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活动有什么特点
地震的活动性特点是什么
地震的活动性特点是什么
地震活动性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地震发生的强度、频度、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分布规律和特征,世界地震活动存在三大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二是欧亚地震带,三是在各大洋中绵延数万千米的海岭地震带,与海区大破裂带相依附。
地震的深度变化可以从几千米到700余千米,地震的深浅与地质构造也密切相关。
深度达几百千米的深源地震通常都分布在岛孤区。
地震发生的频次与地震的大小密切相关,震级越小的地震,发生的次数就越多。
据统计,全球平均每年发生7.8级
我国最早的地震记录可追溯到公元前1831年,至今共记录有6级自有记载以来,我国8级二十世纪世界上发生8.5级例如,1966~1976年是我国地震活动的相对活跃期,这十年间我国大陆共发生14次7级,两者之间形成非常强烈的反差。
台湾地区强震活动与大陆地区地震活跃期发展进程具有准同步性。
我国地震活动空间不均匀性最明显的特征是强震活动分布相
对集中。
台湾地区是我国地震活动最为强烈的地区。
二十世纪台湾发生7级二十世纪我国大陆发生7级
此外,我国地震还有震源浅的特点。
除东北和台湾一带少数中、深源地震外,绝大多数地震的震源深度在40千米以内,尤其是东部地区,震源更浅,一般都在10千米~20千米的深度范围。
通过佰佰安全。
关于地震灾害的知识_地震灾害特点及因素
关于地震灾害的知识_地震灾害特点及因素地震是人们无法掌握的自然灾难,我们能做的唯有防患于未然。
下面是我给大家预备的关于地震灾难的学问,欢迎大家来参阅。
地震灾难分级学问地震灾难是指由地震引起的剧烈地面振动及伴生的地面裂缝和变形,使各类建(构)筑物倒塌和损坏,设备和设施损坏,交通、通讯中断和其他生命线工程设施等被破坏,以及由此引起的火灾、爆炸、瘟疫、有毒物质泄漏、放射性污染、场地破坏等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灾难。
地震灾难具有突发性和不行猜测性,以及频度较高,并产生严峻次生灾难,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等。
地震灾难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按震级大小可分为超微震、弱震、有感地震、中强震、强震、大地震和巨大地震七类。
震级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依据地震灾难分级状况,将地震灾难应急响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地震灾难等级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一种方法是根据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为指标,划分如下:(1)一般地震灾难。
造成20人以下人员死亡或肯定经济损失的地震灾难;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5.0级~6.0级地震所造成的灾难。
(2)较大地震灾难。
造成20~50人的人员死亡或较大经济损失的地震灾难;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0级~6.5级地震所造成的灾难。
(3)重大地震灾难。
造成50~300人的人员死亡或重大经济损失,且地震直接经济损失不超过该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生产总值1%的地震灾难;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5级~7.0级地震所造成的灾难。
(4)特殊重大地震灾难。
造成300人以上人员死亡,或地震直接经济损失占该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半年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灾难;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7.0级以上地震所造成的灾难。
地震直接灾难地震的直接灾难是指由于地震破坏作用(包括地震引起的剧烈振动和地震造成的地质灾难)导致房屋、工程结构、物品等物质的破坏,包括以下几方面:⒈房屋修建在地面,量大面广,是地震攻击的主要对象。
地震活动性及地震预报讲解
震源深度
≤30km 30~70km ≥70km
逆冲和 走滑
走滑 为主
走滑兼 正断层
走滑 为主
中国及其邻区地震震源机制解及区域特点
我国长白山天池火山千年前的喷发为 2000年来全球最大的喷发之一
喷发体积
0.2km3 4km3 7km3
18km3
喷发时间 喷发地点 喷发级别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Istanbul)地震空区
地震活动的特点
6.震源的时一空变化图像 ③地震条带
“条带”的展市与近期活动构造带基本一致。 “条带”是突出于全区的。 条带”上地震活动水平有增强的过程,其应变释 放明显加速。
1973年炉霍、1976年龙陵地震的地震条带
地震活动的特点
6.震源的时一空变化图像 ④震中迁移
新京疆1西伽919北9师宣978张辽.化.51宁1宁.家029.岫52蒗云9口92岩南.0-1云云-0宁1海.12南2南蒗城.0甘94施0.间肃14甸2.1民主 加0.5乐要 卸2.356依载.4据响主地5:应电要.9主震地比、依要主 震 明 主前6震。体据依.要 前 显 要半1序应据:依 提 减 依震受主个:列变据 灾 据出小月前到要地: 实 :准参等作震作中依下主震受主地 效 地确出数。活国据出水震 震,的前要到要短(动、地:临序 序受临作依中依期h宏、列 列到震地震震预、出据国据观中。预水局震预.测b:地:临、国测值氡通序测,平震空震地地意)并、报列,震静局区震预见向小水表并活局,和、、测当震动位彰向和并省地条,地、辽平和、在当政震带并政水宁震静奖水地府府活、向温省前、励汞政通、的动地当政2地。报、府天形府通、 震地倾,通变通形表报前 活政取报、斜彰报变表兆 动府辽得地。、,、彰异、通宁磁显取电和常地省。著报得磁政减奖、电,府显灾辐励水 、取,实著射。 应库得取效减、发力显得。灾浑著实。减效灾。实效。
地震概论整理
地震会考什么呢?不知道啊...那就打在下面的会考,没有看的不考吧!绪言:1.地震灾害具有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灾害重的特点。
2.地震学的应用:(1)地震观测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最基本的方法。
(2)利用地震波在不同岩层分界面上所产生的反射、折射或衍射来确定这些几何界面的几何关系,从而寻找地下的地质构造,特别是储油构造。
(3)地震波还可以用作传递信息的工具。
(4)科学家用地震波资料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用地震波探测地下矿产资源,并形成了一门应用科学——地震勘探。
(5)地震学者还在核爆监测及维护世界和平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地震学,即对地震的科学研究,与化学、物理学或地质学相比较是一个年轻的学科;然而在仅仅100年里,它在解释地震成因、地震波的性质、地震强度的显著变化以及整个地球的地震活动明显的分区特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地震学是探测地球内部的嘴有效的深部探测器。
近年来,通过地震波可以探测出地球内部岩石密度和刚度小到10%的变化,这些新研究进展大多依靠层析成像方法。
】第一章。
地震队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1.华县地震——有历史记载伤亡之最※损失巨大的原因:(1)震中区位于河谷盆地和冲积平原,松散沉积物厚,地下水位高,地基失效,黄土窑洞极易倒塌;且地震发生在午夜时分,人们丝毫没有准备。
(2)地震前两年关中地区大旱,岁荒粮歉,地震后完全丧失了抗御灾害的能力,疾病等次生灾害严重。
(3)位于华县地震极震区东西两端的是渭南和潼关两个黄土塬,在地震的触发和强烈振动作用下,造成沿黄土塬边缘发生了巨大的构造滑坡。
(4)黄土崩塌了窑洞造成伤亡。
(5)震中区的地裂缝吞噬民众。
(6)地裂缝、砂土液化和地下水系的破坏,使灾情进一步扩大,水灾、火灾等次生灾害严重,加上社会治安混乱,谣言四起,灾民惶惶不可终日。
2.海城地震——世界上唯一成功准确预报的主震型地震。
3.减轻震害措施(1)减轻震灾的工程性措施:①加强工程结构抗震设防,提高现有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
地震活动有什么特点
地震活动有什么特点地震活动并不遍地开花,地震危险性并非到处一样。
那么,地震活动到底有什么特点呢?1、强震分布的成带性强震往往沿着与地质构造有一定联系的地震带分布,地震越大,分布的成带性越明显。
图绘出了1900~2004年全球7级以上强震分布。
很明显,全球大多数7级以上地震集中分布在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南亚地震带。
另外,大西洋、北冰洋和印度洋的洋脊,东非裂谷,以及东亚和北美大陆也都有一些地震分布。
图是世界中源和深源强震震中分布图。
深源强震(h≥300千米)全部分布在环太平洋带的几段俯冲带上。
中源地震(70千米≤h<300千米)90%分布在环太平洋带。
地中海—南亚带的兴都库什与中缅交界也有两个著名的中源地震区。
环太平洋地震带太平洋沿岸集中分布了全球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全部的深源地震,是世界最大的地震带。
在西太平洋,该带沿着勘察加、库页岛到日本,在日本西南分成两支,一支经琉球、中国台湾、菲律宾、印尼苏拉威西到巽他群岛;另一支沿马里亚纳海沟延伸,在苏拉威西岛与哈马里拉岛之间与前一支汇合。
对照图中可以看到,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位臵基本上就是太平洋板块与四周的欧亚大陆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澳洲板块的交界地带。
西太平洋地震带在日本西南分两支,又在苏拉威西岛与哈马里拉岛之间汇合,实际是沿着菲律宾海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欧亚大陆板块的边界分布。
这些强震的发生正是这些板块相互挤压、碰撞或俯冲等各种运动的结果。
在几个俯冲带,既有浅源强震,也有中源强震和深源强震。
而且,越深的地震分布在朝俯冲方向离边界线越远的地方。
地中海—南亚地震带它位于非洲、阿拉伯和印度—澳洲等大陆板块向北与欧亚大陆板块相互碰撞的边界上。
这里没有板块俯冲带,因此,没有深震。
但在喜马拉雅弧东、西两端,分别与缅甸弧或俾路支弧交汇处附近,形成两个著名的中源地震集中地区:缅甸中源地震区和兴都库什中源地震区。
中国大陆地震带格架中国大陆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东部,东有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西南有印度板块的推挤,是一个多地震的地区。
日本地震活动的地理分布特征
日本地震活动的地理分布特征日本是世界上地震频发的国家之一,位于太平洋火山带上。
这个地理位置使得日本一直处于地震活动的高风险区域。
本文将以地理分布特征为主题,深入探讨日本地震活动的原因和影响。
1. 地震带的分布日本被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和欧亚板块所包围,这些板块的相互碰撞和板块运动是引发地震的主要原因。
从北海道到九州,沿岛链分布着众多地震断裂带,这些地震断裂带串联成为了日本的地震带。
2. 日本的地震特点日本地震带上经常发生地震,其地震活动性非常活跃,每年发生数千次地震。
地震带上的地震主要分为三类:沉积型地震、板岩型地震和界瑞型地震。
沉积型地震是一类浅源浅层地震,其震源深度主要在10千米至20千米之间,主要发生在海岸线以近海为主的地区。
这类地震一般规模较小,对人类造成的破坏相对较低。
板岩型地震是一类中深度地震,震源深度一般在20千米至60千米之间。
这类地震发生在地壳板块相互碰撞处,能够造成较大的破坏力。
界瑞型地震是一类深源地震,其震源深度超过60千米。
这类地震发生在欧亚板块下的软流层中,具有较大的震源能量,但由于震源深度深远,地震波传播到地表时对人类造成的破坏较小。
3. 日本地震的影响地震对日本的影响非常严重,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还对经济和社会稳定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地震给日本的土地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由于日本是一个位于板块边界的岛国,地震引发的海啸、火山喷发等现象频繁发生。
这些自然灾害造成的土地破坏给农业、工业和城市建设带来了极大挑战。
其次,地震对日本社会稳定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每次地震发生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会被打乱,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而且,由于地震频繁,人们对地震的恐惧心理也会在长期的压力下逐渐累积,给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威胁。
最后,地震对日本经济的冲击也非常大。
由于地震的破坏力和频繁性,重建和维修成为了日本经济支出的重要一部分。
每次地震后,政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重建,同时,由于地震对产业链的打击,很多企业也需要停产、修复,对整个经济体系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世界的主要地震带和地震活动
汇报人:XX
目录
世界地震带分布
地震活动类型
地震活动的影响
地震活动的监测 与预防
世界主要地震活 动案例分析
世界地震带分布
分布范围:分布于濒临太平洋的大陆边缘地带
板块构造:处于板块俯冲边界,地质地貌多种多样
地震活动:是全球最活跃的地震带,集中了全世界约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 震和几乎全部深源地震
地震灾害:地震频繁,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灾害
分布区域: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中国西南部等地区 特点:地震活动频繁,地震能量释放巨大 影响:对当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案例: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2010年海地地震等
分布区域:沿大洋中脊分布,主要集中在大洋裂谷带 特点:地震频繁,是全球最活跃的地震带之一 原因:地幔物质沿大洋中脊裂谷上升,形成新的地壳,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引发地震 影响:对全球地震活动有重要影响,也是全球板块运动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介绍板块边界地震 带的分布和特点
介绍板块边界地震 带的地震活动和影 响
介绍板块边界地震 带的地震预测和防 范措施
介绍板块边界地震 带的灾害评估和应 对措施
层在地应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变形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岩层会发生突然断 裂或错动
特点:地震波传播范围广,破坏力强,影响大
世界主要地震活动 案例分析
时间:1976年7月28日 震级:7.8级
地点:中国唐山市
影响:造成约24万人死亡,整 个城市遭受严重破坏
时间:2011年3月 11日
地点:日本福岛县 附近海域
震级:9.0级
影响:引发海啸, 造成严重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
时间:1960年5月
震级:8.9级
中国地震活动特征与规律探析
中国地震活动特征与规律探析中国地处地震带,地震活动频繁。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地震活动的特征与规律,为地震预防和灾害减轻提供依据。
一、地震活动特征地震活动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 集中性:中国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某些特定区域,如川滇地区、青藏高原周边地区、台湾地区等。
这些地区是构造活跃带、断裂带等地震高风险区。
2. 频发性:中国大部分地区地震频发,尤其是在地震带上。
短期内可能发生多次震级较小的地震,这种频发性非常明显。
3. 线性:中国地震活动呈现出线性特征,即沿着地震带或断裂带连续排列。
这与中国处于亚欧板块碰撞带有关。
4. 不均衡性:中国地震活动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
一些地区长期没有发生较大地震,而另一些地区则频繁发生大地震。
二、地震活动规律中国地震活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构造影响:地震活动与地壳构造关系密切。
中国地震活动主要发生在构造复杂、断裂活跃的地带,如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周边地区。
2. 地震带分布:中国地震活动呈现出明显的地震带分布特点。
沿着地震带,地震频繁发生。
例如,西南地区的滇池地震带、东北地区的长白山地震带等。
3. 地震周期:中国大陆地震周期比较长,平均为10-40年。
但也有一些地区,如四川盆地、新疆地区,地震周期相对较短。
4. 同震断层:同一地震带上的地震往往发生在同一条或相邻的断层上。
例如,四川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
5. 前兆活动:地震前兆活动往往与地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
例如,地震前的地下水位异常变化、地表变形等都可能是地震即将来临的信号。
三、地震活动的预测与监测地震的预测与监测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手段。
中国地震局通过建立地震监测网络和地震预警系统,提高了地震的预测与监测能力。
地震的预测主要采用历史数据和地震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判断地震活动的特征、规律和趋势,预测未来地震的可能发生区域和震级范围。
同时,地震预警系统通过对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监测数据的实时分析,可以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地震预警信号,给人们争取到逃生或采取措施的宝贵时间。
中国的地震与火山活动特点
中国的地震与火山活动特点在中国这个充满自然灾害的国家中,地震和火山活动是最为引人注目的自然现象之一。
中国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汇区,地壳运动频繁,地质条件复杂多样,这使得中国成为了全球地震和火山活动的高发地区。
本文将就中国的地震和火山活动特点进行探讨。
地震是指地壳发生的一种震动现象,它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和传播过程。
中国地震活动频繁,其主要特点可以总结如下。
(一)地震多发区广泛:中国发生地震的范围极广,涉及到国土的大部分区域,主要地震带包括青藏高原地震带、云贵地震带、四川地震带、鄂尔多斯地震带等。
这些地震带分布在中国的不同地理区域,使得中国成为了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
(二)地震级别多样:中国的地震级别可以从微震到特大地震,有些地区地震级别还可能达到特大地震以上。
近年来,中国的地震活动水平不断提高,地震频度和规模不断增加,对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三)地震分布不均:中国的地震活动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性特点。
一些省份或地区相对于其他地方有更高的地震频率和强烈震动。
例如,四川盆地和云南地区是中国最为活跃的地震区域之一,这两个地区经常发生强烈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火山活动是地球的表面现象,它通常与地震活动有一定的联系。
而在中国,火山活动也具有一些典型的特点。
(一)活跃火山众多:中国是世界上火山活动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拥有着众多的活跃火山。
众所周知,中国的地震和火山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地质带之一,这也是火山活动频繁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火山类型多样:中国的火山类型丰富多样,包括构造火山、火山岛、岩浆火山等多种类型。
这些火山类型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形成机制,为研究火山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样本。
(三)火山爆发规模较小:相对于一些国家的大规模火山喷发,中国的火山喷发规模较小。
大多数火山喷发事件相对较小,不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火山活动不会对当地带来任何影响,因为即使小规模火山喷发也可能引发地震等其他灾害。
地震灾害有哪些特点
地震灾害有哪些特点地震灾害的大小及其特点不仅取决于地震的大小及其特点,而且受制于震中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建筑物与各种工程,尤其是生命线工程的分布以及人口密度与分布等。
1、瞬间突发性发生大地震,顷刻之间,不过是几秒、十几秒、最多几十秒而已,已经房倒屋塌,一座城市变成一片废墟。
地震灾害的瞬间突发性分三个层次来讲。
首先是,震源的形成十分短暂。
内陆大地震的破裂面大约几十千米到几百千米长,地震破裂的扩展速度大约每秒几千米,这样,一次七级、八级地震的震源的形成一般只需几十秒,最多到一百几十秒。
其次是,由于地震波传播速度很快,也是每秒几千米,比破裂扩展速度还要快,内陆强震严重破坏主要在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范围里。
从地震发生到城市建筑物开始振动,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也只需几秒到十几秒的时间。
最后是,建筑物在经受如此巨大的震动时,经不住几个周期(震中距为几十千米的地震波周期一般仅零点几秒),作用力已超过建筑物的抗剪强度,遭到破坏,甚至倒塌。
地震灾害的瞬间突发性是其他任何自然灾害不能比拟的。
滑坡、泥石流虽有较强突发性,但往往伴随在暴雨或地震之后,况且,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损失和影响也是无法与大地震灾害相比的。
2、能量大、灾害重,死亡人数最多强震释放的能量是十分巨大的。
一个5.5级中强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就大约相当于2万吨TNT炸药所能释放的能量,或者说,相当于二次大战末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的一颗原子弹所释放的能量。
最大地震或每年地震平均释放的能量都大于火山、飓风、暴风雨等各种大家所熟悉的自然灾害所释放的能量。
死亡人数多,是地震灾害更为突出的特点。
据1949~1991年资料统计,在中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死亡人数中,地震占首位,超过一半。
中国陆地面积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14,20世纪有1/3的陆地地震发生在中国,造成60万人死亡,占世界同期(不包括21世纪)因地震死亡总人数的1/2。
因此,对于中国来说,按可能造成死亡人数比较,地震堪称群灾之首。
地震地面运动的特征
地震地面运动主要具有三个特征:峰值、反应谱和持续时间。
1.峰值:地震动峰值是指地震过程中出现的最大加速度或速度,
它反映了地震过程中瞬时出现的最大振动强度。
峰值的大小可以用来评估地震对地面结构和基础设施的潜在破坏程度。
2.反应谱:反应谱是描述地震地面运动对不同结构影响程度的
方法。
它通过单自由度体系的反应来定义,具体表现为一种特有的方式,这是因为反应谱是通过单自由度体系的反应来定义的,并且容易为工程界所接受。
3.持续时间:地震的持续时间指的是地震动从开始到结束的时
间跨度。
持续时间的长短对于评估地震对地面结构和基础设施的影响非常重要。
地震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地震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地震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地震的特点及成因,希望能帮到大家!地震的特点一、突发性强地震发生十分突然,持续时间只有几秒至几十秒钟,但在这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就会造成大量建筑物倒塌和人员伤亡,这是其它自然灾害难以相比的。
二、破坏性大发生在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地震,往往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中国唐山7.8级地震,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化为一片瓦砾。
唐山地震共造成24.2万人死亡,重伤16.4万人,仅唐山市区终身残废的就达1700多人;毁坏公用房屋1479万平方米,倒塌民房53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到100亿元人民币。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8.0级特大地震,致使阿坝州、绵阳市、成都市、德阳市、广元市乃至相邻的陕西、甘肃、重庆等省市受到严重损失,人员伤亡之多、受灾范围之广、救灾难度之大历史罕见。
我州13县、215个乡镇、69.3万人受灾。
遇难20278人,失踪7668人,受伤45100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800亿元。
三、次生灾害严重地震发生后,除了因建筑物破坏引发的灾害以外,还会引起一系列次生灾害,如火灾、水灾、海啸、山体滑坡、泥石流、毒气泄漏、流行病、放射性污染等。
公元1556年1月23日,陕西华县发生8级地震。
震后水灾、火灾等次生灾害相继发生,瘟疫流行,加上当时正值旱灾,人民饥饿,没有自救和恢复能力,共造成83万多人死亡,使这次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成为古今中外历史记载之最。
1906年美国旧金山8.3级地震导致市区消防设施毁损,全市50多处起火,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整个市区几乎全部烧光,火灾损失比地震直接损失高三倍。
四、社会影响深远由于大地震突发性强、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往往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对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造成巨大冲击,因此必然会引起社会、政府乃至国际上的高度重视。
阿拉伯半岛的地震活动与地质灾害防治
阿拉伯半岛的地震活动与地质灾害防治阿拉伯半岛地震活动与地质灾害防治地震是地球内部岩石运动引起的地壳震动,常常会造成地质灾害。
阿拉伯半岛位于地震带上,地震活动频繁,因此地震危险性较高。
为确保居民和建筑物的安全,地震灾害防治工作必不可少。
地震活动特点地震活动在阿拉伯半岛上是常见的现象。
这一地区位于电流高原和亚非丘陵地带的交汇处,地壳板块活动频繁。
地震活动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宽幅地震活动:阿拉伯半岛上地震活动的频率较高,地震波能够传播到相当远的地方。
2. 高地震震级:阿拉伯半岛上常见的地震震级较高,容易引起严重的地震灾害。
3. 集中分布:地震活动在阿拉伯半岛上呈现出集中分布的趋势,主要发生在地震带上。
4. 多样的震源类型:阿拉伯半岛的地震活动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地震的震源类型多样。
地震灾害防治措施为了减少地震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阿拉伯半岛采取了一系列地震灾害防治措施:1. 建立地震监测网:在阿拉伯半岛的各个地区,建立起了地震监测网,用以实时监测地震活动。
监测网能够及时提供地震预警信息,给予居民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应。
2. 加强公众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地震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教育公众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并传授紧急避难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建设抗震设施:在建筑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加强抗震设施的安装和使用。
通过使用抗震材料和设计防护结构,提高建筑物的抵御地震的能力。
4. 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地震应急预案,并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
预案包括地震应急救援、人员疏散和紧急医疗救治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各相关部门的应对能力。
5. 加强科学研究:通过对阿拉伯半岛地震活动规律、地质构造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提高对地震的预测和预警能力。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结合其他地震带的研究成果,进行科学交流和合作。
结语地震活动和地质灾害对阿拉伯半岛的居民和建筑物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课外阅读】地震活动的特征1
地震活动的特征郯庐断裂带及其地震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伟,结构复杂。
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是地球物理场平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
它形成于中元古代。
经历了多期构造。
它不仅是一条“长寿”的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一条近期仍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同时也是一条具有明显分段、活动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动带。
据统计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来,以郯庐断裂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M8.5级地震1次,M7.0- 7.9级地震5次,M6-6.9级地震11次。
其中中段(沈阳-宿迁段)就发生8.5级地震1次,M7.0-7.9级地震7次。
6级以上强震主要集中在郯庐断裂带中段。
其主要地震有1668年7月25日8.5级徼莒县—郯城地震,18 88年6月13日日渤海湾7.5级地震,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
北段(肇兴—沈阳):它发育于吉黑断拗,由两条走向30-40。
东的主断袭组成,宽5-20公里,为一中、新生代地堑型断裂带,带内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煤系地层。
基底刚度较软,结构也较简单,有史记载只发生过5.8级地震。
南段(宿迁—广济):依次发育在扬子断块与华北淮阳断褶的交界处,其介质相对较软,结构比较简单,构造应力量级不高,地震活动强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动水平较北段略高一些。
中段(沈阳—宿迁):呈北北东向穿切由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的华北断块区,主要由四条大致平行的主断裂组成,这四条主断裂在鲁中沂、沐河谷地构成了20-40公里的“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称为沂沐深断裂带。
这一段是结构复杂、新活动强、基底介质刚度较高的地区。
历史上1668年莒县一郯城8.5级大震就发生于该段。
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处在强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
中国地震与地下核试验的识别与监测
中国地震与地下核试验的识别与监测地震作为自然界常见的地壳运动,对于地下核试验的识别与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作为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地震研究与监测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
本文将从地震的特点、地下核试验的影响及其识别与监测的方法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地震的特点地震是地球内部因构造运动而引起的一种变形和释放能量的现象。
它常常伴随着地壳的震动和破裂,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地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震源深度不同:地震在产生时的震源深度较浅,通常在几千米以下,但地震波传播过程中会出现折射和反射现象,使得地震波沿不同路径传播。
2. 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而横波传播速度较慢。
3. 地震波的能量释放:地震波的能量释放主要依靠地震震源的破裂和滑动。
释放的能量会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二、地下核试验对地震的影响地下核试验是指在地下进行核武器试验的行为。
这类试验会对地壳结构和地震活动产生影响,因此,对地下核试验进行识别与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1. 地下核试验引发的地震活动:地下核试验会引发局部地壳的破裂和震动,产生地震波传播。
通过对地震波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发生了地下核试验。
2. 地下核试验与天然地震的区别:地下核试验所引发的地震与自然地震有一定的区别。
地下核试验的震源多集中在一个点上,能量释放突然且较集中,与自然地震的能量释放形式有所不同。
3. 地震活动的异常:地下核试验可能引发周边地区的地震活动异常。
通过对地震活动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发现异常的地震事件,进一步推测是否有地下核试验的存在。
三、识别与监测的方法识别与监测地下核试验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1. 地震波监测:利用地震观测站记录地震波数据,分析波形和频谱特征,通过与地震数据库对比,判断是否发生地下核试验。
2. 地震参数分析:通过测量地震的震级、震源深度和震源机制等参数,结合地震波传播规律,推测地震事件的性质。
地震活动及其对地壳的影响
地震活动及其对地壳的影响地震是地球上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通常由地球内部的构造变动引起。
地震的发生会对地壳产生巨大的影响,包括地震波的传播、地表变形、地质灾害的发生等等。
本文将探讨地震活动对地壳的影响,并分析不同地震活动特点及其带来的影响。
首先,地震活动引发的地震波是地壳受到的直接影响。
地震波是从地震震源处向周围传播的能量波动,包括P波、S波和地表波。
P波是最快传播的一种波动,也是最早被人们感知到的,它可以沿着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S波是次于P波的波动,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它的传播速度比P波慢些。
地表波是地震波在地表上产生的,是地震中最破坏性的波动。
地震波的传播会对地壳造成震动和应力变化,可能导致地面的破裂、滑坡等现象。
其次,地震活动会引起地表的变形。
地震发生时,地壳受到巨大的力量作用,会导致地表的断裂、抬升或下沉。
这种地表变形现象通常称为地震地表破裂。
地震地表破裂对地壳造成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震波的强度、震源深度和震中距离等因素。
强烈的地震地表破裂可能造成地表的塌陷、地裂缝的出现以及土地的举升等。
这些变形现象对地壳造成了明显的改变,甚至能够观测到大范围的地表地质构造变化。
此外,地震活动还会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地震引起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面液化、滑坡、山体崩塌、地震引发的洪水等等。
地面液化是指当地震波通过饱含水分的沉积物层时,导致沉积物的颗粒之间的接触力减小,从而使土壤变得类似于液体,导致地面的下沉和沉降。
滑坡和山体崩塌是地震活动常见的灾害之一,当地震波通过斜坡地质体时,会削弱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导致土体的滑动和崩塌。
此外,地震还可能引发地下水的抬升,导致水灾的发生。
最后,地震活动对地壳产生的影响是长期而漫长的。
虽然每次地震的破坏作用是短暂的,但如果地震活动频繁发生,其累积效应会导致地壳的持续变形和地质构造的演化。
长期以来,地球上的地震活动塑造了丰富多样的地貌景观,形成了地球上的山脉、河流等自然景观。
地震常识
《地震常识》提刚一、为什么会发生地震1、地球构造:2、板块构造运动:3、地球与断层:4、地震的产生:5、地震的类型。
二、地震活动的特点1、地震有前兆吗?2、地震活动的特点。
三、地震观测1、喷出地面的井水:2、测震。
四、地震预报五、地震求生实例1、力折钢丝床下逃生:2、断壁抽砖击石传声:3、积极自救扩大空间:4、节省氧气保存体力。
六、地震史话1、唐山大地震:2、邢台地震:3、海城地震:4、华县大地震:5、日本关东大地震:6、美国旧金山地震。
地震常识一、为什么会发生地震这个问题现在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解释或设想。
的确,发生地震的某些根本性原因还有待探讨,但已经认识到的事实告诉我们:不管地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不管哪一种或哪几种物理现象对某一次地震的发生起了主导作用,总是那里的岩石发生了破裂,特别是要把能量转化为机械能才能促使岩石破裂,产生震动。
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地球最刚硬的部分——地壳和地幔上部边缘的岩石层里面。
那里的岩石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破裂,这个破裂处就成为震源,震动从这里开始。
刚硬的岩石为什么会破裂呢?首先,正因为它是刚硬的,所以才会破裂。
如果它像生面团那样有很好的塑性,就不容易破裂了。
如果是液体,更无所谓破裂。
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地下70千米以内,特别集中在地下5~20千米,这不是偶然的。
因为在地下较深的地方,温度高,压力大,在长期缓慢的力的作用下,虽是坚硬的岩石也具有一定的塑性,就不那么容易破裂了。
岩石具有受力后发生破裂的性质,这是它会破裂的根据,但还得有力作用于它的身上才能使它破裂。
在地下,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力的作用,而且这些力会在地下某些处所积累加强,当增大到使那里的岩石承受不了时,破裂就发生了。
在这个变动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地壳运动。
在地壳运动的过程中,地壳的不同部位受到了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那些构造比较脆弱的处所就容易破裂,引起断裂变动。
这种变动成为地震的主要原因。
全世界90%以上的地震,都是由于地壳的断裂变动造成的,这类地震称为构造地震。
毕节地震形势分析报告
毕节地震形势分析报告一、概述自然灾害是地球上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其中地震是最为严重和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
而毕节作为贵州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曾多次遭受地震的袭击。
本次报告将对毕节地震形势进行分析,以便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和建议,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
二、地震活动特点1.地震活动类型毕节地震活动类型主要分为构造地震和人工诱发地震两类。
其中,构造地震是由于地壳构造运动引起的,而人工诱发地震则是由于人类活动,如采矿、水库蓄水等导致地下应力改变所致。
2.地震活跃区毕节地震活跃区主要分布在贵州边缘构造带及其周边地区。
根据历史地震数据统计分析,距今不远的过去50年内,毕节地区发生了多次地震,其中最严重的地震发生于XXXX年,震中位于某县城,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震源深度毕节地震的震源深度相对较为复杂,主要分布在地壳中上部及上地幔层。
由于构造和岩石性质的复杂性,地震活动的震源深度不同,其破坏程度和影响范围也存在较大差异。
三、地震危险性评估1.基本参数通过对地震历史记录的分析及震中附近地区构造特点的综合研究,可以初步确定毕节地震的基本参数。
根据历史数据,毕节地震的最大震级可能达到X级,最大烈度可能达到XI度。
2.危险区域划分根据地震历史数据和地震学理论,可以将毕节地区划分为危险区域、高风险区域和低风险区域。
危险区域是指地震破坏最为严重的区域,高风险区域是指地震风险较大的区域,低风险区域则是指地震风险较小的区域。
3.脆弱建筑毕节地区存在大量老旧脆弱建筑,这些建筑在地震发生时容易倒塌,给人员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加强对这些建筑的检修和重新评估是预防地震灾害的重要举措之一。
四、应对策略建议1.加强地震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针对毕节地震的特点,应加强地震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对地震活动的监测和预测能力,以便提前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2.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完善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各级应急管理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提高地震发生时的救援效率和能力。
地球的地震活动了解不同地震带的特点与监测
地球的地震活动了解不同地震带的特点与监测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但它有时也会发脾气,地震就是地球发脾气的一种表现。
地震活动在地球上时有发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
为了更好地应对地震,保障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了解不同地震带的特点以及加强对地震的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地震带的分布。
地球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全球地震活动最频繁、最强烈的地区。
它像一个巨大的环,围绕着太平洋边缘分布。
这个地震带集中了全球约 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几乎全部的深源地震。
其原因在于太平洋板块与周边多个板块相互碰撞、挤压,板块运动剧烈。
在这个地震带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频繁遭受地震的侵袭,比如日本、美国的西海岸等。
日本可以说是地震多发国的典型代表,由于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日本经常发生强烈地震,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欧亚地震带也被称为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它从欧洲地中海经希腊、土耳其、中国的西藏延伸到太平洋及阿尔卑斯山。
这个地震带的地震活动也相当频繁,主要是由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
比如我国的四川汶川地震,就位于这个地震带上。
海岭地震带则分布在大洋中的海底山脉,相对前两个地震带,其地震活动强度较小。
不同地震带的特点不仅体现在地震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上,还表现在地震的类型和深度等方面。
浅源地震通常发生在距离地表较近的地方,一般深度在 0 70 千米之间。
它们往往造成的破坏较大,因为能量能够更直接地传递到地表。
中源地震的深度在 70 300 千米之间,深源地震则超过 300 千米。
在环太平洋地震带,浅源、中源和深源地震都有发生;而在欧亚地震带,以浅源和中源地震为主。
除了了解地震带的特点,对地震的监测也是至关重要的。
现代地震监测主要依靠地震台网。
地震台网由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多个地震监测台站组成,这些台站通过各种仪器设备,如地震仪、强震仪等,实时监测地球的震动情况。
地震有那些特点
地震有那些特点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让学生掌握地震中逃生自救的基本常识和方法。
教学内容:1、地震的特点2、地震中逃生自救的常识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地震的特点地震灾害与旱灾、水灾、风灾、泥石流、山崩、农作物病虫害等灾害相比,地震具有以下特点:(1)突发性强地震发生十分突然,一次地震,持续时间往往只有几十秒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造成大量房屋倒塌、人员伤亡,这是其它自然灾害难以相比的。
(2)破坏性大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地震,往往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
(3)社会影响深远大地震由于突发性强、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往往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对于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造成巨大冲击,因此往往会引起社会、政府乃至国际上的高度重视。
同时,一次地震的破坏区虽然有限,有感范围却很大,波及面广,对人们心里上的影响也比较大,这些都可能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
(4)防御难度大与洪水、干旱、台风等气象灾害相比,地震的预测要困难得多。
同时,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提高,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这也不是短时期能够做到的。
要减轻地震灾害,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和配合,需要全社会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
因此,对地震灾害的防御,比起其它一些灾害来说,可能更困难一些。
二、地震的预防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
--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
--寻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
--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
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计划着节约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 地震活动有什么特点?3.1 强震分布的成带性地震活动并不遍地开花,地震危险性并非到处一样。
强震往往沿着与地质构造有一定联系的地震带分布,地震越大,分布的成带性越明显。
图3-1绘出了1900~2004年全球7级以上强震分布。
很明显,全球大多数7级以上地震集中分布在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南亚地震带。
另外,大西洋、北冰洋和印度洋的洋脊,东非裂谷,以及东亚和北美大陆也都有一些地震分布。
图3-2是世界中源和深源强震震中分布图。
深源强震(h ≥300千米)全部分布在环太平洋带的几段俯冲带上。
中源地震(70千米≤h<300千米)90%分布在环太平洋带。
地中海—南亚带的兴都库什与中缅交界也有两个著名的中源地震区。
图3-1 世界强震震中分布图(1900-2004)4645图3-1世界强震震中分布图(1900~2004)图3-2世界中深强震震中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太平洋沿岸集中分布了全球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全部的深源地震,是世界最大的地震带。
在西太平洋,该带沿着勘察加、库页岛到日本,在日本西南分成两支,一支经琉球、中国台湾、菲律宾、印尼苏拉威西到巽他群岛;另一支沿马里亚纳海沟延伸,在苏拉威西岛与哈马里拉岛之间与前一支汇合。
在东太平洋,该地震带北从美国的阿留申群岛,经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亚、墨西哥、中美洲巴勒比、南美洲秘鲁、智利,进入南东太平洋,经澳洲麦阔里岛、新西兰、汤加、新赫布里特群岛、所罗门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到加罗林群岛。
抱歉的是,本讲所给出的地图比例尺很小,无法给出地名,有兴趣的读者可找比例尺较大的地图对照着阅读。
对照图3-1和图1-3,可以看到,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位置基本上就是太平洋板块与四周的欧亚大陆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澳洲板块的交界地带。
西太平洋地震带在日本西南分两支,又在苏拉威西岛与哈马里拉岛之间汇合,实际是沿着菲律宾海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欧亚大陆板块的边界分布。
这些强震的发生正是这些板块相互挤压、碰撞或俯冲等各种运动的结果。
在几个俯冲带,既有浅源强震,也有中源强震和深源强震。
而且,越深的地震分布在朝俯冲方向离边界线越远的地方。
图3-3以日本本州附近的一个垂直板块边界的震源深度剖面为例,向大家展示,从两大板块交界带有向东下插的双层地震分布,它勾画出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的太平洋板块的上下两个面,同时,也帮助大家理解,为什么震源越深的地震离边界越远。
我国东北深震实际上也是太平洋板块从日本海沟俯冲的结果。
图3-3 日本本州附近垂直板块边界的震源深度分布剖面地中海—南亚地震带从欧洲的亚速尔群岛,经地中海、意大利、巴尔干、高加索、亚洲的伊朗、俾路支弧、喜马拉雅弧、缅甸弧,到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仅次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另一条大地震带。
它位于非洲、阿拉伯和印度—澳洲等大陆板块向北与欧亚大陆板块相互碰撞的边界上。
这里没有板块俯冲带,因此,没有深震。
但在喜马拉雅弧东、西两端,分别与缅甸弧或俾路支弧交汇处附近,形成两个著名的中源地震集中地区:缅甸中源地震区和兴都库什中源地震区。
中国大陆地震带格架 中国大陆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东部,东有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西南有印度板块的推挤,是一个多地震的地区。
据统计,20世纪以来,全球1/3的大陆强震发生在中国大陆。
从中国强震震中分布图(图3-4)可以看到,中国大陆东部的强震和主要断裂带呈北东向展布,如著名的郯(城)—庐(江)带、山西带、渭河平原带和东南沿海带等;而西部的强震和主要断裂带从西向东,先东西向,然后转北西向,再转南北向,如西藏南部—金沙江—红河带、昆仑山—甘孜、玉树—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小江带、塔里木—祁连山—天水、兰州带等。
东西两部的这些地震带和断裂带大致在东经98º~106º,北从宁夏、经甘肃,四川、南到云南,汇成一条南北带。
这样的分布格局,很明显,可能是由于东面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西南受印度板块推挤,共同作用的结果。
图3-4 中国强震震中分布(1900~2004M ≥6.0)及构造背景图下面以川滇地区为例,进一步说明区域性强震分布的成带性及其构造背景。
川滇地区位于南北地震带的中南段。
据历史地震资5049料,四川和云南两省至少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639次,其中5.0~5.9级475次,6.0~6.9级124次,7.0~7.9级39次,8级1次,是中国大陆多地震地区之一。
仔细分析川滇强震震中分布图(图3-5a ),可以看到,这里的地震带有北西向的,也有南北向和北东向的,正好体现了前面所说到的南北地震带的特点。
实际上,图3-5可看成从图3-4取川滇地区局部放大,又增添5级地震,再把断裂带画得更细一些。
对照图1-5,就可以看到,川滇地区这些不同方向的地震带构成了两个活动地块:川滇块体与川青块体,图3-5b 勾画了这两个活动块体的轮廓。
川滇两省66%的5级以上地震,72%的6级,74%的7级和全部的8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两个活动块体及其内部。
而这两个块体90%以上的强震发生在块体的边界带上,而且也是震级越大,发生在边界带上的比例越大。
图3-5 川滇地区强震震中分布(a )与川滇、川青块体示意图(b )3.2 地震活跃期与平静期 强震是一种小概率灾害现象,不会天天发生。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一段时间可能接连有强震发生的报道,另一段时间则很少有强震报道。
这就是说,强震活动随时间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
强震频繁发生的时期称为地震活跃期,而强震很少的时期称5251为地震平静期。
它们往往交替出现,强震活动的这种特点也称为强震活动的盛衰交替性。
例如,中国大陆从1895年至1987年,已经历4个强震活跃期和4个平静期。
表3-1具体地给出中国大陆这些活跃期、平静期的起止时间,7级以上强震的次数和最大震级等统计数据。
很明显,这些活跃期或平静期的时间长度并不相等,在活跃期里并非年年有强震,在平静期也并非1次强震也没有,但可以肯定的是,活跃期的强震一定比平静期的多得多,而且有强度更大的地震。
平静期里即使有强震也是个别的。
表3-1中国大陆各活跃期与平静期的地震统计(1895~)在一定范围里,强震活动具有活跃期与平静期相交替的特点,是大多数地震预报专家们公认的,但对于在一个具体时空范围具体划分活跃期与平静期时,却又常常会有一些差异。
这是因为,至今划分活跃期与平静期用的还是以统计为基础的经验性方法。
而可用的统计样本又总是不够大。
甚至,对于中国大陆1895年以来的第5活跃期是否结束与什么时间结束?地震预报专家意见也并不一致,有一种意见认为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中国大陆已进入地震活动平静期。
在比较小的地域范围里讨论地震活跃期与平静期问题,一般用的地震也小一点。
例如,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的鲜水河地震带,长约360千米,宽约50千米,一般用5级以上地震资料讨论地震活跃期与平静期。
由于这些地震沿着鲜水河断裂带呈很窄的带状分布,可像图3-6那样,以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纬度,每发生1次地震,按时间和北纬找到位置,用圆圈大小表示震级大小,把它画到图上。
图3-6 鲜水河地震带地震活跃期与平静期从这样的图像,既可根据地震在时间轴上的疏密相间的情况划分活跃期与平静期,还可看到,这些地震发生在断裂带的那一段。
很明显,1725~1816年和1893~1982年,鲜水河地震带中强以上地震频繁,且有多次7级以上地震发生,应属地震活跃期。
而1817~1892年,历史地震目录上1次5级以上地震也没有,应属平静期。
如果用鲜水河地震带后一个地震活跃期的资料,将时间尺度放大,5453还可进一步划出下一层次的活跃时段与平静时段。
3.3 大小地震的比例无论全球、全国,还是国内某一个地区,甚至一条具体的地震带,在一段时间里,大小地震的次数总会有一定的比例。
简单地说,总是震级高的地震少,震级低的地震多。
20世纪40年代,美国著名地震学家古登堡和里克特研究全球地震活动性时,发现各震级段的地震频次N 的对数与震级M 呈线性关系。
具体的表达式为:LogN=a-bM公式中的b 值反映了不同震级的地震次数的比例关系。
如b 值等于1,则震级每减小1级,地震频次增加10倍。
图3-7以中国及邻区1900年至2003年8月5级以上地震资料为例,绘出了震级—频次关系。
可以清楚地看到,震级越高,频次越少,而且地震频次的对数与震级呈线性统计关系。
图3-7 中国及邻区震级—频次关系(1900~2003.08)LogN=8.44-0.94M5655图3-8和图3-9分别给出川滇地区和鲜水河地震带的震级—频次关系图。
说明在大小不同的各种范围里,只要积累了足够多的资料,上述统计关系都能成立。
也就是说,在各种不同的范围里统计,总是大地震少,小地震多。
图3-8 川滇地区震级-频次关系(1900~2001)图3-9 鲜水河地震带震级-频次关系(1900~2003)3.4 余震的普遍性与地震序列的多样性发生1次较强的地震前后,震中及其附近往往会接连发生一系列地震。
地震学家把这一系列地震称为一个地震序列。
在多数情况下,先发生的那个地震最大,称为主震。
后面跟着发生的那些较小的地震,叫做余震。
而且,一般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余震的频次有起伏地逐渐减少,震级也有起伏地逐渐减小。
积累的震例多了,研究得细致了,发现,也有另外的情况:先发生的地震不一定是最大的。
人们还是把这一系列地震中最大的称为主震,而把主震前发生的地震叫做前震;也有最大的两个或几个地震的震级差不多的情况。
这时,把有两个震级接近的最大地震的地震序列叫做双震型地震序列;如果震级接近的最大地震有三个或更多,则把它们称为震群型地震序列。
还有一个较强地震前后,几乎没有什么别的地震,这种情况称为孤立型地震。
这样说来,地震序列是有不同类型的。
中国地震局编制的《地震现场工作大纲和技术指南》不仅明确了划分这些类型的定量标准,而且用1966~1996年我国大陆地区丰富的地震序列资料,统计了各类序列所占的比例。
主震—余震型(含前震—主震—余震型) 最大地震与次大地震的震级之差大于等于0.6,而小于等于2.4的地震序列被划为主震—余震型。
这类地震序列在各类序列中约占59%。
双震型 最大地震与次大地震的震级之差小于等于0.5的地震序列被划为双震型。
它约占地震序列总数的13%。
震群型 震级之差小于等于0.5的最大地震数达到3或更多的地震序列被划为震群型。
它约占地震序列总数的14%。
孤立型 最大地震与次大地震之差大于等于2.5的地震序列被划为孤立型。
这类序列约占地震序列总数的14%。
看来,在各类地震序列中,主震—余震型所占比例最大。
应当说明的是,震级越高,主震—余震型所占比例越大。
例如,若上述统计只用7级以上的地震序列,主震—余震型将占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