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集锦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主要知识要点: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3、共价键4、分子的空间构型5、分子的性质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一)原子结构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 d、 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 s、 p、 d、 f,, 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 3、 5、7,, 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 n:能层的序数)。
主要知识要点: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3、共价键4、分子的空间构型5、分子的性质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一)原子结构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 d、 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 s、 p、 d、 f,, 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 3、 5、7,, 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 n:能层的序数)。
主要知识要点: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3、共价键4、分子的空间构型5、分子的性质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一)原子结构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 d、 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 s、 p、 d、 f,, 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 3、 5、7,, 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人教版选修3 第2章第3节分子的性质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范德华力、氢键、溶解性和手性

雾凇是由过冷水滴凝结而成。 这些过冷水滴不是天上掉下来 的,而是浮在气流中由风携带 来的。当它们撞击物体表面后, 会迅速冻结。由于雾滴与雾滴 间空隙很多,因此呈完全不透 明白色。雾凇轻盈洁白,附着 物体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 雅致,这就是树挂(又称雪挂)。
知识点三、氢键
概念解读
1、概念 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 电负性很强的原子 如:F 、O、N
交流讨论
学习小结
1.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
2.范德华力、氢键对物质性质影响的 规律
(一1)定 由是 非非 极极 性性 键分 构子 成, 的如双H原2、 子O分2 等 子。(物1)理 范性 德质 华; 力组 :成 影和 响结 物构 质相 的似 熔的 、物 沸质 点, 等
(2)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可能是极 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物质的熔、
范德华力。
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
知识点二、范德华力
数据解读
1、含义:分子间的普遍存在作用力,使物质能以凝聚态存在。 2、特征:①很弱,约比化学键能小1-2数量级; ②无方向性,无饱和性。 3、影响因素: ① M 相同或相近时,分子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②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2、分子内氢键
如:苯酚邻位上有-CHO -COOH、-OH和-NO2时,由氢键组成环的特殊结构
知识点三、氢键 氢键性质及应用
现象分析
1. 氢键的强弱 X—H ... Y—
X和Y的电负性越大,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则氢键越强 如:F 电负性最大,得电子能力最强,因而F-H…F是最强的氢键
氢键强弱顺序: F-H…F > O-H…O > O-H…N > N-H…N
Na2O2
NaOH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课件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复习课件(共21张PPT)

讨论2:(10江苏)乙炔是有机合成工业的一种原料。工业上
曾用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
(1)CaC2中C22-与O22+互为等电子
体,O22+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1molO22+中含有的π键数目
为
。
(2)将乙炔通入[Cu(NH3)2 ]Cl 溶液生成 Cu2C2 红棕色沉淀。基态核
外电子排布式为
。
谢谢
常见分子中的键角:CO2分子中的键角
为 180,°为
形直分线子;H2O分子中键角为
105°,为 形(V 或 形)分角子;CH4分子中键
角为109°28′,为
形分正四子面。体
[特别提醒]
(1)共价单键全为σ键,双键中有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 三
键中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
(2)一般σ键比π键稳定,但N2分子中的σ键比π键键能小。 (3)稀有气体分子中没有化学键。
酒精等)能溶解非极性物质(Br2、I2等)
注意:常用有机物的溶解度的判断,亲水 基越多,憎水基越小溶解度越大,
(3)化学性质(无机含氧酸的酸性、热稳 定性)
无机含氧酸可写成
(HO)mROnm≥1,n≥0)高,n值越大,R的正电 性越 ,R使R—O—H中O的电子向 偏移,
在水电分离子出的H作+ 用下容易 强 ,酸性越 < 。
如HClO< HClO2< HClO3 HClO4,
HNO2 <HNO3
H2SO3 H<2SO4。
注意:次磷酸 亚磷酸 磷酸酸性强弱的比较 硼酸如何体现一元弱酸的性质 碳酸中非羟基氧的数目是1,为什么是弱酸
(3)手性
(1)手性异构: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和原子排列 的一对分子,如左手和右手一样互为 镜像,在 三维空间里 不能重叠的现象。
人教化学选修3第二章分子结构和性质 复习共15张

相似相溶
重合
分 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的影响
子
的
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性
质
无极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训练反馈:
X射线衍射测定等发现,I3AsF6中存在
I
+ 3
离子。
I3+离子的几何构型为
____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
为____________。
V形
SP3
拓展延伸 1.(2018·全国卷Ⅰ· 35)Li 是最轻的固体金属 ,采用 Li 作为负极材料的电池具
答下列问题 :
(1) Zn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黄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之一 ,主要由 Zn 和 Cu 组成。第一电离能 I1(Zn)
I1(Cu)(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
。
(3)ZnF 2 具有较高的熔点 (872 ℃),其化学键类型是
;ZnF2 不溶于有机溶
剂而 ZnCl2、ZnBr 2、ZnI2 能够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原因是
熔点/℃
H 2S -85.5
S8 115.2
FeS 2 >600
SO 2 -75.5
SO 3 16.8
H 2 SO 4 10.3
沸点/℃
-60.3
444.6
( 分解 )
-10.0
45.0
337.0
回答下列问题
:
(1) 基 态
Fe
原 子 价 层 电 子 的 电 子 排 布 图 (轨 道 表 达 式 )
分子结构与性质归纳与整理
分子结构与性质
教学目标: 1、梳理本章知识体系,归纳重要知
识点 2、了解大纲及考纲对本章知识的要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一、物态变化1.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和微观结构。
2.相变的概念及其条件。
3.气体的压力、体积和温度的关系(气体状态方程)。
4.确定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的实验方法。
二、物质的分子结构1.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2.分子的极性与非极性。
3.分子的键型及其特点。
4.共价键的键能和键长的关系。
三、化学键的性质1.同种键和异种键的定义和举例。
2.键能的概念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
3.键长的测定方法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影响。
4.共价键的极性和电性的概念及其与键型的关系。
四、物质的热稳定性1.温度和物质的热稳定性的关系。
2.物质的热分解与热合成的条件和特点。
3.确定物质的热分解和热合成的方法。
五、物质的电解性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和举例。
2.电解质的导电性及其与离子的浓度和动力学的关系。
3.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别和举例。
六、分子与离子的形成1.分子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的区别和举例。
2.确定分子和离子的产生与存在的条件。
七、氢键和离子键1.氢键的特点和举例。
2.氢键的性质和应用。
3.离子键的特点和举例。
4.离子键的性质和应用。
八、离子晶体和共价晶体1.离子晶体的特点和举例。
2.确定离子晶体的特性和存在的条件。
3.共价晶体的特点和举例。
4.确定共价晶体的特性和存在的条件。
九、化学键的杂化1.杂化的概念和种类。
2.方向性杂化的概念和应用。
3.确定方向性杂化的条件和特点。
十、分子结构的测定1.确定分子结构的方法。
2.确定分子结构的仪器。
3.确定分子结构的实验步骤和原理。
综上所述,以上是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的知识点总结。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从而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原理。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3知识点全部归纳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全部归纳(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一)原子结构1、能层和能级(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 (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
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
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
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二.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内容:离子键――离子晶体1.理解离子键的含义,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了解NaCl型和CsCl型离子晶体的结构特征,能用晶格能解释离子化合物的物理性质.(1).化学键: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2).离子键: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离子键强弱的判断: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越多,离子键越强,离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离子键的强弱可以用晶格能的大小来衡量,晶格能是指拆开1mol离子晶体使之形成气态阴离子和阳离子所吸收的能量.晶格能越大,离子晶体的熔点越高、硬度越大.离子晶体:通过离子键作用形成的晶体.典型的离子晶体结构:NaCl型和CsCl型.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有6个氯离子,每个氯离子周围有6个钠离子,每个氯化钠晶胞中含有4个钠离子和4个氯离子;氯化铯晶体中,每个铯离子周围有8个氯离子,每个氯离子周围有8个铯离子,每个氯化铯晶胞中含有1个铯离子和1个氯离子.(3).晶胞中粒子数的计算方法--均摊法.2.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数据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对σ键和π键之间相对强弱的比较不作要求).(1).共价键的分类和判断:σ键(“头碰头”重叠)和π键(“肩碰肩”重叠)、极性键和非极性键,还有一类特殊的共价键-配位键.(2).共价键三参数.共价键的键能与化学反应热的关系:反应热= 所有反应物键能总和-所有生成物键能总和.3.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及其性质的差异.(1)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2)键的极性:极性键:不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成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非极性键: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成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相同,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3)分子的极性:①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不相重合的分子.非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相重合的分子.②分子极性的判断:分子的极性由共价键的极性及分子的空间构型两个方面共同决定.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的比较4.分子的空间立体结构(记住)常见分子的类型与形状比较5.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1).原子晶体:所有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成的晶体或相邻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而形成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2).典型的原子晶体有金刚石(C)、晶体硅(Si)、二氧化硅(SiO2).金刚石是正四面体的空间网状结构,最小的碳环中有6个碳原子,每个碳原子与周围四个碳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晶体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二氧化硅晶体是空间网状结构,最小的环中有6个硅原子和6个氧原子,每个硅原子与4个氧原子成键,每个氧原子与2个硅原子成键.(3).共价键强弱和原子晶体熔沸点大小的判断:原子半径越小,形成共价键的键长越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其晶体熔沸点越高.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6.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的自由电子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知道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方式,了解常见金属晶体的晶胞结构(晶体内部空隙的识别、与晶胞的边长等晶体结构参数相关的计算不作要求).(1).金属键: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请运用自由电子理论解释金属晶体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2)①金属晶体:通过金属键作用形成的晶体.②金属键的强弱和金属晶体熔沸点的变化规律:阳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如熔点:Na<Mg<Al,Li>Na>K>Rb>Cs.金属键的强弱可以用金属的原子7.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不作要求).(1)配位键:一个原子提供一对电子与另一个接受电子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即成键的两个原子一方提供孤对电子,一方提供空轨道而形成的共价键.(2)①.配合物:由提供孤电子对的配位体与接受孤电子对的中心原子(或离子)以配位键形成的化合物称配合物,又称络合物.②形成条件:a.中心原子(或离子)必须存在空轨道. b.配位体具有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③配合物的组成.④配合物的性质: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配合物中配位键越强,配合物越稳定.当作为中心原子的金属离子相同时,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的性质有关.三.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1.知道分子间作用力的含义,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分子间作用力: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是一种静电作用,比化学键弱得多,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范德华力一般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而氢键则有饱和性和方向性.2.知道分子晶体的含义,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对物质某些物理性质的影响.(1).分子晶体: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氢键)相结合的晶体.典型的有冰、干冰.(2).分子间作用力强弱和分子晶体熔沸点大小的判断: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克服分子间引力使物质熔化和气化就需要更多的能量,熔、沸点越高.但存在氢键时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往往反常地高.3.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对氢键相对强弱的比较不作要求).NH3、H2O、HF中由于存在氢键,使得它们的沸点比同族其它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反常地高. 影响物质的性质方面:增大溶沸点,增大溶解性表示方法:X—H……Y(N O F)一般都是氢化物中存在.4.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四、几种比较1、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比较2、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比较3.物质溶沸点的比较(重点)(1)不同类晶体:一般情况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2)同种类型晶体:构成晶体质点间的作用大,则熔沸点高,反之则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知识点总结(全册经典版)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主要知识要点: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3、共价键4、分子的空间构型5、分子的性质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一)原子结构1、能层和能级(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 (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
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
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
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化学选修3《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一.共价键
1.共价键的本质及特征
共价键的本质是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其特征是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2.共价键的类型
①按成键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分为单键、双键、三键。
②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为极性键、非极性键。 ③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分为σ键和π键,前者的电子云具有轴对称性,后者电子云具有镜像对称性。
4.等电子原理
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相近。如CO和N2、CO2和N2O。
二.分子的立体构型
1.分子构型与杂化轨道理论
杂化轨道的要点
当原子成键时,原子的价电子轨道相互混杂,形成与原轨道数相等且能量相同的杂化轨道。杂化轨道数不同,轨道间的夹角不同,形成分子的空间形状不同。
3.键参数
①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②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稳定。 ③键角: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④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 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
人教版化学选3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键特点:两个原子轨道以平行或“肩并肩”
小
项 目 键
结
型
σ键
π键
成键方向
沿轴方向“头碰头” 平行方向“肩并肩” 轴对称 镜像对称
电子云形状
牢固程度
强度大,不易断裂
强度较小,易断裂
成键判断规律
共价单键是σ键,共价双键中一个是 σ键,另一个是π键,共价三键中一 个是σ键,另两个为π键。
1、已知氮分子的共价键是三键,你能模仿图2-1、 图2-2、图2-3,通过画图来描述吗?(提示:氮原 子各自 用三个p轨道分别跟另一个氮原子形成一个 σ键和两个π键。
5、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的概念;配位键、配位化合物的表 示方法;采用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 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 6、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 体结构,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7、范德华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举例说明化 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例举含有氢键的物质,采用 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学 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 8、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认识“相似相溶”规律。了解“手 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能用分子结构的知识 解释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 的能力。采用比较、讨论、归纳、总结的方法进行教学
H-H N三 N H-Cl H-O-H H- F
你能用电子式表示H2、HCl、Cl2 分子的形成过程吗?
为什么不可能有H3、H2Cl、Cl3 分子的形成?
一、共价键
1、共价键具有饱和性
按照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一个原子有几个未 成对电子,便可和几个自旋相反的电子配对成键, 这就共价键的“饱和性”。H 原子、Cl原子都只有一 个未成对电子,因而只能形成H2、HCl、Cl2分子, 不能形成H3、H2Cl、Cl3分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汇总

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2.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3.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 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二、(构造原理)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Ar]3d54s1、29Cu[Ar]3d104s1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的顺序:1s2s2p 3s3p4s3d4p5s4d5p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三、元素周期律1.周期表中的5个区:s、p、d、ds、f2.外围电子-——价电子s与p区-——最外层上的电子d与ds区——最高能级组上的电子S区:ns1~2P区:n s2n p1~6d区:(n-1)d1~10n s1~2ds区:(n-1)d10n s1~2 3.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复习课件

十、溶解性
(一)相似相溶原理
1.极性溶剂(如水)易溶解极性物质 2.非极性溶剂(如苯、汽油、四氯化碳、
酒精等)能溶解非极性物质(Br2、I2等) 3.含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互溶,如水中含
羟基(-OH)能溶解含有羟基的醇、酚、 羧酸。
(1)分子中必须有一个与电负性极大的 元素原子形成强极性键的氢原子;
(2)分子中必须有带孤电子对、电负性大、 而且原子半径小的原子。
实际上只有F、O、N等原子与H原子结合 的物质,才能形成较强的氢键。
3. 氢键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分子间形成氢键时,可使化合物的熔、沸点 显著升高。
在极性溶剂中,若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间 能形成氢键,则可使溶解度增大。
D.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
答案:C
5.(2007海南新课标,23)用价层电子对 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两 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A.直线形;三角锥形 B.V形;三角锥形 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V形;平面三角形
答案:D
6.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
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
2.判断一种有机物是否具有手性异构体,可 以看其含有的碳原子是否连有四 个不同的原 子或原子团,符合上述条件的碳原子叫做手性 碳原子。
十一、无机含氧酸的酸性
1.对于同一种元素的含氧酸来说,该元素的化合 价越高,其含氧酸的酸性越 强 。原因:无机含 氧则n酸值可越以大写,成R(的H正O)电mR性On,越如高果成,酸导元致素RR—相O同—,H 中的O的电子向R偏移,因而在水分子的作用下, 也就越 容易 电离出H+,即酸性越 强 。
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2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知识总结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一、共价键1共价键的本质和特征1)本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
2)特征:饱和性、方向性。
2.共价键的形成条件同种非金属原子或不同种非金属原子之间、不活泼的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其成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不一定具有与稀有气体相同的稳定结构,即最外层电子不一定达到饱和状态)。
(1)共价键的成键微粒为原子,形成共价键的两种原子对应元素的电负性相差较小。
(2)AlCl3的组成元素均为较活泼的元素,但AlCl3为共价化合物。
类似的还有BeCl2等,也为共价化合物。
(3)共价键可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3、共价键的类型1)σ键形成成键原子的s轨道或p轨道“头碰头”重叠而形成类型ss型sp型p p型特征①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这种特征称为轴对称。
②σ键的强度较大。
2 π键形成由两个原子的p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的pp型特征①每个π键的电子云由两块组成,分别位于由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如果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为镜面,它们互为镜像,这种特征称为镜面对称。
②π键不能旋转,不如σ键牢固,较易断裂3 σ键与π键的比较共价键类型σ键π键电子云重叠方式沿键轴方向相对重叠沿键轴方向平行重叠电子云重叠部位两原子核之间,在键轴处键轴上方和下方,键轴处为零电子云重叠程度大小键的强度较大较小化学活泼性不活泼活泼成键规律共价单键是σ键;共价双键中一个是σ键,一个是π键;共价三键中一个是σ键,两个是π键1)所有的共价键都有饱和性,但不是所有的共价键都有方向性,如两个1s轨道H原子与H 原子重叠形成的ss σ键没有方向性。
2)共价分子中可以只存在σ键但不能只存在π键,因为两个原子间可以只形成σ键,但不能只形成π键(也就是说π键必须与σ键共存)。
人教版化学 选修三 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归纳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1)核外电子是分能层排布的,每个能层又分为不同的能级。
(2)原子轨道:电子云轮廓图给出了电子在核外经常出现的区域,这种电子云轮廓图称为原子轨道。
电子云中的小黑点就表示电子吗?_________(4)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三个原理:a.能量最低原理b.泡利原理c.洪特规则及洪特规则特例a.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尽先占有能量低的轨道,然后进入能量高的轨道,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顺序又遵循______原理。
其中存在的能级交错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泡利原理:一个原子轨道最多容纳__个电子,并且_______相反。
c.洪特规则:当电子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___________,并且自旋方向________洪特规则特例:当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再全满、半满、全空状态时体系能量最低。
练习:写出Cr和Cu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Br简化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写出Mn的外围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画出N的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
电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乃至基态时,将释放能量。
光是电子释放能量的主要形式之一。
故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为_________.二、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1.原子的电子构型与周期的关系(1)每周期第一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式为ns1。
每周期结尾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除He为1s2外,其余为ns2np6。
He核外只有2个电子,只有1个s轨道,还未出现p轨道,所以第一周期结尾元素的电子排布跟其他周期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知识点集锦)
一、共价键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以共用电子对形式形成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
它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共价键可以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按电子云重叠的方式,共价键又可以分为键和键。
两个原子的电子云以“头碰头”的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是
键,其电子云图像为轴对称图形。
键强度较大,不易断裂。
两个原子的电子云以“肩并肩”的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是
键,其电子云
图像为镜面对称图形。
键强度较小,不牢固,易断裂。
s 电子云形式为圆球形,p 电子云为哑铃形。
所以s 电子云只能形成
键,p 电子云既能形成键又能形成键。
判断键和键的一般规律是:共价单键是
键;双键中有一个键和一
个键;三键中有一个键和两个键。
二、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
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越不容易被打断。
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键的长短往往与原子半径的大小有关。
键角是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2CO 为直线形分子,键角为0180;2H O 为V 形,键角为0105;3NH 为三角锥形,键角为0'10718;4CH 和4CCl 为正四面体形,
键角为0'10928;白磷(4P )也为正四面体形,键角为0
60。
三、等电子体
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也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
多化学性质是相似的。
如
CO 和2N 就是等电子体。
2N 的结构式是,所以CO 的结构式是。
四、几种常见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及立体构型(重点记忆)
为什么以上五种分子会有不同的立体构型呢?为了解释这一现象,
提出了价
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五、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RP theory )
价层电子对是指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上的电子对,包括键电子对和中心原
子上的孤电子对。
我们可利用中心原子上
键的总数与孤电子对的总数和来推测分子或离子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RP 模型)。
两者和为2,则VSERP 模型为直线形;和为3,则为平面三角形;和为4,则为四面体形。
如2H O 的中心原子是o ,o 上有两个键和两对孤电子对,和为4,故2H O 的VSERP 模型
为四面体形。
因有2对孤电子对上未连接原子,故其立体构型为
V 形。
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1
()2a xb ,a 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对于主
族元素来说,价电子数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x 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b 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
鲍林杂化轨道理论是为了解释分子的立体构型提出的。
我们可根据VSERP 模型来判断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若VSERP 模型为直线形,则为sp 杂化;VSERP 模型为平面三角形,则为2sp 杂化;VSERP 模型为四面体形,则为
3sp 杂化。
举个例子,在甲烷中碳原子是3sp 杂化,乙烯中碳原子是2sp 杂化,乙
炔中碳原子是sp杂化。
六、配位键和配合物理论简介
要了解配合物,必须先了解配位键。
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与一般
共价键的不同在于:一般共价键中的共用电子对是由双方原子共同提供的,而配位键中的共用电子对是由一方提供的,另一方仅提供空轨道。
下面我们利用电子式形成过程示意图来讲解二者的区别:
向4CuSO 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可形成蓝色2()Cu OH 沉淀:
23224
2()2Cu NH H O Cu OH NH 继续滴加氨水,可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
配位键的强度有大有小,因而有的配合物很稳定,有的很不稳定。
配合物由内界和外界两部分组成,配合物溶于水易
电离为内界配离子和外界离子,而内界的配体和中心原
子通常不能电离。
题型实战
向下列配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
3AgNO 溶液,不能生成AgCl 沉淀的是(
)七、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由非极性键构成的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由极性键构成的双原子分子都是极性分子,如HCl ;由极性键构成的多原子分子,若其正负电荷重心重合,则极性相互抵消,也可以是非极性分子,如2CO 、3BF 、4CH 、4CCl 等。
“相似相溶”原理:极性溶质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溶质易溶于非极性溶剂。
HCl 、3NH 易溶于2H O ,苯、2I 易溶于4CCl 。
化学上利用相似相溶
原理来除杂。
相似相溶原理只是一个经验规律,并不适合于所有的溶质和溶剂。
如2N 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
4CCl 。
八、手性碳原子
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接四个互不相同的原子或基团,
这样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
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有机物具有手性
异构体。
右图所示碳原子就是手性碳原子。
九、范德华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范德华力是指分子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也越大。
范德华力越大,则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
氢键是除范德华力外的另一种分子间作用力。
它是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氢原子(如2H O 中的H )与另一个分子中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如
2H O 中的O )之间的作用力。
通常可与H 结合为氢键的原子有F 、O 、N 。
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但不属于化学键。
作用力大小比较:化学键氢键范德华力
乙醇中存在氢键造成两个方面的表现:⑴
乙醇的熔沸点比同相对分子质量的烃高;⑵乙醇能与水混溶。
实验证明,测定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时,测定值比2H O 的实际相对分子质量要大一些。
就是因为水蒸气中存在相当量的水分子因氢键而相互缔合,形成了所谓的“缔合分子”。
十、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通过前面必修二的学习我们知道: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因为S 的非金属性大于C ,所以24H SO 的酸性大于23H CO 。
研究表明:对于同一种元素的含氧酸来说,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存在:24
23H SO H SO (按照酸性强弱顺序)432HClO HClO HClO HClO
化学上还有一种见解:认为含氧酸的通式可以写成
()m n HO RO 的形式,n 值越大,酸性越强。
例如,24H SO 可以写成22()HO SO ;23H SO 可以写成2()HO S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