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历史地学理论-从沿革地理学到历史地理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司徒尚纪,1943年11月 • 生,广东阳江人。中山 • 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 • 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1962-1967年在中山大 • 学地理系经济地理专业学习,1968-1978年在湖南劳动锻
炼和从事图书发行、地质调查等工作。1978—1981、 1984-1986年在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攻读历史地理研究生, 获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为副教授,1993年为教授, 1994年为博士生导师。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 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历史地 理》编委,广东省政府参事。
1992 15.0(5.0) 6南海大观园 南海出版公司 1992 7简明中国地理学史 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1993 8 县域规划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中山大学出版社(合作) 1993 9 南海市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与规划 广东省地图出版社(合作) 1993 10 广东文化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3,2001
达
比
(英)
顾颉刚
侯仁之 谭其骧 史念海
王北辰 朱士光 司徒上纪 唐晓峰 韩光辉 李并成 邓辉
邹逸麟 葛建雄 周振鹤 华林甫
辛德勇 韩茂莉 吴宏岐 吕卓民 萧正洪 王社教
达比 Clifford Darby
• 达比(1909~1992 ),英国历 史地理学家。生于西格拉摩根郡。 曾任利物浦大学、伦敦大学、剑 桥大学教授,英国地理学家学会 主席。长期研究英国区域历史地 理,认为地理景观演变是历史地 理学研究的问题之一。著有《中 世纪沼泽地》、《1800年以前 的英国历史地理》和《英国历史 地理新编》等。
• 11 岭南史地论集 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1994 12 吴尚时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5 13 广东历史地图集(主编) 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1995 14岭南海洋国土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6 15 开拓•探索•前进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6 主编 16 广东政区体系——历史•现实•改革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8 24.5 17 肇庆市地名志 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1999 主编 18 地理学在中山大学70年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9 40.0 主编 19 广东省志•旅游志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9 参编 20 珠江传 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1 (台湾)宏文馆 2002 21 曹廷藩教授纪念文集 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2001 主编 22 岭南历史人文地理——广府、客家、福佬民系比较研究 中山 大学出版社 2001
• 1934年2月,顾颉刚先生发起成立了禹贡学会,创 办《禹贡》半月刊,1935年正式使用“中国历史地理 学”这一名词。历史地理学有了崭新的面貌。 《禹贡》 半月刊是“历史地理这门学科初具雏形的重大标志”。
顾颉刚
顾颉刚(1893—1980),江苏 苏州人。原名诵坤,字铭坚, 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 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 的开创者。是中国近代学术发 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学 者。"解放前,日本学者,特别 是名牌大学如东京、京都、帝 大教授,都看不起中国学者, 惟对于顾颉刚先生和陈垣先生, 则推崇备至。” 顾颉刚一生著述颇丰,除所编 《古史辨》之外,重要的尚有 《汉代学术史略》、《秦汉的 方士与儒生》、《尚书通检》、 《中国疆域沿革史》、《史林 杂识》等等。
• 这些计划虽然因迫于时局很多未能实现,但是从 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学术活动,一是拓展了传统 的沿革地理的研究范围,二是侧重学科基础的建 设,二者对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 义。其中尤为重要的是通过禹贡学会和《禹贡》 半月刊的活动,培养起来一批年轻有为的历史地 理学者,正是他们当中的谭其骧、史念海、侯仁 之等人,在建国后共同努力,建立起现代学科意 义上的中国历史地理学。
《全新世中期中国天然植被分布概况》,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88年第一辑; 《论大西北地区开发建设中的大环境保护问题》,载《陕西师范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1997年第2期, ; 《汉唐长安城的兴衰对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载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司徒尚纪
• 朱士光,1939年4月15日生,湖北 武汉人。原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 环境变迁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 中国古都学会会长、中国地理学会 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西安 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及国家 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学科评 审组成员等学术职务。1963年8月自 广州中山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 专业毕业 ;同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 地质地理系当研究生,师从侯仁之 院士攻读历史地理学,1965年毕业 。 该年9月分配至陕西省水土保持局工 作,先任技术员,后升任工程师。 1982年1月调入陕西师范大学任教至 今。 长期从事中国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 迁与古代都城之教学、研究工作。 迄今共参加、主持国 家与省部级科 研项目12项,撰著、主编、参编并 出版学术著作15部,发表学术论文 90多篇, 获国家、省部及地市级奖 11项并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 贴奖励。
• [1] 《地理学报》1951(1-2)
达
比
(英)
顾颉刚
侯仁之 谭其骧 史念海
王北辰 朱士光 司徒尚纪 唐晓峰 韩光辉 李并成 邓辉
邹逸麟 葛建雄 周振鹤 华林甫
辛德勇 韩茂莉 吴宏岐 吕卓民 萧正洪 王社教
谭其骧
谭其骧(1911-1992) 字季 龙、笔名禾子,浙江嘉善人。 1930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历史 系,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 研究生院。1950年起在复旦 大学任教,建立了中国历史地 理研究室,后升级为研究所, 历任历史系主任、历史地理研 究所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 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主编 《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 理》等,《中国历史地图集》
•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展开全面侵华 战争。时局艰危,《禹贡》半月刊和禹贡学会, 都基本上被迫停止了活动。
• 按照顾先生为禹贡学会制定的工作计划,当时 学会的主要工作任务有:撰写中国地理沿革史; 绘制科学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编纂内容精详的 历史地名词典;详备地整理历代地理志;辑录 各种有关经济、移民等历史活动地理特性的资 料,进行专题研究,等等。
史念海先生,字莜苏,1912年 6月24日出生于黄河之滨的山西
省平陆县。先后担任《禹贡》
学会编辑、河北通志馆编纂、
平凉师范学校教员、察哈尔蒙 旗特派员公署(驻榆林)秘书,西
北文化学社主编、国立编译馆
副编审、复旦大学副教授,兰
州大学教授兼历史系代主任, 1948后任西北大学教授。l954 年陕西师范大学(前身为西安师 范学院)建校伊始,先生即任历
朱士光已出版专著和发表论文
• 主要著作: 《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年 出版。
• 主编: 《环境保源自文库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方主编),陕西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年出版; 参编:
《西安历史地图集》,西安地图出版社,1996年出版; 《中国都城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代表性论文:
和“中外今地理”两门主课,而对其内容及“学书讲习法”, 有如下讲解:
•
“历史地理沿革略(宜择善本讲习)。
•
中外令地理(曰今地理者,所以别于沿革地理及历史地理
也。现在中国今地理、 外国今地理,外国人皆著有成书,名
目不一,中国人亦有新译本,宜择译合于教法者讲授)。”
• 该章程在中外地理学门科目的罗列中,第7种列出的正是“历 史地理”,并规定第1学年每星期上两个钟点,第2学年每星期 上1个钟点,第3个学年无。
• [1] 《新建设》1950年第11期
侯仁之说:
• “我以为假如我们要真正了解北京这个大都市的发展, 必须先问下列几个问题:①北京最初的聚落是什么时 候出现的?②它为什么在这块地方出现?这个聚落最 初的性质什么?什么时候获得了它在政治上的重要性? ③它在政治上的重要性如何发展一致成为全国的行政 中心?④在它成为全国的行政中心之后,它的政治首 都的机能又如何发展?这都是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的问 题,但其中没有一个是传统的以政治区划为主的‘沿 革地理’研究所能答复的。”
第二节 从沿革地理学到 历史地理学
一、近代历史地理学(20TH20-70)
• 20世纪初西方科学技术和思想大量传入中国,近代考古学 兴起为中国历史地理学从传统历史地理学向近代历史地理学的 发展奠定了基础。
• 1903年1月13日(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张百熙、荣 庆、张之洞复奏重订学堂章程(习称《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 制),同日得到清廷批准,并宣布随即推行。其中颇为引人注目 的是,《奏定学堂章程》中的《奏定大学堂章程》一册,在讲 到文学科大学的中国史学门科目时,有“中国历代地理沿革略”
• “‘历史地理’在我国学术界并不是一个新名词,不 过在以往大家把它一直和‘沿革地理’这个名词相互 混用了,以为两者之间根本没有区别,这是一个很大 的错误。现在我们不应当再让这样的错误因循下去。”
• 侯仁之的这篇短文影响深远,从此,旧的沿革地理传 统开始冲破,一个新的、科学的历史地理学逐渐建立 起来。同时侯仁之开始运用现代地理学的理论、方法 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1951年发表了《北京海淀附 近的地形水道与聚落》[1]从地理环境的角度,从“海 淀台地”、“巴沟低地”入手,巧妙地结合当地的水 系特点,深刻揭示人类活动与当地环境的关系。这篇 文章是历史地理学的典范之作。
《禹贡》半月刊
• 1934年2月,顾颉刚用个人的薪俸并从社会募集部分资金,创 办了一份名为《禹贡》的半月刊,专门登载历史地理学研究论 文。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文章,就是从他授课的燕京大学和北京 大学等大学的学生课业中遴选出来的。《禹贡》半月刊的出版, 吸引了更多的学者,聚集在顾先生的周围,从事历史地理问题 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他又在1936年5月,创建了一个专门研 究历史地理学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联络组织志同道合 的学者,做了大量历史地理研究工作,《禹贡》半月刊则成为 学会的学术刊物。《禹贡》半月刊刊登的文章和禹贡学会的活 动,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出现了“禹贡派”的 说法,反映出这些学术活动标志着一个新的学派正在生成。
史系教授兼系主任.其后一直 在陕西师大任教。1978年至 l983年任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 1983年以后为唐史研究所及历
史念海 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王北辰 (1921~1996)
• 1957年,身为中学教师顽 强好学的王北辰先生考入 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成 为北大历史地理专业候仁 之先生的第一位研究生。 1961年春,他毕业留校任 教,三十余年一直从事历 史地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 作。
侯仁之
•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 院院士 1984年英国利 物浦大学授予荣誉科 学博士学位 1999 年10月获何梁何利基 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 1999年11月获美国地 理学会The George Davidson 勋章。
三、侯仁之运用现代地理学理论、方法
• 1949年侯仁之博士学成回国,1950年即发表 《‘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1]“照我所了解 的,以往各大学中关于‘中国沿革地理’的讲 授,主要讨论中国历代疆域的消长和地方行政 区划的演变,这些问题再一个专修历史的学生 看来,也许是重要的,但除此之外,在和地理 有关系的方面,又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问题呢?
二、顾颉刚与《禹贡》学会
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37年“七·七”事变, 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侵吞了我 国大片国土,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此时,国民党政府 实行妥协退让政策。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野蛮罪行和南 京政府的“不抵抗主义”政策,广大的人民群众纷纷 起来,要求抗日,一些爱国学者也加入了抗日救亡行 列。
• 已获五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出 版独著或主编、合著著作30部,发表论文或书评210篇,约900万 字,主要著作有:
1 海南岛历史上土地开发研究 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7 1992 2顺德县县域规划研究 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合作)1992 3以穗港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地理网络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 (合作)1991 4 海南开发 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1992 5 增城县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与规划 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合作)
炼和从事图书发行、地质调查等工作。1978—1981、 1984-1986年在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攻读历史地理研究生, 获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为副教授,1993年为教授, 1994年为博士生导师。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 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历史地 理》编委,广东省政府参事。
1992 15.0(5.0) 6南海大观园 南海出版公司 1992 7简明中国地理学史 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1993 8 县域规划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中山大学出版社(合作) 1993 9 南海市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与规划 广东省地图出版社(合作) 1993 10 广东文化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3,2001
达
比
(英)
顾颉刚
侯仁之 谭其骧 史念海
王北辰 朱士光 司徒上纪 唐晓峰 韩光辉 李并成 邓辉
邹逸麟 葛建雄 周振鹤 华林甫
辛德勇 韩茂莉 吴宏岐 吕卓民 萧正洪 王社教
达比 Clifford Darby
• 达比(1909~1992 ),英国历 史地理学家。生于西格拉摩根郡。 曾任利物浦大学、伦敦大学、剑 桥大学教授,英国地理学家学会 主席。长期研究英国区域历史地 理,认为地理景观演变是历史地 理学研究的问题之一。著有《中 世纪沼泽地》、《1800年以前 的英国历史地理》和《英国历史 地理新编》等。
• 11 岭南史地论集 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1994 12 吴尚时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5 13 广东历史地图集(主编) 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1995 14岭南海洋国土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6 15 开拓•探索•前进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6 主编 16 广东政区体系——历史•现实•改革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8 24.5 17 肇庆市地名志 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1999 主编 18 地理学在中山大学70年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9 40.0 主编 19 广东省志•旅游志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9 参编 20 珠江传 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1 (台湾)宏文馆 2002 21 曹廷藩教授纪念文集 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2001 主编 22 岭南历史人文地理——广府、客家、福佬民系比较研究 中山 大学出版社 2001
• 1934年2月,顾颉刚先生发起成立了禹贡学会,创 办《禹贡》半月刊,1935年正式使用“中国历史地理 学”这一名词。历史地理学有了崭新的面貌。 《禹贡》 半月刊是“历史地理这门学科初具雏形的重大标志”。
顾颉刚
顾颉刚(1893—1980),江苏 苏州人。原名诵坤,字铭坚, 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 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 的开创者。是中国近代学术发 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学 者。"解放前,日本学者,特别 是名牌大学如东京、京都、帝 大教授,都看不起中国学者, 惟对于顾颉刚先生和陈垣先生, 则推崇备至。” 顾颉刚一生著述颇丰,除所编 《古史辨》之外,重要的尚有 《汉代学术史略》、《秦汉的 方士与儒生》、《尚书通检》、 《中国疆域沿革史》、《史林 杂识》等等。
• 这些计划虽然因迫于时局很多未能实现,但是从 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学术活动,一是拓展了传统 的沿革地理的研究范围,二是侧重学科基础的建 设,二者对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 义。其中尤为重要的是通过禹贡学会和《禹贡》 半月刊的活动,培养起来一批年轻有为的历史地 理学者,正是他们当中的谭其骧、史念海、侯仁 之等人,在建国后共同努力,建立起现代学科意 义上的中国历史地理学。
《全新世中期中国天然植被分布概况》,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88年第一辑; 《论大西北地区开发建设中的大环境保护问题》,载《陕西师范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1997年第2期, ; 《汉唐长安城的兴衰对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载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司徒尚纪
• 朱士光,1939年4月15日生,湖北 武汉人。原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 环境变迁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 中国古都学会会长、中国地理学会 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西安 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及国家 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学科评 审组成员等学术职务。1963年8月自 广州中山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 专业毕业 ;同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 地质地理系当研究生,师从侯仁之 院士攻读历史地理学,1965年毕业 。 该年9月分配至陕西省水土保持局工 作,先任技术员,后升任工程师。 1982年1月调入陕西师范大学任教至 今。 长期从事中国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 迁与古代都城之教学、研究工作。 迄今共参加、主持国 家与省部级科 研项目12项,撰著、主编、参编并 出版学术著作15部,发表学术论文 90多篇, 获国家、省部及地市级奖 11项并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 贴奖励。
• [1] 《地理学报》1951(1-2)
达
比
(英)
顾颉刚
侯仁之 谭其骧 史念海
王北辰 朱士光 司徒尚纪 唐晓峰 韩光辉 李并成 邓辉
邹逸麟 葛建雄 周振鹤 华林甫
辛德勇 韩茂莉 吴宏岐 吕卓民 萧正洪 王社教
谭其骧
谭其骧(1911-1992) 字季 龙、笔名禾子,浙江嘉善人。 1930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历史 系,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 研究生院。1950年起在复旦 大学任教,建立了中国历史地 理研究室,后升级为研究所, 历任历史系主任、历史地理研 究所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 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主编 《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 理》等,《中国历史地图集》
•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展开全面侵华 战争。时局艰危,《禹贡》半月刊和禹贡学会, 都基本上被迫停止了活动。
• 按照顾先生为禹贡学会制定的工作计划,当时 学会的主要工作任务有:撰写中国地理沿革史; 绘制科学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编纂内容精详的 历史地名词典;详备地整理历代地理志;辑录 各种有关经济、移民等历史活动地理特性的资 料,进行专题研究,等等。
史念海先生,字莜苏,1912年 6月24日出生于黄河之滨的山西
省平陆县。先后担任《禹贡》
学会编辑、河北通志馆编纂、
平凉师范学校教员、察哈尔蒙 旗特派员公署(驻榆林)秘书,西
北文化学社主编、国立编译馆
副编审、复旦大学副教授,兰
州大学教授兼历史系代主任, 1948后任西北大学教授。l954 年陕西师范大学(前身为西安师 范学院)建校伊始,先生即任历
朱士光已出版专著和发表论文
• 主要著作: 《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年 出版。
• 主编: 《环境保源自文库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方主编),陕西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年出版; 参编:
《西安历史地图集》,西安地图出版社,1996年出版; 《中国都城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代表性论文:
和“中外今地理”两门主课,而对其内容及“学书讲习法”, 有如下讲解:
•
“历史地理沿革略(宜择善本讲习)。
•
中外令地理(曰今地理者,所以别于沿革地理及历史地理
也。现在中国今地理、 外国今地理,外国人皆著有成书,名
目不一,中国人亦有新译本,宜择译合于教法者讲授)。”
• 该章程在中外地理学门科目的罗列中,第7种列出的正是“历 史地理”,并规定第1学年每星期上两个钟点,第2学年每星期 上1个钟点,第3个学年无。
• [1] 《新建设》1950年第11期
侯仁之说:
• “我以为假如我们要真正了解北京这个大都市的发展, 必须先问下列几个问题:①北京最初的聚落是什么时 候出现的?②它为什么在这块地方出现?这个聚落最 初的性质什么?什么时候获得了它在政治上的重要性? ③它在政治上的重要性如何发展一致成为全国的行政 中心?④在它成为全国的行政中心之后,它的政治首 都的机能又如何发展?这都是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的问 题,但其中没有一个是传统的以政治区划为主的‘沿 革地理’研究所能答复的。”
第二节 从沿革地理学到 历史地理学
一、近代历史地理学(20TH20-70)
• 20世纪初西方科学技术和思想大量传入中国,近代考古学 兴起为中国历史地理学从传统历史地理学向近代历史地理学的 发展奠定了基础。
• 1903年1月13日(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张百熙、荣 庆、张之洞复奏重订学堂章程(习称《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 制),同日得到清廷批准,并宣布随即推行。其中颇为引人注目 的是,《奏定学堂章程》中的《奏定大学堂章程》一册,在讲 到文学科大学的中国史学门科目时,有“中国历代地理沿革略”
• “‘历史地理’在我国学术界并不是一个新名词,不 过在以往大家把它一直和‘沿革地理’这个名词相互 混用了,以为两者之间根本没有区别,这是一个很大 的错误。现在我们不应当再让这样的错误因循下去。”
• 侯仁之的这篇短文影响深远,从此,旧的沿革地理传 统开始冲破,一个新的、科学的历史地理学逐渐建立 起来。同时侯仁之开始运用现代地理学的理论、方法 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1951年发表了《北京海淀附 近的地形水道与聚落》[1]从地理环境的角度,从“海 淀台地”、“巴沟低地”入手,巧妙地结合当地的水 系特点,深刻揭示人类活动与当地环境的关系。这篇 文章是历史地理学的典范之作。
《禹贡》半月刊
• 1934年2月,顾颉刚用个人的薪俸并从社会募集部分资金,创 办了一份名为《禹贡》的半月刊,专门登载历史地理学研究论 文。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文章,就是从他授课的燕京大学和北京 大学等大学的学生课业中遴选出来的。《禹贡》半月刊的出版, 吸引了更多的学者,聚集在顾先生的周围,从事历史地理问题 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他又在1936年5月,创建了一个专门研 究历史地理学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联络组织志同道合 的学者,做了大量历史地理研究工作,《禹贡》半月刊则成为 学会的学术刊物。《禹贡》半月刊刊登的文章和禹贡学会的活 动,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出现了“禹贡派”的 说法,反映出这些学术活动标志着一个新的学派正在生成。
史系教授兼系主任.其后一直 在陕西师大任教。1978年至 l983年任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 1983年以后为唐史研究所及历
史念海 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王北辰 (1921~1996)
• 1957年,身为中学教师顽 强好学的王北辰先生考入 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成 为北大历史地理专业候仁 之先生的第一位研究生。 1961年春,他毕业留校任 教,三十余年一直从事历 史地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 作。
侯仁之
•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 院院士 1984年英国利 物浦大学授予荣誉科 学博士学位 1999 年10月获何梁何利基 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 1999年11月获美国地 理学会The George Davidson 勋章。
三、侯仁之运用现代地理学理论、方法
• 1949年侯仁之博士学成回国,1950年即发表 《‘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1]“照我所了解 的,以往各大学中关于‘中国沿革地理’的讲 授,主要讨论中国历代疆域的消长和地方行政 区划的演变,这些问题再一个专修历史的学生 看来,也许是重要的,但除此之外,在和地理 有关系的方面,又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问题呢?
二、顾颉刚与《禹贡》学会
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37年“七·七”事变, 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侵吞了我 国大片国土,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此时,国民党政府 实行妥协退让政策。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野蛮罪行和南 京政府的“不抵抗主义”政策,广大的人民群众纷纷 起来,要求抗日,一些爱国学者也加入了抗日救亡行 列。
• 已获五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出 版独著或主编、合著著作30部,发表论文或书评210篇,约900万 字,主要著作有:
1 海南岛历史上土地开发研究 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7 1992 2顺德县县域规划研究 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合作)1992 3以穗港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地理网络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 (合作)1991 4 海南开发 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1992 5 增城县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与规划 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