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导语:《三国演义》是我国的文学名著,文学价值极高。
下面是语文小编收集整理的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1、招兵买马:旧时指组织或扩充武装力量。
后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
2、择主而事:事:侍奉。
旧指选择明主,为他办事。
3、坐视不救:坐视:坐着看。
见别人遇到困难或危险,坐在一旁看着不去援救。
4、掌上观文:见“掌上观纹”。
5、执鞭随镫: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左右。
6、指南攻北:犹声东击西。
7、指囷相赠:囷:圆形的谷仓。
指着谷仓里的粮食,表示要捐赠给他人。
形容慷慨资助朋友。
亦作“指囷相助”。
8、知遇之恩:给予赏识和重用的恩情。
9、自有公论: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
10、一面之词: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
11、养精畜锐:养:休养;蓄:积蓄;锐:锐气。
保养精神,蓄集锐气。
12、摇摇欲坠:摇摇:摇动,摇晃;坠:落下。
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
13、偃旗息鼓:偃:仰卧,引伸为倒下。
放倒旗子,停止敲鼓。
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
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14、一身是胆: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15、有机可乘:有空子可钻。
16、欲擒故纵:擒:捉;纵:放。
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17、引虎自卫:引:招引。
引来老虎,保卫自己。
比喻企图依仗恶人,结果反受其害。
18、倚势凌人:凭借权势,欺侮别人。
19、燕颔虎须:形容相貌威武。
20、养精蓄锐:养:保养;精:精神;蓄:积蓄;锐:锐气。
保养精神,蓄集力量。
21、扬武耀威:见“扬威曜武”。
22、一家老小:谓全家人。
23、以卵敌石:用蛋去抵挡石头,比喻不自量力。
24、一面之辞:见“一面之词”。
25、以私废公:由于私情而废弃公务。
26、隐介藏形:介:鳞甲。
隐藏形体,使人看不见。
27、鹰视狼顾:形容目光锐利,为人狠戾。
28、运筹决策:筹划情况,拟订作战策略。
29、运筹决算:同“运筹决策”。
三国演义里面有哪些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
三国演义里面有哪些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舌战群雄,锦囊妙计,羽扇纶巾,鼎足三分,过五关斩六将、乌合之众、缓兵之计、死心塌地、虚张声势、步步为营,桃园三结义身在曹营心在汉,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舌战群雄,锦囊妙计、缓兵之计、死心塌地,草船借箭望梅止渴,三国演义第21回七擒七纵,三国演义87~90回千里走单骑,第27回舌战群儒,第43回赔了夫人又折兵,第55回割须弃袍,第58回赤膊上阵,第59回单刀赴会,第66回三顾茅庐,第37回初出茅庐,第39回草船借箭,第46回败走麦城,第76回大意失荆州,第75回桃园结义,第1回火烧连营,第84回单骑救主,第41回木三国成语一手包办【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一举两得【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一亲芳泽【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七步成诗【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
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帝深有惭色。
三顾茅庐【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下笔成章【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不由分说【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不知所云【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不容偏废【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乘虚而入【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五内如焚【出处】蔡琰悲愤诗:「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
」人生如寄【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仰人鼻息【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1、横槊赋诗:槊:长矛;赋:吟。
横着长矛而赋诗。
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
2、缓兵之计: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
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3、虎入羊群:老虎跑进羊群。
比喻强大者冲入柔弱者中间任意砍杀。
4、虎体熊腰:形容身材魁梧,体格健壮。
5、荒淫无道:荒淫:淫乱无度,贪恋酒色。
无道:不讲或不行道义。
多指君主生活糜烂,重用奸佞,残害忠良,奴役百姓。
6、魂亡胆落:同“魂飞魄散”。
7、虎踞鲸吞:比喻豪强割据和相互兼并。
8、过五关斩六将: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9、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
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10、光辉灿烂:多比喻前程的远大或事业的伟大。
11、鼓角齐鸣:鼓:战鼓;角:古代军队中的乐器,即号角。
战鼓响,号角鸣。
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
12、诡计多端:诡计:狡诈的计谋;端:项目,点。
形容坏主意很多。
13、官轻势微:官位不够重要,势力也很小。
14、光阴荏苒:荏苒: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
指时间渐渐地过去了。
15、鬼神不测:测:猜想,估计。
鬼神也预料不到。
形容极其神奇奥妙。
16、割恩断义:舍弃恩德,断绝道义。
17、犯颜苦谏: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当面直言规劝18、放龙入海: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19、法不徇情:法:法律;徇:偏私;情:人情,私情。
法律不徇私情。
指执法公正,不讲私人感情。
20、反败为胜:扭转败局,变为胜利。
21、反戈一击:掉转武器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进行攻击。
22、费力劳心:耗费气力和心思。
23、焚香礼拜:焚香:点燃香火。
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灵行礼跪拜。
烧香跪拜,以表尊敬服从之意。
24、负重致远:负:背着;致:送到。
背着重东西走远路。
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25、放鱼入海:比喻放走敌人,留下祸根。
肉颤心惊: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
同“肉跳心惊”。
26、气宇轩昂: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27、七擒七纵: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
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诸葛亮)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刘备立军令状,三天备十万支箭)千里走单骑(关羽主要讲述关羽、刘备下邳失散,关羽陷身曹营。
刘备去投袁绍,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
在五关当中分别受到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的阻拦;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
最后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
)过关斩将(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
在五关当中分别受到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的阻拦;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
最后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
)乐不思蜀(刘禅被封为安乐侯后,司马昭问曰,思蜀国呼,禅曰,不思)望梅止渴(曹操大军缺水时,曹操骗大家,前边有片梅林,士兵们流出口水来就解渴了)舌战群儒(诸葛亮赴东吴,联盟对抗曹操时,与东吴群臣辩论)大意失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七擒七纵(诸葛亮妙计七擒七纵蛮王孟获)刮目相待【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篡魏之心)六出祁山(诸葛亮北伐魏国,皆无功而返)初出茅庐诸葛亮答应刘备出山,就亮设计在博望坡伏兵,以火攻使曹军惨败。
后称初次出来做事为初出茅庐,或用以比喻刚步入社会,在工作和处事方面欠缺经验。
锦囊妙计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
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用锦做成的袋子,吩咐说:“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
”赵云和刘备、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许,依锦囊妙计破了公瑾计策,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逃回荆州。
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成语是比喻及时解救危急的好办法。
羽扇纶巾诸葛亮积劳成疾,临终与众将诀别,并安排了军国大事。
他死后虽秘不发丧,但司马懿见蜀兵后退已知真相,故催军速追。
突然五丈原上炮响旗飘,诸葛亮端坐四轮车出现,,他羽扇纶巾。
三国演义成语故事
三国演义成语故事
1、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舌战群儒(东吴)、羽扇纶
巾、
空城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草船借箭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
2、关羽:刮骨疗伤、过五关斩六将、义释曹操、单刀赴会
大意失荆州、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
3、曹操:曹操献刀、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青梅煮酒论英雄、望梅止渴、败走华容道4、曹植:七步成诗: 煮豆燃豆,豆在斧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大急
5、刘阿斗:乐不思蜀
6、周瑜:既生瑜,何生亮、蒋干盗书、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赔了夫人又折兵
7、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8、刘备:白帝托孤、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青梅煮酒论英雄
9、赵云:单骑救主
10、吕蒙:非吴下阿蒙
11、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
与《三国演义》故事相关的成语
与《三国演义》故事相关的成语1、草船借箭三国典故,表现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2、初出茅庐庐:草屋。
原指诸葛亮初出茅庐就打了胜仗。
后比喻刚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阅历不深,缺乏经验。
3、七步成诗七步内就能完成一首诗。
比喻有才气、文思敏捷。
4、吴下阿蒙吴下:指长江下游南岸一带地区。
阿蒙:指吕蒙。
指学识浅薄的人。
5、出言不逊出言:说话。
逊:谦让恭顺。
说话不谦让恭顺。
形容人说话傲慢无礼。
也作“出口不逊”。
6、作奸犯科奸:坏事。
科:法令。
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7、锦囊妙计锦囊:用丝锦做成的袋子。
原指封在锦囊中的以便在危急时刻解决问题的巧妙对策。
现比喻能及时解决危急或疑难问题的好办法。
8、偃旗息鼓①放倒军旗,停打军鼓,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也指停止战斗。
②比喻停止批评、攻击等。
9、知遇之恩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
指得到赏识或重用的恩惠。
10、缓兵之计缓:延缓。
兵:指军事情势。
计:策略。
延缓对方进军的一种策略。
比喻拖延时间,使事态渐渐缓和,同时再想应付的策略。
11、步罡踏斗道士礼拜星宿、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
其步行转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故称。
罡,北斗七星之柄。
斗,北斗星。
12、鼓角齐鸣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
13、谋事在人谋求事情能成功,需靠自己努力。
14、舌战群儒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15、力排众议极力排除各种议论,使自己的主张占上风。
16、封金挂印不受赏赐,辞去官职。
17、养精蓄锐养足精神,积蓄力量。
18、万死不辞辞:推辞。
即使死一万次也不推辞。
形容愿意冒极大的危险拼死效命。
19、不出所料出:超出。
料:推测,料想。
指没有出乎预料。
即在意料之中。
20、先礼后兵礼:礼貌。
兵:武力。
先以礼相待,行不通时再用强硬手段或动用武力。
21、乐不思蜀蜀:三国时的蜀国。
蜀国灭亡后,后主刘禅被安置在魏国的洛阳,他贪图享乐,不想回蜀国。
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22、乘虚而入虚:空虚。
趁对方空虚或疏于防范时进入。
也作“趁虚而入”。
跟三国故事有关的四字成语故事
跟三国故事有关的四字成语故事成语: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以比喻多次远道造访。
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处事,缺少实际经验,比较天真。
6、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7、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去了方屈。
9、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登陆作战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低,文采不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5、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6、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观赏音乐或玩游戏、看戏很内行。
17、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意外,其人民或成员当然无法幸免。
18、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19、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21、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如同用刀劈竹竿一样的成功。
22、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3、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盒稳葑呈坑⒂虏磺啦唤怠?24、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5、想当然(孔融):形容没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6、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奇妙而快速。
27、出言不逊(张合):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2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2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诸葛亮,陆绩,顾邵):背著沈重的东西送至远方。
与三国演义人物有关的成语
赵云一身是胆刘备假仁假义关羽忠义两全张飞粗中有细吕布有勇无谋曹操生性多疑周瑜心胸狭窄鲁肃忠厚老实袁绍优柔寡断阿斗天真活泼诸葛亮鞠躬尽瘁足智多谋1:百步穿杨(黄忠)2:百战百胜(曹操)3:负薪救火(诸葛亮)4:七擒七纵(孟获)5:乐不思蜀(刘禅)6:大获全胜(刘备)7:鼎足之势(刘备,孙权,曹操)8:不计其数(曹操)9:不识时务(鲁肃)10:肺腑之言(貂禅)11:横行无忌(李催,郭汜)12:三顾茅庐(刘备)13:顿开茅塞(孙权)14:捶胸顿足(刘备)15:膏粱子弟(夏侯茂)16:措手不及(孟达)17:寡不敌众(周瑜)18:诡计多端(姜维)19:鹤发童颜(李意)20:虎入羊群(张飞)22:初出茅庐(诸葛亮)23:草船借箭(诸葛亮)24:望梅止渴(曹操)望梅止渴桃园结义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一臂之力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下笔成章不出所料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不容偏废乘虚而入五内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间位极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逊初出茅庐刮目相待危在旦夕名不虚传同符合契吴下阿蒙敝帚千金廊庙之器才高八斗手不释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涌旦夕之危明眸善睐月明星稀土崩鱼烂如鱼得水妄自菲薄孑然一生对酒当歌屈指可数周郎顾曲呼风唤雨品头论足回肠荡气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舌战群雄羽扇纶巾隔岸观火上房抽梯七擒七纵恩威并重乐不思蜀得陇望蜀三让徐州三顾茅庐三足鼎立三国归晋三气周瑜过关斩将望梅止渴桃园结义锦囊妙计舌战群儒孔融让梨木牛流马割须弃袍火烧连营草船借箭器宇轩昂辕门射戟单刀赴会暗渡陈仓志大才疏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危急存亡之秋如入无人之境。
出自名著三国演义的成语大全_描写三国演义的成语
出自名著三国演义的成语大全_描写三国演义的成语名著《三国演义》中有众多的成语,而出自名著三国演义的成语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出自名著三国演义的成语大全_描写三国演义的成语,作为参考,希望你喜欢。
三国演义的成语:1、反败为胜:扭转败局,变为胜利。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6回:“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
连动式成语;可作谓语、状语;指扭转败局。
2、兵精粮足:兵:兵士。
指兵士精锐,粮草充足。
形容军队十分强盛。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
”。
可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军队十分强盛。
3、宝刀不老: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0回:“张郃出马,见了黄忠,笑曰:‘你许大年纪,犹不识羞,尚欲出阵耶?’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
主谓式成语;可作谓语、定语、补语;比喻老将不减当年勇。
4、安身之地:存身的地方。
指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
可作宾语;指栖身的地方。
5、步步为营:步:古时五尺为步;步步:表示距离近;营:军事营垒。
军队每前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
比喻行动谨慎;防备严密。
现常用来比喻行动、做事谨慎;稳扎稳打。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
”。
动宾式成语;可作谓语、宾语;比喻做事谨慎。
6、摇摇欲坠:摇摇:摇晃;动摇不稳的样子;欲:将要;坠:掉下来。
摇摇晃晃;即将掉下来。
形容很不稳定;就要掉下来;或比喻就要垮台或崩溃。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4回:“众视之,见其色昏暗,摇摇欲坠。
三国演义人物的有关成语
三国演义人物的有关成语
1、碑肉复生(刘备): 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后患无穷(刘备): 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三顾茅庐(备与诸葛亮): 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5、初出茅庐(诸葛亮): 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6、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7、集思广益(诸葛亮): 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计(诸葛亮): 指一种作战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 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 指代人写文章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5、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6、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 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17、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 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8、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19、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三国演义中的成语1三国演义中的成语有哪些东汉末年,民生凋敝。
兵荒马乱,群雄竞起。
枭雄曹操,首屈一指。
龙骧虎步,踌躇满志。
唯才是举,远见卓识。
济济多士,如虎添翼。
发号施令,假传圣旨。
身经百战,出生入死。
青梅煮酒,旁敲侧击。
梦中杀人,狐性多疑。
望梅止渴,略施小计。
割发代首,工于心计。
对酒当歌,横槊赋诗。
才兼文武,独步一时。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诸葛孔明,惊才风逸。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用行舍藏,韬晦待时。
三顾茅庐,精诚所至。
知遇之恩,投桃报李。
隆中对策,审时度势。
指点江山,面授机宜。
初出茅庐,锦囊妙计。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舌战群儒,力排众议。
草船借箭,妙算神机。
巧借东风,火烧赤壁。
空城妙计,化险为夷。
七擒七纵,有胆有识。
六出祁山,矢志不移。
文韬武略,经天纬地。
苦心经营,不遗余力。
事必躬亲,日理万机。
出师未捷,积劳成疾。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继无人,此恨何及。
武圣关羽,义薄云天。
赤胆忠心,天人共鉴。
桃园结义,相见恨晚。
同生共死,披肝沥胆。
身在曹营,忠心在汉。
过关斩将,一往无前。
华容让道,网开一面。
知恩图报,仰不愧天。
刮骨疗毒,处之泰然。
夜读春秋,手不释卷。
单刀赴会,视假设等闲。
水淹七军,智勇双全。
位高权重,志得意满。
顾盼自雄,自负非凡。
痛失荆州,令人扼腕。
败走麦城,虎落平川。
三强会战,临军对阵。
决一雌雄,赤壁鏖兵。
旌旗蔽日,樯橹连云。
刀枪林立,剑戟森森。
风猛火烈,流急水深。
人喊马嘶,鼓角齐鸣。
短兵相接,弓折刀尽。
血海尸山,触目惊心。
曹军败北,豕突狼奔。
灰飞烟灭,片甲不存。
周郎赤壁,羽扇纶巾。
以寡敌众,大获全胜。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
天下大势,鼎足三分。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2妄自菲薄智取陈仓七擒七纵六出祁山舌战群儒单刀赴会得陇望蜀负重致远出言不逊兵贵神速吴下阿蒙断头将军车载斗量势如破竹老牛舐犊如嚼鸡肋坚壁清野巢毁卵破顾曲周郎一身是胆超群绝伦七步之才才占八斗空城计如鱼得水髀肉复生如饮醇醪步步为营偃旗息鼓七步成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身在曹营心在汉欲擒故纵乐不思蜀刮骨疗毒计收姜维计取陈仓苦肉计江东赴会吕布戏貂禅击鼓骂曹蒋干盗书走马荐诸葛张飞赔罪设连环计义放曹操桃园结义水淹七军诸葛亮吊孝辕门射戢黄忠请战回荆州横槊赋诗三英战吕布曹操献刀单骑救主马跃檀溪初出茅庐过五关斩六将捉放曹操桃园三结义大意失荆州三国归晋火烧连营赤壁大战草船借箭三顾茅庐画饼充饥望梅止渴三国演义中的成语3阅读指导目标:1、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故事,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国演义四字成语大全
三国演义四字成语大全东汉末年,民生凋敝。
兵荒马乱,群雄竞起。
枭雄曹操,首屈一指。
龙骧虎步,踌躇满志。
唯才是举,远见卓识。
济济多士,如虎添翼。
发号施令,假传圣旨。
身经百战,出生入死。
青梅煮酒,旁敲侧击。
梦中杀人,狐性多疑。
望梅止渴,略施小计。
割发代首,工于心计。
对酒当歌,横槊赋诗。
才兼文武,独步一时。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诸葛孔明,惊才风逸。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用行舍藏,韬晦待时。
三顾茅庐,精诚所至。
知遇之恩,投桃报李。
隆中对策,审时度势。
指点江山,面授机宜。
初出茅庐,锦囊妙计。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舌战群儒,力排众议。
草船借箭,妙算神机。
巧借东风,火烧赤壁。
空城妙计,化险为夷。
七擒七纵,有胆有识。
六出祁山,矢志不移。
文韬武略,经天纬地。
苦心经营,不遗余力。
事必躬亲,日理万机。
出师未捷,积劳成疾。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继无人,此恨何及。
武圣关羽,义薄云天。
赤胆忠心,天人共鉴。
桃园结义,相见恨晚。
同生共死,披肝沥胆。
身在曹营,忠心在汉。
过关斩将,一往无前。
华容让道,网开一面。
知恩图报,仰不愧天。
刮骨疗毒,处之泰然。
夜读春秋,手不释卷。
单刀赴会,视若等闲。
水淹七军,智勇双全。
位高权重,志得意满。
顾盼自雄,自负不凡。
痛失荆州,令人扼腕。
败走麦城,虎落平川。
三强会战,临军对阵。
决一雌雄,赤壁鏖兵。
旌旗蔽日,樯橹连云。
刀枪林立,剑戟森森。
风猛火烈,流急水深。
人喊马嘶,鼓角齐鸣。
短兵相接,弓折刀尽。
血海尸山,触目惊心。
曹军败北,豕突狼奔。
灰飞烟灭,片甲不存。
周郎赤壁,羽扇纶巾。
以寡敌众,大获全胜。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
天下大势,鼎足三分。
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舌战群雄,锦囊妙计,羽扇纶巾,鼎足三分,过五关斩六将、乌合之众、缓兵之计、死心塌地、虚张声势、步步为营,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
刘备只得投靠刘表。
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慌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
三国演义成语故事
三国演义成语故事standalone; self-contained; independent; self-governed;autocephalous; indie; absolute; unattached; substantive
三国演义成语故事
1、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舌战群儒(东吴)、羽扇纶巾、
空城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草船借箭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
2、关羽:刮骨疗伤、过五关斩六将、义释曹操、单刀赴会
大意失荆州、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
3、曹操:曹操献刀、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青梅煮酒论英雄、望梅止渴、败走华容道
4、曹植:七步成诗: 煮豆燃豆 ,豆在斧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大急
5、刘阿斗:乐不思蜀
6、周瑜:既生瑜,何生亮、蒋干盗书、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
个愿挨\赔了夫人又折兵
7、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8、刘备:白帝托孤、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青梅煮酒论英雄
9、赵云:单骑救主
10、吕蒙:非吴下阿蒙
11、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
和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
和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
和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如下:
1、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
2、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
3、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
4、危在旦夕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5、探囊取物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某某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大全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大全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接下来是为大家精心搜集的成语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
虚虚实实假假真真,以假乱真。
指军事上讲究策略,善于迷惑对方。
也指文艺作品中虚写、实写并用,表现方法耐人思索回味。
揎拳裸袖犹言揎拳捋袖。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
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威风凛凛威风:威严的气概;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
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妄自菲薄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
过分看轻自己。
形容自卑。
万死不辞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
万一万次也不推辞。
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无计可施计:策略、办法;施:施展。
没有办法可用。
勿怠勿忘勿:不要;怠:懈怠;忘:忘记。
告诫不要懈怠,不要忘记。
荒淫无道荒淫:淫乱无度,贪恋酒色。
无道:不讲或不行道义。
多指君主生活糜烂,重用奸佞,残害忠良,奴役百姓。
吴下阿蒙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
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
比喻人学识尚浅。
无名小卒卒:古时指士兵。
不出名的小兵。
比喻没有名望或地位的人。
物伤其类指见到同类死亡,联想到自己将来的下场而感到悲伤。
比喻见到情况与自己相似的人的遭遇而伤感。
忘恩背义犹忘恩负义。
卧床不起病卧床上,不能起来。
总之,《三国演义》除了给人以阅读的愉悦与历史的启迪以外,它更是给有志王天下者听的英雄史诗。
正因为如此,《三国演义》在雄浑悲壮的格调中弥漫与渗透着的是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悟和富有力度的反思。
天愁地惨天地都感到愁苦、凄惨。
形容极其悲惨(多用作渲染气氛)。
土鸡瓦犬用泥捏的鸡,用瓦做的狗。
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的东西。
推诚相见诚:相信。
指以真心对待人。
贪心不足贪得无厌,永不满足。
徒有虚名空有名望。
指有名无实。
屯粮积草储存粮食和草料。
天崩地塌天崩塌,地裂陷。
多比喻巨大的灾难、重大的事变或强烈的声响。
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
关于《三国演义》的成语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6、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7、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5、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6、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17、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8、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19、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21、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2、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3、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24、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5、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6、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7、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2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2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三国演义里的四字成语
三国演义里的四字成语东汉末年,民生凋敝。
兵荒马乱,群雄竞起。
枭雄曹操,首屈一指。
龙骧虎步,踌躇满志。
唯才是举,远见卓识。
济济多士,如虎添翼。
发号施令,假传圣旨。
身经百战,出生入死。
青梅煮酒,旁敲侧击。
梦中杀人,狐性多疑。
望梅止渴,略施小计。
割发代首,工于心计。
对酒当歌,横槊赋诗。
才兼文武,独步一时。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诸葛孔明,惊才风逸。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用行舍藏,韬晦待时。
三顾茅庐,精诚所至。
知遇之恩,投桃报李。
隆中对策,审时度势。
指点江山,面授机宜。
初出茅庐,锦囊妙计。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舌战群儒,力排众议。
草船借箭,妙算神机。
巧借东风,火烧赤壁。
空城妙计,化险为夷。
七擒七纵,有胆有识。
六出祁山,矢志不移。
文韬武略,经天纬地。
苦心经营,不遗余力。
事必躬亲,日理万机。
出师未捷,积劳成疾。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继无人,此恨何及。
武圣关羽,义薄云天。
赤胆忠心,天人共鉴。
桃园结义,相见恨晚。
同生共死,披肝沥胆。
身在曹营,忠心在汉。
过关斩将,一往无前。
华容让道,网开一面。
知恩图报,仰不愧天。
刮骨疗毒,处之泰然。
夜读春秋,手不释卷。
单刀赴会,视若等闲。
水淹七军,智勇双全。
位高权重,志得意满。
顾盼自雄,自负不凡。
痛失荆州,令人扼腕。
败走麦城,虎落平川。
三强会战,临军对阵。
决一雌雄,赤壁鏖兵。
旌旗蔽日,樯橹连云。
刀枪林立,剑戟森森。
风猛火烈,流急水深。
人喊马嘶,鼓角齐鸣。
短兵相接,弓折刀尽。
血海尸山,触目惊心。
曹军败北,豕突狼奔。
灰飞烟灭,片甲不存。
周郎赤壁,羽扇纶巾。
以寡敌众,大获全胜。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
天下大势,鼎足三分。
桃园结义,大意失荆州,火烧连营,草船借箭,三顾茅庐,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妄自菲薄,智取陈仓,七擒七纵,舌战群儒,六出祁山,如嚼鸡肋,三英战吕布,单刀赴会,得陇望蜀,乐不思蜀,负重致远,出言不逊,兵贵神速,断头将军,车载斗量,势如破竹,老牛舐犊,坚壁清野,七步之才,才占八斗,七步成诗,骨肉相残,巢毁卵破,一身是胆,顾曲周郎,超群绝伦,如鱼得水,如饮醇醪,髀肉复生,步步为营,偃旗息鼓,空城计,苦肉计,连环计,欲擒故纵,吴下阿蒙,刮骨疗毒,计收姜维,江东赴会,吕布戏貂禅,击鼓骂曹,蒋干盗书,走马荐诸葛,愿打愿挨,张飞赔罪,义放曹操,水淹七军,过五关斩六将,初出茅庐,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单骑救主,横槊赋诗,马跃檀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身在曹营心在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
妄自菲薄智取陈仓七擒七纵六出祁山舌战群儒单刀赴会得陇望蜀负重致远出言不逊兵贵神速吴下阿蒙断头将军车载斗量势如破竹老牛舐犊如嚼鸡肋坚壁清野巢毁卵破顾曲周郎一身是胆超群绝伦七步之才才占八斗空城计
如鱼得水髀肉复生如饮醇醪步步为营偃旗息鼓七步成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身在曹营心在汉欲擒故纵乐不思蜀刮骨疗毒计收姜维计取陈仓苦肉计
江东赴会击鼓骂曹蒋干盗书张飞赔罪走马荐诸葛设连环计义放曹操
桃园结义水淹七军辕门射戢三英战吕布曹操献刀单骑救主马跃檀溪初出茅庐捉放曹操三国归晋火烧连营赤壁大战草船借箭三顾茅庐画饼充饥望梅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