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文】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

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

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由于长期存在的肝损伤而引起肝脏组织的疤痕化。

这种疾病会导致肝功能的持续性受损,严重时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病例,来探讨其病情特点、诊断和治疗策略。

病例描述:患者,男性,60岁,主诉近期出现腹胀、食欲差、体重下降,并伴有进行性乏力、黄疸。

患者既往有多年的酗酒史,并患有病毒性肝炎。

体格检查显示腹水、黄疸、肝脾肿大等体征。

实验室检查显示肝功能异常,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肝功能代偿不全。

临床病例分析:1. 病因分析:患者酗酒史和病毒性肝炎的存在是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长期过量的酒精摄入会引起肝损伤,病毒性肝炎则是肝硬化的常见病因之一。

2. 症状分析:患者主要出现腹胀、食欲差、体重下降等胃肠道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腹水的存在有关。

乏力和黄疸可能是肝功能受损的表现。

3. 体征分析:腹水、黄疸以及肝脾肿大是肝硬化的常见体征。

腹水的形成是由于肝功能不全导致胶体渗透压下降和门静脉压力升高所致。

4. 实验室检查分析: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提示肝脏合成功能减退,肝功能代偿不全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病情。

诊断和治疗策略: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我们可以初步诊断其为肝硬化。

治疗策略如下:1. 病因治疗:针对患者的酗酒史,需引导患者戒酒,避免进一步对肝脏造成损害。

对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应结合具体情况采取抗病毒药物治疗。

2. 对症治疗:针对腹水,可使用利尿剂和限盐饮食,必要时行腹水穿刺。

针对黄疸,可通过改善肝功能和胆汁排泄来缓解症状。

此外,对乏力和食欲不振,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

3. 并发症治疗:肝硬化患者易发生并发症,如肝性脑病、门腔静脉高压等。

根据具体病情,可采取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来缓解并发症。

4. 肝移植:对于某些晚期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是唯一的治愈方法。

肝移植手术可以替换掉患者功能受损的肝脏,重建正常的肝功能。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其特征是肝脏组织的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形成和再生结节出现,导致肝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受到严重损害。

本文将通过对一个具体病例的详细分析,探讨肝硬化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预后情况。

一、病例介绍患者_____,男性,55 岁,因“反复腹胀、乏力 3 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 1 周”入院。

患者 3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乏力,食欲减退,未予重视。

近1 周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双下肢水肿,遂来我院就诊。

二、既往病史患者有长期大量饮酒史,每日饮酒量约 250g,持续 20 余年。

否认肝炎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家族性遗传疾病史。

三、临床症状与体征患者神志清楚,但精神萎靡。

全身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可见肝掌及蜘蛛痣。

腹部膨隆,呈蛙状腹,有移动性浊音,腹壁静脉曲张。

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 3cm,质硬。

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四、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显示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轻度升高,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白球比例倒置。

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

凝血功能检查显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2、影像学检查:腹部 B 超显示肝脏体积缩小,表面凹凸不平,回声增粗增强,分布不均匀。

门静脉增宽,脾大,腹腔内大量积液。

3、胃镜检查:可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五、诊断综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结果,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

六、病因分析长期大量饮酒是导致该患者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对肝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可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和炎症反应。

反复的肝细胞损伤和修复过程,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生。

七、治疗方案1、一般治疗:患者卧床休息,增加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限制水钠摄入,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 2g,水摄入量不超过 1000ml。

2、保肝治疗:使用甘草酸二铵、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药物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

病理实验报告肝硬化

病理实验报告肝硬化

病理实验报告肝硬化引言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肝脏疾病,俗称"红樱桃",主要由长期酒精滥用、病毒感染、肝炎、肝病等因素引起。

肝硬化病变过程中,肝脏的正常组织逐渐被纤维组织取代,严重影响肝脏的功能,甚至导致肝衰竭。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病理切片观察和分析肝硬化的病理变化。

实验方法本实验使用肝硬化病人切除手术标本制备了肝硬化的病理切片。

首先将肝硬化标本用10%正形胶囊固定,然后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逐渐脱水。

脱水后,将标本浸入熔蜡并固化,最终用切片机将固化块切成5微米的薄片。

薄片染色使用了尼氏染色方法。

实验结果肝硬化病理切片下,我们观察到以下几个主要的病理变化:1. 肝细胞坏死和变性:肝硬化标本中,大量肝细胞呈现不同程度的坏死和变性,细胞核染色深染,细胞间质增多,细胞排列紊乱。

2. 纤维化和结节形成:在肝硬化的切片中,纤维组织明显增生,将肝组织包围,并形成结节,导致肝脏表面凹凸不平。

3. 淋巴细胞浸润:在肝硬化病理切片的肝窦中,我们观察到了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

这是由于炎症反应的增强和肝细胞损伤引起的。

4. 血管异常:在肝硬化的切片中,我们还观察到了血管异常的迹象,如毛细血管扩张和纵行排列。

实验讨论肝硬化病理切片中观察到的病理变化与肝硬化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长期的肝细胞受损和炎症反应会导致纤维组织和结节形成,从而破坏正常的肝脏结构。

肝窦内的淋巴细胞浸润可能是炎症反应的表现,也可能是免疫反应的结果。

血管异常可能是肝硬化病变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反映。

然而,本实验仅通过肝硬化标本的病理切片进行观察和分析,不能获取到全面的肝硬化信息。

未来的进一步研究可以结合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究更深层次的肝硬化病理变化和分子机制。

结论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其病理变化主要包括肝细胞坏死和变性、纤维化和结节形成、淋巴细胞浸润以及血管异常。

通过病理切片观察和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肝硬化的病理机制和病变特征。

肝硬化病例范文

肝硬化病例范文

肝硬化病例范文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肝脏组织的纤维化和结构的改变。

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包括长期饮酒、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肝硬化的症状多种多样,包括腹水、黄疸、肝功能异常等。

本文将介绍一位患有肝硬化的病人的病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

病人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张某
性别:男
年龄:56岁
职业:退休工人
病史:长期饮酒
病情描述
张某于2018年开始出现腹水、黄疸等症状,到当地医院就诊,经过检查确
诊为肝硬化。

经过治疗后,病情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但是在2019年初,张某
的病情再次加重,出现了严重的腹水和肝功能异常。

经过进一步检查,发现其肝功能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损害,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

治疗过程
张某于2019年3月份前往北京某医院进行肝移植手术。

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手术后张某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但是由于肝移植手术后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因此张某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和药物治疗。

治疗效果
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张某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他的肝功能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腹水等症状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他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能够进行一些轻度的体力活动。

总结
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对于长期饮酒的人群来说,应该注意减少饮酒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于已经患有肝硬化
的病人,应该积极接受治疗,定期进行体检和药物治疗,以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肝硬化案例分析版

肝硬化案例分析版
影像学检查
进行肝功能、血清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等生化检查,了解肝脏功能状态。
生化检查
对于难以确诊的病例,可进行肝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肝脏组织病变情况。
病理学检查
03
治疗方案与过程
患者信息
患者为58岁男性,诊断为肝硬化(Child-Pugh B级)合并乙肝病毒感染。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了抗病毒、保肝和对症治疗方案。
体格检查
初步诊断
患者常出现肝区疼痛、肝大等体征,需与原发性肝癌鉴别。
原发性肝癌
患者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需与慢性肝炎鉴别。
慢性肝炎
患者常出现畏寒、发热等症状,需与肝脓肿鉴别。
肝脓肿
鉴别诊断
进行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观察肝脏形态、大小、边缘等情况,判断是否有肝硬化、脾肿大等病变。
诊断依据
病因分布
肝功能状态
并发症情况
分析所选病例的肝功能状态,了解不同肝功能状态与肝硬化的关系。
分析所选病例的并发症情况,了解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03
病例特殊情况
02
01
02
临床诊断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诱因、演变过程等。
病史采集
观察患者的面色、皮肤、淋巴结等情况,测量体温、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
入院治疗
治疗过程
病情变化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记录了患者的病情变化、不良反应及治疗调整情况。
治疗期间,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轻微头痛、恶心等不良反应,未作特殊处理。
治疗方案调整
初诊时,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了上述治疗方案。
初诊方案

肝硬化病人的病例分析

肝硬化病人的病例分析

肝硬化病人的病例分析发表时间:2012-04-05T15:39:13.920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10月总第201期供稿作者:王化龙[导读] 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原因。

王化龙(朝阳市卫生学校辽宁朝阳 122000)【摘要】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原因。

本文从一肝硬化病例入手,重点阐述了肝硬化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护理、治疗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肝硬化; 病例; 分析【中图分类号】R657.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692-01 1一般资料患者,刘某,男性,38岁,因“右上腹痛1周” 来社区医院就诊。

护士进行评估,资料如下:1.1病史:患者描述自一周前开始出现腹部不适,腹胀,右上腹明显,并有加重的趋势。

患者说“我觉得自己的肚子好像比以前大了,可吃东西没什么胃口,全身无力”。

他告诉护士以前没得过胃病,可现在什么也不想吃,但最近的体重没有明显变化。

20岁时查出澳抗阳性,以后也没有什么症状。

由于工作需要经常与客户吃饭,每周2次以上,每次饮酒(白酒)100g/d以上,大约有10年了。

1.2查体:一般资料:意识清醒,发育良好,营养中等。

视诊:腹膨隆,双侧对称,腹壁无皮损和瘢痕,腹式呼吸弱,无静脉曲张和异常搏动。

听诊:可闻及肠鸣音。

叩诊:腹部鼓音区小。

触诊:腹软,肝肋下3cm,脾肋下2cm。

2讨论问题2.1请分析上述资料中,哪些是不正常的,需要深入观察?2.1.1 腹部不适,腹胀,右上腹明显,并有加重的趋势:右上腹的脏器包括肝、胆、结肠右曲,导致右上腹腹胀的疾病有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肝硬化、肝癌、结肠癌等。

急慢性肝炎伴明显腹痛,胆囊炎莫菲氏症阳性,肝癌肝脏明显肿大且质地硬,加泰蛋白明显升高,结癌上腹部有肿块。

2.1.2肚子好像比以前大了,腹膨隆,双侧对称:全腹膨隆见于巨大肿物、腹水、气腹。

放射线检查和超声检查可鉴别。

2.1.3吃东西没什么胃口,全身无力:食欲不振考虑的疾病有肝胆疾病,此病肝病的几率大,肝硬化早期表现主要是食欲不振。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一、病例介绍患者_____,男性,55 岁,因“腹胀、乏力 3 个月,加重伴双下肢水肿 1 周”入院。

患者 20 年前有乙肝病史,未规律治疗。

饮酒史 30 年,平均每日饮酒约 200ml。

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精神差,面色晦暗,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可见肝掌及蜘蛛痣。

心肺未见明显异常。

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曲张,移动性浊音阳性,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 3cm,质韧。

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 30×10⁹/L,血小板 50×10⁹/L。

肝功能:谷丙转氨酶 80 U/L,谷草转氨酶 100 U/L,总胆红素50 μmol/L,直接胆红素25 μmol/L,白蛋白 25 g/L。

乙肝五项:乙肝表面抗原(+)、乙肝 e 抗原(+)、乙肝核心抗体(+)。

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腹部 B 超:肝脏体积缩小,表面凹凸不平,回声增粗增强,脾大,腹腔大量积液。

二、诊断分析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明确。

1、病因诊断:患者有乙肝病史 20 年,且长期大量饮酒,乙肝病毒感染和酒精是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2、临床表现:腹胀、乏力、黄疸、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腹水、脾大及双下肢水肿等,均符合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表现。

3、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白蛋白降低,胆红素升高,凝血功能障碍,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提示肝脏合成功能下降,肝细胞受损,脾功能亢进。

4、影像学检查:B 超显示肝脏体积缩小,表面不光滑,回声改变,以及脾大、腹水,进一步支持肝硬化的诊断。

三、治疗方案1、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增加肝脏血流量。

饮食方面,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严格限制水和钠的摄入。

2、抗病毒治疗: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抗病毒,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和坏死,延缓肝硬化的进展。

3、保肝治疗: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药物,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

肝硬化的临床分析报告

肝硬化的临床分析报告

肝硬化的临床分析报告肝硬化是一种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疾病,其最终发展为肝脏组织结构异常、功能丧失的病理过程。

本报告旨在对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该疾病。

一、临床表现分析1. 肝功能异常:肝硬化患者常伴有肝功能异常,表现为黄疸、腹水、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黄疸主要由于肝细胞受损,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从而引起皮肤、黏膜等部位的黄疸。

腹水则是因为肝脏在进行蛋白质合成和代谢时出现问题,导致血管内液体渗出至腹腔,进而形成腹水。

消化道出血则是由于肝硬化患者常合并门脉高压,导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2. 肝肿大:肝硬化患者常伴有肝肿大的症状。

肝脏受到长期的损害和炎症刺激后,会发生纤维性组织增生,导致肝脏体积增大。

肝肿大在体格检查时可以进行触诊,常可触及下缘较低于正常位置。

3. 脾肿大:肝硬化患者常伴有脾肿大。

由于长期门脉高压和肝功能异常,导致脾脏过度充血和纤维化,进而引起脾肿大。

脾肿大常出现在左侧腹部,触诊可以发现体积增大的脾脏。

4. 循环系统症状:肝硬化患者还常伴有循环系统症状,如水肿、全身乏力等。

水肿主要由于门脉高压引起肝肾综合征,造成体液滞留。

全身乏力则是因为肝功能异常,无法正常合成和代谢营养物质,导致全身能量供给不足。

二、影像学检查分析1. 腹部B超:肝硬化患者腹部B超检查可以显示肝脏体积增大、结构改变等。

常见表现为肝回声增强和肝内结节的出现。

此外,也可通过B超来评估是否合并脾肿大、腹水等情况。

2. CT扫描:与腹部B超相比,CT扫描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关于肝硬化的信息。

CT扫描可以显示肝脏的形态、密度、血供等变化。

同时,CT还能评估肝血管的扩张、门脉高压和肝癌等并发症的存在。

三、实验室检查分析1. 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可以通过血液实验来评估肝脏的代谢和排泄功能。

如血清转氨酶、胆红素、蛋白质合成功能等指标的异常。

透析可清除体外的毒物,帮助患者维持肝功能。

2. 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以评估肝硬化患者的贫血、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一般资料姓名:XXX性别:男年龄:38岁职业:自由职业者籍贯:XXX:土家族入院日期:2014年4月3日记录日期:2014年4月3日婚姻:已婚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及家属主诉: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

现病史:患者自诉10余年前发现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

稍有腹胀,无腹痛,无乏力、纳差,无呕血、黑便,无畏寒发热,无大便惯及性状改变。

院外未作处理,腹壁静脉扩张,迂曲较前加重,向胸壁进展,部分迂曲成团。

无红肿疼痛不适。

7月前于我科就诊,诊断为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

拟手术治疗,因患者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而未行手术治疗并出院调理,院外继续护肝对症治疗,现来我院复查,以求进一步治疗。

门诊以肝硬化收入科。

患者自觉病以来,精神尚可,食欲欠佳,睡眠尚可,大便一般,小便一般,膂力体重未见明明变革。

既往史:平素安康状况普通,有肝炎病史。

手术及外伤史:无。

输血史:无。

过敏史:无。

个人史:有吸烟史,有饮酒史,无毒品接触史。

婚孕史:已婚,配偶身健。

家属史:父母健在,未见遗传性及沾染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入院前辅助检查:血常规示:血小板230×10∧9/L,肝功能示:AST134u/l,DBIL24.8u/l,TBIL53.6umol/l,r-GT188u/l。

乙肝三对半示:HBsAg(-)。

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腹壁静脉扩张,腹壁静脉曲张诊断依据:1.男性患者,38岁。

2.有肝炎病史,七月前于我科住院,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

3.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

4.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

进一月发现腹壁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团较前增多,并向胸壁扩展。

5.血常规示:血小板230×10∧9/L,肝功能示:AST134u/l,DBIL24.8u/l,TBIL53.6umol/l,r-GT188u/l。

肝硬化案例分析

肝硬化案例分析

肝硬化案例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患者,刘某,男性,52岁,因“乏力、腹胀9年,加重1个月”入院,意识清醒,发育良好,营养中等。

乙肝携带病史32年,平素吸烟20支/天,少量饮酒。

对食物与药物没有过敏的现象。

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纳差、腹胀,进行性加重,伴尿少,食欲下降,大便基本2天1次,未见明显黑便。

为进一步治疗入院。

查体:患者神志清,精神欠佳,肝病面容,自主体位,检查合作。

强胸壁可见蜘蛛痣,可见肝掌。

腹略膨隆,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正常。

双下肢轻度浮肿。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910/L ,Hb81g/L ,PLT:67×910/L ,(考虑与脾功能亢进有关)乙肝五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肝功:ALT:131U/L ,AST:217U/L ,总蛋白:L ,直接胆红素:L ,糖类抗原199:L,(考虑肝占位有关)。

凝血五项:凝血酶原时间:17s ,凝血酶原活动度:%,凝血酶时间:,(考虑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有关)根据上述特点诊断“肝硬化,肝占位性病变”成立。

治疗:低盐低脂限水饮食,休息;保肝降酶,抗病毒;抑制胃酸,预防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完善检查,向其家属交代病情。

肝硬化(学理支持):病因: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可分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代谢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肝静脉回流受阻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毒物和药物性肝硬化、营养不良性肝硬化、隐源性肝硬化等。

目前在中国,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是引起门静脉性肝硬化的主要因素。

临床症状: 1.代偿期(一般属Child-Pugh A 级)可有肝炎临床表现,亦可隐匿起病。

可有轻度乏力、腹胀、肝脾轻度肿大、轻度黄疸,肝掌、蜘蛛痣。

2.失代偿期(一般属Child-Pugh B 、C 级) 有肝功损害及门脉高压症候群。

病例分析:一例肝硬化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一例肝硬化病例分析
二、失代偿期: 主要为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
(一)肝功能减退 1. 全身症状 2. 消化道症状 3. 出血、贫血 4. 内分泌紊乱
临床表现
( 二) 门静脉高压 三大表现:脾大、侧枝循环、腹水 其中侧枝循环对门V高压症的诊断有特征性意义
腹水:肝硬化最突出的表现,失代偿期患者75%以上有腹水。
腹水形成机制:水、钠潴留,与下列腹腔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有关:
保肝定88.5mm多o烯l/↓磷L;脂白酰细胆胞碱计注数射3液5.456150m^g9/+L。葡5%提萄示糖肝注功射能液明50ml 显异常,静低脉蛋续白滴及1电/日解质紊乱,可能存在感染。
降黄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粉针1g +0.9%氯化钠注射液 100ml静脉输液1/日
纠正低蛋 人血白蛋白10g +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续滴; 白
一例肝硬化患者的 病例分析
疾病简介
定义: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
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
病理组织学变化
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 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 硬化
上述需要强调的是:
①肝硬化的病变为弥漫性,累及整个肝脏。局部纤维化不是肝硬化。 ②纤维化和结节再生必须同时存在。只有再生结节或纤维化不是肝 硬化。(如肝门脉性硬化症没有结节再生)。 ③肝小叶、血管结构改变,即假小叶形成。如小叶结构大部分完好 (先天性肝纤维化)也不是肝硬化。
*单纯放腹水只能临时改善症状,2-3天后既恢复原状。 *放腹水+输注白蛋白 4. 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每周定期少量多次输新鲜血或白蛋白,可改善机体一般状态,改善肝 功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腹水消退。

一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病例分析

一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病例分析

一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病例分析简介: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脏疾病,其最终阶段为失代偿期。

失代偿期是指肝硬化患者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丧失肝脏的大部分功能。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病例,讨论其病情特点、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病历数据:患者基本信息:男性,53岁入院原因: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导致呕血不止既往病史:肝硬化(已确诊6年),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主诉:咯血、黄疸、乏力体格检查:体温:37.5℃;脉搏:8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 mm Hg扪及腹部明显肝大、脾大;腹水波动感觉阳性。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1×10^9/L,血红蛋白80g/L,血小板计数70×10^9/L肝功能:谷丙转氨酶112 U/L,谷草转氨酶55 U/L,总胆红素3.5mg/dL,直接胆红素1.8 mg/dL,血清白蛋白28 g/L,国际标准化比值1.6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肝炎病毒指标: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阴性超声检查:肝脏明显缩小,有多个表面结节,脾脏肿大,腹水明显诊断:肝硬化失代偿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食管静脉曲张失血分析及处理:1.食管静脉曲张失血:该患者由于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引发食管静脉曲张。

溃疡形成或破裂导致呕血,属于紧急情况,需要迅速进行止血治疗,发现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后立即进行内镜下静脉曲张带套扎术或硬化疗法。

2.黄疸及肝功能异常:患者的黄疸及肝功能异常可能与肝脏功能衰竭有关。

给予保守治疗,包括低蛋白饮食、口服肝保护药物(如维生素E、尿苷)等。

3.凝血功能异常:肝硬化导致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受损,患者容易出现凝血障碍。

可以给予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因子浓缩物来纠正凝血功能异常。

4.腹水: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的并发症,导致腹部胀痛、呼吸困难等。

在治疗上,可以根据腹水的量来决定是否进行腹水穿刺或适当限盐饮食。

预后和随访:由于该患者已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预后较差。

病例分析——有关肝硬化的病

病例分析——有关肝硬化的病

病例分析——有关肝硬化的病肝硬化是指长期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等引起肝脏结构与功能异常的一种疾病,其特征是肝脏组织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

肝硬化是肝脏在持续的慢性损伤下失去正常结构并形成纤维瘢痕的结果,最终导致肝功能不全。

肝硬化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随着病情的加重,病人的生命质量将明显下降。

以下是一例关于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患者,男性,55岁。

主诉慢性疲劳、食欲下降、恶心呕吐、黄疸、腹水等症状。

病史回顾:患者9年前曾被诊断为乙型肝炎感染,此后未经有效治疗。

2年前,患者开始出现疲劳、食欲下降等不适症状,就医时发现患者患有肝硬化,但患者未积极治疗。

最近数月,患者病情加重,出现恶心呕吐、黄疸、腹水等症状并逐渐加重,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体格检查:脾大,肝脏肿大,质地坚硬,腹部轻压有波动感。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显示血小板计数减少,腹水外观为混浊黄色液体,红细胞计数减少,低蛋白血症,肝功能衰竭,ALT和AST明显升高,凝血功能异常。

辅助检查:腹部超声检查显示肝脏表面光滑,肝硬度增加,脾脏肿大,胃肠道扩张,结果符合肝硬化的特征改变。

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辅助检查结果,患者被诊断为复杂性肝硬化。

治疗方案:患者需要接受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和症状缓解。

1.药物治疗:患者需要口服抗病毒药物以治疗乙型肝炎感染,例如恩替卡韦或替比夫定。

抗病毒治疗可减缓肝硬化的进展。

同时,患者也需要接受利尿药物以减少腹水积聚,如螺内酯或托拉塞米。

2.营养支持:患者由于食欲下降和吸收功能的减弱,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因此,需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或者采用肠内/静脉营养支持来维持营养需要。

3.症状缓解:恶心呕吐可以使用抗呕吐药物,如多潘立酮或硫酸氢可的松。

黄疸可能需要采取药物治疗以改善肝功能,例如饱和二糖酸钠。

预后:肝硬化是一种进展性疾病,病程多不可逆转。

患者的预后与肝功能衰竭的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有关。

对于已经发展到复杂性肝硬化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处理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肝癌、感染等。

病例分析:一例肝硬化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一例肝硬化病例分析

药学监护
5号
血清尿素测定5.06mmol/L; 血清肌酐测定51umol/L
9号
血清尿素测定14.87mmol/L↑ 血清肌酐测定154umol/L↑
10号病情 目前意识恍惚、应答不正确,神志尚清,在使用利尿剂的情况下每日尿量600ml。 结合意识及尿量情况不能排除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症存在。向家属交待病情后, 家属要求终止治疗并出院。
腺苷蛋氨酸(思美泰)、 熊去氧胆酸(优思弗)
促进肝细胞再生多用于重症肝炎
肝细胞生长因子
均为合成五味子丙素时的中间体, 对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有明显诱
导作用
联苯双酯(百赛诺)和双环醇 片用
能够促进能量代谢,保持代谢所 主要包括各种水溶性维生素,
需各种酶的正常活性
如维生素C、维生素B及辅酶A等
对急慢性肝病的治疗均有独到之 处
二、失代偿期: 主要为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
(一)肝功能减退 1.全身症状 2.消化道症状 3.出血、贫血 4.内分泌紊乱
临床表现
(二) 门静脉高压 三大表现:脾大、侧枝循环、腹水 其中侧枝循环对门V高压症的诊断有特征性意义
腹水:肝硬化最突出的表现,失代偿期患者75%以上有腹水。
腹水形成机制:水、钠潴留,与下列腹腔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有关:
药学监护
利尿剂: 托拉塞米注射液 10mg 静脉注射 1/日; 呋塞米片 20MG 口服 3/日; 螺内酯片 20MG 口服 3/日; 白蛋白: 人血白蛋白10g +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静脉续滴
主诉:腹胀2月,加重1周。治疗腹水不但可以减轻症状,且可防止在腹 水基础上发展的一系列并发症如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等。
1、门V压力增高>300mm 水柱、静水压增高 2、低蛋白血症<30g/L 3、淋巴液形成增加 4、继发性醛固酮增加 5、抗利尿激素增加 6、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肾血流量减少,排钠、排尿量减少

病例分析:一例肝硬化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一例肝硬化病例分析
12月6日(入院第二天)行腹腔穿刺引流术,抽出暗红色血性腹水1800m,l 血性腹水考虑可能为肿瘤破裂或腹腔内转移。腹水送检化验结果提示未生 长细菌,故排除SBP(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药学监护
利尿剂: 托拉塞米注射液 10mg静脉注射 1/日; 呋塞米片 20MG口服 3/日; 螺内酯片 20MG口服 3/日; 白蛋白: 人血白蛋白10g +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续滴
药学监护
5号
血清尿素测定5.06mmol;/L 血清肌酐测定51umol/L
9号
血清尿素测定14.87mmol↑/L 血清肌酐测定154umol/↑L
10号病情 目前意识恍惚、应答不正确,神志尚清,在使用利尿剂的情况下每日尿量 600m。l 结合意识及尿量情况不能排除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症存在。向家属交待病情后,
?病例特点:患者缘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伴有身黄、目黄。2012年 10月1日就诊于“苏家屯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查腹部超声提示:肝脏弥漫性肿 大,考虑肝硬化,肝囊肿,胆囊壁欠光滑,脾大,未治疗。同年10月2日就诊 于我院行上腹部平扫及增强CT检查提示1. 肝内占位性病变,考虑肝癌伴肝内 转移可能性大2.肝硬化、脾大3. 腹水,查肝功提示:肝功能明确异常。收入 我院中医科,经对症治疗症状稍缓解后出院。其后患者上述症状仍进行性加 重,为求进一步诊治,再次就诊于我院,以“肝硬化失代偿期”收入消化科。
病因
病毒性肝炎 酒精中毒 胆汁瘀积 循环障碍 工业毒物或药物
代谢障碍 营养障碍 免疫紊乱 隐原性肝硬化 血吸虫性肝纤维化
病因
一、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肝炎后肝硬化)
在我国可能演变为肝硬化的主要是乙肝,其次是丙肝,或乙肝 合并丁肝感染。而甲肝和戊肝一般不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

肝硬化的病例报告与病情跟踪分析

肝硬化的病例报告与病情跟踪分析

肝硬化的病例报告与病情跟踪分析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其主要特征是肝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异常改变,导致肝功能受损并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在临床上,肝硬化的病例报告和病情跟踪分析对于了解疾病的发展和治疗策略的制定至关重要。

1. 病例报告病例报告是对特定患者的详细描述和分析,可以提供有关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等方面的信息。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肝硬化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5岁。

患者曾长期饮酒,有肝炎病史。

入院时主要症状包括腹水、黄疸、肝功能异常等。

体格检查发现腹部明显膨胀,肝脾肿大。

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清肝功能指标升高,肝功能代偿不全。

肝穿刺活检结果显示明显的肝纤维化和结构异常。

综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被确诊为肝硬化。

2. 病情跟踪分析病情跟踪分析是对患者疾病发展过程的长期观察和评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进展速度、并发症的发生和治疗效果等。

以下是对肝硬化病情的跟踪分析: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症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肝功能指标也有所改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肝功能逐渐恶化,出现了肝性脑病和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此时,需要进一步评估患者的肝功能代偿情况,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肝移植等治疗措施。

同时,对患者的饮食、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进行全面管理,以减轻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对肝硬化病例的报告和病情跟踪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该疾病的发展过程、并发症的发生机制以及治疗策略的选择。

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综合多学科的治疗和管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对于医学人员来说,持续学习和深入研究肝硬化的病例报告和病情跟踪分析是不可或缺的,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目录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 (1)引言 (1)肝硬化的定义和背景 (1)研究目的和意义 (2)病例概述 (3)患者基本信息 (3)主要症状和体征 (4)诊断过程和方法 (4)病因分析 (5)酒精性肝硬化 (5)病毒性肝硬化 (6)其他病因相关因素 (7)病理生理变化 (8)肝脏组织结构改变 (8)肝功能受损 (9)其他器官受累情况 (10)治疗方案和效果评估 (11)药物治疗 (11)支持性治疗 (12)手术治疗 (12)治疗效果评估 (13)并发症和预后 (14)肝癌发生风险 (14)腹水和肝性脑病 (16)预后评估 (16)结论 (17)病例总结 (17)对肝硬化的认识和建议 (18)引言肝硬化的定义和背景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病,其特征是肝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进行性损害,导致肝脏逐渐变硬和萎缩。

这种疾病通常是由长期的肝炎、酒精滥用、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遗传性代谢疾病等引起的。

肝硬化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肝硬化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直到19世纪末才被正式命名和定义。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肝硬化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对其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肝硬化的主要特征是肝脏组织的纤维化和结构改变。

正常情况下,肝脏是一个重要的代谢器官,负责合成和分解多种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和药物等。

然而,当肝脏受到损伤时,肝细胞会逐渐死亡,导致纤维组织的增生和沉积。

这种纤维化过程会导致肝脏的结构紊乱,影响其正常功能。

肝硬化的病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长期的肝炎感染,特别是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这些病毒会引起肝细胞的炎症和损伤,进而导致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展。

此外,长期的酒精滥用也是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酒精会直接损伤肝细胞,并引起炎症和纤维化反应。

其他引起肝硬化的因素还包括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遗传性代谢疾病、药物和毒物的滥用等。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速度。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引言:肝硬化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肝脏疾病,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脏损伤逐渐发展而来。

肝硬化会导致肝脏组织受损,并逐渐形成疤痕组织,从而影响其正常功能。

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病例进行分析,以探讨肝硬化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

病例描述:患者,男性,年龄55岁。

患者主诉反复腹水和黄疸,伴有乏力和胃纳减退。

病史一年。

既往有长期饮酒史,约30年,平均每天饮酒量约为150克。

无明显药物过敏史和家族史。

临床表现:患者的主要症状是腹水和黄疸。

腹水表现为腹部肿胀,呼吸困难。

患者的黄疸程度较重,皮肤、巩膜、尿液均有黄染。

此外,患者还出现了乏力、胃纳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

辅助检查:1. 体格检查:腹部触诊提示有腹水,肝脾肿大。

2. 实验室检查:血液生化指标显示AST、ALT、GGT升高;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蛋白质总量下降,凝血功能异常。

3. 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显示明显肝脏纹理不清,肝实质内可见大小不一的结节,脾脏肿大。

4. 病理活检:患者接受肝组织活检,显示典型的肝硬化病理改变,包括肝细胞退行性变、纤维化、结节形成等。

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可以明确诊断为肝硬化。

鉴于患者存在长期大量饮酒史,酒精性肝硬化的诊断更为合适。

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治疗主要包括停酒、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和并发症治疗等方面。

1. 停酒:患者需要坚决戒酒,避免饮酒。

2. 营养支持:由于患者存在胃纳减退的情况,需要进行营养支持,包括高蛋白饮食、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

3.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法,如给予利尿剂、抗病毒治疗等。

4. 并发症治疗:针对肝硬化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腹水、消化道出血等,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放水术、药物控制出血等。

预后:酒精性肝硬化的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患者的饮酒情况、治疗及并发症的处理等。

如果患者能够坚决戒酒,遵守医生的治疗建议,并及时处理并发症,预后会有所改善。

肝硬化案例分析

肝硬化案例分析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生案例分析患者田某,男,62岁,于2014年1月09日以“发现肝硬化2月余,脾切除术后1月余,黑便7天”为主诉平诊入院。

患者2月前因进食馍干后出现呕血,约30ml,1月前至我院行脾切手术未出现明显不适,7天前突然出现黑便,伴腹痛、反酸、烧心,偶伴恶心,无心慌,胸闷,呕吐等不适。

今为进一步治疗治疗来我院,入院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状态一般,食欲较差,睡眠一般,大便如上述,小便正常,体力情况一般,T 36.5、P 80次/分、R 20次/分、BP 130/80。

1该患者可能诊断?答:该患者可能诊断为消化道出血、肝硬化。

2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答:(1)体液不足与消化道出血有关;(2)活动无耐力与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肝功能减退有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欲减退、消化和吸收障碍有关;(4)焦虑、恐惧与消化道出血有关;(5)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营养不良、水肿、皮肤干燥、长期卧床有关3该患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答:(一)一般护理1休息与活动(1)休息可以减轻病人能量的消耗,减轻肝代谢的负担,有助于肝细胞修复。

(2)出血时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并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

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或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2营养护理(1)评估:评估病人的饮食习惯,营养状态和饮食摄入情况等,以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2)饮食护理①制定饮食计划:一般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②食物准备:蛋白质(除肝性脑病以外)每日每公斤体重1~1.5g ,应选择高生物效价的蛋白质,以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维持血浆蛋白正常水平。

③增进食欲:尽可能安排病人与他人共同进餐,少量多餐!(3)其他支持疗法: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二)病情观察监测血清电解质和酸碱度的变化,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防止肝性脑病、功能性肾衰竭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一般资料姓名:刘文武性别:男年龄:38岁职业:自由职业者籍贯:湖北咸丰民族:土家族入院日期:20XX年4月3日记录日期:20XX年4月3日婚姻:已婚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及家属主诉: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

现病史:患者自诉10余年前发现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

稍有腹胀,无腹痛,无乏力、纳差,无呕血、黑便,无畏寒发热,无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

院外未作处理,腹壁静脉扩张,迂曲较前加重,向胸壁进展,部分迂曲成团。

无红肿疼痛不适。

7月前于我科就诊,诊断为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

拟手术治疗,因患者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而未行手术治疗并出院调理,院外继续护肝对症治疗,现来我院复查,以求进一步治疗。

门诊以肝硬化收入科。

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尚可,食欲欠佳,睡眠尚可,大便正常,小便正常,体力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一般,有肝炎病史。

手术及外伤史:无。

输血史:无。

过敏史:无。

个人史:有吸烟史,有饮酒史,无毒品接触史。

婚孕史:已婚,配偶身健。

家族史:父母健在,未见遗传性及传染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76次/分(规则),呼吸20次/分(规则),血压128/70mmHg。

肝病面容,皮肤黝黑,巩膜稍黄,脐上腹壁可见迂曲扩张静脉,向上延展至胸壁,部分迂曲成团。

腹壁血流由上向下流动,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缘下未及,脾肋缘下3横指,边界清楚,无压痛,表面光滑,肠鸣音可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可见皮肤色素沉着,双下肢不肿。

入院前辅助检查:血常规示:血小板230×10∧9/L,肝功能示:AST134u/l,DBIL24.8u/l,TBIL53.6umol/l,r-GT188u/l。

乙肝三对半示:HBsAg(-)。

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腹壁静脉扩张,腹壁静脉曲张诊断依据:1.男性患者,38岁。

2.有肝炎病史,七月前于我科住院,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

3.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

4.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

进一月发现腹壁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团较前增多,并向胸壁扩展。

5.血常规示:血小板230×10∧9/L,肝功能示:AST134u/l,DBIL24.8u/l,TBIL53.6umol/l,r-GT188u/l。

入院前诊疗经过:患者在院外行护肝治疗,一直服用拉米夫定、普耐洛尔以求护肝及防治出血并发症。

现患者腹壁静脉曲张程度有加重,迂曲静脉扩张到胸壁,迂曲的静脉团增多,遂入我科以求进一步治疗。

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红细胞4.02×10∧12/L,白细胞5.08×10∧12/L,血红蛋白124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3.0%,淋巴细胞百分比16.5%,血小板210×10∧9/L,单核细胞百分比8.7%。

尿常规示:胆红素2+,潜血1+,蛋白质2+,上皮细胞57.0ul,管型11.80ul。

大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凝示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9.3秒,血浆凝血酶原比值1.56,PT国际标准化比值1.64,纤维蛋白原含量4.78g/L。

生化示:AST135u/l,ALT115u/l,TP53.0g/l,ALB25.4g/l,A/G0.92,TBIL20.1umol/l,DBIL15.1umol/l,IBIL5.0umol/l,ALP197.5u/l,GGT32.2u/l,BUN7.388mmol/l,CREA54.2umol/l,BUN/Crea136,尿酸716umol/l,K+3.3mmol/l,Na+132.2mmol/l,CL-101.6。

心肌酶谱未见明显异常。

乙肝两对半示:HBsAAg(-),HBV-DNA复制水平无。

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AFP及CA153均在正常范围。

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胸片示:心影稍增大,右膈及肋膈角显示不清。

腹部CT:见少量腹水,肝右叶见多个钙化影。

食道钡餐G线:检查见食道中下段静脉曲张。

B超:探查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及剑突下未探及肝脏,脾厚85mm,肋下80mm ×50mm,门静脉宽18mm、距体表5mm深处腹壁可探及多条弯弯曲曲宽窄不一的血管,盘曲重叠成团,内径7——18mm,肝前见夜行暗带9mm。

进一步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

诊断依据:1.男性患者,38岁。

2.有肝炎病史,七月前于我科住院,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

3.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

4.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

进一月发现腹壁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团较前增多,并向胸壁扩展。

5.血常规示:血小板210×10∧9/L。

尿常规示:胆红素2+,潜血1+,蛋白质2+,上皮细胞57.0ul,管型11.80ul。

凝血功能示:凝血酶原时间19.3秒;血生化示:AST135u/l,ALT115u/l,K+3.3mmol/l,Na+132.2mmol/l。

6.腹部CT见:少量腹水,肝右叶见多个钙化影。

食道钡餐G线检查见食道中下段静脉曲张。

B超探查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及剑突下未探及肝脏,脾厚85mm,肋下80mm×50mm,门静脉宽18mm、距体表5mm深处腹壁可探及多条弯弯曲曲宽窄不一的血管,盘曲重叠成团,内径7——18mm,肝前见夜行暗带9mm。

入院后诊疗经过:入院后嘱患者高热量,高蛋白,低盐,质软饮食,限制水的摄入。

给予拉米夫定以改善肝功能,适当使用利尿剂以治疗及改善腹水症状,给予普萘洛尔以控制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护理监测患者每日尿量、体重、腹围的变化,以及注意患者腹胀症状的缓解情况,随时调整治疗。

临床讨论与分析:患者病史特点:1.男性患者,38岁。

2.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

3.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

进一月发现腹壁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团较前增多,并向胸壁扩展。

4.有肝炎病史,七月前于我科住院,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

5.血常规示:血小板210×10∧9/L。

尿常规示:胆红素2+,潜血1+,蛋白质2+,上皮细胞57.0ul,管型11.80ul。

凝血功能示:凝血酶原时间19.3秒;血生化示:AST135u/l,ALT115u/l,K+3.3mmol/l,Na+132.2mmol/l。

6.腹部CT见:少量腹水,肝右叶见多个钙化影。

食道钡餐G线检查见食道中下段静脉曲张。

B超探查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及剑突下未探及肝脏,脾厚85mm,肋下80mm×50mm,门静脉宽18mm、距体表5mm深处腹壁可探及多条弯弯曲曲宽窄不一的血管,盘曲重叠成团,内径7——18mm,肝前见夜行暗带9mm。

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可得到以下总结:1.肝硬化表现为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并在病程发展的晚期形成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

其流行病学特点是:发病高峰年龄为35——50岁,以男性多见。

该患者为38岁,男性。

增加了肝硬化的易感性。

2.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主要有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胆汁淤积、肝静脉回流受阻、遗传代谢性疾病、工业毒物或药物、自身免疫性肝炎演变为肝硬化、血吸虫病、隐源性肝硬化。

而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为主,主要以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为主,约占60%——80%。

甲型肝炎病毒(HA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性肝炎不发展为肝硬化。

该患者有乙型肝炎病史,七月前于我科住院,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有饮酒史,使其肝硬化易感性高。

3.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参与体内的消化、代谢、排泄,解毒以及免疫等多种功能;肝脏也是最大的代谢器官,来自胃肠吸收的物质几乎全部进入肝脏,在肝内合成、分解、转化、贮存。

肝硬化发展晚期由于肝脏的损伤,肝功能的减退使其消化、代谢、排泄解毒及免疫功能减退。

如呕吐,食欲减退导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营养不良等;由于合成及代谢功能的减退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从而易并发感染导致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等系统相应症状的产生。

门静脉高压导致脾脏的长期淤血肿大,使脾功能亢进,从而导致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的减少。

该患者有食欲减退,腹胀,消瘦等症状和体征,并且有电解质的降低,凝血功能异常等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的表现。

4.肝硬化的临床表现主要有:(1)代偿期肝硬化: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腹胀不适、肋缘可触及肿大质稍硬的肝脏、脾脏可肿大,肝功能检查可正常或有轻度酶学异常。

(2)代偿期肝硬化:表现为肝功能明显减退及门静脉高压症,主要有门-体侧枝循环开放(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痔静脉扩张以及腹膜后静脉扩张),脾脏肿大造成脾功能亢进,腹水的形成。

该患者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进一月发现腹壁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团较前增多,并向胸壁扩展;肝病面容,皮肤黝黑,巩膜稍黄,肝肋缘下未及,脾肋缘下3横指,双下肢可见皮肤色素沉着。

该患者的临床表现符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腹壁静脉曲张,脾大的表现。

5.相关辅助检查:血常规示:血小板210×10∧9/L。

尿常规示:胆红素2+,潜血1+,蛋白质2+,上皮细胞57.0ul,管型11.80ul。

凝血功能示:凝血酶原时间19.3秒;血生化示:AST135u/l,ALT115u/l,K+3.3mmol/l,Na+132.2mmol/l。

腹部CT见:少量腹水,肝右叶见多个钙化影。

食道钡餐G线检查见食道中下段静脉曲张。

B超探查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及剑突下未探及肝脏,脾厚85mm,肋下80mm×50mm,门静脉宽18mm、距体表5mm深处腹壁可探及多条弯弯曲曲宽窄不一的血管,盘曲重叠成团,内径7——18mm,肝前见夜行暗带9mm。

综合病因,临床表现以及各项相关辅助检查,该患者可最终诊断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脾功能亢进。

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1.与伴有肝肿大和脾肿大的疾病相鉴别。

如慢性肝炎,有肝炎的感染的病史,需要检查乙肝两对半以及HBV-DNA复制水平;原发性肝癌,需行血清免疫学检查甲胎蛋白(AFP)以及肝脏CT的检查以鉴别;某些累及肝脏的代谢性疾病也会导致肝脏的肿大,需从临床表现及各项辅助检查予以仔细鉴别。

血液疾病,如慢性白血病等常伴有脾脏的肿大,需进行骨髓检查以便与肝硬化所致的脾脏肿大相鉴别。

该患者外周血象没有明显异常,可行护肝等对症治疗后定期复查,观察外周血象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