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亚洲金融危机成因分析

合集下载

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及启示

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及启示

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及启示黄 晔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摘 要!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让人们从∀亚洲奇迹#中清醒过来,开始思索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

其中最值得重视的是亚洲发展的所谓∀东亚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出口替代战略#为核心,政府指导为特征的,在区域关系上则形成一种∀雁形模式#。

它在为东亚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埋下了危机的祸根。

∀东亚发展模式#下各国的内部经济结构不完善并且都具有同质性,各国普遍盲目吸引外资,这就造成了债务结构失衡短期债务偏重的结果。

同时,在金融监管上盲目追求自由主义,过早地开放了金融市场,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其在金融危机下的不堪一击。

关键词!亚洲金融危机 东亚模式 出口替代 雁形模式 清迈倡议一、亚洲金融危机的过程亚洲金融危机始于1997年7月2日。

早在1997年1月开始,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炒家就开始拼命做空泰铢,他们在现货市场上用外资银行借来的钱抛售泰铢,同时在期货市场上买入泰铢对美元的期货合同。

泰国政府针对这一情况采取了一定措施,但是由于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最终败下阵来。

7月2日泰国政府被迫宣布泰铢与美元脱钩,实行浮动汇率制。

当日泰铢就狂跌20%,在泰铢率先贬值的冲击下,菲律宾的比索、马来西亚的林吉特以及印尼盾等都纷纷步入贬值的大流之中。

随之而来的惊恐气氛造成了大量资金撤离东南亚各国,这又反过来加剧了货币贬值的压力,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这场危机随后又从东南亚各国波及到了台湾、新加坡、香港、韩国、日本甚至俄罗斯。

二、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东亚模式的缺陷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受害国家的民众普遍将这次灾难归结到索罗斯等国际炒家的头上。

然而,索罗斯等国际炒家的金融操作从法律角度上来看是完全合乎泰国相关法律的,其行为并没有任何的违规。

因此,将整个危机归因于国际炒家实在有些言过其实,他们的炒作行为仅仅是这次危机爆发的导火索,而真正使得这次危机爆发并蔓延的原因根植在∀东亚发展模式#之中。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亚洲金融危机是指1997年亚洲多个国家的货币贬值、股市下跌和金融体系崩溃的一系列事件。

危机的爆发源于泰国,随后迅速蔓延到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国家。

以下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些主要原因。

1.货币投机和资金外流:在危机前夕,亚洲国家积极吸引海外资金流入,大量外资涌入亚洲市场。

但由于大规模投机活动和高风险投资,市场上的资金流动变得异常剧烈。

当投资者对亚洲市场失去信心、开始撤资时,导致了大规模资金的外流,引发了危机。

2.固定汇率制度的弊端:亚洲国家多采用固定汇率制度,即将本国货币与美元或其他主要货币绑定在一起。

然而,这种制度却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一方面,这种制度常常导致通胀率上升,货币的实际价值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当投资者对该国经济出现疑虑和不确定性时,他们往往会大量兑换本国货币,以获取日后汇率下跌时的利润,从而加剧了金融危机。

3.蜂拥外债和经济不平衡:亚洲国家在危机前采取了大量借贷,并将这些借款用于不断扩大的国内投资。

然而,这些国家对外债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加,而其外汇准备通常相对较少。

当国内和国外投资热潮消退时,这些国家发现其背负了巨额外债,并且无法按时偿还。

这导致了投资者对这些国家的进一步失去信心,加剧了危机。

4.弱势金融体系和监管不力: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许多国家的金融体系过度膨胀,且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存在大量不良贷款,资本充足率不足以支持其风险敞口。

同时,监管机构缺乏足够的监督和控制,未能有效管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风险。

5.投资者情绪的恶化:在危机爆发之前,亚洲国家一直被认为是快速增长和潜在高回报的市场,吸引了大量国际投资者。

然而,当危机出现迹象时,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他们开始对亚洲市场感到担忧,并纷纷撤出投资,进一步加剧了危机。

总的来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源于外资的撤离和市场对亚洲国家经济不确定性的忧虑。

货币制度的弊端、外债过高、脆弱的金融体系和监管不力都是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6088 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及其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启示

6088 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及其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启示

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及其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启示介绍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对当时亚洲地区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

此次危机的成因很多,从政治、经济、金融等多方面原因都有,而笔者将着重分析这次危机产生的成因,并探讨对于国际金融体系的启示。

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贸易逆差问题一些亚洲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依靠出口实现了快速经济增长,然而也导致了贸易逆差问题。

在90年代,亚洲国家的货币通常与美元挂钩,因此一些国家持有大量美元储备,但这些国家也面临着贸易逆差的问题。

在90年代初期,由于日本经济停滞,其对美国的需求减少,导致其他亚洲国家无法出口产品,也减少了这些国家的货币储备。

资本自由化资本自由化政策的实施,也是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1990年代初期,很多亚洲国家开始大量引进外资,但由于资本自由化的影响,这些资金开始自由流动,面临着出口降低、货币贬值等问题,这导致了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

经济结构亚洲金融危机也与亚洲国家的经济结构有关。

在过去几十年里,亚洲国家的快速经济增长建立在出口上。

这意味着,亚洲国家大量出口产品,但国内市场并不够强大。

这也制约了亚洲国家在危机面前的抵抗能力。

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启示国际资本流动亚洲金融危机暴露了国际资本流动的问题。

由于国际资本流动自由,使得亚洲国家面临着大量的外资流入,但这些资金也容易外流。

因此,国际社会需要制定更好的国际金融准则,以控制国际资本流动并确保资本可持续地流入亚洲经济。

改善经济结构亚洲金融危机也教导我们改善经济结构,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由于过度依赖出口,亚洲国家面临着外部经济风险,而对内市场的发展将有助于提高这些国家的贸易韧性。

结论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影响了亚洲国家,也影响了全球经济。

这次危机教导我们不能过于依赖出口,需要改善经济结构、加强金融监管和规范国际资本流动。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才能建立一个更加稳定、更加可持续的国际金融体系。

而这也需要各国合作,制定更好的国际金融准则,促进更健康的国际资本流动,让我们共同走向一个更加繁荣稳定的未来。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引言亚洲金融危机是指发生于1997年的一系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了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

这场危机引起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许多国家的货币贬值,股市暴跌,经济活动受到严重冲击。

本文将探讨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并对其影响和教训进行分析。

原因一:外部冲击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外部冲击。

危机的爆发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密切相关。

1997年,美国利率上升和日本经济衰退导致国际资本从亚洲国家撤离,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动荡。

此外,亚洲各国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贸易和投资关系,一国的危机很容易传播到其他国家,形成连锁反应。

原因二:金融体系弱点的暴露亚洲金融危机揭示了该地区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在危机之前,亚洲国家经历了长时间的高速经济增长,加之外资的涌入,导致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过度扩张和不良贷款风险的积累。

许多国家的银行和企业存在严重的财务困难和不健康的经营模式,缺乏透明度和监管。

原因三:固定汇率制度的短期流动性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中,部分国家采用了固定汇率制度,如泰国的泰铢。

然而,由于国际投资者信心的下降,这些国家无法维持固定汇率,导致了短期流动性危机的出现。

大量投资者抛售亚洲国家的货币,人民币贬值,加剧了危机的爆发。

原因四:内部结构问题除了外部冲击和金融体系弱点,亚洲金融危机也暴露出许多国家内部结构问题。

有些国家存在政治不稳定、腐败问题和经济体制的不健全。

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和程度也是问题所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市场失灵。

影响与教训亚洲金融危机给该地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货币贬值、股市崩盘和企业破产等问题导致了大量失业和贫困。

此次危机对亚洲国家产生了深远的思考和教训。

首先,加强金融监管和透明度是防范危机的关键。

国家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压缩不良贷款,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其次,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至关重要。

过度依赖外资和特定产业的国家应加强多元化经济,降低对外部冲击的敏感性。

97年亚洲经济危机

97年亚洲经济危机

97年亚洲经济危机济南大学泉城学院经济10Q2钟健学号:2010300229497年亚洲经济危机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

一、原因:1、经济持续过热,经济泡沫膨胀2、国际金融市场游资冲击。

目前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国际炒家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

3、亚洲国家外汇政策不当。

为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贸易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

4、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这些国家长期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导致外债的增加。

5、外债结构不合理。

在中期、短期债务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这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二、过程:1、1993年,国际投资家索罗斯认为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被低估,决定拿林吉特作为突破口。

马来西亚政府随即加强了对本国资本市场的控制,马来西亚因此免遭劫难。

2、东南亚各国经济过热的迹象更加突出。

各国中央银行不断提高银行利率降低通货膨胀率。

提供了很多投机的机会。

银行业本身大肆借入外币,炒作外币,加入投机者的行列,各国银行短期外债巨增。

其中,问题以泰国最为严重。

当时泰国在东南亚各国金融市场的自由化程度最高,秦铢紧盯美元,资本进出自由,泰国经济的"泡沫"最多。

同时,泰国银行业的海外借款95%属于不到一年的短期借款。

3、1997年6月下旬,索罗斯筹集了庞大的资金,向泰铢发起了猛烈进攻,秦铢狂跌不止,交易商疯狂卖出泰铢。

泰国政府动用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150亿美元的国际贷款企图力挽狂澜。

但这区区450亿美元的资金相对于无量级的国际游资来说,犹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泰国政府无力与索罗斯抗衡,改变了维系13年之久的货币联系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

4、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

受此影响,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

关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探析

关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探析

关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探析一、亚洲金融风暴概述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是亚洲金融史上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它从发生到结束用时约为两年时间。

该危机开始于1997年7月泰国的货币和股票市场崩溃,随后蔓延到韩国、印尼、菲律宾等亚洲国家。

本场危机的影响远不止于亚洲地区,其对世界经济的冲击仍在影响着人们。

二、亚洲金融风暴的原因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根本原因是亚洲国家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的信贷政策,导致泡沫和债务的快速增长。

同时,亚洲金融体系脆弱,国内金融监管不力,外资流入过度依赖短期外债、银行信用担保和外汇套利等方式,导致危机爆发。

三、危机对亚洲各国的影响亚洲金融风暴对亚洲各国经济的影响十分严重,2000年前后的亚洲,几乎所有的亚洲国家经济增长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且相应的失业率呈增长趋势。

其中又以泰国、印尼等国家受到影响最为严重。

四、国际金融机构对危机的反应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等国际金融机构通过向危机国家提供金融援助和技术协助等形式来缓解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但是这些救助行动对于危机的根本解决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还引发了亚洲的反弹。

从这场危机中我们可以看出,IMF等国际机构的应对危机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五、亚洲金融风暴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除了亚洲各国之外,还有世界其他地区的金融市场。

危机的爆发导致亚洲股市、货币和债券市场惨遭抛售,国际投资者纷纷把资金转移到其他地区市场,这也使得许多国家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

六、案例1:泰国1997年7月,泰铢的汇率开始暴跌,导致了国内的银行破产和意大利银行等外国机构的巨额损失,泰国经济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

政府随后采取了对泰铢贬值、禁止银行外汇交易等措施,但这只加剧了泰国的经济萎缩。

七、案例2:韩国韩国的崩溃是1997年末至1998年初,在韩美银行宣布破产后,韩元突然贬值。

韩国政府随后颁布了一系列措施,如向IMF组织申请救助、向银行注入资金等来缓解金融风险带来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的经济学解析

亚洲金融危机的经济学解析

亚洲金融危机的经济学解析第一章:亚洲金融危机概述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由于泰国政府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干预汇率的失败,导致泰国暴跌,引爆了整个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危机。

除了泰国,印尼、马来西亚、韩国等亚洲国家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危机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在这场危机中,许多经济学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主要的原因包括:货币政策,金融自由化,热钱外流等因素。

第二章:货币政策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亚洲国家实行了低利率和稳定的汇率制度。

为了保持这种制度,政府经常通过干预汇率的方式来维持汇率的水平。

但是在1997年时,由于泰国政府不断干预汇率的行为,导致了其外汇储备的严重负荷。

在这种情况下,泰国政府不断加息来吸引投资,但这只会使得经济更加恶化。

最终,泰国财政系统崩溃,引爆了整个东南亚的货币危机。

因此,货币政策的不当导致了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

政府干预汇率的行为导致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加息的行为又使得经济进一步恶化。

第三章:金融自由化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亚洲国家实施了金融自由化政策。

这种政策的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外资,促进经济的发展。

但是,这种政策也让外资的流入和外债的增加变得更加容易。

金融机构也很容易通过高风险的贷款来获得更高的回报。

这些都导致了资本投机的增加和金融结构的失衡。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了外部冲击,就会导致危机。

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危机开始于泰国,但危机的影响却迅速扩展到整个亚洲地区。

因此,金融自由化也是亚洲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亚洲国家在实施自由化政策之前更加注重金融结构的稳定性和透明度,危机可能不会发生。

第四章:热钱外流资本的流动性加强也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尤其是在危机前几年,亚洲国家的热钱流入迅速增长。

热钱基本上是衡量投机性资本流动的指标,也称为短期资本流动。

这些资金主要流向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领域,并对货币供应和汇率产生严重影响。

然而,当危机爆发时,投资者往往会尽快将自己的投资收回,这会导致货币剧烈的贬值。

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的经济崩溃与重建

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的经济崩溃与重建

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的经济崩溃与重建亚洲金融危机是1997年开始,由泰国泡沫经济引发的一系列金融风暴。

这场危机波及整个东南亚地区,导致经济崩溃和深刻的社会变革。

然而,危机也给东南亚国家带来了机会,促使它们进行经济重建,实现了新的发展。

一、金融危机的原因金融危机的起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1.外部因素:1990年代初,国际资本市场热潮涌动,大量国际资金流入发展中国家,使得东南亚国家获得大量外资。

然而,到了1997年,国际资本撤回,导致这些国家外汇储备骤减,货币贬值,引发金融风暴。

2.内部因素:东南亚国家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存在结构性问题,如银行系统的腐败与债务问题,政府财政赤字与失衡的外贸关系。

这些问题最终造成了金融体系的崩溃。

二、经济崩溃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国家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冲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经济衰退:东南亚国家的GDP出现大幅度下滑,许多企业破产,失业率大幅攀升。

2.金融系统崩溃:危机引发了银行系统的崩溃,许多银行倒闭或陷入严重危机。

3.外债风险:东南亚国家的外债迅速增加,使得它们无法偿还外债,陷入了债务危机。

4.社会动荡:经济崩溃导致社会不稳定,引发了广泛的社会抗议和政治动荡。

三、经济重建的策略与效果面对经济崩溃,东南亚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重建策略,取得了积极的成效:1.货币政策调整:东南亚国家通过调整汇率政策,稳定本币,提高外汇储备,以抵御外部冲击。

2.金融体系改革:国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风控能力,建立更加稳健的金融体系。

3.经济多元化:东南亚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产业多元化,减少对特定产业的过度依赖。

4.区域合作:东南亚国家通过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建立了东盟自由贸易区,增强了整体经济实力。

这些策略的效果是显著的,东南亚国家逐渐从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实现了经济重建与发展。

四、对未来的启示亚洲金融危机为东南亚国家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1.加强金融监管: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避免金融风险的积聚。

亚洲金融危机了解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影响反思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亚洲金融危机了解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影响反思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亚洲金融危机了解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影响反思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亚洲金融危机:原因、影响与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反思亚洲金融危机是指1997年起,亚洲多个国家遭受严重经济危机的事件。

这一危机不仅给亚洲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崩溃和社会动荡,也给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敲响了警钟。

本文将详细探讨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影响,并从中反思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一、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1. 结构性问题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亚洲经济结构的问题。

一些亚洲国家长期依赖出口导向经济模式,经济发展过于依赖于出口和对外投资。

这种依赖程度过高,导致了亚洲国家对外部冲击高度敏感。

2. 金融市场自由化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一些亚洲国家的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过高,对外资的流入没有严格监管,导致了外资的过度投机和泡沫的形成。

这种市场自由化的过度放松,为危机埋下了隐患。

3. 外部冲击危机前,亚洲国家面临了一系列外部冲击,包括美国加息、国际石油价格下跌等。

这些外部冲击使得亚洲国家面临资本外流、汇率下跌等问题,从而引发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 经济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引发了亚洲地区经济的崩溃。

多个亚洲国家的货币暴跌、股市崩盘,大量企业破产倒闭,失业率激增,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

整个亚洲地区陷入了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

2. 全球金融体系的冲击亚洲金融危机揭示了全球金融体系存在的深刻问题。

亚洲金融市场的崩溃引发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多个国际投资机构和银行陷入巨大的风险和亏损。

这一危机暴露出全球金融体系中的结构性问题和监管不足的漏洞。

三、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反思1. 结构性改革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国家展开了一系列的结构性改革,包括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市场的监管加强。

全球金融体系也应反思过度依赖特定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模式,以及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的控制问题。

2. 加强国际金融合作亚洲金融危机揭示了全球金融体系中国际金融机构和国家之间合作的重要性。

亚洲金融危机历史分析

亚洲金融危机历史分析

亚洲金融危机历史分析近三十年前的1997年,亚洲发生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对亚洲地区以及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这场危机,常被称为“亚洲金融风暴”,席卷了东南亚国家,包括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韩国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历史进行深入分析。

1. 背景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之前,亚洲经济一度被誉为“东方的奇迹”。

这些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进入。

然而,这种迅猛的增长也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2. 主要原因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金融自由化政策的滥用。

亚洲国家过度放松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导致了大量的外债和投机活动。

此外,许多亚洲企业还用外债进行投资,增加了他们的债务负担。

3. 危机爆发危机最初由泰国触发,当时泰国央行无力支撑国内的固定汇率制度,被迫将泰铢贬值。

由于大量的外债和货币贬值,泰国的经济形势迅速恶化,引发了一连串连锁反应。

相继有其他亚洲国家的货币贬值和股市崩盘,形成了一股强大的“金融风暴”。

4. 危机后果亚洲金融危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

许多亚洲国家的企业破产,失业率飙升,经济增长急剧下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了巨额贷款援助,以防止危机进一步扩散,但同时也要求借款国实行紧缩政策。

5. 教训与改革亚洲金融危机为亚洲国家带来了沉重的教训。

这些国家开始审视他们的金融体系,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避免未来的金融危机。

包括加强金融监管、增加外汇储备、改革金融体系和提高透明度等。

6.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危机期间,国际投资者撤离亚洲市场,导致全球股市普遍下跌。

此外,亚洲国家的需求下降,对其它出口经济体造成了冲击。

因此,亚洲金融危机被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最重要的经济事件之一。

总结:亚洲金融危机是亚洲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其对亚洲国家和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危机的历史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金融自由化的潜在风险,并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97年经济危机的原因和启示

97年经济危机的原因和启示

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各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

1、危机首先在东南亚爆发并波及港台短期资金大量进出:泰国于97年首季有19亿美元的净资金流入,第2季变成62亿美元的净资金外流;马来西亚、泰国、韩国、印尼与菲律宾于96年共获得478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97年却变成300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出。

自1997年初起,东南亚地区特别是泰国的泰铢受国际投机者的攻击,泰铢不断走软,最终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制,造成泰铢狂跌。

接着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3国的货币也狂跌。

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影响到它们的股市,大多数东盟国家的股票市值至10月底都下跌了20%以上。

1997年第三季度台湾和香港的金融市场也被攻击。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迅速采取了有力的调控措施,成功地捍卫了港元联系汇率制。

但香港股市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16800多点跌至9000点左右。

2、危机蔓延至东北亚从10月底起韩元持续下跌,股市跌幅也超过40%。

在金融危机中,韩国的大企业纷纷遭殃,又连累了一大批为其生产配套设备的中小企业。

企业的大量倒闭使韩国银行呆帐和坏帐剧增,信誉大幅度下降,几乎已不可能到国际市场上融资了,到期应偿还的外债却越来越多。

东南亚和韩国的金融风暴很快刮到了日本,使原本就不景气的日本经济愈益恶化。

3、危机深化并波及俄罗斯、巴西1998年上半年,金融危机给东亚经济造成的巨大杀伤力不断显现,大多数东亚国家的经济跌入谷底。

尽管各国的货币都已大幅度贬值,但出口仍呈下降趋势。

内外投资也呈持续减少的态势:在国内,由于金融危机造成高利率和货币贬值,私人投资者极其谨慎;海外投资由于担心金融危机造成东亚地区投资环境的恶化,进入的数量锐减,而大量本地资金却因对本地区经济前景捉摸不定而逃逸。

危机造成的另一个苦果是通货膨胀:1998年6月,菲律宾的通货膨胀率达 10.7%,泰国6月份通胀率亦为10.7%,1998年5月一个月,印尼的通胀率就达5.24% 。

亚洲金融危机的起因与后果了解金融风暴对亚洲经济的冲击与教训

亚洲金融危机的起因与后果了解金融风暴对亚洲经济的冲击与教训

亚洲金融危机的起因与后果了解金融风暴对亚洲经济的冲击与教训亚洲金融危机的起因与后果:了解金融风暴对亚洲经济的冲击与教训亚洲金融危机,也被称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是亚洲多个国家在1997年至1998年期间遭受的一次严重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使亚洲地区的金融体系受到严重损害,经济发展遭遇巨大阻碍。

本文将深入探讨亚洲金融危机的起因和后果,并总结该危机对亚洲经济所带来的冲击与教训。

一、亚洲金融危机的起因亚洲金融危机的起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因素:1. 亚洲国家的金融体系脆弱亚洲国家的金融体系在危机前是相当脆弱的。

这主要是因为在泡沫经济的推动下,亚洲各国大规模借贷外债,以及过度依赖短期外债融资。

这导致了亚洲国家外部脆弱性增加,面临着资金流出的风险。

2. 经济结构的扭曲亚洲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前,出现了严重的经济结构扭曲。

大量资金被用于不具备竞争力的项目,如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

这导致了亚洲国家产能增加过快,失衡的经济结构使得经济体系容易受到外部冲击。

3. 金融体系的监管问题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亚洲国家的金融监管问题暴露无疑。

金融机构的监管和风险评估不够透明,信贷审查不严格,允许高风险借贷活动的存在,这使得金融风险积累到了危机爆发的临界点。

二、亚洲金融危机的后果亚洲金融危机给亚洲地区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这些后果一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亚洲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经济增长减速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亚洲各国经济增长迅速下滑,甚至陷入衰退。

许多亚洲国家的GDP增长率下降,失业率上升,社会稳定性受到影响。

2. 货币贬值与资本外流亚洲金融危机使得亚洲各国货币大幅贬值,资本外流速度加快。

这导致了亚洲金融市场崩溃,股市崩盘,企业破产。

一些亚洲国家被迫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寻求援助。

3. 社会不稳定与政治动荡亚洲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困境导致社会不稳定加剧,一些国家出现了大规模的抗议和社会动荡。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与经验教训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与经验教训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与经验教训第一章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1997年亚洲经济体系的金融危机,是自二战以来全球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也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生的全球性危机之一。

这次金融危机席卷了东南亚,韩国以及香港等地,波及全球,影响深远,是亚洲金融史上的一次人间灾难。

第二章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2.1 充裕的流动性在1990年代,亚洲地区资本市场飞速发展,伴随着外部流动性大量涌入亚洲地区市场,形成对高收益率的追逐,不断形成投机投资催化剂,致使泡沫过度膨胀之前充裕流动性的成为一种特征。

2.2 慢性结构性问题一直被忽视在亚洲地区发生金融危机前,一些国家的经济结构中存在着两大缺陷:一是资本市场监管不完善;二是银行行业存在垄断现象,市场化程度不高。

而这些结构问题相对于“亚洲奇迹”所带来的繁荣状态被忽视。

2.3 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从外部环境来看,年限较长的美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滞胀期,美国纽约市场利率上扬,资金流离失所,资本外向流动,加之美国利率的稳定,政府的财政收支平衡及达成结构性改革计划,通胀施压等一系列的特征也给危机发生埋下了潜在隐患。

2.4 亚洲风险缺陷问题亚洲金融体系的腐败与领导能力的缺失,危机发生时却得不到及时沉淀,使得蓬勃的经济形势早已间接地形成了危机,还加剧了危机的发生。

第三章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3.1 结构性问题与发展风险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可以看出,许多亚洲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在经济运行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会在金融领域爆发,进一步引发财政危机。

3.2 监管体系与金融普惠监管体系是国家的基础设施之一,但是当它潜在的缺陷得不到及时的修正时,其具有的风险与危机有可能会导致整个市场的恐慌。

要避免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就需要摆脱传统的监管体系,实行现代金融治理。

3.3 还需要更完善的制度设计及多元化的市场竞争当前亚洲国家的金融制度常常还停留在以银行为核心的单一制度状态,本着发展稳定的原则,需要推出快速化、多元化的金融竞争机制,必须建立布满金融保障网络的全新金融体系。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与教训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与教训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与教训亚洲金融危机(亦被称为“东亚金融风暴”)是指在1997年至1998年期间,一系列经济危机席卷了东南亚国家,导致了严重的金融崩溃和经济衰退。

此次危机给亚洲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教训,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并从中汲取宝贵的教训。

一、原因分析1.货币政策不当在危机爆发前,亚洲国家普遍采用了固定汇率制度,联结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

然而,由于汇率的不合理设定,亚洲国家的货币实际上被低估,导致了大量的资本流入。

这种情况使得亚洲国家的货币供应过剩,资产泡沫随之而来。

2.金融市场监管不力亚洲国家的金融市场监管机构缺乏透明度和有效性,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监管不力,导致了贷款违约的激增。

此外,金融机构普遍存在过度杠杆化的问题,资金链紧张,无法承受金融危机的冲击。

3.外部因素影响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密切相关。

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机以及1995年巴西和俄罗斯的金融风暴,对亚洲国家金融体系产生了冲击。

此外,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机活动也加剧了危机的发展。

二、教训总结1.改革货币政策亚洲国家应考虑采取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

强调市场需求,实行合理的汇率浮动。

加大货币供应的透明度,避免过度印钞和货币超发,以防止通胀和资产泡沫的产生。

2.完善金融市场监管机制加强金融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和透明度,建立更加严格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机制。

提高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避免过度杠杆化。

注重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加强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

3.加强区域合作机制亚洲国家应建立更加紧密的区域合作机制,分享信息、经验和最佳实践。

发挥亚洲开发银行等区域金融机构的作用,为亚洲国家提供贷款和援助,缓解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压力。

4.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亚洲国家应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减少对出口的依赖,提高国内经济的稳定性和自主性。

加强对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降低对金融领域的依赖。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其教训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其教训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其教训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一时间全球投资大幅缩减,经济惨淡不景气。

这场危机成为二十世纪末的重大事件,给亚洲国家带来了沉痛的教训。

在充分地反思和总结之后,我们应该进一步探究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其教训。

一、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1.财政政策不当亚洲国家在财政政策上存在一些重要问题,政府的过度干预是其中之一。

部分发展中国家政府在经济中霸占大量的资源,对市场的监管存在欠缺,导致资金浪费和经济行业过分发展,最终引发危机。

2.货币政策不当亚洲国家在进行货币政策上有很大问题,如印度的债权融资、菲律宾的直接外汇控制等。

其中,过度印钞的现象让市场充斥着大量的资产,荒唐地把许多志在发展的企业坑害。

这样的行为导致投资风险增大,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

3.金融体系不健全某些亚洲国家的金融体系不健全,资本市场缺乏独立监管机构,银行业的跨国经营策略不完全,核心竞争力个体较弱。

因此,在资本市场和银行业发生了失衡,经济发生了滞涨,最终导致市场动荡。

二、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1.保持金融市场稳定稳定的金融市场是经济长期增长和采取长期财政政策的关键。

应该采取稳健的监管政策来确保金融市场和经济的稳定。

2.合理规划财政预算合理规划财政预算,重视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是一个健康经济体系的重要标志。

在预算中,应根据国家情况以及市场需要,适度支持新业务的开展和能识别问题产生的关键国内经济和政策预算。

3.保证金融体系健全另一方面,确保金融体系健全,具有独立监管机构的银行和证券交易所,以及完善的证券交易市场、银行业务和规定,确保银行不会经营脆弱的业务,也保证了金融市场的发展。

最后,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提醒我们,经济正处于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下,任何的经济体制和改革都需要自上而下地进行释放。

我们必须积极推动新的战略,在适当的政治和经济背景下稳妥推进。

依托科技和新知识充分发展下底的普通大众,并创立完美的营商制度,我们才有机会持续稳健地增长,而非在风险中苟延残喘。

亚洲金融危机原因

亚洲金融危机原因

亚洲金融危机原因亚洲金融危机是指在1997年至1998年期间,一系列亚洲国家遭受金融系统崩溃和货币贬值的事件。

这场危机波及了许多亚洲国家,包括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和菲律宾等。

这场危机对亚洲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一系列结构性、经济和金融因素。

首先,外部因素是亚洲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资本开始迅速流向亚洲地区,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本的过度投机和扩张。

外国投资者过度关注于快速经济增长的亚洲国家,而忽视了这些国家金融体系的弱点和风险,这使得这些国家变得特别容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

其次,结构性问题也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亚洲国家在危机前几年内面临着结构性问题,如金融体系不健全、不透明的公司治理、财务不健康的企业以及高度集中的产业结构。

这些问题削弱了亚洲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

此外,亚洲国家的信贷市场也存在缺乏监管和透明度等问题。

第三,货币问题是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亚洲国家在危机之前都实行了被称为“固定兑换率制度”的货币政策。

这意味着这些国家的货币与美元绑定,并固定在特定兑换率下。

然而,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美元升值导致亚洲国家的货币原本被高估,这对其出口产生了负面影响,从而引发了危机。

最后,金融领导不当也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一些亚洲国家政府和中央银行未能有效管理金融风险,监管不力,使得危机发展成为无法控制的局面。

此外,金融机构也未能充分识别和管理风险,通过放松信贷标准和扩大信贷规模,推动了短期急于赚取高利润的行为。

总而言之,亚洲金融危机是由多个因素导致的复杂的事件。

外部因素、结构性问题、货币问题和金融领导不当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亚洲国家的金融系统崩溃和经济下滑。

这场危机为亚洲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教训,促使他们加强金融体系的健全性和透明度,改善公司治理,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能力,以避免类似危机再次发生。

同时,这场危机也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引发了全球金融体系的调整和。

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与教训

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与教训

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与教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它的影响迅速蔓延至整个亚洲地区,对许多国家的经济造成了毁灭性的冲击。

虽然这场危机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些根本原因还在今天仍然存在。

本文将探讨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以及其所提供的教训。

1.真正的原因许多人认为,在1997年之前,亚洲国家的经济表现非常出色。

这其中的大部分原因是这些国家在繁荣时期采用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

然而,这些政策的缺陷比优点更为突出。

实际上,这些政策让很多亚洲国家繁荣的同时,也滋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是亚洲国家建立的所谓“亚洲式capitalism” 经济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强制实行了一些措施,例如资本管制和货币大量贬值。

另外,政府还向大量贷款不良的企业提供了担保。

终究,这种经济模式将大量的风险转移到了国家政府身上。

这导致了整个亚洲经济体系的脆弱和容易发生危机。

2.危机爆发亚洲金融危机于1997年7月开始,泰国的货币baht 首先崩溃。

随后,韩国和印度尼西亚也相继受到袭击。

由于经济表现差,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的信誉开始下降,这对它们返还债务产生了困难。

事实上,由于这些公司的贷款率很高,这就导致了它们的债务负担变得十分繁重。

危机的最大影响是全球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

重大金融公司火灾连连,数以千计的企业遭受破产。

这导致了亚洲和全球经济的巨大损失。

进一步引发了整个亚洲和全球金融体系必须进行全新的调整。

3.教训无论如何,亚洲金融危机表明了一种事实,那就是国家政府强制进行的干预反而会导致经济体系的不稳定。

这种情况提醒了世界各国,政府应该采取更为透明和灵活的经济政策。

在危机发生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开始协调国家提供援助。

然而,IMF的手段已证明是不够的。

它通过贷款迫使亚洲国家实行强制性的还债计划,这种方法只是在推迟了危机的爆发时间。

危机得到有效解决的方法是让这些国家饱经痛苦重新构建经济。

亚洲金融危机也提醒人们,在处理金融领域的问题时,不应该将关注点放在技术性问题上。

97年亚洲金融危机原因之分析

97年亚洲金融危机原因之分析

97年亚洲金融危机原因之分析摘要: 1997年6月,亚洲爆发了一场金融危机,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

到1998年年底基本结束,这次金融危机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第一阶段:1997年7月2……1997年6月,亚洲爆发了一场金融危机,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

到1998年年底基本结束,这次金融危机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

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

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

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

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

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

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

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 211.47点;10月28日,下跌1 621.80点,跌破9 000点大关。

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

接着,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 008∶1。

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

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 737.60∶1。

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

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

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尼开出的药方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97亚洲金融危机

97亚洲金融危机

3.贬值后出入口不升反跌 有些政策人士,特别是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都认为贬值会有助于出入口的竞争力,刺激经济 复苏。但事实却刚巧相反,2019年的预测,除了印度外, 其余各国和地区都出现负增长。出口下跌的估计达5%至 10%。而入口更出现大幅减少。除了台湾和香港只下跌 6%至10%,其余下跌超过12%以上;泰国和印尼更大幅 减少3成。显示贬值不一定可以增加出口,减少入口也只 能延缓而已。 4.经济前景都出现相当负增长 结果,亚洲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由高速增长突然转为负增长。 除中、印、台外,余无一幸免。韩、马、泰估计负增长 6%-8%;印尼则出现可能18%的大幅负增长。
1.股市价值下滑2成至5成 由2019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亚洲各国及地区,除了 中国外,都面对股市的大幅下跌。日本及台湾下跌约2成, 余下的地方都超过4成;马来西亚更下跌超过5成。在短短 期间,各国及地方都损失四成多的资产,情况实在令人惊 心。 2.汇市价值亦出现贬值 经过金融风暴,各国及地方的币值都相继下调。四小龙, 除香港维持联系汇率免去贬值可能性外,其余亚洲国家及 地区的货币〔中国除外〕有30%至80%的贬值。印尼的贬 值更高达340%。这些都对整体资产价值做成庞大的打击。
小组成员
刘金磊 柴 娇 刘 蓉 任 川 臧桂菲 朱 皓 韩国华
5.失业情况急趋恶劣
当整体经济呈现负增长时,失业问题肯定急趋恶劣;所有
受金融风暴影响的国家及地区,失业率都较前一年增加一 倍以上。表5显示除台湾及新加坡能维持低于4%以外,余 下都超过5%;韩国、菲律宾及印尼等地被估计其失业率 急升10%以上。 6.工资下降、楼价下跌
由于失业人员大增,造成劳工市场供大于求。企业雇主乘 机调低工资,减少成本。例如香港的工资普遍下调1-2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产业转移
日本是亚洲地区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

二战后,日本有意识的加快产业升级,力图赶超欧美。

这个过程中,逐渐把低端产业转移到亚洲其它地区。

上面第二张图,大致说明了日本产业转移的情况。

相对应的,六十到八十年代,随着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四国(印尼、马
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承接了大量产业转移,经济依次起飞。

这就是常说的“雁行模式”。

1、劳动密集性和资金密集型的低端产业
2、以出口外销型企业占主导
2、招商引资
八十年代前期,发达国家尤其美帝利率高的离谱,加上对外资有戒备心,东盟吸收外资非常困难。

中期以后,东南亚国家改变态度,调整政策。

比如:放宽外资企业持股比例,对外资开放更多行业,放低企业注册资本等等。

用天朝的话概括就是:大力招商引资。

放宽外资企业持股比例,对外资开放更多行业,放低企业注册资本等等。

以泰国为例。

1991年,经济起飞没几年,泰国就实现了经常项目下自由兑换【经常项目:指本国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易而经常发生的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主要的项目,包括对外贸易收支、非贸易往来和无偿转让三个项目】。

然后又加速开放资本项目【指资本的输出输入,消除外汇管制;在中国现在只实现了生产资本的自由】
1.开放和扩大离岸金融业务,允许境内15家本国银行和35家外国银行直接从国外吸收存款和借款,在境内和境外自由使用这些外汇。

2.允许外国人在泰国境内开立泰铢账户,自由借款、贷款以及货币兑换。

3.国内股票和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对外国直接投资不做任何限制。

4.对金融机构不实行外债规模控制,放松监管,企业可以自由对外借债。

5.在泰国外汇市场开展远期、互换等多种交易。

而印尼、马来西亚等其他东南亚国家更早的就实现了资本项目自由兑换。

1985年“广场协议”,【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

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所以签订此协议。

】日圆急速升值。

1987年“卢浮宫协议”,【为解决美元币值太快,为了削减日元升值对国内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日本央行一年内把利率降到2.5%。

日本企业手握大笔现金,开始满世界花钱了。

【日元升值,超低利率】
<
日本对外投资(按国家/区域,按价值)单位:百万美元
经济仍然快速增长,失业率很低。

公共债务最高的年份也只占到GDP的40%左右。

日后危机最严重的泰国,所有指标反而是最好的。

换个思考方式。

危机发生的时候,东南亚货币普遍贬值,那咱从这个角度切入。

先看看经常账户情况:
后发新兴国家,发展初期一般要经历经常账户【是一国国际收支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商品贸易收支,即有形货物的进出口,及服务贸易收支,即诸如旅游、银行及保险等各种服务的往来。

】逆差,资本账户顺差的阶段。

经常账户花的比挣得多,自然需要通过资本账户把钱借进来。

刚才我们也看到,危机前,东南亚的最大金主,日本还在扩大投资规模。

三个国家的经常账户逆差,即使泰国的状况糟糕一点,只要资本持续流入,也不会出现挽救不了的情况。

但上面两个账户有个共同点:1995年开始,账户逆差突然大幅增加。

这大致是两个原因,一是当时电子产品大降价,影响了出口收入。

二、日本经济泡沫
在具体实施上呢,变相盯住了美元。

开始的时候分析过,东南亚国家能够承接日本的产业转移,接受大量日圆投资,日圆升值功不可没。

但在1995年,日本为了提振经济,开始实施贬值政策。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么严峻的情况其实受日本影响很大。

“广场协议”后,日圆强力升值,大量外资涌进日本。

“卢浮宫协议”后,日本实施低利率政策,企图抑制日圆升值过快的趋势。

结果,只是造成国内流动性泛滥,日圆继续升值,热钱进一步流入日本。

内外因素的叠加,催生了日本史无前例的大泡沫。

等到央行缓过神来采取紧缩政策,已经太晚了。

1989年股灾后,泡沫破裂,股价和地价一路下跌。

地价下跌、证券价格下跌,管理不善的金融机构开始陆续破产。

问题来了,马来西亚状况良好,泰国外债超过外汇储备太多。

尤其严重的一点,期限一到两年的短期外债,也远远超过外汇储备总额。

不良债权从1995年开始激增,金融机构破产越来越频繁,不良债权数量也越来越大。

东南亚国家进口额大幅增加,经常账户恶化也是1995年。

这一年,日本政府为了刺激经济,提振出口,开始让日圆兑美元贬值。

这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关键节点。

日圆贬值造成了三个直接后果:
1. 热钱加速撤离,严重冲击日本的金融体系,本来就严重的银行问题没办法再掩盖了。

2. 实体企业融资困难,纷纷收缩生产和投资规模,跨国企业开始收缩海外业务规模。

3. 日圆套息交易规模急速扩大。

咱好好说说第三点。

日圆套息交易90年代初就开始存在,当时日央行为了挽救泡沫破裂后的经济,逐渐把利率降到0.5%。

西方国家和新兴市场利率远高于此,做日元贷款,在高利率国家投资,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如果日圆贬值,那不仅能赚到利差,还能赚到日圆贬值的利润。

1995年,日圆贬值一声枪
响,对冲基金们冲向东南亚。

1995,泰国外汇储备只有350多亿美元
1995年,直接拉动实体经济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非常有限
重视出口赚取外汇的政府,必然会忽略国内消费市场的建设和培育,比如往往更多的将国内的税收来补贴出口,这样国内市场萎靡不振,导致国内消费市场消化资金的能力不足,之前10年高速发展带来的资金(包括为
了高速发展而放出的信贷)多余部分就让国内资产价格上涨(股票房地产等等),也就是说泰铢对国内资产贬值,但是泰铢对美元的汇率确不变。

这样问题就来了,,1年前拿美元换泰铢投资泰国股票房地产假设涨了20%,一年后再把120%的泰铢换回等值的120%美元,因为汇率被泰国政府钉死了。

这多出来的20%美元怎么办呢?要么泰国国际贸易顺差中获取美元,或者使用美元区海外投资获取收益。

但问题是,当顺差贸易和海外投资收益的增长速度无法赶上国内通货膨胀的速度的时候,那些海外投资者就会担心自己投资收益(美元计算)能不能安全拿回来的时候,就会有恐慌。

蒙代尔三角。

蒙代尔三角是说,在货币政策的自主性、资本的自由流动和汇率的稳定这三个政府追求的目标中,必须牺牲一个方可能获得其余两个。

牺牲货币政策自主性的策略叫联系汇率,放弃资本自由的
策略叫资本管制,而放弃汇率稳定的策略叫浮动汇率策略。

而索罗斯等金融大鳄能狙击各国的原理就是:当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的三个策略遇到了经济周期的错配。

随后各种热钱涌入泰国,推高股市地皮价格,地产价格。

催生泡沫,然后高位获利跑路。

而同时,泰铢的汇率以盯住美元为主,这又是典型的要汇率的稳定和资本的自由流动,而将货币政策自主性拱手让人,也就是说,泰国政府自主调节市场利率带来的后果会很严重。

而彼时的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美联储不可能迁就泰国的资产泡沫的稳定,危机一触即发。

面对国际资本的挑战,泰国央行自然只能仓促应战。

泰国中央银行第一步便与新加坡组成联军,动用约120亿美元的巨资吸纳泰铢;第二步用行政命令严禁本地银行拆借泰铢给索罗斯大军;第三步则大幅调高利率,隔夜拆息由原来的10厘左右,升至1000至1500厘。

央行是可以任性提高利息,但万事有价,提高利息也是有代价的,尤其是泰国本身的资产有高估值和高杠杆的情况下。

1997年的泰国,楼市股市都存在着巨大的泡沫,在央行提升利率之后,立刻带来了两个负面效应。

资金成本显著提高,虽然打击了做空者,但也对国内买房炒股的居民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做空者们在预料到利息的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就事先准备好了做空股票和股指期货等产品。

那摆在泰国政府面前的是一个两难的局面,是提高利率保汇率,让资产泡沫崩盘,还是保护资产价格,让汇率崩盘。

继续维持甚至再次提高利率,高杠杆的股市和房地产行业就将在短时间内迅速灰飞烟灭,造成进一步恐慌,造成资本进一步外流;而如果利率调回正常水平,则无法阻止做空者海量拆借。

6月30日,泰国总理在电视上向外界保证:“泰铢不会贬值,我们将让那些投机分子血本无归。

”不过两天后,面对即将枯竭的外汇储
备,泰国央行被迫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

当天泰铢重挫20%。

货币是一个国家经济稳定的基础,当货币大幅动荡,整个国家的经济自然处于动荡之中,手里面持有各种资产的人纷纷将资产变现,然后抛售泰铢买入美元来避险。

这更进一步加剧的泰铢的贬值。

随后就是泰国本地的资产价格大幅下跌,股市一落千丈,银行陷入不良贷款漩涡,泰国经济陷入瘫痪。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如此谨慎的开放资本项目的原因了。

货币是一个国家经济稳定的基础,当货币大幅动荡,整个国家的经济自然处于动荡之中,手里面持有各种资产的人纷纷将资产变现,然后抛售泰铢买入美元来避险。

这更进一步加剧的泰铢的贬值。

随后就是泰国本地的资产价格大幅下跌,股市一落千丈,银行陷入不良贷款漩涡,泰国经济陷入瘫痪。

价格都是大幅背离于其实际价值的。

大量优质企业被廉价收购,本国银行外资入主,股市的低价股票被外资横扫。

各种核心资产被外资收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