻痹怎么治-教你三方法

贝尔麻痹怎么治-教你三方法

贝尔麻痹怎么治?教你三方法关于《贝尔麻痹怎么治?教你三方法》,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谈起贝尔麻痹,坚信许多人到第一次听见该症状后全是十分茫然的,因而,有关贝尔麻痹的治疗方法,接下去文中就为大伙儿做详尽的详细介绍。

1.用药治疗(1)激素类药物可在急性症状具有消炎消肿缓解免疫反应,抑止三叉神经的炎性感觉,使之在固定不动管经的三叉神经骨管中受力缓解,进而缓解了三叉神经因水肿增大增粗而遭受三叉神经骨管被压迫、微循环障碍的水平,因而,激素类药物医治为此病的主要和关键的用药治疗,但不适合长期性应用。

留意糖尿病、结核病、胃溃疡及其孕妇谨慎使用。

小孩谨慎使用,避免影响发肓。

高血压者应留意控制血压。

(2)抗病毒的药可影响疱疹病毒感染DNA聚合酶,抑止DNA复制。

常见无环鸟苷(阿昔洛韦),也可以用更昔洛韦、泛昔洛韦或万乃洛韦。

(3)神经营养药或能量合剂维生素b21和维生素b212等肌肉注射或内服。

ATP肌肉注射或静脉点点滴滴。

辅酶A静脉点点滴滴。

(4)改进三叉神经血循环的药品选用银杏树叶提取液或别的软化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药品静脉注射或内服。

(5)止痛药耳剧烈疼痛时能够适度运用止痛药。

(6)眼膏及滴眼液晚间可以用眼膏,如四环素或红霉素眼膏擦抹患肢眼周,并且用睡眠眼罩保护视力。

泪膜降低时能够选用人工泪液。

2.手术医治三叉神经缓解压力术:当众神经电图显示信息面交感神经转性总数做到90%~94%,临床医学上发觉三叉神经作用无一切改进而且特发性加剧时,应立即行三叉神经缓解压力术。

3.别的医治(1)中医药及针炙疗法可具有輔助医治的功效。

在急性症状(1~2周)不适合用强刺激如中医针灸等医治,待急性症状后能够选用针炙疗法。

活血化淤药品针对改进三叉神经血循环有輔助功效。

清热去火药品也可以用以对抗病毒治疗。

(2)敷热、针灸理疗、脸部按摩等在急性症状可选用湿热治疗法、远红外磁疗或电磁感应治疗法、低频治疗仪或微波加热、激光器和交流电药品正离子导进等輔助医治。

宣丽华教授脐针治疗贝尔麻痹经验

宣丽华教授脐针治疗贝尔麻痹经验
宣丽华教授是浙江省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
通 讯 作 者 :宣 刚 华 ,E -m ail: xlhl083@
663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年 6 月第4 5 卷第 6 期
药 专 家 学 术 经 验 继 承 工 作 指 导 老 师 ,从 事 针 灸 临 床 、 科 研 、教学工作30余 年 ,对 于 面 瘫 的 诊 治 经 验 丰 富 。 脐针疗法是齐永教授发明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针刺 神 阙 穴 来 达 到 平 衡 阴 阳 、祛 除 疾 病 的 目 的 |61,操作简 便 ,适 应 证 广 。宣 教授运用脐 针 疗 法 分 期 论 治 贝 尔 麻 搏 ,经 验 独 到 ,笔 者 有 幸 跟 诊 ,受 益 匪 浅 ,现 将其经验 概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1 . 1 基 本 病 机 贝 尔 麻 痹 ,归 属 于 中 医 “面 瘫 ”“口 僻 ”范 畴 。宣 教 授 认 为 贝 尔麻痹发病之根本在正气亏 虚 ,其 标 责 之 于 风 邪 外 袭 。现 代 人 生 活 节 奏 快 ,工作 负 担 重 ,熬 夜 加 班 常 见 ,劳 则 耗 气 ,导 致 脾 气 亏 虚 ,或 素 体 脾 胃 虚 弱 、阳 气 不 足 ,正 气 不 足 ,则 卫 外 不 固 ,若 受 外 邪 侵 袭 则 易 发 病 。如《灵枢•百病始生》所 言 :“此 必 因 虚 邪 之 风 ,与 其 身 形 ,两 虚 相 得 ,乃 客 其 形 。 ”宣 教 授 门 诊 最 常 见 的 是 脾 虚 体 质 的 患 者 ,其次为阳虚体 质 ,许 多 患 者 发 病 前 有 熬 夜 史 、疲 劳 史 ,多在气候冷暖 交 替 、淋 雨 、吹 风 后 发 病 。风 为 百 病 之 长 ,常兼夹其他 六 淫 邪 气 侵 袭 人 体 ,导 致 贝 尔 麻 痹 的 发 生 。《灵枢•经 筋 》曰 :“足 阳 明 之 筋 ……颊 筋 有 寒 ,则 急 引 颊 移 口 ;有 热 ,则 筋 弛 纵 缓 不 胜 收 ,故 僻 。 ”《中 藏 经 》记 载 :“痹 者 ,风 寒 暑 湿 之 气 ,中 于 人 脏 腑 之 为 也 … … 五脏六腑 感 于 邪 气 … …或 口 眼 偏 斜 。”171

贝尔麻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治方法

贝尔麻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治方法

贝尔麻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治方法贝尔麻痹是一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疾病,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

患者在患病初期常常面部出现无法自主控制的表情肌肌肉瘫痪,给患者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带来了一定的不适。

本文将就贝尔麻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展开论述。

一、贝尔麻痹的诊断1. 临床症状贝尔麻痹主要表现为面部部分或全部的面神经运动障碍,患者面部表情肌无法自主收缩,导致面部表情不对称。

同时,受累的面神经还会引起同侧眼睑无法完全闭合,口角偏斜等症状。

患者还可能出现口腔干燥、眼泪减少等症状。

2. 医学检查医生通常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病史来初步诊断贝尔麻痹,但最终的确诊还需要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来确认。

这一检查方法通过测量面部肌肉的电活动来确定面神经的运动功能是否受损。

二、贝尔麻痹的治疗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贝尔麻痹的常规治疗方式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类固醇激素、抗病毒药物和抗抑郁药物等。

类固醇激素如泼尼松可以有效减轻面神经的炎症反应,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可以抑制病毒复制,抗抑郁药物则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且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疗程。

2.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在贝尔麻痹的治疗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常见的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和按摩。

热敷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缓解面神经的痉挛和肌肉疼痛。

按摩则可以帮助患者放松面部肌肉,缓解肌肉僵硬。

3.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贝尔麻痹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进行面部神经肌肉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面部肌肉的正常功能。

常见的康复训练包括面部肌肉运动训练、言语训练和面部按摩等,可以有效改善面神经运动功能,减轻面部表情不对称。

4. 心理疏导贝尔麻痹病程较长,治疗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因此,心理疏导在患者的康复中显得尤为重要。

医生可以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并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

总之,贝尔麻痹是一种常见的面神经麻痹疾病,对患者的面部表情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面瘫

面瘫

5

莱姆(Lyme)病是一种由伯氏疏螺旋体 (Borrelia burgdorferi)所引起,经硬 蜱(tick)为主要传播媒介的自然疫源性疾 病。临床表现为慢性炎症性多系统损害,除 慢性游走性红斑和关节炎外,还常伴有心脏 损害和神经系统受累等症状。
6
7
8
面神经解剖结构 面神经—(混合神经) 1.运动神经纤维:支配面部表情肌 2.感觉神经纤维 (1)一般感觉神经纤维:支配面部、耳 后皮肤 (2)鼓索神经:支配味觉 (3)镫骨神经:支配听觉
32
(二)体征 1. 额纹变浅消失; 2. 眼睛闭合不良, 眼裂变大; 3. 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4. 人中沟歪、露齿时 口角歪向健侧。 5. 蹙额 、皱眉、吹口 哨、鼓颊困难。
33
患侧额纹、鼻唇沟变浅或消失,眼裂增 宽,闭合不全,口角歪向健侧,伴迎风流泪, 舌前2/3味觉障碍,少数或有耳鸣、听觉过敏 或耳部疱疹等。
48
分期
急性期
发病7天内
静止期
发病后7-15天
恢复期
发病15天以后
周围性面瘫的中医辨证 1.风寒证: 2.风热证: 3.气血不足: 4.瘀血阻络:

50
1.风寒: 兼有风寒表证,证见畏风恶寒, 多有面部受凉史(如迎风睡眠,面 部吹风过久等),舌淡红,苔薄白, 脉弦缓。
51
2. 风热: 兼有风热表证,证见发热、咽 痛、口干、口苦、苔薄黄、脉浮数。 多继发于感冒发热,中耳 炎、牙龈肿痛之后,伴耳后疼痛。
鉴别诊断
脑血管病、肿瘤
中枢性面瘫
Guillain-Barre Snydrome、 颅底广泛粘连、多数脑神经炎
面瘫
Bell palsy
周围性面瘫
特发性面神经炎、 听神经瘤、颅底炎症、 中耳炎、乳突炎、岩骨骨折

七叶皂苷钠治疗急性面神经炎临床观察

七叶皂苷钠治疗急性面神经炎临床观察
2 结 果
神经药物治疗。但 由于激 素的升高血糖 、 血压及损 害 胃黏膜 等不 良反应 , 使得其应 用受 到 限制 , 而 使一部 分合并 高血 从 压、 糖尿病及消化性溃疡患者 留下不 同程度 的后遗症 。近年 来 我科应 用七 叶皂 苷钠替 代激素 治疗急性 面神经 炎 2 , 6例 取得满意疗效 , 现报告如下 。
两组在症状 改善上无明显差异。结论 七 叶皂苷钠对急性 面神经炎有效 。
【 关键词 】 七叶皂苷钠 ; 地塞米松 ; 急性面神经炎 面神经炎又称贝尔麻痹 ( els as) 是一种因茎乳孔 B l’ l , P y 内面神经的非细菌性 炎性 反应引起 , 以急性起病 的周围性面 瘫 为主要表现 的常见病 、 多发 病 。以往常规 应用激 素 、 营养 中静脉滴 注 , 1次/ , 1 ; 照组将地 塞米松针 1 g d 共 0d 对 Om 加 人注射用生理盐水 2 0m 中静 脉滴注 , 次/ , 1 ,0d 5 l 1 d 共 0d 1 后渐减 量至停药 。 13 统计 学方 法 应用 S S 1. . P S0 0统 计 软件 , 采用 秩 和检 验 。P< .5表示 差异 具有显著性意义 。 00
胆固醇的关系 。现认为 胆石 的形成 是胆 固醇 和胆盐 的 比例
术切 除胆囊所造 成的痛苦及消化不 良等症状 , 值得临床 推广
应 用。
参考文献
[ ] 刘学勤. 胆病 诊疗全 书. 1 肝 北京 : 中国医 药科技 出版社 , 0 : 2 1 0
5 4 5 6. 5 -5
失调 , 汁 中非 结合胆红 素增 多 , 胆 固醇 、 红素 、 酸与 胆 使 胆 碳
两组患者治疗 2个 月后 , 患者有效 5 ( 5 ) B组有 A组 3例 9 % , 效3 3例( 7 ) 6 %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62 , 0 0 ) . 9 P< .5 。

贝尔麻痹不同时期中医辨证分型特征探讨

贝尔麻痹不同时期中医辨证分型特征探讨

贝尔麻痹不同时期中医辨证分型特征探讨发表时间:2012-02-01T10:13:54.963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祁建国邱作成张燕张震中[导读] 贝尔麻痹是颅神经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其发病率为每年每10万人中25人发病,国内最近的一个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患病率高达49.77万祁建国邱作成张燕张震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新疆维吾尔830000;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新疆维吾尔830000)作者简介:祁建国,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内科病临床,教学,科研。

已发表论文10余篇,参加过多项省级课题。

邱作成,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内科杂病临床,教学,科研。

已发表论文10余篇,参加过多项省级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课题。

【摘要】目的: 探讨贝尔麻痹分期治疗的中医证型特征。

方法: 分别选取急性期(发病时间小于20d)、恢复期(发病在20d-40d之间)、后遗症期(发病时间大于40d)患者,观察其临床表现,判定为何种证型。

结果: 贝尔麻痹急性期以脉络空虚,寒湿凝滞证为多,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以阳气亏虚,痰瘀阻络证为多。

结论: 对贝尔面瘫进行分期分型,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贝尔麻痹; 不同时期; 中医辨证分型特征【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012-01贝尔麻痹是颅神经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其发病率为每年每10万人中25人发病,国内最近的一个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患病率高达49.77万。

临床表现为患者面神经周围性麻痹,一般起病急,一侧口角歪斜及眼闭合不全,流泪,发音不清,病侧额纹消失,不能皱额、皱眉、吹口哨、鼓腮等动作,病变在膝状神经节时,还表现出亨特(Hunt)氏综合征,病变在鼓索支分出之前则有舌前2/3的味觉丧失,有少量患者会遗留后遗症[1],给患者生理上、心理上带来极大的伤害。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贝尔麻痹的常见治疗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贝尔麻痹的常见治疗》的内容,具体内容:贝尔麻痹在生活中是比较少见的疾病,但是贝尔麻痹的发生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伤害,下面我带你了解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1、急性期起病1~2周内可视为急性期。

此阶段主要...
贝尔麻痹在生活中是比较少见的疾病,但是贝尔麻痹的发生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伤害,下面我带你了解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1、急性期
起病1~2周内可视为急性期。

此阶段主要是控制炎症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神经受压。

可给阿司匹林0.5~1.09,3次/天。

如无禁忌,大多数人主张进行一疗程的激素治疗,可采用地塞米松5~1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

或口服泼尼松30~60mg/d.口服激素应在起病后立即给予,连续服用2~3日,以后即逐渐减量,一般连续使用激素不超过10日。

此外,给予维生素B1100mg肌注,1次/天;维生素B12-1000g肌注,2次/天。

可做理疗,可给超短波透热疗法或红外线照射茎乳孔部。

此时期不宜应用强烈针刺、电针等治疗,以免导致继发性面肌痉挛。

可给予局部热敷,肌按摩。

1周以后,可用维生素B族行穴位注射。

穴位可选颊车、四自、听会、耳门、下关等。

应嘱患者注意保护眼睛,以防引起暴露性结膜炎,特别是要防止角膜损害,可用眼膏,入睡后应以眼罩掩盖患侧眼睛,不宜吹风和持续用眼,减少户外活动。

2、恢复期
第2周末至2年为恢复期。

此期的治疗主要是尽快使神经传导功能恢复和加强肌收缩。

除可继续给予维生素B1肌肉注射外,可给予烟酸、地巴唑等。

亦可加用加兰他敏2.5mg肌肉注射,1次/天。

可给予面部肌电刺激、电按摩等。

此时期患者应继续注意保护眼睛。

贝尔麻痹的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可在急性期起到消炎消肿减轻免疫反应,抑制面神经的炎性反应,使之在固定管径的面神经骨管内受压减轻,从而减轻了面神经因水肿增粗而受到面神经骨管压迫、微循环障碍的程度,因此,糖皮质激素治疗为该病的首要和主要的药物治疗,但不宜长期使用。

注意糖尿病、结核、胃溃疡以及孕妇慎用。

小儿慎用,防止影响生长发育。

高血压者应注意控制血压。

抗病毒药物可干扰疱疹病毒DNA聚合酶,抑制DNA复制。

常用无环鸟苷(阿昔洛韦),亦可用更昔洛韦、泛昔洛韦或万乃洛韦。

神经营养药或能量合剂维生素B和维生素B等肌肉注射或口服。

ATP肌注或静脉点滴。

辅酶A静脉点滴。

改善面神经微循环的药物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或其他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药物静脉注射或口服。

止疼药耳剧痛时可以适当应用止疼药。

贝尔麻痹的相关知识
1、贝尔麻痹是什么
所谓贝尔麻痹就是Bell麻痹,又称急性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由于为病因不明的急性单侧面部的轻瘫(麻痹)或瘫痪,故又称为特发性面神经
麻痹,为临床发生面瘫的最常见原因。

面神经麻痹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精神障碍,严重影响社交和生活质量。

如果为永久性完全性面瘫,不注意保护角膜,容易造成角膜溃疡而导致失明。

2、贝尔麻痹的病因
现在所说的Bell麻痹与CharlesBell(1829)最初的概念有所不同。

发病机制尚无最后定论。

目前有单纯疱疹病毒(HSV-1)感染学说、免疫损伤学说及面神经急性缺血学说。

其主要诱因为受凉、疲劳以及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及免疫缺陷等。

3、贝尔麻痹的症状
贝尔面瘫起病急骤,且少自觉症状,不伴其他症状或体征的突发性单侧面瘫,常是贝尔面瘫的特殊表现。

面瘫的典型症状有:患侧口角下垂,健侧向上歪斜;上下唇因口轮匝肌瘫痪而不能紧密闭合,故发生饮水漏水、不能鼓腮、吹气等功能障碍。

上下眼睑不能闭合的原因是由于眼轮匝肌瘫痪后,失去与受动眼神经支配的上睑提肌保持平衡协调的随意动作,致睑裂扩大、闭合不全、露出结膜;用力紧闭时,则眼球转向外上方,此称贝尔征;由于不能闭眼,故易患结膜炎。

在下结膜囊内,常有泪液积滞或溢出,这种泪液运行障碍,一般是由于泪囊肌瘫痪与结膜炎等原因所引起。

前额皱纹消失与不能蹙眉是贝尔面瘫或周围性面瘫的重要临床表现,也是与中枢性面瘫鉴别的主要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