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成本理论
经济学原理(第二版) 第五章 成本与收益理论

∞
0
∞
120
34
154
60
31.5
91.5
40
30
70
30
29
59
24
29
53
20
30
50
17.14
32.86
50
15
30
53
13.33
46.67
60
STC C
VC FC
FC
0
Q
C
VC
O Q
C
AVC
O
Q1
Q
C
SAC
AVC
AFC
0
Q
C
STC
O
Q
C
SAC
O
Q1
Q
C
STC
A
VC
B
O
Q
SMC
C
O
Q0
STC=FC+VC
(二)短期平均成本(SAC)
是短期内平均每单位产品所耗费的成本。可分为平均 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
◦ 平均固定成本(AFC)是指每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固定成本。
◦ 平均可变成本(AVC)是指平均每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可变成 本。
SAC=AFC+AVC
(三)短期边际成本(SMC)
生产者剩余可以表现为总收益和总边际成本的差额。
C
生产者剩余 P0
MC AC
O
Q0
Q
1.如何理解与区分各种成本? 2.短期成本如何分类?短期总成本有哪些变动规律? 3.短期平均成本如何分类?短期平均成本有哪些变动规律? 4.短期边际成本有哪些变动规律? 5.如何理解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6.长期成本如何分类?与短期成本有何区别? 7.长期成本有何变动 规律? 8.在价格可变条件下,总收益曲线、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有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了人们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的需求。
在经济学中,存在着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它们帮助我们理解经济现象、分析经济问题,并指导着经济活动的发展。
一、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 经济:经济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而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活动。
2. 资源:资源是指用于满足人们需求的一切材料、设备、劳动力和知识等。
3. 需求:需求是指人们需要并能够购买的物品和服务。
4. 供给:供给是指在不同价格下卖出的物品和服务的数量。
5. 价格:价格是市场上物品和服务的交换价值,通常以货币形式表示。
6. 成本:成本是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所需要消耗的资源的价值。
7. 效益:效益是指人们对某种物品或服务所获得的满足感和利益。
二、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 稀缺性原理:稀缺性原理指出,资源是有限的,而需求是无限的,因此人们需要在有限的资源中做出选择。
2. 机会成本原理:机会成本原理指出,每个经济决策都存在着机会成本,即为了取得某种利益而放弃的最高替代利益。
3. 边际效应原理:边际效应原理指出,人们在做决策时通常会考虑到增加或减少的边际效应,即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的行动所带来的额外效果。
4. 需求与供给的相互作用原理:需求与供给的相互作用原理指出,需求和供给是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物品和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5. 激励原理:激励原理指出,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激励和奖励的影响,经济政策应当根据激励原理来制定,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经济学的应用领域1.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运行规律,包括国民生产总值、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失业率等。
2.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决策,包括价格形成、消费行为、生产决策等。
3. 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研究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关系,包括国际贸易、汇率、国际经济合作等。
4. 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研究落后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包括贫困、经济不平等、经济改革等。
经济学原理十大原理

经济学原理十大原理一、市场机制调节供求市场机制调节供求即依赖于市场供求关系来调节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流通量。
当供应比需求多时,价格下降;反之当供应比需求少时,价格上升。
二、“边际理论”边际理论是市场经济中使用最多的经济学理论之一,它主张通过增加或减少价值来提高收益。
它的基本原理是:当一个单位的收入增加时,不一定会提高总收入,而是依赖于收入增加的多少。
三、最优分配原理最优分配原理是指公平、合理地将利益和责任分配给各个效益者。
在各个权利和义务之间,应该找到最优的分配方式,即将利益最大化,以满足任何组织的目的。
四、消费者利益最大化原理消费者利益最大化原理是指消费者经济行为的基本原则,即追求获得最大利益。
也就是说,消费者在购买时,应该把利益最大化作为决定因素,以达到最大收益的目的。
五、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原理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原理是指通过社会结构调整,不断扩大国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各项需求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取得经济发展的有效成果,必须重视社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
六、利润最大化原理利润最大化原则是指企业行为的基本原则,即企业追求获得最大的利润,通过价格、产出、市场结构等管理策略,将收益最大化。
七、最低成本原理最低成本原理是企业行为的基本原则,即企业在生产货物或提供服务时,应当尽可能降低成本,以便降低价格经营招揽客户,以壮大企业产业利润。
八、利用经济技术进步原理利用经济技术进步原则是指keep利用最新的经济技术进步,不断改善生产设备环境,增加产量,获得最大的收益和效益的原则。
九、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原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原则是指充分尊重自然环境,发展和维护社会适应环境变化的原则;也就是说,在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时,应当科学地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
十、资源有效利用原理资源有效利用原则是指合理配置资源,尽可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更节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微观经济学-05成本理论

课程目标
1
理解成本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成本函数、 收益函数和利润函数的构建和分析方法。
2
了解企业如何根据成本、收益和利润关系做出最 优的生产和定价决策,以及如何应对市场变化和 不确定性。
3
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成本 理论解决企业生产和定价的实际问题。
02
成本理论概述
成本的经济学定义
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在经济学中,成本被定义为放弃了的 最大代价,即为了获得某种东西而放 弃的下一个最佳选择。
机会成本
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
会计成本是指在企业财务报表上所列出的生 产成本,而经济成本则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放 弃的所有价值,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 弃的下一个最佳选择所带来的收益。
成本的分类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根据是否随产量变化而变化,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
根据时间长短,成本可分为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
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
根据是否考虑边际因素,成本可分为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
成本的重要性
价格制定
企业在进行价格制定时,需要考 虑生产成本、市场需求、竞争状 况等因素。
02
学习如何运用成本理论进行企 业决策,例如如何制定价格策 略、如何进行投资决策等。
03
了解成本理论与其他微观经济 学概念之间的关系,例如与市 场结构、企业行为和产业组织 等概念的联系。
04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项目,加 深对成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 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比较与关系
比较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成本,它们在一定时期内的总额和单位 产品成本的变化情况不同。
经济学第05章--成本理论

世纪高教
19
©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 Xiaoyin Xu & Jianliang Feng, 2006, Fudan University.
沉没成本
• 我们为完成一笔交易,有时需投入一定的前期 成本,可是一旦交易中夭折,前期投入就会白白损 失掉,成为沉没成本。
世纪高教
世纪高教
5
©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 Xiaoyin Xu & Jianliang Feng, 2006, Fudan University.
•
但对一些特殊的人,情况就不是这样了。比 如,一个有足球天才的青年,如果在高中毕业后去 踢足球,每年可收入200万人民币。这样,他上大 学的机会成本就是800万人民币。这远远高于一个 大学生一生的收入。因此,有这种天才的青年,即 使学校提供全额奖学金也不去上大学。这就是把机 会成本作为上大学的代价。不上大学的决策就是正 确的。 同样,有些具备当模特气质与条件的姑娘,放 弃上大学也是因为当模特时收入高,上大学机会成 本太大。当你了解机会成本后就知道为什么有些年 轻人不上大学的原因了。可见机会成本这个概念在 我们日常生活决策是十分重要的。
经济学原理 成本

经济学原理成本
成本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为了获取一种产品或者服务而必须付出的代价。
在经济学中,成本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和层次。
首先是显性成本,也就是明确的、直接的货币支出。
比如,购买原材料、支付工人工资、租赁土地等都属于显性成本。
这些成本通常可以通过财务报表或者交易记录来准确记录和计算。
其次是隐性成本,也被称为机会成本。
隐性成本指的是为了做出某种选择而放弃的最有价值的替代选择的成本。
例如,如果你决定去上大学,你将放弃直接就业的机会和收入。
这个放弃的收入就是隐性成本。
此外,还有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概念。
固定成本是与企业的生产规模无关,并且在短期内不会随着产量的变化而改变的成本。
比如,租金、抵押贷款利息等都是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则是随着产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发生变化的成本,例如原材料、劳动力等。
在经济学中,理性的经济主体会根据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关系来做决策。
边际成本指的是生产或者消费一个额外单位的产品或者服务所付出的额外成本。
而边际收益则是指额外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收益。
理性的经济主体会在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时增加产量或消费量,在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减少产量或消费量。
总之,成本在经济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正确理解和计算成本可以帮助经济决策者做出更合理和有效的决策,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和个人更好地管理资源和进行生产。
五个重要的经济学原理

五个重要的经济学原理
1.比较优势原理:比较优势原理表明,各国应当专注于其最擅长的产业,以增加其国民生产总值(GDP)。
这意味着各国在进行贸易时应当遵循这一原则,从而可以通过专业化来最大化利润。
2.供求关系原理:该原则表明,在市场上供求是决定价格的基础。
如果需求大于供应,则价格上涨,如果供应大于需求,则价格下降。
通过了解供求关系,企业可以确定他们的定价策略。
3.机会成本原理:机会成本原理认为,做出任何决策时,对于所放弃的最优选择的成本要做出考虑。
这个原则有助于企业了解其决策对成本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利润点。
4.边际效益原理:该原则认为,增加一单位的生产或消费将有其边际效益。
如果边际效益高,则继续生产或消费将带来更多的利益。
边际效益原则帮助企业确定最优生产和消费水平。
5.货币量理论:货币量理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或减少将对价格、利率和经济活动的总水平产生影响。
这个原则有助于企业预测经济趋势,为其未来发展制定策略。
经济学三大原理

经济学三大原理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生产、分配和消费资源的学科,其理论体系中有三大基本原理,即稀缺性原理、选择成本原理和边际分析原理。
这三大原理贯穿于整个经济学理论体系,对于理解经济运行规律和指导经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稀缺性原理是指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需求是无限的。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人们在满足自己的需求时不得不进行选择。
这就导致了资源的稀缺性。
因此,稀缺性原理告诉我们,面对有限的资源,我们必须做出选择,不能同时满足所有的需求。
这也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基本前提。
其次,选择成本原理是指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每一项决策都会带来机会成本。
在做出决策时,我们需要考虑放弃其他选择所带来的成本。
比如,一个人选择在家自己做饭吃,就意味着放弃了外面就餐的机会,而这种放弃就是选择成本。
选择成本原理提醒我们,在做出决策时要考虑到放弃其他选择所带来的成本,这有助于我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最后,边际分析原理是指在做出决策时,应该考虑到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
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带来的额外产出,而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带来的额外成本。
边际分析原理告诉我们,只有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我们的决策才是最优的。
在生产经营中,边际分析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在消费决策中,边际分析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最大化的满足。
总之,经济学三大原理贯穿于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是我们理解和应用经济学知识的基石。
通过稀缺性原理,我们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通过选择成本原理,我们学会了在决策中考虑放弃的成本;通过边际分析原理,我们能够做出更加理性的决策。
只有深刻理解和运用这三大原理,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经济活动中的各种问题,实现个人和社会的最大利益。
经济学五大理论

经济学五大理论经济学作为一门探索资源分配和利益分配的学科,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许多重要的理论。
这些理论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共同构建了现代经济学的核心框架。
本文将介绍经济学中的五大理论:需求与供给理论、边际效用理论、成本与收益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经济周期理论。
需求与供给理论是经济学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根据这一理论,市场价格的形成取决于商品或服务的供给和需求的关系。
需求的增加会导致价格上涨,供给的增加则会导致价格下跌。
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决定着市场的价格和数量。
这一理论帮助我们理解市场的运作机制,为企业和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
边际效用理论是另一项重要的经济学理论。
它认为人们的满足感或效用是由每单位消费的边际效用决定的。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表明,人们在满足某种需求时,每多消费一单位的产品或服务,其边际效用会递减。
这一理论对价格决策、消费决策、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成本与收益理论是经济学研究的另一个核心内容。
根据这一理论,企业在决策时需要综合考虑成本与收益,并追求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最佳平衡。
成本主要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收益则与销售数量和价格有关。
企业通过成本与收益分析,寻求最优生产与投资策略,以实现盈利最大化。
市场结构理论是研究市场竞争形式的理论。
根据市场参与者数量和市场进入障碍的不同,市场结构可以被分为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等类型。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价格水平、产品质量、创新能力等方面产生不同影响。
市场结构理论帮助我们理解不同市场类型下的经济行为和市场效果。
经济周期理论是研究经济波动和周期性变动的理论。
经济周期包括经济扩张和经济衰退两个阶段。
根据经济周期理论,经济波动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内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包括投资、消费、货币供给等因素,外部原因包括政府政策、国际经济环境等因素。
经济周期理论帮助我们预测和解释经济波动,指导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
综上所述,需求与供给理论、边际效用理论、成本与收益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是经济学中五个重要的理论。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如何在有限资源下决定分配以满足无限欲望的学科,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未来做出了诸多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1.经济学的三大基本问题人类无限欲望和有限资源之间的关系是人们进行研究的经济学三大基本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般将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领域进行研究。
2.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交易。
其核心理论是供求理论,即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决定。
微观经济学研究如何最大化个人或企业的效益,通过研究产量、价格、收入和资源的分配等问题,评估市场失衡的根本原因。
3.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运行状况和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一般涉及整体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等。
它的核心理论是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经济刺激政策等,因为它们对经济增长、产业扩张和物价控制等有决定性的影响。
4.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微观经济学中有三个重要概念:生产要素、市场制度和效益最大化。
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金、创新和企业管理。
市场制度通常指自由市场,它是以供求关系分配资源的机制。
效益最大化是在满足资源利用和分配的条件下,如何最大化效益,是个人和企业最关心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中有三个重要概念:失业率、通货膨胀和国内生产总值( GDP )。
失业率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力中没有就业机会的人数,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
通货膨胀指物价持续上升,使得货币贬值的现象。
GDP是一个国家所有经济活动的总货值,包括家庭消费、政府支出、投资和净出口。
5.价格理论价格是市场交易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它反应了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
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之一,普遍应用于降低交易成本、增加效率和提高市场经济体系的效率等方面。
6.货币理论货币理论是宏观经济学中的基本要素,它在宏观经济政策中扮演重要角色。
经济学原理知识总结

经济学原理知识总结八、生产者理论a、生产成本与收益总收益:企业出售其产品所获得的货币量。
总成本:企业用作生产的投入品的市场价值。
利润:=总收益―总成本。
显性成本: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隐性成本:不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经济利润:总收益减至总成本,包含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财务会计利润:总收益减至总显性成本。
生产函数:用于生产一种物品的投入量与该物品产量之间的关系。
边际产量: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边际产量递增:一种资金投入的边际产量随着投入量减少而增加的特征。
例如:因为超过了劳动力与设备的最佳配比点,工人越多,每个新增工人的产量就越小。
成本的各种衡量指标固定成本(fc):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主要存有厂房设备和管理人员的工资。
气门成本(vc):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所有的vc就是每单位上mc的加和,即为分数)主要指原材料、能源和工人的工资等。
平均总成本(atc):总成本除以产量。
另一种表示方法:avc+afctc=tvc+fc平均值固定成本(afc):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afc=fc/q平均可变成本(avc):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总可变成本(tvc)=mc加和=avc*q边际成本(mc):额外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
(=总成本变动量/产量变动量)atc、avc和mc的交点:mc达到最低点后上升,先交avc于最低点,再交atc于最低点(为什么??)平均成本告诉我们,如果总成本在所生产的所有单位中平均分摊,普通一单位产量的成本。
边际成本告诉我们,多生产一单位产量引起的总成本变动。
有效规模:使平均总成本最小的产量。
只要边际成本大于平均值总成本,平均值总成本就上升;只要边际成本大于平均值总成本,平均值总成本就下降。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相交于有效规模点。
一个典型企业的成本曲线的关键特征:p2851)随着产量增加,边际成本最终要上升。
2)平均总成本曲线是u形的。
3)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值总成本曲线在平均值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平行。
经济学原理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

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劳动的平均产量(APL)指平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 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它的定义公式为
APL
TPL(L,K) L
(4.5)
劳动的边际产量(MPL)指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 入量所增加的产量。它的定义公式为
MPL
TPL(L,K) L
(4.6)
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或
M P L lL i0 m TL P (L L,K)dT L d(L L P ,K) (4.7)
假设等产量曲线的生产函数为
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Q=f(L,K)=Q0
在等式两边取全微分得
f dLf dKdQ0 L K
整理得
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f dK L MPL dL f MPK
K
由边际技术替代率定义公式可得
MRTLR KddK LM MK LPP
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2.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两种生产要素相互替代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这么一种 现象: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 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这一现象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 减规律。以图4-4为例。
在图4-6中,有一条等成本线AB和三条等产量曲线Q1 、 Q2和Q3。等成本线AB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既定的成本量C
和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比例 P L 。 PK
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图4-6 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
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总之,在均衡点E,等产量曲线Q2与等成本线AB相切。
由于等产量曲线的斜率可用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表示,等
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经济学原理和理论。
以下是他的一些核心思想。
1. 边际效益法则:马歇尔认为,经济上的决策应该基于边际效益,即每个额外单位的投入或产出所带来的效益。
他认为,人们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时,会在不同选择之间进行权衡,根据边际效益来做出决策。
2. 供给和需求:马歇尔将供给和需求作为研究经济的基本要素。
他认为,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和数量是供给和需求的结果。
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决定了市场上的价格和交易。
3. 市场均衡:根据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市场会自动达到均衡状态,即供给数量等于需求数量。
马歇尔认为,市场均衡是经济系统中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能够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和效率。
4. 边际效益递减:马歇尔提出了边际效益递减的概念。
他认为,当某种资源或因素增加时,其边际效益会递减。
这意味着,随着资源的增加,每个额外单位的资源所带来的效益会逐渐减少。
5. 成本理论:马歇尔关注生产成本对经济决策的影响。
他提出了不同类型的成本概念,如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他认为,企业的决策应该考虑到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平衡,以最大化利润。
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为后来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
要的理论基础。
他的思想影响了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并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
经济学有哪些原理

经济学有哪些原理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合理分配有限资源的科学,它是一门关于人类如何选择、生产和交换商品和服务的学科。
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体系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原理,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经济学的原理。
1.稀缺性原理:稀缺性原理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指出资源是有限的,而人们的欲望是无限的。
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人们需要做出选择以满足他们最重要的需求和欲望。
2.成本效益原则:成本效益原则要求人们在做出决策时,应该比较行动的成本和效益。
如果某个行动的效益大于成本,那么这个行动就是理性的,反之则是不理性的。
3.边际原则:边际原则是指人们进行决策时,应该根据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来权衡。
边际成本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行动所需的额外成本,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行动所带来的额外效益。
根据边际原则,当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人们应该停止增加或减少行动。
4.供求原理:供求原理是指在市场经济中,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由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
当需求增加时,供应量减少,价格上涨;反之,当需求减少时,供应量增加,价格下降。
5.机会成本原理:机会成本原理指的是当你做出一项选择时,你将失去其他所有可能的选择所带来的利益。
机会成本是指你为了做出某种选择所放弃的最好的替代选择所带来的成本。
经济学强调了机会成本在决策中的重要性。
6.比较优势原理:比较优势原理是指一个国家或个人应该专注于他们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上的相对优势,然后通过贸易与其他国家或个人交换其他商品或服务。
通过比较优势,各国或个人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
7.需求弹性原理:需求弹性原理是指当商品价格或其他相关因素发生变化时,需求的变化程度。
需求弹性的高低决定了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对于价格弹性较高的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较大。
8.收入效应原理:收入效应原理是指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时,他们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会增加。
收入效应可以分为正收入效应和负收入效应,取决于不同商品的需求变化方向。
经济学专业导论的五个核心理论

经济学专业导论的五个核心理论1. 市场经济理论市场经济理论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它主要强调市场的作用和自由竞争的重要性。
根据市场经济理论,供求关系决定着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市场的自由竞争可以有效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增长。
该理论认为政府干预应该尽量减少,以允许市场的自发运作。
2. 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它解释了个人和企业在做决策时如何权衡利益和成本。
边际效用指的是多消费或多生产一个单位商品额外的收益或成本。
边际效用理论认为,人们会不断进行边际效用的比较,力求达到效用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的目标。
3. 生产要素理论生产要素理论研究生产中各种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等)对产出的贡献及其相互关系。
生产要素理论提出了生产函数的概念,用于描述生产要素和产出之间的关系。
该理论对于解决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4. 边际生产力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是生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解释生产要素的边际效应。
边际生产力指的是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生产要素对产出的增加或减少程度。
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当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为正时,应增加该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当边际收益为负时,则应减少其使用量。
5. 成本理论成本理论是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用于解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成本。
成本理论可以帮助企业评估生产决策的效益和可行性。
根据成本理论,企业的成本主要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无论产量多少都要支付的成本,而变动成本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综上所述,经济学专业导论的五个核心理论是市场经济理论、边际效用理论、生产要素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和成本理论。
这些理论为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基本框架和工具,并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影响。
掌握这些理论对于深入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经济学十个原理

经济学十个原理简介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和决策制定的学科。
为了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经济学家们发展了一些基本的原理和理论。
本文将介绍经济学中的十个基本原理,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和机制。
十个原理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决策问题经济学的第一个原理认为,由于资源有限,人们在满足各种需要和欲望时必须面临取舍。
例如,一个人在购买商品时需要考虑价格、品质以及其他可能的选择。
在面临决策时,人们需要权衡不同的利益和成本,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2.成本意识第二个原理是人们需要对成本保持敏感。
成本不仅仅是指货币上的花费,还包括时间、精力和机会成本等其他方面。
例如,一个人在选择是否上大学时,不仅要考虑学费和生活费,还要考虑可能的机会成本,即在读书期间无法从事其他工作所带来的收入损失。
3.理性人做出辅助决策经济学的第三个原理是基于理性人的假设,即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和目标做出决策。
理性人会权衡不同的选择,选择最能满足自身利益的方案。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决策可能并非总是完全合理。
4.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第四个原理认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激励可以是经济上的奖励或惩罚,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刺激。
例如,提高商品的价格会导致需求减少,而提供额外的奖励可能会增加员工的工作动力。
因此,了解激励的效果对于经济学家和决策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5.贸易能使每个人受益第五个原理是关于贸易的。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从中受益。
通过特化和分工,人们可以将资源配置在最有效的方式上,从而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
贸易还可以扩大市场规模,增加消费者的选择并促进技术进步,这将带来更多的经济增长和福利提升。
6.市场可以高效分配资源第六个原理认为,市场是一种高效的资源分配机制。
在市场经济中,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价格的变化又会引导资源的重新配置,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市场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和资源的稀缺性来决定资源的流向,从而达到最大的社会效益。
经济学十大原理的认识和理解

经济学十大原理的认识和理解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做出选择的一门学科。
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和解释人类的经济行为,提出了许多理论和原理,以帮助我们理解经济现象。
其中,经济学十大原理被公认为是理解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关键。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问题这一原理指出,由于资源有限,人们在作出决策时必须在不同的选择中进行权衡取舍。
也就是说,当我们决定追求某种利益时,必然需要放弃其他一些利益。
这个原理表明了经济学分析的基础,即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和目标做出理性的选择。
原理二:成本与收益的权衡在做出决策时,人们通常会考虑到所付出的成本与所得到的收益。
成本不仅仅是指货币上的支出,还包括时间、精力和机会成本等。
此原理强调了一种常见的现象:当一个企业或个人在决策时,他们会比较不同选择之间的成本与收益,并选择那些收益大于成本的行动。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这一原理表明,理性的人在做决策时,会考虑到边际量的变化。
边际量指的是增加或减少一单位(或微小的量)所带来的变化。
理性人会比较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并在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做出决策。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激励是人们行动的动力,可以通过激励来影响人们的决策行为。
当一个行为带来的收益增加时,人们往往会更倾向于采取这种行为。
相反,当一个行为带来的成本增加时,人们则会更有可能避免这种行为。
经济学家利用这个原理来研究如何通过激励机制来调整人们的行为。
原理五:贸易能够改善各方福利贸易的基本原理是互利互惠,参与贸易的各方通过交换商品和服务,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
此原则提醒我们贸易的重要性:开放的贸易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增长。
原理六:市场调节资源的分配市场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分配机制,通过价格的变动和供求关系的调整,市场可以引导资源流向效益最大化的方向。
这一原理指出,当政府干预减少时,市场能够更好地分配资源。
原理七:政府政策的影响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来影响经济的运行。
经济学原理知识整理

经济学原理知识整理1.供需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供给是指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是指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需关系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2.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做出其中一种选择而放弃的最高价值的权益。
人们在做出决策时,会考虑到机会成本,以便取得最大的效益。
3.边际效益:边际效益是指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带来的额外产出。
人们在做出决策时,会考虑到边际效益,以便获得最大的效用。
4.货币和金融:货币是经济交易的媒介。
货币的功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储藏手段。
金融是指货币和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
5.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长期持续增长的过程。
经济增长依赖于劳动力、资本、技术和资源的积累和创新。
6.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周期包括繁荣期、衰退期和复苏期。
7.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常见的市场失灵包括垄断、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
8.政府干预:政府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和微观干预来影响经济运行。
宏观调控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微观干预包括价格管制和市场监督等。
9.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福利。
10.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经济政策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福利经济学包括效率分析和公平分析。
11.劳动市场:劳动市场是指劳动力供求的市场。
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了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和就业情况。
12.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指资本的交易市场。
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等。
资本市场的运行情况反映了资本回报的预期和市场信心的变化。
13.价格理论:价格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研究价格形成和价格变动的原因。
价格理论包括需求理论和供给理论。
14.经济效率:经济效率是指在已知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程度。
《经济学原理》-第五章 成本理论

积的总和,是一个恒等式( 积的总和,是一个恒等式(C=PL·L+PK·K)。 ·K)
(二)短期成本函数与长期成本函数
由于成本函数是生产函数的函数, 由于成本函数是生产函数的函数,故与生产函数 的短期、长期分析相对应, 的短期、长期分析相对应,成本函数也分为 短期成本函数 长期成本函数
1.短期成本函数 1.短期成本函数
6.财务利润与经济利润 6.财务利润与经济利润
项 目 财务分析 会计成本 外显成本 成本性质 私人成本 增量成本+沉没成本 增量成本+ 生产成本 利润 总收益-财务成本 总收益- 经济分析 机会成本 外显成本+ 外显成本+隐含成本 社会成本 增量成本+沉没成本 增量成本+ 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交易成本 总收益-经济成本 总收益-
— 30 26 19 5 25 27 50 98 ↘↗
— 20 10 6.67 5 4 3.33 2.80 2.50 ↘
— 30 28 25 20 21 22 26 35 ↘↗
— 50 38 31.67 25 25 25.33 28.86 37.50 ↘↗
一、短期总成本函数
(一)短期总成本函数定义 • 1. TFC(total fixed cost): TFC( cost):
– 指企业会计帐目上作为成本项目记入帐上的各种支
出费用。 出费用。
2.外显成本与隐含成本 2.外显成本与隐含成本
(2)隐含成本(implicit cost)-非支出成本 隐含成本( cost)
– 应当支付而没有支付的企业自有要素的机会成本。 应当支付而没有支付的企业自有要素的机会成本。 自有要素的机会成本 – 应该支付但并没有实际支出,因此不反映在帐目上 应该支付但并没有实际支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当我们了解机会成本的概念后就知道并不是每个年轻人都适合上择的同时也出现了机会成本。
§ 有很多名人支持选择商业区的位置。他们认为新建筑的位置选择在商 业区是成本效率较高的,因为学院已经在此拥有土地,相反,若将新 建筑建在伊凡斯顿,则要在那里购置土地。这个论断符合经济学道理 吗?
§ 不。这犯了未能区分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的通常错误。从经济学观点 来看,选择商业区作为建筑地址是颇费代价的,因为沿湖位置的机会 成本很高,这项资产出售以后会足以购买伊凡斯顿的土地,并会有实 际现金剩余下来。
案例分析1 上大学的代价
§ 一个人在作出是否上大学的决策时,应当考虑上大学最大的成本——时 间。当你把四年的时间用于听课、读书和写文章时,你就不能把这段时 间用于工作。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为上学而放弃的工资是他们接受高等 教育最大的一项成本。因此,计算上大学的代价时,应当把因上大学而 付出的一切,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成本都考虑在内。只有在上大学的收 益大于为此而付出的成本时,上大学的决策才是正确的。
§ 最后,西北大学还是决定将法学院留在芝加哥。这是一个代价多么昂 贵的决定啊!如果选址在芝加哥对于法学院来说是 极其重要的话,那么这个决策是正确的。但是如果 该决策是基于商业区的土地没有成本的假定而作 出的话,将是一个不合适的决策。
Example: 机会成本
§ 某君认识了三位女朋友,他 选择其中一位为他的妻子:
A)女朋友A (100分) B)女朋友B (80分) C)女朋友C (60分)
§ 会选哪一位呢?
Example: 机会成本
§ 当某君排列他的选项时,他会选择他认为价值最高的选项,即100分的女 朋友A。而他的机会成本就是80分的女朋友B。
§ 为什么某君的机会成本不是女朋友C或同时是女朋友B和C呢?
因此在某君可能会重新选择他的妻子。
example2:
§ 假设你是一个教师,年薪2万,现在有人给你5万年薪当警察。你 是否转行做警察?(警察是你的机会成本)
§ 不一定。
§ 虽然做教师的机会成本增加,但可能你以往只要上班8个小时,而 作为一个警员须上班12小时。
§ 所以即使你的成本(opportunity cost)增加,但你不一定选择转为警 察。
§ 所以你的成本(opportunity cost)增加只反映你有一个更好的选择, 不代表你一定会改变你现有的选择。
案例分析1 上大学的代价
§ 如今,家长们都舍得把大把钱花在子女教育上,特别是那些收入较低 的家庭,做父母的宁愿节衣缩食,也愿供子女读完大学。那么,是否 每个人都应作出上大学的决策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比较上大学的 成本和收益。
显性成本
收益是指厂商出卖产品得到的货币收入,收益中既包括了成本,又包括了利润。
机会成本
是指把既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 另一种产品的产量,或是利用既定资源得到某种收 入时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收入。
机会成本属于隐含成本,并不是实际发生的各 种费用。它是一种无形的代价,主观的损失。但却 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 因为在一夫一妻制制度下,某君不可以同时拥有两位或以上的妻 子。除了女朋友A外,他不可以同时选择B和C为妻子。 而女朋友B的价值比C高,因此他即使不选择女朋友A,他只会选 择女朋友B。
§ 因此最高价值选项只会有一个,而这就是女朋友B。
§
直到某一天,某君发现女朋友B的内在美,女朋友B评分由80
分上升至200分。现在的机会成本是200,比已选择的女朋友A还高。
思考
你有一间拥有产权的临街的门面房,你决定利 用该房开一个蛋糕销售店。假定蛋糕的进货价为10 元/个,每天进货100个,销售价为20元/个,一天的 水电费支出为20元。
问题1:你经营一天的成本为多少? 问题2:从销售第几个你开始赢利?
第六章 成本理论
第六章 成本理论
§ 第一节 成本概念 § 第二节 短期成本函数 § 第三节 长期成本函数
§ 上大学的收益是使知识丰富和一生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以及较高的 收入、高学历带来的名誉、地位等效应。
§ 但成本是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时,通常人们会把一个大学生上四年 大学的学费、书费、生活费加总起来,但这种总和并不是一个大学生 上大学所付出的全部代价。读四年大学的学费、书费和生活费只是上 大学的会计成本,而计算上大学的成本需要考虑机会成本。一种东西 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从这一意义上讲,生 活费并不是上大学的真正成本。一个人即使不上大学,也要有睡觉的 地方,也要吃东西。只有在大学的住宿和伙食比其他地方贵时,贵的 这一部分才是上大学的成本。
§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在作出决策时,通常知道应考虑伴随每一项可能 的行动而来的机会成本。
§ 例如,那些有足球天赋的运动员,如果在高中毕业后去踢足球,每年就 能赚上百万元人民币。而四年所赚的钱可能会远远高于一个大学生一生 的收入。这些有天赋的青年深知他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极高,他们通常 不会花费这种巨额成本去获取上大学的收益。
第一节 成本概念
§ 成本
§
成本即生产费用,是指厂商在生产过程
中的全部支出。厂商的成本是使用各种生产
要素的数量和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的乘积的
加总。
§
西方经济学中成本的概念包括工资、地
租、利息、正常利润。
经济学家如 何看企业
经济利润
收益
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
经济成
本或机 会成本
会计师如 何看企业
会计利润
收益
分析和比较机会成本的前提是:
资源的用途有多种多样; 资源的流动没有任何限制; 资源的利用程度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充分发挥。
例:"为法学院新大楼选择区位"
§ 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一直坐落于芝加哥城的密执安湖边。然而,西北 大学本部位于伊凡斯顿市的郊区。70年代中期,法学院开始计划建造 新的大楼,从而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是应该建造在城市的原处以便 与商业区的法律中介机构保持联系呢?还是应该移至伊凡斯顿以便与 学校的其他系科保持形体上的完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