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礼仪文化与礼的运用.pptx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西方只是用风俗之差异来区分文化,似乎文化只 是其影响所及地区各种风俗习惯的总和”。
❖ “所谓乡俗、风情、方言只代表某一地区”
❖ “中国人不管来自何方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
❖ “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
礼仪类别
(一)传统人生礼仪
阶段
出生 成人 结婚 死亡
人生终点 人生起点
仪礼
诞生礼 成年礼 结婚礼 丧葬礼
西文中,“礼仪”一词源于法语etiquette, 原意是上面书写着进入法庭所应遵守的规矩、 秩序的长方形纸板。该纸板被视为“法庭上 的通行证”。进入英语后,就有了规矩、礼 节、礼仪的含义。特点:重规矩。
汉语中, “礼” 和“仪”最早是分开 使用的。“礼” 字的原型起自甲骨文 “豐”(即丰,表示两块玉盛在器皿中 的。王国维认为,这是禮字的前身)。 与“豊”字形相近,同指祭祀用的器皿
三礼
❖ 《礼记》:“礼者,天地之序也。”
❖ 礼——天地间很自然的顺序和规律。
❖ 圣贤教诲是让我们后代子孙在生活中力 行的。
❖礼的含义——尊重 ❖礼的精神——谦卑
中国古代礼仪分类
❖ 吉礼:指祭祀的礼仪,意在祈求吉祥。 ❖ 凶礼:包括丧礼和荒礼 ❖ 军礼:礼乐与征伐,缺一不可。军队的组建
பைடு நூலகம்管理离不开礼的原则。 ❖ 宾礼:天子、诸侯接待宾客的礼仪。 ❖ 嘉礼:饮食、婚冠、宾射、燕飨、贺庆之礼
的总称。
一、吉礼
❖ 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 祀典礼。《礼记·祭统》:“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
——祀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 师。以上是祭祀天神。
——祀社稷、五帝、五岳;山林川泽;四方百物。以 上是祭祀地祗。
——祫(xia2)祭、禘祭先王、先祖;春祠,夏禴、 秋尝、冬烝等。以上是祭祀人鬼。
❖ “礼之起,起于祀神,其后扩展而为对人, 更其后扩展而为吉凶军宾嘉等仪制”。—— 郭沫若:《十批判书·孔圣的批判》
中华传统礼仪
❖ 礼:指一种合于道德要求的行为规范;广义 上则包括合于道德要求的治国理念和典章制 度;
❖ 乐:有道德教化作用的德音雅乐。
•声:没有节奏、旋律也没有审美价值的响声; •音: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与中,故行于声。 •乐:内容健康、节奏和谐、纯正感人的音。
中国传统礼仪
主讲教师:周
礼——中国文化的核心元素
❖ 钱穆:中国文化说到底是一个字,就是礼。礼是 中国人一切行为的准则。
❖ 治国方略走向礼治是历史的选择。
❖ 周公制礼作乐,孔子“不学礼无以立”。
❖ 荀子: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
❖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 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 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 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 不诚不庄。
。 ——诸侯遣使交聘之礼。 ——相见礼
四、军礼
❖ 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 ——征战之礼。包括出师祭祀、誓师、军中刑
赏、凯旋、饮至与论功行赏、师不功。 ——校阅之礼。 ——田猎之礼。 ——马政。
五、凶礼
❖ 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 ——以丧礼哀死亡。 ——以荒礼哀凶札。指自然灾害引起歉收、损
失和饥馑后,国家为救荒而采取的政治礼仪 措施。 ——以吊礼哀祸灾。 ——以禴礼哀围败。 ——以恤礼哀寇乱。
人一生中不同年龄阶段所举行的与之相适 应的仪式和礼节
1、诞生礼仪。主人要生有礼:仪求子仪式、 洗三仪 式、“满月”礼、“百岁”礼、“周岁” 礼。
2、成年礼
我国古代的成年仪礼,主要是“冠礼”和 “笄礼”。
3、婚 礼
礼与俗
❖ 什么是俗:俗,习也。指人们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
❖ 从俗到礼:在因俗制礼的原则下,儒家制定并推行 了一系列的礼仪(如冠礼、婚礼)
❖ 礼与俗的区别
俗是特定生活圈内的文化,有鲜明的地域性,范围一般 不大。
俗是大众层面的文化,主要依靠强大的生活惯性来传承。 俗是一系列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
❖ 著名学者钱穆先生曾经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高度论 述过礼与俗的问题。他指出:“在西方语言中没有 “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风俗 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
“礼仪”意即在敬神祭祖时,要怀着虔诚的 心理,认真地履行每一道程序,并把握好分 寸。特点:重心诚。
❖ (二)礼仪的引申义——基于古人的理解
1、“礼”的引申义 (1)诚敬。 (2)秩序。 (3)规则。 (4)风俗。
2、 “仪”的引申义 (1)法度。 (2)合宜。 (3)仪表
礼的起源
❖ “礼仪”主要源于原始的宗教祭祀,即古人 为祈福而进行的敬神祭祖活动。
❖ 礼主博爱:“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
❖ 礼节人情“发乎情,止乎礼” ❖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礼乐兼修: ❖ “礼,外也。乐,内也。礼乐共也。” ❖ “大乐与天地同和”。 ❖ 礼的主要精神:和(秩序)敬(诚敬)
一、礼仪的定义
(一)礼仪的本义——基于词源学的解 释
( “豊” ,行禮之器也。—《说文解 字》)。《说文解字》解释:“禮,履 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豐。” 指 用盛玉的器具祭祀神和人的活动,即敬 神敬祖。
仪
“仪”在甲骨文中写成“義”,到西周时 “仪”与“义”才区分开。“仪,度 也。” —《说文解字》,即仪式仪节。将 “礼” 和“仪”连用始于先秦的《诗经·小 雅·楚茨》(“为宾为客,献筹交错,礼仪 卒度。”)。
❖ 法家:商鞅刑九赏一,申不害驭民术,建 考核制度。慎到“事断于法,官吏守法。 国君要利用势(权势)。韩非善于用利, 用威。
❖ 秦二世而亡,引发汉代争论。贾谊《过秦 论》:礼禁于将然之前,法禁于已然之后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礼主敬,礼记“无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 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 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二、嘉礼
❖ 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 仪。主要内容有: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 射之礼;飨燕之礼;脤(shen4)膰(fan2) 之礼;贺庆之礼。
冠礼 诞生礼
三、宾礼
❖ 宾礼为接待宾客之礼。 ——朝觐之礼。明君臣之义,通上下之情。 ——会同之礼。 ——诸侯聘于天子之礼(藩国聘使朝贡进表)
❖ “所谓乡俗、风情、方言只代表某一地区”
❖ “中国人不管来自何方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
❖ “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
礼仪类别
(一)传统人生礼仪
阶段
出生 成人 结婚 死亡
人生终点 人生起点
仪礼
诞生礼 成年礼 结婚礼 丧葬礼
西文中,“礼仪”一词源于法语etiquette, 原意是上面书写着进入法庭所应遵守的规矩、 秩序的长方形纸板。该纸板被视为“法庭上 的通行证”。进入英语后,就有了规矩、礼 节、礼仪的含义。特点:重规矩。
汉语中, “礼” 和“仪”最早是分开 使用的。“礼” 字的原型起自甲骨文 “豐”(即丰,表示两块玉盛在器皿中 的。王国维认为,这是禮字的前身)。 与“豊”字形相近,同指祭祀用的器皿
三礼
❖ 《礼记》:“礼者,天地之序也。”
❖ 礼——天地间很自然的顺序和规律。
❖ 圣贤教诲是让我们后代子孙在生活中力 行的。
❖礼的含义——尊重 ❖礼的精神——谦卑
中国古代礼仪分类
❖ 吉礼:指祭祀的礼仪,意在祈求吉祥。 ❖ 凶礼:包括丧礼和荒礼 ❖ 军礼:礼乐与征伐,缺一不可。军队的组建
பைடு நூலகம்管理离不开礼的原则。 ❖ 宾礼:天子、诸侯接待宾客的礼仪。 ❖ 嘉礼:饮食、婚冠、宾射、燕飨、贺庆之礼
的总称。
一、吉礼
❖ 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 祀典礼。《礼记·祭统》:“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
——祀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 师。以上是祭祀天神。
——祀社稷、五帝、五岳;山林川泽;四方百物。以 上是祭祀地祗。
——祫(xia2)祭、禘祭先王、先祖;春祠,夏禴、 秋尝、冬烝等。以上是祭祀人鬼。
❖ “礼之起,起于祀神,其后扩展而为对人, 更其后扩展而为吉凶军宾嘉等仪制”。—— 郭沫若:《十批判书·孔圣的批判》
中华传统礼仪
❖ 礼:指一种合于道德要求的行为规范;广义 上则包括合于道德要求的治国理念和典章制 度;
❖ 乐:有道德教化作用的德音雅乐。
•声:没有节奏、旋律也没有审美价值的响声; •音: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与中,故行于声。 •乐:内容健康、节奏和谐、纯正感人的音。
中国传统礼仪
主讲教师:周
礼——中国文化的核心元素
❖ 钱穆:中国文化说到底是一个字,就是礼。礼是 中国人一切行为的准则。
❖ 治国方略走向礼治是历史的选择。
❖ 周公制礼作乐,孔子“不学礼无以立”。
❖ 荀子: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
❖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 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 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 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 不诚不庄。
。 ——诸侯遣使交聘之礼。 ——相见礼
四、军礼
❖ 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 ——征战之礼。包括出师祭祀、誓师、军中刑
赏、凯旋、饮至与论功行赏、师不功。 ——校阅之礼。 ——田猎之礼。 ——马政。
五、凶礼
❖ 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 ——以丧礼哀死亡。 ——以荒礼哀凶札。指自然灾害引起歉收、损
失和饥馑后,国家为救荒而采取的政治礼仪 措施。 ——以吊礼哀祸灾。 ——以禴礼哀围败。 ——以恤礼哀寇乱。
人一生中不同年龄阶段所举行的与之相适 应的仪式和礼节
1、诞生礼仪。主人要生有礼:仪求子仪式、 洗三仪 式、“满月”礼、“百岁”礼、“周岁” 礼。
2、成年礼
我国古代的成年仪礼,主要是“冠礼”和 “笄礼”。
3、婚 礼
礼与俗
❖ 什么是俗:俗,习也。指人们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
❖ 从俗到礼:在因俗制礼的原则下,儒家制定并推行 了一系列的礼仪(如冠礼、婚礼)
❖ 礼与俗的区别
俗是特定生活圈内的文化,有鲜明的地域性,范围一般 不大。
俗是大众层面的文化,主要依靠强大的生活惯性来传承。 俗是一系列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
❖ 著名学者钱穆先生曾经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高度论 述过礼与俗的问题。他指出:“在西方语言中没有 “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风俗 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
“礼仪”意即在敬神祭祖时,要怀着虔诚的 心理,认真地履行每一道程序,并把握好分 寸。特点:重心诚。
❖ (二)礼仪的引申义——基于古人的理解
1、“礼”的引申义 (1)诚敬。 (2)秩序。 (3)规则。 (4)风俗。
2、 “仪”的引申义 (1)法度。 (2)合宜。 (3)仪表
礼的起源
❖ “礼仪”主要源于原始的宗教祭祀,即古人 为祈福而进行的敬神祭祖活动。
❖ 礼主博爱:“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
❖ 礼节人情“发乎情,止乎礼” ❖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礼乐兼修: ❖ “礼,外也。乐,内也。礼乐共也。” ❖ “大乐与天地同和”。 ❖ 礼的主要精神:和(秩序)敬(诚敬)
一、礼仪的定义
(一)礼仪的本义——基于词源学的解 释
( “豊” ,行禮之器也。—《说文解 字》)。《说文解字》解释:“禮,履 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豐。” 指 用盛玉的器具祭祀神和人的活动,即敬 神敬祖。
仪
“仪”在甲骨文中写成“義”,到西周时 “仪”与“义”才区分开。“仪,度 也。” —《说文解字》,即仪式仪节。将 “礼” 和“仪”连用始于先秦的《诗经·小 雅·楚茨》(“为宾为客,献筹交错,礼仪 卒度。”)。
❖ 法家:商鞅刑九赏一,申不害驭民术,建 考核制度。慎到“事断于法,官吏守法。 国君要利用势(权势)。韩非善于用利, 用威。
❖ 秦二世而亡,引发汉代争论。贾谊《过秦 论》:礼禁于将然之前,法禁于已然之后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礼主敬,礼记“无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 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 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二、嘉礼
❖ 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 仪。主要内容有: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 射之礼;飨燕之礼;脤(shen4)膰(fan2) 之礼;贺庆之礼。
冠礼 诞生礼
三、宾礼
❖ 宾礼为接待宾客之礼。 ——朝觐之礼。明君臣之义,通上下之情。 ——会同之礼。 ——诸侯聘于天子之礼(藩国聘使朝贡进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