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课题。
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科教学的落实。
语文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乃至学生各种素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一、改革课堂教学,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把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学”,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主地,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为了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促进其主体性进一步发展,我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从几个方面训练学生: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参与学习,要从观察入手。
例如,学习生宇,要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和形近或同音字进行比较;学习课文,要引导学生看图,并联系课文所写的人和事,学习观察。
在这个思路的导向下,老师要渐渐改变了过去一味灌输知识的教法。
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和主体。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出多媒体动画片、投影片,收集实物,让学生表演课本剧,等等,使学生从中学习观察,培养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读书无疑。
是不善于思考的表现。
质疑问题是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
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教会学生思考问题,培养他们大胆质疑的习惯。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通常运用“初读问疑”,“读中导疑”,“读后说疑”等形式,让学生在疑问中读书,在析疑中思考,从中明白事理,达到真正理解。
3、巧妙的创设情境,在兴趣中学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
有了兴趣。
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爱交朋友。
根据这点,教学时,可将生字形象称为“生字宝贝”“生字朋友”让学生有种亲切感。
使之乐意学习生字。
结合每一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巧妙地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
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重视个性的技能发展素质教育作为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小学语文课中素质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课中的素质教育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要彻底扬弃应试教育的影响,要严格遵循教学本身的规律,构建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具体模式,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教学规律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学习方法小学语文教学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着眼于学生及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教育。
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担负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的重要任务,小学语文教学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及教师观。
做到教与学的统一,通过语文知识经验的传递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发展的机制,不断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教会学生学习及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即培养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就是落实素质教育)的目的。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了解学生,发现学生,不仅提高学生的智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情商;不仅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除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外,还要在传授基本知识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人。
二、明确教学目标,准确理解和正确处理教材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
改变单纯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制定符合素质教育的科学化的目标体系,以有利于检测和操作,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要尽可能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清楚每节课需要掌握哪些知识,训练哪些能力和习惯等。
从而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素质的“四有”新人,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康和学会审美”。
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论文
浅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摘要】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合教学实际,从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基础着手,着力于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各个基础环节,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创新意识;能力作为义务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小学语文来说,应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去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从基础抓起,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呢?这是对我们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新课题。
下面,我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作初步的探讨。
一、要利用师生的情感交流,消除学生恐惧、紧张的心理,培养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
语文课其实是一门实用性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造成目前一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一种惧怕心理,觉得语文枯燥,难学的现象,这种现象追根寻源,其根本原因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过程变成枯燥无味的单纯知识传授。
在确定语文教学任务时,只讲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不讲发展情感,意志性格。
对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显然估计不足。
根据学生的好胜心理,应引进激励的竞争机制,增加交流锻炼的机会。
消除胆小怕说,不敢交流等心理障碍。
语文课上的师生情感交流,教师突出的是语言交流的过程,也就是说,鼓励学生大胆交流,有什么说什么,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民主,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
教师鼓励得越多,学生就有成功的喜悦感。
对学习语文自然而然就增强了信心。
二、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
”孔子的话形象地阐明了知识与生活的实践关系。
而新课标也指出“重视语文的实践性”。
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动力与参照,同时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关注生活。
例如:上《鸟的天堂》一文。
离学校一百多米的地方正好有一棵大榕树,我于是要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好好观察,体会独木成林的奇观,化抽象为具体。
谈素质教育下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谈素质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教学21世纪的小学语文教育需要定位在素质教育的高度上,确定大语文教育的思想,建立现代化的语文教育目标即:语文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情达意的工具。
这一点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前提。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基础学科中的基础。
小学语文的学科性质,就其内涵来说,应该只有一个,即工具性。
它既是学生认识语文,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习母语的“工具”,又是学习数学、自然等其它学科的“工具”。
这个现代化的语文教育目标至少包含三点内容:一是语言的敏感力(简称语感);二是语言的表达、应用能力;三是母语的亲情感。
在现代语文教育教学目标之下,如何去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呢?我们确立一个具体崭新的语文教育思想,并以此指导语文教育教学,这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关键。
改革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对其进行扬弃,在每一个语文教师理念中,构建起领悟、积累、表达三足鼎立的交叉的融汇贯通的语文教学模式。
一、领悟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语言文字是人们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交际工具。
读,闻其声,明其意,对于小学生来说,就够了。
随着社会阅历,知识情感日趋丰富,升华,对于语言,特别是书面语言,他就不只是“闻其声,明其意”了,更会“领其情”。
小学课本选入了李白的《静夜思》诗,很通俗、浅显。
但这首诗是作者年近四十岁时的作品,包含了他对人生、亲情的感悟,意境是幽深而低沉的。
我们让小学生读、背这首诗,没错,但要注意不要向孩子们灌输那些思乡之情的深刻的要领会的东西。
特级教师何国成老师说:小学语文要广积粮,(多读多背)不要深挖洞(对文章的深层次的理解分析)。
理解了何老师的这句话,我们豁然开朗,语文教学就找到了第一个最简洁最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小学课堂内外会精细地读,能大量地读,也肯读爱读。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让学生精细地读12册小语课文中的课文,不是件容易的事。
精细,要的是边读边思,要的是学会推敲字句,养成学生阅读思考的习惯,为什么这样写?好在哪儿?等等,必要时,批注记录,这也是古人学习语文的好方法。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6篇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6篇【篇一】我校“激趣导活练”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开展研究很久了,“激”“趣”“导”“活”“练”五个方面既是一种教学思想,也可以说是一种方法。
“激”和“趣”是教师和学生在整节课教学中的情感,教师带着激情与活力走进课堂,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对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激情和兴趣相互融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这种情感就是“激趣导活练”教学模式的感情基调。
在整个流程中,教师的“引导”伴随始终,成为学生研究与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让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不能再“束缚”学生,各学科的教学都要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更应该如此。
一、活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大家都知道,好动是每个小学生的天性。
小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活动。
通过活动,使他们认识了事物,学到了本领,受到了启迪。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学到许多文化知识,体会了语言文字的意境,受到了情感的陶冶。
但实际上,许多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是单纯地“讲解”,“灌注”,为“记忆”而反复地强调学生“死读硬背”。
这样的教学模式,其教育空间狭窄、封闭,束缚手脚,压抑学生,教学形式单调,学生研究乏味,感到疲惫不堪,收获甚微。
所以,我们要依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把活动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这样,我们就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读一读。
既有活动,又有研究;既能使小学生身心得以轻松,消除疲劳,又能使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二、活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作用1、活泼了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惯了等待接纳的这种教学模式,常常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反应往往是在教师相应的示意、指点下进行的。
因此,学生思维、情感和语言得不到全面发展,情绪低落,课堂气氛沉闷。
如果教师紧扣教材设计教学活动,由小学生充当相应的活动角色,那么,角色的热烈情绪一定会渲染整个研究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全体学生都会在无意识的心理作用下,全心投入研究。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论文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语文教学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很好手段,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适时的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素质教育的很好手段,我觉得应从以下两方面做起:一、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素质的提高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从小语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大纲规定的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方面看,“得法于课堂”对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必须完成“三读”。
一是读懂。
语文课堂教学要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准确地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比如《穷人》这一课,学生通过自读、默读等方式,不仅可以了解到课文写的是女主人公桑娜去探望生病的女邻居西蒙的过程,而且懂得善良的桑娜对不幸的西蒙的那种牵挂,那种同情,从而理解人物在特殊心情中的特殊行为。
二是读会。
语文课堂教学要以课堂为学生的“训练场”,让学生“体验”课文内容,从而真实地体会出文章的思维感情。
像进行朗读训练,可以使学生在课文中的激昂处来个激昂,悲伤处来个悲伤,从而促使学生不仅仅感知外在的美,还能进入内心进行激荡情感的品味。
三是会读。
语文课堂教学要带领学生走一个来回。
“来”就是上述的“读懂”、“读会”,即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回”就是指导学生从思想内容又回到语言文字上来,知道课文是怎样表达这些内容的,即达到“会读”的程度,使学生从中学到作者是怎样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运用各种表现手法表达中心和体现写作意图的。
如教学《观潮》,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通读全文,领会写法。
①作者看海潮,是怎样观察的?课文为什么能给人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②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把“观潮”写得栩栩如生的?通过诵读欣赏、品味揣摩,使学生明白,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分别从形、影、声三个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从而给我们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样下来,学生才能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达到“会读”的境界。
小学素质教育论文10篇【论文】
小学素质教育论文10篇摘要:素质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对教学进行改革,在改革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素质。
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好课外活动,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还要改革考评方法,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怎样进行语文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注入新的力量。
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那些“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和一些陈旧的教学方法很难在短时间内根除。
这样的教学下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挫伤,严重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难以提升。
所以,我们应加大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近几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我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取得明显的效果。
下面就学实介绍一下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供大家参考。
1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我们教师要善于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
每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都要力求全面理解,抓住本质,掌握要领;通过试验,取得成效,然后组织推广。
其次,是讲究科学,坚持精讲巧导。
没有艺术的教学是低质乏味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而不讲科学的教学更是盲目粗劣的教学,是肯定要失败的。
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体现艺术性,又要体现科学性,力求做到科学与艺术性的统一。
如在教学《七律•长征》中的“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时,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绘画了“五岭”和“乌蒙山”的山势,巧导学生理解“逶迤”、“磅礴”,再通过填比喻句:()的五岭在红军的眼里像();()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看来像(),加深学生对上述两诗句的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总是竭尽一切努力使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如果学生愿意学习而不会学习,就应当帮助他,哪怕前进很小的一步,而迈出一步将会成为他们思维的情绪刺激的源泉。
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论文
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语言文字是接收、传递各种信息的工具,是思维过程、思维成果的载体,在各种素质中,语文素质最为重要。
这就为当今的语文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单纯的应试教育手段培养出的人才,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
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大纲》明确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逐步加深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思想感情;陶冶爱美的情操。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之学科,语文教材可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教材中选入了不少童话、寓言、成语故事、历史故事,大都以形象简洁的语言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如《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等。
教材中还有描写祖国大好河山,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如:《桂林山水》、《日月潭》等。
都是情文并茂,很有感染力。
二、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使他们在学习和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获益非浅。
学生应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语文教学大纲又明确的规定,说话方面要养成“语言清晰,意思明白,条理清楚,态度自然、有礼貌”的习惯,写作方面要养成“不写错字、书写规范、工整”的习惯等等。
首先教师要坚持正确的引导,规范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
我从教三十年来,坚持让他们准备三本一书,“三本”指课堂笔记本、阅读笔记本、日记本。
“一书”指《现代汉语词典》。
“三本一书”的应用会使学生养成勤于笔记、摘录、坚持写日记,乐于查字典的好习惯。
如一上语文课,先教学生怎样做笔记。
习惯成自然,上语文课做笔记就成了习以为常的事了。
这样,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自由,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摘要】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语文在教育中起着最为基础的职能,承担着提高素质教育水平的重大责任。
本文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发展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希望能够对我国素质教育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策略随着新课改在我国的广泛推行,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步伐逐步从各位教育研究者的呼声中走到了现实的教学工作中。
但由于素质教育对教师的业务水平要求有所提高,不如应试教学那样死板,所以在具体的教学环节出现了很多问题。
我认为,小学语文的素质教育应立足教材改革,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活动的开展,从而形成课内、课外一脉相承的教学体系,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一、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内容1训练能力小学时期的科目教学不仅仅关系到本阶段学生的成长过程,而且还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时期打好基础对以后的学业发展大有裨益。
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一些基本的语文基础能力,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为人处世的能力进行简单的教育培养,同时也要发展学生的各种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等。
2陶冶情感小学时期的学生大多处于童年时期,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自身情感发展又不健全,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多加引导。
小学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也具有很强的教育性,课标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思想教育与文字教育的统一,不仅仅要教好基础的听、说、读、写,还要教好对学生情感方面的培养。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教会学生为人之道,“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以文悟道,用道显文,就是要把教书育人与传授知识以及思想教育、教人为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3培养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为学生以后长远的发展打算,我们就要在学生小的时候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优秀7篇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优秀7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对一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
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书包范文为小伙伴们整编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优秀7篇,希望能够给小伙伴们的写作带来一些的启发。
教师教育教学论文篇一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品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及取得成就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校是育人的基地,是学生人格、修养提升的摇篮。
无论是哪个专业的教师都应该在自己的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的思想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使其综合素质也得到提高。
本文针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对德育教育融入教师课堂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1.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学校原有的专业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不再适应现代化的发展。
当今时代是以素质教育为主体的教育,重视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引导一个人走向完善的一个重要过程。
通过德育教育净化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升,因此,德育教育在专业课中是十分必要的。
二、德育教育融入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1.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表率作用。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及广泛的兴趣爱好,这一切是德育渗透的基础。
教师将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热心的引导学生并身体力行,发挥其表率作用。
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言谈举止、工作作风及形象等方面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自己良好的思想感情、道德素质、意志等来吸引、启迪学生。
2.要增强德育的针对性教育。
德育教育是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要想将德育教育更好的融入课堂中,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接纳,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的了解每一个学生思想状况及学生自身的优势,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设计课堂将要讲授的内容并制定出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做到因材施教,充分的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自身的潜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体现论文
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体现摘要: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如何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终身的自学能力与自学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
教师指导学生会读、会写,会做人,使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已成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将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自学能力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一个知识、信息急剧增长、科学技术发展更新的新时代。
教育必须适应高速发展的时代需要,培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人,尤其是具有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和应用知识信息能力的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如何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终身的自学能力与自学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化济,它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
只有多方培养学生的兴趣,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的三个转变,即由厌学到乐学,由被动学到主动学,由死学到活学,才能引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便之持续地、专心致志地进行学习钻研,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1.创设情境具体是学习活动的情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把学生带人课文的情境之中,能激起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学生一旦动情,就能和教师、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觉地、专注地投入学习。
如在《桂林山水》一文中,为了把学生引入本课的情境中,教学一开始,教师先以“导游”的身份,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桂林山水名扬四海,风光迷人的一些特点。
再出示几幅桂林山水的风光挂图,指导学生观察欣赏。
然后配以优美的伴奏音乐,给学生示范朗读课文,很快就将学生带入到课文的诗情画意之中。
2.融身体验,陶冶感染语文教学免不了阅读这一重要环节。
阅读要有情感的体验,要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形象创造的过程,“进入角色”,主动在感受语文教材中蕴含着的思想情怀。
要让学生读中体验,需要教师具体指导,使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去读。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实施论文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实施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实施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的重点产生位移,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新课程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倡导师生间的交流、合作、探究。
而我们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状况,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学习活动。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
具体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对小语教师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一、要转变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它们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不同,即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使学生全面发展,是否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如下几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培养目标上看,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
从教学内容上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
从教学过程看,素质教育注意启发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皮试教育则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只是听。
从学生负担上看,素质教育是当堂理解,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应试教育是大搞题海战,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学生不堪重负。
二、注重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是一切学习活动赖以进行的工具。
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语文功底,对数学及其它学科所接触的知识就难以领会。
一个数学成绩好的学生,他的语文成绩也不会差。
语文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多采的内容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语文教科书涉及面相当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
语文教学这种对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任何别的学科无法企及的。
因此,强化语文基础知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摘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是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核心内容。
教学过程中要更好地实现它的素质教育,要与课外、校外活动进行沟通和配合,做到课堂教学生活化,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效率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031-01《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主阵地、主渠道,把素质教育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
它需要我们去研究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办法进行教育和引导,因材施教,不但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共性,更要研究他们的个性,使他们各有所得,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乃至“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必须要努力夯实课堂教学这个基础。
一、课堂教学生活化《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课堂教学要更好地实现它的素质教育,必须与课外、校外活动进行沟通和配合。
课堂教学着重在学习中研究、生活化活动。
语文课堂有效地延伸至生活,重短时效、重生活体验、重实践积累。
从成语推介,歇后语解析、谚语收集、名言故事,到话说新闻、评论时事、美文推荐、佳作点评,还有学生们特别感兴趣的班级博客圈、班级日记联播、自写小说联播、当地文化介绍等等,通过多彩的形式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了学生的语言感悟和生活感悟。
课堂教学生活化,要本着生活的需要、课中能练的原则,从课文中提炼生活,到生活中提炼语文,以课堂为基点,向四周辐射,这样课堂教学可得到充实,同时也高效。
小学语文课中素质教育论文
谈小学语文课中的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中进行素质教育,是新时期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中进行素质教育呢?下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首先,要认真学习钻研《语文课程标准》,真正明确小学语文教育的目的和教学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的标准,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
其次,是树立旨在构建塑造学生主体性的启发教学、因材施教和“目标教学”等科学的教学观念。
其三,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质量观。
变“面向少数”为“面向全体”;变“偏重高分”为“全面发展”;变“被动应付考试”为“积极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跳出“应试教育”的圈子,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二、改变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课堂教学是教育过程中的主渠道,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
改革课堂教学,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要突出素质教育意识。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
因此,教学目标应由简单传授知识,单纯追求应试效果转换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中的素质教育因素,捕捉课堂中的素质教育机会,将课堂教学中的着力点放在既传授知识,又启迪思维,既教学习方法,又培养能力的素质教育上来。
2.实施“主体教育”。
教育过程不仅是一个知识传授过程,更是一个情感参与的过程。
具体做法是:先创设“问题”情境。
老师以“问题”带动教学,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二是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
不把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去说,去做,去想,最后自己得出结论。
三是学生自己质疑问题。
把学生推到主体的位置上,让学生在质疑问题中学习知识,探求真理,增强主动性,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论中小学语文课的素质教育
政 治教 育 、 培养高 尚的道德 品质 、 陶冶情操 、 提 高审美情 趣 、 发 文课工具性 的特点和 规律 ,引导学生在 掌握与 运用语 言文学 掘他 们 自身 的智力 因素和非智力 因素 。 语文 课这种特殊 性质 , 说、 读、 写、 基本 技能 的训 练 。 这种训练 的着 眼点 , 决 决 定了它在 加强与提 高学生全面 素质方面 具有其 它学科所 不 地进行 听 、 可 替代 的独特 作用 。 由此 可见 , 在各 门学科 中 , 中、 小学 语文课 不是为 了应付考试 ,而是为 了通过掌握 工具来 提高 自身 的语 题海 战术 ” 、 “ 死记硬 背答案 ” 、 尤须重视 强化对学生 的素质教育 ,构造好 坚实 的科学文 化 的 文教育 素质 。这就 要必须摆 脱 “
第三 , 无论 是单项训练 或者综合 训练 , 都应 注意 根据语 文
一
、
构建整 体科学 文化 的基础
2、 从学 的 角度看 必须 在教师 的主 导作 用下 , 针对 学生 的 自学 为主线 , 通过 主动活泼 的学习方式 , 乐 于接受教 师施 以语
众所周 知 , 中、 小 学语文课 , 是一 门综 合性 极强 的学科 , 它 特 点 , 因材 施教 , 充分发 挥学 生的 主动性 和积 极性 , 让 学生 以 即是学 好其它各 门学科 的基础 ,又是 构建整体 科学文 化的 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关键词 】 中小 学语文课 素质教 育 所 以只有把语文 教师 自身的全面 素质都提 高了 , 才能 中国教育 改革和发展 纲要 》指 出: “ 全面提 高学生 的思想 主动性 。 道德 、 文化科 学 、 劳动技能 和身体心 理素质 。 ” 国家教 委副主任 有效地 带动与 影响学生 语文素质 的全面提 高 。湖 南省某 市一 柳斌 同志《 实施 素质教 育中的几个 问题》 的讲 话 中提到 : “ 施行 个 中学 ,大面 积推行素 质教育经验 中,有 一条很 重要 的经验 学校 与教师 签定 了转化 差生 的责 任制 , 转 化要 承包 到人 , 素质教 育 , 其 中最主要 的有三个 问题 : 第一解 决基础教 育是 面 是 : 学生 ,入 学时他 的学 习成绩 、听说读 写素 向少 数学生 , 还是面 向全体 的问题 。 这个 问题非常 重要 。 第二 其 中某班 有位许 X 学习习惯 、 行为 规范都 比较 差 。在教 师转化差 生的集 中攻 解决 基础教育是 进行片面 的教育 , 还是全 面发展教 育问题 。 第 质 、 三要 解决的 问题 , 是使学生机械 发展还 是生动活 泼地发 展 。” 势下 , 经过两年 , 他 的成绩跃 居为全班 第一 , 并在 全校 1 0 0 0多 名同学 中参加 “ 十佳” 竞循 ……。这个奇迹 的 出现 , 用该校校 中、 小 学语文教 育是提高整体 文化科 学素质 的奠基工程 , 是发 “
小学语文中的素质教育五篇范文
小学语文中的素质教育五篇范文第一篇:小学语文中的素质教育小学语文中的素质教育摘要: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开展多年,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本文深入研究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并就如何提高我国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课题。
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科教学的落实。
语文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乃至学生各种素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一、语文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决定了语文教学要注重整体性从语文学科内容来看,从包容的内容的多方面性看,它是一个综合性学科。
从语言形式看,有字、词、句、段篇;从语言的应用规律看,语文讲究修辞逻辑;从语言的运用过程看,有听、说、读、写。
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注重整体性。
笔者尝试着从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入手,首先让学生对作品建立起第一印象,尽量减少对学生阅读第一印象的干扰,少一些扶手和拐杖,让学生自己“学步”。
语文是作者心灵、语感对象化的一个整体性反映,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只有学生对课文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并被学生整体性占有,作者的语感、心灵才会不知不觉地被渗入到学生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积淀为语文素质、人文素质,最终形成自身的语文能力与修养。
文本是审美愉悦的最初源泉,语文教材选用的文章大多是内容与形式的完善统一,文体范式与人文意蕴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
鲁迅的《祝福》通过倒叙结构来引发悬念,引导读者去思考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产生的社会根源;《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三顾茅庐,是通过烘托,引导读者去感受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一字一句构成的文体范式中去感受一种内在的生机、精神,结合自身的先天素质、人格素质、审美素质,内化为一种语文素质、语文能力。
这说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不能机械地割裂和对立的。
二、提高认识,转变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使每一个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素质。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论文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摘要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达到让人正确面临和处理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目的。
新时期,新时期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能力培养个性身心健康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
教好这门学科,获取新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根据这一要求,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语文学科课时多,教学时间长,学生几乎每天接触课本中思想性较强的课文,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它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道德品质形成的时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在此期间对他进行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再合适不过了。
如何将寓德于教,方法有很多,可以在我们讲读课文时,寻找最佳“结合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思想教育;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思想感情等等。
此外,在联系学生实际深化思想教育至关重要。
在语文课上,教师要凭借教材,坚持正面启发、诱导,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在领悟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倾吐自己内心的感受,相互启发,从而进一步受到课文思想的熏陶和感染。
如《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一课,教师可以在课上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小萝卜头”进行比较。
“小萝卜头吃的是残羹冷饭,住的是阴暗潮湿的监狱,穿的是破得不能再破的衣服,写字用的是短得不能再短的笔头,那么你呢?”让学生想想自己和小萝卜头一样大的时候生活是怎么样的,从而对“小萝卜头”小小年纪在监狱里的非人生活充满同情,激起学生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痛恨,受到要胸怀远大理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刻苦学习的教育,并逐渐转为自己的行动。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贯彻素质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贯彻素质教育摘要:语文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对学生智力的开发,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动机、习惯、意志、情感、自信心、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完整的人格。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贯彻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要实现‘两全’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紧迫的任务是要转向素质教育。
当前,在基础教育中各学科教学都围绕着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应地提出了本学科所承担的素质教育的任务,才可能使各学科互相渗透,形成综合效益,最终才可实现索质教育的总目标。
下面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设计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应试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单一的,也就是把目标定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应用成绩上,淡化了德育、美育、体育普及的意识,只强调了选拔意识。
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却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全面、活泼地成长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的需要。
因此,语文教学的目标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去设置,变单一化为多元化,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设计多元化的语文教学月标,具体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体现德育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感想道德素质。
在基础教育中,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要位里,突出体现德育功能,这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一环。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的同时,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索,适时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和智能训练,潜移默化地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科学思想和科学作风的教育等,促使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
(二)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中心目标是进行语文素质教育,也就是全面地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所以,语文教学要走出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文学分析课、语文常识课等的误区,扎扎实实地加强字、词、句、篇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使学生通过学习,逐渐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能通过掌握和运用语文这个工具,去自我获取信息,拓宽视野,进行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并为将来进人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论文
略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摘要: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语文在教育中起着最为基础的职能,承担着提高素质教育水平的重大责任。
本文提出了”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等几个在语文教育中发展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希望能够对我国素质教育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为了培养适应时代的需要,我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新时期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全方位人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是针对目前基础教育中一些落后的教育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根据教学课程大纲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造就学生全面发展。
在小学教学中,学科课程是素质教育的抓手,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而小学语文教育是提高整体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前提和条件。
因此,就学科性质和教学目的来看,小学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即是学好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又是构建整体科学文化的大厦的基础之基础,也是人类社会重要交际工具和思想交流不可缺少的手段。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理应成为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进行浅显的解析。
一、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一个老师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他的学生素质的高低和能力的高低。
新课改要求我们必须破除传统教学中不利的方面,这也是我们必须要进行观念转变的地方。
传统教学中,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老师在课堂上负责教学生识字,分析段落大意等等,小学生在课堂上很少开口说话,很少能和老师形成一定的互动,所以这样的课堂气氛不活跃,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很好的培养,课堂教学效果也很一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小学语文课的素质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提到:“施行素质教育,其中最主要的有三个问题:第一解决基础教育是面向少数学生,还是面向全体的问题。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第二解决基础教育是进行片面的教育,还是全面发展教育问题。
第三要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机械发展还是生动活泼地发展。
”《纲要》和《讲话》为中、小学语文课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为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指明了改革方向和奋斗目标。
中、小学语文教育是提高整体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发展上述整体素质的必要前提和条件。
因此,搞好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是关系到提高整体民族文化素质和教育素质的世纪大事。
一、构建整体科学文化的基础
众所周知,中、小学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即是学好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又是构建整体科学文化的大厦的基础之基础,也是人类社会重要交际工具和思想交流不可缺少的手段。
学生在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而且能够凭借这门工具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发掘他们自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语文课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在加强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由此可见,在各门学
科中,中、小学语文课尤须重视强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构造好坚实的科学文化的基矗。
二、强化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应该肯定,我们中、小学语文课的教育教学,无论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语文的工具性质,加强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方面,或是探索文道统一原则,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各个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取得了不少可靠的成绩。
但受“应试教育”思维的束缚,片面追求升学率“至高无尚”,使基础教育仍陷入难以自拔的误区。
目前,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班、重点学生的塔尖久攻不下。
这些学校只是供少数“英才”,大款和特权阶层用“高分”,几万之重金,手中权力去择校而设。
学校在升学率指挥棒左右下,全力以赴为升学考试组织安排教学、教师、资金和奖金。
凡是与应试无关的其它活动则一律禁止,考什么教什么,不考就不教,三年的课讲二年。
每天撂在学生面前的是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数也数不尽,做也做不完的模拟考试题,这些题不是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融汇贯通,消化吸收,而是指令性地按着现成答案去死记硬背。
即使有的学生背会满脑子答案,暂时赢得了高分,考上了上一级学校,而实际上,他们的听说读写语文能力非但没有提高相反却在整体素质上下降了,滑坡了。
为了弥补这一根基的不足,在这些学生升入上一级学校之后,学校不得不用大量时间去采取补救措施。
如果不这样补救,势必影响其它课程的学习质量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如高考升
入我校的大专学生,不得不重新开设听力课、说读课、书法课等来补救中、小学时期语文课因应试教育而留下的听说读写素质先天不足,否则毕业后不能胜任教师工作。
这些进一步告诉我们:在所有各门课程中,加强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显得更为重要了,因为它是决定整体素质教育提高的基矗。
三、强化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的两个途径
第一、从教的角度看必须把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放在首位。
道理极其明白:在语文教与学的矛盾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这种主导作用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所以只有把语文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都提高了,才能有效地带动与影响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湖南省某市一个中学,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经验中,有一条很重要的经验是:学校与教师签定了转化差生的责任制,转化要承包到人,其中某班有位许×学生,入学时他的学习成绩、听说读写素质、学习习惯、行为规范都比较差。
在教师转化差生的集中攻势下,经过两年,他的成绩跃居为全班第一,并在全校1000多“名同学中参加“十佳”竞循…。
这个奇迹的出现,用该校校长话来讲,就是:“教育好差生,是教师最大的德行,是教师最高水平的体现。
”可见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采用高素质的教育行为,才会把原来的“差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优秀学生。
第二,从学的角度看必须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以自学为主线,通过主动活泼的学习方式,乐于接受教师施以语文素质教育,从而
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为达此目的,必须抓好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1.遵循语文课工具性的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在掌握与运用语言文学上狠下功夫。
掌握与运用语文工具的唯一途径就是反复深入地进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
这种训练的着眼点,决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通过掌握工具来提高自身的语文教育素质。
这就要必须摆脱“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答案”、“考啥学啥,不考不学”的左右,多进行应用性整体训练,让学生在不断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驾驭语言文学的工具,强化自身语文素质。
2.在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单项训练基础上,注意抓好学生的语文能力综合训练,使语文教学始终沿着“合--分--合”的路线有序化地进行。
“分”是为了化整为零,便于分散难点;“合”是为了归零为整,使语文训练产生综合效应,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教育素质的根本目的。
3.无论是单项训练或者综合训练,都应注意根据语文课的特点及其文学因素,来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变苦学为乐学。
例如教学《雷雨》一课时,在初步朗读课文基础上,我选播合适的音乐,学生边听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然后,我跟着音乐的旋律范读,忽慢忽快,时轻时重,学生在清新的音乐中欣赏朗读。
学生在音乐的烘托下,享受着课文的美,沉浸在如诗如画的境界中,然后我鼓励学生模仿我的调子,给他们也配上音乐,他们读得兴趣盎然,声情并茂。
通
过这样的训练,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有效的强化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