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辨析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切世界观都是哲学
错误。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形成
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是自发的不系统的世界观,这样的世界观不是哲学,宗教虽然也是一种世界观,并且可能是系统化的,但它不采取理论形式即
不是理论化的世界观,因而也不是哲学。
2.一切哲学都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正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体的根本观
点,又是方法论。一种哲学理论一旦形成,就给人们提供了应当怎样观察
和处理问题的一般指导原则,这一般指导原则就是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
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3.一元论就是唯物论。
错误。一元论就是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承认世界是统一的哲学理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主张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肯定世界的统一性;唯
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
原是精神、世界统一于精神。所以,一元论又有唯物论和唯心论,不能说
一元论就是唯物论。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错误。把哲学看成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是马克思主义以
前的旧哲学,尤其是某些近代哲学家由于对哲学研究对象及哲学和具体科
学关系的错误理解所形成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世界的共同本质和普
遍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从而对哲学研究对象及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
系作出了科学的规定,结束了所谓哲学是”科学之科学”这种错误观点的统
治。
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
错误。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是没有顶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前人的
思想成果,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集大成。但马克思主
义哲学是开放的体系,必然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
义哲学并没有结束真理,而只是开辟了不断认识和发展真理的道路。6.物质就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
错误。物质的惟一特性就是它的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概括了各种具
体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又不能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物质归结为”
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不能抽象辩证地把握物质的”
客观实在性”这个惟一的特性。”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有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也是物质的表现形态。
7.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正确。物质生产劳动使猿脑进化为人脑,这就为人的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
质基础。物质生产劳动促进语言的产生,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它推动了意识的形成。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社会的
产物。
8.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正确。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的对象,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意识,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二者的区别在
于,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歪
曲反映。
9.世界统一于存在。
错误。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存在”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含义,只有作为思维的对立面,用于表达哲学的基本问题时,存在才
和物质具有同样的含义。如果离开了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就是一个模棱
两可的概念。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存在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唯物主义把
它理解为物质,而唯心主义说的存在指的是不依赖于物质的精神、观念和
上帝。在他们看来,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精神,所以,说”世界统一于存在”混淆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
10.在意识的作用问题上一切唯物主义哲学都是一致的。
错误。在意识的作用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有着原则的区
别;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的第一性、意识的第二性的基础上,又肯定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这就在意识的作用问题上既坚持了唯物主义,又
坚持了辩证法;机械唯物主义肯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但却否定意
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11.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是以承认具体事物之间的相互区别、确定界限为前提的。
正确。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并不否认具体事物、现象之间的区别、确定界限,恰恰想法,它是以承认它们之间的区别、确定界限为前提的。
离开了区别、确定界限也就说不清什么东西与什么东西的联系。只讲区别,否认联系,把事物之间的界限绝对化是形而上的错误;只讲联系,否认区
别,抹煞事物事物之间的界限是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
12.割下来的手不再是手。
正确。活着的人身体是整体,生长在人体上的手是这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
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和系统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观察和处理问
题要着眼于有机整体,正确认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部分是由整体决定的,部分离不开整体,任何部分都是整体的部分并只有在同整体的联系中才能
获得自身的性质、价值和意义。
13.只有矛盾的斗争性才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错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各有自己的特点,起着不同的
作用,但是决不能因此认为它们在事物发展中作用是孤立进行的。矛盾的
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才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片面夸大斗争性否认
同一性的作用都不能真正把握事物发展的动力。
14.事物的质、量、度是同时存在的。
正确。任何事物都同时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规定性,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而质和量的统一就是度。在理论分析中,有必要先说明质,后说明量,再
说明度,但是在现实世界中,质和量总是结合在一起的,质是一定量的质,
量是一定质的量,而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15.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
错误。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区别新
旧事物不能以出现时间的前后为标准,因为新出现的东西并不一定都是新
事物,也不能以其外在形式是否新奇为标准,因为形式、外表、名称新不
一定内容新,而且旧事物往往会利用新形式装扮自己,新事物有时也会利
用旧形式来表现自己。
16.假象是人们的错觉。
错误。错觉是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感觉和知觉,属于主观意识的范畴。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同真相
一样也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由客观存在的各种条件所
造成的,因而不能把它同标志主观失误的错觉混为一谈。
17.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正确。当我们把两个具有因果关系的现象从普遍联系的网络中抽取出来单
独考察时,因和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因就是因,果就是果,不能混淆和颠
倒。但是如果超出这个有限的范围,把它们纳入无限发展的系统中去看,因果的区分则是不确定的,原因和结果可以相互转化,某一现象在一种关
系中是结果而在另一种关系中是原因,反之亦然。
18.抽象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没有本质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