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写人物对话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课文对话表演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课文对话表演教学目标:1. 通过表演对话,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2. 培养学生合作、表达和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对话剧本,并将角色分配给学生。
2. 准备学生所需要的道具和服装。
3. 整理教室,确保表演空间足够。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教学内容:表演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对话。
-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语文学习的乐趣和魅力。
2. 角色分配和排练准备(15分钟)-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特点,将角色分配给学生。
- 学生根据角色将自己的台词背熟,并认真排练。
3. 对话表演(20分钟)- 学生们按照角色分组,开始对话表演。
- 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展示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表演能力。
- 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表演。
4. 分析和讨论(10分钟)- 表演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表演中的亮点和问题。
-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角色的性格特点、情感和意图。
- 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5. 总结和展望(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对表演进行点评。
- 学生展望下一节课,希望继续表演更多有趣的对话。
教学反思:通过这样的表演活动,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同时,表演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和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非常积极参与,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对话,使得课文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我将继续鼓励学生表演,并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运用这种形式,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综合能力。
看图写一段对话教学设计

丹徒实小赵西教学目标:1、通过导入的话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复习并正确使用冒号、引号,同时会用两种句式描述任务,正确使用提示语。
2、培养学生认真听别人讲话的习惯,同时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想写、愿意写。
教学重点:根据语境、人物对象写一段通顺的对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想象情境,写出比较丰富的人物对话。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和赵老师一起上课吗?——喜欢1.引导刚刚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一次对话,谁能复述一下,说了什么?(板书:说什么)【出示句子】赵老师说:“______”同学们齐声说:“______”二、学习例文同学们,像这样,我一句你一句就叫对话,对话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看图写一段对话。
1.读题,解题:从题目上看首先要干什么?(看图)【出示】这幅图中(谁)和(谁)`在说(一件什么事)。
2.初读例文,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自己把这篇例文读一读。
(1)指名用上面句式说一说例文的主要内容。
(2)他是用什么方式来把这件事情和道理说清楚的呢?(对话)(3)展示交流:这篇短文写得最多的是人物对话。
你们愿意分角色朗读陆孝娟和妈妈的精彩对话吗?(指名同学分角色朗读陆孝娟和妈妈的对话。
)3.再读例文,明确方法。
通过人物对话就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是在对话中进行的。
所以我们要善于倾听,就会发现好多可写的素材。
师: 那怎么就写好对话了呢?我们再来看例文。
交流:在写人物对话时,从形式上看,一个很显著的特点是什么?生:一个人说的话就占了一个自然段。
师:对,那么像这样写对话分段有什么好处呢?(板书:段落清晰)生:(交流)清晰明白再看,作者写人物对话的提示语也有特点。
(板书:提示语)(1)谁来说说什么叫提示语呢?(人物对话中交代这句话是谁说的,怎么说,这叫提示语。
)(2)举例:(指课件)比如说:“妈妈叹了口气,说:“它老了,飞不动了。
小朋友对话作文教案模板

小朋友对话作文教案模板教案模板。
标题,小朋友对话作文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小朋友对话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小朋友对话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小朋友对话作文的创作,提高作文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小朋友对话作文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小朋友对话作文的特点和写作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新知(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小朋友对话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包括角色设定、情景描写、对话内容等方面的要点,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3. 练习与讨论(2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设计小朋友对话作文的情景和对话内容,并进行互相交流和讨论,提出改进建议。
4. 撰写作文(30分钟)。
学生根据讨论的内容,开始撰写小朋友对话作文,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作品(15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小朋友对话作文,进行互相点评和评议,教师也进行总结和点评,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意见。
6. 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今天的学习内容,撰写一篇小朋友对话作文,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展示和讨论。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小朋友对话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有了初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下节课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
小学四年级对话教案

小学四年级对话教案教学目标:1. 学会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对话交流;2. 能够准确地运用日常对话中常用的问候语和礼貌用语;3.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以日常对话为主,包括问候、介绍和简单的问答。
教学内容如下:第一节:问候1. 教师出示图片卡片,例如有一张图上写着 "Hello!",另一张图上写着 "Good morning!",并发出对应的问候语音频;2. 学生模仿教师的语音,回答对应的问候语;3. 教师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互动练习,鼓励学生用正确的语音和表情进行问候。
第二节:自我介绍1. 教师示范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年龄、爱好等方面;2. 学生分组,自行准备一段自我介绍,并在小组内相互进行交流;3. 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自我介绍,培养自信心。
第三节:问答1. 教师示范简单的问答对话,例如 "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Do you like sports?" 等;2. 学生分组进行问答对话练习,每组选择一种问题进行对话;3. 各组轮流展示他们的对话,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简短的问答。
教学步骤:1. 教师引入新课,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2. 教师进行清晰而简明的语音示范,引导学生正确发音;3. 学生跟读示范,逐步达到正确发音的要求;4. 学生分组进行对话练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互动;5. 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和语法错误;6. 所有小组展示对话,教师进行点评和表扬;7. 结束课堂,进行总结并布置下节课作业。
教学辅助材料:1. 图片卡片;2. 小组分组名单。
拓展活动:1. 让学生编写自己的对话,并与其他小组进行对话交流;2. 增加复杂度,引导学生进行更长对话的训练;3. 配置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对话。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1. 学生在对话练习中的口语表现;2. 学生能否准确回答问答对话中的问题;3. 学生在自我介绍中的展示和表达能力。
小学写人作文教案 (2)

小学写人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写人作文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写人作文的写作技巧;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写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写人作文的概念;2.学会使用具体的描写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描写细节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篇优秀的写人作文范文;2.学生准备纸和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名人图片,让学生谈谈对这个人的第一印象,并引导学生讲述这个人的形象特点。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了解写人作文是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和特点的。
第二步:讲解写人作文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写人作文的定义:写人作文是通过细致入微、具体生动的描写手法,来展现人物形象和特点的一种作文形式。
然后,教师讲解写人作文的特点,包括:•真实性:写人作文描述的人物形象必须真实可信,具有生动鲜活的特点;•细节描写: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和特征,例如外貌、性格、行为举止等;•感情描写:通过表达作者对人物的感情和观察来加深人物形象的印象。
第三步:分析范文(20分钟)教师给学生分发一篇范文,然后一起分析范文的写作手法和描写细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个人物?这个人物有什么特点和性格?2.作者使用了哪些描写细节来展示人物形象和特点?3.作者对这个人物有什么感情和观察?第四步:讲解写作技巧(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写作写人作文的技巧,包括:1.选择合适的人物:选择一个你熟悉或感兴趣的人物作为写作对象,这样能更好地展示人物的形象和特点;2.观察和思考:观察你所选择的人物,思考他们的外貌、性格、喜好以及与人交往的方式等;3.细节描写:使用具体、形象的细节来描写人物,可以从五官、衣着、行为举止等方面入手;4.感情表达:在描写人物的同时,表达你对他们的感情和观察,用自己的话语来展示人物形象。
第五步:操练写作(30分钟)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选择一个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人物进行写作练习。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对话描写》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对话描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对话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2.能够通过阅读对话描写来了解人物性格、情感变化等信息。
3.能够运用对话描写的技巧,写出生动、具体的对话场景。
二、教学重点1.理解对话描写的作用与技巧。
2.能够分析对话描写对整个文学作品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1.对话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与作用。
2.对话描写的常用技巧与表现形式。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一篇文章中,为什么会有对话描写?对话描写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信息?2. 输入教师讲解对话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解释和分析。
3. 练习让学生阅读一段对话描写,并回答相关问题:对话描写中有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如何帮助读者了解人物?4. 总结总结对话描写的作用与技巧,强化学生对于对话描写的理解。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前一课时所学内容,让学生简要复述对话描写的作用和技巧。
2. 深化分析一篇文学作品中的对话描写,让学生通过对对话描写的分析,理解人物的性格、情感变化等信息。
3. 创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创作,通过模仿对话描写的形式,完成一段对话描写,并展示给全班。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多读文学作品,提高对对话描写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明确了对话描写的作用,提高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同时,学生的创作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升。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引导学生通过对话描写来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提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以上是本文档关于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对话描写》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朋友能对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写好提示语,让对话更精彩》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写好提示语,让对话更精彩》课堂实录
写好提示语,让对话更精彩》——课堂实录
在这堂课上,老师出示了《陶罐和铁罐》的课文片段,这段文章采用了“对话”的形式来描写。
老师指出,一个好的文章就像一位指导写作的好老师,而写作的技巧则可以从好的文章中研究。
本节课的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写好提示语,从而使人物的对话更加生动。
学生们看了幻灯片后,发现这篇文章中有四次人物的说话,但只用了一个“说”字。
老师告诉学生,说是可以变的,生活中的说还可以变成很多很多不同的词语,根据说话人当时的语气来准确地进行变身。
学生们还发现,说话人的位置不同,提示语和标点符号也会随之改变。
这些提示语和标点符号的变化,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对话的情境和语气。
最后,老师教授学生如何在朗读对话时抓住关键的词语,从而使对话更加生动有感情。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学生们掌握了写好提示语的技巧,也更加了解了对话的表达方式。
生:这篇文章好在能够详细地描述说话人的语气、神情,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情感和意图。
师:对,这些细节能够让文章更加生动。
还有其他方面吗?
生:当人们说话时,他们通常会做出一些动作,这些动作也能够在文章中描述出来。
师:(板书:动作)很好,这些细节都能够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接下来,我们将尝试使用这些技巧来写一篇优秀的对话作。
二、通过即兴表演来活跃气氛,同学们可以使用刚才学到的技巧,为句子增加提示语。
我将给出两个口头练,完成一个就可以得到一颗星。
三、模仿范文,想象情节并用之前学到的技巧来写一篇听录音写作练。
谁能读一下第一次听录音的要求?。
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和事迹,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3.培养学生的听取和讲述故事的能力。
教学材料
1.教师备好的历史人物故事。
2.刻有历史人物名字和图片的卡片。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1.让学生看着课桌上的卡片,快速说出卡片上的历史人物名字。
2.让学生对这些历史人物有简单的了解,例如生活在哪个年代,做了哪些事情等等。
第二步:讲故事
1.教师以一段故事的形式,讲述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和事迹。
2.请学生在听故事的时候,注意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第三步:认读
1.让学生认读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汇和句型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3.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词汇和句型。
第四步:配对游戏
1.请学生将讲述的历史人物名字和卡片上的图片进行配对。
2.配对成功后,学生需要简单介绍一下这位历史人物的生平和事迹。
第五步:讲述故事
1.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选取其中一个进行讲述故事。
2.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语和表达方式,描述这位历史人物的生平和事迹。
注意事项
1.教师要尽量让故事有趣,生动,让学生愿意听下去。
2.在讲述故事的同时,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3.在讲述历史人物故事的时候,要注意故事的真实性,避免出现明显的错误或者谎言。
教育资源来自:《教师用书:语文四年级上》部编版。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精选15篇)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精选15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精选15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1 教学目的1.学生在交际中有文明的态度和用文明的语言。
2.养学生把要表达的事情说清楚,说明白的才能,进步学生倾听才能和表达才能。
3.教育学生做一个敢于说真话、说实话,具有良好品质的人。
重难点1.表达的事情说清楚;引导学生实话实说,针对不同的事情提出合理的建议。
2.认真倾听,会与人对话。
乐学善思方法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以扮演不同人物为切入点来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交流。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谈话:老师知道,同学最爱听故事了,是吗?〔是。
〕那今天就给你们讲一个故事,认真听吧!听完后还有问题呢!〔播放课件《狼来了》的故事画面。
〕2.提出问题:这个故事是不是太熟悉了,你们如今想说点什么吗?生:我们不能说谎话。
生:说谎的孩子会被狼吃。
生:我们要做老实的`孩子,说实话。
师:是呀,正像电视中的那句广告词:真诚到永远。
可见说实话的重要,今天就走进我们的口语交际课实话实说。
〔板书课题:实话实说。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1.学生自读提示。
2.明确要求。
师:每次说话课都对我们提出不同的要求,今天的实话实说又有哪些要求呢?〔生答,师板书。
〕三、合作探究,交际训练师:我们知道了这次说话的内容和要求,如今就把你看到或听到的不满意的地方说出来,我们一起来提出合理的建议。
1.小组合作,选择主题。
2.指名汇报。
师:如今就把你们小组探究的主题告诉大家。
生:我妈妈总是领人到家里打麻将,吵的我都写不好作业,我该怎么办呢?师:你很敢于说实话,一会儿大家一起来想个方法,好吗?生:我觉得我们学校能玩的东西太少了,下课时没什么可以玩的,我们男生只能玩土,特别脏,学校能不能给我们安装个跷跷板。
生:我们留的作业太多了,能不能不留作业啊?师:一会儿我们再研究这个问题。
生:老师,我是住宿生,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我多么渴望能和爸爸妈妈住在一起。
《学写人物对话中的提示语》教案

2.教学难点
-创造性地运用提示语: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提示语书写和运用方法后,难点在于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提示语,使其作文更具个性化。
-区分不同情境下的提示语:在不同的对话情境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提示语来表达人物情感和语气,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提示语的基本概念、书写格式和在作文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提示语在对话中作用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写作中灵活运用,使自己的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程围绕《学写人物对话中的提示语》展开,整体来看,学生们对提示语的概念和运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讲授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理解提示语的书写格式上还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如何正确使用冒号和逗号。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细致地讲解和强调。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提示语的基本概念。提示语是对话中用来表达说话人情感和语气的词语,如“说”、“喊”、“微笑着”等。它在对话中起到增强表现力和情感传达的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提示语如何使对话更加生动和有趣。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提示语的书写格式和在作文中的应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不同情境下的提示语使用,帮助学生理解如何恰当选择和使用提示语。
直接输出: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在对话中运用合适的提示语,准确地传达人物情感和语气;2.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通过在作文中规范使用提示语,增强作文的生动性和表现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使其在小组讨论中能够积极发表观点,并对同伴的作文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上目标符合新教材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统编版四年级上语文《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优质课堂教学教案

统编版四年级上语文《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优质课堂教学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本节课主要针对四年级学生,通过讲历史人物故事,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对历史人物的理解能力。
在课前,教师需做好教学准备,确保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历史人物的生平故事,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历史人物的故事,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伟人的崇敬之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传达历史人物生平故事,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故事进行理解和思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内容1. 介绍历史人物•通过图片、简短介绍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今天要讲解的历史人物,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2. 听故事•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生平故事,引导学生去了解这位历史人物的贡献和成就。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历史人物的重要性和影响,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表达意见。
4. 小组表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表演,让他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现历史人物的生平故事。
5. 反思总结•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加深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过程安排1.教师简短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2.引导学生观看图片,猜测历史人物身份。
3.听故事:讲解历史人物的生平故事。
4.分组讨论:讨论历史人物的贡献和影响。
5.小组表演:学生进行历史人物角色扮演表演。
6.反思总结: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七、课堂延伸可以邀请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进行研究并进行口头报告,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和认识。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7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7篇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读好书,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读书意识。
2、向学生讲述怎样把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得清楚,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让学生认识积累一些歇后语,激发学生积累歇后语的兴趣。
4、让学生体会我国对联语言的奇妙和人物敏捷的才思,感悟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
5、给学生自由的习作空间和更宽泛的习作内容,并进行习作兴趣的激发和习作方法的指导。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1、让学生先交流一下互相都读过什么书,再介绍自己喜欢的书。
(与本年级要求阅读的课外书结合起来,《爱的教育》《格林童话》等)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介绍书的主要内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和读书后的感想;欣赏书中有趣的插图、精彩的片段;讲述与书有关的趣话、故事。
(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介绍整本书介绍书的部分,不拘一格)3、多向交流,听的人提出问题,介绍者回答补充。
教师相机评价,关注语言的流畅性条理性,即评即改,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一、我的发现1、以《普罗米修斯》一文为例,让学生弄懂抓课文主要内容最常用的方法──弄清课文写了几部分内容,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初步训练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用学过的课文或片段在抓准上下功夫,语言要求不一定简练,精练。
3、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多种方法,允许学生用行之有效的、适合自己需要的方法,并给予鼓励推广。
二、日积月累1、熟读歇后语,让学生体会歇后语在语言环境中的形象传神的作用。
2、请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遇到过歇后语,教师出示几句歇后语,鼓励学生积累歇后语,尽力背诵歇后语。
3、书上前三句比较容易理解,后三句都包含着典故。
教师相机讲述《关羽失荆州》《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的由来》《周瑜打黄盖》的典故。
三、趣味语文1、放手让学生自己熟读感悟,在熟读的基础上体会对仗的工整,“趣”在哪里,“巧”在何处。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9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9篇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 1一、教材分析本片段重点写的是林黛玉初进大观园,与众人相见的过程中,与“凤辣子”王熙凤见面的经过。
通过对这一见面过程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人物形象。
课文通过两个方面的描写,展示了王熙凤的性格特征,一是从正面对王熙凤的描写,二是从侧面对王熙凤的描写。
作者写王熙凤的出场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
二、教学目标:1.掌握小说人物性格特征分析的方法;2.运用比较方法分析小说中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3.运用所学到的方法进行写作训练及赏析小说。
三、教学重点运用比较方法分析王熙凤出场前后描写及人物性格特征。
三、教学难点抓住人物的出场及具体语言行动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五、教学步骤:(一)导语鲁迅先生曾称颂道:“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使传统的思想和写法打破了。
”《红楼梦》这部不朽的著作,不仅给我们留下了高度的思想艺术成就,还留下了一条栩栩如生的人物事廊,塑造了许多不朽的人物典型。
其中作者运用多种手法从不同的角度来刻画人物,且对众多人物的写法绝不雷同。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描写人物技法尤为高超,王熙凤出场的文字尤其脍炙人口,细节描写也极为精彩。
(二)快速阅读课文,欣赏电视相关情节1.认真快速阅读课文有关王熙凤的描写,比较分析王熙凤出场前后的描写有什么特点?表现了她什么样的性格?(说明:按王熙凤图象进入影片欣赏,然后返回此页。
)2.然后结合课文的描写去欣赏电视情节,认真思考上面提出的问题。
(三)讨论问题1.联系电视剧和课本的内容讨论:课文通过哪些描写来刻画王熙凤这个人物?(直击重点,探究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以及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2.小组讨论读文,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3.小组汇报(1).正面描写未写其形,先使闻声。
一语末了,只听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人物对话幼儿故事表演教案

人物对话幼儿故事表演教案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了解故事表演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2. 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
2. 培养幼儿的表演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表演。
2. 如何让幼儿真实地表达人物情感。
四、教学准备。
1. 故事书籍或故事片段的录音。
2. 表演道具和服装。
3. 表演场地和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老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活动内容——幼儿故事表演,让幼儿先聆听一段故事的录音或老师口述一个简短的故事。
然后问幼儿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有什么印象,引导幼儿对故事进行回忆和想象。
2. 故事理解。
老师向幼儿介绍今天要表演的故事,让幼儿仔细听故事的情节和人物角色。
然后,老师可以提问引导幼儿对故事进行理解和分析,比如“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他们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他们在故事中做了什么事情?”等。
3. 角色分配。
根据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老师可以向幼儿介绍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并让幼儿自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如果幼儿人数较多,可以让幼儿分组表演,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4. 表演排练。
根据故事情节和角色分配,老师可以帮助幼儿设计表演的动作和台词,引导幼儿理解人物情感,并进行角色扮演的排练。
在排练过程中,老师要及时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让幼儿在表演中展现自己的特长和个性。
5. 表演展示。
安排幼儿进行表演展示,让每个小组依次表演自己扮演的角色和情节。
在表演过程中,老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让幼儿在表演中展现出自己的特长和个性。
6. 总结评价。
表演结束后,老师可以组织幼儿对表演进行总结和评价,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同时,老师也可以给予幼儿表演的评价和建议,鼓励幼儿在表演中不断进步。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故事表演活动,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培养了他们的表演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对话交流》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对话交流》教学设计简介本教学设计是针对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四单元《对话交流》而制定的。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将研究如何进行有效的对话交流,并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 了解对话的基本要素和特点;- 研究常用的对话交流方式;- 培养良好的对话交流惯;- 提高口语表达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对话的定义和特点;2. 常用的对话交流方式;3. 对话中的礼貌用语和常用表达;4. 对话中的角色扮演和情境练。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场景引入对话交流的话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话的兴趣。
步骤二:讲解对话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讲解对话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对话的含义和目的。
步骤三:介绍常用的对话交流方式(15分钟)介绍常用的对话交流方式,例如问答、请教、邀请等,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和练。
步骤四:研究礼貌用语和常用表达(15分钟)教授一些常用的礼貌用语和对话中常用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学会在对话中使用得体的语言。
步骤五:角色扮演和情境练(2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给出的情境,进行对话交流练,并互相评价和改进。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进行评估,也可以设置小组讨论和个人练的评估项目。
总结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了解对话的基本要素和特点,学会常用的对话交流方式,掌握礼貌用语和常用表达,提高口语表达和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练习,学生能够真实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升对话交流的能力。
小学语文《写好人物之间对话》教学实录

《写好人物之间对话》教学实录教学要求:1.读懂例文《捅了马蜂窝》,了解主要内容,初步了解例文是怎样写人物之间的对话的。
2.借助对例文的分析,初步懂得写对话,一是要写清楚说的什么,是谁说的;二是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等。
3.根据提供的对话材料,让学生按照作业要求,练习写对话。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写人物之间对话的方法。
教学难点:把提示语写具体,注意提示语位置的变化。
课前准备:1.投影片2.微课程视频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师:我们生活的大千世界里,每时每刻我们都经历着对话,都在演译着对话,我们的生活离得开对话吗?以课文《灰雀》为例,引入学习如何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
(板书课题:学好人物间的对话)二、学写对话1.对话应该写什么谁说的话和说了什么话(板书:谁说的说话内容)2.引入提示语。
A.对话中谁说的这一部分我们给他起了一个名子叫提示语(板书:提示语)B.观察提示语位置的不同。
(一)学习标点符号的位置。
1.提示语在前面的用:“”表示;(板书)2.提示语在后面的用“”。
(板书)3. 一般情况下用将说话的内容用“”表示放在提示语的左右两边。
(板书)(二)学习提示语位置。
1.播放微视频。
生看视频。
2.通过观看微课,提示语为什么要放在不同的位置?为了使文章显得活泼,不呆板,提示语的位置是可以变化的,可以放在前、中、后。
(三)学习提示语中可入修饰词。
1.读课文,把具体的对语提示语画出来。
2.把提语去掉只读对话,让学生感受到去掉都不知道是谁说的,而且也感觉不出说话人的感情。
3. 只读提示语仔细推敲,让学生找找提示语中隐含着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表情变化、说话人外貌描写。
(板书)教师小结:提示语中加上人物的动作、神态、表情等,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生动活泼,人物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仿佛突然跃然于眼前,我们可以借助提示语走到作者的内心去,同样,如果我们在作文中运用好提示语,也可以使我们的文章也走到读者的内心去。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妙用提示语——写好人物对话-教案教学设计

妙用提示语——写好人物对话一、适用对象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习作能力,能自由表达,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不拘形式地写下来.大致了解对话的含义,并能在习作中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对话.但在写人物对话时,形式单一,语言平淡,严重影响了习作的质量.二、学习内容分析:语文課程标准中,称小学生的作文为“习作”.习作,重在一个“习”字.小学生的作文就如同绘画写生一样.中年级重在能自由表达,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不拘形式地写下来.习作是语文敎学中的难点,也是学生最害怕的.许多学生自由表达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但是文章总是平淡如水.而文章要想具有生命力,人物的对话是关键.通过对话的描写,可以推展情节,突出人物性格,呈现事物的原貌,也使得文章的表达形式更加灵活.三、敎学目标分析1、借助对例文的分析,知道什么是提示语.2、了解提示语的不同位置,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语气和神态等.3、能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知道其在方格中的写法.四、敎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同学们,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对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将对话写精彩.二、提示语的含义在对话中,除了人物所说的话外,还有一些提示性的说明文字.它不仅交代了这句话是谁说的,还写出了人物在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理及语气.这种提示性的文字,我们就称之为提示语.写好对话的关键就在于写好提示语.例文:一天,我和妈妈在树林里散步,忽然从乌鸦巢里传来“哇——哇——”的叫声,声音低沉、嘶哑.妈妈微笑着对我说:“这是一只老乌鸦在叫.它可能饿了,要吃东西呢.”我感到奇怪,便问妈妈:“它为什么不自己去找东西吃呢?”妈妈叹了口气说:“也许它老了,飞不动了.”我着急地问:“那它怎么办呢?”这时,两只小乌鸦衔着小虫飞进巢里.妈妈温柔地对我说:“你看,小乌鸦又在给妈妈送食物了.乌鸦妈妈年轻的时候,精心喂养自己的的孩子.现在乌鸦妈妈老了,小乌鸦长大了,会飞了,它们没有忘记妈妈的哺育之恩,就回过来喂妈妈,这叫‘乌鸦反哺’.”听了妈妈的话,我不由得紧紧依偎在妈妈怀里.三、提示语的作用在这段话中的提示语有:描写动作的:妈妈叹了口气说描写神态的:妈妈微笑着对我说描写心理的:我感到奇怪,便问妈妈描写语气的:妈妈温柔地对我说在写人物对话时,对怎样说作一些适当的描写,不但可以增强对话的表现力,而且能够鲜明地刻画人物形象.过渡:说到这,我们不禁会感叹:提示语的作用可真大呀!四、小游戏让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根据句子中的提示语,你能猜出下面人物的性格和年龄吗?(1)他高兴地跳起来,大声嚷道:耶!老爸太伟大了!猜出来了吗?他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2)他沉思了良久,清了清嗓子慢条斯理地说:“我会好好考虑的.”答对了!他是个沉稳、严肃的大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语境,每个人说话的方式都是不同的,我们除了要记录下所说的话外,还要是当地对说话时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语气进行描写,千万不可千篇一律.妙用提示语,对话才会更精彩.五、选择不同的说既然是对话,那就离不开说.其实,说的兄弟姐妹有很多,在对话中我们除了用说,还可以用:问、叫、喊、答、吼、嚷、道、讲、骂、责备、讨论等等,这些也表示说的字词.不同的语言环境,不同的心理状态,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字词来代替说.六、提示语的位置难到提示语就只能放在句子开头吗?许多同学在写文章的时候,总喜欢把提示语放在说话内容的前面.其实,我们应该根据需要把提示语放在不同的位置,这样文章的表达形式会更丰富.还是之前的例文,把“妈妈叹了口气说”挪到句子的最后,我们来读一遍:我感到奇怪,便问妈妈:“它为什么不自己去找东西吃呢?”“它老了,飞不动了.”妈妈叹了口气说.这样,妈妈的回答就紧接在我的问题后面,表达的意思更加连贯,读起来也更加通顺.当句子中,说的内容比较长且表达了两层意思,我们可以把提示语放在说的内容中间,例如把“妈妈微笑着对我说”挪到句子中间,我们来读一遍: “这是一只老乌鸦在叫.”妈妈微笑着对我说,“它可能饿了,要吃东西呢.”这样两层意思之间有了停顿,整篇对话的形式也显得更加丰富.原例文:一天,我和妈妈在树林里散步,忽然从乌鸦巢里传来“哇——哇——”的叫声,声音低沉、嘶哑.妈妈微笑着对我说:“这是一只老乌鸦在叫.它可能饿了,要吃东西呢.”我感到奇怪,便问妈妈:“它为什么不自己去找东西吃呢?”妈妈叹了口气,说:“也许它老了,飞不动了.”我着急地问:“那它怎么办呢?”这时,两只小乌鸦衔着小虫飞进巢里.妈妈温柔地对我说:“你看,小乌鸦又在给妈妈送食物了.乌鸦妈妈年轻的时候,精心喂养自己的的孩子.现在乌鸦妈妈老了,小乌鸦长大了,会飞了,它们没有忘记妈妈的哺育之恩,就回过来喂妈妈,这叫‘乌鸦反哺’.”听了妈妈的话,我不由得紧紧依偎在妈妈怀里.移动后例文:一天,我和妈妈在树林里散步,忽然从乌鸦巢里传来“哇——哇——”的叫声,声音低沉、嘶哑.“这是一只老乌鸦在叫.”妈妈微笑着对我说.“它可能饿了,要吃东西呢.”我感到奇怪,便问妈妈:“它为什么不自己去找东西吃呢?”“也许它老了,飞不动了.”妈妈叹了口气说.我着急地问:“那它怎么办呢?”这时,两只小乌鸦衔着小虫飞进巢里.妈妈温柔地对我说:“你看,小乌鸦又在给妈妈送食物了.乌鸦妈妈年轻的时候,精心喂养自己的的孩子.现在乌鸦妈妈老了,小乌鸦长大了,会飞了,它们没有忘记妈妈的哺育之恩,就回过来喂妈妈,这叫‘乌鸦反哺’.”听了妈妈的话,我不由得紧紧依偎在妈妈怀里.瞧:原来提示语除了可以放在句子的开头,还可以放在句子的末尾和句子的中间.提示语有的在前有的在后,句式富于变化,内容也会更连贯.当句子比较长,说话内容和语气都有停顿时,提示语可以放在说话的中间.七、总结1、通过给提示语搬家,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三个公式:当提示语在前时,句子应当写成:提示语+:+“说的内容”当提示语在后时,句子应当写成:“说的内容”+提示语+.当提示语在中间时,句子应当写成:“说的内容”+提示语+,+“说的内容”2、提示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那它后面的标点符号又有什么变化呢?提示语:“……”“……”提示语,“……”“……”提示语.当提示语在前面时,我们用——冒号;在后面时,我们用——句号;在中间时,我们用——逗号;另外,说的内容我们要用引号把它引起来.八、回顾总结最后,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如何才能写好对话:一、心理神态和动作,说话表现要写清.二、说的方式有很多,问叫喊答都是说.三、说的位置有很多,提示可后可中间.四、前后标点不相同,话语都在引号间.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好多事情都是在对话中进行的.只要我们善于倾听,就会发现可写的作文素材太多了.好多对话记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但是千万不要忘了,要对人物说话的样子进行描述,你的作文才能精彩.所以让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妙用提示语,写好人物对话.。
小学语文《写好人物之间对话》听评课记录)

《写好人物之间对话》听评课记录人物对话”在习作当中占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会写人物对话,作文就会更生动形象。
本次习作指导旨在借助对例文的分析,学会写对话,写清楚说的是什么,是谁说的;了解提示语位置的不同,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语气和神态等,从而为以后的作文打下基础。
三年级学生在习作起步时,描写人物对话常常出现提示语干瘪,对话形式呆板。
一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也不懂得合理运用,呈现有“米”不会“炊“的状态。
他的教学设计巧妙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
两组对话的比较,让学生轻松的掌握了提示语位置不同和标点符号使用方法。
这比枯燥的讲解要直观,学生乐于接受。
张老师善于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值得我们效仿。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所以说学生要写好习作,真切感受是必不可少的。
在作文教学中于老师注重带领学生走进生活,用眼睛、心灵去捕捉细节。
在这节课里,老师先由一个谈话类的故事入手,引入了“人物对话”这一教学主题,再让学生观察这段对话的特点,认识到了提示语在对话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然后播放微视频,复习标点符号,并学习了提示语的不同位置。
后面又用一个素材,鼓励学生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像,进一步去展开想像的翅膀,来完成一篇以人物对话为主的文章。
教学中处处体现着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学生学起来轻松愉快,写起来流畅自然。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于永正老师的这节《学写人物对话》作文课,给予我很多有益的启示:生活中处处有作文教学的资源,教师要充分发掘和利用好这些资源,注重方法指导,并及时进行表扬鼓励,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要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诱发学生创新的热情,让学生进入“我要写”的精神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2)生并观察其他几个人说话时的样子,练写提示语。
生在作业纸上填写后交流,师适时评价、指导。
(3)学生合作表演当时人物对话的场景。
4.位置和标点的变化
(1)生观察提示语,发现提示语位置及标点的变化。
(2)简单操练。
(3)根据板书总结如何写好提示语。(板书:位置变化)
(2)试着给下面的句子换词:
路曼曼说:“这是妈妈新给我买的红裙子,怎么变成这样
了?”
(3)指名读老师出示的句子。
师总结,板书:“说”字多变
(4)课件呈现表示“说”的其他词语。
生读后积累。
3.提示语里加动作、表情、心理描写
(1)学习关注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说句子。
a.路曼曼(动作)________:“这是妈妈新给我买的红裙子,
怎么变成这样了?谁干的?谁干的?
生观察人物的动作,说句子。
b.路曼曼(表情)________:“这是妈妈新给我买的红裙子,
怎么变成这样了?谁干的?谁干的?
生观察人物的表情,说句子。
c.路曼曼(心情)________:“这是妈妈新给我买的红裙子,
怎么变成这样了?谁干的?谁干的?
生体会人物的心理说句子,指导读出语气。
5.综合运用,写好对话中的提示语。
(1)看图,用刚才学到的方法写好场景中对话的提示语。
(2)生练写,老师关注习惯。
(3)交流、指导、评中的对话,师生配合读。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么样?”
“被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学写人物对话》教学设计
一、谈话揭题
1.通过孩子们熟知的故事人物马小跳引入。
2.生看视频,猜发生了什么事。
3.课件出示对话内容,生自由读。
二、学写对话,写好提示语
1.分段写,加提示语
(1)生看对话提建议。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改变课件对话的呈现形式,适时板书。
2.“说”字多变
(1)生读提示语,说发现。
“停了。”
……
生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体会对话内容的重要。(板书:内容)
2.课件呈现:
年老的婆婆时尚的姑娘小女孩
()问:“这个阿姨怎么啦?”
()叫道:“真是的,我崇拜的歌星竟然这样没风度!”
()小声说:“现在这些年轻人,没唱几首歌就自以为
了不得,太不像话了!”
生把人物放到句子中读,体会不同年龄的人说话的感觉也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