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教案一. 教材分析《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以问答的形式,生动有趣地介绍了自然界的奥秘、科学原理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为什么。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简洁明了,易于理解,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提问。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奥秘、原理”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为什么。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正确认读和理解。
2.课文中长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3.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学生分组讨论的表格或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如:展示自然界的美景,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中的奥秘。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节奏。
然后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为什么。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如:为什么鸟儿会飞?为什么树叶会变色?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要求学生运用想象和创意,写一篇关于自己奇思妙想的文章。
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型和词汇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但是,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仍然存在思路不清晰、表达不准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帮助他们将奇思妙想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文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具有想象力和创意的文章。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自己的奇思妙想,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写作的兴趣,增强自信心,乐于分享自己的成果。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想象和创意,写出具有个性的奇思妙想文章。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将奇思妙想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文字,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表达和沟通。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互动式教学:教师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写作,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
2.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思考自己有哪些奇思妙想。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奇思妙想,并进行互相评价和反馈。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进行总结和点评,引导学生将奇思妙想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文字。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让学生尝试将奇思妙想写成文章。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含设计意图)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5 琥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理解“推测”“拂拭”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说说琥珀的形成过程;了解合理推测的依据。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体会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的表达特点,自主积累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激发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教学难点】说说琥珀的形成过程,了解科学家合理推测的依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的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理解“推测”“拂拭”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出示琥珀图片,学生欣赏并谈谈对琥珀的了解。
2.板书课题,提示“琥珀”都是“王”字旁,其实是斜玉旁,大多表示珍贵的宝石。
可见琥珀也是比较珍贵、稀奇的。
设计意图:教师出示文中“琥珀”的图片,学生简单了解。
通过偏旁,初步感知琥珀的珍贵。
二、自主读识。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试着读出感情。
2.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师引生梳理后归纳。
(1)这篇课文围绕“琥珀”,先讲了什么,后讲了什么?(先讲琥珀的形成过程,后讲发现琥珀的过程。
)(2)课文向我们介绍的琥珀是什么样子的?(3)课文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根据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
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①这一段中哪里是作者直接看到的,哪里是想象出来的?(看到的就是事实,根据事实想象出来的部分就是推测,也就是说“推测”是根据知道的事情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②讲读末段时,辨析“推测”“猜测”,在语境中正确使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案定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案定稿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我的奇思妙想》;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创作,写出具有想象力的作文;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启发其想象力。
### 难点:3.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创作,写出生动有趣的作文。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2.准备课文《我的奇思妙想》;3.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标记笔;4.学生准备纸和笔。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教室环境或一幅插画,引导学生想象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引导学生讨论“奇思妙想”是什么,启发学生对创作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课文1.朗读课文《我的奇思妙想》,让学生跟读,确保理解课文内容。
2.解析课文,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第三步:创作作文1.激发学生对奇思妙想的想象,给学生一定时间构思自己的作文内容。
2.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引导他们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自己的奇思妙想。
3.教师逐个批改学生的作文,给予肯定和建议。
第四步:展示分享1.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作文,让其他同学听取并互相交流。
2.老师评价每篇作文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互相评价。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在引导学生写作过程中,需要更具体的指导和范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
2.要督促学生注重作文的结构和语言表达,让学生在写作中得到更多的锻炼。
3.通过学生的作文展示和分享,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想象,促进团队合作和良好氛围。
4.需要不断引导学生培养阅读和写作的习惯,提高语文素养,扩大知识面,激发更多的创作灵感。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课文《我的奇思妙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5《琥珀》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琥、珀”等12个生字,会写“怒、吼、脂”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怒吼、松脂、拂拭、渗出、半晌、推测、蜘蛛、热辣辣”等词语。
2.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展开合理想象,理解领会琥珀的形成过程。
3.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推测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理解领会琥珀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琥、珀”等11个生字,会写“怒、吼、脂”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怒吼、松脂、拂拭、渗出、半晌、推测、蜘蛛、热辣辣”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2-3】1.我们先来欣赏几件美丽珍贵的琥珀艺术品。
出示琥珀艺术品图片。
2.揭题,板书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琥珀是怎样形成的?谁发现的?)3.认识琥珀。
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琥珀的资料。
【课件出示4】出示琥珀有关资料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有的内部包有蜜蜂等小昆虫,奇丽异常。
琥珀大多数由松科植物的树脂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松脂化石”。
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及内部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动物或植物碎屑。
2016年3月6日,中国科学家发现了至今为止世界上最为古老的琥珀矿石,其年龄在9900万年左右。
4.介绍作者【课件出示5】柏吉尔(1804~1882),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
作品集《乌拉波拉故事集》等。
本文就选自这本书。
从大体上看,本文属于科普小品。
但由于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使本来较为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如此生动有趣,吸引小读者,所以也有人说《乌拉波拉故事集》是童话。
《琥珀》是根据《乌拉波拉故事集》改写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整个单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5琥珀教学目标1.认识“琥、珀”等11个生字,会写“怒、吼”等15个字,会写“怒吼、松脂”等17个词语。
2.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尝试自己解决。
3.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琥珀的形成过程。
4.联系琥珀形成的过程,说说课文中一些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认识“琥、珀”等12个生字,会写“怒、吼”等15个字,正确读写“怒吼、松脂”等15个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礼物。
(课件出示琥珀图片)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课件出示: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透明或半透明,常常包裹有植物碎屑和各种小动物。
在蜜汁般的色泽内,常常能发现一只苍蝇,或者一个小小的甲虫,一丝一缕,清晰可见。
琥珀,以其浑然天成的古朴庄重之美,温润中透出的典雅之气,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誉为“蕴藏古史之宝”。
琥珀可用来做装饰品,如首饰,还可入药。
)3.(出示琥珀图片)大家来看这块琥珀,谁能说说它的样子?(透明,里面有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在它们的腿周围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 那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呢?这节课我们就通过《琥珀》这篇课文来了解一下。
(板书课题)二学习字词,整体感知1.生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2.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
(出示课件)(1)认读生字。
①生开火车认读;自由练习认读。
②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脂、拭、渗”读翘舌音。
(2)师:你认为哪些字在认读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示例:“珀”读“pò”,不要读成“bó”;“脂”读“zhī”,不要读成“zh ǐ”;“湃”读“pài”,不要读成“bài”。
3.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1)说文解字识记“餐”字。
(课件出示“餐”的说文解字)课件出示:,餐,吞食。
采用“食”作部首,采用“”作声旁。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飞向蓝天的恐龙》优秀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飞向蓝天的恐龙》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词语的意义。
2.能够复述课文,正确运用所学词语。
3.能写出一篇简短的关于恐龙飞向蓝天的故事文。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细致性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恐龙的好奇心。
2.提倡学生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
2.运用所学词语进行表达。
3.书写故事文,展开想象。
教学难点1.学生在复述或书写故事时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2.部分生词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本课将讲解的内容——恐龙飞向蓝天,引导学生对恐龙和天空产生兴趣。
2. 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学生阅读课文,理解内容,重点标记生词。
3.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要意义和情节。
3. 生词学习1.帮助学生理解生词,逐个解释其意义。
2.练习生词的认读和造句。
4. 情感色彩渗透通过课文中恐龙逐渐飞向蓝天的描写,引导学生展开对自然界的想象,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5. 拓展课外阅读布置相关课外阅读任务,帮助学生更深入了解恐龙或天空等主题。
6. 课堂小结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作业布置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恐龙飞向蓝天的故事文。
2.默写本次学习中学到的新生词,并写出解释或使用的句子。
本次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对恐龙和天空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同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希望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更加热爱生活,勇敢探索未知世界。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家乡”,通过阅读和写作,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
本单元共有4篇课文,分别是《我的家乡》、《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和《黄山奇松》。
这些课文都是描写家乡的自然风光、物产丰富和民俗风情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对家乡有更深的认识和感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家乡有一定的了解和感情。
但在写作方面,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词汇贫乏、句子结构简单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家乡的美,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同时给予适当的写作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物产丰富和民俗风情;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美好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物产丰富和民俗风情;学会生字词。
2.教学难点:写作技巧的运用,如何把家乡的美描绘得生动具体。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方式,营造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美。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情。
3.写作指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家乡的美,给予写作技巧上的指导。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视频等。
2.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3.教学用具:字典、作业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家乡的美景,引导学生回忆和谈论家乡的特色。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对家乡的描绘。
在朗读过程中,注意停顿、重音和语调的运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包括4篇课文:《小英雄雨来》、《我们家的男子汉》、《珍珠鸟》和《两只鸟蛋》。
这一单元的课文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既有民间故事,也有家庭生活,还有关于动物的描写。
这些课文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但是,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阅读理解不够深入,写作表达不够准确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和价值观,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文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记忆。
3.教学资源:收集与课文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人物或场景图片,让学生猜测课文的主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2.能朗读课文,流畅、准确;3.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的意思;4.能正确书写生字词、理解和领会课文内容;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关心老人,尊重长辈的情感态度;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准确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包括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理解课文的意思。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1.课文《谁最争气》2.生词:争气、可好3.核心知识点:理解课文情节,认识主要人物二、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观看相关视频,引出“争气”的概念。
2.课文学习:师生共同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3.生词学习:介绍新生词,理解生词的意思,并能够在句子中正确运用。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5.课堂表现:请学生表演《谁最争气》片段,展示理解能力。
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1.故事情节理解2.写作活动:小结《谁最争气》故事情节二、教学过程1.复习与引入:复习前一节课学习内容,并引入写作活动。
2.写作指导:指导学生写作小结,概括故事情节,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3.互相交流: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写作内容,讨论不同观点。
4.总结与展示:教师指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并展示学生写作成果。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培养了合作精神,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理解故事情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下一步可以加强对于故事情节的引导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同时,要多加强生字词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文素养。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我的奇思妙想》故事内容,把握主要情节;–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文章中的词语和句子;–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勇于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勇于表达个性与自信;–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倡团队合作,共同分享和交流自己的奇思妙想。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我的奇思妙想》故事内容,掌握文章的主旨;–发散思维,展示学生的奇思妙想,启发学生想象力。
2.难点–引导学生从文中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激发学生用语言表达个性化的奇思妙想。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或问题启发,激发学生对奇思妙想的探讨和展示欲望。
2.阅读故事(15分钟)–学生自读《我的奇思妙想》故事,理解主要情节。
3.理解文章(15分钟)–以小组形式讨论,归纳文章的主旨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4.语言学习(15分钟)–学习并掌握文章中出现的生字词语,并尝试造句进行实践。
5.写作练习(20分钟)–引导学生写作,探索自己的奇思妙想并尝试以文章方式表达。
6.展示分享(15分钟)–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奇思妙想,并互相欣赏和交流。
7.课堂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当天的学习,总结奇思妙想的表达方法和思考方式。
四、教学资源准备•课件或图片展示相关素材;•《我的奇思妙想》故事文本;•黑板、彩色粉笔等写作用具。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书面作业、口头表达等形式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也要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我的奇思妙想》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勇于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并理解《我的奇思妙想》这篇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2.掌握文章中使用的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和文学技巧。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感悟能力。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和表达。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促进其个性的发展。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并分析文章中的主题和情节。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含义和作用。
2.能够深入思考文章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短的介绍,引导学生对《我的奇思妙想》这篇文章进行初步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分析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2.分析文章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比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 思考问题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一些细节和隐含的意义进行思考和探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 创作习作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主题和思想,展开想象,写一篇自己的奇思妙想,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学生的阅读分析、讨论表现、以及习作的创作水平来评价教学效果,同时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五、教学反思结合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为下一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是《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案的基本内容,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组织,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二单元-习作带教学反思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二单元-习作带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第二单元的课文内容,理解故事情节及寓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创作。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和发现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进行习作创作。
2.难点: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思维的深入发展。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任务:–学生阅读课文内容,理解故事情节,探讨寓意。
–师生共同解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展开讨论。
3.习作:–要求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联想,进行习作创作。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写出自己的观点和感想。
4.展示和分享:–学生进行习作展示,相互分享,老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5.总结与评价:–老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强调学生的表现和进步。
–学生自评和相互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习作创作过程中表现出了积极的思考和想象力,但也有部分学生表达能力不足,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
另外,在课堂组织和管理方面,我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让教学过程更加流畅有效。
综上所述,本节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帮助他们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和教学反思,希望对今后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琥珀》教案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琥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把握故事主题。
2.能够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感受人物的善良与勇敢。
3.能够运用合适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提高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情节及主题。
2.掌握课文中重点词语。
3.朗读训练,提高语音语调。
三、教学难点1.理解人物情感变化。
2.理解课文难词及生词的意思。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新课(30分钟)1.听课文录音,感受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变化。
2.教师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子,学生跟读。
3.分组讨论,梳理故事主题及人物形象。
3. 拓展(15分钟)1.配合图片讨论宝玉的形象特点。
2.学生表演课文片段,体会人物情感。
3.听取学生对琥珀的理解并进行引导讨论。
4. 练习(20分钟)1.完成课堂练习册相关练习。
2.分角色朗读课文,提升表达能力。
3.小组合作,创作关于琥珀的小故事。
5. 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总结故事主题和人物情感。
五、作业布置1.要求写一篇关于自己宠物或朋友的小故事。
2.背诵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3.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故事主题•人物形象•重点词语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理解更加深入,朗读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继续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引导他们从文本中找到思想和启示。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促进其对语文学习的热爱。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5 琥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正确认读本课“琥、珀”等生字,规范书写“吼、脂”等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特点和价值,认识琥珀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辨真实的描写和想象的描写。
3.情感与价值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激发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教学难点】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教学准备】学生:完成预习,搜集关于琥珀的资料。
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作业,了解学情。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课件出示琥珀的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猜测一下,“琥珀”这两个字与什么有关?这两个字都是“王”字旁,我们知道汉字的偏旁大多都是表意的。
古时候,“王”其实是斜玉旁,大多表示珍贵的宝石。
如“珍珠、琉璃……”所以,琥珀是比较稀奇、珍贵的。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1.初读正音。
指导书写,指名读词语。
出示:怒吼、松脂(zhī)、拂拭、蜘蛛、美餐、热辣辣、照射、渗出、挣扎、一番、冲刷、仍旧、推测、详细。
2.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谁来介绍一下作者?课件出示柏吉尔简介。
3.说说:什么是琥珀?你见过琥珀吗?生自由汇报。
三、研读贯通,交流感悟1.快速浏览课文,琥珀是什么样子的?画出最能说明这块“琥珀”特点的句子。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
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2.小组交流讨论。
(1)找出琥珀的形成条件。
(2)文中的琥珀有什么科学价值?生交流汇报: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师:联系上下文理解“推测”的意思。
你是怎样理解这个词语的?生:我是通过找近义词理解“推测”的。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内容教案(精选6篇)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内容教案(精选6篇)语文四班级下册其次单元内容教案篇1教学目的: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同学对科学的爱好和培育想象力量;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按肯定挨次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同学对科学的爱好和培育想象力量;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按肯定挨次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启发同学绽开合理的想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谁还记得《黄河象》这篇文章叙述了什么内容,按什么挨次讲的?我们是怎么学习的?出示板书:黄河象按肯定挨次写:看── 想── 发觉(骨架)(来历)(化石)化石的形成: 200年前炎夏河边喝水陷入河泥沙下变化石学法:先理清文章挨次,然后细读想象理解化石形成的过程和依据,最终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二、那么《琥珀》这课是按怎样的挨次写的呢?请你快速默读课文同学回答,老师板书《琥珀》想── 发觉── 推理(形成) (化石) (价值)2、接着我们上节课的话题争论: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有哪几个阶段?⑴ 同学沟通画批的结果,老师帮着梳理点拨松脂把两个小虫一起包裹在里面;积成松脂球;松脂球变成化石。
(有语气地读一读相关的句段)⑵ 出示同学的问题:在什么状况下“松脂球”才可能把两个小虫一起包裹在里头?同学归纳出:酷热的夏天;在松林里;特别巧合(三个条件缺一不行)⑶ 这块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时间长,上万年;陆地下沉,海水上漫;松林被淹,松树渐渐腐烂;松脂球埋在沙下面,形成化石。
⑷ 请你有语气地读一读“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边读边想象琥珀形成的过程。
(评读)然后谁来复述这个过程?⑸ 这样想象的依据是什么?指名读最终一段,留意各句之间的关系。
三、总结对比《黄河象》和《琥珀》在写法和内容上有何异同?(内容相像,但叙述挨次有所不同)挨次:《黄河象》看── 想── 发觉(骨架)(来历)(化石)《琥珀》想── 发觉── 推理(形成)(化石)(价值)化石形成:《黄河象》 200万年前炎夏河边喝水陷入河泥沙下变化石《琥珀》一万年夏天树林松脂裹小虫泥沙下成化石(松脂球)四、有语气地读一读你喜爱的段落并评读语文四班级下册其次单元内容教案篇2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仔细阅读课文,通过理解琥珀形成过程,培育、提高同学想象力;3.了解课文叙述的特点。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共33页
《琥珀》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读文,认识“琥、珀”等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扎”的读音和用法。
会写“怒、吼”等15个生字。
做到正确美观,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文本大意,理清文章的脉络。
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3.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作者的想象。
了解作者是怎样推测的。
培养想象力和科学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文本大意,理清文章的脉络。
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作者的想象。
了解作者是怎样推测的。
培养想象力和科学探索的兴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语导入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段谜语。
请你猜一猜它是什么?出示谜语:它像是水晶,又如玉石,它是千万年前古老大树的一滴眼泪,经历潮起潮落,云卷云舒,独自忍受深埋地下的寂寞与孤独。
预设:琥珀。
2.了解琥珀。
预设:琥珀是松柏科植物的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树脂化石”或“松脂化石”。
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或植物碎屑。
二、初读感知(一)课文导入:1.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思考:琥珀是怎样形成的?2.认读词语。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共有12个,你们完成识字目标了吗?这些生字你都认识了吗?请你来领读。
请你朗读词语。
琥珀嗡嗡松脂拂拭渗出前俯后仰挣扎一番埋在澎湃3.学习生词,除了这些词语,还有很多优美的词语,请你来领读,然后抄到词语积累本上。
怒吼松脂拂拭灰尘美餐晌午热辣辣淹没挣扎成千上万冲刷断绝推测详细情形4.有个多音字,请你区分一下。
学习多音字“扎”。
(二)默读课文,读完后你有哪些疑问呢?你能自己试着解决吗?1.这块琥珀是由什么形成的?2.透过琥珀能推测出什么?3.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整体感知(一)这篇课文让你知道了什么,作者是怎样写的?预设:第一部分:(1)故事发生的时间。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含设计意图)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5 琥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理解“推测”“拂拭”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说说琥珀的形成过程;了解合理推测的依据。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体会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的表达特点,自主积累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激发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教学难点】说说琥珀的形成过程,了解科学家合理推测的依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的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理解“推测”“拂拭”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出示琥珀图片,学生欣赏并谈谈对琥珀的了解。
2.板书课题,提示“琥珀”都是“王”字旁,其实是斜玉旁,大多表示珍贵的宝石。
可见琥珀也是比较珍贵、稀奇的。
设计意图:教师出示文中“琥珀”的图片,学生简单了解。
通过偏旁,初步感知琥珀的珍贵。
二、自主读识。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试着读出感情。
2.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师引生梳理后归纳。
(1)这篇课文围绕“琥珀”,先讲了什么,后讲了什么?(先讲琥珀的形成过程,后讲发现琥珀的过程。
)(2)课文向我们介绍的琥珀是什么样子的?(3)课文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根据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
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①这一段中哪里是作者直接看到的,哪里是想象出来的?(看到的就是事实,根据事实想象出来的部分就是推测,也就是说“推测”是根据知道的事情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②讲读末段时,辨析“推测”“猜测”,在语境中正确使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故事的情节,理解抒情诗的意境,认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语言描绘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抒情诗的意境。
2.认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1.描绘情感、情景。
2.表达对文学作品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材、课件、教具等。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等。
2. 导入通过一段小故事或引言引出本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习任务1.听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分析诗歌内容,探讨抒情诗的意境。
3.分组讨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展示自己的认识。
4. 拓展延伸请学生自主阅读相关诗歌或故事,并进行感悟和分享。
5. 归纳总结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重点,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五、教学反思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作业布置布置阅读作业,要求学生总结课上学到的知识,写出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理解。
七、板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八、教学资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九、教学记录记录学生上课表现、答题情况以及课堂讨论情况等,总结教学反思。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欣赏文学作品,感受美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 教学 课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四年级下册二单元
主备人
6. 飞向蓝天的恐龙
教 学 时 间 第 2 课时
2020 年 月 日 总
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背诵自己感
兴趣的语段。
2. 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
浓厚兴趣。
难点 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教具
生字卡片
课件
PPT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自主预学, 1. 我们先来欣赏几件美丽珍贵的琥珀艺术品。 出示琥 提出问题 珀艺术品图片。
2. 揭题,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学 生可能提出:琥珀是怎样形成的?谁发现的?)
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退支撑身体。数 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 族。 ( 2)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的特点: “有些恐龙像它的 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四.足.行.走.;有些恐 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身.材.小.巧.,体. 重.只.有.几.千.克. ;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 肉.动物,有些恐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A、想想看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B、(恐龙种类的图片) 请同学们说说你对恐龙的认识。 C、注意加点的词语,照样子写一段话。 (三)学习第五段 教师:无论如何这只是科学家们根据种种证据的推 论,它们有更美好的心愿。齐读第五段。 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3. 认识琥珀。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琥珀的资料。
4. 介绍作者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合作共学, (一)提出自学要求 解决问题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提出要求 1.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和同 学。 2. 边读边画出带生字的词,结合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3. 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 (二)汇报检查预习情况 1. 读准字音 指名读,师生及时更正:
( 3)请大家自由读最后一自然段,这个自然段除了
写琥珀的样子,还写了什么?(琥珀的形成过程是根
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推测出来的; 这块琥珀有很高的研
究价值。) 2. 感情齐读。
3. 课文中所写的内容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
是作者想象的部分?
拓展延学, 生发问题
五、课堂总结,巩固提高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欣赏了琥珀的美丽和 神奇,我想大多数同学可能都有一种冲动,都想知道 琥珀是怎样形成的?下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 以恐龙化石,科学家能推出恐龙成鸟类的演变过 拓展延学, 程。对此,你有什么感想?你们想对科学家们说些什 生发问题 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 教学 课题 教学 目标
四年级下册二单元 7.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的身边
主备人 教学时间 第 1 2020 年 月 日 总
课时 节
1. 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兵、乓”等 12 个生字,会写“纳、拥”等 15 个生
注意读准平舌音“餐 测”,翘舌音“脂 拭 渗 晌 挣
刷”等。
单元
四年级2.下书册写二指单导元 重点指导“拭 餐 渗”的书写 师范写,并讲解:
主备人
3. 理解词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检查自读课文情况。 指名读课文,正音。师生评述是否正确、流利。 3. 给课文分段: 再次读文看看课文如何分段? 4.默读课文,看看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 事? 四、图文结合,了解琥珀特点。 1. 图文对照,了解这块琥珀的特点。 ( 1)出示琥珀图,学生仔细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 绘这块琥珀。 ( 2)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描写图画内容的语句。
( 2)作者对这块琥珀形成过程的推测,你有什么疑
问吗?
2. 作业
把你对琥珀形成过程的推想写一篇想象作文,想
象要合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 教学 课题 教学 目标
四年级下册二单元 6. 飞向蓝天的恐龙
主备人 教学时间 第 1 2020 年 月 日 总
课时 节
1. 自主学习字词,会认“钝、仅”等 13 个生字,会写“笨、钝”等 15 个生
教具
课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PT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自主预学, 1. 检查字词 提出问题 琥珀 松脂 拂拭 渗出 前俯后仰 一番 澎湃
怒吼 美餐 晌午 热辣辣 挣扎 冲刷 推测 详细 指名读,赛读。 2.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3. 谈话导入新课:根据这块罕见的珍贵的琥珀,作者
推测想象出一个十分生动的故事, 告诉我们琥珀的形
了活灵活现的恐龙。下面,我们来学习关于恐龙的课 文。 2. 读课题质疑
(1)齐读课题 ,并板书课题。(板书:飞向蓝 天的恐龙)
(2)质疑 读了课题,你产生了疑问吗?请举手。如有的学 生没产生,就让他们再读读课题想想。
3. 作者简介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合作共学, 1.出示生字新词。迟钝 不仅 描绘 隧道 繁衍 十吨 解决问题 千克 脑颅 膨大 敏捷 树栖 开辟 崭新 笨重 谈起 鸽子 毫不相关 描绘 末期 形态各异 前肢 鸟翼 2.自学要求:学生字的音形,根据课文内容理解新
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合作共学, (一)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 解决问题 ( 1)科学家提出了怎样的假说?依据是什么?
( 2)科学家有怎样的发现?
( 3)“欣喜若狂”是什么意思?这些发现为什么让全
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结合课文内容说说: (二)第三、四自然段的学习 师:是啊,凶猛、笨重、迟钝的恐龙能变成轻灵、五 彩斑斓、凌空翱翔的鸟,多么不可思议啊!今天我们 就一起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吧!看默读提示:默读课文 的三、四自然段,想想恐龙是怎样一步步演化成鸟儿 的? 全班交流:(先小组汇报其他组补充) ( 1)第一种恐龙的特点: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 它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臭 蔬 健 康”。 (3)检查词语理解。
三、再读感知,理清脉络。 拓展延学, 1. 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纳米?举出了哪些具体的 生发问题 例子?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勾画。 (改善我们的生
活,医疗制药。) 2.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进行点拨。 3. 再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从生活和医疗两个方面介绍了纳米科技在 我们衣食住行方面的应用前景。 4. 介绍纳米技术的应用
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笨拙、迟钝、毫不相干、隧道”等词
重点
语。 2. 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识字、写字、理解词句
难点 教具
弄懂课文内容
课件
PPT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一、课件出示,引入课题 自主预学, 出示书上恐龙图,引入课题。 提出问题 1. 以前,同学们观看过恐龙展览,刚才屏幕上又再现
弄懂课文内容,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难点 教具
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课件
PPT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自主预学,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了说明性 提出问题
文章表达准确的这一特点,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首
先,我们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过的词语
里? 2. 作者把这个故事写得非常生动有趣, 让人感觉很真 实,很形象。再读课文,想象画面。 ( 1)找到描写太阳和松脂的句子,读句子,想象画 面,感受天热,松脂多而美。 ( 2)作者又是怎样记叙松脂包裹蜘蛛和苍蝇的过程 的呢? 3. 师生共同归纳松脂球形成的条件 B. 探究琥珀的形成( 10- 12 自然段) 师过渡:看来,大家对松脂球的形成过程了解清楚了, 但松脂球并不等于琥珀, 琥珀应该是古代松树脂的化 石 , 松脂球又是怎样变成化石的呢? 1. 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画出来,读一读。 2. 作者是怎样写出漫长的? 3. 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进一步感受漫长。 4. 最后,松脂球化石--琥珀又是怎么被发现的? C. 琥珀价值( 13-18 自然段) 1. 琥珀的发现有什么价值? 2. 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科学家还有哪些大胆的推 测? 3. 除了课文中写到的, 你还能想到会这块琥珀还有哪 些价值。用“从那块琥珀的发现, 我们可以推测……” 说话。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拓展延学, 1. 总结延伸:寻找前后联系,质疑形成过程。 生发问题 ( 1)再读全文,我们还可以发现,课文很多句子都 是有相互的内在联系的,你能一一找出来吗?(如对 海的描写;对小虫的描写;漫长时间与第一自然段的 照应……)
字,理解字义, 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 “纳米 拥有 冰箱 除臭 隐形 健康 预
重点
防 病灶 疾病 细胞”等词语。 2. 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识字、写字、理解词义
难点 教具
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了解纳米有关知识。
课件
PPT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一、图片导入 , 激发兴趣。 自主预学, 1. 导语 : 大家还记得在科幻世界里那些随意消失变化 提出问题 的人吗?还记得在神话世界里,孙悟空的七十二变
单元 教学 课题 教学 目标
四年级下册二单元 5. 琥珀
主备人 教学时间 第 1 2020 年 月 日 总
课时 节
1. 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琥、珀”等 11 个生字,会写“怒、吼、脂”等 15
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怒吼、松脂、拂拭、渗出、半晌、
重点
推测、蜘蛛、热辣辣”等词语。 2. 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识字、记忆。感知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 课题 教学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