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输液反应静脉炎

合集下载

输液反应 ppt课件

输液反应 ppt课件

输液反应都有哪些?
• 2. 热原样反应 • 当使用的输液剂的不溶性微粒,超过
限量或个体耐受阈值时,即可能发生 热原样反应。其临床症状类似热原反 应。
输液反应都有哪些?
• 3. 过敏反应 • 特异体质的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
的变态反应,难于热原反应相鉴别。 临床表现:皮肤瘙痒、红斑样皮疹, 除此之外还可有发热、恶心呕吐、四 肢冰凉、口唇发绀、神志模糊等。常 伴有支气管痉挛和喉头水肿,严重者 可致过敏性休克。
严重输液反应抢救措施
• 3. 对气管持续痉挛并出现呼吸困难者, 滴注氨茶碱,喷雾吸入布地奈德或 0.5% 沙丁胺醇并配合吸氧。喉头水肿 致呼吸道梗阻时应紧急性气管切开。
严重输液反应抢救措施
• 4. 循环负荷过重应注意静注或滴注的 速度不宜过快,患者端坐两腿下垂, 加压给氧。必要时给予氨茶碱 5 mg/kg 缓慢静滴或速尿 1 mg/kg 缓慢静注, 西地兰等强心治疗,甘露醇治疗脑水 肿等。
输液反应 ppt课件
临床烦心事之首 当患者出现输液反应
• 很多临床医生都遇到过患者的输液反 应,而这出其不意的「惊喜」,往往 让本就忙碌的临床工作变得更加令人 「崩溃」。
输液反应?
输液反应是由于输液所引起的不良 反应的总称,因药物引起的属药物 不良反应。一般在输液后 15 分钟 至 1 小时内,发生冷感、寒颤,发 热等症状,在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 可恢复正常。
严重输液反应抢救措施
• 1. 若患者出现寒颤、高热、唇紫发绀、 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困难等过 敏性休克症状,立即肌注肾上腺素。 若病情未缓解则每隔 15-30 分钟反复 用药;同时静滴地塞米松 10-20 mg, 1-3 小时后重复滴注。
严重输液反应抢救措施

输液性静脉炎 ppt课件

输液性静脉炎 ppt课件
Ⅳ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物长度 ˃2.5cm,有脓液流出
2020/11/13
13
二、输液性静脉炎的预防、护理
1原因分析 2预防 3护理
2020/11/13
14
1、输液性静脉炎原因分析
1)操作因素—执业者素质 输液操作前(药物准备),输液操作过
程中,输液后的护理观察。选择输注的静 脉血管较细小,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同血 管穿刺。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图例
2020/11/13
5
1、静脉炎定义
静脉炎是由于血管内壁受到不同因素的刺 激,使血管壁发炎,静脉局部疼痛、红肿、 水肿,重者局部静脉条索状、甚至出现硬 结的炎性改变。
2020/11/13
21
2 预防---化学性静脉炎
严格按药物的浓度、剂量、药物性质调 节输液速度,输注刺激性药物的浓度要适 宜,且输注的速度要均匀而缓慢,因药物 的浓度过高或输液速度过快都易刺激血管 引起静脉炎。
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尽量选用粗 血管。
2020/11/13
22
2 预防
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早发现、早治疗。
2020/11/13
9
(2)化学性静脉炎
药物稀释不足、液体酸碱度过高、溶质的 浓度过高,都会致血管内膜受损,管壁通 透性增加,药物容易渗入皮下间隙。引起 静脉细血管痉挛,局部供血减少,导致组 织缺血缺氧,从而发生静脉炎。
无菌性:胺碘酮、多巴胺、甘露醇
2020/11/13

静脉输液反应ppt课件(共14张PPT)

静脉输液反应ppt课件(共14张PPT)
特殊病人尤应注意。 2.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 3.端坐位,两腿下垂。 4.遵医嘱(yīzhǔ)给药(如利尿剂、扩血
管药、平喘剂、强心药等)。 5.高流量吸氧,湿化瓶内
加20-30%酒精。 6.必要时四肢轮扎。
第六页,共14页。
【原因】 1.输液中无菌操作(cāozuò)不严,局部静
脉感染。 2.长期输入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物或静 脉置管时间过 【长临引床表起现局】部静脉壁化学炎性反应。
第十页,共14页。
第十一页,共14页。
静脉(jìngmài)输液注意事项
1、选择静脉(jìngmài)时,避开静脉(jìngmài)瓣、关节。 2、长期静脉(jìngmài)输液者要有计划的使用血管,一
般先四 肢远端后近端,充分保护静脉(jìngmài)。 3、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掌握输液速度并随时听取 病人主诉。
第二页,共14页。
发热(fā rè)反应
【原因】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死菌、游离 菌体蛋白);
【临床表现】发冷、寒颤和发热;轻者体温 38℃左右(zuǒyòu),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 恢复正常;重者初起寒颤,继之高热达40-41℃, 并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全身 不适等症状。
第三页,共14页。
【护理要点】 1.输液前要严格检查药液、输液用具, 严格无菌操作(cāozuò)。 2.一旦出现发热反应,立即减慢滴速 或停止输液。 3.对症处理。 4.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查找原因。
第四页,共14页。
循环负荷过重 (急性肺水肿)
【原因】输液速度过快,短 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 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致 使心脏负荷过重而引起心 衰、肺水肿。
第五页,共14页。
【机理】血容量急剧增加-超过心脏负荷-右心衰-肺瘀血 (yū xuè)-肺V压增高-液体渗入肺泡-肺水肿

静脉输液的并发症及处理ppt课件

静脉输液的并发症及处理ppt课件
硬结型3级静脉炎 坏死型4级静脉炎
13
(一)静 脉 炎
14
(一)静 脉 炎
15
(一)静 脉 炎
16
17
增加血管通透性的药物:
18
临床表现: 1、输液部位疼痛,为烧灼痛或刺疼,并且逐渐加剧。 2、患部肿胀,通常是沿着注射部位或针头的周围。 3、静脉推注时感觉有阻力。 4、滴注过程中溶液的流速突然变慢。 5、浸润部位周围皮肤的温度较低。
47
号作品
1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 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对于静脉输液,护 士的主要职责是遵医嘱建方静脉通道、监测 输液过程以及输液完毕的处理。同时,还要 了解治疗目的、输入药物的种类和作用、预 期效果、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及处理方法。
2
3
4
5
6
7
1、向患者说明年龄、病情及药物性质是决定输液速度的主要因素,嘱患者 不自行随意调节输液滴速以免发生意外。 2、向患者介绍常见输液反应的症状及防治方法,告知患者一旦出现输液反 应的表现,应及时使用呼叫器。 3、对于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护士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其焦虑和 厌烦情绪。
8
四、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
静脉炎 药物渗漏 血肿 神经损伤 过敏反应 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空气栓塞 热原样反应
9
(一)静 脉 炎
1、静脉输液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2、原因: 化学因素 机械因素 细菌因素
10
(一)、静 脉 炎
11
(一)静 脉 炎
沿静脉走 行皮肤出 现红肿、 疼痛、触 痛。
12
(一)静 脉 炎
2、临床表现 患者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有胸骨后疼痛,随即发 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的发绀,并伴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 亮的、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呈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 改变。

输液反应-静脉炎ppt课件

输液反应-静脉炎ppt课件

INS 2011
常见的输液反应
LOGO
肿胀
水泡
外渗
外渗淤血
条索状静脉炎
溃烂
静脉炎( Phlebitis )
【定义】
发生在静脉壁内膜的炎症。
LOGO
内膜
中膜
静脉血管的解剖
最里层
LOGO
血管 内膜
内膜可随年龄的增加而变得很脆。
内皮细胞层可识别静脉内外来物质。
内膜损伤易促使静脉血栓形成或发生 静脉炎症 内膜
静脉炎
无菌技术
操作原则/手卫生原则
LOGO 消毒避开穿刺点
75%乙醇/安尔碘应避开穿刺 点以免引起化学性静脉炎
上肢静脉
常规静脉输注/置管血管
常规评估
预防
对穿刺部位和肢体应常规进行 评估,询问患者有无疼痛、发 热、刺痛、灼痛和其他不适
保护血管
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 切忌在同一条血管的相 同部位反复穿刺
化学性静脉炎
药物性质1
血液PH值: 7.35-7.45 pH<7.0为酸性 pH<4.1为强酸性 pH>9.0为强碱性
LOGO
损伤静脉内膜
配伍禁忌
当PH<5或>9易发 生化学性静脉炎
主要因素: pH值的不同
常用的输液溶媒及其pH值范围
LOGO
溶 媒
10%葡萄糖注射液
pH值
3.2—5.5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当PH<5或>9易发 生化学性静脉炎
主要因素: pH值的不同
化学性静脉炎
血液稀释不足
手背及前臂静脉 肘部及上臂静脉 1 - 95
LOGO
ml/分
100 - 300ml/分

常见输液反应及其护理PPT课件

常见输液反应及其护理PPT课件

编辑版ppt
3
• 护理
预防
d Documents
“ 三严” 1 严格检查药液质量 2 严格无菌操作 3 严格保管查对
处理
(1)反应轻者可减慢滴数或停止输液;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及时通知医生 ,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变化(2)对症处理 寒战者给以保暖;高热者给以物理降温
(3)必要时遵医嘱给以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4)做好记录,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进行检测,查找引起发热反应的原因。
常见输液反应及其护理
Common transfusion reaction aable of Contents
1. 发热反应
2.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3.静脉炎
4.空气栓塞
编辑版ppt
2
一 发热反应 (fever reaction)
原因 发热反应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所致,常见于输液器灭 菌不彻底或再次被污染,有效期已过;输入的液体或药物制剂不纯、消 毒灭菌不彻底或已经过期、变质;输液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等. 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主要表现为发冷、寒战及发热,轻症病 人体温在38℃左右,可于停止输液数小时恢复正常体温;严重病人寒战 后,体温可高达41℃,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全身不适症状。
编辑版ppt
7
护理
预防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
稀释后再使用,同时减慢点滴速度,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 应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保护静脉。静脉内置管时,应该选择刺 激性或刺激性小的导管,留置时间不宜过久。
(1)停止在局部输液,将患肢抬高并制动,并用50%硫

酸镁溶液行热湿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2)超短波理疗 ,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

《输液反应静脉炎》课件

《输液反应静脉炎》课件
分类
根据发病机制,输液反应静脉炎 可分为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 脉炎和细菌性静脉炎等类型。
发病机制
01
02
03
机械性静脉炎
由于反复多次进行静脉穿 刺或留置针等机械刺激, 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引发炎症反应。
化学性静脉炎
由于输入的药物浓度过高 或药物本身的刺激性,引 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炎 症反应。
实验室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可进行血常规 、血沉等检查,了解炎症反应
情况。
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血管造影等,有助于 了解静脉炎症的严重程度和范
围。
04
输液反应静脉炎的治疗与预防
一般治疗
休息与制动
让患者充分休息,减少活动,避 免患肢负重,以减轻炎症反应和
疼痛。
冷敷与热敷
在炎症早期,使用冰敷可以减轻肿 胀和疼痛;炎症后期,热敷可以促 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
护理要点
01
保持患肢清洁干燥,避 免感染。
02
抬高患肢,促进疗, 如抗炎药、止痛药等。
04
定期观察患肢情况,记 录肿胀、疼痛等症状的 变化。
康复指导
进行适当的肢体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 保持适当的体重,减轻对患肢的压迫。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以免加重症状。 定期到医院复查,评估恢复情况。
03
输液反应静脉炎的诊断与鉴别 诊断
诊断标准
01
02
03
04
输液后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 症状。
沿着输液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 红线。
局部组织炎症反应,如发热、 肿胀、触痛等。
严重者可能出现全身反应,如 寒战、高热等。
鉴别诊断
血栓性静脉炎
与输液反应静脉炎相似,但通常在原 有静脉曲张或深静脉血栓的基础上发 病,表现为沿静脉走行的疼痛和硬结 。

《输液反应》PPT课件

《输液反应》PPT课件

精选ppt
11
2 急性肺水肿
由于循环血量增加, 心脏负荷加重引 起病人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胸闷、 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 严重时痰液可从 口鼻涌出, 肺部布满湿啰音。
原因:①输液速度过快, 短时间输入 过多液体; ②病人原有心肺功能不良。
精选ppt
12
3 静脉炎
病人在静脉输液过程中, 出现沿静脉走 向的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 疼痛,有时伴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
输液反应是医疗活动中极为常见的 现象,其本身并无致死性。但它可诱导 病人基楚疾病恶化而带来生命危险。临 床中应重在防范;一旦发生,判断要准 确,处置要果断。
精选ppt
3
一、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
㈠是液体与药品质量不过关:液体或药品在生 产过程中把关不严,混入了致热源。致热源 进入人体导致寒战发热反应;
㈡是液体配制程序不过关:护士在液体配制过 程中麻痹大意,未能履行“三查七对”,对 液体外观未予仔细查验;或来作到“一人一 管”、“一液一管”,用同一支注射器给多 人或多组液体配制药液,致医源性致热源输 入人体;
精选ppt
4
一、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
㈢是液体与体温温差过大:临床中输液反应 常发生于酷热或寒冷季节。如果存放液体的 房间,冬天供暖不足,夏天制冷过度,都会 使液体温度过凉,使液体与人体温差加大, 过凉的液体输入人体而导致输液反应;
输液反应
精选ppt
1
“输液不良反应”系输液引起的 或与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的总称, 习称“输液反应”,有时临床上也 称之为“热原反应”。但严格地说, “热原反应”只是输液不良反应的 一个部分。临床上常见的输液反应 包括发热反应、急性肺水肿、静脉 炎和空气栓塞。

静脉炎 ppt课件_

静脉炎 ppt课件_

2021/4/8
2021/4/8
2021/4/8
2021/4/8
2021/4/8
主要内容
• 静脉炎的定义及相关因素 • 静脉炎的分级 • 静脉炎的预防 • 静脉炎的治疗与护理
2021/4/8
以病人为中心--客户满意


体缩
制 的 改
短 住 院 时
革间


2021/4/8
追求高质量的同时力求经济有效
相关因素
• 留置时间 • 封管技术 • 操作技术
2021/4/8
机制
• 目前最普遍接受的病理机制就是静脉导管 插入和对静脉血管化学刺激导致炎症和血 栓的形成,但是,炎症和血栓之间的关系 尚不清楚。
2021/4/8
主要内容
• 静脉炎的定义及相关因素 • 静脉炎的分级 • 静脉炎的预防 • 静脉炎的治疗与护理
2021/4/8
主要内容
• 静脉炎的定义及相关因素 • 静脉炎的分级 • 静脉炎的预防 • 静脉炎的治疗与护理
2021/4/8
• 冷敷 可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的吸收,减少药物
外渗。如安定、四环素等药物外渗时,局 部会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也选择使用冷敷 治疗。如高渗液或阳离子药液外渗引起组 织的损伤时,采用654-2药物湿敷配合酚妥 拉明局部封闭治疗效果更好
• 静脉输液相关性静脉炎是指由于静脉输液 引起的浅表静脉局部炎症,是静脉输液中 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2021/4/8
相关因素
• 注射耐受性 • 注射部位与血管粗细 • 细菌感染 • 药物的因素 • 特殊物质
2021/4/8
相关因素
• 输液针头和导管 • 穿刺部位损伤 • 滴速 • 年龄及性别

输液反应及护理ppt课件

输液反应及护理ppt课件

2、急性肺水肿(循环负ຫໍສະໝຸດ 过重)☆原因△ 输液速度过快,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 心脏负荷过重引起。
△ 患者心肺功能不良,尤多见于急性左心功 能不全者。
2、急性肺水肿(循环负荷过重)
☆临床表现
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 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从口鼻涌出。
2、急性肺水肿(循环负荷过重)
☆护理措施:
善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听诊心前区闻及响亮、持续的水泡声;
2、急性肺水肿(循环负荷过重) △ 输液过程未能严格无菌操作
△ 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染 (3)遵医嘱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和
(3)遵医嘱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扩血管药物。 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科做细菌培养,以查找原因;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红霉素、氢化考的松等,应充分稀释后再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 发热反应轻者,立即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并立即通知医生;
给 △予高输流 液量 过氧 程气 未吸 能入 严, 格以无提 菌高 操患 作者(的血4氧)浓度必。 要时进行四肢轮扎,即用止血带压迫 四肢以阻断静脉回流,每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 高热患者应予物理降温,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1、发热反应 2、急性肺水肿(循环负荷过
重) 3、静脉炎 4、空气栓塞
1、发热反应
☆原因
——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多由于:
△ 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 △ 药液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 △ 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染 △ 输液过程未能严格无菌操作
1、发热反应
☆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患者表现 为: 发冷、寒战、发热 轻者体温在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可 恢复正常;严重者高热达40-41℃,并伴有 恶心、呕吐、头痛、脉快等全身症状。

静脉炎PPT(1)(共69张PPT)

静脉炎PPT(1)(共69张PPT)
渗出血管外
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宜采用引路注射和冲管
加强输液过程中的监控







立即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
局部处理:湿敷、封闭
物理疗法 :红外线照射等
对合并感染者,按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对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患者,应加强营养
静脉炎发生的原因

与留置针的使用有关
1,导管针的材质,长度与管径大小
2O,给药24h。
若给药时间延长,则相应可耐受的渗透压下降。
实验还发现:
等量相同渗透压的溶液,以5或10ml/kg/h的速率滴注可造成静脉炎;但
是以15ml/kg/h的速率滴注时则几乎未造成静脉炎。

结论:高渗性溶液应以临床可接受和与药物生物利用度相适应的速率滴
注。
输液静脉炎的药物因素
药物的刺激性和毒性
锁型。
静脉炎的临床表现和分型
病理改变

静脉输入各种抗生素或高渗葡萄糖溶液或
因机械直接损伤静脉壁,还有长期静脉曲
张引起的血淤滞等,而导致静脉血管内膜
损害,形成血栓,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
的炎症反应,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并
有渗出液,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和压痛
的索条柱,往往伴有全身反应,但多不严

静脉输液引起静脉炎的分类
部炎症的抵抗能力。
留置针和敷贴选择、保留及更换。
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常见易引起静脉炎的药物

1.抗微生物药
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诺氟沙星、盐酸洛美沙星、依诺沙星、苯唑
西林钠、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林可霉素、
庆大霉素、头孢唑肟钠、头孢唑林钠、阿昔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ppt课件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ppt课件

引起发热反应的原因: 1、输入液体与加入药物质量; 2、输液器具灭菌不彻底有致热源; 3、配药加液中的污染;没有认真消毒、加药前没洗 手、操作间尘土飞扬;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4
4、静脉穿刺针头的污染,针头触碰到未消毒 的手、物品; 5、联合用药过多及药物配伍不当; 6、输液速度过快。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循环负荷过重反应也称为急性肺水肿
A.原因:
1.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 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引起
2.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尤多见于急性左心功能 不全者
B.临床表现:
1. 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 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腔涌出。听诊肺部 布满湿罗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镁行湿敷。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 2.停止患肢输液; 3.超短波照射治疗; 4.用中药如意金黄散或消炎止痛软膏外敷; 5.如有合并感染,视病情给抗生素治疗。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14
(四)空气栓塞
原因: 1.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接,有漏气; 2.拔出较粗的、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后,穿刺点封
7
B. 处理: 1. 发热反应轻者,应立即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
并及时通知医生; 2. 发热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
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科做细菌培养; 3. 对高热患者,应给与物理降温,严密观察生命体
征的变化,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 治疗。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8
(二)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18
2. 立即给患者吸入纯氧,有条件者可行高压氧治疗。 3. 有条件时可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 4.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菌注射用水 10
340
0.9%氯化钠
10
600
0.9%氯化钠
20
426
0.9%氯化钠
50
344
0.9%氯化钠 100
317
5%葡萄糖
50
321
60滴/分 80滴/分
血管壁侧压↑
机械性静脉炎
外周小静脉 (血流:1ml/分)
300毫升/时 (5 ml/分)
500毫升/时 (8.3 ml/分)
液流》血流(如此时为较刺激性药液)
机械性
细菌性
原因:药物及溶液的刺激
导致:静脉硬化、渗漏和血栓形成
相关因素: 1.pH值: 2.渗透压: 3.血液稀释不充足:细小静脉、导管尖端位置过浅 4.消毒剂未干 5.刺激性药物输注后没有进行充分冲管
相关因素: 1.导管:导管与穿刺点反复移动;导管在关节部位;过度
或不合适的活动;固定不良,移动摩擦;导管 型号,材质偏硬;送导管速度过快 2.微粒物质:玻璃碎屑、棉花、沉淀物、无法吸收的、
低渗 Hypotonic
等渗 Isotonic
高渗 Hypertonic
化学性静脉炎
药物性质——渗透压
当渗透压>600mmol/L,24h即可引起静脉炎
药物
渗透压
阿霉素
5-FU 环磷酰胺 长春新碱
TPN 甘露醇 5%碳酸氢钠 50%葡萄糖 右旋糖酐 造影剂
280 650 352 610 1400 1098 1190 2526 2000 >1000
INS

成功
保护
安全
准 :
穿刺
血管
输液
职 业





安全Βιβλιοθήκη 的理静脉治疗的简单的目标



2011
常见的输液反应
肿胀
水泡
外渗 外渗淤血 条索状静脉炎
溃烂
静脉炎( Phlebitis )
【定义】 发生在静脉壁内膜的炎症。
内膜
中膜
静脉血管的解剖
血管 内膜
最里层 内膜可随年龄的增加而变得很脆。 内皮细胞层可识别静脉内外来物质。
相关因素: 1.导管:导管与穿刺点反复移动;导管在关节部位;过度
或不合适的活动;固定不良,移动摩擦;导管 型号,材质偏硬;送导管速度过快 2.微粒物质:玻璃碎屑、棉花、沉淀物、无法吸收的、
未充分溶解的微粒 物质
细菌性静脉炎
1
手卫生
置管技术
2
接头污染
血液污染
3 患者皮肤污染 输注液体污染
静脉炎
无菌技术
pH值
3.2—5.5 3.5—5.5 4.5—7.0 5.0—7.0 4.5—7.5 7.5—8.5
化学性静脉炎
药物性质——PH
环丙沙星
血液pH ^
多巴胺 吗啡
强力霉素 顺铂
环吡嘧啶
庆大霉素
钾盐 万古霉素
5-氟尿嘧啶 氨苄青霉素
大仑丁
阿霉素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消毒避开穿刺点
操作原则/手卫生原则
上肢静脉
75%乙醇/安尔碘应避开穿刺 点以免引起化学性静脉炎
常规评估
常规静脉输注/置管血管
保护血管
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 切忌在同一条血管的相 同部位反复穿刺
预防 输注途径
对穿刺部位和肢体应常规进行 评估,询问患者有无疼痛、发 热、刺痛、灼痛和其他不适
控制微粒
严格控制各种微粒通过 静脉输液进入血液循环
血液回流受阻
渗出
血液稀释药物的能力 下降/甚至为零
化学性静脉炎
静脉炎——分类
化学性
血栓性
手卫生 置管技术 接头污染 血液播散 患者皮肤污染 输注液体污染
机械性
细菌性
原因:药物及溶液的刺激
导致:静脉硬化、渗漏和血栓形成
相关因素: 1.pH值: 2.渗透压: 3.血液稀释不充足:细小静脉、导管尖端位置过浅 4.消毒剂未干 5.刺激性药物输注后没有进行充分冲管
未充分溶解的微粒 物质
化学性静脉炎
药物性质1
血液PH值: 7.35-7.45
损伤静脉内膜
pH<7.0为酸性 pH<4.1为强酸性 pH>9.0为强碱性
当PH<5或>9易发 生化学性静脉炎
配伍禁忌
主要因素: pH值的不同
常用的输液溶媒及其pH值范围
溶媒
10%葡萄糖注射液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生理盐水 甲硝唑注射液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碳酸氢钠注射液
输液反应及护理
(Common Problems During Infusion and Methods to treat)
医疗处置重要步骤
静脉 输液
静脉 治疗
最常用 最直接 有效的
临床治 疗手段
90%-95%住院病人 技术:影响现病人的安全
影响医疗护理质量
静脉治疗的护理宗旨
宗旨:提高输液治疗安全性,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输液治疗
内膜
内膜损伤易促使静脉血栓形成或发生 静脉炎症
静脉炎( Phlebitis )
【静脉炎的危险因素】
静脉炎( Phlebitis )
临床表现
临床分级见表
1. 穿刺部位
红肿热痛 脓性分泌物
2. 静脉走向
红色条纹 条索状
3. 补液 滴速减慢
4. 全身症状 发热
图片
静脉炎
评估
静脉炎临床表现与分级
级别 0 1 2 3

生理pH

化学性静脉炎
药物性质2
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为240-340mOsm/L,285mOsm/L是等渗标准线
高渗溶液
Ø 340mOsm/L Ø 如10%葡萄糖
等渗溶液
Ø240-340mOsm/L Ø如0.9%氯化钠溶液 5%GNS溶液
低渗溶液
Ø<240 mOsm/L Ø如0.45%氯化钠 溶液
渗透压与细胞体积
3.5
化学性静脉炎
血液稀释不足
手背及前臂静脉 肘部及上臂静脉 锁骨下静脉 上腔静脉
1 - 95 ml/分 100 - 300ml/分 1 - 1.5 L/分 2 - 2.5 L/分
预防化学性静脉炎:充分的血液稀释 —首选
1g先锋Ⅴ在不同溶液中 的渗透压变化
1g先锋Ⅴ 加入
溶液
溶液量(ml) 渗透压( mOsm/L )
化学性静脉炎
血液PH值: 7.35-7.45
损伤静脉内膜
pH<7.0为酸性 pH<4.1为强酸性 pH>9.0为强碱性
当PH<5或>9易发 生化学性静脉炎
配伍禁忌
主要因素: pH值的不同
药 名
大伦丁
吗啡
氯化钾
万古 霉素
环丙 沙星
长春 表阿 盐酸多巴 新碱 霉素 酚丁胺
PH 12 3.6~6.0 5 2.5~4.5 3.3~6.4 3.3~5.0 3
4
临床表现 没有症状 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 可触及条索状静脉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 可触及条索状静脉,长度大于2.5cm,有脓液流出
静脉炎——分类
化学性
血栓性
手卫生 置管技术 接头污染 血液播散 患者皮肤污染 输注液体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