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全)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全)](https://img.taocdn.com/s3/m/0525c5ee6294dd88d0d26bfe.png)
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1.当代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世界银行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世界贸易组织(95年)三大经济体:欧盟 & 北美自由贸易区 & 亚太经合组织主要行为主体:国家(最基本)/跨国公司/国际性组织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1 国际汇率金本位制p.s.世界贸易组织(WTO)前身为关贸总协定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入世2.影响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科技 & 资源 & 各国的制度与文化环境硬实力:经济、军事;软实力:文化、价值观3.经济全球化影响下当代世界经济的特点:a.全球分工与协作体系发生重大调整b.国家主权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和挑战c.”马太效应”愈加明显,不同国家发展水平的差距迅速拉大d.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全球性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且更加难以解决,世界经济因而受到严重影响和干扰。
因此,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世界经济不断增长、实现繁荣的同时,也带来对现状的强烈冲击,更导致一些矛盾与问题愈演愈烈。
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4.有关联合国:1945年6月26日宪章日;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日该天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6大主要机构,其中联合国大会为主要审议机构;安全理事会掌握实权包括5个拥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中俄英美法)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
1971年通过2758号决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中的席位。
联合国历任秘书长:1.特里格韦·赖伊(挪威,欧洲),1945年至1953年,辞职。
2.达格·哈马舍尔德(瑞典,欧洲),1953年4月至1961年3.吴丹(缅甸,亚洲),1961年接任,1962年当选,服务至1971年12月。
4.库尔特·瓦尔德海姆(奥地利,欧洲),1972年1月至1981年12月4.佩雷斯·德奎利亚尔(秘鲁,南美洲),1982年1月至1991年12月。
5.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埃及,非洲),1992年1月直至1996年12月,因美国投下了否决票而未能连任。
国际经济协调和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国际经济协调和世界三大经济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fbc4943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8.png)
国际经济协调和世界三大经济组织雷达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就是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边界从一国国内拓展到国外的过程。
市场机制需要一定的制度框架来规范其交易行为,这种国际间制度框架的形成属于经济一体化的范畴。
国际经济一体化可以通过某个中心国家(一般指霸权国家)的国内制度向外延伸来形成,也可以通过世界经济中参与国平等协商而产生。
通过参与国间相互协商而产生的国际间制度安排,被称为国际经济协调,世界三大经济组织即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前身——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就是为适应这一形势而出现的。
国际经济协调的产生以及世界三大经济组织的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协调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战后成立的联合国是协调国际事务的常设机构,而经济领域中布雷顿森林协议和上述世界三大经济组织的出现,则成为通过参与国之间协调而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机制的重要标志,在经济利益协调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领域发生如此大的变化?首先,战后出现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使得旧殖民体系瓦解,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再也不能依赖某一国国内制度的向外推行来实现。
其次,发达国家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强,发达国家汲取了“凡尔赛和约”的教训并认识到国际间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早在一战结束时,约翰·M·凯恩斯就在《和平的经济后果》一书中明确指出:现在国际间相互依赖程度之深,从战胜国本身的利益出发,没有必要要求战败国以黄金和物品来作战争赔偿。
凯恩斯的这一认识,在二战期间逐步成为发达国家一些政要的共识。
战争结束前,美英两国已经在为战后的国际经济制度(主要是国际金融制度)安排进行磋商,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便是这一磋商的直接结果,而世界三大经济组织的建立也是这一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国际经济协调是世界经济参与国政府之间有关国际经济制度安排的磋商行为,因此,它的出现必须以民族国家政府经济职能的增强为基础。
世界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发展的特点分析
![世界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发展的特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dcc344cc22bcd127ff0c04.png)
世界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发展的特点分析作者:张鑫来源:《商》2013年第10期摘要:随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使得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必然趋势,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必然经历的发展阶段。
本文通过对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历史和特点分析,指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欧盟:欧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多元体系且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欧盟的发展历程主要概况如下:1951年4月,欧洲6国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正式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3月,六国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7月1日,六国正式将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
1991年12月,欧共体签订了《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条约》及《欧洲政治联盟条约》,1993年11月,该条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正式更名为欧盟。
欧盟的统一货币为欧元,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
欧盟在其历史上共进行了5次扩大,现在共有27个成员国。
欧洲联盟作为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经济政治组织不断发展,始终依循一条深化与扩大的路线前行,体现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独特的进程特点。
第一,一体化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渐进性。
欧盟从当初的“欧洲煤钢共同体”发展到今天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组织,从当初的6个成员国,到今天发展成拥有27个成员国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
第二,欧盟具有超国家性,内部高度统一性。
欧盟坚持用一个声音说话,成为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关税减免,使用统一货币欧元,成员国之间交易成本不断降低,大大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第三,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深受世界外部环境的影响。
一定时期的国际形势对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步伐影响较大,如20世纪70年代由于国际形势的恶化,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共同农业政策执行难以为继。
2019转业备考资料公共基础知识: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2019转业备考资料公共基础知识:世界三大经济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d177ff9cf524ccbff12184af.png)
公共基础知识:世界三大经济组织在经济学的考试中,有一个大家都不陌生的知识点: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这三个组织主要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
但是他们的具体的来源、职能是什么呢?我们本节课来学习一下。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因为其英语: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故而我们称其简称为IMF。
在我们的常识考试中,也常常考察英文简写的对应,大家要引起重视。
在二战中,美国坐收渔翁之利积累了大量的资本。
二战后期成为了难以撼动的经济霸主的地位。
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这意味着英国将经济霸主地位和平让渡给美国,美元与黄金挂钩。
次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运而生,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
其总部设在华盛顿。
IMF从诞生以来维护者国家间的汇率平衡,但是由于IMF 的基金份额和投票权分配不合理,在IMF的重大决策上,美国拥有一票否决权等弊端,未来仍有许多困难需要解决。
二、世界银行世界银行(World Bank),故而是世界银行集团的简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通称。
是联合国经营国际金融业务的专门机构,同时也是联合国的一个下属机构。
世界银行的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贷款和投资,推进国际贸易均衡发展。
一开始世界银行的目的是帮助欧洲国家和日本在二战后的重建,此外它应该辅助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发展。
一开始世界银行的贷款主要集中于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如高速公路、飞机场和发电厂等。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也曾向世界银行申请了一笔贷款。
三、世贸组织世界贸易组织(英语: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简称WTO),中文简称是世贸组织。
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是世贸组织的前身。
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拥有164个成员,成员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有"经济联合国"之称。
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世界三大经济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ffa24f91b307e87100f6965d.png)
• 可以增强我国在贸易规则制定上的发言权,有 利于维护我国及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 可以使我国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有利于我 国经济走向世界;
• 有利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公平地参与竞争,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 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信息,了解国际贸易规模 、世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贸易变化的新动向。
•第二、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
客观要求。
•第三、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
•
建设的必要条件。
•第四、
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2021年3月2日星期二
• 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 (WTO)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 世界银行 (WORLD BANK)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大楼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图为中国代表团团长石广生于2001年11月11日晚
要记清楚的话,基本上就
干三件事。一个是制定规
则,第二是开放市场,第
三个是解决纠纷。
•
------龙永
图
•(3)作用:
•①积极组织多边贸易谈判。 •②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的基本原则和协定。 •③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冲突的场所。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4)基本原则:
•①、非歧视原则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探究10:为什么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
如何正确处理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世界经济及其主要行为主体
![世界经济及其主要行为主体](https://img.taocdn.com/s3/m/a6b196800242a8956aece413.png)
世界经济及其主要行为主体1.世界贸易组织。
宗旨:通过实施普遍的最惠国待遇,削减乃至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促进自由贸易,以便充分利用各国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从而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就业,以及提高生活水平。
为实现此宗旨,各缔约国接受了以下基本原则:第一,最惠国待遇原则。
第二,无歧视待遇原则。
第三,关税减让原则。
第四,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第五,透明度原则。
第六,互惠即对等原则。
作用:它制定的多边贸易规则已成为各缔约国普遍接受的共同规则;主持多轮多边贸易谈判,使各国关税大幅度下降;为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提供了谈判和合作的场所,为调解各国的贸易纠纷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2.国际贸币基金组织(IMF)。
宗旨:为会员国在国际货币问题上进行磋商与合作提供必要的机构,促进国际的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发展;促进各国汇率的稳定;为经营性交易建立一个多边支付和汇兑制度;为会员国融通资金;争取减轻各成员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基金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是理事会,执行董事会负责日常事务。
1980年我国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席位,并担任执行董事会董事的职务。
3.世界银行(又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宗旨:对用于生产目的的投资提供便利,以协助会员国的复兴和开发;通过保证或参与的方式促进私人对外投资;鼓励开发生产资源,促进国际贸易平衡发展,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与其他国际贷款相配合,提供贷款保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相互补充,前者首要任务是保持汇率的稳定、国际收支的平衡,后者侧重支持会员国经济发展计划和经济开发。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的世界经济中,这些世界经济组织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突出表现在这些组织被发达国家所控制,因此在运作中较多地向发达国家的利益倾斜,有时甚至被少数国家用来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约束和限制。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第一阶段,即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的阶段美国正是凭借经济上的巨大实力和强大优势,一步一步地夺取世界经济霸权之基本步骤:第一,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知识点总结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5750120f01dc281e43af01b.png)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知识点总结最新考纲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对外开放;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基础知识点知识点一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1)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2.跨国公司(1)含义: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2)作用: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3.经济全球化双重影响的表现、原因及对策知识点二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1.对外开放(1)地位: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格局: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
(3)意义: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国际经济组织(1)世界三大经济组织:世贸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世界贸易组织3.参与国际经济合作(1)开放格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2)新优势: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核心突破】1.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2.企业应如何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2)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3)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和外贸增长方式,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
26--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26--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https://img.taocdn.com/s3/m/71aeb9c558f5f61fb7366643.png)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 竞争与合作
(一)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加入世贸
1、 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WTO)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2、世界贸易组织 ( WTO)的成立
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是一个专 门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其 成立于1995年1月1日。
3、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全国卷I)35.1990年以来,中国与东盟的贸 易额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2007年中 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为2025.5亿美元,提前三 年实现了2000亿美元的目标。这表明 ①中国与东盟的友好合作关系得到迅速发展 ②中国与东盟的共同利益明显增加 ③东盟上升为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 ④东盟发展为世界政治力量的重要一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5、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影响
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 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有利影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 环境, 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 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 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与生活水平 不利影响:
(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重点)
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 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要实行对外开 放。 宽领域,不仅对国际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市场 开放,而且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 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等广泛领域。 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通过经 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 及沿边、沿江和内陆中心城市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 形式,形成全国范围的对外开放。
世界几大经济组织
![世界几大经济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d375c9267375a417866f8f4b.png)
世界几大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世贸组织)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 WTO),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GATT)。
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
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
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
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
它的前身是1947年订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而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商品货物贸易。
世贸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起,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
目前,世贸组织的贸易量已占世界贸易的95%以上。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成为其143个成员国。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 OECD) 为政府间国际组织,简称“经合组织”。
前身为1948年4月16日西欧十多个国家成立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
1960年12月14日,加拿大、美国及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等共20个国家签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约》,决定成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在公约获得规定数目的成员国议会的批准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约》于1961年9月30日在巴黎生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正式成立。
总部设在巴黎。
博鳌亚洲论坛博鳌亚洲论坛(Boao Forum for Asia -- BFA) 成立于2001年2月27日,它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
博鳌亚洲论坛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亚洲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成立的。
10 名校高一政治重点知识点——经济全球化
![10 名校高一政治重点知识点——经济全球化](https://img.taocdn.com/s3/m/84f6d6e27e21af45b207a839.png)
高一政治重点知识点——经济全球化知识点讲解一、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2.表现:生产、贸易、资本的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贸易全球化:随着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国际商品交换之中,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从一般商品到各类服务都进入了交易范围;资本全球化:伴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资本的触角伸向全球,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
3.载体:通过跨国公司实现。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4.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现阶段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5.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2)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3)经济全球化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4.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面前,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
因此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的迎接挑战。
5.跨国公司(1)含义: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2)作用: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触角几乎延伸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6.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有利影响①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②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③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不利影响①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三大支柱
![三大支柱](https://img.taocdn.com/s3/m/9ada1bf6c8d376eeaeaa31fe.png)
Copyright © 2005 ECUST.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东理工大学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三、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
1947年成立,中国是创始缔约方。 1986年中国提出恢复缔约方申请。 1995年1月1日世贸组织替代关贸总 协定。 2001年11月中国加入,成为第143个 缔约方(中国台湾是第144个缔约方)
Copyright © 2005 ECUST.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东理工大学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步履蹒跚”
原因多
1.农业协定、工业补贴协定、服务业 2.香港、澳门经济发展 3.中国台北(台、澎、金、马)入世 4.《中美农业合作协议》
Copyright © 2005 ECUST.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东理工大学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入世后的3大挑战
可能增大改革的难度 加重人才危机 把缺少企业家的威胁空前扩大
Copyright © 2005 ECUST.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东理工大学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2004年中国企业经营十大反思
“和气生才”取代“你死我活” 2. “以人为本”取代“金钱万能” 3. “诚信乃成功第一要素”取代“惊人胆 魄,惊人才能” 4. “谁动了我的奶酪”取代“是太阳总会升 起”的盲目乐观 5. “大公司规模小公司管理”的现金/顾客 /库存 取代“大而全、大而威”
WTO的职能
促进有关协议的执行 组织多边贸易谈判 监督和审议各国的贸易政策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和专业培 训 以适当的方式与国际IMF、IBRD合作
Copyright © 2005 ECUST.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东理工大学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2019转业备考资料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常识:拉动世界经济的“三驾马车”
![2019转业备考资料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常识:拉动世界经济的“三驾马车”](https://img.taocdn.com/s3/m/7022b55b55270722192ef771.png)
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常识:拉动世界经济的“三驾马车”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合作、竞争、冲突也越来越多。
为了更好地合作与发展,为了解决各种矛盾和争端,大量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不断应运而生。
那么,在这些组织中,哪些组织才是最能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呢?一、知识介绍(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成立:1945 年12 月27 日成立,总部设在华盛顿。
性质:联合国的独立机构,在经营上有其独立性。
职责: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11月30日该组织在华盛顿总部举行执董会会议,会议决定将中国的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SDR)篮子,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后第5个成员,人民币成为真正的“世界货币”。
(2)世界银行(WB)成立:1945 年12月成立,总部设在华盛顿。
性质: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职责:世界银行依靠高收入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基于这笔基金,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贷款、无息信贷和赠款。
它的任务是资助国家克服穷困,各机构在减轻贫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3)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1995 年1月成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性质: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
职责:通过贸易合作,实现非歧视、关税减让、透明公平的贸易。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于2001年11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由于以上三大组织致力于发展世界经济和贸易且意义深远,因此,国际贸易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被称为拉动世界经济的“三驾马车”。
二、真题展示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性组织是( )。
A.粮农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C.关税同盟、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D.粮农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答案】B。
解析:国际贸易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被称为拉动世界经济的“三驾马车”,即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性组织。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知识点整理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40d83f5b52acfc788ebc9ba.png)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知识点(一)1、WTO的地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2、WTO的作用:组织多边贸易谈判、制定贸易基本原则和协定、提供解决贸易争端的场所。
3、WTO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最重要的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原则与公平贸易原则、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
4、我国加入WTO的利弊:①利: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②弊:经济风险显著增加5、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6、要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必须坚持“引近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基本战略)。
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7、我国对外开放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也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知识点(二)1.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价格和供求的关系是什么?P12、132.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成反比3.个别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有利地位。
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不利地位。
决定了生产者必须努力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5.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如何理解“需求有弹性,弹性各不同?6.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不同(替代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同方向变化,互补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反方向变化),互补品和替代品的含义7.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 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知识点(三)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是基础和前提和物价总体水平)2.消费类型的三种划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3.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4.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和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P21 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世界三大经济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c6ef58f7f7ec4afe04a1dfe2.png)
最惠国待遇:(见者有份)——无论是否WTO成员 国民待遇原则:(不分内外)——强调的是外国产品
与本国产品享有权利的平等性,可 使外国产品与本国产品在同等条件 下竞争和取得利益
2、中国入世的利弊
利:
①利于扩大对外开放, 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 好的国际环境。
•
做一枚螺丝钉,那里需要那里上。20. 11.1503 :33:320 3:33No v-2015 -No v-2 0
•
日复一日的努力只为成就美好的明天 。03:33:3203:33:3203:33Sunday, November 15, 2020
•
安全放在第一位,防微杜渐。20.11.1520.11.1503:33:3203:33:ember 15, 2020
世界贸易组织全景
1、关于世界贸易 组织( WTO)
(1)性质:
是专门协调国际贸 易关系的国际经济 组织。有“经济联 合国”之称。
(2)地位:
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它与世界银行、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目前成 员国达150个,占全世界国家的4/5。其贸易额已经 占世界贸易总额的百分之九十左右。
中国加入WTO的消极影响(挑战)--具体
①要大幅度削减关税,随着竞争力发达国家 商品涌入,必然对国内企业带来生存危机。
②按照特别条款规定,一些缔约国会利用该 条款对中国产品实行某些限制措施。
③我国对外经贸管理和体制、法律、法规还 不完全符合WTO规定,面临经济风险显著增加。
利>弊
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基本国策
•
相信命运,让自己成长,慢慢的长大 。2020年11月15日星 期日3时 33分32秒Sunday, November 15, 2020
世界经济及其主要行为主体
![世界经济及其主要行为主体](https://img.taocdn.com/s3/m/450dcab8bb68a98270fefaa1.png)
世界经济及其主要行为主体1.世界贸易组织。
作用:它制定的多边贸易规则已成为各缔约国普遍同意的共同规则;主持多轮多边贸易谈判,使各国关税大幅度下降;为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提供了谈判和合作的场所,为调解各国的贸易纠纷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2.国际贸币基金组织(IMF)。
宗旨:为会员国在国际货币咨询题上进行磋商与合作提供必要的机构,促进国际的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进展;促进各国汇率的稳固;为经营性交易建立一个多边支付和汇兑制度;为会员国融通资金;争取减轻各成员国国际收支的不平稳。
基金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是理事会,执行董事会负责日常事务。
1980年我国复原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席位,并担任执行董事会董事的职务。
3.世界银行(又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宗旨:对用于生产目的的投资提供便利,以协助会员国的复兴和开发;通过保证或参与的方式促进私人对外投资;鼓舞开发生产资源,促进国际贸易平稳进展,以坚持国际收支平稳;与其他国际贷款相配合,提供贷款保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相互补充,前者首要任务是保持汇率的稳固、国际收支的平稳,后者侧重支持会员国经济进展打算和经济开发。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的世界经济中,这些世界经济组织也有专门大的局限性。
突出表现在这些组织被发达国家所操纵,因此在运作中较多地向发达国家的利益倾斜,有时甚至被少数国家用来对进展中国家进行约束和限制。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进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美国正是凭借经济上的庞大实力和强大优势,一步一步地夺取世界经济霸权之差不多步骤:第二,建立以贸易自由化为差不多原则的贸易体制,成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2.战后世界经济格局进展的第二时期——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进展相伴着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衰落,欧共体和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两大新的经济中心,世界经济中美国一国独霸的局面开始向美国、欧共体、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过渡。
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实力也有专门大的增强,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世界三大经济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896a2221a32d7375a4178066.png)
世界三大经济组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是战后近半个世纪推动和规范国际贸易并具有约束力的全球性多边贸易协定。
1947年10月30日,美、英、中、法等23国在协定上签字(1948年1月1日生效)。
我国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签字的23国之一,属于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
关贸总协定在调节世界贸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于1995年1月1日取代关贸总协定开始运行。
世界贸易组织贸易组织的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稳步地提高是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货物、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成员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并维护环境;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份额和利益。
世贸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相比,有如下特点:世贸组织是一个国际组织,而关贸总协定是一个多边贸易协定;世贸组织在管辖的功能方面,涵盖了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及相关投资措施等新领域,而关贸总协定只涉及商品和货物贸易;世贸组织设有仲裁机构。
而关贸总协定通过谈判解决贸易争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是世界范围内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该组织是根据1944年7月召开的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通过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及其附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于1945年12月成立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并通过短期贷款,帮助成员国解决在国际支出出现暂时困难时的外汇资金需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高权利机构是理事会,由各成员国代表组成,该组织的执行董事会处理日常业务问题。
中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始成员国,已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席位。
世界主要国际经济组织介绍
![世界主要国际经济组织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ccce6bbaa00b52acfc7ca85.png)
世界主要国际经济组织热点提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而一些主要国际经济组织的不断出现,推动了这两大经济发展趋势的加强,建议复习时注意如下几个知识点:1、战后初期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2、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3、主要的经济区域集团,中国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关系4、主要的经济全球化组织,中国与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考纲要求: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史论共享:1、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为了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除了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外,美国还致力于建立国际贸易组织。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尽管美国拥有特殊地位,但三大支柱的出现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2、认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战后世界经济中出现的一种新趋势。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3、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影响: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世贸组织的一些决策,对抑制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具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弊: ①加剧了国际竞争
②扩大经济风险
二、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
探究2:为什么要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
(1)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3)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 (4)实践证明,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步形成了全方 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格局。对外开放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 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最重要的原则---非歧视原则。包括或(体现):
最惠国待遇:(见者有份)——无论是否WTO成员 国民待遇原则:(不分内外)——强调的是外国产品
与本国产品享有权利的平等性,可 使外国产品与本国产品在同等条件 下竞争和取得利益
2、中国入世的利弊
利:
①利于扩大对外开放, 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 好的国际环境。
世界贸易组织,如果大家 要记清楚的话,基本上就 干三件事。一个是制定规 则,第二是开放市场,第 三个是解决纠纷。
------龙永图
(3)作用:
①积极组织多边贸易谈判。 ②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的基本原则和协定。 ③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冲突的场所。
(4)基本原则:
①、非歧视原则
②、市场准入原则 ③、互惠原则 ④、公平竞争和公平贸易原则 ⑤、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
世界贸易组织全景
1、关于世界贸易 组织( WTO)
(1)性质:
是专门协调国际贸 易关系的国际经济 组织。有“经济联 合国”之称。
(2)地位:
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它与世界银行、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目前成 员国达150个,占全世界国家的4/5。其贸易额已经 占世界贸易总额的百分之九十左右。
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 (WTO)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 世界银行 (WORLD BANK)
世界贸易组织大楼
图为中国代表团团长石广生于2001年11月11日晚在 多哈签署中国入世议定书。
一、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探究1: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 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怎么样?
(1)坚持“引进来”与
“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 战略 (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 更生的基本原则。
中国加入WTO的积极影响(机遇)
①加入WTO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 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
可以增强我国在贸易规则制定上的发言权,有利 于维护我国及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可以使我国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有利于我国 经济走向世界;
有利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公平地参与竞争,为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信息,了解国际贸易规模、 世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贸易变化的新动向。
②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 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 力和国际竞争力。
比如:对农业来说,有利于引进技术、 资金、管理经验,推进农业现代化,有利于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①都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引进来”是“走出去”的基础,“走出去”是“引进来” 的必然要求——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 验和高素质人才,促进经济发展,积聚经济实力。当具备 “走出去”的实力时,就应适时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 务出口,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 国,全国居民每天消费总额达到 37亿元。每天消费粮食75万吨, 每天消耗猪肉6万吨,食油1万吨, 糖1.6万吨,鲜蛋1.8万吨。每天 购买杂志600多万册,报纸5000 多万份,需要400辆中型载货汽 车才能装载。
探究9:在这种国情下发展对外关系,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力更生的原则? 如何正确处理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小结:
对外开放 的新阶段
性质
入 地位 世 作用
基本原则(最重要) 对中国的影响(利弊)
为什么?
提高开放型 经济水平
举措。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层次。 ③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 拓
展经济发展空间、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走出去”的实质: ——将我国的发展空间,从本土拓展到世界
范围。
江泽民:“‘引进来’和‘走出去’是 我国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必须同时转 起来。”
探究8:“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怎 样?
③还有中石油、中石化、联想、海信、奇瑞等 等。一般通过投资建厂、建立科研开发机构、承 包工程、组织劳务输出、投资农业和服务业等方 式走出国门。(怎么样)
探究7:为什么要“走出去” ?如何成功“走出去” ?
①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走出去”的条件越 来
越成熟,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②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 大
②重要性:自身资金、技术、管理不足,而国内经济 迅速发展
③ 在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同时,要结合国内产业结构
升级,更多的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 才。
海尔1997年在菲律 宾建立海外第一家工厂。 尔后,迅速在中东、北 非等地区设厂。1999年, 海尔进入美国设厂。截 至2004年7月,海尔已 经在世界12个国家建厂. 成功实现了“走出去”
探究6:什么是“走出去”?其主要内容是什 么?你知道有哪些成功“走出去”的中国 企业?这些企业是怎样成功“走出去”的?
①“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 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 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② “走出去”的主要内容:鼓励和支持有比较 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 劳务出口;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
探究3:怎样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 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探究4: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是什么?
基本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探究5:什么是“引进来”?为什么要“引进 来”? ①引进怎外么资“,引引进进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