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
绿壳蛋鸡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绿壳蛋鸡的养殖方法和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da75389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7.png)
绿壳蛋鸡的养殖方法和技术绿壳蛋鸡是一种优质的蛋鸡品种,其蛋壳呈绿色,富含营养,受到了市场的青睐。
养殖绿壳蛋鸡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术,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选种与引种养殖绿壳蛋鸡的第一步是选择优质的种鸡。
优质的种鸡应该具有鲜活、活泼、健壮的特点,没有畸形和疾病。
同时,要选择经济效益好、适应性强的品种。
引种时应注意避免近亲交配,以保证种鸡的遗传基因多样性和健康。
二、场地选择与准备养殖绿壳蛋鸡需要选择适宜的场地进行养殖。
场地应具备光照充足、通风良好、排水畅通的条件。
同时,场地的周围环境要安静,避免噪音和污染对鸡群的影响。
在场地准备过程中,要做好消毒工作,清除潜在的病原体,确保鸡舍的卫生环境。
三、饲养管理1. 饲料供给:绿壳蛋鸡对饲料的要求较高,需要提供高品质的饲料。
饲料中应包含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鸡的营养需求。
同时,要合理搭配饲料,避免浪费和过度喂养。
2. 饮水管理:给鸡提供干净、新鲜的饮水是非常重要的。
饮水器要定期清洗,保持水质的清洁和新鲜。
同时,要定期检查饮水器的通畅情况,确保鸡群能够正常饮水。
3. 疾病防控:养殖过程中要加强疾病的防控工作。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控制饲料、饮水和环境的卫生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症状。
在疫病流行的时期,要加强隔离和消毒措施,避免病原体的传播。
4. 环境控制:保持鸡舍的适宜温度和湿度是养殖绿壳蛋鸡的关键。
在冬季要加强保温措施,提供合适的饲养环境;在夏季要做好降温工作,保持鸡舍的通风和通气。
5. 生产性能监测:定期对鸡群进行生产性能监测,包括鸡蛋产量、孵化率等指标的统计和分析。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饲养管理和饲料配方,提高鸡群的生产性能。
四、饲养环境改善为了提高绿壳蛋鸡的养殖效益,可以采取一些饲养环境改善措施。
比如,可以在鸡舍中设置合适的灯光,调节鸡群的生物钟,提高鸡蛋的产量。
另外,可以利用科学的通风设施,改善鸡舍的通风条件,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
绿壳蛋鸡四季管理
![绿壳蛋鸡四季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bb10c91f18583d048645902.png)
绿壳蛋鸡四季管理
1.春季春季气候温和,日照时间增长,新陈代谢旺盛,是母鸡一年中最好的产蛋季节,也是孵化繁殖的好季节。
调整好鸡群,使公母比例恰当,并注意日粮中各种营养的完善和充足,可多喂一些青绿饲料,以保证种蛋品质。
产蛋箱一定要备足,捡蛋要勤,以减少破蛋、脏蛋。
春季各种微生物容易繁殖,天气转暖之前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以减少疫病发生的机会。
春季气候多变,应注意鸡舍内通风换气和保温。
2.夏季夏季高温多雨,管理重点是防暑降温。
可采用喷雾降温、增加通风量和气流速度降温。
运动场架设荫棚,也可种植一些藤叶植物遮荫。
及时清除粪便,降低饲养密度。
早晚喂精料,中午喂青饲料。
饮水要勤添勤换,不断供给清凉饮水。
大雨后要及时排除运动场上的积水。
产蛋箱要勤换干垫料,防止霉菌生长。
对抱窝鸡应及时采取醒抱措施。
3.秋季秋季日照渐短,昼夜温差大。
要注意补充人工光照,及时开关门窗,处理好通风换气和保温的关系,淘汰过早换羽停产鸡。
作好入冬前鸡舍的防寒等各项准备工作。
4.冬季气温低,日照短。
核心是防寒、保温、通风、补光。
特别强调在保温的同时注意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及时清粪,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
有条件时,让鸡饮温水,水槽不可结冰。
鸡群活动减少时,可在垫草上撒些谷物,也可悬挂白菜,促使鸡群活动。
专利查询。
绿壳蛋鸡养殖技术与管理
![绿壳蛋鸡养殖技术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fa6412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a.png)
绿壳蛋鸡养殖技术与管理绿壳蛋鸡是国内比较特有的品种,除了用于商品销售之外,还具药用价值,因此养殖的经济效益也是很不错的。
下面就来看看绿壳蛋鸡养殖技术与管理。
绿壳蛋鸡养殖技术1、鸡舍的建制鸡舍的建制要注意保持鸡舍的通风,从而保证鸡舍的干燥性,最好是选择水泥地面,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治潮湿,也方便养殖人员清扫粪便以及消毒防疫,在人工饲养绿壳蛋鸡时,可以采取密集养殖。
2、科学配制鸡饲料绿壳蛋鸡的喂养饲料主要以玉米、大麦为主,主要用10-15%的鱼粉+20%的豆饼等植物蛋白+切碎的红萝卜、青菜叶、青草等青绿鸡饲料。
养殖人员要做好饲养工作,保持饲料的新鲜、适口性好、少给勤添,并且在要提供足够的清水供绿壳蛋鸡饮用。
在喂养上也可以,取玉米10%-40%、高粱或大麦20-30、小麦或稗子10-20、红薯干10-30%、麸皮和米糠10%-30%、豆饼或花生饼10%-25%、鱼粉或骨粉3%-15%、蛎粉或碳酸钙2%-6%、槐叶粉或苜蓿粉3%-5%。
如搭配青饲料,100千克混合鸡饲料中可加入青饲料30-40千克。
3、科学管理由于绿壳蛋鸡在雏鸡时期,抵抗能力和抗寒能力比较弱,因此要管理好通风和光照工作,要知道空气的流通、足够的光照,不仅有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防止软骨病的发生,还有利于提高成年母鸡的产蛋率。
4、疾病防治在做好鸡舍和设备的卫生之外,还要定期对鸡群注射防疫,如果发现疫情,养殖人员要及时采取隔离以及消毒等措施,减少疾病的传染。
绿壳蛋鸡饲养技术1、饲养前的准备(1)禽舍。
要封好门窗,铺好水泥地板(也可铺设方形红砖地板),便于消毒,这样水浸后易于干燥,防潮卫生。
墙面要求保温效果好,方便消毒。
使用建筑材料要求经济实用,不要有缝隙。
用红砖砌墙,舍内用灰砂粉抹好。
门上包一层薄膜,另用麻袋等做好门帘,确保不漏风,要牢固安全。
屋顶形式可多样化,要彻底检修,以防漏风漏雨。
(2)消毒。
搞好禽舍内外的环境消毒工作,建立具体防疫制度,禽舍内外定期清扫消毒所有的用具(包括饲槽、水槽)。
苏禽绿壳蛋鸡养殖关键措施
![苏禽绿壳蛋鸡养殖关键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4cd11575a8102d277a22f15.png)
阳光 强烈 、鸡舍 内比较 明亮 时应 适 他 疾 病 。苏禽 绿 壳 蛋 鸡 比较 敏 感 ,
当遮 光 ,门 、窗 用黑 色遮 阳 网护 上 , 免 疫接 种和 转群 时 ,一定 要轻抓 轻
防止 啄肛 、啄羽 恶癖 的发生 ;密 闭 放 ,避 免大声 喧 哗。
式鸡 舍光 照 8小时 /天 ,光 照强度
淘 汰 老 鸡 平 均 体 重 1450克 。蛋 壳
3.带 鸡 消毒 育成 期 每 周
为 天 然 青 绿 色 ,不 受 色 素 、添 加 剂 2~ 3次 带 鸡 消 毒 ,产 蛋 期每 周 1
和 环 境 变 化 的 影 响 。蛋黄 比例 大 、 次 ,经 常交 替使 用不 同的消 毒剂 。
三 、营 养供 给
3.33勒 克斯 /平 方米 。18周 的蛋
雏 鸡 料 最好 用 全 价 蛋 (肉 )小
鸡 ,开 放 式(半 开放 式 )鸡 舍 在鸡群 鸡 料 ,喂料 原则 是“少 喂勤 添 ”。育
见蛋后 开 始si ̄Di:l光 照 ,每 周 增加 半 成 和 产 蛋 期 可 用全 价 料 也可 用 自
紧凑 ;性 成 熟早 , 145天 达 到 50% 不 过在 育雏 期和 低温 季节 ,要 权衡
产 蛋率 ,绿 壳率 100%,高峰 产 蛋 率 好 保温 和通 风 换气 工作 ,通过 调节
83%~ 85%;72周 母 鸡 入 舍 产 蛋 进 风 口的大小 、风机 的开 启 时间和
数 221个 ;全 期 平 均 蛋 重 45克 , 开启个 数 ,以保 证最适通 风 量 。
一 、 鸡 舍环境 管理
绿壳 蛋鸡适 宜的饲 养密度 是 :第 1
1.合 理 的 温 、湿 度 应 保 持 周 60只 /平 方 米 ,第 2周 50只 /
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蛋鸡常见疾病防治
![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蛋鸡常见疾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aba380960b4c2e3f56276359.png)
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绿壳蛋鸡体型小巧,性情温驯,具有“五黑一绿”的特点。
即毛、皮、肉、内脏、骨骼为黑色,蛋壳为天然绿色。
其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极高。
一、生产性能绿壳蛋鸡每只母鸡年产蛋150-200枚左右,种蛋受精率为85-90%,受精孵化率约90%,90日龄体重可达2.25公斤,耗料约6公斤,种鸡150日龄左右便可产蛋,孵化期为21天。
二、雏鸡的饲养管理 1、消毒:提前做好育雏室消毒,可用福尔马林42毫升/平方米作熏蒸消毒,用0.1%新洁尔灭彻底消毒。
2、温度:一般温度为:1-2日龄34-35℃,3-7日龄为32-33℃,以后每周降2℃,最后为20-21℃。
3、饲料:喂一般全价颗粒饲料,有条件的可加入干蛆粉4%或进口鱼粉4%,以提高绿壳蛋鸡雏鸡料蛋白质含量,加快鸡苗生长发育。
1-7日龄幼雏应少喂多餐,每日8-10次,以后全日供量,让雏鸡自由采食。
4、饮水:1-7日龄应饮凉开水,添加2-5%的葡萄糖和维生素及抗生素,以后可饮用清洁自来水。
5、育雏密度:1-2周龄30-40只/平方米,7-8周龄10-15只/平方米。
三、青年鸡饲养管理 1、饲料:青年鸡喂全价颗粒料即可,也可自行配制饮料,每天喂2-3次。
2、饮水:全天供应清洁自来水,饮水器要每天清洗消毒。
3、卫生:鸡舍内保持每天清扫一次,每天用0.1%新洁尔或用3-5%来苏尔喷雾消毒一次。
4、疾病防治:雏鸡出壳当日注射马立克氏疫苗;7-9天用新城疫Ⅱ系苗点眼或滴鼻(每只1-2滴);10-12日龄及20-22日龄各用法氏囊苗滴口,以预防法氏囊病;2-4日龄喂服防球虫病药物;10-14日龄喂服防球虫病药物;60日龄按每公斤体重用左旋咪唑20-25毫克驱虫一次。
苏禽绿壳蛋鸡养殖关键措施
![苏禽绿壳蛋鸡养殖关键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77ed91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a.png)
特种养殖禽绿壳蛋鸡养殖关键措施苏禽绿壳蛋鸡体型较小,结构紧凑,性成熟早,145天达到50%产蛋率,绿壳率100%,高峰产蛋率83%~85%;72周母鸡入舍产蛋数221个,全期平均蛋重45克,淘汰老鸡平均体重1450克。
蛋壳为天然青绿色,不受色素、添加剂和环境变化的影响。
蛋黄比例大、蛋白黏稠、蛋味浓郁;胆固醇含量相对普通褐壳、白壳蛋要低很多;维生素E、维生素A、硒等人体所需营养元素高于普通鸡蛋。
一、鸡舍环境管理1.合理的温、湿度。
应保持鸡舍温、湿度适宜,尤其在育雏期间,不要只看温度计,要时刻观察鸡群情况。
雏鸡分布均匀,运动自如,温度适中;相互扎堆,紧靠热源,或者雏鸡张口喘气,远离热源,都说明温度偏低或偏高,需要采取措施。
雏鸡在1~7日龄,室内温度保持在33~36℃较适宜;第2周开始室温每周降低2~3℃,并维持在25℃左右。
空气相对湿度要求1~10日龄为60%~70%,11~21日龄为60%左右,3周龄后保持在50%~60%。
2.注意通风换气。
鸡舍空气易浑浊,如氨气过浓、氧气不足,会诱发疾病发生,应加强通风换气。
在育雏期和低温季节,要权衡好保温和通风换气工作,通过调节进风口的大小、风机开启时间和开启个数,保证最适通风量。
3.带鸡消毒。
育成期每周2~3次带鸡消毒,产蛋期每周1次,经常交替使用不同的消毒剂。
二、鸡群管理1.控制密度。
养殖密度与育维舍内空气卫生状况以及鸡群中恶癖的产生有直接关系。
适宜的饲养密度:第1周60只/平方米,第2周50只/平方米,第3周40只/平方米,第4周30只/平方米,4周龄以后15~20只/平方米。
2.严格光照。
光照时间决定了鸡只的采食和发育情况,在整个生长期都要严格控制,以确保足够的采食量以及鸡群在适当日龄开产。
1日龄光照24小时,2~7日龄光照23小时/天,8日龄以后至转入育成鸡舍前均采用自然光照。
5~17周龄的蛋鸡,开放式(半开放式)鸡舍采用自然光照,白天阳光强烈、鸡舍内比较明亮时应适当遮光,如门、窗用黑色遮阳网护上,防止啄肛、啄羽恶癖的发生;密闭式鸡舍光照8小时/天,光照强度3.33勒克斯/平方米。
绿壳蛋鸡养殖
![绿壳蛋鸡养殖](https://img.taocdn.com/s3/m/7402bec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6.png)
绿壳蛋鸡养殖引言绿壳蛋鸡是一种以产蛋量高、蛋壳呈绿色而著称的鸡种。
它们是农村养殖户和家庭农场主的首选之一,因为它们对饲料的适应性强、饲养成本较低,并能提供高品质的鸡蛋。
本文将介绍绿壳蛋鸡的养殖方法、饲养环境要求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养殖方法绿壳蛋鸡的养殖方法包括选鸡、栖息地准备、饲料和水的供应以及日常管理。
选鸡选购绿壳蛋鸡时,应选择健康、成熟的雌性鸟只。
鸡蛋的外壳颜色是判断是否为绿壳蛋鸡的重要指标之一,应选择蛋壳呈绿色且光滑、坚硬的鸡蛋。
栖息地准备绿壳蛋鸡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来活动和产蛋。
栖息地的地面应干燥、清洁,可以铺设稻草或木屑作为地面材料。
同时,栖息地应有适宜的温度和通风条件,以确保鸡的舒适和健康。
饲料和水的供应饲料是绿壳蛋鸡健康生长和产蛋所必需的。
应选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高质量饲料,并根据鸡的年龄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的饲喂。
同时,饮水设备应清洁,并且始终保持水源的充足供应。
日常管理绿壳蛋鸡的日常管理包括定期清洁栖息地、勤换饲料和水、预防疾病等。
密切监测鸡群的生长,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另外,定期进行蛋壳质量检查以及灭蛆等工作也是日常管理的重要任务。
饲养环境要求绿壳蛋鸡的饲养环境要求包括温度、湿度、适宜的光照和通风条件。
恒温度是确保鸡群健康生长的关键之一。
在幼鸡期,环境温度应控制在摄氏28至30度,逐渐降低到摄氏20至24度。
成年鸡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摄氏18至22度。
湿度控制也很重要,适宜的湿度范围为60%至70%。
过高的湿度可能导致鸡群发生呼吸道疾病。
光照对绿壳蛋鸡的产蛋量和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
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为鸡群提供适宜的光照时间和强度。
一般来说,成年蛋鸡需要每天大约15小时的光照时间。
通风条件也必须得到重视。
合理的通风能保持栖息地内部空气的流通和新鲜度,降低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在饲养绿壳蛋鸡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饲料不足如果发现鸡群饥饿或饲料不足,应增加饲喂次数或饲喂量,确保鸡群得到充足的营养。
绿壳蛋鸡饲养技术二
![绿壳蛋鸡饲养技术二](https://img.taocdn.com/s3/m/08a84c87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e.png)
饲养成本估算
饲料成本
根据绿壳蛋鸡的饲养标准,需要采购适量 的饲料,包括玉米、豆粕、麦麸等,以维
持鸡群的营养需求和生产水平。
水电费用
饲养绿壳蛋鸡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和电,包 括饮水、照明、通风、降温等。
人工成本
绿壳蛋鸡的饲养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工劳动 ,包括饲养员的工资、福利、培训等费用 。
药品疫苗费用
为了预防和治疗疾病,需要采购适量的药 品和疫苗,以保证鸡群的健康。
02
绿壳蛋鸡饲料选择
饲料种类
01
能量饲料
主要提供能量,如玉米、小麦等 谷物类,以及油脂、糖蜜等。
矿物质饲料
提供矿物质元素,如骨粉、石粉 等。
03
02
蛋白质饲料
提供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如豆 粕、鱼粉等。
维生素饲料
提供维生素,如鱼肝油、酵母粉 等。
04
饲料营养配比
01
根据绿壳蛋鸡的不同生长阶段 和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饲料 营养配比。
鸡痘
这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感染鸡 痘后,鸡的皮肤和黏膜会出现溃疡和炎症。
新城疫
这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侵害鸡的神经系统。感 染新城疫后,鸡会出现呼吸困难、运动失调、产蛋量下降 等症状。
寄生虫病
绿壳蛋鸡容易感染蛔虫、球虫等寄生虫,这些寄生虫会影 响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率。
预防接种程序
入,可以计算出绿壳蛋鸡饲养的经济效益。
敏感性分析
02
分析绿壳蛋鸡饲养经济效益对各项成本的敏感性,找出影响最
大的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成本。
风险评估
03
评估绿壳蛋鸡饲养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包括市场风险、疾
病风险等,以便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绿壳蛋鸡苗养殖方法
![绿壳蛋鸡苗养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7fa5a6a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7.png)
绿壳蛋鸡苗养殖方法绿壳蛋鸡因产绿壳蛋而得名,其特征是所产蛋的外壳颜色呈绿色,是我国特有禽种,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特种资源保护项目”。
和普通家鸡没有区别,易饲养,下面来介绍绿壳蛋鸡苗养殖方法。
1、鸡舍建设鸡舍建设在通风向阳处,鸡舍前后每隔3米开1个70厘米x120厘米的采光透气窗。
室内可在一侧放置栖架、饮水器、料槽。
在向阳的一边开1个高160厘米、宽70厘米的小门,门外设置铺有沙子的运动场。
2、孵化选择重40克以上的蛋作为种蛋,采用人工孵化。
孵化技术要求:①温度和湿度分批入孵蛋宜采用恒温孵化。
每批蛋要求交叉间隔放置,人孵种蛋要注意大头向上放在蛋盘上。
入孵l-18天,孵化机内(蛋面温度)以冬天37.8C、夏天37.5C为宜。
孵化至第19天转入出雏机,种蛋注意放平,机内温度以冬天37.2C、夏天37C为宜。
相对湿度l-18天为60%,19-21天为70%。
②翻蛋每2小时翻蛋1次,角度90度。
③出雏一般孵至第20天开始出壳.21天基本出雏完毕。
④消毒种蛋产后30分钟和入孵前必须消毒1次。
出雏完毕,消毒1次,常用福尔马林熏蒸或百毒杀等喷雾消毒。
3、优质绿壳蛋鸡苗雏鸡应该具备的特性①鸡种生产性能高,马立克氏病疫苗接种确实有效。
②对一些重要疫病,具有较高、较一致的母源抗体;这能避免幼雏期的疫病感染,也便于适时的免疫。
③体重大小比较一致,最好是来自同一日龄的一个种鸡群,因而母源抗体比较整齐,也便于管理,一般体重应该在34克以上。
④体力充沛、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叫声脆响,抓在手中时挣扎蹬腿有力。
⑤绒毛整洁、有光泽,腹部大小适中,脐带愈合良好。
⑥脚趾圆润,无存放时间过长、干瘪脱水的迹象。
⑦一周之内因细菌感染等造成的死亡率在0.5%以下。
4、营养与饲养绿壳蛋鸡营养要求如下:雏鸡日粮粗蛋白占20010,青年鸡粗蛋白占15%,种鸡粗蛋白占17%。
出壳30天内为育雏期,此期关键是保温,出壳后3天内温度保持在33℃左右,以后每7天降低2C。
绿壳蛋鸡养殖方法
![绿壳蛋鸡养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3c3695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9.png)
绿壳蛋鸡养殖方法绿壳蛋鸡养殖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养殖方式,其目的是培育出绿壳的鸡蛋。
绿壳蛋被广泛认为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健康食品,因此备受消费者欢迎。
下面将介绍绿壳蛋鸡养殖的基本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品种。
绿壳蛋是由特定品种的鸡所产的蛋,并不是所有的鸡蛋都可以培育出绿壳。
一般来说,具有绿壳基因的品种有特莱莎、岐阜、昂萨、新南崇明等。
因此,在养殖绿壳蛋之前,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鸡种。
其次,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
鸡舍应该干燥、通风、温度适宜,并且保持良好的卫生。
鸡舍的地面应铺设鸡沙或者干净的草木灰,以便吸收鸡粪的湿气。
定期清理鸡舍,清除秽物并进行消毒,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同时,鸡舍内应设有合适的鸡笼或鸡窝,鸡蛋在孵育期间需要保持温暖和安全。
第三,提供合理的饲料。
饲料是鸡的重要营养来源,对于养殖绿壳蛋的鸡类,我们需要提供适合的饲料以帮助其产蛋。
一般来说,绿壳蛋鸡需要高蛋白、高钙、高维生素的饲料。
常见的饲料包括谷物、鱼粉、骨粉、菜籽粕等。
同时,给鸡类提供充足的清水也非常重要。
第四,注重饲养管理。
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饲养管理,包括灯光、温度和饮水管理等方面。
为了刺激鸡类的产蛋能力,我们可以适当控制饲料的时间和量,维持良好的生长发育状态。
此外,要保持饲料新鲜,避免发霉和变质。
第五,细心观察鸡的健康状况。
养殖绿壳蛋鸡要密切关注鸡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常见的鸡类疾病包括传染性鸡胃炎、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瘟等。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隔离患病的鸡、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等。
最后,合理安排产蛋周期和替换鸡的方法。
为了保证绿壳蛋的连续供应,我们应合理安排产蛋周期。
一般来说,鸡蛋孵化出的雏鸡一般在5-6个月后开始产蛋,产蛋高峰期通常在第一年底到第二年初。
鸡蛋的产量逐渐下降后,可以考虑更换一批年轻的鸡群,以保持稳定的产蛋量。
总结来说,绿壳蛋鸡养殖需要选择合适的品种,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提供合理的饲料,注重饲养管理,细心观察鸡的健康状况,并合理安排产蛋周期和替换鸡的方法。
绿壳蛋鸡生态养殖技术
![绿壳蛋鸡生态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87543e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a.png)
绿壳蛋鸡生态养殖技术绿壳蛋鸡作为我国特殊类禽种,被农业机构认定是全国特种资源保护对象,和乌鸡相互对比显得愈加珍贵。
该类鸡种本身具备较强抗病能力和广泛适应性等特征,倾向于食用青草、菜叶,绿壳蛋鸡本身体型不大却结实紧凑,因为性成熟较快,使得产蛋量相对增加。
探讨并开放沿用科学化绿壳蛋鸡生态养殖技术,是迎合时代和市场需求的最佳路径,必须引起相关养殖人员重视。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科绿壳蛋鸡生态养殖技术是怎么操作的吧!1、圈舍建设鸡舍建设区域最好是通风向阳的位置,同时保证鸡舍前后以三米为间距相继设置一个长70cm,宽120cm的采光透气窗。
再就是在室内一侧位置进行栖架、饮水架、料槽等有序布置,并且在向阳的一边设置一类高160cm且宽70cm的小型进出口,至于外部空间周边则敷设少许沙子,以为绿壳蛋鸡运动之用。
养殖户也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可搭建永久式、简易式棚舍。
再就是鸡舍内部的消毒工作更要井然有序的进行,以生态养殖模式为主,当鸡群转出之后需要进行旧土铲除,并在消毒的基础上加以垫土。
如平养绿壳蛋鸡,60日龄内20只/m2,60~150日龄10只/m2,种鸡5~6只/m2。
2、绿壳蛋鸡饲料配比与饲养管理(1).饲料配比在饲料配制方面,主要以玉米和大麦为主,同时加入大约15%左右的鱼粉和20%以下的豆饼植物卵白,并且拌些切碎的红萝卜、青菜叶、青草等。
至于饲料中各类要素的分配比例分别表现为30%的玉米,20%的大麦、10%的红薯、10%的米糠、20%的花生饼,4%的鱼粉和鱼骨,4%的碳酸钙等。
(2).综合管理雏鸡饲养管理,刚进雏鸡在育雏期,最为关键的就是做好保温工作[3],在育雏前1~2d内,将舍内温度提升到35℃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以后随着雏鸡的生长,温度可逐渐降低,通常每周下降2℃,至4周龄后,可保持在21~23℃。
其核心原则就是令雏鸡均匀分布在热源周围就可以了;并且要注意在育雏期内进行通风换气。
至于密度10日龄最好50只/m3,20日龄30只/m3,30日龄20只/m3。
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及在贵州省的发展优势
![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及在贵州省的发展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8a972e7b7fd5360cba1adb44.png)
地, 建议 适 度放 牧 或生 产 草粉 替代 绿壳 蛋鸡 饲料 。用
优质 牧草 喂 鸡 可节 省 饲料 2 %~ 2 , 6 3 % 同时也 为有 机 禽蛋产 品 的生 产 打下 了 良好 的基础 。
早晚 各增 加 1 时光 照 。 小 16 覆 病 防 控 .
11 鸡 舍 建 造 . 鸡 舍 通 常 建 造在 通 风 向阳处 ,前 后 每 隔 3米 开
7 ×1 0厘 米 的采光 透 风 窗 。同时在 向 阳面 开高 10 0 2 6 厘米 , 7 宽 0厘 米 /,] f  ̄ 设 置 铺 有 沙子 的运 动场 。 Jr ,- ' '- J l -
1 . 养模式 的选择 2饲
全 程 舍饲 的优 点 是产 蛋 性 能 较 稳 定 、节 省 养 殖 场 地 、便 于管 理 及疫 病 控 制 。缺 点 是 鸡 的 抗 病力 减
弱 、蛋 的 品质 相 对 较 差 ( 要 表 现 为 蛋 黄 颜 色 浅 主
2 在贵 州省 的发展优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 的提高 ,禽蛋产 品消费市场
部 分饲 料 成本 )提 高 蛋 的 品质 。缺 点是 饲 养 场地 投 、 入大, 因在舍 外要 建一 定 面积 的运 动 场 和 围栏 。 凡 具有 荒 山地 、 果林 地 、 草 种植 地 等条 件 的饲 牧 养户 均可 采用 全 天 候放 牧饲 养 。其 优 点 是 鸡 的抗 病
21依托林 草资 源 , . 发展绿 壳蛋 鸡产品
杂粮 , 长速 度快 。 生
蛋期 的 日平 均 给食 量 为 9 ~ 0 0 10克 。
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
![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a743f25482fb4daa58d4b31.png)
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一、雏鸡饲养管理林果地配套养鸡属较粗放型养鸡模式,对雏鸡的饲养管理有些特殊要求,出壳后30 d为育雏期.在育雏期内关键是保温。
方法是用红外线灯泡或一般电热保温伞加地下烟道保温。
出壳3 d以33℃为宜.以后每增长l周龄降低2℃。
其原则是以雏鸡均匀分布在热源周围,活泼好动、精神好为佳。
如温度太低雏鸡轻则啼叫.重则围在热源处相挤打堆。
造成压死、冻死或白痢、感冒;太热则远离热源,张El呼吸所以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施温。
饲料配方:1-4周龄,玉米73.93%,麦麸2.3%,豆粕21.3%,鱼粉1%,磷酸钙1.44%,石粉0.64%,盐0.35%,蛋氨酸0.05%。
二、育成鸡的饲养管理1、饲养:对育成期的绿壳蛋鸡要限制饲喂.以防过食造成鸡体过肥影响后期的生产。
限制饲喂足对育成鸡日粮进行数量或质量的限制,从而保持鸡的适宜体重使其性成熟可延迟5—10 d,提高蛋重和产蛋量.可比自由采食节省饲料6%~10%。
2、饲料配方5-8周龄,玉米65.67%,麦麸6.5%,豆粕23.4%,鱼粉2%,磷酸钙1.35%,石粉0.75%,盐0.25%,蛋氨酸0.08%。
9-13周龄,玉米65.63%,麦麸5%,豆粕26.6%,鱼粉1%,磷酸钙1.66%,石粉0.66%,盐0.35%,蛋氨酸0.10%.14-17周龄,黄玉米46%,小麦粉6%,谷粉13%,麸皮10%,豆粕12%,鱼粉5%,骨粉1.7%,贝壳粉1.5%,草粉4%,食盐0.3%,添加剂0.5%。
3、温度:育成鸡适宜温度范围为15~20℃。
夏季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应做好人工降温并及时降低饲养密度。
冬季鸡舍温度降至一2℃时要做好舍内防冻保温工作。
4、湿度:育成鸡舍的相对湿度为50%一55%为宜,南方每年4—6月份多为雨季应保持舍内干燥。
勤换垫草。
定期清理粪便,以便降低舍内湿度。
北方干旱地区如湿度不够.需采取相应措施,如洒水,如在冬季在火炉上放置水盆等以提高舍内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
按其生长发育特点及管理的方便,划分为幼雏期(0-4周),育成期(5周-淘汰)
一、幼雏期的饲养管理
1、育雏方式:
育雏的方式有平育和立体(笼)育雏2
种。
平育管理粗放,对房舍要求不高。
立体(笼)育雏清
洁卫生,便于防疫,对房舍的要求高,需要较好的供温设备。
2、育雏条件:
(1)温度:起始温度为34—35~C,育雏第一周每天降1℃,从第二周起每周降l一2℃,直至停止人工供暖(20-28 天)。
(2)湿度:在整个幼雏期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一70%之间。
(3)密度:0-2周龄每平方米50只,3-4周龄每平方米20只为宜。
(4)光照:采用24小时光照或者23小时光照(为防止停电应急反应),夜晚提供人工照明(每平方米5w左右)。
合理的光照有利于体力VD3合成,有助于雏体内钙磷的正常代谢。
3、育雏设备
(1)房舍及物质:在育雏前5天将需要的房舍清扫干净,要求室内干燥,保温、通风良好,并将所需设备、垫料(粗刨花、稻壳、桔杆),燃料、药品、饲料等准备齐全。
(2)消毒:室内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每平方米15mg福尔马林+7.5g高锰酸钾)一昼夜,饮水器、料桶、料槽等用季铵盐类消毒剂清洗。
(3)试温:育雏前2天试温。
育雏室内温度以四周墙壁离地1米处的温度为准。
4、幼雏饲养
(1)开饮:出生后24—36小时(长途运输时不超过72小时)进行第一次饮水,给予与舍温相同的5%糖或速溶多维葡萄糖。
(2)开食:在开饮后1—2小时开食。
将饲料均匀地撒在开食盘或垫纸上,用手指轻轻敲打引诱雏鸡采食。
(3)饲喂次数:1周龄每日喂6次,第二周每日喂4次。
要求每次喂料间隔时间相同、固定。
5、幼雏管理
(1)注意观察雏群状态:结合饲喂操作,细致观察精神状态。
食欲、粪便、行为等,发现异常,及时查明原因,并采用相应措施。
(2)温度和湿度的管理:育雏温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应根
据天气的好坏,稚雏密度和雏舍保温状况来调节适宜的温度。
如果幼雏表现为休息良好,睡得香甜安宁,伸颈舒腿,分布均匀,表明温度适宜。
若雏鸡张口呼吸,频频饮水,表明温度过高;若雏鸡“唧唧’’哀鸣,聚堆,不思饮水,说明温度偏低。
育雏开始时,由于室温高,湿度会偏低,可在地上洒少量水。
育雏后期,由于雏鸡呼吸量和排粪量增多,室温低,相对湿度会偏高,应及时清理粪便,打开门窗适时通风。
(3)卫生管理:每日应清洗饮水设备1次,每2—3天清除一次粪便。
及时扫净在地上的饲料和饮水。
谢绝外人参观育雏舍。
二、育成期饲养管理
1、饲养方法:育成鸡一般采用平养方式。
可用铁网或尼龙网将围墙网住,防鸡只外逃。
2、饲喂:一般每天喂料2-3次,每次间隔时间相同、固定。
应保持饲料不断,且不能剩料。
一般保证每只鸡至少有2-4厘米的采食位和l-1.5厘米的饮水位。
3、饲料过渡期:幼雏期(0-4周)后,在原喂小鸡料中加14-20%猪预混料配制包谷面,比例10:30,3-5天后加至10:40,以后逐步过度为喂包谷和豆粕。
4、密度:一般每平方米4-6只,每群300只为宜。
5、卫生管理:经常保持舍内干净、干燥。
及时清除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