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地发展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40年,德国科学家李比希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批判了腐质营养学说,提出了矿质营养学说。李比希矿质营养学说的创立为化肥工业的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1843年,第一种化学肥料——过磷酸钙在英国诞生.1861年,德国首次开采钾盐矿。1907年,意大利生产了石灰氮。

在近一个半世纪中,全世界已生产和使用了数十种含有单一或两种以上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化肥,为世界农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国使用化肥的历史始于1901年,台湾省从日本引进了肥田粉(硫酸铵即氮肥)用在甘蔗田里,距今也有100多年的历史。

就世界范围讲,德国的“哈伯——博施”开发的合成氨工艺于1913年实现工业化后,氮肥工业进入了新的纪元。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合成氨绝大部分用来生产氮肥。氮肥在化肥领域中所占比重最大,对农业产量的影响也最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50年-1970年,世界粮食增产近一倍,其中因扩大播种面积面增产的粮食占22%,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产的粮食占78%。在提高的单产中,施用化肥的作用占40%-60%.

(附) 中外施肥量比较

人均耕地面积平均施肥量每千克化肥产谷物量

(公顷) (千克/公顷) (千克)

英国0.104 275.5 23.4

德国0.144 197.2 29.0

法国0.316 305.4 91.5

中国0.174 154.0 20.2

化肥增产效果

作物试验数增产率每kg有效元素增产kg数

(公顷) (%) 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

水稻 829 40.8 9.1—13.4 4.7—9.7 1.6-4.9

小麦 1260 56.6 9.1—13.4 4.7—9.7 1.6-4.9

玉米 629 46.1 9.1—13.4 4.7—9.7 1.6-4.9

皮棉 62 48.6 1.2 0.56 0.9

油菜 64 64.4 4.0 6.3 0.63

我国化肥生产量与消耗量(万吨)

年总量氮肥五氧化二磷氧化钾 N:P2o5:K2o

化肥生产量(有效成分)

1980 12321 9993 2308 20 1:0.23:0.002

1990 18799 14637 4116 46 1:0.28:0.003

2000 31857 23981 6630 1246 1:0.28:0.052

化肥消耗量(有效成分)

1980 12694 9425 2882 387 1:0.31:0.041

1990 25903 17480 6452 1971 1:0.37:0.113

2000 4140 25145 9729 6590 1:0.39:0.262

来源:氮肥工业协会

回眸1998年以来中国化肥产业改革十年的风雨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化肥工业一路辉煌的背后,飘扬着一面自主创新的大旗。从单质肥起步到硫酸钾复合肥在全国兴起,从

BB肥不断推广到高塔技术的成熟与完善,我国的化肥国产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化肥品种日益丰富。众多新型肥料品种的诞生,不仅使中国化肥产品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让农资行业营销模式发生改观,更改变了中国农民千百年来的耕作施肥模式。

大浪淘沙,洗净铅华。十年产业改革发展史勾画出一条中国式的自主创新之路。一批勇于创新并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异军突起,用技术打通了市场的经脉,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为充分参与竞争的主流。

种子在“红日”萌发

20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山东临沂革命老区的小镇上,发生了一场对于中国复合肥行业乃至中国化肥发展历史都具有深远意义的事件,中国的化肥工业在这里急速地转了一个弯儿,改变了前行的方向。是“红日”,点燃了中国人对复合肥的激情梦想。从1998年8月,山东红日20万吨/年复合肥工程建成开工那天开始,中国复合肥产业拉开了技术创新大幕。那一年被业内称为“复合肥元年”。

1998年,中国的化肥产业还是单质肥的天下,在2956万吨的产量中,复混肥仅占15%左右,其中还有233.1万吨需要进口。依赖进口的日子并没有磨灭中国人对实现梦想的强烈渴望,中国化肥行业正酝酿着一场大变革。

王廷艾、李继进,作为硫酸钾型氮磷钾复合肥专利的主要发明人,曾是中国复合肥界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发明的低温转化法生产硫酸钾复合肥技术,由于工艺流程简单合理、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被业内称为是硫基复合肥的里程碑,也正是这一技术的诞生和推广,使中国复合肥产业大踏步发展成为可能。

在“红日”的昭示下,更多的企业用技术挑战市场,实行引进与开发并举,大大缩短了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周期,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中国的复混肥行业从此开始向专业化、多元化、药肥化、长效化进军,在团粒型的基础上,向掺混型、料浆型、液体

型、包膜(衣)型肥料方向发展。

硫基复合肥的诞生,再次演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科技推动生产力,是科技进步推动了中国复合肥行业的繁荣。目前,在全国700多家复混肥料制造企业中,近90%采用的就是这项技术,这项技术至今还影响着中国复合肥行业。硫基复合肥生产技术的问世,成为中国从一个复混肥纯进口国成为净出口国的重要因素。难以想象,没有这项技术,中国的复合肥还要在这条行业发展必经之路上爬行多少年。也正是因为这项伟大的技术,王延艾和李继进被业界视为“中国硫酸钾复合肥行业的开山鼻祖”。

难能可贵的是,作为这项专利的发明人之一,如今的李继进,依然保持着对技术创新的执着。2001年,他又申请了“复合酸脱水催化生产二甲醚生产工艺”专利,解决了生产二甲醚过程中的世界难题。今天,作为山东久泰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和总工程师,他依然在用行动告诉人们:“创新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人类。”

BB肥:从加拿大到中国

2005年6月25日,一缕晨曦折射到北京东三环京温国际酒店的会议大厅,由中华合作时报社主办的“首届中国BB肥行业发展高层论坛”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一场关于尽快建立“BB肥行业国家标准”的大讨论正在热烈进行中。从广东中加混合化肥厂第一袋BB肥下线,到美盛化肥在国内陆续扩大的BB肥生产线,再到“五洲丰”、“玖源”等BB肥行业新兴势力的崛起,BB肥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正在不断升温。在中华合作时报的倡导和组织下,在相关部门以及企业的高度重视下,一场将BB肥从一个“肥料品种”发展到一个“产业”的战斗正式打响。

BB肥行业的发展素有“北有嘉吉,南有中加”之说。广东是国内第一袋BB肥下线的地方,早在1988年,当中国还沉迷于原有施肥方式时,广东中加就将平衡施肥的理念从遥远的加拿大引到了中国。从那时算起,广东中加的平衡施肥理念比国家启动测土配方工程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