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病例对照研究习题解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study)-汇总

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叶临湘第一节、基本原理一、概念选定患有某病和未患某病的人群,分别调查其暴露(如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内分泌作用以及保护因子的缺乏等)于某个危险因子的情况及程度,以判断暴露危险因子与某病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研究方法。
暴露或特征病例组对照组合计+ –acbda+b=n1c+d=n0合计 a+c=m1 b+d= m 0A+b+c+d=t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二、特点✹1、从果到因的研究✹2、由回顾调查获得暴露资料✹3、一次病例对照研究可以研究许多因素✹4、病例对照研究的本质符合队列研究设计原理第二节、病例对照研究的分类(一)、按目的分类:探索性的、检验性的(二)、按设计分类:1、病例对照不匹配:2、病例对照匹配:(1)频数匹配(frequency matching)要求配比的因素所占的比例,两组一致。
(2)个体配比(individual matching)以个体为单位匹配。
3、病例对照研究的衍生类型(1).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ested case-control study)(2).病例-队列研究(case-cohort study)(3).单纯病例研究(case only study)(4).病例交叉研究 (case-crossover design)。
(5).病例-时间-对照设计 (case-time-control design)。
四、用途1、探索疾病可疑的危险因素。
2、深入检验某个或某几个病因假设。
3、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
4、用于疾病预后因素的比较:第三节:实例第四节、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一、提出病因假设:二、研究类型的选择.1.配比因素的确定已知或非常怀疑某种因素为研究中的混杂因子2、配比方法三、病例与对照的来源与选择:(一)病例的选择1. 病例内外部特征的限制内部━━患病部位、病理类型、诊断标准。
外部━━年龄、性别、种族。
流行病学方法习题及答案(三)

流行病学方法习题及答案(三)1.病例对照研究不会出现()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回忆偏倚D.混杂偏倚E.失访偏倚2.欲进行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不能作为对照的是()A.胃病患者B.支气管炎患者C.意外损伤患者D.肠道传染病患者E.眼病患者3.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有暴露于危险因素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认为()A.危险因素是该病的原因B.危险因素与疾病有因果联系C.该病与危险因素存在联系D.该疾病与危险因素无关E 危险因素的重要性4.病例对照研究中对照组最理想的来源是()A.社区人群中的非该病病例或健康人B.同一或多个医疗机构中诊断的其他病例C.病例的邻居或所在同一居委会、住宅区内的健康人或该病患者D.病例的配偶E.病例有血缘关系的家人及亲戚5.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缺点的是()A.存在回忆偏倚B.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常难以判断C.组织实施比较复杂D.不适于研究人群中暴露率很低的因素E.选择研究对象难免出现选择偏倚6.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新发病例的优点是()A.需要的样本较小B.保密性问题较少C.可以减小回忆偏倚D.费用较低E.便于发现病例7.关于病例对照研究的描述,正确的是()A.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发病率的差异B.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死亡率的差异C.比较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发病率的差异D.比较暴露组和非暴露组死亡率的差异E.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暴露于某种致病因素的百分比差异8.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特点的是()A.比较经济、实施容易B.可从所得结果估计相对危险度C.可直接计算特异危险度D.选无本病者作为对照E.回顾性地评价过去的暴露史时,可能产生偏差9.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对象应是()A.病例为可疑患者,对照为未患某病者B.病例为确诊患者,对照为可疑患者C.病例为确诊患者,对照也为患者D.病例为确诊患某病的人,而对照应是未患某病的人E.病例和对照都未被确定患某病10.以社区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所选病例的优点是()A.病例代表性好B.混杂偏倚小C.耗费人力物力少D.产生回忆偏倚少E.疾病诊断准确性好11.在某些情况下,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估计暴露和疾病的联系比队列研究方法更好,其原因是()A.研究对象可能失访B.一些疾病很罕见C.可能更易估计随机误差D.队列研究中更可能出现混杂偏倚E.有时只能计算比值比,而不能直接测量相对危险度12.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合理的个体匹配,病例与对照的比例不包括()A.1:1B.1:2C.1:3D.1:4E.1:513.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是()A.可同时研究一种可疑因素与多种疾病的联系B.适用于常见病的病因研究C.样本小,省人力、物力,获得结果快D.偏倚少,结果可靠E.可计算发病率14.偏倚病例对照研究中不会出现()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重复D.随机E.处理因素15.病例对照研究主要检验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即()A.相对危险度B.比值比C.超额危险度D.归因危险度E.人群归因危险度16.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设计是为了控制()A.选择偏倚B.错分偏倚C.回忆偏倚D.失访偏倚E.混杂偏倚17.流行病学实验人群来自()A.同一总体的患病人群B.同一总体的健康人群C.同一总体的暴露人群和非暴露人群D.同一总体的病例人群和非病例人群E.同一总体的干预人群和非干预人群18.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A.临床试验B.病例对照研究C.人群现场试验D.社区干预试验E.类实验19.关于循证医学的描述,正确的是()A.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B.临床问题假设、临床问题证据、临床问题决策C.传统叙述性综述、系统评价、Meta分析D.最佳研究证据、临床经验和患者价值E.临床问题、有效证据、证据评价20.研究者进行临床试验时,常采用双盲法,以()B.观察偏倚C.混杂偏倚D.信息偏倚E.易感性偏倚21.关于流行病实验研究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需随机化分组B.实验组和对照组是自然形成的C.必须有干预措施D.有严格的平行可比的对照E.是前瞻性研究,必须观察实验结果22.属于社区试验主要特征的是()A.常用于预防性制剂或方法的评价B.以人群为整体确定试验分组C.以个体为单位确定试验分组D.常用于治疗药物或方法的评价E.以家庭为整体确定试验分组23.以下循证医学的证据中,质量最高的是()A.多个质量可靠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所做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B.单个的样本主足够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C.设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的研究D.无对照的系列病例观察E.专家意见24.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的伦理原则不包括()A.知情同意B.有益无害C.公正D.法E.行善25.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区别是()A.年龄、性别等基本特征不同B.所患疾病不同C.干预措施不同D.观察指标不同E 观察频度不同参考答案1.E2.B3.C4.A5.C6.C7.E8.C9.D 10.A 11.B 12.E 13.C 14.E 15.B 16.E 17.E 18.B 19.E 20.D 21.B 22.B 23.A 24.D 25.C。
2022年医学专题—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

Controls
Cases
Study object
Now
4
表2 病例(bìnglì)对照研究资料分析表
病例组
有暴露史
a
无暴露史
c
合计
a+c
对照组 b d
b+d
第五页,共五十六页。
合计 a+b c+d N
5
特点(tèdiǎn) 1、分析性研究,属观察法 2、回顾性研究 3、时间顺序:从“果”→“因”
30 30
第三十页,共五十六页。
资料的收集 主要在研究现场以询问方式,填写调查表而
收集。有些情况下辅以查阅档案(dàng àn),采取样品 化验等。
31 31 第三十一页,共五十六页。
第五节 病例(bìnglì)对照研究的数据整理与分析
一、资料的整理
1、原始资料的重新核查
2、资料的分组、归纳,或者编码、输入计算机
χ2
37
37
第三十七页,共五十六页。
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OR: Woolf
Var(ln OR) 1 1 1 1 abcd
ln OR95%CI ln OR 1.96 Var(ln OR)
OR95%CI=exp(ln OR95%CI )
xuǎnzé)的原则
1、对照最好是全人群的一个无偏样本;或者是产生病 例的源人群(source population)中全体未患该病者
的一个随机样本
2、对照一定(yīdìng)是未患所研究的疾病,如有可能,应尽
可能排除亚临床或处于潜伏期的疾病
3、对照可为不健康者,但所患疾病病因不应(bù yīnɡ)与所研 究疾病的病因相同
医学研究中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与分析

医学研究中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与分析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是医学研究中常见的一种研究设计和分析方法,用于探究与某种特定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或预防因素。
本文将介绍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原则和常见的分析方法。
一、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原则病例对照研究通过观察已发生疾病的个体(病例组)和未发生疾病的个体(对照组),来比较两组之间暴露于危险因素或预防因素的差异。
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 病例和对照的选择:病例应该是已经确诊的患者,对照组应该代表着与病例组相同的基础特征,例如性别、年龄等。
对照组的选择应该避免对某种危险因素或预防因素产生偏倚。
2. 回溯性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回溯性研究,即先确定病例,然后回溯病例暴露于危险因素或预防因素的情况。
这个设计特点使得病例对照研究成本低、简便易行。
3. 数据的收集: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制定明确的数据收集表,收集有关病例和对照的基本特征和危险因素或预防因素的暴露情况。
数据的收集应细致、全面、准确,以保证分析的可靠性。
二、病例对照研究的分析方法1. Odds Ratio的计算:病例对照研究常用的统计指标是 Odds Ratio (OR),即疾病发生在暴露组中的概率与疾病发生在未暴露组中的概率之比。
计算OR可以通过构建2×2列联表,然后应用经典的卡方检验或精确的 Fisher's 精确检验。
2. 调整OR的计算:为了排除其他可能的混杂因素,研究人员可以使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来计算调整后的OR。
通过引入控制变量,可以估计疾病与危险因素之间的独立关系。
3. 置信区间的计算:对于OR的估计,需要计算置信区间以评估估计结果的可靠性。
通常使用95%置信区间,可通过基于正态分布的方法或使用bootstrap方法进行计算。
4. 组内分析:除了对比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病例对照研究还可以进行组内分析。
例如,在病例组中,可以比较暴露于不同危险因素或预防因素的个体之间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探究特定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之三——病例对照研究习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之三——病例对照研究习题及答案
姚才良;徐耀初;陶开华
【期刊名称】《中国公共卫生》
【年(卷),期】1989()10
【总页数】3页(P37-39)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对照研究;回忆偏倚;相对危险性;子宫内膜腺癌;暴露因素;可信限;比值比;可疑病;暴露率
【作者】姚才良;徐耀初;陶开华
【作者单位】南京医学院;南京军事医科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
【相关文献】
1.社会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跟踪训练指导答案提示/理化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时事学习检测题参考答案 [J],
2.可参考答案,但不迷信答案*--对一道习题解答的勘误 [J], 罗建宇
3.石材护理工职业资格培训教材之三——石材防护复习题及答案 [J], 《石材护理工》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编写组
4.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之二——现况调查习题与答案 [J], 徐耀初;姚才良;陶开华
5.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之三——病例对照研究 [J], 姚才良;徐耀初;陶开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医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女性,28岁,主诉头痛、呕吐、视物模糊。
病史回顾:
患者自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已有一周之久,症状逐渐加重。
患者平时身体健康,无慢性疾病史,无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
家
族史中无遗传性疾病。
体格检查:
患者神志清楚,颅内压试验阳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
射灵敏,眼底检查未见异常。
无其他体征阳性。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尿常规等均未见异常。
影像学检查:
头部CT示右侧颅内占位性病变,需进一步检查。
诊断:
右侧颅内占位性病变,需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治疗:
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脑膜瘤。
讨论:
脑膜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通常起源于脑膜组织。
患者主要症状为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脑膜瘤的重要手段,头部CT或MRI可以清晰显示病变的部位和性质。
对于确诊的脑膜瘤,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术后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并指导后续治疗。
结论:
对于出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等颅内压增高症状的患者,应高度怀疑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可能性,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并积极治疗,以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预防医学-病例对照研究的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的分析1.不匹配不分层资料这是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的基木形式。
(1)每个暴露因素可整理成表5・5的四格表形式例如,一项关于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如表5-8。
表5・8 口服避孕药(0C)与心肌梗死(Ml)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病例对照合计服oc 39 24 63未服oc 114 154 268合计153 178 331(2)利用才(卡方)检验,检验病例组与对照组两组的暴露率有无统计学的显著差异(ad -bey n= 7.70(a + /?)(<? +d)(" +c)(Z? + 〃)己知Zo.oi(i,=6-63^ 本例Z2= 7.70>6.63,则P<0.01o 结论为拒绝无效假设,即两组暴露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
(3)计算暴露与疾病的联系强度OROR = ad/be = 2.20⑷Woolf氏logit近似法—山ORz —-.Jl/a + l//? + l/c + l/〃如Z>1.96, Pv0.05; Z>2.58, PvO.01; Z>3.08, Pv 0.001。
木例,z = 0.7885/0.2874 = 2.74> 2.58,则P < 0.01 o 理论上,该检验应当与尸检验的结论(即是否有统计学的显著意义)一致。
(5)计算OR 的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l)前面计算的OR值是关联强度的一个点估计值,即用一次研究 (样本人群)所计算出来的一次OR值。
考虑到抽样误差,可按一定的概率(称为可信度)来估计总体OR的范围,即OR的可信区间,其上下限的值为可信限。
一般常计算OR的95%可信区间。
® Woolf自然对数转换法此法是建立在OR方差的基础上。
OR自然对数的方差为:V^(lnO/?) = l/c + l//2 + l/c + l/d =0.0826In OR95%C/ = In OR±1.96x J畑(In OR) = In 2.2±1.96x0.2874 = (0.2252, 1.3218)求上述值的反自然对数得:exp(0.2252) = 1.25, exp(1.3218) = 3.75 , 即OR 的95% Cl 为(1.25, 3.75)o②Miettnen氏卡方值法OR 95% CI = o』±l96&)= 2.2(田ME) = Q 26, 3.84)如果估计99% Cl,只需将以上二式中的1.96换成2.58即可。
病例对照研究习题解

650
50
解
合计 150 850
850
150
χ2=112.98
χ2=112.98
OR= 6.5(4.6~9.2)
OR=0.15(0.2~0.11)
13
3434aa2020aa2020bb114114bb114114cc2626cc2626dd190190dd190190dddddd表表阿斯匹林对冠心病复发作用的研究阿斯匹林对冠心病复发作用的研究表表阿斯匹林对冠心病复发作用的研究阿斯匹林对冠心病复发作用的研究课题课题33答案答案合计合计合计合计464646463043043043041313治愈治愈后遗后遗后遗后遗治愈治愈66小时小时6505050650650505065066小时小时200100100200200100100200合计合计850150150850850150150850221129811298221129811298or65or6546924692or015or0150201102011后遗后遗治愈治愈治愈治愈后遗后遗66小时小时1002002001001002002001006小时小时50650650505065065050合计合计1508508501501508508501502211298112982211298112986546924692or015or0150201102011治愈治愈后遗后遗后遗后遗治愈治愈66小时小时6505050650650505065066小时小时200100100200200100100200合计合计850150150850850150150850221129811298221129811298or65or6546924692or015or0150201102011后遗后遗治愈治愈治愈治愈后遗后遗66小时小时1002002001001002002001006小时小时50650650505065065050合计合计1508508501501508508501502211298112982211298112986546924692or015or0150201102011课题课题44问题问题33答案答案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ested-case-control-study)特点及常见问题解答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ested case-control study)特点及常见问题解答作者:MedSci 来源:MedSci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ested case control study,NCCS)又被译做嵌入式病例对照研究,也称队列内病例对照研究(case control study within a cohort),是在全队列内套用病例对照设计。
这一设计方案于1973年由美国流行病学家Mantel最早提出,称其为综合性病例对照研究(synthetic case control study),1982年正式提出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ested case-control study),这是将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相结合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在国际流行病学协会出版的《流行病学词典》(John st主编,1988)中的定义为:NCCS 是这样一种病例对照研究,它的病例和对照人群都从一个全队列(即通常所说的队列研究)中选取。
因为病例和对照的某些资料已经存在,一些潜在混杂因素的影响就能被减少或避免。
如病例和对照的暴露资料等均在疾病或死亡未发生前获得,故不存在暴露与疾病的时间顺序问题,观察偏倚也能得到很好地控制。
1.概念:是在队列内套用病例对照研究的一种设计,其研究对象是在队列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的,以队列中所有的病例作为病例组,再根据病例发病时间,在研究队列的非病例中随机匹配一个或多个对照,组成对照组。
但是其研究方法和分析方法仍与病例对照研究相同(主要是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此种研究设计尤其适合于研究因素包括有复杂的化学或生化分析的前瞻性研究。
2.研究类型:由于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是在队列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和实施的,因此也有前瞻性,回顾性,双向性三类。
3.步骤:1)确定研究队列人群(注意:人群进入队列时都没有发生所要的疾病,和队列研究相同)2)收集队列内每个成员的相关信息和生物标本。
3)预定期间的随访4)确定随访期内发生的某疾病全部病例组成病例组5)随访结束时还未发生所研究疾病的人群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组成对照组,一般采用比配的方式为每个病例抽取一定数量的对照组成对照组。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ested case-control study)特点及常见问题解答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ested case-control study)特点及常见问题解答作者:MedSci 来源:MedSci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ested case control study,NCCS)又被译做嵌入式病例对照研究,也称队列内病例对照研究(case control study within a cohort),是在全队列内套用病例对照设计。
这一设计方案于1973年由美国流行病学家Mantel最早提出,称其为综合性病例对照研究(synthetic case control study),1982年正式提出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ested case-control study),这是将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相结合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在国际流行病学协会出版的《流行病学词典》(John st主编,1988)中的定义为:NCCS 是这样一种病例对照研究,它的病例和对照人群都从一个全队列(即通常所说的队列研究)中选取。
因为病例和对照的某些资料已经存在,一些潜在混杂因素的影响就能被减少或避免。
如病例和对照的暴露资料等均在疾病或死亡未发生前获得,故不存在暴露与疾病的时间顺序问题,观察偏倚也能得到很好地控制。
1.概念:是在队列内套用病例对照研究的一种设计,其研究对象是在队列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的,以队列中所有的病例作为病例组,再根据病例发病时间,在研究队列的非病例中随机匹配一个或多个对照,组成对照组。
但是其研究方法和分析方法仍与病例对照研究相同(主要是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此种研究设计尤其适合于研究因素包括有复杂的化学或生化分析的前瞻性研究。
2.研究类型:由于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是在队列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和实施的,因此也有前瞻性,回顾性,双向性三类。
3.步骤:1)确定研究队列人群(注意:人群进入队列时都没有发生所要的疾病,和队列研究相同)2)收集队列内每个成员的相关信息和生物标本。
3)预定期间的随访4)确定随访期内发生的某疾病全部病例组成病例组5)随访结束时还未发生所研究疾病的人群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组成对照组,一般采用比配的方式为每个病例抽取一定数量的对照组成对照组。
病例对照研究-预防医学专业

采用分子 生物学技 术检测基 因型
根据某一基因 型的有无将研 究对象分为类 病例组和类对 照组
统计分析,计 算OR值、p值
判断有无相乘模型交 互作用及显著性意义
若有,进一步判断为正相 乘作用,抑或负相乘作用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研究示意图
环境暴露
+ -
基因型
+
+ -
-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解决问题 1991年美国Maclure提出病例交叉设计 日常生活中一些突发事件之后,常会伴随某些结果 的发生。究竟是这些突发事件导致了结果的发生, 还是仅仅由于机会所致?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基本原理
暴露与某急性事件有关 比较相同研究对象暴露情况
在急性事件发生前一段时间与未发生事件的某段时间 如果暴露与少见的事件(或疾病)有关,那么刚好在事件发生 前一段时间内的暴露频率应该高于更早时间内的暴露频率。
研究目的和用途
广泛探索疾病可疑的危险因素; 深入检验病因假说; 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人民卫生出版社
研究示意图
回顾性收集暴露情况
比较
过去
现在
调查方向
人数
暴露
疾病
a
+
病
a/(a+c)
人
c
-
研究
人群
b
+
b/(b+d)
d
-
第7版 流行病学配套光盘
非 病 人
病例对照研究原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例对照研究特点
观察法 暴露为客观存在,无人为干预 设立对照 与描述性研究相区别 由“果”及“因” 先有疾病,后追溯可能与疾病有 关的危险因素,回顾性研究方向 论证强度 “果→因”,不能确证疾病与暴露的因 果关系,可为队列研究提供病因研究的线索和方向
22病例对照研究

暴露,c为病例组有暴露而对照组无暴露,b为病例组无暴露而对照组有
暴露。
2 (b c)2
bc
③计算OR:
OR c (病例组的暴露:对照组的暴露) b
例 :匹配资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照
暴露 非暴露
合计
病例
暴露
非暴露
42(a)
24(b)
102(c) 88(d)
144(m1) 112(m2)
合计
66(n1) 190(n2) 256(N)
(二)培训调查员
调查表内容
调查表的名称、编号 一般项目:姓名、性别、民族等 研究项目:研究变量,疾病史、吸烟史等 结尾部分:调查员签名、调查日期等
六、偏倚及其控制
偏倚 1.选择偏倚——选入者与未选入者某些 特征上存在差异引起 (入院率偏倚、现患-新发病例偏倚、 检出征候偏倚、时间效应偏倚) 2.信息偏倚——收集信息时由于测量及 获得数据的方法不正确而造成 (回忆偏倚、调查偏倚) 3.混杂偏倚——某因素既与疾病有关系 又与研究因素有联系,其掩盖或夸大了 暴露与疾病的联系
4.一次可研究多个危险因素。
队列研究
1.较好地测量暴露因素,无回忆偏倚
2.可直接计算人群的发病/死亡 率并计算出RR、AR等值。
3.前因后果,检验病因假设能力强
4.有助于了解疾病自然史可同时 研究一因与多果关系
5.试验研究难于实施时的最佳方案
缺点
病例对照研究 1.不适于人群中暴露率很低
的因素 2.容易受偏倚影响 3.对照组的选择困难 4.不能确定发病率
OR计算及其意义 OR c 102 4.25 b 24
结果表明病例组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4.25倍
医学科研方法试题及答案

医学科研方法试题及答案1.在验证病因假设的因果效应相关性论证中,随机对照试验是效应相关性论证强度最高的方法,因此选项A为正确答案。
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系列研究和现况调查都是常见的病因研究方法,但相对于随机对照试验,它们的效应相关性论证强度较弱。
2.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阶段需要控制混杂因素,常用的方法包括匹配、率的标准化、Logistic分析和分层分析,而Cox模型分析不是控制混杂因素的方法,因此选项A为正确答案。
3.描述诊断试验阳性者患目标疾病可能性的指标是阳性预测值,而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用于评价诊断试验的准确性和排除性,阴性预测值和验前概率则与阳性预测值类似,但是针对的是诊断试验结果为阴性的情况。
4.研究者故意更改科研数据不属于过失误差,而是故意误差,科研中应该杜绝。
随机误差是可以通过增加样本量和改善测量方法来缩小的,而系统误差的存在可能会使研究结果高于或低于真值,具有方向性。
偏倚(Bias)也称偏差,是一种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可以通过良好的科研设计和实施来控制,因此选项A为错误答案。
5.调查某人群免疫水平时,如果在各年龄组中随机抽样采血测抗体,则属于分层抽样。
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多级抽样和系统抽样都是常见的抽样方法,但它们不适用于需要考虑群体结构因素的情况。
6.预后研究的方法同其他临床科研方法基本相同,但由于其影响因素复杂,其结局分析通常采用数学模型分析。
出身队列研究和矩阵分析也是常用的分析方法,但相对于数学模型分析,它们的适用范围较窄。
7.为了节省样本,结合临床病人陆续就医的特点,做防治研究宜采用序贯试验的设计方案。
RCT、Q-RCT、交叉试验和自身前后对照试验都是常见的临床研究设计方案,但它们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8.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包括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和漏诊率,其中灵敏度愈高,漏诊率愈低,因此选项B为正确答案。
特异度愈高,误诊率愈低,但与漏诊率无关。
9.循证医学中最佳二次研究证据的主要来源是Cochrane library,该数据库收录了大量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高质量的证据支持。
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简答题

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简答题
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用于研究疾病或健康结果与潜在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这种研究设计的主要特点是比较两组人群:一个由已患有某种疾病的患者组成的“病例组”,和一个由没有患有该疾病的人群组成的“对照组”。
这两组人群在性别、年龄、居住地区等一些重要因素上应该是匹配的。
病例对照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是一种回顾性研究,也就是说,研究人员回顾过去的数据来识别病例和对照。
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快速获取信息,但也会带来一些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问题,例如回顾偏倚、信息偏差等等。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人员会收集一些关于参与者的信息,例如其生活方式、基本疾病状况、疾病诊断和治疗历史等。
这些信息通常通过问卷调查、医学记录、面谈等方式收集。
研究人员随后会分析这些信息来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和疾病之间的关系。
总之,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回顾性观察研究,通过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来研究某种疾病和潜在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这种研究设计有助于快速获取信息,但也存在一些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
χ2= 124.01>6.63,P<0.01
解
检验结果说明在α=0.01水平上
拒绝无效假设H0 ,接受假设H1 。
9
病 例 对
(2)计算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
ad 635×158
OR=
= bc
68×269 = 5.48
照
OR95%CI=OR 1±z/√χ 2
研
=5.48 1±1.96/√124.01=11.14
4. 本研究的结论是什么?
4
病 例 对 照
【课题4】
某医院过去 5年中共收治初次患 脑梗塞患者1000例,其中 850人治愈, 余者有明显的后遗症。现认为结局的
研
发生与发病后的及时救治关系密切。
究
假设认为发病后 6 小时之内作为
习
早期救治的时间,
题
问题:
解
1. 你认为采用什么研究方法对该患者
群体进行研究才能证明这一假设?
研 未用美能 269 158 427
究 美能 40 150 23 173 32.85 3.83 2.31~ 6.39
习 题 解
美能 80 美能100 合计
182 25 207 42.18 4.28 2.64~ 6.98 303 20 323 96.44 8.9 5.31~15.05 904 226 1130 128.62
5
病
2. 请简述研究设计方案及能反应结论
例
的有关指标。
对 照 研 究
3. 假设治愈者中6小时内就诊有 650人, 留有后遗症者中6小时内就诊有50人, 本研究结论是什么?
习
题
解
6
病例对照研究 习题参考答案
病 例
【课题1】答案
1. 分析四格表
对
照
表 美能治疗急性乙型肝炎疗效研究
研
药物
有效 无效 合计
≤6小时 650 50
50
650
对
>6小时 200 100
100
200
照
合计 850 150
150
850
研 究 习 题
χ2=112.98 OR=6.5(4.6~9.2)
后遗 >6小时 100 ≤6小时 50
治愈 200 650
χ2=112.98 OR=0.15(0.2~0.11)
治愈
后遗
200
100
11
【课题3】答案
病 例
表 阿斯匹林对冠心病复发作用的研究
对 照
D
+
-
研 究Biblioteka + D_a 20 c 26
b 114 d 190
习
合计 a+c 46 b+d 304
题
解
χ2=55.3,P<0.01
OR=0.23
OR值的95%可信区间= 0.15~0.34
12
【课题4】问题3答案
病
治愈 后遗
后遗
治愈
例
研 有效病人904人中有635人使用美能注射剂,
究 治疗无效的病人中有68人使用美能注射剂,
习 其他病人未使用美能治疗。
题 问题:
解
1.请画出分析的表格。
2.请计算χ2值、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
3.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2
【课题2】等级资料分析
病
乙肝病人接受三种不同剂量的美能治疗,
例 有效病人中接受美能静滴100ml/d 303例,
究
应用美能 635 68 703
习
未用美能 269 158 427
题
合计
904 226 1130
解
8
病
2. 计算χ2值、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
例
(1)计算χ2值
对
假设:
照
H0美能注射剂治疗无效
研
H1美能注射剂治疗有效
究 习
(ad-bc)2 N
χ2=
=124.01
(a+b)(a+c)(b+d)(c+d)
《临床医学研究方法》第二章第五节
病例对照研究习题解
(供研究生、七年制使用)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教研室
病 例
【课题1】不匹配成组资料的分析
某医院2019年收治急性乙型肝炎病人 1130例,治疗后谷丙转氨酶等肝功能指标
对 下降超过治疗前50%以上为有效,否则为
照 无效。调查病人住院期间用药情况,治疗
得出什么印象?
3
病 【课题3】 1:1配比资料的分析
例
为了解阿斯匹林对冠心病复发的
对
作用,按1:1配比(冠心病复发:未复发)
照
看过去阿斯匹林应用情况。调查发现:
研
++20,--19,+-26,-+114
究
问题:
习
1. 画出分析表格。
题
2. 求χ2值、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
解
3. 上述各指标的意义是什么?
对 80ml/d 182例,40ml/d 150例;无效100ml/d
照 20例,80ml/d 25例,40ml/d 23例。
研 问题:
究 1.请画出分析表格。进行总χ2检验,计算
习
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题 2.计算各不同剂量的χ2值、OR值及其95%
解
可信区间。
3.根据计算结果对不同剂量美能的疗效可
究
=0.18
=4. 03~7.44
习
结果显示:使用美能治疗达到有效
题
是未使用美能达到有效的5.48倍,其OR
解
值的95%可信区间下线>1,提示了美能
治疗可能对急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疗效。
10
病 【课题2】答案
例
对 表 不同剂量美能治疗急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研究
照 药物(ml/d) 有效 无效 合计 χ2 OR OR 95%CI
650
50
解
合计 150 850
850
150
χ2=112.98
χ2=112.98
OR= 6.5(4.6~9.2)
OR=0.15(0.2~0.11)
13